读《教育的情调》有感

时间:2024-06-16 10:10:2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读《教育的情调》有感

  • 相关推荐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教育的情调》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教育的情调》有感

读《教育的情调》有感1

  《教育的情调》一书中有句印象深刻的话:“教育情调的核心在爱,把爱献给每个孩子,在教育活动中就有了美好的情调;教育情调的表现在情,在教书育人的细微处见真情,在共同成长中享受教育的情调。”这既是对书名的完美阐释,又提点我们教育要处处体现敏感和机智。

  书中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来呈现教育是一件充满人文精神的爱的互动,不是死气沉沉的重复性工作。

  当孩子提问“那是什么”不只是想知道一个简单的名字而已,他们期待得到更多,期待成年人谈谈这个世界,与一个空间去对话,去思考,去惊讶。因此,成年人不应只是简单地告诉孩子所指的东西是什么,而应该详细讲述那个物体的特征及区别于其他物体的不同方面。提问是思考的结果,寻着思考探索下去,孩子会一路思考,一路收获。

  在机智的老师这个故事中,提到这样一位学生,他的自尊心很强,拿到分数很差的语文测验试卷,悄悄把一个错误答案擦了,填上正确答案,然后去找老师改分数。老师看穿了他的心思,但没有点破,而是在他的试卷上加上分数,说:“哦,也许是我错了,有错就改嘛!”还附加一句话:“人就该诚实,对吗?这句点到为止、意味深长的话让孩子不安了好一阵子,最后孩子向老师坦白了事情的原委。教师明明洞察了孩子的内心,却若无其事地满足孩子的要求,抓住契机借用一句不经意的话,使孩子良心发现主动认错,对学生来说,没有伤害却有启迪,这就是教育的情怀和智慧。

  书中反复强调教育者应带着敏感、机智的爱进入孩子的世界,打开孩子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因为即使有时我们的举动充满善意,我们的'言语和行为所表达的情境仍然可能与孩子体验到的那种情境完全对不上号。所以我们要时常保持这种敏感和机智,第一时间看到孩子的内心,用真爱和孩子们共同创造优雅和谐的教育情调。

  老师和学生在一起,不是为了让学生喜欢自己或者做学生的好伙伴。教育的智慧不是用来“摆平”和“搞定”班级的手段,更不是用来“收拾”“制服”学生的“兵法”。只有站在教育人性的高度看待教育智慧,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教育智慧,拥有这样的智慧,我们的教育才会有“情调”。

  书中的观点之所以带给我们触动,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以居高临下的态度,想当然的主观思想,机械僵化的管教方式来实施“教育”。即使我们只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也要努力做一个内心丰富的智慧教育者,多读名家的教育著作,做一个教育的观察者、思想者、实践者、记录者。也许我们无法做到教育的完美,但我们必须为更好的教育全力以赴。

读《教育的情调》有感2

  《教育的情调》作者是马斯克。范梅南、李树英合著,李树英翻译,这本书并不大,内容也不是很多,但是每一句话每个案例都发人深思,特别是书中提到的名词。

  关键词:情调、敏感、机智、好奇心、纪律、教育现象学等

  情调:情调是一个怎样的词?情调是美好的。所以教育是美好的。作为一个老师始终拥有情调真的不容易。有时候面对,焦虑的思想,各种各样的教育以外的任务不断地施加给一线教师,社会有时候比较功利,有时候导致教育没那么有情调了。但是有情调的教育才能让教育更美好,教育是一片净土。老师需要有一颗保持情调的心去教学也许就不一样,对于家长也是一样的。

  那所谓教学的情调又有哪些呢?教室里面的布置、书本的摆放、光线的明暗、墙上的装饰。以及学生的表情和细微的动作、老师此刻的心情甚至眼神等。了解学生应该是前提条件。

  敏感:教育的敏感除了一些天生的素质,也是可以培养的。回想工作六个年头,感觉自己有些许敏感。有时候我还觉得敏感对于自己是贬义词,为什么我可以看到那个幽怨的眼神,为什么我可以看到他最近几天的变化呢?有时候我希望自己可以不用太在乎别人的感受。但是作为老师能在乎学生的感受真的是幸运的。

  教育的敏感也让自己更加留意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因为这些点滴慢慢成就了教师职业幸福感。但是感觉自己的教育敏感在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而减少。我觉得这本书是及时雨,可以让自己慢慢麻木的心变得更加柔软。

  孩子需要被看到,怎样被看到?我们所看到的真的是小孩子真正的需求吗?我们是否在观察孩子,我们是否在倾听孩子?并且向他们学习。这一切都是是本书启发我们的。

  成人跟孩子一样都在成长。孩子的成长在于体验。孩子的到来给父母的是体验无限的可能性。小孩子需要有人参与他的游戏参与他的思考和互动。家长与孩子一起体验也许就是敏感的前提吧。

  表扬和肯定是好的,但是有时候又不一定。受到表扬和体验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怎么做才是适合的?怎么做才是不适合的?

  机智:书中讲到教育机智是一种“即兴的、临场的反应能力”。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一个常常思考和相对少思考的人更能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展示他的机智。

  有时候就是一句不适合的话,无意中却给融洽的关系带来破坏。特别是跟特殊学生建立的信任是那么的容易打破。教学问题中的反复性一直是挑战教育的难题。教学机智还需要懂眼神,了解并且尊重孩子的秘密。有了敏感,还需要机智,机智需要不断地学习。机智不是天生的。教学机智一直是自己欠缺的。

  为了自己拥有更多的教学机智,我想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是我不懈的追求。教学机智很多没有固定的答案。因为学生永远是唯一的独特的。书本中的案例作者也没有下很多肯定的结论,他给我们的是反思是追问。类似案例中不同的处理方式,只是提供读者自己判断,因为教育机智的获得是教师运用教育现象学中的处理方式去爱。

  好奇心:当孩子问那是什么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回答呢?仅仅只是简单地告诉他答案吗?孩子可能在乎的是这个事物给他的体验。他想通过这个事物去探究世界。成人还应该详细地讲述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方面。使孩子和新的事物建立新的亲密关系。

  作为成人的好奇心,我们该如何去回答孩子的问题呢?如何培养孩子和自己都有一颗好奇心呢?问题并不仅仅停止于答案。真正的好奇不是有好多问题而是因为好奇而去探究。

  纪律:书中讲到“纪律是谈论对某人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他的努力方向和人生原则的方式。”对于低年级所谓的纪律到底是什么?纪律不仅仅是教室里衡量秩序的标准,它也是我们自身行为取向的标准。老师与学生在一起主要不是为了让学生喜欢自己或者做学生的好伙伴。教育者能在关键时刻以教育性的方式去行动。

  教育现象学:是一门探讨成年人如何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时刻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只有好奇才会有追问和反思。书中一个个问号,一个个好奇才不至于让教育现象视而不见,或者习以为常或者麻木不仁。教育现象学是一个独特的人文领域。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就是要保持一颗开放的心,不要妄加推测更不要想当然,努力避免用一个标准或者传统的处理情况,而是去问问孩子,去思考一下。教育现象学的表现为描述性的写作,因为很多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

  以书中的两句话作为结语:老师和父母必须首先是好学生,然后才能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人。

  教学中也难免会犯错误,我们不可能或者一直用教育学的态度对待孩子,但是我们可以追问可以一直好奇,在教育的场合尽努力营造一种好的气氛应该就是比较理想的了。因为希望使人集中力量去努力创造。

  孩子天生是宽恕者,不辜负孩子给予我们的信任,不滥用他们的原谅和宽恕。

读《教育的情调》有感3

  《教育的情调》是加拿大教育现象学研究者马克斯·范梅南的作品,由我国教育现象学专家翻译。读完后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一下几点:一是教育的敏感和机智。教师要具有敏感性,要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同时在处理与学生关系的时候要拥有教育机智!二是关注学生的体验。简单点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要能感受到学生的体验,从而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三是教育需要大爱思想。这种爱不是我们所说的爱心,而是对教育对学生从心生的赤诚之爱!三是自我的反思和质疑。

  一、教育需要敏感性和机智性

  范梅南老先生说: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教育管理人员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一种特殊才能,它与我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有关系,既来自心灵也来自头脑的知识。那这种能力到底是什么?我们又如何去培养和认知这种能力呢?

  作为老师,我们要有一定的敏锐力,在日常生活或者日常教学中碰到的孩子,我们会不自觉的从教育学的眼光去观察他的一切。简单点来说就是真正的师者会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告诉孩子怎样做才是有利于你的长期发展的,课堂上老师不仅仅教授知识还指引学生的人生道路,这种思想和想法及其做法都是不自觉的、习以为常的、主动的,这就是教育敏感。而教育机智我们经常说,在课堂上、在与学生相处上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经验的老教师或教育家们,他们的方式方法都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能够让学生受教育的,这就是教育机智。机智是学不来的,它和经验有关、它和人的学识有关、它和价值观与道德观有关、它和一个人是把教育教学当工作还是事业有关、它和我们是不是愿意为学生奉献有关,归根结底教育机智是我们教师必须要学会的但是永远也学不完的,而我只能慢慢摸索前行!

  二、时刻关注学生的体验

  我们不能常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去教,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在具体情景下什么知识技能,什么解决方法是他们可以接受、乐于接受的,也就是我们要时常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

  我觉得一个人真的热爱教育,喜爱学生,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时时刻刻为孩子着想,比如备课时备学生学情,教育学生时考虑学生的体验,教学时以学生终身成长为目的,同时常常会不自觉的营造一种“共情”世界,用尽心思的为学生指引正确的人生道路!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道理!

  三、教育需要大爱思想

  什么是大爱思想?很简单就是爱,这种爱具有包容性、宽泛性。儒家思想对中国人影响很大,其代表人孔孟主张“仁爱”,我的大爱是由此发生的。而孔子不仅仅是儒家代表人他还是我国第一位教育家,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些都是仁爱思想的表现。教育需要大爱思想,在于范围的宽泛性,作为老师的我们要爱教师这一职业、爱我们可爱的学生、爱所教的科目、要爱学习爱反思、爱教育所衍化的一切!这种爱还具有内容上的包容性,包容学生的错误、包容工作的繁琐、包容微薄的薪资······。这种爱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是要行动起来的,在实践中不断地让学生成长、让自己成长、让教育开花!

  四、自我的反思和质疑

  范梅南说:教育的智慧需要一种反思的能力,需要我们关注教育生活的体验,不断去质疑自己的立场,时常想一想,这样的体验是什么样的呢?其实,不论是做什么工作,反思能力都很重要,甚至可以说它在我们人生道路上起着决定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 = 经验 + 反思。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古已有之 “思之不慎,行而失当”、“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我也时常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人生、反思自己的情感、反思自己的工作、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自己。

  当老师将近两年,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时常都在反思。例如我每上完一堂课我会想这堂课不可取的地方在哪里?可取的地方又有哪些,记录下来,想想有什么解决办法,然后试着去做出改变。每次处理学生矛盾时,时常会想我这样做对么?我这样做问题解决了么?我还能不能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有时候会写班主任日记,有时候会思考便铭记于心!一直以来我很庆幸自己有反思的习惯,因为反思让我收获很多。在工作中有时候很浮躁,面对很多事情都以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做;面对学生常说要有教无类,可教着就变成有教有类了;常说要爱学生,可时常会对他们的错误没有忍耐性;常说也常买书可最后又没看多少本;常说要教学反思可又懒惰忘记反思……是啊!常反思是很好,但是我却在反思的路上忘记了我要反思。也时常会问自己,我爱教育吗?我爱学生吗?我爱这份工作吗?仔细一想……我认为我是爱的!

  教育的情调是什么?我觉得教育的情调是用我们的爱在教中让孩子成长,在育中让学生成人,而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成长,成为更好的人,成为更好的老师!用书中最喜欢的一段话来结束吧,“教和育不是为了未来的生活,教和育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让我们与孩子相处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读《教育的情调》有感4

  今年暑假,我拜读了马克斯。范梅南的《教育的情调》一书。这是一本耐人寻味、适合老师和父母阅读的书,体量不大,内容浅显易懂。整本书表达流畅,没有深的理论,基本是采用故事的形式展开的。这些故事读起来很亲切,因为这就是你我的真实故事。唯一不同的是,我们“当局者迷”,被困在表象中,而作者抽丝剥茧,直击现象背后的本质,找到教育孩子的关键所在。

  一、教育需要操作系统,但更需要底层逻辑。

  现代生活节奏快,无论是阅读还是做其他事情,人们总是希望找到便捷快速高效的通道或者方法。君不见,市面上冠以“*天学会……”速成掌握一项技能的书和课程都是爆款。对于教师而言,外出听讲座时,总是希望能听到能够直接拿来用的操作方法,而不喜欢听艰深的理论,总期望能够有一本《葵花宝典》写尽教育中各种问题的解决对策。我不排斥好的方法,更不排斥好的操作系统,只是觉得如果只是停留在掌握几个招式的“浅学习”上,终究只能做一个“搬运工”,说不定连“搬运工”也做不好,毕竟教师和父母面对的是充满了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毕竟,教育讲究“因材施教”。

  相对于操作系统,我更倾向于推荐大家去了解教育的底层逻辑,即教育的本质,儿童的秘密等,这些常识犹如武功的内功心法,需要日积月累去修习,好处是,一旦掌握,终身受益。教育便游刃有余,真正能够做到“嬉笑怒骂皆教育”“条条大路通罗马”了。这本书讲的即是教育的底层逻辑。

  二、教育是科学的,但更是人文的。

  毫无疑问,教育是一门科学。但就实际教育而言,如果过分强调教育的“科学性”,其实蕴含着一种危险。因为一旦我们把教育当作科学来进行研究,那么显然会以“抽象方式思考和谈论孩子,把他们分门别类。”比如,“内向的”“活泼的”“多动症”……事实上,“关于儿童‘科学’的理论化的语言很容易使我们忽视每个孩子的独特性,转而注意他们共同的`特征,对他们进行分组、分类、筛选、衡量和管理,并以原先设想好的方法去回应他们”。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一旦我们称一个孩子具有“注意力缺陷障碍”,一旦我们认为一个孩子有“行为问题”或是一个“低能儿”,一旦我们称某人拥有一种具体的“学习方式”、一种特殊的“认知模式”,我们就想立刻拿出写满了专业诀窍的文件包,试图从中找出一种具体的技术防范、一种行为疗法或医学疗法来对付这个孩子。这时,我们实际上忘记去认真聆听和观察这个特殊孩子。相反,我们用分门别类的语言把孩子分类,这种语言像真正的监狱一样将孩子限制起来。毫不客气地说,用技术的、诊断性的或工具性的语言把孩子们分类,实际上是对孩子们的一种精神上的放弃。比如,教室里那些被定性为“多动症”“自闭症”等各种“症状”的孩子,虽然这样的孩子确实客观存在,但一旦我们把他们用专业名词限制,往往就会忽略他们的可能性,等同于是放弃了。

  而真正的教育显然更倾向于人文视域——关注具体的人,关注具体人在教育情境中鲜活的生活体验,即关注人的独特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感性的观察体验比理性的分析更为重要,教育的智慧和敏感性比教育的技术性更加重要。

  三、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

  “敏感性”和“机智”既是《教育的情调》一书中的高频词,也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观点——教育需要敏感性和机智。

  这本书告诉你,所谓的“敏感性”和“机智”固然有天生的,但对于没有天赋的人而言,并不意味着没有希望。所谓天无绝人之路,路都是靠人走出来的。先天不足,后天来补。方法不少,学习、阅读、反思、写作都是,但我更倾向于多和孩子在一起,多一些对他们的观察。

  作为教育者,无论我们的举动多么充满善意,我们的言语和行动所表达的情境仍然可能与孩子体验到的那种情境根本对不上号。一个和同伴搞恶作剧被抓到又不肯供出同伴的孩子是什么情境?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心理医生应该在怎么样的情境下才能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父母一直逼着孩子学这学那,催着孩子阅读,但是自己却在做什么?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孩子对情绪和气氛的每一点变化都很敏感。一进门就能感受得到父母亲今天的关系怎么样;老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刹那孩子们就能感受到老师今天的心情和情绪怎么样。教育学是一门复杂而细腻的学问,指向的是一种能积极分辨出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什么是适合什么不合适的能力。我们要有针对性地观察,聆听具体情境中的某个具体孩子或者某群具体的孩子们,和他或他们进行互动,给与他或他们反馈,进而培育和保持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

  (所以这本书不是教我们具体的实操手册,而是一种思想的交流,引发我们去思考! )

  粉笔生涯,讲台春秋,凝聚着多少执著的追求、深沉的爱。古人亦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我在马克斯范梅南的经典之作《教育的情调》中学到的更多是为人师表的我们更应该以教书育人为本分,以践行教育的情调为要求,还教育以本来面目,彰显教育中的人文情怀,体现浓郁的人文特色。只有站在教育人性的高度看教育智慧,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大智慧一—拥有这样的大智慧,我们的教育才会有真正的“情调”,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这,就是我所拜读的《教育的情调》。

读《教育的情调》有感5

  这本书中的教育故事就好像发生在我身边,读起来轻松愉快,身临其境。读完这本书,当我合上书卷时,我感到不虚一读,还想再读。书中的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一、树立以“爱”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教育观

  范梅南认为教育情调的核心在爱,这与好教师要有“仁爱之心”、陶行知主张的“爱满天下”、顾明远提出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等观点是一致的。教师在对孩子充满人文主义情怀,把孩子视为个性鲜明、充满生气的独立的生命体时,才能做到把爱献给每个孩子。如能这样,教育活动就有了美好的情调。也只有站在人性的高度,教师的教育智慧才能得以沉淀和提升。

  二、教师的爱是教育爱

  教育之爱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它必须能满足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其他的爱不同,它是非功利性地指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育学就是一种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范梅南),教师需要通过现象学式的“听”、“看”和对具体情境的“关注”,让孩子随时感受到老师的“在”,也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看见”。这样让孩子生活在尊重、包容、关爱之中,从而幸福地生活和成长。

  三、要尊重和发展孩子的可能性与独特性

  学生是“未成年人”,这个概念本身就蕴涵深刻而丰富的“可能性”。每个生命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独特的尊严和个性。教育就是面向可能性、独特性这一“生命事实”的意向性实践活动。对此,教师要“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走进学生的生命世界,解读学生的生命密码,把握学生的生命需求,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质。

  四、要通过反思、体验和写作来提升教育智慧

  教育不仅是遵循规律的科学活动,还是充满智慧和艺术的情感活动。然而,教育智慧不会随着教育生涯年限的增长而自然提升。教师把教育现象、教育行为、孩子的教育表现、师生交往的状况、生活体验等纳入到教育性反思之中,在反思中去深化认识,涵养情感,优化实践。写作,是教育表达的方式之一,在写作过程中倒逼自己加强理论学习、生活体验和实践反思,从而使教育智慧在“写”和“思”中不断生成和沉淀。

读《教育的情调》有感6

  书籍梗概:这不是一本教育技巧指南,而是一段寻找教育情调的旅程。在这本书中,你能通过一个个教育小故事,看到真正的教育者应有的样子——敏感而机智,知道什么对孩子合适、什么不合适,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关注孩子的独特之处,关注孩子的个体生活世界,懂得如何“看”孩子和“聆听”孩子。只有真正的教育者,才能读懂孩子的内心,把准教育的基调,让教育和成长变得更加美好而充盈。

  笔记正文:

  如果我们用科学的定义来阐释“教育学”,百度百科会告诉你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这句话听起来十分抽象宽泛,但本书第一章作者就用通俗的话语告诉每一位读者,“教育是一门复杂而细腻的学问。教育学指向的是一种能积极得分辨出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什么适合、什么不适合的能力。”而当我们作为成人,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我们形成这样的能力时,我们就具备了教育的敏感和机智。当我们不断地观察、聆听具体情况下具体孩子的具体表现,并不断给予反馈或反应,我们对教育的敏感和机智也会不断提高。

  通过我自身的阅读和实际教学经历,我觉得本书想要传递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育的敏感

  作为教育者,哪怕我们的初衷是充满善意的、是为了孩子好的,但有时候我们的言语和行动所表达的情感仍然可能与孩子的体验对不上号。我们不懂孩子,不懂自己,更不懂如何和孩子相处。

  这便要求我们作为教育者首先要认识孩子:孩子对情绪和气氛的变化十分敏感。要尽可能最大程度去了解孩子是如何体验生活的。正如书中所说,当孩子提问“那是什么”,不只是想要一个简单的名字,他们更想要与成年人去谈一谈这个世界。我们要保持孩子活跃的思维而不是很快给他们一个标准答案。

  《小王子》一书中说过,“所有的成人都曾经是儿童,只不过只有极少数成人还记得这件事”。拥有教育的敏感正是能帮助成人回忆起自己的儿童生活,用儿童的方式去帮助儿童成长。

  二、教育的机智

  教育机智不只是一门技巧,更多是教育者即兴的.、临场的反应能力。关于教育的机智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没有具体的方法,也没有固定的规则模板。这就对教育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在具体的教育场景中去锻炼自己的教育机智,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方式方法。

  不过作者在本书许多章节中也指出了一些建议,说明了表扬和肯定的重要性;我们要尊重孩子的秘密;让孩子感受到我们一直在……我有听过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或许每个孩子开始都可以看做半杯牛奶,但如果教师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产生不同的联系,或许孩子就变成了一杯奶茶、一杯拿铁、一杯摩卡。用生活化的比喻将教育的机智形象化,对一个具体的孩子来说,一个合适的答案就是一个属于他的故事。

  三、教育的情调

  关于情调,我也很难去给他下定义。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去形容什么是合格的父母或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也不是完美的,但我们不能忽视过去所犯过的错,对孩子的不当言行都应教会我们教育的意义。关于教育情调的探索,也需要我们一直去践行。

  总之在我看来,《教育的情调》是一本十分温暖的书,它简单、充分、好理解、好实践,同时又蕴含着教育理论,即使是从未学过教育学的人们读这本书也会有一定的启发。在当前这样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似乎也在被量化、被科技化,渐渐忘记了教育的本质是关乎“人”的学问。而本书的作者范梅南先生将教育的本质重新回归到“人”,强调教师的教育智慧——教育的机智和敏感性。

  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用心去感受,用心看孩子,用心学反思,用心悟教育,让教育和成长在生命的河流中,更有情调!

读《教育的情调》有感7

  上学期最后一次班主任讲堂培训中,王蓝艺老师一如往常惯例,也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书《教育的情调》。我作为理科老师一直以来最缺乏的就是阅读,不是不想读,是不知道读什么,所以我特别喜欢和感谢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因为王蓝艺老师作为名师在书籍推荐上肯定是自己品读后觉得很有价值的书目,再之作为教育者,我们本身就应该博览群书。你想学生有一碗水,你自身就该有一桶水。另外,我们一线教师也应该时刻保持初心,不能简单机械的重复每天的工作,需要一些新的源泉,来引活自己的这潭池水。

  01

  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

  怀着期待的心情,终于等到了快递员的电话。拿到书我就被它小巧的外表所吸引,暗想这书肯定简单易懂。翻看书的第一页,我就被震慑住了,觉得它很难看下去,没有章法,没有逻辑,倒像是一个教育者积累的零散的随笔。看到后面,我才领悟到,原来,它研究的就是一些教育现象啊!

  很多教育学著作都试着归纳一些具有普适性的规律,能够解决类似的教育问题,而《教育的情调》认为,每一个教育情境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情境稍纵即逝,在一种情境下适用的方法,在另一种情境下则不一定了。所以,教育者要培养教育的敏感和机智。这需要我们克服生活的惯性与身体的惰性,用心去聆听,用教育的眼光去“看”,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具体情境下孩子的处境,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

  我作为一个5岁孩子的母亲,现在看到这本书都觉得有些晚了。因为在面对孩子的好奇心时,我并没有认真去对待。现在很喜欢问“那是什么”,即使是对于她认识的东西,她也反复地问:“那是什么?”以前我一直以为是孩子记性不好,说了又忘了,然后又不厌其烦的重复一个我认为很科学很固定的答案去回复。即便有些答案以她现在的年龄阶段来说是不能理解的,我也没强求,我知道这是正常的。但是我没意识到孩子的`好奇心可以用一个好的故事去延续。成人与孩子的世界不一样,而如果想起到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就需要有意识地,主动地,积极地体会孩子所处的教育情境,多想想:他真正需要什么?他想表达什么意思?他有什么困难?

  02

  读懂孩子的内心需要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更应该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因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个体。研究孩子不像研究植物,有合适的温度湿度空气,种子都会发芽,在高温下,植物都会死亡,当我们试着去寻找教育的普遍规律时,很容易忽视孩子的特殊性,所以,我们既要学习教育学理论,更要有热情,要看到个体。

  《教育的情调》

  这里面还有很多生动的小故事,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非“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学面面观”这一小节莫属。在这一节中,作者提到了两个小故事,其中一位英语老师好不容易通过自己的教育机智和一个具有对抗倾向的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然而,在那名学生丹尼尔在课堂上制造了混乱之后,老师的高声呵斥一下子就破坏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融洽关系。这种事情在我身上可谓是时常发生,学生上课的不专心一下子就浇灭了我上课的好心情和教育热情,于是我一般都反馈给他们一个威慑的眼神以便继续我的课堂节奏。如若遇到过分的情况,我甚至也会停下来大声呵斥他们。如此一来,课堂进度倒是没有耽误,但后来我去上课明显感觉到学生们的反应不再如以前一般活跃,我想,大概是我亲手破坏了本可以好好经营的师生关系吧,正如书里说到的那样,这种关系上的变化会大大动摇老师在教学能力和学科知识上的自信。所以,我读到了这一节之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以后,我决心要多去用心思考,必须清楚学生们眼中的我们是什么样的,读懂学生的内心,懂得如何看他们和聆听他们。

  03

  学会反思

  我们要看懂眼神。眼神不仅能传达整体情绪,还能反映一些微妙的意味,语言可能骗人,但眼神很难掩饰。观察体会眼神的过程,归根到底是了解学生最真实的、不加掩饰的想法。教师也要运用自己的眼神,而自信的眼神往往是由于丰富的学识,热烈的眼神必然是出于对孩子真挚的热爱,你的眼神传达了你的经历、态度、能力、气质等,所以,丰富自己,才能拥有优秀教师的眼神。

  我们要学会反思。反思是我们增强敏感性,生成教育机智的必经之路。教学的机智是在特定情况下产生的,无法通过技术性的培训而获得,我们可以通过对过去情境的反思,多想想怎么样做才更好,在脑中产生各种平行时空的短片,那么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我们可能会产生一种敏感性,作出机智的应对。

  《教育的情调》书中的观点之所以带给我们触动甚至是震撼,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用居高临下的态度,主观的想当然的思想,机械的僵化的管教方式来“教育”。只有当我们真正读懂了《教育的情调》不断重复的对孩子作为“人”的属性的尊重和重视,才能实践真正的人的教育,希望自己能把从中获得的启发运用到之后的教育教学当中。

读《教育的情调》有感8

  1、我必须质疑并改造自己的生活。在我有这个孩子之前,如果我愿意的话,我可以放纵自己的不良习惯,我可以完全无视他人的深层需要自顾自地生活,但是现在我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安逸地生活。

  教育不应该是独裁,不是直接命令。当孩子成长到一定年龄,家长的命令就不能再发挥作用。一本正经地说教也收效甚微,所以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教育之前应该有自我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2、一个能提供答案的好故事会是孩子一直保持提问的兴趣。一位富有机智的教育者会让孩子一直保持提问的兴趣。

  孩子的好奇心应该得到保护。简单粗暴的答案或者心不在焉的答案都有可能扼杀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保有好奇心,是培养孩子探索精神的一种途径。

  3、但是给予肯定和表扬带来了一个问题:它可能带来不平等的感觉。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老师看到,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努力去关注孩子,让孩子感觉到老师的关怀。教育者通过观察才能更好地去了解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要多表扬鼓励学生。但表扬有事也会带给学生一种尴尬的体验,比如在严厉批评多数学生的同时表扬另外某一个。在教育中药对什么是适合的与什么是不适合的给予积极的区分。

  4、一个常常思考的人比一个相对较少思考的.人更能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展示他的机智。教育学上的敏感性和多谋善断也可以说是一种反思的能力,以及对过去经历认真思考的能力。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有赖于感知和倾听年轻人的能力。

  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该与学生保持多远的距离?关于如何机智行动没有现成的理论知识,没有具体的技巧,也没有固定的规则。教育的机智来自于对自己教育行为的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是处理事件的能力不断成熟。教育者的魅力和影响力主要来自他的学识和性格。

  5、老师与学生在一起,主要不是为了让学生喜欢自己或者做学生的好伙伴。作为一位真正的教育者,他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来回答“什么是教育”或者“什么可以通过教育来激发和引导”。在不断的教育实践和反思中获得教育学的精要,将来在关键时刻便有可能做出机智的行动。

  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是可以锻炼出来,可能有部分教师可以拥有良好的临场反应能力,但是反应迟钝、应对不佳的人也大有人在。学会从教育学的角度去思考,多观察教育对象,常常对教育行为进行反思,临场反应能力一定可以得到提升。

  6、孩子们发现自己有了秘密就意味着他们内心世界的诞生。能够拥有并保守秘密是儿童走向成熟和独立的一个标志,而能够与最亲近的人分享自己的秘密更是儿童成长和成熟的表现。

  许多家长是很惧怕孩子拥有秘密的,觉得孩子有秘密一定是一件坏事。为了杜绝坏事的发生,家长们会想方设法去窥探孩子的秘密,如偷看孩子的日记、偷偷跟踪孩子等等。这些窥探的行为一旦暴露,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孩子会有一种被侵犯感和不任感。家长应该把孩子拥有秘密当做正常成长经历看待,不必过于紧张。

  7、气氛是老师将自己呈现给孩子们的一种方式,也是孩子们将自己呈现给老师的一种方式。心情的好坏通过身体姿势和话语的音调反映出来。

  一个本身很令人兴奋的东西用一种很平静的语调讲出来,它就不能产生让人兴奋的效果。一篇充满悲剧色彩的课文用一种嬉闹的方式来教学,就无法引导学生感知悲剧的魅力,无法引导学生思考悲剧的根源。教师要善于用氛围来感染学生。有时候氛围对了,它起到的教育效果胜过千言万语。

读《教育的情调》有感9

  目前学校孩子们的数量在减少,家长们的素质在不断提升,我相信将会涌现一大批具有教育情调的老师。

  在不久的将来教育必定要改革,对孩子们综合素质的提升不再仅限于试卷成绩评判一个孩子和老师,谁培养出来的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更多才能、更阳光有爱、更会思考、更积极上进,这才是评判标准,而不是只会考试才是优秀。

  让孩子们多阅读吧,我们老师的必备技能还需要从书中获取,何况孩子们呢?一学期不断重复语数英三本书是不是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了呢?从教几年发现没有一个不好学的孩子,不愿意学只是不想被当前的教育牵着鼻子走而已。你看,刚学会说话的孩子对一切充满了好奇,会9问东问西,会看这看那,因为他有好奇心啊,因为他想探索世界啊,说明人生而好学啊。孩子其实对未知的很多都充满了兴趣,孩子喜欢体音美何尝不好,体育让身体更健全,让大脑更机敏;音乐让孩子更有灵性;美术提升了孩子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而我们的语数英呢,是不是占比太多了点,把孩子们想发现的都剥夺了,却把孩子们学的滚瓜烂熟的知识又一再重复呢?我们限制了孩子们前进的步伐,抹杀了他们天生的探索欲。想想自己太欠缺教育情调了,对不起所教的孩子们,更期待教育来一次变革。

  以前这种想法没那么深刻,当我看了《教育的情调》一书之后,感觉自己赋予孩子们的真是少之又少,貌似仅限于教自己所知的数学知识和应试技巧。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合格的育人者。可又深刻反思,觉得自己知识的窄化和经验的缺乏也造就了自己目前的教育现状,也让自己非常不安。

  平时在和学生相处时不能有很好的“在”的状态,处理发生在孩子们之间的事情也不能做到特别机智。对待班上的`孩子们也做不到视如己出。这明显还缺乏爱与智慧啊。我也不敢说孩子们跟着我学习一年甚至两年三年会不会有往上走的趋势,但我知道我得改变自己,唯有不断读书、反思、借鉴才能让自己做出快速地改变。没事就不瞎想吧,与智者交友,与书籍为伴,与生活有爱,塑造自己做个处世不惊,从容淡定的小女子吧。

  罗里吧嗦写了很多胡思乱想的东西,但是的确属于最近精读本书之所想,此书可谓字字精炼短小、语含哲理,细品别有收获,它更像是一本哲学书,又像是一本故事书,让你读了不能忘却,却又让你的内心波澜起伏,不断引发自己的思考。思考自己能不能真真正正地热爱教育、做好教育?如若有作者一般的思维、阅历以及智慧该有多好。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读《教育的情调》有感10

  情调一词,在百度汉语中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基于一定的思想意识而表现出来的感情格调,二是事物能引起人各种不同情感的性质和特点。当我尝试用这样的解释来理解“情调”这个词的时候,反倒是觉得有些拗口不易懂。相对而言,按字面意思理解更简洁明了一些,情调就是一种感情的格调。

  看到《教育的情调》这本书的书名时,就在想,教育应该具有一种怎样的情感格调?

  打开书,开篇顾明远教授对本书的评论语言就给予了这个问题最恰当的解释:教育情调的核心在爱,把爱献给每个孩子,在教育活动中就有了美好的情调。教育情调的表现在情,在教书育人的细微处见真情。

  至此,在初读的基础上细品,蕴含在诸多小故事中缓缓流淌的爱意则是愈品愈浓。那么教育之爱到底是什么?文中用不同事例说明教育之爱就在于教育过程中于细微之处的敏感与机智。这让我不由得想起《最大的玫瑰花》这个故事:

  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小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一朵开得最大的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任一所中学校长时记录下的一则真实事例。

  正如书中所言:教育的`敏感性在于一种周全的、充分体贴他人的思想。而苏霍姆林斯基的敏感性在于他能从孩子的角度去探究问题,并及时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积极肯定、适时表扬。

  同时书中也列举了很多贴切的事例,如:想让孩子练琴的父亲,用自己的音乐才能“引诱”孩子将常规的、单一机械式的练习,变为一种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将教育浸润于一种无声的潜移默化之中。

  像这样的小故事书中俯拾皆是,虽然作者分类写在不同的标题之下,但是细细读来,无不体现教育工作者面对不同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智慧,而所有机智与智慧,皆是建立在对于孩童纯粹的爱之上。

  那怎样的爱就是一种纯粹的教育之爱?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个人沿着海岸步行,他们注意到一种奇怪的现象:沙滩上到处是被海水冲上岸的海星,不少已经死了。烈日将它们窒息在泥泞的沙滩上。剩下的海星还在用它们的臂膀拨开灼热的沙子,以延缓无可逃避的死亡。“可怕的景象,”一个人说,“但这就是自然界。”这时,他的朋友已经弯下身,小心地察看着一个海星,并把它捡了起来。“你在干什么?”第一个人问,“你不觉得这样无济于事吗?只帮助一个是没有用的!”“但对这一个来说是有用的。”他的朋友说,并且不断地把海星捡起来送回大海。

  “但对这一个是有用的!”读完故事,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对每一个不同个体的独特性给予特别关注,内心常有每一个都重要的敬畏之态,我认为这应该就是教育的纯粹之爱!

  “学生不是容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其实无论对于课堂的教育还是生活中随时随地存在的教育,只要每个人都把孩子看做与成人有着同样人格和尊严的个体,看做一个个有自己见解和思想的生命体,以爱育爱,教育自然就有了应有的情调。

  用简短的文字阐释一本书的精髓,实在难以抵达高度。只能在自己有限的认知里,做浅显的思考,记之,期待不断努力中的提升。

读《教育的情调》有感11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惊艳到我了,一本关于教育的书居然做的如此高颜值,成功吸引了颜控的我,大概翻阅了四次就读完了,对于不怎么看书的我实属不易。书上满是用笔划的我觉得能引起我共鸣的语句,和一些由于是翻译过来的而不怎么看的明白的语句。下面简单谈谈我的感想。

  在与孩子生活的日子里,我们无可避免地成为一个榜样。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向他们展示了生活中各种具体的生活方式。有一次晚自习,由于第二天要考试,我就没有讲课,我就带着这本书在讲台上看,下了自习有几个学生就跑过来问我,“老师老师,你看的什么书啊?讲的啥内容?”。这突然让我意识到,其实在自习课时老师的言行还是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我玩手机或者无所事事,那课后学生来找我该跟他说些什么?难道说我看了哪些八卦娱乐新闻,说我很无聊不知道干嘛?以后学生再有闲暇的时候会不会因为我自习时看了会书想到原来可以这么度过课余的时光,哪怕有一个学生是因为我,我也会感到很欣慰。

  每个孩子都希望被别人注意。那些难相处的或“成问题”的孩子的一些令人烦扰的`行为,往往与这些孩子希望受到关注的心理需求相关。当然以我现在的经验还不能判断准哪些行为真的是因为求关注。我会尝试去“看”到一些平常比较容易被我忽视的孩子,比如班上的默默无闻从来不问问题,成绩有些差但也很乖的女生。有一次考完试,我就用提问的名义喊出来一个女生,简单提了几个问题,帮她分析哪些知识点她还需要巩固,后来她居然会主动来问我问题了,虽然成绩短时间内不会有很大的进步但这不也是一种积极的表现吗,有时候下课从窗户边走过我也会问问今天听懂了没有。

  当成年人过急地催促孩子了解对他们来说还为时尚早的事物时,就出现了早熟的问题。一个早熟的孩子看似懂得非常多,事实上,他或她只是知道了许多问题的答案而已。面对孩子们的提问,成年人应当尽可能地帮助他们保持活跃的思维,而不是很快给他们一个简单的答案。

  一位好老师并不是碰巧去教数学或诗歌而已,他本身就体现着数学或诗歌。

读《教育的情调》有感12

  今年暑期在浙江杭州培训的时候,专家老师推荐了这本《教育的情调》,我立刻就下单购买了这本书。引发我深思的是封面的两句话:“与孩子相处,什么合适,什么不合适?什么该提,什么不该提?”“对孩子而言,那些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才是真正的父亲、母亲和老师。”这两句话是否也击中了你的内心?

  教育学的过程始终是“生命在场”的。教育者的工作有别于其他工作,面对的是有思想、有行动、有创造力的生命。因此,教育者的工作并不是习得某种知识或技能便可以重复操作。教育者需要看见、听见、感受到,从而利用自己的智慧、言语、动作乃至幽默,引导每一个生命去绽放最精彩的人生。

  就像文中所说:“作为教育者,无论我们的举动多么充满善意,但言语和行动所表达的情境仍然可能与孩子体验到的那种情境根本就对不上号。”有时候,教育者觉得和孩子说话,我的语气亲切、笑容和蔼,蹲下身来,便能靠近孩子,让孩子接受自己。但其实不然,我们经常会认为:这孩子只听老师的话,那么这位老师便是走到了孩子的内心。老师或父母,同样有关爱孩子的心,却因为思想、言语、行动的偏差,走向完全不同的师生、亲子关系。

  文中的一个案例让我打开了与孩子相处的“新大陆”。我们都知道,孩子有一万个为什么,我们要认真地回答,不能忽视甚至泯灭孩子的好奇心。但是孩子只是需要一个答案吗?每一个问题,我们都用自己有限的知识,给孩子一个有限的答案吗?看看文中这样的对话,麦克问:“地球是从哪里来的?”幼儿园老师这样回答:“关于这个问题,人类已经思考了很长时间,人们认为有可能的答案是……”老师希望麦克能够继续保持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而不是给他一个固定的答案。这时,我再想想孩子问我的问题:“小鸟为什么能站在电线杆上?台风、龙卷风、沙尘暴有什么区别?”对孩子而言,一个合适的答案就是属于他的故事,一个能提供答案的好故事会使孩子一直保持提问的兴趣。一位机智的教育者会让孩子一直保持提问的兴趣。

  如果你想做一个让孩子喜欢的教育者,那就赶快来读一读《教育的情调》吧!

读《教育的情调》有感13

  《教育的情调》,源自范梅南教授最初的英文原著——The Tone of Teaching。该书1981年在加拿大出版,深受读者的喜爱,不断重印。20xx年,范梅南教授从出版社收回版权,然后和李树英教授一起改写并在中国出版。李树英教授在原书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国读者熟知的一些生活体验小故事,以增加可读性。

  本书正文连同后记仅仅177页,却探讨了“教育的敏感和机智”“了解孩子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孩子好奇的体验”“表扬和肯定的重要性”“纪律的教育学意义”等16个话题。这16个话题,都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常见现象入手,通过分析现象背后的教育学意义,帮助教师贯通和融合理论与实践,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这本书与其他教育指南类书籍不同,没有长篇大论、晦涩难懂的说教,而是以主题的形式,通过一个个教育小案例,告诉老师、家长如何带着敏感、机智与爱,进入孩子的世界。

  范梅楠先生主张,学校应当被孩子们视为“我们的学校”,而“老师决不能像一个过路人、一个警察或一个朋友那样看孩子”老师必须以教育学的眼光看孩子。这就是说,作为一个保护、培养学生的观察者,老师要意识到正在成长的孩子的存在”。并且要让孩子感受到老师们的“在”。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孩子,给孩子希望,更开放、更宽容地和孩子相处。

  曾经我们很少去考虑小学生秘密体验的教育意义,也很少关注隐藏在秘密背后的儿童成长经历。有的大人有时为了调查清楚某些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非要抠出来孩子不想本表达的“秘密”,读《教育的情调》后,才真正意识到这真是一个不可原谅的过失,一个不容低估的.错误。孩子有了秘密,就开始成长,走向独立。有秘密意味着有了独立的意识。能够保守秘密其实是独立或成熟的标志之一。能保守秘密,而且又能够与自己最亲的人分享秘密,这更是成长和成熟的一个表现。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就知道了,当孩子有了秘密的时候,我们要尊重他们,给他们足够的私人成长空间。机智的父母或老师会关注孩子对秘密的体验,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倾听,什么时候又该有意地不去理会。

  以书中的两句话作为结语:老师和父母必须首先是好学生,然后才能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人。孩子天生是宽恕者,不辜负孩子给予我们的信任,不滥用他们的原谅和宽恕。

读《教育的情调》有感14

  《教育的情调》是由马克斯·范梅南和李树英两位著名教育学者合著。通过一个个教育小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关心孩子和爱孩子的教育者应有的样子——敏感而机智,知道什么对孩子合适、什么不合适,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关注孩子的独特之处,关注孩子的个体生活世界,懂得如何“看”孩子和“聆听”孩子,指引我们正确地走进孩子,读懂孩子内心,从而把准教育基调,让教育和成长变得更加美好而充盈。

  全书语言通俗、亲切,可读性强。虽然书比较薄,只有182页,但蕴含的思想很丰富、很细腻,是一本厚重的大书,值得老师、家长反复去读、用心去读。这本书虽然不是当下多数人追求的教育技巧指南类、“拿来就用”的书籍,但阅读它就像听一位充满智慧的长者在月光下、茶桌旁为你讲述那些蕴涵层层哲理的故事和故事背后的教育真谛,是一段寻找教育情调的旅程。

  不论是作为教师还是母亲,看到这本书时,内心就很激动。情调,给人以温暖舒适,教育的情调更让人想去亲近,觉得其中有教育的诗意和远方。读完这本书,感觉果然很棒,不仅有诗和远方,更有教育日常的“柴米油盐”,指引我们如何敏感而机智地与孩子沟通,真正地看见孩子,理解孩子,从而给与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助力我们和孩子共同美好成长。

  一、爱与尊重似教育情调的雨露,肥沃着美好成长的土壤

  书中开篇顾明远教授说“教育情调的核心在爱,把爱献给每个孩子,在教育活动中就有了美好的情调。教育情调的表现在情,在教书育人的细微处见真情。”爱孩子就会尊重孩子,方可拥有教育情调,如春风细雨,滋润陪伴着孩子成长。书中虽然没有直接明确的.说教育要有爱与尊重,然而,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作者对这一概念的诠释。“老师不能像一个过路人、一个警察或一个朋友那样看孩子。老师必须以教育学的眼光看孩子。这就是说,作为一个保护、培养孩子的观察者,老师要意识到正在成长的孩子的存在,并且要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在”。这里的爱和尊重是全身心的投入,是我们要用我们的专业素养对孩子的关注,给孩子希望,与孩子更开放、更宽容的相处。不是人虽在场,心却不在地“陪伴”。我们对孩子有了爱与尊重,我们就有了教育情调,就有了培养他们美好成长的土壤。

  二、敏感而机智似教育情调的阳光,粗壮着美好成长的枝干

  书中开宗明义第一章就提到了教育的敏感和机智,在我看来,就是我们常说的教育智慧。文中分别从“教育者”“心理医生”和“父母亲”的角度,通过三个故事讲述了大人对待孩子的做法和将会对孩子产生的不同教育效果和影响,来阐述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的重要性。“一位机智的教育管理人员知道什么该说而什么不该说,什么该提而什么不该提。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教育管理人员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的能力。”可见,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就是确保将爱孩子尊重孩子有效实现以及教育独特性的法宝。

  我们常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也就说教育是一种与人相处的学问,一种成年人与孩子相处的学问,那么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比教育的技术性更加重要。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一种特殊的才能,作为教师,我们要如何来培养和提升呢?作者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要迎接这样一种挑战——针对不同的个体实施不同的教育行动,要关注孩子的独特性、情境的独特性和个人生活的独特性。同时,每一个孩子都具有独特性。这就需要我们有针对性的观察、聆听具体情境中的某个具体的孩子或某群具体的孩子,和他或者他们进行互动、给与反馈,从而培养提升我们的教育敏感性和机智。

  看到这里,让我感受到了本书的接地气,有了我们日常教育中的“柴米油盐”,不是高高在上的谈爱和尊重、说教育情怀。它与我们的《纲要》《指南》所提倡的尊重儿童年龄特征,关注个体等思想是统一的;与今年颁布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倡导的观察幼儿、师幼有效互动等是一致的。敏感和机智就像是教育情调的阳光,让教育情调更加显性,更能引导日常教育教学,也就提升了我们的保教质量、办园质量,粗壮着孩子们美好成长的枝干。

  三、聆听并看见似教育情调的环境,丰硕着美好成长的果实

  从内容上看,《教育的情调》通篇都在指导我们怎样去聆听孩子、看见孩子,从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作者从“了解孩子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孩子好奇的体验”“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到’”“表扬和肯定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学面面观”“纪律的教育学意义”“孩子对秘密的体验”“气氛的作用”“孩子们怎样感受我们的‘在’”等方面,告诉我们日常与孩子互动中要关注的事项,很丰富,很细腻,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和老师去反复读、用心体会。也就是说,只有我们用心去聆听孩子,用教育的眼光去看见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体会具体情境下孩子的处境,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这样,我们才是真正地走进了孩子,理解了孩子,那么,采取的教育行为才是给与孩子成长中需要的,方可助力孩子美好成长。所以在我看来,聆听并看见就是教育情调的环境,环境美好了,成长的果实自然很丰硕。

  这本书虽然很薄,但是蕴含的内容很丰富,是一本厚重的书。有了爱与尊重,我们就有了教育情调;有了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我们就可以真正地聆听孩子、看见孩子、理解孩子,助力孩子美好成长,从而提升并丰富了我们的教育情调,也让我们在教育的日常拥有了诗和远方。

读《教育的情调》有感15

  上周学校给老师们发了一本书——《教育的情调》,拿到手后很是喜欢。小巧的书身,蓝色的封面,给人以轻松就能读完的感觉。除此之外,本书的多篇推荐语也很吸引人,几乎涵盖了中国当代教育界各学段的领军人物。

  《教育的情调》是范梅南和李树英合作的一本教育著作。书中一共包含十六篇文章,都是以孩子为出发点,结合一些有趣的事例来阐述教育观念,很适合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师阅读。我读完本书后,内心产生的感觉比较复杂,既有对教育信心,也有对自己的灰心,好似一只在阳光里起舞的小麻雀,忍不住思考:究竟是书籍中描述的现象对老师的要求太高,还是我自身的教育水平偏低?我想无论是哪一种,最终的指向都是教育的美好未来吧。带着这样的希望,我将阅读所思小结如下:

  一、辨析力是教育思想的底色。

  在生活中,我们如果想要弄清楚一件事情的本质,必须要拥有辨析的能力,否则常常会被表象所迷惑。对于教师而言,拥有自我辨析力更为关键。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培养自身的辨析力。一方面是了解教育问题的稳定性。例如书中提到的“一旦我认为一个孩子有行动问题或者是一个低能儿……我就想立刻拿出写满力专业诀窍的文件包试图找一种具体的技术方法、一种行为疗法或医学疗法来对付这个孩子。”遇到此类问题的,萌生出此类做法的老师绝不在少数。身为教师我们应当清楚,学生中出现特殊孩子是确数而不是概数,所以应该学会让自己稳定下来,认真去聆听、观察特殊孩子,必须要用稳定的教育性眼光来看待孩子,而不是渴求迅速解决特殊孩子的特殊性。由特殊性再延展到一般性,我们需要认识到教育不变性,以此来对应变化。另一方面则是要我们时刻保持敏感性。这要求我们不能以捏泥人的心态来对待每一个孩子,要小到有洞察学生表情、动作的能力。孩子是很单纯的,他们经不起任何突如其来的变故,所以敏感的老师能非常细腻地感受到孩子的异样言行,给予相对应的合适回应。让孩子得到体面的尊重和有效的安全感。

  二、创造力是教育思想的本色。

  “创造力”常常是老师用来写在教案上的目标,我们总希望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其实,教师自己拥有创造力更为重要。最基本的创造力是帮孩子创造属于自己故事的能力。每个孩子的脑海中都会时不时冒出奇怪的问题,我们要做的不是给出固定的答案,而是尝试为问题编一个带有答案的故事,让孩子随着故事去找答案,这样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他自己成长的过程。还有就是要对空间有想象力,书中虽然提及不多,但还是给出了教室摆设的思路,可以在教室里摆设布料、泥土、粘土、植物等有机物质,让孩子的世界丰富起来。除此之外,师生相处也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创造力,毕竟没有孩子能抵御教师用心抛出的橄榄枝。

  三、生命力是教育思想的`特色。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教育的“生命力”,这就不得不提及传播希望与信心。书中列举了三个孩子的心声,他们谈到未来都是很害怕,认为老师形容的未来太艰难,自己很难到达。想一想我自己课堂上常常也会给学生讲很多道理,总结起来无非是国家的伟大复兴得靠他们,甚至希望他们把“横渠四句”刻在脑海之中。原来对他们而言是虚无却有压力极大的。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多传播希望和信信心,带给他们世界的美好,而非虚无的压力。

  李政涛教授说:“教育,是人类永恒的影子。”虽然现在我还是无法从书中的光亮里驱逐自己的阴影,但我仍会清晰地告诫自己:在教育中,一个教育者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都不是完全否认自己的条件。我要做的是把这些“不足”幻化成经验,然后带着反思和行动上路。我相信最终这些“遗憾”都会成为最好的教育,最美的艺术。

【读《教育的情调》有感】相关文章:

读爱的教育有感10-14

读教育书籍有感12-03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07-11

读《爱的教育》有感09-21

读爱的教育有感11-10

读《爱的教育》有感【热】08-24

读《爱的教育》有感【热门】09-22

(通用)读《爱的教育》有感08-13

读《爱的教育》有感15篇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