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时间:2024-07-03 13:22:02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

  太阳下山已经很久了,天空一片漆黑,看不到眨着眼睛的星星,也许是因为天气炎热,她们也无精打采地瞌睡去了吧,高楼顶周围的航空障碍灯,却不知疲倦地不停的闪着,夜间守护着高楼的安全……

  孩子们都熟睡了,进入了美好的梦乡,现在的时间完全属于我了。

  今天晌午室外温度达到了41摄氏度,傍晚下班的时候,打开车门,一股热浪铺面而来,就好像闷热的厨房里掀开了刚蒸熟的一锅馒头,顶着热气,坐进驾驶位,汽车座椅是那么的烫人,骄阳似火,果然名不虚传。

  炎热并没有影响我的心情,握着热热的方向盘,听着小曲,朝着家的方向,欢快行驶。在半路上,太阳躲进了云层里,微微灰的乌云,一团一团的,突然云层中,一道闪电划过,我一激灵,立刻集中注意力,张开了双耳,等着听雷公公的呐喊声,不知道是我耳朵听力下降了,还是雷公公偷懒了,没有听到雷公公轰隆隆或者咔嚓嚓的呐喊声,闪电接着在云层中闪现,依旧没有听到雷公公的声音,不一会豆粒般大小的雨点就落下来了,砸在引擎盖上,砸在车顶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此刻雨声成了歌曲最好的朋友,为她伴奏,为她翩翩起舞,多么和谐,多么优美。可是美是短暂的,拐了一个大弯,来到了另一个世界,雨停了,金灿灿的太阳露出了半边脸,热浪又开始涌来了。

  我喜欢下雨,喜欢雨天家的安全与温暖,就像作者说,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就像作者喜欢住在屋力楞里看星星一样。

  茅盾文学奖迟子建老师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第一遍读完了,第二遍精读也开始了。对我来说,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一次精神洗礼,从一开始眼球被内容吸引,到内心被故事感动,再到灵魂被书本的灵魂升华。

  文中的我,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角色,毕竟她是书的中心吗,就好比是电影或者电视剧里面的主角。我还喜欢勇敢善于承担的父亲林克,还喜欢傻傻但善良的安道尔,还喜欢勤劳爱驯鹿的孙子安草儿,更喜欢善良、慈悲、顾全大局的弟弟鲁尼和弟媳妮浩,这些都是作者源于现实但高于现实的刻意刻画吧。

  这本书写的就是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吗?

  迟子建老师在本书的“跋”中写道,一部作品的诞生,就像一棵树的生长一样,是需要机缘的。首先,它必须拥有种子,种子是万物之母。其次,它缺少不了泥土。《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出现,是先有了泥土,然后才有了种子的。虽然这粒种子萌生自那里,但它作为小说成长起来以后,早已改变了形态。虽然有些故事是有生活原型的,但我并不满足和拘泥于这些,我还是为它注入了许多新鲜的故事(虚构的),以及我所了解的一些鄂伦春人的故事。大自然既向他们敞开了美好而和谐的一面,也给了他们严酷而凄清的一面。这两个面互相映照,因而他们被折射出来的命运是壮美的。

  在书本的文字中,在作者的故事里,我看到了美丽的大自然,看到了精灵般的驯鹿,看到了鄂温克人的爱恨情仇,看到了他们的简单善良,也看到了死亡的多次降临……

  作为宇宙中的一粒微尘,作为人类星球上的一员,自打呱呱坠地那一刻起,我们都要经历属于我们每个人生活的角角落落,从婴儿起,到幼儿,到儿童,到少年,到青年,到壮年,到中年,到老年,都要经历属于我们自己的每个年龄段生活。有的人先天不足,要经历不同于常人年龄段的生活,少不了冷嘲热讽、指指点点,更少不了无私大爱的帮助;有的人中途退场,提前结束了生活经历,也许能流传千古;有的人百岁寿命,经历了完整的生活阶段,但是索然无味……有的人大起大落,有的人平平淡淡;有的人惊险刺激,有的人按部就班;有的人满路荆棘,有的人一马平川;有的人饱经风霜,有的`人一帆风顺……

  我的父亲林克,为了拯救本氏族的生存,在森林里被雷电击中走了。我的弟媳妮浩为了救何宝林十岁的儿子,而失去了自己的儿子果格力。我的弟媳妮浩为了救马粪包,自己的女儿交库托坎装上了大马蜂窝而失去了性命。我的弟媳妮浩为了救十六岁偷驯鹿的汉族少年,失去了即将待产的男孩……经历过多次生死,依然乐观面对生活。

  所以我们一定要热爱我们的生活,珍惜我们的经历,从自身做起,只有经历过,才能体味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不论惊涛骇浪,不论风平浪静,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孩子也一样,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那时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前的时间了,现在的我们又不是现在的孩子了,所以尽量为孩子创造自由探索的条件,鼓励他们经历属于自己的生活吧。

  写到这里,大概三十年前的画面又出现在了我的脑海里。

  前天晚上,电话铃响了,接通后,电话那头传来了爸爸带着小激动且开心的声音:“超,我买了两个西瓜,给恁一个,可甜了,一会我给恁送过去。”

  我有点惊讶,心想,不就是西瓜吗,能有什么不一样吗,顺口就说:“我马上要给孩子洗澡了,要不明天吧,或者别送了,等你们吃的时候,我去拿一半过来,这样我们还可以多吃两次。”

  爸爸依然开心地回答:“路口一个卖西瓜的,我看挺好的,就买了一个,回到家里,杀开一吃,跟咱们以前种的西瓜一个味儿,沙甜沙甜的,绝对没有任何添加剂。我就又下楼给恁买了一个,想让你尝一尝咱原来的西瓜味儿,也让孩子吃个沙瓤的甜西瓜。”

  听到这里,我差一点没能控制住泪水,故意咳了一声,带着微微颤抖的声音说道:“好吧,爸爸,明天我去拿吧,晚上你别来回跑了,提着一个大西瓜怪沉嘞……”

  昨天一大早,老爸都把那个又大又圆的西瓜送到了家里。等孩子晚上放学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又大又圆的西瓜杀开了,鲜红的沙瓤一下子映入眼帘,西瓜那种沙甜沙甜的味道扑面而来,还没等切成小块,味觉系统已经开动了,口水不停地在口腔涌出,恨不得立马啃上一大口。切好小块,给孩子们每人分一块之后,我急切地往嘴里送切好的西瓜,入口的那一瞬间,沙甜的西瓜带我回到了六七岁的童年时光。

  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在金灿灿的大太阳的暴晒下,有点烫脚,但空气并不是那么的热,即使艳阳高照的大晌午,还有一丝丝的凉意。土路两侧分布着一块块大小差不多的方块农田,我家的那四块大概三亩田地,在土路的东侧,地里的西瓜秧绿油油的,享受着夏天的日光浴,从阳光中使劲地吸收营养,还有鸟叫声和虫鸣声为他们加油呐喊。

  在这片绿油油的西瓜地中间的田埂上,有一个用小木床做成的屋子。一张破破烂烂的小床,三根扁扁的竹竿成半圆形距离均匀的弓在小床上,一个大小合适的蚊帐吊在上面,睡觉的时候放下来,完全可以把田地里的蚊虫隔在外面,竹竿的上面固定着一扇用高粱秸秆做成的“草苫子”,最外面罩着一块大小合适的塑料布,晴天的时候就掀开,下雨的时候就盖上,很像电影里小木船上的拱形房子,我们方言叫它“庵屋子”,它就是我们看西瓜时,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家”。

  那时,我是这所小房子的常客,白天爸爸妈妈去卖西瓜,我就一个人呆在里面,晚上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我也一个人呆在里面,有时候我会一个人通宵睡在里面,那条喜欢在小房子下面打瞌睡的小黄狗,就成为了我的好伙伴,夜里,是它给了我勇气,让我不惧怕黑夜,而是开心地数天上的星星,快乐地听田地里的各种虫鸣声……

  当我口渴的时候,就跳下小床,走出小房子,光着脚去西瓜地里溜达,看上哪个西瓜,蹲下来就是一拳,西瓜就会砰的一声炸开,瓜瓤鲜红,而且是那种沙沙的样子,西瓜汁顺着裂开的缝流出来,西瓜那种特有的甜味瞬间钻进了我的鼻孔里,一顿猛造,不仅解渴还充饥。昨天吃的那个西瓜就是我小时的味道,一口西瓜让我回忆起了六七岁时的经历。

  这样的生活,大概重复了四五年的样子,而且大多是发生在小学暑假期间,我几乎没有写作业的经历,只有临开学前两天疯狂补作业的经历,这就是我儿童和少年时的一些生活经历。我的孩子无法重复我经历,也许现在带着孩子露营和我田地里看瓜是一个意思吧。

  读完这本书,我告诉自己,经历自己生命中应该经历的一切,热爱当下生活,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观察生活中的美好,用一颗乐于感触美的心,聆听生活中的美好,就这样,我依然喜欢雨,依然喜欢雨天家的温暖。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2

  大约两个月前参加了一个线下读书会,会后老师向我推荐了一本书—《额尔古纳河右岸》,并告诉我最好在安静的户外阅读这本书。

  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我默念了几遍额尔古纳河,印象中我从未听过这样一条河,这条河在哪里呢?河边有山吗?浅浅翻了几页,出现了好多又长又难记的人名,回想起曾经被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支配的恐惧(花了很久才读完,一边读还要一边做思维导图才理清人物关系),便放下了这本书。

  前几天回了一趟广州,返回武汉途中习惯性的打开了微信读书,一路上都是青山,水不是很绿甚至有些浑浊(也许是最近南方下大雨的原因,以前不这样),车穿过隧道时信号总是断断续续,突然想起来这本书我已经下载,因而又重新翻看。

  我的心慢慢安静下来,一个个在我过往生命中从未听过的词汇映入我眼帘:“希楞柱(由松杆及桦树皮或兽皮搭建的圆锥形住房)”“靠老宝(架在森林高处松树之间的林中仓库)”“佳乌(桦树皮做的.窄长的大白鱼形小船)”“堪达罕(长着漂亮鹿角又像牛一样壮的驼鹿)”“玛鲁王(搬迁时走在最前面且驮着玛鲁神的白色驯鹿)”,这些字我各个认识,可拼在一起时成为了我完全预料不到的意思。

  阅读此书时仿佛就坐在主人公身旁,听她娓娓道来,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刻入了我的脑海深处,也许很久以后,我还是会突然想起被堪达罕在湖心拨碎的金黄色的月亮碎片,娜拉用粉色百合花染色的如晚霞一般的布,尼都萨满用蓝绿褐灰多色的羽毛做出的最美的羽毛裙子,瓦罗加做的扁平窄口桦树皮花瓶中的紫菊花,维克特为柳莎打磨的鹿骨项链,尼都萨满和妮浩的神衣神裙上的发光的金属饰片,拉吉米吹响的忧伤的木库莲……

  我会记得这些如同花草树木般凋零的生命,记得他们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的敬畏,对自然深深的爱与尊重,记得人与人之间最动人的真情,和让人永不厌倦的驯鹿、树木、河流、月亮和清风。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3

  当我读完了这本书,我感觉心灵受到了一份洗礼,那么古老的苍凉,那样遥远的沧桑,都是我从未见过的。我惊叹于那个古老民族对自然的执念与敬畏,对情感的洒脱与自然,对传统的坚守与传承,对他人的关怀与热情。他们,与山与水长在一起,与麋鹿在风雪中坚守,与饿狼在月夜间搏斗。都是这个民族的人真性情的象征。

  我惊叹于世间那天造的美景,额尔古纳河右岸得天独厚的美景。“太阳已经落了一半,他把向西的水面染黄了,所以那条河看上去好像一分为二了,一面是青蓝色的,一面是乳黄色的。”这是光之晕染。我迷恋麋鹿走过的深秋寂静的林,它们轻轻地吃着白蘑菇。迷恋堪达罕游过的夜色的山,它在水中嬉戏,这是乐之生灵。我向往落在铁皮风箱前的一群黄蝴蝶和林间披着白色袈裟的白桦树,它体内流着新鲜甘美的汁液,这是林之纯洁。那里的秋一定是极美的,那里的夏一定是热烈的,那里的冬一定是严寒却又孕育着春的。

  那儿热烈的'人情更使我震撼,谁曾想一个整日为生存

  奔波操劳的少数民族竟是如此的敢爱敢恨。它们的婚丧嫁娶同样如我们般隆重,他们对爱情也是如我们般渴望迷恋,甚至更加忠诚热烈,他们也有信仰并愿意为此付出代价。有一个女人,她是本书的主人公,她把一生献给爱情和信仰;有一个古怪的老头,他训练一只鹰,最终他们与伤了他的腿的狼同归于尽;有两个萨满,一个在对一个女人的思念中悲伤死去,一个用自己孩子的性命救活他人;有一个妻子,为了和不爱他的丈夫怄气终身,扼杀了腹中柔软的小生命;有一个青年人,为了违抗母命拒娶不爱的人,吊死在一棵枯树上;有一个老妇人,为了表达对爱情的至死不渝,穿着为传统所不允的结合中恋人送的羽毛裙子,在儿子的婚礼上舞蹈直至生命的凋亡~~~

  萨满舞蹈在这本书中有诸多地方提到,这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第一次是尼都萨满为救一个女孩性命,舞蹈让一只小灰鹿代替女孩去了那个灰暗的世界。当日本人来的时候,为了捍卫民族的尊严,祖先的威严,衰老的尼都萨满再次披挂上神衣,这一次他走向了生命的尽头。他拼命地舞着,跳着,伤口消失了,马死去了,他也倒下了,但他倒在对祖先的骄傲里,对恋人的思恋里,他归去了想去的地方。从妮浩成为萨满的那一刻起,她就开始救死扶伤,为了救偷食物噎死的人,别的营地的病人,她牺牲自己孩子的性命,一命抵一命,从先民起的生存之道。他们舞起时,天地为之撼动,草木为之哭泣,命运为之改变。披挂的神衣,神型的木偶,象征日月雷电的铁片,传递着这个古老民族的低吟。

  我从未来过这片地,但我神往初秋飞舞在林中的黄蝴蝶,那种清冷的感觉,那么干净与淡然;夜间燃起的篝火,热烈的舞会,爱人间的心心相印;淳朴自然古老的生活,与鹿共处的宁静之道,那一切都是那么美。仿佛是不可触碰的梦境,又仿佛是一觉醒来就能到达的归处。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4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单是这开头,已经深深的吸引了我。捧起书本的那一刻,便再也放不下了。我读书很慢,有时搞不清人物关系还要再翻回来。每天抽点时间与这里的山林对话,享受那片刻的安宁,是件极美的事情。

  这本书是茅盾文学奖第七届获奖作品。前些天无意间看到董宇辉的直播,听到他对这本书的介绍,便心生向往,迫不及待买了一本。很喜欢迟子建老师的文笔,那亲切的山川河流,那善良勇敢的鄂温克人,那神秘又悲哀的萨满……总能拨动我的心弦,不知不觉沉浸其中,仿佛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跟随他们一起狩猎,一起跳舞,一起欢笑,一起悲伤。

  这是一个以狩猎为主的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房子,住在用松杆和帆布做成的希楞柱里,与山林为伍,与驯鹿为伴。驯鹿是一种高贵的动物,只吃新鲜的苔藓,使得他们要跟着驯鹿不停的搬迁。习惯了城市的繁华和便利,定会觉得这日子无聊又寂寞,可他们过的开心快乐!

  最神秘的莫过于他们的萨满。我们或许以为跳神只是一种迷信,可他们的萨满却拥有一股神力,真的可以救人。

  尼都萨满穿上他神圣的衣服,跳上一阵就可以让生病的人恢复健康,可以让日本人腿上的伤痕消失,妮浩萨满可以让将死的孩子恢复生机……使得书本前的我不得不对这神秘的.力量心生敬畏。

  治病救人的萨满受人爱戴,却也有自己的悲伤。萨满每救一个人,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日本人腿上的伤口好了,他的战马却倒下了,将死的少年活了,妮浩萨满的孩子却死了。只因万物皆生而平等,一个人重新获得了健康,就有一个人替他受过。尽管如此,妮浩萨满依然没有拒绝过任何一个向他求助的人,这是怎样的善良啊!

  在这里生存的是一群善良勇敢的人。妮浩为了救别人,失去了四个自己的孩子;安道尔被瓦霞欺骗,怕她再去骗别人,坚决不同意解除婚约;达西看到歪嘴女孩结婚当天死了老公,觉得可怜执意娶她;杰夫林娜为了不让老公为难,从山坡上摔下来流产了那个婆婆不想要的孩子;拉吉米听到马厩里有婴儿的哭声,毅然抱回了家里……喜欢这本书,因为这里的人总能让人觉得温暖。喜欢这样的日子,大家共同努力经营自己的生活,安静祥和,健康快乐。

  人的出生大抵相同,人的死亡各有不同。这本书时间跨度很长,像《百年孤独》一样叙述了一个民族的兴旺与衰落,不可避免的描写了很多人的死亡。列娜在搬迁途中趴在驯鹿上睡着了,掉在雪地中冻死了,达西和老鹰与狼搏斗战死了,林克在换取驯鹿途中遭遇暴风雨被雷击中,瓦罗加为救自己的同伴被熊打死……这一个个生命的意外逝去仿佛预示着这个民族的命运。这也许是他们的后代不愿再待在这里的原因之一。如果不是生活在丛林里,就不会有这些意外的发生,那些自己爱的人就不会在本不该逝去的年龄凋零。

  如今,额尔古纳河依然静静的躺在那里,安静而又神秘,属于他的故事仍在继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已寥寥无几。一代代的年轻人因为城市的繁华和便利,离开了这里,如今的鄂温克人不足三百人。一个民族就这样悄然离去,仅剩的几百人又将何去何从呢。

  读了《额尔古纳河右岸》,又多了一个心心念念的地方,希望有一天,也能来到这片神圣的土地,亲眼目睹这里的一切,看看日月星辰,聆听泉水叮咚,听听是否还有那串串鹿铃声……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5

  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小说之后,很想在豆瓣上写个书评,因为作者的文笔太强,读的过程中一直被代入,所以太多的情感一直积压在心中,说不出口又难以消散,只能在读完部分的间歇,停下来整理一下思绪和心绪,待稍作平复,再重新翻阅。

  书中让我印象颇深的人物有主人公的姑姑依芙琳,她算是个悲剧人物,她在出嫁之后才得知她的丈夫坤德早已有了心爱的女人,而他不敢大胆追爱,选择屈服,她也因此生下了儿子金得,但她从此怨恨他的丈夫。不得不说,文中的依芙琳是个倔强而真性情的女人,她无法接受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作丈夫,怨恨了半辈子,又将她对于人生的看法再一次倔强地施压在她儿子身上,为她儿子订下婚约,是他不爱的歪嘴女人,她儿子金得也因此在新婚之夜选择结束生命。我想,在她看来,她儿子无疑是勇敢的,不同于她丈夫,敢于追随自己所爱,她一直告诫她儿子,你越深爱的东西,只会离你越来越远,那爱与不爱都没什么好下场,对于她的话我无从评判,从她的遭遇来说,这句话很大程度上是对的,而从情感的角度,这句话似乎又有很大的曲解,大概,爱与被爱,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区分的事情吧,爱人的人与被爱的人,也无从区分,谁得谁失,也并非只有唯一,只有掺杂其中的人内心那些隐藏深处的情感可以解答。但我可以确信,依芙琳心中是渴望爱的,得不到,也让她那颗想爱的心畸形了,于是,痛苦延续了。

  而氏族中另一女人玛利亚,起初跟哈谢一直生不出孩子,公公迪西喝醉酒的时候常埋怨她,而她只能掉泪。迪西在一次野外与狼搏斗中失去了一只腿,从此只能待在帐营中,依靠别人打回来的猎物,他的心中有着对狼不共戴天的仇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养了一只鹰,他把希望寄托在鹰身上,祈祷他的战鹰能为他报仇,为此日日训练它,终于在一次粮食短缺、狼群出没的夜晚,他与他的战鹰在与狼搏斗中死去。在迪西死去不久,玛利亚也终于怀孕,生下了儿子,他们将他取名为迪西,或许是纪念吧。迪西成人之后,娶了金得留下的寡妇,也就是那个歪嘴女人杰芙琳娜,或许是出于同情,又或许是真的爱吧,玛利亚因此与金得之母依芙琳结怨,认为是伊芙琳导致她的儿子娶了寡妇,她也讨厌她的儿媳。杰芙琳娜再嫁之后也几年未生子,因杰芙琳娜在一次劳作中无意间跨过了她丈夫迪西的镰刀,玛利亚觉得触犯了神灵,生下的孩子会是个傻子,而在那之后她确实怀孕了,但玛利亚却强迫她打掉小孩,最后杰芙琳娜顺从了玛利亚,在草地上滚下来,失去了小孩,此后她再也没有怀上。面对母亲与妻子,迪西心里也很痛苦难受,但他始终隐忍着保护自己的妻子。之后玛利亚日渐醒悟,也悔恨着,然而至死她也没有自己的孙子。最终在迪西由于不能打猎认为自己是废人而开枪自杀之后,杰芙琳娜也因此殉情,到死,他们也没有自己的小孩。在我看来,玛利亚何苦将痛苦延续,我曾以为会像玛利亚的公公死去之后玛利亚有了小孩那样,杰芙琳娜在玛利亚死后也会因为某种救赎而怀上小孩,其实并没有,她们的结局都是悲惨的,因为她们所做的只不过把自己的痛苦延续了,这让我想到,宽容是何等重要,痛苦只会无限度地带来痛苦。

  书中还有一个悲情的女人,则是妮浩。在尼都萨满去世三年之后,妮浩接替了他的神力,成为新的萨满。每每她用自己的神力救活一个人的同时,她自己的亲生骨肉便会在另一场灾难中死去。妮浩在面对选择“自己的孩子”生死和“别人的孩子”生死的时候,是痛苦而无奈的,依芙琳劝她多想想自己的小孩,她何尝不想呢?如果可以选择,她怎么愿意让亲生骨肉离去,可是从她接替了萨满之位起,便注定了她的一生只能是牺牲,为了结束痛苦,她甚至选择用麝香来绝孕,可是她丈夫鲁尼的眼泪让她放弃了这一念头,她爱她的丈夫,她必须给她丈夫再生下一子。可以说妮浩和丈夫鲁尼同样是痛苦的,鲁尼作为父亲,却无法保全自己的子女,作为丈夫,他必须尊重和理解自己的妻子,妮浩作为萨满,救人是她冥冥之中的使命,而面对自己的孩子相继离去,她的内心也是被撕裂的,她作出了我们无法理解的牺牲。作为读者,我们或许只能把这一切归结为环境因素吧。

  对于前一位萨满,文中的尼都萨满,主人公的伯父,我觉得他的形象是高大的。在与弟弟林克爱上了同一个女人达玛拉之后,他们的父亲让他们通过射箭一较高下,赢的人可以迎娶达玛拉,而他输了,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文中后来通过他们的妹妹伊芙琳之口说出,当时没射中的时候尼都萨满显得很从容,我忽然可以理解为什么从那之后他不再打猎,他当时那一箭是有心射偏的,或许是为了成全自己的弟弟,所以他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爱人。当弟弟林克去世之后,他有想过跟主人公的母亲达玛拉再续前缘,可是世俗的礼节不允许他这么做,身边的`人都在有意地暗示阻挠,于是他只能把内心深处这一份情感埋藏起来,化作亲手制作的一条色彩明亮的羽毛裙交予达玛拉。而达玛拉,在林克和尼都萨满两兄弟之中,她给出的答案是两个人随便一个都可以,说出的话很随意,可是我想,可能她自己也没有对谁有特别多的情感归依,对她而言,两个人都可以是好的生活归宿,我相信她内心对两个人都是有情感的,面对两个同样优秀同样爱她的男人,她不需要作出选择,也不需要衡量自己内心的情感轻重。在我看来,她是一个幸福而有傲气的女人。

  不得不提的一个人是拉吉米,主人公丈夫拉吉达的弟弟,在一次逃离的路上因为一匹突然发狂的马造成的意外,他失去了生育能力,之后在一个换取货物的途中,他意外收养了一个女婴,也就是马伊堪,他把自己生活的重心都转移到了他唯一的女儿身上。他太过爱自己的女儿,不允许任何的男人示爱于她,因此马伊堪直到三十岁了仍然没有出嫁。在我看来,马伊堪是爱她的父亲的,她非常感恩,因此她也不忤逆自己父亲的意思,眼睁睁地看着她自己心爱的男人结婚生子。直到后来她肚子里有了一个不明不白的孩子,在生下孩子之后,她选择死去,留下了这个孩子,也就是西班,陪着她的父亲拉吉米。相信在马伊堪的心里,她是痛苦无比的,她有自己心爱的男人,可是同样的,她也爱她的父亲,她知道自己不能追随自己所爱,早已有了离世的决定,可她不愿意她父亲孤单一人,于是她给父亲留下了一个小孩,陪伴着他。在爱与被爱中,我们是何等自私。

  我的见解是有局限的,我没有写整个大环境造成的后果,而用一种比较感性的思维来看这部长篇小说。通过对文中部分人物的解读,我浮现脑中的是爱、宽容和救赎这几个词,而这几个词都关乎爱与被爱。在爱与被爱中,我们就像被赋予了某种权利,我们都感受得到爱,可是我们却没有弄懂爱,因为被爱,我们一意孤行地用我们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强加到了我们爱的人身上,你以为这样做是好的,是对的,可是我们爱的人感受到的只有痛苦。因为被爱,我们的心畸形了,没有了尊重、理解和感受,没有在尊重的基础上去感受所爱的人灵魂深处振动的频率,也就没有理解,只有因爱而来的无限度的痛苦。少数民族人身上有着巨大的包容和温暖,如作者所说,大自然向他们敞开了美好而和谐的一面,也给了他们严酷而凄清的一面,他们也有自己的爱恨与无奈。特别喜欢作者迟子建说的一句话:“如果说山峦给予我的是勇气和激情,那么大海赋予我的则是宽容的心态和收敛的诗情。”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爱人也要宽恕人,只有爱和宽容,才能让你的心灵得到永恒的救赎。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6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我国女作家迟子建的代表作,该长篇小说20xx年出版,20xx年获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而且被公认为茅盾文学奖中排名前十的优秀作品,20xx年还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豆瓣评分高达9.0分。作者迟子建出生在黑龙江漠河市,现任黑龙江省作协主席,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其他代表作还有《群山之巅》、《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等,她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一位90岁鄂温克老人的自述形式,讲述二十世纪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生存现状和百年沧桑。该小说很具迟子建作品的特色,文中对自然的描写非常唯美,让人印象深刻;小说反映游猎民族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体现作者对自然的思考、对少数民族的同情;小说中有大量与死亡有关的故事,借以反映人性的善恶和生存之不易。按照作者自己在“后记(跋)”中的表述,该小说创作的“种子”是少数民族人身上所体现的那种人性巨大的包容和温暖。

  小说中描写了许多人物,一代又一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部落的两位萨满(相当于巫师,有很强的神力):尼都萨满和妮浩萨满。为了部落的利益、为了亲情,他们都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尼都萨满是主人公的伯伯,他终生未娶,常年女性打扮,一直深爱着主人公的母亲,但受限于氏族规定,主人公父亲去世后也不能娶她的母亲。妮浩萨满是主人公的弟媳,为了救死扶伤,自己的'6个儿女先后死了4个。

  小说中描写了许多死亡事件。在大自然面前,游猎民族的生存面临极大的挑战,包括恶劣的天气、野生动物的攻击、伤病的困扰,也难怪他们会极度崇拜自然的力量、相信神灵、相信因果报应。主人公的父亲死于雷电,一个姐姐死于风寒,姐姐列娜是在部落迁徙时冻死的,第一任丈夫拉吉达也是冻死的,第二任丈夫瓦罗加则死于熊掌,小儿子安道尔被误杀,大儿子维克特死于酗酒,几乎没一人是善终的。

  游猎民族人数很少,一个乌力楞(部落)里就二、三十人,大家都是亲人,会很亲密也很容易产生冲突,由于缺少缓冲和解决手段,有些看似不严重的冲突往往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或对人造成严重心理问题。比如书中描写的依芙琳(主人公的姑姑),她口毒蛮横,说话经常得罪人,她吓跑过娜杰什卡,气坏了玛利亚,逼死了自己的儿子金得。又比如,拉吉米由于意外事故失去生育能力,一直闷闷不乐。后来他领养了汉族女孩马伊堪,他担心失去女儿,直到30岁都不让女儿结婚,结果导致女儿自杀。

  读完这本小说,我就在想,到底像鄂温克这样的游猎民族,最终该走向何方,才是人与自然真正的和谐共存。继续保持原状,以现代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存环境并不如人意;改为定居生活,势必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与驯鹿都不适应。也许这世上就很难有两全其美的完美答案!可是,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势头无法阻挡,人类有了更强的能力,很难不向自然索取更多,人类看到了新的可能,很难不去寻求改变。只希望,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尽可能多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多兼顾其他生物的生存问题,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控制欲望、回馈自然。

  由于体例的问题,这部作品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并不太出彩,个性突出丰满的人物并不多;作品主要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故事情节中的冲突多是人与自然,有些人与人的冲突情节略显突兀,有些情节太过离奇,比如老达西对尼都的奚落,老达西死后玛利亚突然就怀孕了。虽然有这些不足,但我仍认为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无论是其文学性,还是立意高度,都值得我们认真反复鉴赏。首先它立意很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原始与现代的冲突、对生命的思索,一直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其次,作者的文字功底很高,尤其表现在对自然的描写,非常具有诗意;再次,少数民族、最后一个游猎民族这样的选题也非常吸引人,能充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总之,强烈推荐大家去阅读。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7

  自从去年从董宇辉老师的直播间买回这本书,一年了,我才徐徐翻开,这一翻,我竟沉入其中,久久不能离开,泪水不自觉溢满了双眼,它带给我的震撼,带给我的惊叹和感动,我无法用自己匮乏的语言去形容,去描述。整部小说分成四个时段,清晨,正午,黄昏,尾声。以一个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的自述阐述了这个游牧家族百年来的兴衰故事。故事充满了情节,文笔优美细腻到我每一句都想记下来!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看老了它们”。开篇第一句话我就感受到了沧桑,是一种醇厚的沉稳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了强烈的画面感。我相信在这之后她说讲述的故事一定让人内心充满力量和感动。事实告诉我,在我读完这本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作者在书中的语言感染力很强,在她的笔下山林,驯鹿,河流,石头仿佛都有了灵性,但却没有丝毫刻意的修辞。每一句话读起来都是那么自然且舒服。能沟通过“我”明澈的双眼和纯净的心灵去和自然对话,去感受生命的力量,对大自然有些满满的敬畏。

  这个鄂温克氏族深爱着那片他们赖以生存的山林,他们相信万物有灵,林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是神赐予他们的礼物。

  在“我”漫长的一生中,迎来了许多人,也送走了许多人。许多人来时欢欢喜喜,走时悄无声息,甚至于那样突然,突然到我们没有预感也来不及道别。

  在这里我认识了我不曾见过的驯鹿和堪那翰,我知道了鄂温克人生活的希楞柱,以及不被人所知的萨满……我感叹生命的无奈,人情的温暖与薄凉,惋惜生命的脆弱,痛惜命运的不公……一个家族四代人,近百年的故事在我合上书的一刻“我落泪了,因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8

  本书以第一人称口吻讲述了一位年近90的鄂温克老妇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度过的一生,本书分为清晨、中午、黄昏、半个月亮四部分,这四部分串联了一个鄂温克民族的百年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字里行间仿佛能看到一位耄耋老人弯着腰坐在炉火边,从清晨淅淅沥沥的小雨一直到日落黄昏,仿佛在私语,又仿佛将故事讲给风、讲给雨,讲给身边所有的物件,她浑浊且历经沧桑的眼神望向额尔古纳河,眼神中有想起爱人的温柔,有想起同族朋友的怀念,还有对漫漫历史长河和时代变迁的深深感慨和无奈。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折服于作者的语言艺术之美,时而恢弘磅礴,时而温柔细腻,我仿佛一次一次的置身其中,感受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命运无常,还有爱恨情仇,我恨没有在学生时代读到这么优秀的文学作品,否则我的语文功底定是比现在高出多少倍了;

  在这之前,从小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环境的`我是无法想象世代居住在大森林中的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作为一名无神论者,我也同样无法理解这个民族的人们对于神灵的虔诚,他们与驯鹿相依为命,追逐驯鹿食物和气候变化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与自然进行一次次的抗争,受尽暴雨严寒、猛兽、瘟疫带来的痛苦;生活本就艰难,他们失去过亲人骨肉,却顽强不屈,善良坚韧,一次次与命运和苦难抗争,她们承受了日寇剥削和现代文明的挤压,却依然保持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他们信奉萨满教,相信“玛鲁神”能让一切苦难和病痛消失,然而通书却充斥着死亡的气息,每每读到萨满巫师通过“跳神”起死回生的同时就有另一个生命代替陨落,我都不禁脊背发寒,尤其是妮浩为救人接连几次失去自己的孩子,我感动于她的善良,也震撼于萨满巫师的“神秘力量”!

  我想,作者肯定是亲身经历过这一件件一桩桩才能将每个人物刻画的如此栩栩如生,定是对生活和大自然充满敬畏与感恩才能将一个民族的信仰与文化描述的如此生动活泼;于我而言,唯有认真生活,善良真诚,保持初心,始终如一!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9

  说实话,我最怕写书评或读后感之类的文字。好好的一本书,一百个人读或会有一百种感受。每个人在读的过程中都有结合自身经历的感悟,无论你的读后感写得多好,说到底不过是一己之感,恐失偏颇。但看到好东西,总想与人分享,也是人之共性。所以很愿意把自己最近读的一本书推荐给朋友们。

  这便是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文字清新,如诗如诉。看似平淡的叙述,娓娓中夹杂着挚爱,平静中潜伏着激情。并无曲折复杂的情节设计,但一个弱小民族的一支小小部落,其百年风雨“未成曲调先有情”。作家笔下的森林、驯鹿、风雪、河流乃至日月星辰,无不充满灵性,读之如神游白山黑水之间而忘一身所在。游猎在森林中的鄂温克人,他们简单却快乐自足的生活方式、朴素却浓烈直率的爱恨情仇、原始却真挚坚定的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是如此撼人心魄。每每合上书的时刻,都感觉身边的一切仿佛那么不真实。我们的所谓现代文明,或许是技术与物质生产的进步,但谁敢说不是距离我们的内心,距离人性中最初的真实,渐行渐远呢?

  迟子建是个多产作家,很难说这本书就是她的巅峰之作。但正如作家自己所说,她写这本书,无法在青岛海洋大学的家中进行,而是在故乡(漠河)的大兴安岭山间小屋里完成的。面对着山林、月亮,呼吸着额尔古纳河谷上吹来的风,作家仿佛获得了无穷的创作源泉。为写这本书,她曾经用三个月的时间呆在哈尔滨的图书馆里阅读鄂温克人史料,仅笔记就做了9万余字。我说这些,倒不是赞扬作家的勤奋,而是我相信她浸淫在历史与乡情中,已在精神中与她创作的人物合为一体,再凭借如花妙笔,传递给我们的必然是触及心灵深处的悸动。我无意也无法对本书所涉及的“民族史诗”探幽发微,只想在此说明,看惯了现代都市中的繁华表象,《右岸》犹如从山林深处不期而至的清风,拂开一角久蒙的心尘,使我们有机会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态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完稿之日,也是作家迟子建深爱的爱人车祸去世三周年之日。写《右岸》的时候,作家的方桌上摆着一台电脑,还有她爱人生前最喜爱的一盆花。完稿那天晚上,她“在姐姐和弟弟的陪同下来到十字路口,遥遥地静穆地祭奠着爱人。被焚烧的`纸钱在暗夜中发出跳跃的火光,就像我那一刻颤抖的心”。20xx年,迟子建在爱人意外离去后,曾怀着极大哀痛写就后来多次获奖的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小说的第一句,女主人公说:“我想把脸上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迟子建曾坦言:“这篇小说(《夜晚》)写了我想写的,对爱人的哀思也渗透了进去。”我感觉,《右岸》依然渗透着这种“哀思”。经历过生活的变故与情感的伤痛,迟子建说:故乡,是上天送给我的爱人。乡情、爱情、亲情,纠变成一种特有的淡淡苍凉,犹如额尔古纳河的晨雾一样笼罩着《右岸》,塑就了《右岸》浑然一体的悲悯风格。尤其是书中涉及多处生离死别的描述,笔调愈是平淡,愈是透人腑肺,每每令人掩卷,热泪长流。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0

  读罢《额尔古纳河右岸》,最大的感受就是内心一下子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与淡然。书中的人物形形色色,性格多种多样,爱情千姿百态,生命脆弱无常。回归到现实,就会觉得所遇到的任何人,面临的任何事,一切都是正常的存在。

  关于爱情

  要想赢得爱情,你就得要勇敢,不然你看到的就是别人的风花雪月。

  书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的弟弟鲁尼,他对爱情的态度是大胆的追求,主动出击,面对竞争对手金得,早一步跑到女方的部落去求婚,最终把妮浩带回了自己的部落,那时他尚未成年。伊万却是用几张孢子皮以及他那大而有力的手,从商人手里换回了俄罗斯姑娘娜杰什卡。

  书中“我”的父亲林克和大伯尼都是通过射箭比赛,赢得了母亲的芳心。而在父亲死后,大伯为母亲亲手做了羽毛裙子,母亲也穿着这羽毛裙子围着篝火翩翩起舞。而“我”与第一任丈夫拉吉达是在一次迷路的途中,偶然相遇,燃烧起爱的.火花,并走到了一起。

  关于命运

  命运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因果关系,是缘由自己过去的选择和行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命运。

  书中描写了大量关于人物死去的情节,有的人无缘无故的死去,有的是离奇的死,执着的死,无奈的死,以及勇敢的死,你就会觉得人生路上,一切都可以看淡、看轻,没必要去纠结过去的事,也没必要忧患尚未发生的事,坦然地看待这个世界,你就会心平气和的去善待自己,宽慰自己,并能够从容前行。

  书中意外死亡的人物很多,“我”的第一任丈夫拉杰达是在寻找驯鹿的路上被冻死的;第二任丈夫瓦罗加是在保护放映员死在了熊掌之下;老达西是为寻狼报仇后被群狼吃掉的;小达西曾为日军效力被造反派打断腿意志消沉开枪自杀的,他媳妇杰芙林娜为此选择吃毒蘑菇殉情而死;“我”的姐姐小列娜却是因为磕睡冻死在了驯鹿背上。

  关于性格

  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一个人一个性格,最后却都活成了“自以为是”。

  书中人物性格各异,“我”的姑姑伊芙琳尖酸刻薄,是因为丈夫有一个前女友,而记恨了他一辈子;老达西执着孤僻,年轻时因一只狼咬断了他的腿,而一辈子所做的事就是为了报仇,驯鹰寻狼,最后死于群狼之口;小列娜懂事,富有爱心,一个尚未长大成人的漂亮小姑娘,却因为害怕尼都萨满做法害死他父亲,和“我”一起在尼都萨满帐篷里陪他说了一晚上的话。

  书中有一个坏角色她的名字叫瓦霞,她是一个不安分的女人,已经和别人订了婚,却带着“我”的二儿子安道儿“失踪”了一个晚上,安道儿无奈娶了瓦霞。书中“我”的第二任丈夫的弟弟拉吉米,对养女马伊堪则是过度的宠爱,总以为她没长大,不让她恋爱,不让她结婚,最终马伊堪和一个鄂温克男人私奔,生下一子,孩子两岁后,选择了跳崖自尽。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1

  听说迟子建这本书是几年前的事了,但没有找来看。一直觉得与书相遇是一件与机缘有关的事情。

  有些时候,可能会特地跑到书店寻找,或在图书馆的书架前逡巡,充满期待的目光掠过或新或旧的书本,像贪恋温度的手指轻轻的抚触。但倘使是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心绪被无休无止淅淅沥沥的雨搅得纷乱,郁积了一股莫名的烦闷,回头的时候,恰好看到朋友手上拿着一本《额尔古纳河右岸》。眉眼间顿添了欣喜,抑制着涌上来的小兴奋对她说:“看完借我。”这,岂不是更妙!

  遇到一本好书是缘,倾听一个好作家讲一个故事是幸运。和这本书的相遇,便是这样的一份欣喜,它轻易地驱散了阴雨带来的不快,使我的心情变得清清爽爽。

  它第一次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展示了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沧桑历史和沿革变迁。为我打开了一幅以一个民族的历史为背景的.斑斓画卷。画风并不粗犷,充满温情和悲悯的情怀。

  故事久远但轮廓清晰,缓缓地流淌出来,从一个年届九旬、这个弱小民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嘴中。她将她的故事讲给雨和火,讲给儿孙搬迁时遗漏在营地的东西,讲给自己鹿皮口袋里那些喜欢的物件和一束刚采摘的紫菊花……并不执意念给读者。断断续续的低沉而不沙哑的声音有节奏地敲击着空气,洒落下点点带着尘埃的星光。让我的心慢慢融化在他们的故事里。

  这是一个与驯鹿相依为命的民族。他们在中俄边境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保持着一个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习惯,驯鹿带领着他们迁徙或者停留。

  他们居住在尖顶有孔可以看见星星的“希楞柱”里,那是一个游牧民族拆迁便利的临时之“家”。不同于我们传统的红瓦白墙的砖架建筑。它本身由木头制成,在森林中与树木和谐的辉映,不显得突兀。尖顶处的小孔既是火塘排烟的通道,又用于与自然沟通。一个可以看着星星入眠的民族是浪漫的。那种大自然的“赤子”的真纯是我们这些被机器和工业文明“喂养”的现代人早已失去了的。

  他们保持着一种原始的情感:热烈的爱和疯狂的恨。用不完的“咆哮”的激情。没有面具,也从不伪装。因不能迎娶自己心爱的女人,被迫从母命结婚的金得在新婚的篝火燃烧的正旺的时候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用尽自己一切的爱和力量去拯救别人的妮浩,流干了自己的眼泪;悲哀不幸继而转向怨怼仇恨的伊芙琳声声咒怨。不管是爱,还是恨。它们都注入鄂温克人的血液里,再通过毛孔和呼吸释放出来。真实,干净,让人动容。或爱,或怜,或怨,或恨。都毫无做作和掩饰。

  他们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勇气,在大自然给予的伤害面前从不坐以待毙。他们绝对会奋起反击,即使死亡也不会认输。白灾(雪灾)对他们以之为“亲人”的驯鹿有巨大的威胁。男人们从集训营回来,顾不得洗去满身的疲惫就去找寻在大雪中走失的驯鹿。严寒夺走了女人的第一任丈夫——健壮的拉吉达。

  他们信奉玛鲁神和萨满。依赖萨满跳神来治疗疾病,趋避灾祸。黑夜来临,萨满披挂神衣神帽,敲起神鼓,跳起身子轻盈的舞蹈,舞姿里饱含着喷薄欲出的激情。他们用自己的神力保佑自己氏族善良的人们和驯鹿。仿佛遵循着某种交换的定律,萨满救起一个生命,便要失去另一个生命。这生命有时候是某只有灵性而善良的驯鹿,但通常却是和萨满最亲近的人。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2

  因为董宇辉老师的“由衷深沉,不知所以但一往深情的爱”,我翻开了这本《额尔古纳河右岸》。它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一种平静优美的生活美感,使我仿佛获得了精神上的释然与归宿。

  这本书以一个年近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的口吻,叙述了这个在大兴安岭深处生活的游牧民族从繁荣到被现代文明冲击而日渐式微的历史变迁。

  [生命的敬畏]

  《额尔古纳河右岸》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鄂温克人对生命的敬畏。

  生活在森林里的鄂温克族人民与驯鹿是密不可分的,在他们的眼里,驯鹿像孩子一样珍贵。文章中甚至有一段还写道“驯鹿一定是神赐予我们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连一头驯鹿都是神圣的,他们看待生命的'平等观念,怎么不值得现代人类学习呢?我们平常的新闻报道上经常有人虐待动物的现象,那些残忍的人是否想过,动物的生命也是值得尊重的呢?而那已衰老的鄂温克族对于任何生命都敬畏的那股人情味儿,却在这越来越先进的社会越来越黯淡了。

  与现代不一样,鄂温克族人民举行葬礼的一种方式叫“风葬”。当逝去的人的身体融入风中,人们希望他们仍然能听见大自然的声音。或许以现代人的观念,这样的想法显得荒唐,然而对于古老的鄂温克人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他们对离世的亲人最美好的祝愿呢?这又何尝不能彰显他们对生命的虔诚呢?

  当我合上这本书时,我汲取到了一股力量,它教我去敬畏生命,去在淳朴的善意里找到归宿。

  [自然的热爱]

  在这个民族,山川和湖泊是他们的家人。他们受馈于自然,同样也尊重自然的一草一木。

  作者迟子建曾说过:“如果山峦给予我的是勇气与激情,那么大海赋予我的则是宽容的心态和收敛的诗情。”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情感需求常常无法被满足,人们对于孤独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沉重。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尝试着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呢?当我们真正做到敬仰、热爱自然,内心才能得到充盈,我们才会拥有超越孤独的内心与勇气。

  《额尔古纳河右岸》告诉我,自然就是力量,它会像神明一样庇佑着你。人要回归本心,亲近自然。

  [信仰的传承]

  作品通篇都充斥着一股独属鄂温克民族神秘的色彩。

  小说让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妮浩,她是一位被当做神灵的萨满,可同样是个悲剧性人物。她不能改变自然法则,每救活一个人就要失去自己的一个孩子,作为母亲,她忍心失去自己的孩子?但她说:“我是萨满,怎能见死不救呢?”为了苍生,为了大爱,她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牺牲自己,她的精神是多么的高尚,可她又是多么的无助啊!这令我我想到了庄子的一句话:“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我敬佩她,敬佩鄂温克族的他们在目睹了那么多撕心裂肺的死亡之后仍对人生抱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坚定的民族信仰。

  鄂温克人民的信仰是什么呢?大概就是他们那坚韧、顽强、博爱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种族延续的根,即使鄂温克民族渐渐衰败,即使这信仰有时会与现代文明产生冲突,却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大兴安岭的深处,有一种磅礴遒劲的声音,那是鄂温克永不衰退的坚定的民族信仰,你听见了吗?

  原始与现代的碰撞,美好与痛苦的并存,快乐与悲哀的交织,谱写了这一首令人潸然泪下的生命乐章。《额尔古纳河右岸》,它给了我坚定的勇气去敬畏自然,热爱生命,坦然面对这世界。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3

  在我国的最北端,一条名叫额尔古纳的河流,正静静地淌在鲜有人烟的山林中。河的右岸,一个神秘的民族正顽强地延续着已有千年的民族故事。他们的故事,如神话般传奇。

  透过《额尔古纳河右岸》,我仿佛看见了那个民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正用自己一生的经历来讲述部落的兴衰与变迁。她是那样的平静,凝视窗外的眼神显得如此遥远。滴滴答答雨声中,记忆的闸门正一点点被打开。那是鄂温克族——草原上最古老的民族。他们远离世界的喧嚣,质朴且坚韧。从出生起,便长于自然,生活于自然,即使是死后,也归于自然,可谓一生都在与自然交手。驯鹿是他们可靠的友人;树木建造的希愣柱下有他们与星空的秘密;炽热且从未熄灭的火种是他们对神的敬畏。伴着璀璨的星空度过静谧的黑夜,听着流水般的鹿铃声度过寒冬,采过沾有露水的花朵,迁徙部落只为寻找苔藓给驯鹿充饥。那黑色的夜晚下,哗哗响的树林中,低头是火塘里跳动的火焰,侧耳听的是鸟兽鱼虫的窃窃私语,抚慰心灵的是柔软亲切的泥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用一生去探索自然的奥秘,用最虔诚的心,依靠自然、敬畏生命。他们是那片土地的儿女,有着对自然最深的热爱。

  神秘的萨满,体现的是生命与敬畏。萨满在部落里扮演着医生的角色,他们穿上承重的神衣,用“嚓啦嚓啦”的鼓声与神灵沟通。宰杀驯鹿,手持神棍,跳舞歌唱,医治疾病,起死回生。但每一次妙手回春的背后,都会伴随着另一个生命结束。书中的妮浩是用自己孩子的生命换回他人的起死回生。她的一生,悲壮且凄美。但她的故事却也像极了平凡人梦想与现实的矛盾。拿起梦想,却难以填饱肚子,回归现实,却又不得不放下远方。救人是她作为萨满的天职,可身为母亲她又充满了无奈与悲痛。每一次义无反顾地选择医治,都是在经历人性的炼狱,都展现了她坚韧的大爱。她有着伟大的胸怀和善良,她的悲悯之心使她达到了超越残忍现实的境地。落泪于一命抵一命的牺牲奉献,感动于每场“跳神”的勇敢果断,她的身上闪烁着慈爱与宽容的光。不禁回想到疫情时期,无数披上白色战衣的勇士,义无反顾地前往生死未卜的战场,果断坚决地放下怀中熟睡的孩子,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救援。他们也有着坚韧且无私的大爱啊,那也饱含着对生命无尽的敬畏啊!

  人生的末端,体现的是坚韧。在书中,无论是死亡或是疾病都不必过度抱怨,因为死亡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场仪式,是在给诗意的生活画上壮美的句号。温温柔柔的风儿会轻轻带走他们去天上,向阳的山坡上会是一个个白色的口袋,他们会庇佑众生。“轰隆轰隆”的雷声是父亲的叮嘱,小小的镜子隐藏着列娜的微笑,离去的人们会化作各样的物件继续永生。他们选择接受自然的命运,尊重自然的选择,继续坚强地带领族人生存。悲痛会化作前行的勇气,思念会化作前行的力量,这是坚韧,是坚强的鄂温克族。

  代代的爱恨情仇,代代的生死轮回,代代的坎坷生存。他们经历过严寒,战胜过野兽,在瘟疫下艰难繁衍,在日军的铁蹄下勉强度日,哪怕是现在,他们也在种种现代化文明的挤压下生存。民族的未来在时代的折磨下波澜起伏,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无声地叹息。他们不惧严寒,不畏离去,这使你感受到一个民族顽强的生命力。

  他们也曾试图走下山,越过无尽的森林触摸世界的喧闹。但刻在骨子里的天性使他们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新生活。我不认为“彻底地放下枪的民族才是文明的民族”,他们对自由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刻在骨子里,淌在血液里。那质朴,坚韧的品质一旦脱离了静谧的.森林,便难以适应喧嚣的日子。天光渐渐,溪水潺潺,铜铃清脆,古老的曲调划过林间,抚慰人们的心尖。他们从出生到死亡是平淡的,也是传奇的,他们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有着对生命的渴望与敬畏。他们应当活在自然里,继续书写民族的传奇。

  作者用真挚澄澈的心,温柔诗意的描写讲述了一个鲜有认知的民族。她展现的不止是鄂温克人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她对自然的尊重。通读全书,除了对生命无限的敬畏外。不禁思考,我们在向自然不断获取时是否破坏了其他民族本就安静平和的日子,我们是否破坏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我们是否打扰了他人传承千年的民族繁衍与生存。我想答案应当是肯定的。本不用适应这个陌生世界的他们却因为土地的减少,驯鹿难以觅食而下山。而我们又是否意识到,这片土地的主人,本就是他们。却在我们不断地打扰与干涉下,沦为了现代社会的边缘人,只能用梦,守护遥远的铜铃声,用落日下喝酒聊天的回忆填饱精神的饥饿。一根根倒下的树木,一场场看不见踪迹的大雪,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一圈圈围建起来的鹿圈,埋藏的是他们回不去的家园。

  “故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结尾的。”书中鄂温克人的结局并不都是圆满的,但,现实中的我们,应当以真诚的心,守护这个正在衰落的民族,守护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秘密世界,守护他们最后的家园,还他们一份宁静与圆满。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4

  合上书,充满坚韧、温暖和爱的故事如同燃烧的火把,在大自然辽阔的天地间释放着光和热,用那无限的能量,给人以安定的勇气去生活、去奋斗、去坦然面对这原本平凡的世界。

  静下心来聆听茫茫林海中生灵的呼吸,安下心来静静体会纯白雪原上天空的宁静,自然与人依旧密不可分。

  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时,正是20xx年的秋天,人们从田地里收获粮食,干枯的秸秆安静回归大地怀抱的时节。书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汇成丰盈、光亮的额尔古纳河,在我的面前静静流淌,竟比我眼前这收获的景色更加生动、饱满。

  作者采用自述的形式,以简约温婉的语言描述了一群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人,用壮阔如史诗般的场景勾画了一幅少数民族艰难生存又饱含深情的华丽画卷。作者笔下的鄂温克人以纯朴的感情深沉地热爱着这片森林、爱人、孩童,以及林中的驯鹿,并且用生命让这民族的精神如月光般皎洁,如乐章般源远流长。

  生命的敬畏

  在他们的眼中,驯鹿如同孩子般珍贵。作者用“白色的驯鹿在我眼中就是飘拂在大地上的白色云朵”来形容驯鹿,甚至说“驯鹿一定是神赐予我们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连一头驯鹿,都同样受到尊重,这充分显示出鄂温克人对生命的敬畏。对待死去的婴儿:“我和瓦罗加再一次提起白布口袋,去埋藏鲁尼和妮浩的骨肉。在我们眼中,他就像一粒种子一样,还会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的。”妮浩在离开母亲的风藏之地时说:“她的骨头有一天会从树上落下来——落到土里的`骨头也会发芽的”。也许你会认为这有些荒谬,可恰恰是这种荒谬和固执的举动,彰显出他们对生命的虔诚。这种纯朴的平等观念更像是弥足珍贵的火种,从容抵达人们纯净的心灵世界,在这方净土中蔓延、传承。每一个生命,之所以能够繁衍至今,必定有其存在的理由,值得人们去珍视、爱护。哪怕是树枝上的一枚叶子,也拥有它绿色的闪着明亮光芒的生命。

  生命的奉献

  妮浩作为萨满,通过舞蹈的形式为族人沟通天地、达成愿望,在挽救其他生命的同时,必须以牺牲自己的孩子为代价。尽管她心伤、凄凉、泪流满面,但仍坚守原则,遵守她即将成为萨满时承诺的“用自己的生命和神赋予的能力保护氏族”。妮浩懂得“天要那个孩子去,我把他留下来了,我的孩子就要顶替他去那里”。为了挽救何宝林得了重病的儿子,儿子果格力从松树上跌落;为了挽救被熊骨卡住喉咙的马粪包,女儿交库坎托被马蜂蛰死;为了挽救偷鹿少年的生命,无奈失去肚子里的孩子;为了祈雨救火,最终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她在不断的失去中,灵魂高度愈加上升,精神生命渐次充盈。还有很多人物,也为了保护别人而牺牲自己。这种在自身利益的释然中净化的纯洁灵魂正如林中的白雪,在天地间浩浩荡荡、无怨无悔。

  生命的传承

  小说中,一个个生动的人物陆续走向死亡,新生命不断降生,蕴含“生生不息”的深刻寓意。在如此原始的生活环境中,自然条件恶劣。“我”的第一任丈夫拉吉达为了给大家寻找驯鹿而冻死在马背上,瓦罗加为了保护放映员被熊揭开了头盖骨,齐格达误入捕兽的陷阱而摔死。太多的死亡,太多的失去,每一次都棰心泣血、悲恸不已,然而更多的,是一个个新生命的降生。作者用“它看上去就像落在大地上的一朵祥云”来形容白色小鹿的降生,维克特、安草儿的轮廓更是氏族命脉的缩影,仿佛大树的根系,日益盘结、蓬勃成长,为氏族注入鲜活的血液,让永恒的精神在动荡中依旧流传不息。

  生命的坚韧

  令小说如同史诗般壮阔的最重要原因,便是书中人们对待生活和困难的勇往直前。季节变换、野兽袭击,都是他们面临生存考验的艰难时节,可是很少有人因为惧怕生活的艰难而退缩不前,更多的是,迎着风雪挑战。作者没有运用过多的笔墨描写斗争场景,可对生命执著追求的信念却从质朴而无华的语句中晕染开来。让人们体会到在茫茫雪原和纵横交错的林间山路中,追求生命质朴之美的那种沧桑与豪迈。

  生命的回归

  书的结尾部分,作者写到:“月亮升起来了,不过月亮不是圆的,是半轮,它莹白如玉。它微微弯着身子,就像一只喝水的小鹿……忽然,那条路的尽头闪现出一团模糊的灰白的影子。接着,我听见了隐隐约约的鹿铃声,那团灰白的影子离我们的营地越来越近。安草儿惊叫道,‘阿贴,木库莲回来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鹿铃声听起来越来越清脆了。我抬头看了看月亮,觉得它就像朝我们跑来的白色驯鹿;而我再看那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驯鹿时,觉得它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轮淡白的月亮。我落泪了,因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了。”文中的“我”对驯鹿抱有特殊的感情,在经历了一世风风雨雨之后,白色驯鹿在某个夜晚寻“我”而来,体现出“我”对生命本质的探究。究竟是辽远如明月,还是实在如“我”心中至爱的白色驯鹿;抑或是坚贞纯美如月光,还是跳跃活泼如鹿铃,这些都是耐人寻味的结局。

  也许人就是自然,而自然又赋予人力量。那些过往历史的尘埃依旧会在阳光下熠熠发光,成为我们心中宽厚的基石,让我们善待生命、尊重自然、博爱人间。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5

  读了多本男作家的书之后,终于掉进了女作家温柔的怀抱。刘震云说,世界再大,我们要处理的关系只有身边那几个人。迟子建的书一开头,似乎就把我从“那几个人的关系里”解救了出来,我撇开他们,看到了许久不见的太阳、月亮、清风、白雾、森林、花朵、河流、动物......

  因为遥远的时空,和作者诗一样浪漫温暖又古老沧桑的描述,让我想起了给孩子读的绘本《野蔷薇村的故事》的感觉,有一层暖黄的滤镜隔在我与这段跨越几代人的游牧民族故事之间。

  其实它在书架躺了有一两个月,没有第一时间打开它,是因为它太火了,对于火爆的事物我会产生本能的抗拒,同时又带有本能的好奇。于是处理完“那几个人的关系”之后,我开始了新的阅读体验。读了第一页我已经被不熟悉又冗长的他族姓名绕晕了,回到了读《百年孤独》的晕头转向。但翻到第二页,我就被惊艳了。

  “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我的身体是神灵给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

  这太是我喜欢的风格了,也是我最能感受到的部分。故事的主体,是诗一样的语言,像四季流转一样自然而然,像新鲜涌出的泉水一样充满生机,像春风夏雨秋叶冬雪一样唯美而富有韵律与色彩感,像曾经读过的萧红一样富有自然的灵性,像古老的.神话一样动人又伤感。

  不仅有诗,还有萨满唱的神曲,召唤神灵为同伴治病、疗伤、呼风唤雨。萨满的灵我似乎也有了某种感应,是在那个与自然深度共存的世界,与万物相应的旋律。神可以助人,也会杀人。自然会为人提供衣食居所,也会给人带来天灾横祸。生命在这里来来去去,新生与死亡,频繁发生在这个靠天生存的游牧民族里。相比现在每家每户的相互隔绝,那是一个群体互助的社会,每个人都离彼此很近,爱在发生,恨也在延续。爱的醇烈,失去的痛楚;恨的彻骨,衰老的终结。但就像生活里,不是每个人你都能知晓结局,让空白盘旋在天空,去向它自己的归宿。

  河流和山峰,由自己命名;神话和文字,由自己创造;音乐和绘画,起源也不是为了商业。通过鄂温克族人,我似乎看到了人类最早的祖先,如何开始谱写这个民族的故事。但通过这个故事,几代人的变迁,看到的还是里面永恒不变的人性。

  我突发奇想,如果这个讲述者不是面临巨大变迁的亲历者,而是更古老的祖辈人,可以毫无担忧地延续游牧生活,她会不会更幸福一些。那时候只需要考虑眼前的生存,而不用担心整个氏族的未来。

  游牧民族是不用上班的,他们的生活就是狩猎、采集、内务等。男人和女人的分工明确,生存就是生存本身,剩下的时间就是人与自己、与他人、与自然的相处。他们不需要文字、学校与货币,而是向自然学习如何生存,做物物交换。但最后去山下生活的一代,完全失去了他们原来生活的内核。他们原来的生活随性、强大、跟随着自然的节奏自给自足,能在山林中准确找到适合生存的领域。但在下山后,他们成了边缘群体,生活不适,不被理解,精神耗散,最后不得已又将回归山林。山下的世界充满了欲望,当人性相连打通之后,他们的心也膨胀了。山里走出去的画家在文明社会的磨搓下出出进进这片山林,最后终于选择永寂于此。埋葬她的这片天地,终究还是变了样。

  之前读男作家写情爱,总觉得有些对女性的亵渎。也许是他们不懂女性,也可能是我作为女性不懂得男性。而这本书中,多段关于情爱的描写,让我看到了之前听复旦陈果老师对于两性关系最高境界的一种描述,即灵与肉的结合。也许游牧民族的淳朴与健康,是我们这些精修过的文明社会人很难体会到的。而作者诗一样的语言,让我领悟到了天地人在自然中最和谐的奏鸣。

  书中的很多故事都让我看到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深度解读和智慧的高度。其中安道尔的故事让我记忆尤深。他被女人骗了,被逼与她成婚,产子后,女人不守妇道,做尽恶事。母亲劝他离婚,他却说:她就像一条狼,他知道她会吃人,还放她走,他就是罪人,他要看着她,不让她吃人。朴实,甚至被视为愚蠢的品质,却让我感动得想哭。

  看到结尾,在这么广阔的山林天地之间,他们终其一生,除了生存之需,还是在处理身边那几个人的关系。不得不说,刘震云看得太深、太准,让我为之着迷。当然,迟子建的才华实在让我惊叹。躺在县志里的资料,通过作者三个月的耕读和两个月的创作,变成了更为大众所知的信息,还一举拿下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也让距离遥远的我们,像照镜子一样,在他族眼中看到本族的作为产生的影响。有时候你认为很对的事,在对方眼里其实是很蠢的事。但迫于权力与资源,只能照做,笑话就产生了。笑话的底色是悲剧,所以,悲剧也随之而来。万幸,这些边缘人物有了倾听者,愿意倾听他们的人从一个作者,到了万千读者。

  希望重返山林的游牧氏族后人,将剧情改写。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相关文章: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11-02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05-24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11-22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书笔记11-12

童年河读后感04-15

鼹鼠的月亮河读后感04-29

呼兰河传读后感05-29

《呼兰河传》读后感11-23

呼兰河传读后感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