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初三作文
- 相关推荐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的初三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清明节的初三作文1
又是一个香花烂漫的春天,又是一季清明之时,今天,我们城北学校四大队的全体师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平江烈士陵园。
早晨7点左右,灰蒙蒙的天空下起了丝丝细雨,像是为烈士们的牺牲而悲叹,更像是哀伤的眼泪。走进烈士陵园,我就看到大道两侧,郁郁葱葱的松柏之间,一个圆形广场上座落着一座高大的英雄雕像——“平江英魂”,栩栩如生的雕像,仿佛在述说着一个个动人的英雄故事,让人联想到战争年代的硝烟弥漫。
8点左右,在“人民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前,庄严的扫墓仪式开始了,“出旗”小旗手们高举着鲜艳的.队旗,踏着整齐的步伐,从纪念碑前走过,我们默默地向纪念碑行队礼,齐声高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歌声响彻云霄。接着,两位少先队员代表全体师生献上花圈,带着对烈士无限的崇敬,全体师生向烈士默哀,我深深地低下头,心里默念:人民的英雄们,我来看你们了,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大队辅导员余老师开始讲话“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宁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她教育我们全体队员们:要牢记使命,不忘先烈遗愿,继承先烈们的光荣传统,做一个正直勇敢的人!接下来就是少年队员代表献词,我非常有幸能成为献词领读人,站在台上,我的心情无比的激动,每读一句,耳边仿佛听到千千万万的烈士们临死前的呼喊“中华民族万岁,中国人民万岁……”献词完毕,同学们开始绕游墓园一周,进入陵园墓地,我们对墓园一一进行瞻仰,只见一个个记载着不同故事的名字被深深地刻在石碑上———苏振华、李基、李桂林、方强、钟期光、张震……这时,我仿佛看见了无数的烈士站在我面前,顶天立地,是他们为了我们的新中国,为了我们美好的生活,牺牲了自己,换来了我们幸福的今天。
从烈士陵园回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一定要加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要让优秀成为一颗种子,让这颗种子在我人生当中发芽、生根、开花、结出累累硕果,因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中国富。
清明节的初三作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杜牧写的清明古诗。
今天是星期六,我父亲一大早说:“清明节到了,祭祖坟了,这是我们中华的风俗。”我得意地说:“谁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样。”母亲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父亲一个字都不敢说了。
我们一家三口人来到祖坟前面,我们先拿出打火机,然后拿了几串小鞭炮放放,刚开始放,我就躲到了父亲母亲的怀里,连头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父亲说:“孩子别怕,放鞭炮没什么好怕的。”母亲说:“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说:“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个喜欢放鞭炮的人,可现在为什么这么怕了呢?这都怪一个小鞭炮若的'祸,那是我六岁的时候,我再玩的时候检到一个小鞭炮,我把它给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听啪的一声,我的手被炸出了血,当时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邻居看见了我这副得性,马上告诉了我父亲母亲,我父亲母亲听了害怕极了,连忙把我送到医院里包扎伤口,从那时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时候听到鞭炮声就怕了。我们放完鞭炮点了几根香,我学着父亲母亲的样子,先鞠躬,再说些什么话,我的父亲母亲在说什么我听不到,但我口中在说:“我要好好学习,以后考上大学,这样才对的起父母。“我知道我这样只说说不做是没有用的,而是要实际行动起来。最后,我父亲拿出一些吃的东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里,然后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说:“你们这样祭祖坟不怕旁边那些野草着火吗?”他们说:“当然怕啊!但只要小心点就行了。”
回到家中,父亲拿出几个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说:“我从来没做过“清明果”,所以,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难吃很多。”我尝了一口,我觉得不好吃,可是我还是吃了下去,因为我相信父亲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因为没个人都有自己的落点和高处。
清明节的初三作文3
我们一家人像往常一般烧元宝、拜祖宗,而我却对这进行了十几年的习俗有点漫不经心。奶奶在一旁催促我:“甜甜,多磕几个头!请祖宗们保佑你上大学!”我面无表情地又磕了几个头。说实话,我真不明白清明节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也不明白清明节的感情色彩应该是怎样的。在我眼中,它只是个仪式,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它在我心中的分量越来越轻。
拜完了以后,我继续漫不经心地站到了一边。
这时,86岁的太奶奶拄着拐杖走到了供桌前,她显得有些激动,眼睛红红的,对着太爷爷的牌位说:“老头子,你的章,我找到了!”太奶奶一边絮絮叨叨地说着,一边掏出一个金黄色的东西,“这个木头章,可是你最喜欢的啊……”
我盯着太奶奶手里的那个小东西,眼睛越来越亮。按奶奶的说法,这竟是一枚比她自己还要老的印章!于是,我跑过去从太奶奶手中拿过这古董欣赏,最后终于忍不住向太奶奶要了下来。我说:“太奶奶,您把它交给我保管吧,等我长大了,我拿给我的孩子看,告诉他,这个可是你太太爷爷的章哦!”是呵,这是我从未谋面的.太爷爷的章,一种从未有过的亲切感在心里升腾起来!
我仔细端详着章身,木制的印章只有我的半个中指长,通身被涂成金黄色,章身顶部钻了一个洞,章底“陆文根”三个字被磨得光滑平整,周围凹陷部分是朱红色,好像在印泥上被按过了无数次。太奶奶说,这章是太爷爷自己刻的。我仿佛看到了那个令太奶奶至今念叨起来眼睛都红红的人端坐在昏黄的灯光下专注刻章的模样。以往,我只看过太爷爷的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的他戴着眼镜,眉目清秀。触摸着这枚印章,我第一次感觉到太爷爷是真实活过的人,也第一次感觉到那些遥远的祖宗们也都是真实活过的。
后来,每当我把玩这枚印章时,就会想起太爷爷也曾经这样把玩过它。这个印章经过他的手,现在到了我的手上,将来又会经过我的手,到我后代的手上。一枚小小的印章,却有着许多我不知道的故事,它让我明白了清明的意义。
清明节,仅仅是祭奠祖先的仪式吗?不,这是在深深怀念他们——我们曾经活过的亲人!
清明节的初三作文4
又是一年清明,怀念已故亲人的日子。
所有的节日中,唯独清明,令人伤感。三、四月,正是万物复苏,植物萌生新芽,动物结束漫长冬眠的时候。阳光和煦,寒风凛冽。这种天气最糟糕,早上还算是暖和,下午一下就变了天。晚上更是没得说,风大,又冷,在外面通常是呆不住的。
我又在想,在南山,爷爷奶奶又是如何承受四季的变化?他们不冷,不饿,不孤独吗?那时候妈妈总是拍拍我的头,说:“孩子,别想太多了。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一定会过得很好的。”
掰指算算,他们离开我将近八年了。我早已经从稚气的孩童变成懂事的少女。我渐渐开始忘记,走出悲伤。
中国的清明节,在我眼里,极为非凡。没有亲人间的团聚与把酒言欢;没有欢声笑语和张灯结彩;更没有喜庆的气氛……甚至哭泣与沉默更多。每每去上坟,我都告诫自己不要哭。可是,又有几次忍住了?忍不住的,是对亲人的思念。
爷爷很是喜欢菊花,甚至可以说是爱,大约从记事起,爷爷的生活中就有菊了。不论是练字还是画国画,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菊花的无限热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我认为,爷爷就像菊花一样,洁净,不卑不亢……他永远是那样平易近人。奶奶则像百合,散发着沁人的幽香。如同她的性格,总是开朗的。生活中笑声不断。
清明,花也同样是寄托了生者对故人的思念。见花如见人。年年扫墓,家人只拿这两种花去看爷爷奶奶,我总是认认真真地擦墓碑,直至一尘不染。再小心翼翼地将花摆到墓前,仿佛怀中是不可侵犯的圣物。对啊,那本来就是代表爷爷奶奶的花,神圣而高贵,怎么可能答应别人随便玩弄。
清明,谁说是流泪、安寂的.日子?我们在世界另一边的亲人,正在面带微笑看着我们,看我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同时也为我们默默祈祷:在那边,一定要平安、幸福、快乐!
清明节的初三作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坐在书桌前,摇头晃脑地背着唐朝诗人杜牧写的《清明》,脑海里仿佛出现了这样的画面:清明节那天,本是花红柳绿、春光明媚的时候,却细雨绵绵下个不停。有一个人冒着雨正在孤身赶路。他看到路上有许多行人面带悲伤结伴去坟地祭拜逝去的亲人……“天然,早点休息,明天我们要去给爷爷扫墓。”哦,知道了!我翻开日历,今天是4月4日,明天就是清明节了。对了,家乡的清明节是什么样的?我的心里充满了好奇。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今天,我要好好观察观察,家乡的清明节和诗人笔下的清明节一样吗?坐了好一会儿的车,总算到了山脚下。望望天空,阳光明媚,晴朗着呢。开始登山路了,路上来来往往的全是人,使原本就比较窄的小路显得更挤了。我和妈妈微微侧过身,从一群人的身边小心翼翼地走过。再看看路上的大人们,虽没有“欲断魂”,但个个也面色沉重,就像他们肩上那沉甸甸的担子。大人们沉默不语,在一旁的孩子们倒是一路开着玩笑,让这个令人悲痛的节日有了一丝生气。
到了爷爷坟前,听不见了路上的`笑闹声,但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妈妈摆好了饼啊,鱼啊,鱼丸等十盘菜,还在前面放上一大盆香喷喷的米饭,接着用打火机引燃了一炷香,插在坟边,给放在菜前的十个酒杯里倒了三次酒后,妈妈便抬出一个脏兮兮的焚烧炉,从袋子里拿出一大堆纸钱,准备给爷爷烧纸钱。我也想帮忙,于是也拿了一沓纸钱。
我用拳头把纸钱顶住,顺时针地旋转拳头,反复几次,嘿,真神奇,纸钱就像一朵盛开的花一样静静地躺在我的手中。我正准备烧时,突然一阵山风吹来,带着刺鼻味道的热气,让我止不住地咳嗽。微风带走这些热气后,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开始几张几张地往焚烧炉里放纸钱。烧了一堆又一堆,纸钱很快就烧完了。妈妈抓起一把豆子,往爷爷坟墓上用劲撒了过去。豆子蹦啊跳啊,然后渐渐平在坟墓顶上静了下来。祭拜完毕,带齐东西后,我们原路返回下了山。
看来家乡的清明节和杜牧写的清明节不太一样,妈妈说,这是因为各地清明祭拜的习俗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我还是记住了家乡的清明节,记住了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
清明节的初三作文6
清明扫墓寄托着对逝去亲人满满的哀思。焚香烧纸钱、供奉许多祭品以及燃放鞭炮行祭拜礼等,是我国清明扫墓的习俗。
然而有许多新闻媒体播报了类似绿色扫墓的专题栏目,以此来告知那些过于浪费的扫墓者。看到栏目后我有一种深深的认同感。虽然我们是该好好祭奠,然而怀念亲友的方式不只有这一种。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多样不浪费财物,不破坏环境的方式表达。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几千年来,杜牧的这首诗似乎成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的唯一写照。但是,我们家不以为然。早晨起床,全家一致通过,去乌鲁木齐市文庙,参加“春思.春颂”——清明祭颂诗会,祭奠亲人。
文庙的“春思.春颂”——清明祭颂诗会,形式不具一格,凡是在文庙烧香缅怀祖先的人,都可以上台朗诵或表演。通过朗诵或表演,缅怀已逝的亲人,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我们一家三口到达文庙,清明祭颂诗会已经开始。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正在神情并茂演说山东快板。他自创的快板《鬼子来了》,是为了哀思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爸爸。精彩的'山东快板,博得了阵阵掌声。原来啊,他就是原新疆曲艺协会会长、新疆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马爷爷。今天,通过清明祭颂诗会,祭奠亲人亡灵,并通过自己的长诗,告诉遇难的亲人,她生活得很好,她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所有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很多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都偷偷抹眼泪……受这种特殊氛围的感染,我邀请了四位不相识的小朋友,年龄最小的才6岁,一起上台表演了《弟子规》朗诵,告诉我们已经死去的亲人,幼小的我们没有忘记你们,没有忘记你们传承下来的忠孝礼仪!在清明时节,我们很想念你们!
清明祭颂诗会,用现代科学文化形式,替代了封建迷信焚烧行为,即进行了文化交流,又祭奠了已逝的亲人,更是给我们儿童的一堂意义深远的历史教育课!
【清明节的初三作文】相关文章:
初三的作文05-17
初三作文惊喜11-18
最初作文初三08-31
自信初三作文01-15
走进初三的作文01-20
期待的初三作文01-15
有关初三作文01-17
初三作文范文04-09
初三随笔作文04-15
读你初三作文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