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散步》读后感15篇

时间:2024-03-29 17:40:2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散步》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散步》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散步》读后感15篇

《散步》读后感1

  最近读了一篇文章《牵着蜗牛去散步》,文中这样描述蜗牛:"它已经在尽力的爬了,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吼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看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我拉它,扯它,甚至想踢他。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最后我松手了,只能放弃,反正上帝都不管了,我还管什么?蜗牛向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咦? 我闻到了花香,感到了柔和的微风,发现了前所未用的风景……"

  读后我顿悟:牵着蜗牛去散步,这不正如我们教师的工作吗?文中的蜗牛不正如我们这些成长路上的孩子吗?我们催它、吼它、拉它、扯它,甚至想踢他,有什么用?只会让自己享受不到伴着孩子成长的乐趣。教师自己生气的同时,孩子也会像蜗牛一样流汗、流泪、受伤。那就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允许孩子犯错误的权利,听听孩子心底的声音,观察孩子的'个体和群体成长的水平和阶段,采取科学的方法,去引领、陪伴孩子的成长。

  此刻,竹笋成长的视频浮现在我的眼前。小竹笋不愿醒来,不愿成长,不愿享受外面的阳光和雨露,竹笋妈妈热情的呼唤小竹笋,妙语连珠的描述外面新奇的世界,耐心地鼓励的竹笋,在妈妈的鼓励下小竹笋终于鼓起勇气拔地而出,迈出了成长的第一步,享受到了阳光和雨露。

  我真为竹笋妈妈的睿智而惊叹!在人的成长路上需要学习动机,文中的竹笋妈妈正是很好的激发了小竹笋的成长动机。小竹笋在妈妈的引领下在自己努力后尝到成功的喜悦。这也5不正如教师的职业吗?我们的任务就是去激发、引领孩子体验成功的乐趣,享受知识的雨露,获得生命价值的提升。

《散步》读后感2

  暑假时,我读了一篇文章,名称是《散步》。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然而这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浓浓的亲情。

  当我初次读完这篇文章时,感觉很平淡。可是当我又细细品味课文时,我好像看到了一家三代人出去散步,看到了他们的高兴地样子。

  看到了它们因走大路和走小路而发生了分歧,而它们祥和解决了问题。文中的父亲当时感到自己有责任重大,一面是养育自己的母亲,一面是自己可爱的儿子,自己却想不出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

  最终他决定委屈自己的儿子,因为他认为自己陪伴儿子的时日还长,便尊重母亲的选择。但是母亲摸摸孙子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整齐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我从这段话中感受到;母亲的慈祥,想让孙子高兴,改变了主意,反映了母亲对孙子的疼爱。而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

  由此,我想到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啊,在现实生活中,母亲总是好事留给自己的孩子,把一生的精力都花在了这生活的点点滴滴上。

  拥有母爱的人,不在乎在这些等自己知道母爱是伟大的,去报答母亲时,母亲早早已两鬓斑白。就像文中的母亲自己虽然老了,可是心中还在为孩子着想,为子孙后代着想。

  人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博大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永远也拆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歌声中酣然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茁壮成长,对这比天高,比地厚的恩情,我们体会了多少?我们又报答了多少?

《散步》读后感3

  宗白华先生统论东西,涉及到的内容广杂精微,从雕刻到绘画、诗文、哲学,均有叙述。纵向上,时间跨度也大,但有很多的论述都落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期一是老庄大行其道,梵刹旁入,清谈盛行,哲学玄学发展,一是文艺兴起,文学脱离政教走向抒情,文学批评理论发展,绘画书法亦大有成就。乍而观之,的确讶异于“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通脱浑然。但细思这种清玄的美,立于昏暗动荡的时局上,大小谢再清发圆美,也无法消退南渡悲哀,后来北齐南梁乱局昏聩更不必论。从这个角度上再回到“道”与“自然”,我无法不说除了纯粹美学的享受外,还有一丝堵塞。有时候我觉得魏晋的纯然超脱总有镜中月水中花的虚无缥缈之感。或许正因现实之岌岌可危才更转向于无垠的艺术天地,但苦闷与忧愁难以根除,总会在一些细微末节之处显露。不过酒药之盛,玄言之虚,性情之奇,成为流俗后再观就不复原初之味了,既然逐渐成为定式,后人只需神往金谷宴集的风雅吧。

  宗白华先生论古典美学的文章中,反复提及的还有中国人的宇宙意识。“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以境相象征宇宙人生的真迹。”这种浑融一体,物我不分的宇宙观念,塑造了中国人的美学心灵。因此有静观,有拈花,有“心随物转”,有“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因这自然非为客,实为我,我心如天地心,所以诗心亦映天地。尽管宗白华先生这本集子以“散步”为名,自云不成体系,但这统一的宇宙观仍串联引起了全篇。宗白华先生理想的美学形态,或许就是以与艺术血肉交融的诗心,观照整个的美的世界,诗意地面对自然外物人生?

《散步》读后感4

  前两天,看到一位朋友发在朋友圈里的一句话:“陪着蜗牛去散步。”我突然想起以前读过的台湾作家张文亮写的一首散文诗《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想到这段时间急躁的心态,我决定再次拜读这首充满宽容、善良、爱心和支持的散文诗。

  诗中这样描述蜗牛:“它已经在尽力的爬了,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他、吼他,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看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我拉他、扯他,甚至想踢他。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我顿悟:牵着蜗牛去散步,这不正是我现在的工作吗?诗中的蜗牛,就是我现在所教的这些孩子们。我嫌他们学的.太慢,嫌他们调皮捣蛋,我催他们、吼他们,甚至有想踢他们。但有什么用呢?这只会让我更恼火,而享受不到一点陪伴他们成长的乐趣。我生气的时候也会让孩子们像蜗牛一样受了伤、流着汗、淌着泪。想到这,这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怎能不让人心疼呢?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允许孩子犯错误,我及时帮他们改正就是了。我要听听孩子们心里的声音,认真观察每个孩子的特征,用最适合他们的方法去教他们,而不是一味的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其实,孩子在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中向我展示了很多的美好和乐趣,只是我的脚步太快,快的忘记了欣赏,我应该给孩子们一点时间,让他们慢慢成长。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让自己慢下来,让课堂慢下来,认真的陪着我的小蜗牛们慢慢成长,去感悟前所未有的美好,不急功近利,只静待花开。

《散步》读后感5

  《散文》这一课描写的是发生在子女三代之间的故事:一家四口人,爸爸、妈妈、儿子以及爸爸的妈妈在野外散步,却因选择道路而产生分岐,但奶奶为了孙子,走了孙子的道路,那条路十分有趣,而奶奶无法步行的地方就让她的儿子背她……

  面对这篇文章,爸爸、妈妈以及我各有不同的感受。我就根据这篇文章看出一则很简单的道理:尊老爱幼。文中的'爸爸“尊老”,依着自己的母亲,而委屈了自己的儿子;而文中的奶奶则“爱幼”,虽然自己身体已年迈,但为了孙子,选择了小路,这明显地体现出人世间的一种爱。

  而爸爸根据这篇文章联想到了自己:爸爸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奶奶,从老家来到南京,而爸爸感到十分惭愧,并没有做到文中父亲那样总想到母亲。爸爸说:“当我和你的奶奶在繁华的都市散步时,我只是快快地走着,而她却只紧紧跟在我身后,顾不着观赏在霓虹灯四射的街市,生怕与我走丢。”

  最后是我的妈妈,她站在了母亲的角度:每个母亲都拥有一种伟大的爱,胜过了朋友之间的爱,胜过了丈夫与妻子的爱,胜过了上帝对世间万物的爱,那就是母亲对孩子的爱。世上每一位母亲都会对孩子无私付出,不管身体是否已年迈,思想是否已迟钝。

  我想,这篇文章正是阐述了这种道理,这种人世的亲情。

《散步》读后感6

  生命不是匆匆而过的时间,而是我们真心感悟的过程……

  不知你看过这么一个故事没有:上帝给我个任务,让我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可蜗牛尽力爬,也只是挪那么一点。我催他、骂他、唬他,甚至想踢他,“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散步?”好吧,我不管了。任蜗牛慢慢爬,我在后面生闷气。咦?我闻到了花香,我感到了微风,我听到了鸟叫,我看到了星辰,原来夜里的风是这样温柔,星斗是这么亮丽。咦?以前怎么没有这种体会?莫非我错了?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你找到你的蜗牛了吗?

  阿尔卑斯山上的标语:“慢慢走,请注意欣赏。”歌手的感叹,还有哲学家的领悟。放放松,为自己发现一些乐趣,随心所欲地去欣赏身边美好却被我们曾经遗忘的事物吧!

  牵着蜗牛散步,其实就是放慢我们前进的'脚步,去细心地关注身边的美丽,学会欣赏一切。更是去发现世上真正美丽的事物,并去珍惜。

  急匆匆的教不会让你无法看清楚身边的景色,甚至是路过。

  小时候,经常和伙伴们坐在地上,仰头看着天上闪烁的星星,一颗,两颗……在星空中寻找北斗七星,寻找最亮的星星。长大了,急匆匆地上学,急匆匆地回家,还有大堆的作业。天又黑了,星星又眨起了眼睛,就算我完成了作业,可仍有更多的事等着我去做。

  无意间的抬头,窗外的星星又闪又亮,真的好美……

  我们不用把自己的作息表排得满满的,给自己留下一点空间,去发现去欣赏……

  正如这篇文章的结尾:走的时候,是为了另一个境界;停的时候,是为了欣赏人生。

《散步》读后感7

  《散步》一文中,开头写作者的老母亲因为身体不好而不想出来散步,但最后还是出来了。看到这里,我们都会以为作者的母亲是被作者强迫拉出来的,其实作者本意不是这样的。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作者也是想让多病的母亲出来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锻炼一下身体,这对老人来说是有好处的。从这儿我也体会到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

  在散步时,作者的母亲和儿子发生了分歧,因为作者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对老人来说是比较方便的。而作者儿子却要走小路,因为走小路有意思,在路上也可以玩一玩。但是,作者毕竟是一家之主,所有的人都得听他的。作者考虑到母亲体弱多病,应当顺她的意。所以作者决定委屈儿子,因为作者陪伴他的时日还长。作者便说:“走大路”。然而,出于对孙儿的`爱,就决定走小路了。

  从这件开始由意见分歧到因为作者对母亲的孝心和母亲对孙儿的爱而意见一致的事,充分说明了他们一家人是多么和睦。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作者对母亲是多么孝顺,而我呢?当母亲累了时连端上一杯茶都做不到,我实在是太惭愧了!

  从老母亲对孙儿的疼爱,不禁让我想起了《荔枝》一文。这是作家肖复兴写的,文中主要是讲作者给母亲买了一些荔枝,但是母亲舍不得吃,却给了她最心爱的孙子吃了。

  种种事迹都表明,亲情是多么珍贵。我们都要去爱我们的亲人,因为他们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其实,我们的亲人都深爱着我们,我们也应当爱他们,如果你没有爱,请从现在开始,爱你们的亲人吧!

《散步》读后感8

  假如母亲是树,那我就是树上的果实; 假如母亲是鸟,那我就是在鸟巢里嗷嗷待哺的鸟宝宝;假如母亲是海,那我就是在大海里自由自在生活的小鱼儿。爱的举动可以感染每一个人,只要你愿意付出关爱,你身边的世界便会明亮起来。

  今天看了一篇课文《散步》。讲了一位爸爸和他的妻子,儿子,一同陪身体不好的母亲去田野散步。母亲老了,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母亲希望去平顺的大路走走,而儿子却觉得小路有意思。伴同儿子的时间还久,爸爸决定还是顺母亲的心意。但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改变了主意:” 还是走小路吧,我走不过的.地方你就背着我。“这样,他们在阳光下,向着那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和水波粼粼的鱼塘走去。到了一处,爸爸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了下来,背起了儿子。爸爸和妻子都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象爸爸背上的同妻子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佛教讲”诚爱“,儒家讲”兼爱“,基督讲”博爱。“此刻,他们的身影构成了一条和谐的音符,一道亮丽又温馨的风景线。 他们彼此之间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一刻,让我体会到了真正的爱的感觉。我们的生活倾注了父母对我们多少的心血,多少的爱。而我们又该如何回报那份无私的爱,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呢?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带着一颗爱心活着。多关注和关心身边的人与事。用我们的真诚和关爱打动所有人。用恩情传播爱意,用爱连接心灵。爱让我们的真情永存,爱也让我们懂得了人与人之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的道理。有了爱,我们的世界才会和谐。让我们手拉手,共同迎接和谐的明天。

  有爱就有和谐。

《散步》读后感9

  《散步》是我上初中学的第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并不算长,作者用了短短的文字描写了一件极为普通的小事——散步,却彰显出了普通记叙文没有的主题与特点。

  文章的大意是这样的,我与母亲、妻子、儿子在田野里散步,在走哪一条路时起了分歧。儿子要走大路,母亲要走小路,我无法选择起来。最后决定听从母亲的,走小路。于是,每到一处,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我们就在田野里慢慢地慢慢地走着。

  这以小见大的事,彰显了文章的主题:尊老爱幼。从小时候起,父母就教育我要经常打电话给爷爷奶奶,多与他们聊聊天,要尊重他们,说话不可以没有礼貌。对比自己小的孩子,要爱护。我并不喜欢小孩子,经常做不到后面的那一条规定。看看自己的父亲呢,每个月都会跑回农村老家看一看爷爷奶奶,对那些连话都不会说的小孩更是极具耐心。而我呢,虽然每个星期都会打电话给爷爷奶奶,但说不到三言两语就挂了电话,对小孩子更没有耐心。虽然父亲一再教导我,但我总是做不到像父亲那样有耐心。

  有一个最好的例子,奶奶耳背,身体不好,有很多食物都不能吃,但是奶奶又不知道。经常看到父亲一遍一遍地在对奶奶说食物的名字。如果按照我的作风,就会打一张表格,拿去看吧,别来问我。在这一点上,我与父亲要求的尊老爱幼完全不符。

  课文的`最后一句“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体现出来的就是母子之间情谊深厚。有句名言说得好,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所以说,多去和父母交流,多去和老一辈人聊聊天,做到传统美德中的孝敬才是最重要的。

《散步》读后感10

  今天上了《散步》这篇文章,我深感触动…。那是怎样的一篇文章呀,读起来是那么亲切、温馨,通篇充满着丝丝蜜语浓浓亲情:母亲的慈祥,作者的孝顺,妻子的贤惠,还有那个胖胖的小家伙儿,更是聪明可爱。

  我反复读着,文中初春的新绿、树上的嫩芽、转季的冬水;特别是那菜花、桑树和鱼塘,那山水画般的江南春色在眼前明朗清晰起来。不由得陷入沉思,想起一些往事。

  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姐姐也顾着学习,但是哥哥只要有时间就会带我漫步在林间小道中,他会捉一些小昆虫吓我。有一次,哥哥问我河水为什么朝那个方向流,我不知道,哥哥就带我往上走,走啊走,我终于看出来了,水来的方向地势高,我高兴得说:“哥,这边地高,那边地低。”哥哥牵起我的手说:“是的,我们有一句古话就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做人要是不努力、不奋斗就会像这河水一样只能往下流了。”长大后,在学习、生活中每遇到困难就想起哥哥的教导和温情,就有了无限力量。只是现在哥哥已经出国留学了,一年也只能见到一次…。

  “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只要有亲情在,只要多尽一些责任,我们的生命就是幸福的,生活就是美好的。亲情是多么珍贵,让我们把爱一棒一棒的传递下去吧!

《散步》读后感11

  向来认为。有一门课是必得学的,甚至从幼儿园开始,直到人一生老去,不管学到什么程度,这门课都得开,一生都得学,那就是美学,不带功利性的,自觉而随从心灵的。

  到底何为美学?

  这本《美学散步》会带我们寻找和发现我们心中的美。美,一直都存在,美是绝对自然,绝对和谐,绝对灵动的。那种自然美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宗老一直说魏晋文人发现了自然山水之美并把这种美发展到一个高峰,我喜欢魏晋那个时期的不受束缚的自然之美,所谓自然美不仅仅指的是自然景观之美,还指的是真实的人的情感之美,不矫揉造作、不哗众取宠,不虚荣虚假,真实的做一个自然美的人。即使这个人的外貌丑如钟无艳,只要她是真实的,自然的也可以是美丽的。

  艺术可以是美的,景物可以是美的,人的身体可以是美的,思想可以是美的,只要是存在于这世间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被纳入到美学的范畴。美学的范围很广,但是宗白华老先生却并没有像同时代的其他人那样把美学作为一个体系去研究,而是比较感性比较诗意的在美中散步。他的美学让人读起来就如身在美的宝库中,双眼所见,双耳所听,双手所触都是那么的美。他用诗一般的语言带领读者去欣赏中西方那些极美的存在,去鉴赏被称之为“美”的宝物。在这种美的散步中不仅知识面扩大了很多,对美的看法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美,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需要美,我们既是美的欣赏者又是美的创造者。美,让我们的生活有了更丰富的颜色,让我们的精神更加的充实。可是,当一个人一直处于很忙碌的状态是很难发现美的,所以适当的休息,放下脚步来好好欣赏周围所存在的一切美,这样我们会发现人生真的很美好。

《散步》读后感12

  《散步》一文中,开头写作者的老母亲因为身体不好而不想出来散步,但最后还是出来了。看到这里,我们都会以为作者的母亲是被作者强迫拉出来的,其实作者本意不是这样的。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作者也是想让多病的母亲出来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锻炼一下身体,这对老人来说是有好处的。从这儿我也体会到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

  在散步时,作者的母亲和儿子发生了分歧,因为作者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对老人来说是比较方便的。而作者儿子却要走小路,因为走小路有意思,在路上也可以玩一玩。但是,作者毕竟是一家之主,所有的人都得听他的。作者考虑到母亲体弱多病,应当顺她的意。所以作者决定委屈儿子,因为作者陪伴他的时日还长。作者便说:“走大路”。然而,出于对孙儿的爱,就决定走小路了。

  从这件开始由意见分歧到因为作者对母亲的孝心和母亲对孙儿的爱而意见一致的事,充分说明了他们一家人是多么和睦。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作者对母亲是多么孝顺,而我呢?当母亲累了时连端上一杯茶都做不到,我实在是太惭愧了!

  从老母亲对孙儿的疼爱,不禁让我想起了《荔枝》一文。这是作家肖复兴写的`,文中主要是讲作者给母亲买了一些荔枝,但是母亲舍不得吃,却给了她最心爱的孙子吃了。

  种种事迹都表明,亲情是多么珍贵。我们都要去爱我们的亲人,因为他们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其实,我们的亲人都深爱着我们,我们也应当爱他们,如果你没有爱,请从现在开始,爱你们的亲人吧!

《散步》读后感13

  清晨迷迷糊糊地被爸妈叫起洗漱、吃早餐,急急忙忙的赶去学校开始一天的学习任务,下午回到家写作业,有时又会因为磨蹭被妈妈不停的唠叨。吃一顿简单的晚餐,晚上明明很困却也要被催着才不情愿地睡下。按照固定的生活模式,一天天过着平凡的日子。

  开学那天拿到课本,第一次翻开书,认真地看着《散步》这篇文章。文中只是描写了散步的片段,却让我回想起了生活中的许多点滴。包括爸妈的唠叨和批评,还有我曾经心里偷偷埋怨过的他们太过严厉。我突然觉得这一切也是那么的温馨美好,好像淡淡的鹅黄色,好温暖。只是那么平常的生活琐事,却让我回想起了生活中许多隐隐的心酸。包括爸妈头上慢慢增多的白发,包括爷爷奶奶渐渐弯起的腰。对他们,我有太太多的感谢,和太多太多亏欠的抱歉。面对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苍老的脸,还有多久,你们可以陪伴在我身边。

  如水的岁月中渐渐地我长大了。渐渐地你多了几分沧桑,我少了几分稚嫩。渐渐地我才懂得那些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才是最最珍贵的。那些平凡的日子才是我最宝贵的财富。也是这样,我渐渐懂得,在我慢慢长大的时候,你们却会慢慢老去,你的手是会慢慢变粗糙的,你的背也不是永远累不弯的。但是无论再过多少个慢慢,请放心,我会帮你梳头,帮你系扣子、绑鞋带,会尽可能的陪在你身边。就像你当年做的一样。我会牵着你的手慢慢地、稳稳地、仔细地走。就像当年你牵着我一样……

《散步》读后感14

  早上,看到一位老师在家长会上读了《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这是我也喜欢的一种方式,于是我去找这本书。

  找到以后,发现这更像一首小诗,有些老师把这篇文章做成了绘本的形式,配上了一些优美的图片,读起来则有另一种味道。从诗化阅读和图化阅读的对比中,可以清楚地体会形式对内容的影响。图文化阅读是阅读的一种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从传统媒体的改变,从微信、微博的发展中可以看到,也可以从电脑、电视对儿童的影响中推测到。我们的语文会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这首小诗让我想起了《失落的一角》,让我想起了《教育是慢的艺术》。放眼现在国内的小语教学研究,各种新的研究是层出不穷,面对这么多新的研究学派,有的老师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有的老师是“一片冰心在玉壶”,从全局上看则是“万紫千红总是春”,一派繁荣兴盛的样子。我们一线教师可以怎么做?一要兼听则明,二要有所坚持。怀着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新的研究,在了解基础之上,去研究这种新的研究价值在哪,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千万不要用新的研究推翻旧的`研究,对于个体来说,你的每一次学习都是一种积累。去看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他们的上课风格各有不同,不管哪一种风格,都能给人以美好的享受,像是领略精神盛宴一样,在他们的课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

  我们的老师啊,不要因为过多的研究而丢失了那份平和的心态。有一部分学生在你面前就像蜗牛一样,你自己在某些大师面前又何尝不是一只蜗牛呢?教学是一门交流的艺术,孔子提出来的”教学相长“原则,意味着孩子在教育过程中并非就是弱者的形象,他们身上也有美好的东西吸引着我们教师,促进教师的发展。

《散步》读后感15

  有时候,一首诗赋亦能感悟岁月沧桑,一篇文章,恰似度过匆匆一生。惊天骇事会引发世界的震撼,一件小事,却也让人叹为观止。莫怀戚先生的《散步》便是如此。

  初读短文,并无什么惊叹之处,它好像就是一件小事,一篇并不出彩的文章,可当你再品一遍,却似发现了新大陆一般,竟从几个不起眼的字品出了“我”的责任,于是深深陶醉于此,越看越震撼,越看越不可思议,仅仅散步一件小事,却体会了中华尊老爱幼的美德。它好似一盏灯,照亮了世界每个角落。所以说,读书如品茶,品得越久,韵味越浓。

  大词小用,是这篇文章的风格;以小见大,是这篇文章的手法;尊老爱幼,是这篇文章的哲理。或许我们不该只停留于表面,只是看着文章,我们更应该去付之行动,去做、去认真地做,将中华悠久的美德传承接力,传下去。它不是形式,是行动!

  想想父母,想想孩童,父母是过去,孩童是未来,你我是现在。回报父母,是你的本分,照顾孩童,是你的责任;只有二者兼行,这个家庭,民族乃至国家才会进步,才会复兴。肩上担的是责任,心之所向是光芒,每一次对父母的'回报都是你前行的力量,不要等来不及的时候后悔!

  寥寥几字,一段故事,一种人生。

  丁泽林同学的一句话:

  来日方长,我希望用我的爱,守住那份干净的热爱与美好!

【《散步》读后感】相关文章:

散步的日记04-22

《散步》说课稿07-29

散步的日记11-04

散步说课稿05-25

《散步》教案02-01

饭后散步日记05-21

散步小学日记05-23

关于散步的日记05-06

散步小学作文06-12

《散步》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