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愚公移山》有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愚公移山》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愚公移山》有感1
寓言故事《愚公移山》说的是在山西境内,耸立着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高逾万丈,是从冀州与河阳之间迁徒而来。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快90岁叫愚公的老人,正好门前面对着这两座大山,由于交通阻塞,与外界交往极为不便。为此他全家商议共同搬掉屋前的两座大山,将每天挖出的泥土、石块都扔到渤海湾和隐士的北边,直到开辟一条直达汉水南岸的大道。决心既下,愚公即刻率领子孙三人挑上担子,扛起锄头,干了起来。他们砸石块,挖泥土,用藤筐将其运送到渤海湾。邻居家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也跳跳蹦蹦地赶来帮忙,工地上十分热闹!任凭寒来暑往,愚公祖孙很少回家休息。
住在河曲名叫智叟的`人,看到愚公祖孙每天辛辛苦苦地挖山,感到十分好笑。他劝阴说:“你也真是傻到家了!凭你这把年纪,恐怕连山上的一棵树也撼不动,你又怎能搬走这两座山呢?”愚公回答:“我的确是活不了几天了。可是我死后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还会生儿子,这样子子孙孙生息繁衍下去。而眼前这两座山再也不会长高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挖下去,还愁会挖不平吗?”面对愚公如此坚定的信念,智叟无言以对。山神害怕愚公每日挖山不止,便禀告了上帝。上帝也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派了两个大力士神来到人间,将这两座山给背走了,一座放在了朔州的东部,一座放在了雍州的南部。从此冀州以南一直到汉水南岸,就再也没有高山挡道了。
故事中的愚公虽然快90岁了,但是他对移山的事还是很有信心,他如此坚定的信念和子子孙孙坚持不懈地挖山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不要被这些困难吓倒,要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要千方百计,坚持不懈地解决困难。这样我们才能更快更好地走向胜利,走向成功!
读《愚公移山》有感2
《愚公移山》这则寓言集中体现的是锲而不舍的精神。“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的至理名言。这就表明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方向正确,有毅力,有信心,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必将克服种种困难,有所成就。
干百年来,古今中外,哪一位有识之士不是通过锲而不舍,刻苦勤奋的精神获取成功的?匡衡“凿壁偷光”,车撤“囊萤照书”,居里夫人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研究,进行了近千次试验,终于发现了“镭”,陈景润致力于数学研究数十年,最终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卓著成就。以上事例足以证明:锲而不舍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我们不要忘记,在《愚公移山》中还有一位“聪明的”智史吧,他身上恰恰体现了愚公精神的对立面——不求进取。那些做事图省力,只想走捷径的人,必将一事无成。我们有些同学就是缺少点锲而不舍的愚公精神,一碰到困难、挫折,就一级不振,自暴自弃,这是不足取的。
读了《愚公移山》,还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量变可以引起质变,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变化。正如荀子所说的“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发扬持之以恒的.精神。而那一些虽有大志,却一暴十寒,只有五分钟热度,不是靠持续的努力去取胜,却一门心思想走捷径的人,绝不会获得成功。只有勤奋不息,不畏艰辛的人,才能登上理想的高地。
作为跨世纪的青少年,我们肩负着实现四个现代化,开创祖国美好未来伟大使命。我们必须发扬锲而不舍的愚公精神,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懈探索,才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读《愚公移山》有感3
今天我读了《愚公移山》这篇文章,被他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
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叫愚公的老人,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出入很不方便。于是他对全家人说想要把山移开,他不但亲自干,还让自己儿孙一起干,就这样寒来暑往干了很多年。这种精神感动了上帝,就派神仙给移走了。
这个故事,反映了愚公一家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敢于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自然的精神,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学习!
我坚信,如果我们每个人对前途未来都能像愚公那样充满信心、不畏困难,最后胜利一定属于自己。记得我以前学习并不好,每次看到学习好的`同学领奖,我总是抱怨自己,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于是我发奋学习,终于取得好成绩。
奋斗吧!让我们像愚公一样为自己的理想不停的奋斗。
读《愚公移山》有感4
近期我阅读了一本叫做《专心让我更出色》的书,里面有很多的小故事,让我映像深刻,其中《愚公移山》我最喜欢,也最难忘。
这个故事说的'是很久以前,在王屋山和太行山附近,住了一位年纪很大的老人“愚公”。因为他们家正对着两座大山,所以他们每次出门办事都要绕很远的路,非常不方便。于是,“愚公”召集家人商量对策,最终决定挖掉这两座大山。
日复一日、春夏秋冬,“愚公”一家和他们的邻居们都在辛勤的挖着山、搬着土。这时山脚下一位叫“智叟”过来劝阻,认为他岁数大了,即时用尽力气也不可能挖掉两座大山。“愚公”却说,你看着精明,其实是顽固不化,我是老了,可我有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可以一直传下去,一直挖下去,山又不会再长高了,总有一天会挖完的。结果这种专注的精神感动了玉帝,派了两个大力神把山搬走了,解决了出行问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出现困难或者周围人的讥讽时,不能放弃,要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化解一切压力,一心一意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为最终的结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读《愚公移山》有感5
今天我读了《愚公移山》一篇,感悟颇深。
愚公移山讲的是:太行,王屋两山,方圆700里,高达1000仞,原在冀州的南边,河阳的东边。北山有一个叫愚公的老人,已年近九旬,面对着大山而住,他苦于山北道路堵塞,进进出出要绕很多弯路。所以它就与家人商议:能不能将这山给移开?让大陆直通豫州南面,汉水南面。但是他一个人怎么能行呢?况且那些挖出来的'泥土石块又能放到哪里呢?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最后愚公定了主意,他率领着儿孙中能够挑担子的三个人敲石头,挖土块,用畚箕装上,运到渤海边上。一年才回来一次。河曲有个叫智叟的老头。笑着嘲讽愚公太不明智,但是愚公长叹一声:“你的思想实在顽固,不能开窍,还不如人家寡妇家的小孩子;就算我去世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死了,还能有孙子啊,孙子又有了儿子;孙子的儿子就有了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就有了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而山是不会再增高的,还愁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天神得知也被感动,将一座安放到了塑方东部,一座安放到了雍州南部,从此,冀州南部直到汉水的南方就没有大山的阻隔了。
读完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事要坚持不懈,要持之以恒,要有决心。只有不断地付出,才能有回报,不可以半途而废,如果半途而废,就会一事无成。
在我们学习上也是这样:我每次做作业时,只要看见作业那么一沓一沓的,我就有些害怕,就不想做了。读了这篇文章,我才知道:写作业要有决心,不管有多少,写完了就没有了,不可以半途而废,否则就没有了学习的欲望,最终就不会成才了。
我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势必需要决心,有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将事情做好做细。
读《愚公移山》有感6
小时候就听说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但真正看到这篇文章,却是在读了几年书后的今天。
乍一看,愚公确实很愚,而且还愚的不可思议。不是吗?以自己的残年去挖“方七百里,高万人”的两座大山不说,还要累及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但是,只要我们深入的理解言不难发觉,在那远古时代,被人认为可笑的“愚公精神”却是当今社会走向成功的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是任何人都应该具有的。
比如说,我们在学习中,不免会遇到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以“愚公精神”对付这一群群“拦路虎”最后到达的便是成功之路,获得多人更是成功后的喜悦,仅之如果我们躇踌不前,在困难面前低头,面对一对对呲牙咧嘴的“拦路虎”望而生畏,那么我们就会一事无成。
就当今社会事说,在改革开放中,我们遇到过好多好多困难,如果不一一克服,能有今天的.新中国吗?回答必然是否定的。要搞改革开放,就得接受必革浪潮的考验,这就需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事克服,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顺利进行并且获得成功的根本保证,而往往那些失败者,就是缺少“愚公移山”精神的那种人,面对困难,他们不求攻克,一味地想着打退堂鼓,等侍他们的除了失败还是什么呢?
古往今来,类似“愚公移山”的事例举不胜举。为了明天,为了前程,为了祖国美好的未来,让我们继承这种“愚公精神”,并把它发扬光大吧!
读《愚公移山》有感7
今日和妈妈一齐看了本《愚公移山》的故事,从前啊,有一个老爷爷叫愚公。为了能让家人出行方便,他带领全家人一齐挖土,抬石头,下定决心要搬走这两座大山。邻居嘲笑他自讨苦吃,但愚公认为。我要是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我们一辈一辈的能够一向挖这两座山,可是山是不会再长大的,又干嘛发愁挪不走他们呢?他们的行为感动了上天,就命令两个神仙背走了两座山。我看了很敬佩他们,能这样的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愚公老爷爷这样有毅力,我想到了我自已,有一次和妈妈去爬山,爬到山的一半,我就累了,不想走了,老想让妈妈抱着。妈妈鼓励我,给我加油,我坚持坚持再坚持最终爬到了山顶,妈妈夸奖我。我也很开心,在山顶上往下看,房子,人都是小小的,远处的'山还能看的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坚持一下,就能成功。学习也是一样的。只要我们认真听课,回家认真写作业,就能取得好的成绩。我必须会加油的!
妈妈对我说无论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读《愚公移山》有感8
《愚公移山》这篇故事给了我很多启发。
故事讲的是愚公觉得两座大山挡住了道,为方便大众,他信念坚定,迎难而上,移开山道。后来感动神灵,搬走大山。如果愚公当时空有坚定的信念,没有行动,那都是空谈。
在生活中,做事不仅要有交代的信念,更重要的是做出行动,坚持不懈地去做。这样难事就回迎刃而解。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怕困难,那么困难将会越来越多,难以解决。愚公就是以他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扫清了道路。所以我们应该以愚公做出的例子去努力,正所谓信念+信心+恒心=成功。对于学习应该持之以恒,才能不断的进步。
读《愚公移山》有感9
今天,我们学习了《愚公移山》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
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叫愚公的老人,他家门口有两座大山,家里人出行很不方便。于是愚公就带领家人一起去挖山,有一个叫智叟的老人笑他愚蠢,劝愚公不要再去挖山了,可是愚公回答:“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以后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无穷尽的,总有一天会将山挖平。”最后天帝被愚公感动,派人将山彻底移走了。愚公这种坚韧不拔、锲而不舍、不怕困难的精神使我感动。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也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此时,只要你静下心来想一想:人的一生中,永远会是一帆风顺的吗?不会!就如居里夫人,她在一个异常简陋的实验室里发现了镭。后来,记者采访她时,她说:“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绝不屈服!”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记得有一次,在做一道证明题时,我被困住了,满满的条件,该如何下手?我心里慌乱,当然也可以先不做它,因为老师会讲,但我的心里非常得不平衡:不做怎么行?!我必须独立思考,寻找解决的办法,来完成这道题。
既然条件多,那我就一个一个尝试。第一种,不行!第二种,不行!第三种……第五种,才给了我惊喜,原来从这儿可以入手。随即,我越做越入迷,后来才发现,这个题有很多种方法,当然,也可以逆推。这道题的成功解答,让我有了克服困难之后的满足感。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怕任何的困难了。
《愚公移山》这篇文章,令我受益匪浅。我深深地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能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在艰难险阻前,切勿灰心气馁。坚持,就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读《愚公移山》有感10
今天我读了《愚公移山》这个成语故事,他的精神让我深深地感动了。
古时候有个愚公一家人住在北山,门前有两座大山,他每次出门的时侯,要绕过这两座大山,都要花好长时间。
这样的日过了很多年,愚公想,如果在这样下去,子子孙孙都要受到大山的阻挡,于是他决定把这两座山搬走,每一天他都带全家老小来搬山,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玉皇大帝,于是玉皇大帝派两个大力神把这两座山搬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必须能实现自我的.愿望。我想起以前背三字经的经过,其实我努力去背了,可总是背后忘前,心里想,”这么难,不背了“结果到此刻我还不能完全把它背下来,这天我读了愚公这个故事,以后我就应像愚公那样坚持不懈,加倍努力去学习。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对我今后的学习,道路上的成长都会有很大的帮忙,只要坚持愚公精神我们的道路会越走越宽的。
读《愚公移山》有感11
《愚公移山》的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为了让孩子们看到外面的世界,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他终于感动了上帝移走了山。读完后,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愚公的精神不是我们学习的精神!不怕困难,持之以恒。愚公不仅让孩子们看到外面的世界,也让孩子们明白,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只要有毅力和毅力,就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很好,父母做家务,让我们有懒惰的想法,只要有一点困难不敢面对,所以,我们必须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在学习中,有很多问题不能做,也不能思考,所以永远好。
此外,在故事中,每个人都说他很聪明,但他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所以他永远看不到外面的世界。
读《愚公移山》有感12
愚公虽然是九十多岁的人了,但是他一直努力着把山挖平。我们学习上也要用到愚公这种精神,不会做的题不要躲,要自己仔细想一想,实在想不到再问,又学又问才叫学问嘛!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子子孙孙无穷无尽,人类的'力量是无限的!
读《愚公移山》有感13
今天,我读了一个神话故事《愚公移山》。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对妈妈说:“愚公真是太棒了。他们克服了各种困难,搬走了山。”这时,妈妈说:“只要你也有愚公的`精神,你也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妈妈是对的。愚公一家的毅力值得学习。
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读《愚公移山》有感14
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愚公移山的精神,曾教育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起愚公的故事,坚信只要像愚公一样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
今天,我国经济形势和发展任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时代还需要愚公移山的精吗?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待愚公,也许有人会这样想:他为什么不搬家呢?一家几口背上行李翻过大山到大城市去生活,如果嫌城市喧闹还可以定居村庄。也有人说愚公移山的精神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愚公精神在当代仍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自力挖山|”的精神。愚公或许可以把挖山的重任,推给集体,留给后人。谁也不会要求一位快九十岁的老人去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愚公没有这样做,他说:“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并在统一了家人思想之后,马上付诸行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不断挖山”的精神。一个人搬掉一块石头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搬石头,子子孙孙永远搬石头。在挖山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吃饭穿衣、工具、伤病等等一些问题。可是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愚公都没有动摇,而是矢志不渝,挖山不止。
愚公移山精神的精髓,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和实干。信仰正确、信念坚定、信心十足,才会为伟大的事业奋斗终身。事业的成功与实干密不可分,我们学习了《愚公移山》就应该像愚公一样直面困难,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有了这样一股劲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干不成的事业。
原来世上最动人的事物都是熨贴着大地应运而生的。山太高了,于是使它不近人情。
故事当然不再以他玄妙的神话色彩使我们联想翩翩。但我们始终相信这个结局是真实的,完美的'。愚公拿着斧锤向我们诠释了他的人定胜天,成熟给与的慧眼让我们剥析到了这传世神奇下所孕育的精神,那是我们成为万物之灵长的资本。
像山一样执着,坚韧,然后,向命运宣战。
相信落下的汗水终会滋润出一片绿荫,而摧毁山峰的人,只有我们自己。
因为,我们是千千万万个愚公。
读《愚公移山》有感15
愚公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奋发向上的炎黄子孙。
我们来看移山前的谋划:
“聚室而谋”
立即得到
“杂然相许”,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可见,
愚公先前只是考虑到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好处,提出移山的设想,
而集体智慧的结晶则解决了
“焉置土石”
的问题。
看移山中的成员:
从愚公家中能
“荷担者三夫”,
到邻人孀妻之遗男,
都为移山不遗余力。正如愚公所言,是“吾与汝毕力平险”。而愚公已年近九十,
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
就算健康,
充其量也只能是个
“指挥”
看移山后的结果:
操蛇之神
“惧其不已”。其实是惧愚公没有穷尽的子子孙孙,
“帝感其诚”,
其实也是被愚公一行人的努力所感动,
才命夸娥氏二子背走这两座山的'。
可见,移山一事,并非愚公一人的功绩。认识这点,对我们做好平时的工作大有好处。
现在总有那么稍有点能力的人,取得了一点成绩,便飘飘然起来,把自己看成是救世主的化身。其实,这种想法不仅是错误的
,而且是危险的。无论革命的成功或某项事业的完成,这其中固然离不开某些个人的努力,但又怎能离开众人的齐心协力?记得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中讲述过这样的故事:蚂蚁,也许是动物王国中最讲究集体协作的群体了。非洲蚂蚁在前进途中,倘若遇到一根刚燃过的木棒,一定会义无反顾、前赴后继地爬上去,直到其它的蚂蚁能畅通无阻为止。这种抗争意识,这种协作精神,与愚公他们相比,也毫不逊色。
我不禁又想起了一个个模范和英雄。60年代的雷锋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雷锋的旗帜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只有一个雷锋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一个徐虎同样是远远不够的。事实证明,这场特殊战役的胜利,需要全体航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国家的支持,才能最终成为我们民族的骄傲。综上所述,我们在学习这则寓言时,既要认识到愚公的可贵之处,
更要领悟到
“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否则,
便会产生个人崇拜主义的心理,导致盲从;
落到自己身上,
又会产生个人英雄主义的言行,
导致冒进.因此,
我们在褒扬愚公精神的同时,
不要忽视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应两者并举,
携手同进,
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