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
今天下午,读完了乔斯坦.贾德所的《苏菲的世界》。这不只是一本哲学启蒙书籍,也是一本十分有趣的书。作者新奇的构思与娓娓的讲述,使得每位读者在不断的惊疑和追寻答案的迫切渴望中,同时受到了哲学的启蒙,并开始学会哲学地思考。
在读这本书之前,哲学对我而言无疑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纵然以前也听过几位世界知名哲学家的名号,读到过他们的一些观点,但毕竟没有读过专门的哲学书籍,实比空白”好不了多少。然,读完这本哲学启蒙书籍以后,我的脑袋里依旧是一团“浆糊”:书中许多哲学家的名字尚且没有记全,更不要说记住他们各自所在的时代、创立的学说、流派、著作等等。但,我们认真读过的每一本书总会在记忆中留下一些痕迹,让我们的思想与心灵产生一些“震荡”。哪怕只是惊起一丝浅浅的涟漪,仅于空白处留下了一些短暂的思索或疑问,那亦是一种收获。
我想,我和书中的苏菲一样,虽然脑子里在短时间内被塞进了许多哲学知识,无法完全消化吸收,但确确实实却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我们开始以哲学的眼光来审视所处的现实世界、大自然、人类历史乃至我们自身时,的确会产生许多之前所没有的疑问,也会有许多与过去不同的感悟。
作为一名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来说,我是不相信有上帝存在的。也许生命对于地球而言,只是产生于久远时代的一次“偶然”。但对自身所处的现实世界来说,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人究竟有没有一个不灭的灵魂至今无法拥有一个肯定的结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用心去感悟生命,执着地追寻真理,努力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更多的价值。
人类的智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已经被不断地证实,但历史毕竟有其局限性,哲学的思想也是。我想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学科可以囊括整个宇宙,并解读其中的一切奥秘。但人类无疑是善于学习和思考的,只要我们坚持相信真理,并努力发现问题、寻求“突破”,我相信未来将会创造出一个更好的世界。而我们自身,也会变得更好。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入门书目。挪威作者乔斯坦?贾德用高超的写作手法构造了三个不同的平行世界,第一个是书中主人公苏菲的世界,第二个是少校兼哲学家艾伯特的世界,第三个就是本书的作者乔斯坦?贾德所在的真实世界――也就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
苏菲是艾伯特给女儿席德的一本哲学讲义里的主人公,而艾伯特又是乔斯坦?贾德书里的主人公。作者想告诉读者的哲学知识都借助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艾勃特之间的交谈传递给读者了。
故事开始时,苏菲是一个14岁的少女,每天过着平凡单调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她收到了一封莫名的来信:“你是谁?”这个来信问题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可以得到很好的诠释。不久又收到一封信:“世界从何而来?”。这个来信问题根据科学家们的大爆炸宇宙理论也能得到解释。
可是这些解释还不够。进化论的起点,那个万物之祖的单细胞从何而来还不得而知;大爆炸宇宙理论的起点,那个密度极大的奇点从何而来仍是未解之谜。从古至今,人们正是靠着仰望星空的思考和想象,揣摩着身边的一切事物,思索着诸如“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到哪去”这些问题。正是这些一代又一代的好奇者们,他们童心未泯般地思考着幼稚的问题,不断地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在近代科学产生之前,人们没有能力去解释这个世界的一切为什么看起来如此的有规律,诸如太阳东升西落、天上会下雨,这些自然现象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神奇的,人们总是想为大自然的变迁寻求解释,这样就有了最原始的神话故事和自然崇拜。上古时期,很多产生文明的地区都有他们自己的神话故事和所崇拜的神,如古埃及的太阳神拉、古印度的湿婆、梵天、毗湿奴等。这些神看起来都是高高在上并且十分完美的样子,而且跟人的外貌相比是有一些区别的。
在古希腊文明孕育之后,希腊人所崇拜的奥林匹斯十二诸神身上有了许多人的特性,他们身上不仅有智慧、艺术、学问也有嫉妒、仇恨等人的特性,希腊人的神看起来不是完美的神,而是和人一样有优点也有缺点更人性化的神。
随着历史的车轮进入雅斯贝尔斯所称的轴心时代,希腊出现了第一批具有理性主义的哲学家,他们看到希腊神身上的人性光辉,于是他们很难相信世界是由神所创造的。他们同样也在为大自然的变化寻找自然的解释,诸如泰利斯、安纳克西曼德、安那西梅尼斯、德谟克利特斯等自然派哲学家,他们有的认为水是万物之源,有的认为“空气”是万物之源,还有的认为“原子”是万物之源。总之,他们都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提出了他们对于世界起源的看法。
从神话的思考模式发展到以经验与理性为基础的思考模式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在自然派哲学家的努力下,哲学逐渐脱离了神话的范畴,可以说自然派哲学家就是后来科学的先驱。
哲学家们除了关注世界的起源外,还关注和人与人类社会相关的诸多问题。这一时期产生了诸如以人为中心的智者学派,关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历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提出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等哲学派系。
在今天看来,地中海文明是一个多么值得后人敬仰的文明。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能看到他们思想的延续,希腊文明不愧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滥觞。
希腊文化的特色在于国与国、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界限泯灭了。过去希腊、罗马、埃及、巴比伦、叙利亚、波斯等民族各有“国教”,各自崇奉不同的神明。但逐渐的,不同文化都仿佛在女巫的咒语之下融成一炉,汇聚形成各种宗教、哲学与科学概念。
逐渐的,地中海地区的各个国家也开始崇奉东方的神祗,也许是在众多古国原有宗教信仰的交互影响下,新的宗教产生了。这些宗教经常教导人应该如何获得救赎,免于一死。信徒只要接受某些仪式,就可获得不朽的灵魂与永恒的生命。
宗教势力的扩张是迅速的,325年尼西亚大会确立了基督教为罗马的国教,从此基督教的众多教派在中世纪的西方世界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罗马帝国晚期,蛮族南下入侵,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境内建立了若干个蛮族国家,为了维系统治,他们接受了罗马天主教作为信仰。这样看来,这些蛮族国家也是地中海文明的继承者。
中世纪的哲学是宗教哲学,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圣奥古斯丁和圣多玛斯。他们力图使希腊哲学基督教化,使希腊哲学不至于对基督教教义造成威胁。
欧洲中世纪时期是一个文明倒退的时期。笔者不赞同片面的将中世纪称为“黑暗的中世纪”,笔者认为欧洲的中世纪是由于罗马帝国的崩溃,若干个蛮族部落在欧洲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建立蛮族国家,维系后罗马文明的一个时期。这些蛮族国家吸收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罗马的行会庄园制度以及行政等级制度等,但由于日耳曼文明的`发展阶段较为初级,由若干个文明发展落后的蛮族国家来分割庞大的罗马帝国的文化遗产,短时间内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完全吸收利用所造成的文明倒退的现象。因此,这一段时期西方哲学的发展相对处于一段瓶颈期。
随着欧洲大陆社会的发展进步、欧洲大陆与伊斯兰文明的交流碰撞、十字军东征所带来的希腊哲学典籍、欧洲大陆人民反抗封建贵族与教会势力斗争的加剧等因素均是文艺复兴的重要前提。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与科学逐渐脱离教会的神学,使得宗教生活与理性思考之间的关系变得比较自由。在漫长的中世纪里,生命中的一切都是从神的观点来解释,但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一切又重新回到以人为中心。
摆脱了精神的束缚、心灵的枷锁,西方哲学从此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诸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诸位人文主义者的文学艺术作品、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实验科学、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巴洛克时期思想的碰撞冲突、现代哲学之父笛卡尔、斯宾诺莎的理想主义、启蒙运动时期的诸位社会学家、浪漫主义、黑格尔的辩证主义、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祁克果的个人主义、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达尔文的进化论、心理学家佛洛依德等诸多哲学派系都是那个时期的产物。
故事讲到这里差不多也就该结束了。故事的最后苏菲和艾勃特逃离出了艾伯特和席德所生活的世界,可不知他俩是否知道尽管逃离了一个世界,但他俩依然还存留在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这本书里,并且被笔者所阅读他俩之间所发生的故事。那么作者乔斯坦?贾德和笔者所在的世界是否又是真实的呢,我们会不会也生活在一本书中,只是这本书太过浩瀚完全没有边际。
这本书就是宇宙。自古以来人类就有着诸多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近代科学不断取得发展进步。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可知宇宙的范围逐渐在扩大,生命科学领域不断有着新的突破,原子理论在德谟克利特斯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进展,自然地理学可以科学的解释古时候人们所无法理解的那些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部哲学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愿我们这一代人可以站在前辈的肩膀上看得更远。常怀一颗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的领域。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2
《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好奇和思考。
——题记
读了这本书,我的好奇心便挑起来了——14岁的女孩苏菲原本平常、有序是生活被一封离奇的信打破了。“你是谁?”这个问题出现在信中,在此之前,苏菲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她绞尽脑汁,但她找不到答案。而接着又寄来了许多信让她困惑不已,席德是谁?寄信人是谁?席德爸爸为什么让我把信给席德……然而她也无意间开始了哲学课程。一个个的谜团也相继解开。
“你是谁?”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抹不去,擦不掉。开始,我可以轻易地回答:我是姚丽霞啊!但是那个叫姚丽霞的`又是谁啊?如果我取了另一个名字,我会不会变成别人呢?我一直想不出答案,苏菲也是。
书中谈到了从最早的哲学家一直到现在的哲学家,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苏格拉底。我记得他说过:“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他这么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竟如此谦虚,令我震惊。他一生对哲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他却被陷害,最后为了良心与真理服毒而死。我佩服他的坚贞不屈,誓死捍卫良知。
为一切事物的存在是理所当然,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它们的存在,而小孩儿则不一样,他们对任何事物都会充满好奇,都会产生疑问,而要成为一名哲学家,就要拥有好奇心。它让我又重新找回了好奇心。
哲学这门课程中,有着让人费解的问题,有着神秘的历史,既新奇又难懂,我希望我以后能深入了解它。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3
艾伯特给苏菲上完了所有的哲学课,他们俩开始计划着如何逃离《苏菲的世界》,以避免被彻底摧毁。在一次由苏菲妈妈举办的哲学花园宴会后,苏菲与艾伯特抓准机会逃离了《苏菲的世界》,来到了少校与席德所生活的那个真实的世界。他们尽管到达了真实的世界,但他们发现,与这个世界的人比起来,他们就像一团空气,真实世界的人根本无法感知到他们的存在。他们特意到少校与席德的家去看了看,在目睹了席德与少校的真容后,苏菲与艾伯特前往了他们的`目的地——永恒之境。在那里有许多像他们一样从书中逃出来的人物,艾伯特告诉苏菲,这就是他们最终的归宿,而他们也是永恒的。随着少校与席德的一番谈话,整本小说也画上了句号。
读完最后一个字,合上书页,思绪万千,整本书好似一个梦,故事中的主人公根本就不存在与这个世界,乔斯坦·贾德这样写的用意何在?在书中,艾伯特向苏菲提到,只有学完所有的课程才能逃出《苏菲的世界》,到达永恒之境。而乔斯坦·贾德想告诉我们的是:一个人活着就应该对哲学有所研究,否则他活着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就如同未进入永恒之境的苏菲一样。但如果你一旦对哲学研究透了,那么你就是永恒的,可以进入那个属于自己的“永恒之境”。但可悲的是,现在能够到达永恒之境的人越来越少了。与古人的思想比起来,今人的思想正在慢慢腐朽。科技的发展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应该成为人们丧失思想的原因,哲学是永远不应该被抛弃的。
《苏菲的世界》不仅仅是梦的世界,更是智慧的世界。它将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4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导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了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迹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苏菲开始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迹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在开始接触这本书以前,觉得哲学并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它是一种很飘渺,离我们很远的一种东西,并觉得哲学很枯躁,很无味。但事实证明我错了,哲学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到的,但我们可以学习如何以哲学的方式思考。刚开始读这本书时,很不理解里面的内容。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我想不会有人会思考这两个问题吧,至少我没有。但随即我被里面的哲学理所吸引了。看着看着,有时甚至会怀疑我是否真的存在,从而努力去证明自己的存在,在世界上留下我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这本书改变了我对哲学,对世界的看法。哲学本是枯燥的东西,但《苏菲的世界》却全然不同,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用生动的.语言和奈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产生了一种阅读悬疑小说的心情。
与其说在看篇哲学史,倒不如说人类文明的通史纵收眼底。柏拉图以理性主义为特色,沉迷于永恒的形式,亚里斯多德希望用感官亲身体验世界的决心。许多哲学学派始祖苏格拉底。书中说的人常把不能理解的一些现象归于神论,等到哲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开始相信无神论!接着,哲学继续发展,宗教出现了分裂,基督教开始深入人心!大部分西方人开始接受基督教的洗礼,可是在新旧交替的时候,战争避免不了!红十字军为了耶路撒冷那称为基督教发源地的地方,组织了教徒开始征战,开始他们也许为了教义,可后面他们虐寺路过所有的城市!所以我觉得没有什么宗教是可以洗涤人类的心灵,只有人的自我觉悟才能改变一切,因为只要人愿意,本原本是博爱的教义会被人曲解!我想哲学是可以让人们了解自己,改变自己,让人顿悟的学问。
《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唤醒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掩卷思索,真实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地去看这个世界了。不要觉得凡事都理所当然,这个世界什么东西都有它的根源,都有它的道理,我们要抱着好奇心去探索,去发掘。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5
当我看了《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我就被书中的苏菲的经历深深的吸引,那么多的问题、那么多的疑问、那么多的奇妙神奇的事情,苏菲的疑问似乎就是我的疑问,我真的想搞明白这些问题的答案,我带着疑问和好奇,读起了这本书,这是我看过的比较厚的一本书,也是我看的最入迷的一本书,每当我看起这本书,好像我自己就是苏菲,我走进了苏菲的世界,带着那么多搞不懂的问题,认真的看了起来。
最后我终于看完了这本书,但是那么多的问题好像还没有搞明白,我不知道为什么把自己当成了苏菲,我很想从书中找到答案,有答案吗?你能告诉我吗?…
爸爸说,这是一本哲学的书,什么是“哲学”?我要去看第二遍。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苏菲的世界》这本书,觉得还挺有点味道,淘来给女儿看看,不知道她能看出什么名堂,这是一本充满哲学的书,理解起来还是挺有难度的'。
谁知女儿看了两日,非常着迷,还问起了一个个奇怪的问题,我也加入了《苏菲的世界》认真的研究起来,一个个哲学问题把我也吸引了,想想我们何尝不是也在心里问着同样的问题,只是生活的磨砺早就忘了那一份的童心。这次能和女儿同时在看一本书,让我获得了些启发。
不指望通过这本书让女儿能明白多少哲学的道理,希望能通过苏菲的世界让女儿明白好奇和疑问是探索未来世界的动力。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6
记得自己是在看完同名电影后去找来这本书看的。
在图书馆找到唯一的一本92年版的《苏菲的世界》。说是“唯一”毫不夸张,当时的网上除了对电影的简单介绍,几乎找不到书的相关情况,“苏菲的世界”是一个非常冷门的词组,所有的中文网页搜索结果也只不过三页,而且大多是繁体。
翻着泛黄的书页,我用了整个暑假的时间咀嚼完。期间思考的乐趣以及原著带来的`惊喜伴我度过了几十个不眠之夜,受益匪浅。虽然电影的内容远没有原著的丰厚充实,但还是非常感谢它带领我走进了那个“世界”。
看原著的过程像是登山,一级一级地爬上去,走到最后,你发现自己仿佛已经远离了芸芸众生,远离了庸碌的生活细节,你抬头望着星空,心中油然而生的是崇拜和敬畏,然后,你试着向周围的同类呼唤,却发现他们总是不屑一顾。他们没有嘲讽,只是不解,然后走开继续他们无关痛痒的蜚短流长。《苏菲的世界》本身只是一本所谓的哲学启蒙书而已,并不包括一切。可笑的是,我当时像一个意外获得宇宙最大秘密的小孩一样,对书上的每个字都视如蕴藏巨大能量的咒语。随之而来的是对生活中琐碎事务的极大厌倦感以及对大众口味中的盲目部分极度反感。
这里不想赘言书中的内容,只是觉得一场梦醒来之后,人类是多么的孤独和可笑。在感叹宇宙和生命的同时,我也不禁唏嘘:人类只是进化链上的一环,那么的渺小!于是不得不对生命和自然产生敬畏,对上天的馈赠心存感激。哲学让我清醒,我学会了在不容乐观的现实中平静地走在路上,没有悲观,也没有愤世嫉俗,只是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之后,一种坦然的心境。
很庆幸当时的自己在陷入迷惘前仔细读完了它,我知道,自那以后我的人生和态度将会改变很多,能有这样的改变也就够了。《苏菲的世界》最好是仔细读过、思考过,至少要浏览过,毕竟它的讲解章节有些枯燥,需要很大的耐心。如果我到现在才读到它的话,相信自己已经习得的知识和形成的观念会影响阅读的质量,以那种废寝忘食的痴迷状态阅读一本厚达五百多页的哲学启蒙书,我想以后是不会再有了。所以对这本书更怀有特殊的感情。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7
这本书是写给15岁的孩子们看的。我今年才看到,嗯,所以我今年15岁。
这本书有两条线,一条线介绍了从古希腊自然派哲学到战后存在主义哲学的漫长的西方哲学史历史进程,一条线讲述了少校为了给女儿过生日,通过写作创造出苏菲这个人物以及她的故事后,将苏菲的故事装订成册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女儿,但他笔下的苏菲却产生了自我意识,从书中逃离的奇妙故事。
这两条线的交织和互相推进,使得这漫长的哲学课也变得生动有趣。对于孩子们来讲,在窥探苏菲的秘密的过程中,顺便了解了整个西方哲学史,是一举两得的阅读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轻松愉快。所以这本书的科普价值很受世界各国推崇,比如德国这个哲学家的国度,就毫不吝啬的给了这本书很多高级别的文学奖。
像我这种非哲学专业的门外汉,虽然二十年后才读这本书,读完也收获很多,一点儿也不觉得此书幼稚—而且我读了好久呢,因为信息量太大,没办法一目十行。
回想我学生时代,那时候我就很喜欢哲学,初中和高中的暑假我都会买一堆哲学书自发性的学习,但缺人指点,因此学的也很不成体系。不过我通过这本《苏菲的世界》捋了一遍西方哲学史后,发现自己除了英国经验主义哲学没深入接触过以外,其他学派从冷门到热门都自学过了,给自己鼓个掌。
然而哲学和我研究生读的.文学一样,都是在这个功利社会中受人冷落的学问。文学的地位甚至比哲学还高一些。哲学已经很过时了,就像拉丁语一样,早在一百多年前,哲学的时代就已过去,现在的哲学只剩落日余晖,靠反射往日的辉煌苟延残喘。
借用熊逸老师在“得到”《哲学的尴尬与〈时髦的废话〉序言》的所说的:
原本属于哲学范畴的研究被细分到其他各学科里。比如,以前哲学研究的“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现在在遗传学家手里,以前哲学研究的“宇宙的本源是什么”的问题,现在在物理学家手里,即便是那些偏于文科的哲学内容,也被语言学、逻辑学、政治学、心理学瓜分掉了。
但在功利的社会里,研读哲学对个人来讲也还是有些用处的。它可以让你在各种生活境遇中保持一种“抽离感”,有助于在遇到各种不顺的时候能保持较为良好的心态,这点儿其实很重要。有些人碰到有些坎儿,翻不过去,气出毛病,花钱治病,全家受累。读点儿哲学,想想我们都是宇宙大爆炸后飘落的一些些星尘,想想庄周梦蝶,焉知谁在梦中,想想哲学世界之高远与人生之渺小,再回头看很多生活中让人心浮气躁的小事情,就会超脱许多。不过都是星尘而已。所以哲学家们普遍长寿,比如康德,那个年代活到了75岁,堪比当今时代活到150岁。
这本书书里金句太多了,不可能一一摘抄到这篇文章里,但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其实也处在做人生一个重要决定的阶段,所以书里有句正好给我勇气的话,值得我单独挑出来:“我们可能会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我们甚至可能成为我们的自我中心思想的奴隶。独立与自由正是我们超脱自我的欲望与恶念的方法。”
哲学促人思考。我边读边思考人生,越来越坚定不能被自己桎梏、不能因为害怕未知而去忍受未来几十年无聊生活的想法,毕竟一个人只有一辈子,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好了开心,做不好也没什么。一切都是星尘而已。
写这篇读书笔记,其实是一个告别,也是一个开始。
开始的意思,就是开始准备一门考试,希望明年年底能考过,然后换个状态生活。如果考不过,那就多来几次—当然还是希望一次成功吧。
告别的意思,是说我暂时可能不会再频繁写读书笔记了(乐观情况下大概有一年半时间),因为要准备的这门考试挺难的,挺要求花时间准备的。我人笨,家务也多,还要辅导刚刚入学一年级的孩子的功课(前几年要帮他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连载小说,平时工作也是忙到飞起……所以实在是时间不够用。所以先把写读书笔记时间砍了——不是不读书,只是少写些笔记而已。我知道读书有助于思考,也深刻体会到“一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的说法很有道理,不读书就是放弃进步,这个是不可以的。
总之,正巧在思考并筹划人生变化的时候读到这本哲学书,是奇妙的缘分。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8
至此,《苏菲的世界》中主要的哲学人物及其思想就全部介绍完了,在这里简单总结一下。
早期的自然派哲学家关注的主题是大自然与它的循环变化,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万物之源,而是世界是“流动”的还是不变的。德谟克里特斯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流动的,但流动的背后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最小单位,即原子。
古典派哲学家苏格拉底比较关心个人与他在社会中的地位,相信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存在于人的理性中。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永恒不变的东西并非一种“基本物质”,而是形成各种事物模样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柏拉图过于强调理性,他是理性主义者。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真实世界中最高层次的事物乃是那些我们用感官察觉的事物,他强调感官先于理性。
希腊文化主要经历四个学派。犬儒学派认为一切天注定,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斯多葛学派认为物质与精神不可分割,与柏拉图相反,是一元论者。伊比鸠鲁学派强调人要即使行乐。新柏拉图学派认为人是二元造物,但万事万物都是一体的。
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承认柏拉图有关永恒理型的看法,同时相信人有灵魂。圣多玛斯自称可以用理性证明上帝是存在的。中世纪的哲学多少有些愚昧,直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们的思想才逐渐解放。
十七世纪又称“巴洛克时期”,辩论的话题围绕精神与物质展开。笛卡尔认为物质和精神同时存在且互不影响,他是典型的二元论者。与之相反,斯宾诺莎是一元论者,他将大自然与万物的情况简化为一个单一的实体,这个实体同时包括精神与物质。
十八世纪盛行经验主义。洛克过多强调感官经验,并且将感官的性质分为“主要”与“次要”两种。休姆认为人有两种知觉,一种是印象,一种是观念。并且他将概念分为单一与复合两类。柏克莱相信人有“灵”,亦即天主。他认为,我们周遭的世界与我们的生命全都存在于天主之中,他是万物唯一的原因。
启蒙运动时期康德将理性主义者与经验主义者的观点综合起来,认为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念是我们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而得到的。他使哲学走出了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间的僵局。
浪漫主义时期,谢林主张将心灵与物质合而为一。黑格尔认为世间没有“永恒的.真理”,我们的理性事实上是动态的,是一种过程。他还指出每一种新思想都要经历“正”、“反”、“合”三个阶段。需要指出的是,黑格尔过于强调绝对精神,他是客观唯心主义者。
个人主义者祁克果反对浪漫主义者的理想主义与黑格尔的历史观。他认为世间唯一重要的事只有每一个人“自己的存在”,我们不只是“时代的产物”,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十九世纪流行自然主义。马克思提出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指出人类的意识形态是社会基础的产物。达尔文则证明人类是生物逐渐演化的结果,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弗洛伊德对潜意识的研究则发现人们的行动多半是受到“动物”本能驱策的结果。
最后,二十世纪主要是存在主义。尼采认为我们应该重视生命本身。萨特认为存在主义就是人文主义,我们生命中的意义必须由我们自己来创造,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创造自己的生命。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9
你是谁?世界从哪儿来?
这些问题被无数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探讨过。世界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不过作为我们,也许不过是尘埃一般的存在罢了。
许多人相信转世,相信宗教,相信也许在某个地方会有世外桃源的存在。我们会不会也只是被人书写的一个虚拟人物,会不会一切都是如梦一般的存在?人生是一本写不完的剧本,在不经意间,美好就会消逝不见。一片落叶飘零的速度有多长,会是一个人生命的长度吗,会有另一个平行世界在重复飘一片树叶吗?
人们常写一些句子来形容时间的珍贵,可当时间在他们身边走过时,会发出脚步声吗?我自知自己的渺小,人们自知自己的渺小,可还是不断地在探索,想要证明些什么。秦始皇一生都在寻找长生不老药,但如果唯你一人的生命永不停歇,却要眼睁睁望着至亲之人离去,你一定会快乐吗?
也许我们与苏菲和艾伯特一样,被艾勃特这么一位“上帝”玩弄于鼓掌之间,那我们为什么不像他们一样努力活出自己的生活呢。每片树叶都不相同,每根脉络的走向也是疏密有致,满树的叶子构成的就是这棵树木的.生活,每片叶子的所见所感也与之相连,可不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吗?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也许只是微风轻拂过你的发梢,可能就是一个季节的变换。
世界也许变化无常,也许在宇宙的某个角落有一个比我们存在的世界还要磅礴壮大的地方围绕着某个恒星作着永恒的运动。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0
_岁的少女苏菲在放学回家后收到了两封奇怪的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从此开始,苏菲的命运改变了。在一位神秘导师的引导下,苏菲开始学习哲学,试着这个世界的谜团。可是苏菲发现这个世界远比她想象中更离奇古怪……
一开始,我真的以为这是一本侦探小说,否则怎会如此引人入胜读着读着,才发现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我今年_岁,上五年级,在我的概念里只明白有哲学家的存在,并不明白哲学是怎样回事。妈妈说,哲学这个词,解释起来有点复杂,能够打个比方,医学家研究怎样治病救人,植物学家研究怎样栽培植物,使花开得更好看,果实结得更丰满,味道更鲜美,史学家研究国家政权怎样兴盛怎样衰亡。哲学家呢,不研究具体的东西,他们会把刚才那些学者的成果进行一一比较,发现不管是人也好,植物也好,国家政权也好,它们都得贴合一个生长。兴盛。衰弱。死亡的过程,没有例外。哲学家就会把这个过程用到其它地方,分析其它事物,比如动物。人性。等等。所以哲学应当就是研究事物普遍规律的一门学问。如此说来,哲学应当枯燥乏味。神秘而深奥的,可《苏菲的世界》却如此生动,它刻画的苏菲就是一个勇敢。聪明的女孩,她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不断探索这个世界的欲望,从苏菲身上,我也开始学会了思考,人必须得坚持一颗〝好奇〞之心,我明白天是蓝色的,草是绿色的,这种理所当然的.存在让我失去了思考的价值,就像学习,对书中的知识。教师传授方式,从不咀嚼就欣然吞下。一个人失去了好奇心,便也失去了对事物探索的精神,进而我们的思维开始被固定,最终因为惰性变得呆板,毫无创新可言。
多对这个世界问几个为什么,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像也不是那么理所当然的存在着。《苏菲的世界》是值得一读的,它所展示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哲学,更多的还是关于生命等的有意义的问题,它让我学会了用哲学的角度,重新看待世界,重新认识自我。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1
少女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开始的地方。她用自己的好奇心,聪明的才智,开辟出一个全新,不一样的世界。苏菲也教会我们很多哲学问题,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理所当然,这部哲学书让人怀着对生命的崇敬和对人生的思考,让我们在经营生活的同时学着成为一位思想家。“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听起来简单却神秘莫测无法回答的问题你想过吗?这本书常让我读到一半便问题重重,不得不再仔细地回头。却也大大地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就好像在读一部侦探小说,脑海中不断映出“为什么?”
百科全书上写有人信仰上帝的存在,可是“上帝是否存在?”
很多人说人死后灵魂会升上天堂,可是“人死后是否还有生命?”
没有书籍能够回答,除了我们思考、思考、再思考。
为了向人们解开世界历史之谜,书中涉及的内容很多。从远古罗马到现代,在每一个不同时期,有哪些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他们主要讨论的题目是什么,一些哲学家的经历和遭遇,这本书都详细地为人们做了讲解,仿佛整部世界哲学史在你面前演变了一遍。它内容广,但并不紊乱,书中内容分成许多章节,每节题目都点出了该章节内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节内容都会阐述几个问题。这样的分节使人读后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
书中讲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使我获益良多。而它所讲述的有关哲学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其实当中的道理很多问题我也曾想过,但这些问题都在头脑中一闪而过,因为我觉得它对我来说实在太陌生。当我读完此书后,我觉得一个生存在世界上的人,连世界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也不曾去想,未免有些幼稚。
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有关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大约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左右,出现了一位对欧洲思想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苏格拉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人谈话能够不断揭露人们思想上的弱点,令人可以领悟哲学的真理。然而对某些人而言,这样的谈话无疑是当众出丑,并成为众人的笑柄,对于那些有头有脸的人,这就难以接受。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处以死刑。它本可以恳求陪审团手下留情,免于一死。
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重视良心与真理,到生命结束也是为了真理。他那种为了真理而战,为真理而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使我更深切的体会到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这句话的含义。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2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是窦桂梅老师推荐给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阅读的一本书,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来读它并写读后感,可能显得层次低了一些,但我并不胆怯,因为我有一颗童心、一颗爱心。我的知识并不丰富,活了三十多年,最大的遗憾就是青少年时期几乎没有读过一本课外书籍,错过了人一生中的黄金阅读期,为了在六十岁回头看人生的时候不再为此而遗憾,我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在书店里拿起了《苏菲的世界》随手翻了几页,觉得很乏味,但是仔细的翻开一章静读后,便发现这不是一本空洞无聊的书,于是我便欣然的带着它离开了。
《苏菲的世界》主要讲述的是小姑娘苏菲在神秘哲学家艾伯特通过书信的诱导下,开始接触哲学,思考哲学问题,并且了解了整个哲学史的发展和一些古今中外的哲学家。这本书涵盖了哲学、科学、艺术等多个方面。把原本比较难懂的哲学,通过艾伯特让苏菲思考的一系列问题,使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使得哲学变得生动有趣,我们自己也可以了解哲学发展史。
作者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向我们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读了这本书后,丰富了自己在哲学方面的知识,随着书中艾伯特给苏菲所提供的哲学问题,我也跟着思考了,然后继续看下去,发现自己的观点和书中的还有些相同,让我有种成就感,但更多的是接触到了不同的思想,好像自己进入了一个思想相互交流碰撞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我随意发挥着自己的想法,没有人会去笑自己,得到的是别人的倾听和尊敬,大家互相汲取着那些精髓,不断丰富自己的世界,但是却始终坚守着自己内心的那一份信仰。
苏菲最开始接触到的哲学问题是‘你是谁’和‘世界从何而来’。这个问题自己一直在思考,也增加了我看这本书的兴趣。还有,书的开头出现了要苏菲转交给席德的信,这些都设置了悬念,也让我们渐渐踏入哲学的世界。有许多哲学我们无法通过查资料得到确切的答案,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并且那些哲学问题不会有统一的答案,我们的思想更加自由。
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贯穿哲学发展的过程,也让我们自己了解了哲学方面的历史,了解了哲学家们的思想。我了解了以前从未听说过的犬儒学派、斯多葛学派及伊比鸠鲁学派与苏格拉底哲学的渊源,还有神秘主义、印欧民族、闪族文化…
看过后才觉得《苏菲的世界》真的是一本很好的哲学思想启蒙的书,现在的小学生也应该开始了解哲学方面的历史了,这本书有益于开启小学生的智慧,使他们的眼界更宽阔,精神领域更加富有内涵。并且书中蕴涵的哲学思想要远比课堂上学习哲学时多得多。我相信这本书一定能给我的教学,我的生活提供帮助。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3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向每个读这本书的人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光辉的发展历程。从主人公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信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整个历程便开始了。在艾伯特的指导下,苏菲特的指导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树立的哲学有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所认识的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涉及艺术科学建筑等许多方面。至于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乃至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到这样一部分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世界的.文明。
也许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与哲学的精华。看到这本书之后,我不仅学到了一些东西,而且更让我心灵为之受到震撼。
我原本以为哲学不过只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科,但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我错的有多离谱。其实我发现哲学是非常简单的,在我们生活当中随处可见的那都是哲学。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在乎都关心的一个学科。哲学可以解决的都是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比如善于恶、美与丑、生与死等。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
都来看《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吧,相信它也会给你很大的震撼。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4
这些天我一直在看《苏菲的世界》,看那些在时空中闪现的哲人们是如何解析生命和世界的意义的。“苏菲”这个名字有“智慧”的意思。那么,《苏菲的世界》,也就是“智慧的世界”。哲学,便是能够让人变得更加智慧的学说。
在我13岁的时候我买下了这本书,没有想到,一看就是四年,看了三遍。说它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真的一点都不为过。
“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问题在我心中时时萦绕,排解不开。世界仿佛是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而我是刚刚在那只“大兔子”的皮毛中抬起头,准备端详宇宙中这位“魔术师”——“生命最初的意义”——的脸。我并不确定我会知道什么,我也不确定我会发现什么,可是我知道,过程有时候比结果更重要。于是我开始追随艾伯特和苏菲的脚步,展开了这场在哲学世界里的游历。
十四岁的少女苏菲看见镜子里的.自己疯狂地眨眼,于是她走进了哲学的世界。笛卡尔说:“Cogito,ergosum(我思故我在)。”这个少女也在一些神秘信件的带领下开始在哲学这个世界中徜徉着,思索着。世界起源的纱幕一层层被掀开,但是新的疑团却又接踵而来。席德,苏菲,艾伯特;席德佳,苏菲亚,大艾伯特;树林中无人的上校的小木屋,祖母从吉普赛妇人那里买来的一面“魔镜”……每件事物都是线索,每件事物也都是新的谜团。
苏菲边走边想,一个个新的哲学天地展现在她的面前。事情的真相,原来竟是如此……
果真是我思故我在。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斯多德,中世纪,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弗洛伊德……一千年,两千年,一个世纪,两个世纪,一种思想,另一种思想都在这本书里被引述伸展得恰到好处。
像另一个爱丽丝漫游仙境一样,如梦如幻,却又无比真实。在这个缺乏梦境缺乏哲学的时代,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他们两者之间最完美的统一。
有时候我会想起自己走过的路,其实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可是由于自己已经“习惯”这样生活,也就不曾明了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伟大。有位哲学家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我想,那是因为孩子都没有失去对这个世界所抱有的最初的好奇心。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为何会存在这个世界上而不感到惊奇,这将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呵!
其实我没有什么把握能够真正透彻地了解世界和生命最初的意义和起源,可是我想,身为一个活着的人,就应该对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生活的环境负责。如何负责呢?最起码,我们要知道自己究竟该如何生活才是最好的。我们不能如此无所谓地生活着,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可是,生命的意义和世界的起源是一个太大的课题了,我只是一个刚刚开始打量哲学这个金色殿堂的小孩。
世界太大,而我太小,我没有办法以自己如此微弱如此渺小的生命去探究和断定这么浩瀚这么伟大的世界。可是我知道,终有一天,我可以站在世界的顶端,仔细审视与我平等的“魔术师”。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5
到这里你可能会不耐烦了,这些问题真是烦人,那么多杰出的头脑思考了那么久都得不到确定的答案,那么我费心思思考这些问题不是白费时间吗?有什么意义呢?正如前面所说,哲学所提出的问题都是重要而根本的,是人生中必然会遇到的。我们可以不问“我们应该如何生活”,但我们总是要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生活;我们可以不问“如何获取正确的知识”,但我们总是要求知。读后感·对这些问题多一点思考虽然不能得到确定的答案,但却能给人以启示,指引人做得更好。所以以往哲学家的思想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笔财富。虽然哲学问题没有确定的答案,但你杂取百家之长之后,却能做到一种确信,能找到更明智的观点,并且按着该观点的指引去实践。也许你的观点不久之后也被人挑出有漏洞。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你的观点和实践已经为后人铺路了。
我们每个人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都会对基本的哲学问题有一套观点。因为这些问题是必然会遇到的,非拿出一套观点来应对不可。但这些观点却是未经反思的。我们可能没有思考过“我们应该如何生活”,而是一直按照习惯,按照周围人的模式生活。喜欢这样的`生活固然好,但经常的,生活中我们会隐隐地感到别扭,不舒服。怀疑这样的生活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这时进行一些反思和调整就是必要的了。这时候一部哲学史就会很有帮助。广泛借鉴以往哲学家的思考对自己的思考大有裨益。
总之,作者有着十分可爱的信念:哲学和每个人相关,哲学能让人活得更好。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2-02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03-07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05-08
关于苏菲的世界的读书笔记05-23
关于《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02-03
苏菲的世界读书感想06-02
《苏菲的世界》心得体会12-16
《苏菲世界》心得体会10-31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