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篇)

时间:2024-10-10 12:07:39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篇)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

  今天我读了《给教师的建议》第17条,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必须教会学生:要思考,不要死记!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明确说过:学而不思则罔。的确,要思考,不要死记!多年的教学使我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疑惑的问题。

  作为教师就应该适时地引导学生如何面对问题,如何思考,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从而达到发展思维学会思考的目的。

  托尔斯泰曾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是的,只有当学生经过自己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他才会面对问题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参与课堂,才是真正的学习。

  在教学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孩子们要记住学过的教材这么困难呢?在不断的观察与思考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没有充分思考过的知识进行死记,只能获得表面的知识,而表面的知识是很难在记忆中保持的。不懂的东西像雪球一样,一节课接着一节课,越滚越大。是啊!如果我们没有让学生自主的探索,真正的理解知识,学生就会很快的把我们教过的知识“还给我们”。 因此,让学生经历思考,教会学生一些思考的方法,能促使学生会学、会思、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有人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以后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也会重视把思考方法渗透在自己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会思考,逐渐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2

  最近真正有幸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这本书,书中有很多的贴近我们学习生活的事例,读了这本书令我深受启发!

  首先,必须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育人之道,爱心为先。爱是包容!我们面对的几十个长相不同,性格不同,家庭不同的孩子,这些孩子有成绩好的学生,有成绩不好的学生;有懂事乖巧的学生,也有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也许这一刻让你开怀大笑,下一刻就使你怒发冲冠,但他们都是孩子,是他们的天性。

  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给孩子,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观察他们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其次,平等地对待每个孩子,尊重人格。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人,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不要期待每个孩子成为你眼中的乖孩子,也许他们的闪光点只是你还没用发现。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保持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孩子感受到你是一颗大树,把绿荫播撒在每个人的心中。

  第三,要有丰富的'学识和幽默的态度。让学生喜欢你,丰富的学识是必要的条件,人都是有好奇心的,现代的学生不会仅仅满足有限的知识。

  读书!是人类精神的粮食,教师更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时时勤读之,方能在教育上收到更大的启发!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3

  ”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道出了学习的真谛。我始终认为,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阅读能力,有思考的阅读。

  小学中高年级开始,很多学生的.学习障碍首先就出现在阅读上。读不懂课本,读不懂材料,读不懂新闻,读不懂评论。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我每个字都懂,但就是不知道这句话在讲什么。”此时,一般我都会问一句:“你具体哪个地方不理解呢?”大部分学生都会说:“都不懂!”

  “都不懂”三个字正正说明了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思考。或懒于思考,或不懂思考。懒于思考的,是学习习惯的问题,改掉习惯即能提高学习效果。不懂思考的,则是学习能力问题。可能就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这是从小学就拉下的问题,从小就没有锻炼好理解能力。也有可能是知识面太窄、视野不够开阔的缘故。古语云:“见多识广”。见得多了,才会识得广,想得深。见都没见过,谈何思考?!

  在学习上,有一个理论叫“最近发展区理论”,由维果斯基提出。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水平,分为现有的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两个方面。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让最近发展区成为现有水平,进而不断提高可能达到的水平的过程。

  如果有两位同学,一位同学从小大量阅读,他的现有水平是5,;另一位同学从小阅读量不大,他的现有水平是1。那么,要想这两位同学都达到10的可能达到水平,显然前者的“最近发展区”要小一点。前者比后者将更容易实现10的水平。

  最后,如何有效地做到有思考的阅读?写读书笔记是个不错的方法。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4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建议中不止一次地论述过“手”对于一个人思维的促进关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朱育文)。在第28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即给我们指出:儿童的智慧是在手指尖上的。在第40条“动手和智慧”中,苏霍姆林斯基进一步阐述了他关于劳动促进智育的观点。

  在这一条建议里,他又一次提出了要让孩子多从事一些动手的劳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当然,他在这里的动手可不是一般的、随便的`劳动,就像体力劳动不能代替体育锻炼一样,那些不需要任何技巧与动脑的动手劳动,对思维的促进是没有什么帮助的“他们的双手只不过是一种发出体力劳动能量的器官,而远非一种创造的工具” 针对许多老师(包括家长)总担心孩子从事劳动而耽误了宝贵学习时间的情况,他说:双手无所事事,像不假思索地随便找点体力负担给学生让他有事可干一样,这两种做法对于少年的智力发展是同样有害的。他说,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把抽象思维跟双手的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发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大离的这些区域就处理沉睡状态。在间年和少年时期,如果没有把这些区域的活力激发起来,那么它们就永远不会觉醒了。为此,他主张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的双手能做出准确的、有成效的动作。手能教给思维以精确性、工整性和明确性。通过孩子们动手,使他们了解了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推测能力。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5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本教育专著。书中从多个角度对如何当好一名教师进行了阐释,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如果教师的智力生活就是停滞不前的、贫乏的,在他身上产生了一种可以称之为‘不尊重的思想’的征兆,那么这一切就会明显的在教学工作中反应出来,学生也就不尊重教师,更加危险的'是,学生也像教师一样不愿意思考。”所以,“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读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的思考。”更何况,性格发展与人的知识发展相联系。一般来说,教师的知识水平、文明程度越高、学识越广泛,性格发展也就越和谐,为此我们需要通过读书增强智慧,提高教育修养;我们更要以身作则,激发学生兴趣,是他们乐于读书,将读书作为他们一生的追求,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应当教会儿童去爱,而不是教他们谈论爱,应当教会儿童体验和珍藏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教他们寻找词句去诉说不存在的感情。”书中特别注重德育教育和养成教育,他的理念在素质教育的当代,不是空洞的说教和口号式的响亮文字,而源自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确实缺少点什么。读后让我豁然开朗。

  一百条建议,无数条信念与深思。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应该为我学生的幸福童年服务。这种服务不仅仅是知识的服务与传播,更要学生找到正确的幸福源泉。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这本书给我很多启迪,也让我深思。这书中的每一条建议带给我不同的感受,我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将这些教育智慧倾注在分分秒秒的教育实践中,努力成为一名成功而幸福的教师。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6

  我读了这本名叫《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这是一本用我们的爱和经验写出的书,是我们幼儿教师职业的真实写照。我读了之后让我感到既亲切又实用,既感动又欣慰,既切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又有较大的成就感,欣慰的是能为自己指明一个正确的方向,让我深深领悟到怎样才能当好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是怎样来当幼儿教师的,使自己的所做所谓有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使自己心中有了一个书中有很多教育成功的案例,让我从中书中找到了不断完善自己的金钥匙。

  从小受妈妈的影响我喜欢上了幼儿教师这个行业,小时候就常常听妈妈说:“宁愿少打三斗粮,也不当着孩子王”,而我却偏偏喜欢上了幼儿教师这个行业,我有莫大的成功和无限的喜悦,其实,我们的职业"站起来是老师,蹲下来是妈妈"。的确如此,我们每天的'工作练就了我们不怕吃苦、勇于承当的良好品质。幼儿园工作的核心是"爱",我们要学会热爱,用无限的爱去关心每一位孩子,关心每一位家长。"

  因此,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要用自己无微不至的爱去主动关心每一位幼儿,用我们广博而无私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幼儿,使他们感受来自老师的母亲般的温暖的同时也要和我们的学生成为好朋友,努力让每一位幼儿在快乐中得到感知、获得进步的同时,使每位孩子在幼儿也能享受到家的温暖,使每位孩子都能够喜欢上幼儿园。使每位孩子享受到我们幼儿教师们伟大的“爱”,这种爱就是伟大的“师爱”!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7

  在这一条里,苏霍姆林斯基提到,除了平常的学校活动、观察和兴趣范围以外,学生还应当有一种丰富的、多方面的智力生活。就是指学生的(课外)阅读,特别是在少年期。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不应当把学生的.智力生活理解成个人的狭窄的小天地。

  一个人既在丰富集体的智力生活,同时又在享受集体的精神财富。学习困难的孩子也可以参加科学——学科小组的活动和晚会。……在小组里,那种丰富的智力兴趣的气氛,激发他们去阅读,而对他们来说,阅读正是达到顺利学习的最重要的补救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把学生的课外阅读当成学生的智力生活,又一次强调了阅读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性。而要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最好就是在班级建立“图书角”。

  自从我校开展新教育以来强调读书,建图书角,把自己的书放在班上大家一起交换看,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其实挺不错的。这条建议还谈到了教师阅读对学生的影响。大家最常说的就是:“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它再次提醒我要多读书,坚持读书才好。

  除读书外,苏霍姆林斯基还建议通过成立各种学科兴趣小组这种集体的智力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但是兴趣小组的成员,往往都是学习能力比较强的,这就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排除在活动之外,其实是一种很残忍的做法。今后要多注意让后进生从阅读开始,由浅入深,增强理解力,通过活动激发他们的阅读和思考。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8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在阅读过程中,我从苏霍姆林斯基清新的笔调中读到了很多的东西,书中的一百条建议,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将他对教育的认识和体验与你娓娓道来。

  阅读的重要性,多次被作者在不同的`教育主题中强调。从注意力的培养,到对后进生的工作、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抽象思维的发展等等。而恰恰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许多学生却依旧不够重视,或者是有形无实的开展,或者是有心无术的引导,这的确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也是作者在书中提到的核心概念。而“到大自然中去”也被作者称为“思维的活的源泉”,这对我们当代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面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面对新时代的学生,要做一位好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需要我们有更好的心理素质来适应这个多彩纷繁的世界。书中作者的建议、闪光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对我们来说,如同一条条欢快清澈的小溪,汇集在一起就是浩瀚博大的海洋,常读常新。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9

  《给幼儿教师的建议》是一本亲切、可读、实用且有益的书。这本书所收文章的作者以幼儿园一线教师为主,书中建议是他们对日常工作的经验提升,内容全面,涉及幼儿专业成长的各个方面。这事一本关于如何做好幼儿教师的工作手册,这本书得到了我的共鸣,我也在书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在潘莹老师《向孩子张开你的怀抱》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让我又回到了过去的一段记忆中。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当孩子说老师等我长大以后送一幢房子给你,送一辆汽车给你。看到日阿门说话时认真严肃的表情,老师心里是暖暖的,那时一种欣慰的喜悦。这也让我想到了大班毕业时的情景。六月送走梧桐宝宝时,孩子们抱着亲爱的老师依依不舍,泪流满面。孩子们哭着走进幼儿园,哭着毕业,但是两种哭却是截然不同的含义。前者是一种陌生与无助,后者是感激与不舍。这所有一切的.改变是三年来老师温暖的怀抱,无私的爱换来的幸福。

  书中还提到幼儿教师的仪表要美,每位教师应该都应把仪表美作为极其重要的事情来对待。一次,我烫了一个新发型,走进教室,孩子们很新鲜的围着我转了半天,都说老师好漂亮呀,比妈妈还要漂亮,这是至高无上的赞美了。孩子们雀跃围着我,讨论着新发型,小手摸一摸卷发的感觉,说一说新发型像什么。我们开心了一整天,忽然觉得和孩子们单纯的小幸福是最令人珍惜的。我们要带给孩子美,和孩子一起寻找美,发现美。

  爱,不在花费的时间有多长,而在于相处的品质有多高。让我们教师发挥自己的教育特长,陪伴着孩子们快乐成长吧!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0

  读了《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这本书,其中,努力构建师生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的建议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

  现在很多师生间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隔阂,误解乃至对立和冲突这既不是教师的本意,更不是学生的需要。只是受制于沟通时间不充分教师处理问题过于简单,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而建议要求我们的教师创设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学会做一名“愉快的'教师”,有了“愉快教师”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成为“愉快学生”,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愉快的学习,让学生愉快的成长,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实质。建议提醒我们,实施愉快教学,使学生喜欢上你,对你有兴趣,教师首先要从“权威”的束缚中解决出来,脱去“威严”的外衣,到学生中区,和学生融为一体。

  有时,我们常常叹息:自己付出了很多精力去教育那些孩子,可结果却让人失望,如果我们总是那样充满着积极的期待,孩子们现在或许不会领情,可将来只要他们有良知,他们也会感激,不仅感激,而且作为一种精神的火种,他们还会传递。教育从来都不是一时可见成效的劳动,虽然我们可能根本看不到。现在的不放弃对孩子们的未来产生什么影响,但我们不必悲哀和气馁。我们在做着天底下最傻又最可爱的事,这就足以自我夸耀一生了。唯有期待,积极地期待下去。唯有不放弃,积极学习,相信这种精神会照亮学生们的未来的。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1

  最近无意中看到郑杰校长《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一书,这本书用朴素的语言文字告诉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去做一个称职的老师,一个快乐的老师,一个幸福的老师。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的《永不放弃》这篇文章,作者告诉我们每个老师:“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

  郑杰校长说“一旦孩子被证明能在体育方面发展,又何必强求他非成为科学家呢?”虽然我们不是什么专家学者,但是我们可以让一个孩子的优势尽量得到发挥。我想有“精气神”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对学生有无私的热爱的老师。这是一种情真意切的、发自心灵深处的爱,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无私的情怀。这种爱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珍视、对“人”的终极关怀。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简单的情感宣泄,而是充满人性关怀的睿智的爱。

  读着这一百条新建议,每一条都是那样的真挚,也让自己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也希望自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从容地做一个有“精气神”的教师。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2

  未读这本书前,我是抱着“啃”硬骨头的心态,打算去“啃”这本书的。因为,一直觉得苏霍姆林斯基是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貌似所有的“家”们的学术著作都满纸理论,很难读懂。打开书,却发现其实不然。开始几篇就深深吸引了我的视线,说到了我的心里。

  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剖析了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到无可救药,因而老师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强调了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在文章的最后,分享了他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小秘诀,就是设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进行脑力劳动!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本篇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确实,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完成学校各项任务。带着这个问题,我阅读到书中所写:怎样进行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文中那位用一辈子来备课的历史老师,仿佛给我打开了一扇窗,使我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

  苏霍姆林斯基不愧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本书中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 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他能结合儿童学习的规律,举出实际的例子,深入浅出地指导老师们在每一个学习细节上应该如何处理,关于本书的阅读还在进行,关于教学的思考还将继续。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3

  幸得学校领导的安排,今年我接任一年级的班主任。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教过一年级的老师一定还记得,有些同学在课的后半段要么发呆,要么玩橡皮、铅笔,要么乱动、坐不住,即使自己想认真听课,但管不住自己。也就是说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整堂课上都能认真的听老师讲,能维持的时间大约是在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培养孩子们的注意力是我重要任务之一。

  《给教师的建议》中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书中这样阐述:“要能控制注意力,就必须懂得儿童的心理,了解他们的年龄特点。要能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一种自豪感。”细读之下,反复思考,理解为:我们要想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比较长的注意力,你就要将学的.内容与他所掌握的与这一部分有关的知识让他们发生联系,他就会想法去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注意力也就会越集中。

  实际操作中,我让自己站在学生的角度,感受我需要的和喜欢的,让学生处于一种相对积极的状态中。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营造阅读期待,教学提问指向认知冲突,力求使问题有思维冲击力,有探究价值。在课堂上,我放低师道尊严的架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自己当成他们的学习伙伴,适时地穿插几句幽默的话语,调节课堂气氛,收一收学生的心。

  这些措施的实行,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需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我们班的孩子常常会说:“哎呀!这节课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我都还没上够呢!”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4

  读了《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一书,我觉得受益匪浅。

  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高调的谈论,没有生涩的理论,但它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里面生动的实例告诉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去做一个称职的老师,一个快乐的老师,一个幸福的`老师。看了这本书,我得到了很多的启示,书中所折射出来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敬业精神,反思实践的能力都使我深深震撼。

  其中,努力构建师生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的建议给我印象尤其深刻。各级学校师生间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隔阂,误解乃至对立和冲突,这既不是教师的本意,更不是学生的需要,只是受制于沟通时间不充分,教师处理问题过于简单,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而建议要求我们的教师创建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学会做一名“愉快教师”,有了“愉快的教师”,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成为“愉快的学生”。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愉快的学习,让学生愉快的成长,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实质。

  建议提醒我们,实施愉快教学,使学生喜欢上你,对你有兴趣,教师首先要从“权威”的束缚中解决出来,脱去“威严”的外衣,到学生中去,和学生融为一体。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

  “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学生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第一次不得不抛去因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向孩子学。这是我们怕见到而不得不见到的一幅图景。教师此时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用的。”

  在教育新形势下,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者,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学习,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从错误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

  学习是人深层的精神需要,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精神漫游。学习是辛苦的,但更是快乐的,是一种用努力酿造的快乐。

  学习是一种交流,是一种滋润,也是内省与自察。伴随着感悟和体会,淡淡的喜悦在心头升起,浮荡的灵魂也渐渐归于平静,让自己始终保持着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失信心地契入现实,介入生活,创造生活。

  学习能够拯救我们自己。我们通过学习,让知识活化成了诸多良好的品质:个性、修养、风度、气质、幽默感,对人尊重的'态度,以及对真理的追求与敬畏。这就是教者的魅力所在。最终,因为学习,我们胜任着我们的工作,我们将学习与工作合为一体,我们实现了我们美好的生活。

  这是本人在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等专著之后的所思、所悟、所得。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相关文章: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2-20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6-17

教师建议书05-22

(必备)《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6-26

写给教师的建议书07-29

教师给学校的建议书07-31

教师给学校的建议书01-25

教师给校长的建议书05-03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06-21

教师给校长的建议书01-14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篇)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

  今天我读了《给教师的建议》第17条,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必须教会学生:要思考,不要死记!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明确说过:学而不思则罔。的确,要思考,不要死记!多年的教学使我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疑惑的问题。

  作为教师就应该适时地引导学生如何面对问题,如何思考,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从而达到发展思维学会思考的目的。

  托尔斯泰曾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是的,只有当学生经过自己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他才会面对问题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参与课堂,才是真正的学习。

  在教学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孩子们要记住学过的教材这么困难呢?在不断的观察与思考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没有充分思考过的知识进行死记,只能获得表面的知识,而表面的知识是很难在记忆中保持的。不懂的东西像雪球一样,一节课接着一节课,越滚越大。是啊!如果我们没有让学生自主的探索,真正的理解知识,学生就会很快的把我们教过的知识“还给我们”。 因此,让学生经历思考,教会学生一些思考的方法,能促使学生会学、会思、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有人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以后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也会重视把思考方法渗透在自己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会思考,逐渐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2

  最近真正有幸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这本书,书中有很多的贴近我们学习生活的事例,读了这本书令我深受启发!

  首先,必须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育人之道,爱心为先。爱是包容!我们面对的几十个长相不同,性格不同,家庭不同的孩子,这些孩子有成绩好的学生,有成绩不好的学生;有懂事乖巧的学生,也有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也许这一刻让你开怀大笑,下一刻就使你怒发冲冠,但他们都是孩子,是他们的天性。

  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给孩子,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观察他们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其次,平等地对待每个孩子,尊重人格。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人,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不要期待每个孩子成为你眼中的乖孩子,也许他们的闪光点只是你还没用发现。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保持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孩子感受到你是一颗大树,把绿荫播撒在每个人的心中。

  第三,要有丰富的'学识和幽默的态度。让学生喜欢你,丰富的学识是必要的条件,人都是有好奇心的,现代的学生不会仅仅满足有限的知识。

  读书!是人类精神的粮食,教师更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时时勤读之,方能在教育上收到更大的启发!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3

  ”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道出了学习的真谛。我始终认为,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阅读能力,有思考的阅读。

  小学中高年级开始,很多学生的.学习障碍首先就出现在阅读上。读不懂课本,读不懂材料,读不懂新闻,读不懂评论。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我每个字都懂,但就是不知道这句话在讲什么。”此时,一般我都会问一句:“你具体哪个地方不理解呢?”大部分学生都会说:“都不懂!”

  “都不懂”三个字正正说明了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思考。或懒于思考,或不懂思考。懒于思考的,是学习习惯的问题,改掉习惯即能提高学习效果。不懂思考的,则是学习能力问题。可能就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这是从小学就拉下的问题,从小就没有锻炼好理解能力。也有可能是知识面太窄、视野不够开阔的缘故。古语云:“见多识广”。见得多了,才会识得广,想得深。见都没见过,谈何思考?!

  在学习上,有一个理论叫“最近发展区理论”,由维果斯基提出。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水平,分为现有的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两个方面。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让最近发展区成为现有水平,进而不断提高可能达到的水平的过程。

  如果有两位同学,一位同学从小大量阅读,他的现有水平是5,;另一位同学从小阅读量不大,他的现有水平是1。那么,要想这两位同学都达到10的可能达到水平,显然前者的“最近发展区”要小一点。前者比后者将更容易实现10的水平。

  最后,如何有效地做到有思考的阅读?写读书笔记是个不错的方法。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4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建议中不止一次地论述过“手”对于一个人思维的促进关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朱育文)。在第28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即给我们指出:儿童的智慧是在手指尖上的。在第40条“动手和智慧”中,苏霍姆林斯基进一步阐述了他关于劳动促进智育的观点。

  在这一条建议里,他又一次提出了要让孩子多从事一些动手的劳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当然,他在这里的动手可不是一般的、随便的`劳动,就像体力劳动不能代替体育锻炼一样,那些不需要任何技巧与动脑的动手劳动,对思维的促进是没有什么帮助的“他们的双手只不过是一种发出体力劳动能量的器官,而远非一种创造的工具” 针对许多老师(包括家长)总担心孩子从事劳动而耽误了宝贵学习时间的情况,他说:双手无所事事,像不假思索地随便找点体力负担给学生让他有事可干一样,这两种做法对于少年的智力发展是同样有害的。他说,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把抽象思维跟双手的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发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大离的这些区域就处理沉睡状态。在间年和少年时期,如果没有把这些区域的活力激发起来,那么它们就永远不会觉醒了。为此,他主张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的双手能做出准确的、有成效的动作。手能教给思维以精确性、工整性和明确性。通过孩子们动手,使他们了解了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推测能力。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5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本教育专著。书中从多个角度对如何当好一名教师进行了阐释,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如果教师的智力生活就是停滞不前的、贫乏的,在他身上产生了一种可以称之为‘不尊重的思想’的征兆,那么这一切就会明显的在教学工作中反应出来,学生也就不尊重教师,更加危险的'是,学生也像教师一样不愿意思考。”所以,“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读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的思考。”更何况,性格发展与人的知识发展相联系。一般来说,教师的知识水平、文明程度越高、学识越广泛,性格发展也就越和谐,为此我们需要通过读书增强智慧,提高教育修养;我们更要以身作则,激发学生兴趣,是他们乐于读书,将读书作为他们一生的追求,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应当教会儿童去爱,而不是教他们谈论爱,应当教会儿童体验和珍藏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教他们寻找词句去诉说不存在的感情。”书中特别注重德育教育和养成教育,他的理念在素质教育的当代,不是空洞的说教和口号式的响亮文字,而源自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确实缺少点什么。读后让我豁然开朗。

  一百条建议,无数条信念与深思。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应该为我学生的幸福童年服务。这种服务不仅仅是知识的服务与传播,更要学生找到正确的幸福源泉。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这本书给我很多启迪,也让我深思。这书中的每一条建议带给我不同的感受,我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将这些教育智慧倾注在分分秒秒的教育实践中,努力成为一名成功而幸福的教师。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6

  我读了这本名叫《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这是一本用我们的爱和经验写出的书,是我们幼儿教师职业的真实写照。我读了之后让我感到既亲切又实用,既感动又欣慰,既切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又有较大的成就感,欣慰的是能为自己指明一个正确的方向,让我深深领悟到怎样才能当好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是怎样来当幼儿教师的,使自己的所做所谓有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使自己心中有了一个书中有很多教育成功的案例,让我从中书中找到了不断完善自己的金钥匙。

  从小受妈妈的影响我喜欢上了幼儿教师这个行业,小时候就常常听妈妈说:“宁愿少打三斗粮,也不当着孩子王”,而我却偏偏喜欢上了幼儿教师这个行业,我有莫大的成功和无限的喜悦,其实,我们的职业"站起来是老师,蹲下来是妈妈"。的确如此,我们每天的'工作练就了我们不怕吃苦、勇于承当的良好品质。幼儿园工作的核心是"爱",我们要学会热爱,用无限的爱去关心每一位孩子,关心每一位家长。"

  因此,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要用自己无微不至的爱去主动关心每一位幼儿,用我们广博而无私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幼儿,使他们感受来自老师的母亲般的温暖的同时也要和我们的学生成为好朋友,努力让每一位幼儿在快乐中得到感知、获得进步的同时,使每位孩子在幼儿也能享受到家的温暖,使每位孩子都能够喜欢上幼儿园。使每位孩子享受到我们幼儿教师们伟大的“爱”,这种爱就是伟大的“师爱”!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7

  在这一条里,苏霍姆林斯基提到,除了平常的学校活动、观察和兴趣范围以外,学生还应当有一种丰富的、多方面的智力生活。就是指学生的(课外)阅读,特别是在少年期。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不应当把学生的.智力生活理解成个人的狭窄的小天地。

  一个人既在丰富集体的智力生活,同时又在享受集体的精神财富。学习困难的孩子也可以参加科学——学科小组的活动和晚会。……在小组里,那种丰富的智力兴趣的气氛,激发他们去阅读,而对他们来说,阅读正是达到顺利学习的最重要的补救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把学生的课外阅读当成学生的智力生活,又一次强调了阅读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性。而要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最好就是在班级建立“图书角”。

  自从我校开展新教育以来强调读书,建图书角,把自己的书放在班上大家一起交换看,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其实挺不错的。这条建议还谈到了教师阅读对学生的影响。大家最常说的就是:“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它再次提醒我要多读书,坚持读书才好。

  除读书外,苏霍姆林斯基还建议通过成立各种学科兴趣小组这种集体的智力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但是兴趣小组的成员,往往都是学习能力比较强的,这就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排除在活动之外,其实是一种很残忍的做法。今后要多注意让后进生从阅读开始,由浅入深,增强理解力,通过活动激发他们的阅读和思考。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8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在阅读过程中,我从苏霍姆林斯基清新的笔调中读到了很多的东西,书中的一百条建议,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将他对教育的认识和体验与你娓娓道来。

  阅读的重要性,多次被作者在不同的`教育主题中强调。从注意力的培养,到对后进生的工作、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抽象思维的发展等等。而恰恰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许多学生却依旧不够重视,或者是有形无实的开展,或者是有心无术的引导,这的确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也是作者在书中提到的核心概念。而“到大自然中去”也被作者称为“思维的活的源泉”,这对我们当代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面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面对新时代的学生,要做一位好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需要我们有更好的心理素质来适应这个多彩纷繁的世界。书中作者的建议、闪光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对我们来说,如同一条条欢快清澈的小溪,汇集在一起就是浩瀚博大的海洋,常读常新。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9

  《给幼儿教师的建议》是一本亲切、可读、实用且有益的书。这本书所收文章的作者以幼儿园一线教师为主,书中建议是他们对日常工作的经验提升,内容全面,涉及幼儿专业成长的各个方面。这事一本关于如何做好幼儿教师的工作手册,这本书得到了我的共鸣,我也在书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在潘莹老师《向孩子张开你的怀抱》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让我又回到了过去的一段记忆中。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当孩子说老师等我长大以后送一幢房子给你,送一辆汽车给你。看到日阿门说话时认真严肃的表情,老师心里是暖暖的,那时一种欣慰的喜悦。这也让我想到了大班毕业时的情景。六月送走梧桐宝宝时,孩子们抱着亲爱的老师依依不舍,泪流满面。孩子们哭着走进幼儿园,哭着毕业,但是两种哭却是截然不同的含义。前者是一种陌生与无助,后者是感激与不舍。这所有一切的.改变是三年来老师温暖的怀抱,无私的爱换来的幸福。

  书中还提到幼儿教师的仪表要美,每位教师应该都应把仪表美作为极其重要的事情来对待。一次,我烫了一个新发型,走进教室,孩子们很新鲜的围着我转了半天,都说老师好漂亮呀,比妈妈还要漂亮,这是至高无上的赞美了。孩子们雀跃围着我,讨论着新发型,小手摸一摸卷发的感觉,说一说新发型像什么。我们开心了一整天,忽然觉得和孩子们单纯的小幸福是最令人珍惜的。我们要带给孩子美,和孩子一起寻找美,发现美。

  爱,不在花费的时间有多长,而在于相处的品质有多高。让我们教师发挥自己的教育特长,陪伴着孩子们快乐成长吧!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0

  读了《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这本书,其中,努力构建师生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的建议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

  现在很多师生间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隔阂,误解乃至对立和冲突这既不是教师的本意,更不是学生的需要。只是受制于沟通时间不充分教师处理问题过于简单,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而建议要求我们的教师创设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学会做一名“愉快的'教师”,有了“愉快教师”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成为“愉快学生”,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愉快的学习,让学生愉快的成长,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实质。建议提醒我们,实施愉快教学,使学生喜欢上你,对你有兴趣,教师首先要从“权威”的束缚中解决出来,脱去“威严”的外衣,到学生中区,和学生融为一体。

  有时,我们常常叹息:自己付出了很多精力去教育那些孩子,可结果却让人失望,如果我们总是那样充满着积极的期待,孩子们现在或许不会领情,可将来只要他们有良知,他们也会感激,不仅感激,而且作为一种精神的火种,他们还会传递。教育从来都不是一时可见成效的劳动,虽然我们可能根本看不到。现在的不放弃对孩子们的未来产生什么影响,但我们不必悲哀和气馁。我们在做着天底下最傻又最可爱的事,这就足以自我夸耀一生了。唯有期待,积极地期待下去。唯有不放弃,积极学习,相信这种精神会照亮学生们的未来的。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1

  最近无意中看到郑杰校长《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一书,这本书用朴素的语言文字告诉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去做一个称职的老师,一个快乐的老师,一个幸福的老师。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的《永不放弃》这篇文章,作者告诉我们每个老师:“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

  郑杰校长说“一旦孩子被证明能在体育方面发展,又何必强求他非成为科学家呢?”虽然我们不是什么专家学者,但是我们可以让一个孩子的优势尽量得到发挥。我想有“精气神”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对学生有无私的热爱的老师。这是一种情真意切的、发自心灵深处的爱,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无私的情怀。这种爱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珍视、对“人”的终极关怀。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简单的情感宣泄,而是充满人性关怀的睿智的爱。

  读着这一百条新建议,每一条都是那样的真挚,也让自己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也希望自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从容地做一个有“精气神”的教师。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2

  未读这本书前,我是抱着“啃”硬骨头的心态,打算去“啃”这本书的。因为,一直觉得苏霍姆林斯基是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貌似所有的“家”们的学术著作都满纸理论,很难读懂。打开书,却发现其实不然。开始几篇就深深吸引了我的视线,说到了我的心里。

  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剖析了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到无可救药,因而老师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强调了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在文章的最后,分享了他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小秘诀,就是设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进行脑力劳动!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本篇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确实,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完成学校各项任务。带着这个问题,我阅读到书中所写:怎样进行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文中那位用一辈子来备课的历史老师,仿佛给我打开了一扇窗,使我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

  苏霍姆林斯基不愧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本书中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 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他能结合儿童学习的规律,举出实际的例子,深入浅出地指导老师们在每一个学习细节上应该如何处理,关于本书的阅读还在进行,关于教学的思考还将继续。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3

  幸得学校领导的安排,今年我接任一年级的班主任。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教过一年级的老师一定还记得,有些同学在课的后半段要么发呆,要么玩橡皮、铅笔,要么乱动、坐不住,即使自己想认真听课,但管不住自己。也就是说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整堂课上都能认真的听老师讲,能维持的时间大约是在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培养孩子们的注意力是我重要任务之一。

  《给教师的建议》中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书中这样阐述:“要能控制注意力,就必须懂得儿童的心理,了解他们的年龄特点。要能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一种自豪感。”细读之下,反复思考,理解为:我们要想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比较长的注意力,你就要将学的.内容与他所掌握的与这一部分有关的知识让他们发生联系,他就会想法去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注意力也就会越集中。

  实际操作中,我让自己站在学生的角度,感受我需要的和喜欢的,让学生处于一种相对积极的状态中。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营造阅读期待,教学提问指向认知冲突,力求使问题有思维冲击力,有探究价值。在课堂上,我放低师道尊严的架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自己当成他们的学习伙伴,适时地穿插几句幽默的话语,调节课堂气氛,收一收学生的心。

  这些措施的实行,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需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我们班的孩子常常会说:“哎呀!这节课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我都还没上够呢!”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4

  读了《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一书,我觉得受益匪浅。

  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高调的谈论,没有生涩的理论,但它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里面生动的实例告诉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去做一个称职的老师,一个快乐的老师,一个幸福的`老师。看了这本书,我得到了很多的启示,书中所折射出来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敬业精神,反思实践的能力都使我深深震撼。

  其中,努力构建师生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的建议给我印象尤其深刻。各级学校师生间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隔阂,误解乃至对立和冲突,这既不是教师的本意,更不是学生的需要,只是受制于沟通时间不充分,教师处理问题过于简单,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而建议要求我们的教师创建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学会做一名“愉快教师”,有了“愉快的教师”,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成为“愉快的学生”。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愉快的学习,让学生愉快的成长,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实质。

  建议提醒我们,实施愉快教学,使学生喜欢上你,对你有兴趣,教师首先要从“权威”的束缚中解决出来,脱去“威严”的外衣,到学生中去,和学生融为一体。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

  “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学生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第一次不得不抛去因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向孩子学。这是我们怕见到而不得不见到的一幅图景。教师此时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用的。”

  在教育新形势下,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者,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学习,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从错误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

  学习是人深层的精神需要,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精神漫游。学习是辛苦的,但更是快乐的,是一种用努力酿造的快乐。

  学习是一种交流,是一种滋润,也是内省与自察。伴随着感悟和体会,淡淡的喜悦在心头升起,浮荡的灵魂也渐渐归于平静,让自己始终保持着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失信心地契入现实,介入生活,创造生活。

  学习能够拯救我们自己。我们通过学习,让知识活化成了诸多良好的品质:个性、修养、风度、气质、幽默感,对人尊重的'态度,以及对真理的追求与敬畏。这就是教者的魅力所在。最终,因为学习,我们胜任着我们的工作,我们将学习与工作合为一体,我们实现了我们美好的生活。

  这是本人在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等专著之后的所思、所悟、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