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导游词
-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乐于为游客排忧解难的导游,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歙县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歙县导游词1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我是小导游xxx,我会给大家带来旅途的快乐,让您无怨无悔!准备好了吗?请随我来吧!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歙县是古徽州的州治所在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产丰富,在历史上有“东南邹鲁”的美誉,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和艺术之乡。
现在,我们走在古城的西门,你们看到的是保存完整的瓮城。古城有内外城门和护城墙,两旁原有徽式的小肆,现在我们还能看出它的古色古香。走完瓮城,出现在大家眼前的便是一座古樵楼,俗称二十四根柱。传说古时候,有位知府,为了镇制不吉利的山势,就在徽州府堂正前方建造了这幢皇式楼阁。为了区别于皇城城楼,特地少造了两根柱子,只竖立二十六根。谁知被人告状说是与皇帝分庭抗礼,结果以欺君之罪受酷刑而死。如今,这幢构造独特的古谯楼是歙县博物馆的馆址。
再往前走就是徽州府府堂,你们现在看到的也许是一些废墟。这是歙县为保护徽州文化生态而开发的一个重要工程,就是在原来府衙地址上进行修复,恢复徽州文化古貌。这里将会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又一个旅游亮点。
你们看!徽州府府堂的右方矗立着一座谯楼,叫阳和门,红石城墙,古朴典雅。走过阳和门,矗立在大家面前的就是气势磅礴的许国石坊,许国石坊建于明朝,南北长11.54米,东西宽6.77米,高11.4米。如此规模宏大、呈八脚结构的牌坊举世无双。
坊主许国是三朝重臣。因平定云南边境叛乱有功,受到了“加恩眷酬”,回到老家歙县,建造了这座千古留名的大石坊。据说一般臣民只能建四脚牌楼,否则就是犯上。当时徽州四脚牌楼林立,许国如果只是造一座四脚牌坊,无法体现他的官
重威显。怎样才能与众不同呢?许国想了个“先斩后奏”的点子,许国建这座牌坊前后共拖了七、八个月才回朝复命。由于超假,许国久默无声,皇上迷惑,责备说:“建坊这么久,不要说是四脚,就是八脚也早就造好了”。许国听了,顿时口呼万岁,奏称“谢皇上恩准,臣建的正是八脚牌楼。”皇帝听了哭笑不得。
许国石坊左边是徽园,素有“徽州文化大观园”之称,是在歙县新建的仿古旅游城。再现了徽州明清时期的风貌,气势宏大,鳞次错落,脉传徽州文化之神韵,新创徽派建筑之精华。走进徽园,就如走进了婉约的江南,走进了古朴典雅的徽州古城。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继续往前走,不远处就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少年读书的崇一学堂了,后修建为陶行知纪念馆。新建部分与老馆衔接,仿徽派建筑,给人以情
的熏陶,美的享受,行的启迪,力的源泉。一进大门,宏伟典雅,风格独特的瞻仰厅展现在你的眼前。“万世师表”匾额,金光灿灿,系宋庆龄手迹。陶行知书写的对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终生恪守的人生真谛。正中照壁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金色大字,潇洒飘逸,刚劲有力,是一代领袖毛泽东同志对陶行知先生的誉称。纪念馆里面陈列着陶行知先生的`著作和他生平事迹的图片、报刊以及世界著名人士的题字,陈设皆存故貌,令人肃然起敬。接下来,我们将要去的是古民居斗山街。斗山街位于歙县城内,因依靠斗山得
名,为文化历史名城一级保护区。斗山街是一处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的旅游文化景点。建于明清时期的斗山街、有典型的徽州民宅大院,犹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向你娓娓讲述着古老而又凄美的故事。
名城歙县不仅风景如画,人文深厚,而且明清建筑,新安医学,徽州雕刻等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今天的歙县古城一日游到此结束了!欢迎大家继续走进歙县,祝你们旅途快乐!
歙县导游词2
歙县文化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更趋火热,逐渐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地方学—“徽学”,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
新安画派是明末清初活跃于徽州(今黄山市一带)的绘画流派。现黄山市原称徽州,秦、晋时设新安郡,新安江又是这一带的重要河流,故又常以“新安”称之。明代的丁瓒、程嘉燧、李永昌等新安画家,崇尚“米倪”之风,枯笔皴擦、简淡深厚,当为新安画派的先驱。
汪满田鱼灯始于清光绪初年,兴鱼会嬉灯以剋火灾。鱼灯竹扎纸糊,彩绘鱼鳞,额写“王”字,大的长约7米,高3米,三节,内点烛100多支,鱼嘴有喷火装置,每灯需20多人抬游。小的一米以下,点烛数支。村有五(祠)鱼会,每会扎一大号鱼灯,总祠雍睦堂又扎一龙头鱼身灯,谓鲤鱼化龙灯,十分别致。杂灯虽小却精巧,有十二月花篮灯,五谷灯,瓜菜果灯,狮、猴、猪、牛、羊、兔动物灯,皆五彩斑斓,活灵活现,尤其是狮灯、猴灯,可以拉线舞动。
钟馗是中国著名的民间神之一,已被道教纳入神仙体系。歙县的.“跳钟馗”民俗活动大都在每年的端午节前后进行。因为端午节前后是五毒活动猖狂之时。宰相故里雄村的“钟馗出巡”它以壮观、威武的气势取胜,且原始古朴,原生态味浓厚。徽城镇渔梁街“钟馗除妖”,它以太义凛然、寒气逼人的杀气让人震慑。郑村的钟馗嫁妹,则显出了钟馗呵护妹妹的长兄之情,突现钟馗驱逐五毒,不让邪气冲撞了妹妹婚嫁喜气的威严正气,显现钟馗是保一方平安的神灵。
歙县对龙的尊重,对龙的崇拜,是放在一切崇拜之首的崇拜。歙县除了有“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之美誉,还有村村均有嬉龙之习俗。村许村镇的板凳龙,经济学家王茂荫故乡——杞梓里镇的布龙,还有古歙南乡第一村的昌溪乡舞草龙,它们各具特色。
歙县导游词3
女士们先生们:
你好,欢迎来到瓦宫。我是你的向导。
瓦宫,俗称“奶奶顶”,是位于河北省南部歙县凤凰山(中国古代的黄山)的一处古迹。依山傍水,得天独厚,被前人称为“天造地设”。它不仅建筑宏伟独特,而且保存了中国罕见的摩崖石刻。它是一种罕见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歙县瓦宫是中国最大最早的古建筑,供奉女娲古神。是北齐文宣帝高阳邺城至晋阳的又一离宫,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瓦宫初开三石室,雕数尊。修复后,共有135栋建筑,占地76万平方米,分为山上和山下两组建筑。在山脚下,有元代官员、停宫、广胜宫和纪念碑广场等。,上十八条石径就能到达最高点的瓦宫。
佤族宫殿是为了崇拜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而建造的。据《淮南子·明兰训》、《鲁直》、《杜毅志》等古籍记载,女娲曾以土造人,赐子子孙孙,“炼五色石补天,破鳌足立四柱”。从此,人类和万物得以生存繁衍,赢得了世界对她的尊重和怀念。对于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封建文化统治下的汉族来说,女娲被认为是对世界做出巨大贡献的女性,所以她为其修建了宫庙,永远享受着对世界的崇拜。
建于北齐的佤族宫殿遗址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建于文宣皇帝高杨统治时期(公元550-560年)。从这里的碑文来看,这里的古迹最早是在汉武帝时期建立的,但开始的时候很小,只有“三庙”。据《歙县志》记载,高阳在北,以邺(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和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陪都。高阳,从叶到晋阳,又“出宫准备巡礼”。高阳“信史家,喜刻经书”,在此大规模修建佤族宫殿,并在山麓凿石室,内雕佛像,后来的佛经是“乐石壁”。明朝先后修建了许多宫殿,清朝大规模重建。经过多年的反复建设,逐渐成为一组占地15000多平方米的建筑。
瓦宫的建筑布局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地形,独具匠心。它由四组建筑组成,每组建筑都有自己的魅力,自成一体,与整体格局和谐统一。山脚下自下而上有三座建筑,分别是袁超、亭序和广生三座宫殿。袁超宫(袁世芳)之所以叫袁超,是因为它是山前第一座寺庙(1938年被日寇焚毁),廷觉宫(麻鞋宫)是一排宫殿,是圣人和朝圣者的休息场所。每年农历三月皇帝18岁生日时,民间都会在这座宫殿里举行仪式来庆祝众神的生日。在这座宫殿(麻鞋寺)的山墙上,可以看到瓦宫的全景和一幅壁画:“寺庙之画”。坐在豪华轿车上的女娲,在一条龙的带领下,在仙女的陪伴下,在天兵的护卫下,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广胜宫(后裔殿),一座寺庙,是神话传说中寻找孩子的地方。亭台殿和广胜殿这两座宫殿,各有一个正殿和一个副殿,分别是悬山和硬山的.建筑。从山脚上去十八圈,路过广胜宫就是“奶奶顶”,佤族宫殿所在地。
瓦宫是最后一组最高的主要建筑,它建在凤凰崖陡峭的地方。中间是佤族御亭(三个阁楼),梳妆楼和双颖楼是分开的,钟鼓二楼是南北向的。还有六角亭、灵官亭和“佤族皇家遗址”牌楼等。,每一个都选择自己的位置,呈现出一种点缀的状态。
瓦皇阁(第三阁楼),位于东西两侧,是瓦宫的主楼。在古代被称为“倚崖切险,筑桥,筑虚楼”。它矗立在空中,高23米,是一个石砖顶,上面有一个休息山和一个斗拱。亭子建在北齐石窟的屋顶上。它以一个石拱为基础,分三层建造,分别叫做“清空”、“造化”、“填空”。每层楼三面都有走廊,背靠悬崖。亭子与悬崖上用铁索切割的八个“马鼻”相连。游客满楼的话,铁索会像弓弦一样伸来伸去,建筑物会前倾。所以也叫“悬空寺”、“活楼”。构思巧妙,是建筑史上动静结合的杰作。望瓦皇亭,嵌于绝壁,雕梁画栋,俯瞰楼,太行山葱郁,水如带,堪称“天造地设”。
几千年来,瓦宫历经几代,屡遭焚毁。今天大部分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而北齐的遗址只剩下石窟和断崖。悬崖上有三个石窟。除了佤族朝廷底部的石窟之外,右侧还有两个石窟,“异”和“蚕姨”。石窟中的石像已被破坏,残缺不全,但刻在内墙上的经书相对完好。在佤族皇帝遗址的文物中,摩崖石刻最为珍贵,是这里遗址的精华。摩崖经书共刻五处,总面积165平方米,刻文字13.74万余字。最大的一个,面积54.18平方米,41000多字。字体都是魏碑书法,“银钩铁画,天下无双”,堪称艺术珍品。刻经的内容都是大乘佛教经典,为研究佛教和北齐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标本和资料,在中国也是罕见的。从我国现存的北齐石刻来看,内容多与佛教有关。当时雕刻佛像的风很大,但很少用巨大的工程在悬崖上雕刻经文。可以说,瓦宫摩崖石刻无论从石刻建筑、艺术价值还是藏经内容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也是北齐文化的一个缩影。同时可以看出,瓦黄遗址从拜佛、刻经开始,再到建庙拜神,也体现了汉族民族文化心理的特点,即多种多样的拜佛拜神的宗教观念。因此,从摩崖石刻到瓦黄古建筑,也是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结合的形象见证。
瓦皇阁,又名三阁,东坐西坐,建于北齐大石窟之巅。自下而上分别命名为“清虚”、“自然”、“补天”,高23米。它的建筑风格是山顶,有七级台阶和三个拱门,还有一个龙形的头。它是典型的清代建筑,是佤族宫殿的主体建筑。它高悬天际,琼楼青翠,四面环山,深谷深壑,犹如桂林宫嵌绝壁,故有“倚崖切险,筑美景,坐如霞”之赞。其自然独特的地形十分奇妙,其精致的建筑风格令人叹为观止。每层楼三面设有走廊,背后有悬崖。这些建筑是用九根钢缆建在悬崖上的。据说,当游客挤满建筑物时,铁电缆会嘎嘎作响,因此被称为“会说话的建筑物”和“悬挂的寺庙”。
在佤族皇帝遗址的文物中,最珍贵的是刻在悬崖上的经文。有六处摩崖石刻,刻在摩崖五处。铭文总面积165平方米,石纹1187行,刻经13.74万余字。字体为魏碑书法,“银钩铁画,天下绝”。它是艺术瑰宝,是中国乃至全世界佛教经典中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佤族皇帝的历史遗迹精华。是北齐文化。
好了,游客朋友们,瓦宫的讲解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支持!
【歙县导游词】相关文章:
泰山导游词04-26
莫高窟导游词04-25
关于导游词04-26
华山导游词04-21
香港导游词04-21
西湖导游词04-17
顺德导游词04-18
家乡导游词04-23
南浔导游词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