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

时间:2024-07-19 10:08:32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

  • 相关推荐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1

  收到这本书时,老丁很惊讶现今的我也啃起这样的书了。

  但是谁规定买了书就一定要看?!

  老丁倒是饶有兴致的读完了,觉着通俗易懂一再推荐我看。隔三差五就问:“骰(念头音)子读了没?”

  受不了聒噪,终拾来一看。

  老丁又叮嘱:“读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

  不懂我!你把它当科普读,我只把它当八卦看!

  看完第一篇我知道了牛顿心胸狭隘,在波粒战争中和胡克针锋相对,用手中职权取消了胡克皇家学院的资格,最后胡克抑郁终老;胡克也不是一般人,他的情人竟然是自己的侄女;爱因斯坦因为经济窘迫,女儿丽莎一出生就了送人,寻找丽莎的下落成为科学史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至今仍没结果。

  几年前读美国社会纪实作品《光荣与梦想》,书中提到二战时“曼哈顿”原子弹制造计划。德国在当时占尽技术、资源优势,但最终没能研制出原子弹,令人费解。

  书中的史料显示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当时计算错了铀的需要量,向高层报告短期内不可能制造出原子弹。德国当时整个战场情况紧迫,6周内不能见效的计划都被搁置。等到1944年重启核计划时,那时的德国工业已被盟军轰炸的体无完肤,最终德国在原子弹制造上连门都没入。

  本书作者是个物理痴人,全书讲述了量子理论的发展史,从17世纪的波粒大战到20世纪初的量子理论辩论,这一发展史被作者写得像极了武林争霸,看得我眼花缭乱。

  书里处处都是作者对那些伟大理论的热烈赞叹。提到“麦氏方程”:“它刚一问世,就被世人惊为天物,其表现出的简洁、深刻、对称使得每一个科学家都陶醉其中”。

  从一个方程中能读出艺术美,我只在看时尚穿搭才能看出简洁美。

  记得去逛深圳人才公园,看到圆柱上的数学等式,老丁啧啧赞叹这些等式有冷俊严肃的雕塑美,我只看到了数学家的“寂寞”心。

  “以前我也经常编这样的等式玩。”老丁说。

  有了老婆孩子热炕头后,再没见你玩过,想当初你也“寂寞”的很!

  看不懂公式分析,体会不了其中精妙,咬牙读了大半,到“薛定谔的猫”终是放弃了。

  20世纪50年代,英国科学家兼小说家斯诺说:

  整个西方社会的'智力生活已经日益分裂为两个极端的集团。一极是文学知识分子,另一极是科学家。二者之间存在着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还互相憎恨和厌恶。他们都荒谬的歪曲了对方的形象。

  科学家似乎认为传统文化的全部文献与他们的兴趣无关;而文学知识分子喜欢自称传统文化就是整个“文化”。

  医治这种分裂,斯诺给出了两种建议:一种是教育;另一种是第三种文化,即提倡科学家尝试直接与普通读者对话,研究和写作更加贴近真实的世界和大众。两种药方其实质都是加强双方的沟通。

  在这种提议倡导下,面向大众的科普书籍越来越多,物理盲如我也跟风看过几本:《时空本性》、《时间简史》、《爱因斯坦的宇宙》、《爱因斯坦晚年文集》。都不大懂,但囫囵吞枣读着也挺热闹。

  翻完《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理论对我来说连看热闹都够不上。但是知道世界上有这么一帮最聪明的人,他们有着撬动地球的能力,成天为玄乎其玄的理论吵吵,也挺有意思!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2

  爸爸假期买回来一本书,这本书最初吸引人的地方,绝对是这个有趣的书名——上帝掷骰子吗。副标题很“吓人”:量子物理史话——一个上学时惟恐避之不及的东东,现在却饶有兴趣,成为每个晚上的床上读物。以前看过许多科普类的书,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触与其他的书所带来的是完全不同的,它既融入了文艺类书籍所注重的文笔措辞,又有传奇故事类的引人回味的故事情节,最令人称赞的莫过于它是将精神、意识这些科学里的异客暗度陈仓,在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的同时,又让引发读者无限的思考。

  本书讲述的是一段激动人心的科学历史,它带领我做一次量子之旅,从神话时代出发,沿着量子发展的道路,亲身去经历科学史上的乌云和暴雨,追逐流星的辉光,穿越重重迷雾和险滩,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们并肩作战。除了回顾基本的历史背景,还将向着未来探险,去逐一摸索量子论面前的不同道路,闯入人迹罕至的未知境地,和先行者们一起开疆扩土。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作者对那些在量子物理界光耀千秋的科学家的崇敬和对量子物理界的每一个突破都有着由衷的`激动。这本书在叙述方面最成功的莫过于它不是简单讲述量子物理科学家们的贡献而是将其符号化,而是从各个角度阐述这些人的性格特征,让他们的形象

  跃然纸上。如爱打赌的霍金,晚年倔强的爱因斯坦,宽厚的玻尔等等,而同时他抓住科学界的一切可以发挥出趣味性的地方发挥,如“薛定谔的猫”,“量子自杀”等等。总之,作者尽可能用“与时俱进”的言说方式来向大家讲述一段大大改变人类发展的历史,一部科普作品的意义不应该单单在于普及科学知识,更大的作用还是在于激发大家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的态度,同时让公众认识到这些在幕后推动人类前进的科学英雄。 在这本书中,让我惊叹的,不仅仅是沿途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绚丽风景,更来自于人内心深处的思索和启示,它深深得引发了我对于信念、真理、追求、科学等的思考,开始教会我用一种更为理智的观点去看待自己身边的一切,去看待自己追求的一切,我强烈得感觉到科学深植在每个人心中那份不可抗拒的魅力。

  读过这本书后,我开始慢慢明白,科学乃至社会的进步,是需要不断地跳出狭隘的思维,20世纪初以来的无数大师,从旧理论的叛逆者渐渐走向新理论的对立面,他们可以接受那些旧的东西被自己所颠覆,却无法容忍仅仅十多年后,自己就成为了被颠覆的对象。也许在他们心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坚定的信念—所谓科学,一定存在着终极的真理。于是当被自己奉为真理的宫殿摇摇欲坠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誓与理论共存亡。量子,这个激进的理论也许有一天也会被时代所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更匪夷所思,更难以理解

  的理论。我们如何在时间的潮流中不至成为一块顽石? 我们需要拥有科学的精神,去无条件地相信一切看似不可能的东西,去勇敢地质疑一切看似无懈可击的理论。我相信这就是科学的精神,所谓“不破不立”。

  可悲的是,从小到大,我们所受到的教育就是去吸收,去相信一些东西。就好像自己用20年雕塑几百个千奇百怪的陶瓷雕塑,然后相信他们是这个世界的基础。然后来到社会上,去亲手把曾经坚信不疑的东西抛弃。我用几年时间砸掉了之前大多数的雕像,却发现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去再去雕刻一座新的出来,因为没有人教过我们如何自己独立去思考,去判断。我们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贫穷,一种精神的极度贫瘠感。 于是我们开始怀疑,开始越来越不相信曾经坚信着的一切。网络上许许多多的所谓“真相”和“揭露真相”都不过是一面之词;所谓的新闻也许一直是政治的帮凶;批判着权威的“草根”也许只是哗众取宠;而我们所相信的一切也许都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真实。

  放下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已经被震惊地难以思考。我曾以为只有在科幻小说里才会出现的东西,其实离自己并不遥远。不过,即使在精神世界的暴风雨中间,当我们回头瞥一眼这个井然有序的世界时,还是依然能感觉到一丝阳光的气息透进我们的心底的。因此,哪怕我们需要换一种眼光来看待真理、看待世界,我们也依然要保存一份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依然要保存一份独立思考的精神,那是清醒、严谨、尊重真理的探索精神,正如书中所说怀着“深深的激动和无比的好奇”。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3

  《上帝掷骰子吗》是一本奇妙的书。这本书不仅量子的不确定性,阐述了神奇的波函数,严谨地证明了光和其他物体“诡异而又真实”的波粒二象性。

  人们意识到量子这个概念从发现光的波粒二象性开始。大量实验表明,光在不被观察时,光显粒子形态,只能以直线传播;但被观察时,光却显波的形态。而且有人做了一个更诡异的实验,在光的前面放上挡板,穿一个小孔使光通过,此时光呈粒子状态。接着以极快的速度放下另一个挡板,使光不能从小孔透过,而在光从小孔透过的地方的两侧穿孔。令人惊奇的是,粒子在不知挡板会放下来的情况下,自动呈现了波的形态,从小孔穿了出去。

  当这个现象被发现时,全世界都很震惊,因为这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理论,量子是不确定的,不能用公式计算的,人们也由此建立了量子力学来研究它。因此,量子力学的核心就是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当你不观察一样东西时,它就处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间。当你在家里努力写作业时,不被观察到的奥体中心,就处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间;当你在家里看亚运比赛时,比赛里的东西就是存在的,而当你转头去拿零食时,它又处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间了。这就像上帝在掷骰子一样不确定,所以作者把这本讲量子力学的书取名为《上帝掷骰子吗》。量子力学深不可测,甚至作者在原文中说到:“如果有一个人说他理解了量子力学,那他就是没理解量子力学。”但即便如此,我们仍能用波函数等来计算量子可能出现在一个地方的概率,因此我们还可以对这个难下手的量子力学加以研究。

  也就是说,我们也可以用量子力学的知识来解释亚运,它的过程、内容、组成物品等。

  就好比杭州选为亚运城市也有许多必然与偶然。亚运会举办城市的投票是由很多人决定的`,我们不能控制很多人去投票杭州,这就是偶然;杭州优势大,同时也是唯一的申办城市,这就是必然。再好比亚运乒乓球男单的冠军是谁是没法计算出来的,每个运动员都有夺冠的机会,这就是偶然;又因为我们知道马龙乒乓球打得好,所以猜他是冠军,这就是必然。必然和偶然构成了我们的世界,尽管我们没有感觉到,但生活中处处是量子力学。

  量子是不确定的,是不停运动的,是神秘的。尽管如此,亚运还是会在杭州举行,亚运冠军的数量依旧不变。尽管物质是不确定的,量子是不科学的,但我们向前探索的心是不变的。人类对未知的探索永远不会停止,我们期待量子力学被解密的那一天,在此过程中,我们也要努力学习,为自己的生活,为亚运的完美举办,为人类的探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4

  这本书的内容是关于量子物理学想必许多人光是看到简介都会对它望而止步,当然我也一样。但当我看到他说这本书人人都能读懂的时候,我便打算试试读它。

  这本书与平时我读过的科普一类的书都不同,不同点在于它并不会像那些书一样枯燥乏味,而是有着文学类书籍的生动形象,把书中这趟旅途所见到的爱打赌的`霍金,晚年倔强的爱因斯坦,宽厚的玻尔等等人物的形象,一个个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本书中的这一趟量子之旅带着我们经历了科学界的光辉历史以及未知的未来。从书中便可看出作者对于量子物理学界的热爱之情。同时我不仅被书中那绚丽多彩的风景所吸引,还被那令许多人无法拒绝的科学魅力所吸引。

  如今我们这个美好的现实世界,实际上是由诸多的伟大的科学家在那个精神世界付出了许多精力与时间才换回来的如今这个世界。

  书中同时抓住科学界的一切可以发挥出趣味性的地方发挥,如“薛定谔的猫”,“量子自杀”等等。总之,作者尽可能用“与时俱进”的言说方式来向大家讲述一段大大改变人类发展的历史。科普类的文学作品正是需要科学严谨的内容再搭配上生动有趣的文字才能激发公众对于科学的喜爱,使科学摆脱枯燥乏味这一代名词。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它面对读者不仅仅是那些知识渊博之人还要面对的是任何人。它让我看到了量子物理学的乐趣,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了那些伟大的物理学家。激发着我们对于科学的热爱。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5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本书可以带给读者许多感悟,就像我读了《上帝掷骰子吗?》以后,我明白要能真正理解书中蕴含作者对这个世界的评价就能受益良多。

  在十七世纪的那个黄金年代,为了研究光本质上究竟是什么的问题时?有了两种可能的假设;微粒说和波动说。两种假设第一次交锋的主力分别是牛顿与胡克。牛顿与胡克在历史上算是一对欢喜冤家,两个人都在力学、光学、仪器等方面有着伟大的贡献。两人互相启发,但也无需讳言,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少激烈的争论,以致互相仇视,甚至成为了终身的对手。两人也经常会因为一些误会,互相看不起,但要不是两人有着相同的性格,也就不会成为互相鼓励的对手。

  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能遇到一位相互较量的人,是多么幸福的事。在我的小学阶段,我也很幸运的遇到这么一位好朋友。

  记得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时,因为不会跳绳,所以在与女生比赛跑跳接力时,导致男生队惜败,也因此被同学们嘲笑和冷落,而这位好朋友站出来,教会了我跳绳,从此以后我俩在学习上互相激励。后来我们也一起选择了同一所中学。他总是能在我最难过,最低落的时候,给我鼓励和希望,但同时,我们也互相较量,激励对方,希望可以让对方更加优秀。

  做人有时不能骄傲自大,哪怕再优秀的人也有缺点,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缺点,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准。在微粒说与波动说的长久交锋中,他们相互收纳对方的思想,而这两种假设必然是绝对的对立,却能放下成见,从对方身上吸收优秀的观点,那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呢?我们与那些优秀的人,就算不是朋友,也不至于成为敌人,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又有什么不可以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有不断补足缺点,才能更好的进步。

  每一本书不仅蕴含了作者的思想,更是我们感受理解世界的一条捷径。我们要感谢这些作者帮我们了解到之前难以看到的风景,难以理解的世界奥秘、难以领略的风土人情。

  中国原来并不强大,正是有了很多先进知识分子才使中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正如周恩来所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所以我们要为了国家的强大努力读书,奋发向上。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6

  1887,德国,赫兹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也表明光是电磁波的一种。

  17世纪,在光学领域,牛顿的微粒说与胡克的波动论产生第一次交锋以牛顿的微粒说获胜,但不可否认胡克贡献特别大。

  1807年,杨的双缝干涉实验和《自然哲学讲义》开启了第二次波粒战争,在经过菲涅尔和傅科等人的攻克后,波动论取得了无可撼动的胜利。

  1900年,开尔文发表演说认为物理学的大厦已经落成,剩下的只是修饰工作,只是上方飘荡着两朵小乌云。

  1900年,普朗克创造普朗克黑体公式,适用于所有波段黑体问题,量子应运而生,光电效应无法被解释。

  1905年,爱因斯坦华丽登场,这一年他发现的东西太多,注定成为漫天星星中最闪亮的一颗,也提出了光量子的说法,波动与微粒第三次战争再次开启。

  1923年,康普顿效应诞生,波粒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但依然谁也奈何不了对方。

  1911年,第一届索尔维会议召开,优秀的`物理学家们齐聚一堂讨论量子,并无法短时间获得突破。

  1911年,玻尔模型横空出世,在原子时间掀起一股闪亮的烟火,但因无法摆脱传统电磁理论,最终还是走向衰败,波粒战争持续陷入了僵局。

  1925年,海森堡创立矩阵运算,并联同波恩、狄拉克等人披荆斩棘,量子物理闪耀新的光芒。

  1926年,薛定谔提倡量子的波动力学,创立薛定谔方程,与海森堡的矩阵力学对立。

  1927年,海森堡发表《不确定性原理》,波尔提出“互补原理”,至此,波粒二相性基本确立。

  1927年,索尔维会议召开,爱因斯坦在与波尔的争辨中输的一败涂地,随后两次辩驳依然是爱因斯坦失败,但直至死亡爱因斯坦依然相信世界是决定论的。

  1935年,“薛定谔的猫”成为了对抗量子力学的经典武器,成为一个科学史上的奇异现象。

  后来无数的物理学家,为这神秘的量子理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用无数的汗水,去提出一个个理论猜测,更是用无数的耐心,去用实验验证这一个个理论。

  朝问道,夕可死矣,在这书中出现了那么多的物理学界大牛,每一个人的名字都伴随着一种成就出现,那短短几句介绍的后面,充满了漫长岁月的等待与艰辛,而在这个名字的后面,又有多少在这个领域奋力却不为人知的名字。

  有一种热爱,叫做不疯魔不成活,只有极致的热爱,再去为这份热爱花费无数的时间,而且还必须忍受着一次次失败的打击,怀着足够的耐心去进行着下一次的实践。

  看到那“两朵乌云”的时候就想到了陈铭与詹青云的辩论,知识的垄断到底会带来什么我们并不得知,但科学的进步,对于我们来说,总是极好的。

  爱因斯坦晚年是最大的顽固派,或许这是一种错误,但是我觉得这与其说他无法接受量子的不确定性,更应该说是他对经典物理学的那种万物因果律的无法放下,那种物理学的荣光,确实太过耀眼了。

  以前总觉得牛顿只是一个力学的符号,不知道这是一股到底多大的力量,现在才知道,这个人是真正的巨人,那些看似简简单单的理论,改变了世界。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7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这本书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我来说意义重大,这是我年幼时所读到的第一本科普类书籍。整本书光怪陆离,其中所讲述的许多问题浅显易懂却又扑朔迷离。

  上帝掷骰子吗?无数的科学家为这个问题背后的量子力学痴迷乃至疯狂。如果要评选物理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那些年代,那么17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一定会入选的。17世纪末以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出版为标志,正式宣告了经典物理学的成立。其中在1666年,牛顿曾独立完成了许多项开天辟地的工作,包括发明了微积分,完成了光分解的实验分析,以及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开创性思考。为数学、力学和光学分别打下了基础;20世纪初则为人们带来了相对论和量子论,并彻底地推翻和重建了整个物理大厦。其中在1905年,爱因斯坦曾六次大打出手,写了六篇论文。为了纪念这一年的光辉,人们把100周年后的20xx年定为“国际物理年”。在今天,当我们再次回想起牛顿所处的`那个时代,心中更多的是对那段光辉岁月的怀旧和祭奠。而现在,相对论和量子论却仍然深深地影响和困扰着我们。好似两颗青涩的橄榄,嚼得越久,却越加滋味无穷。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一个有关量子论的故事。正如作者所言,这个故事更像是一个传奇,从一个不起眼的线索开始,曲径通幽,渐渐的落英缤纷,乱花渐欲迷人眼。正在没有头绪之时,突然间又峰回路转,天开地阔,犹如何出伏流,一泻汪洋,还未来得及一览美景,却又大起大落。误入白云深处,沉醉不知归路。云雾缭绕,分不清东南西北。在这本书中,我看到物理大厦在狂风暴雨中轰然坍塌,却又在熊熊烈火之中得到了洗礼和重生。我看到最革命的思潮席卷大地,以至于最不保守的科学家都在潜意识里对它怀有深深的惧意。他带来了令人惊骇的电闪雷鸣,同时又展现出了它那震撼人心的美丽。在量子论的引导下,科学显得如此朝气蓬勃,它的各个领域分支都以火箭般的速度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伟大的技术革命。从半导体到核能,从激光到电子显微镜,从集成电路到分子生物学,量子论把它的光辉播散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有史以来在实用最成功的物理理论。这身边发生的一切,这社会的日新月异,目光所及,无不是量子论的最好证明。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科学是如何在荆棘和沼泽中艰难地走过来,去又更加的坚定了对胜利的信念。我亲身体验到了那些科学家们曾经历过的困惑、激动、恐惧、狂喜和震惊。

  整本书的前半部分都以“光的波粒二象性”为主。知道薛定谔的猫出场的那一刻,后面的量子论就变得越来越光怪陆离、扑朔迷离。

  量子论是一个极为复杂而又极为难解的谜题。它在奇妙的气氛中诞生,在乱世中艰难地成长起来,与一些伟大的对手展开过激烈的交战。他建筑起经天纬地的巨构,却也曾在其中迷失方向而茫然徘徊。它至今使我们深深困扰,却有担负着我们最虔诚和最宝贵的愿望和梦想。它最终的归宿是什么我们仍不清楚,但我们深信会出现一个量子引力理论,把整个物理学最终统一起来,把宇宙最终极的奥秘骄傲的谱写在人类的历史之中。今天,我们的现代文明,从电脑到激光,从核能到生物技术,几乎没有哪个领域不依赖量子论。但我们至今依然难以回答量子论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量子论与别的理论不同,人们想去理解它,却越来越困惑。量子论带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震撼,甚至改变了整个物理世界的基本思想。玻尔说:“如果谁不为量子论而感到困惑,那他就是没有理解量子论。”

  再回到一开始,上帝究竟掷不掷骰子?爱因斯坦说:“亲爱的上帝不掷骰子。”玻尔听了,笑了笑,说:“别去指挥上帝该怎么做!”霍金说:“上帝不但掷骰子,还会把骰子掷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这一切都没有答案,我们只能义无反顾地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进。或许,历史终究是一场场轮回,但在每一次的轮回中,我们毕竟都获得了更为伟大的发现。

  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到科学需要“破而后立”,科学在不断的检讨自己,但这种谦卑的审视和自我否定非但没有削弱它的光荣,反而使它获得了永恒的力量,也不断地增强了我们对于它的信心。希望我们最终能让量子论完成实质意义上的统一,把所有的大权都集于一身,从而开创一个真正磅礴的帝国时代!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8

  看完了曹天元的《上帝掷骰子吗?》总体来说这是一本非常不错的科普书,尤其是前半部作者写得非常生动,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物理学,都值得你看看,当然并不是说这本书就简单易懂了,毕竟这是一本介绍量子物理发展史的书。

  第一个感受,原来科学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并不是说科学就都是正确的,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正确的科学知识,若干年后却发现是错误的,科学是在演进的。所谓的科学其实是人类不断通过自我否定,不断反思,探索与拓展,让我们的认知不断迭代、不断进化的过程。所以怀疑一切,所有的知识都要敢于去怀疑,但这种怀疑不是让你去否定一切,而是不盲从,审慎对待我们接受的一切知识。更进一步,就是永远不要向别人证明你是更聪明的那个人,你所有的知识都有可能会过时,会被推翻,要有一颗开放的心,去倾听、去理解不同的观点与想法。

  第二个感受,我们未知的世界远远大于我们已知的世界,对自然、对这个世界永远要有一颗敬畏的心。今天我们在讨论量子物理,讨论弦理论,这些理论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奇妙,可这些却很可能只是沧海一粟。对我们的宇宙,我们所了解到太少了,何况在我们的宇宙之外可能还有宇宙。我们是如此的渺小,每一个人相对于我们宇宙是渺小的,而我们的宇宙在所有的宇宙可能也如同我们与银河、与宇宙相比一样的渺小。

  第三个感受,科学家是伟大的,正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不断探索,才让我们可以对这个世界了解越来越多。一代一代的`科学家不断提出问题,不断寻找答案,才有了今天的量子物理学。生有涯、知无涯,我们不能因为知无涯而放弃对知识的追求,无论什么时候,即便死亡临近,也不是我们放弃探求知识的理由,人生就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第四个感受,哲学与数学是最基础的知识,哲学可以让我们有严谨的逻辑,而数学才是表达这个世界的最美语言。

  简单的说说一些感受,今年看了两本关于量子物理的科普书,另一本就是《宇宙的琴弦》,都非常的棒,推荐所有人都应该看看,尤其是学生。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9

  量子力学对于我这个生活在20xx,想象力有限的碳基生物来说,真的是…玄学,科幻本幻即视感。

  不过这本物理科学简史,读起来还是很有趣的,可惜我不会量子波动速读,这本书我整整读了累计10个小时,算是非常非常慢的进展了。

  不过比较惊讶的是,物理讲的.光的波粒二象性/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原来经历多这么多battle,读书的时候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真的背得印象很深刻;化学讲的电子云,一直到高考只是巅峰时刻,甚至到大学学了那么多化学,都从来没有理解过怎么来的,为什么会这样,只是背下来了,没想到书里随便讲一讲就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了;类似的和中学课本有关的突然通窍还有很多,真希望我是十年前读过这本书。

  为什么我说是科幻本幻呢,因为书的后半部分在讲“平行宇宙”“平行历史”“历史概率”“多世界理论”“意识决定历史”“观察导致塌缩”以及一系列从测不准原理衍生出来的对整个宇宙的庞然大论。而这些理论往往是,诺贝尔得主圈里的大佬提出来,并且再圈内有一定支率的,着实令我错愕,看得又懵又晕,仿佛在看我认为科学馆荒诞之极的复联4。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10

  上帝掷骰子吗?

  你我皆不能答,毕竟伟大的科学家们亦对正解望尘莫及。爱因斯坦怒发冲冠:“上帝不会掷骰子!”而他的理论终被时间之轮碾压而过。那么,也许这本书会给我带来启迪。

  尚未深入《上帝掷骰子吗》的金矿,便知这一场应当正襟危坐的学术探讨会,却更似娱乐活动。这归功于曹天元先生幽默的文风,即使是死气沉沉的量子力学也焕发出朝阳似的辉光,吸引数以万计的小读者们。

  消化完全书以后,我再探出脑袋,一边漫步,一边回味。这才蓦地想起自己立下的目标——暑假的首个2千米。亚运会驰骋的运动员们颇有“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气势,而我这短短四里会有何难呢?不必多想,是时候推开门了。

  在这个和风渗进每一寸皮肤、阳光洒入每一扇心扉的世界里,跑完一个五百米几乎不需要喘气,而手臂的酸痛却难以避免。此时,一个天使和一个恶魔猝不及防地从我心里蹿出来。天使劝勉我坚持不懈、挥汗全程;恶魔呢,怂恿我停下奔跑、自我放逐。他们俩争论不休:一会儿恶魔依靠阴风细雨抢占上风,一会儿天使凭借两岸蝉鸣出尽风头。天使和恶魔正如微粒和波,物理学界为光是微粒还是波的问题,从牛顿争论到爱因斯坦,争吵了大半本书,而最后的结论则是“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多么戏剧性的结果啊!

  不过进程过半,这两种声音渐渐地消失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更何况剩下短短的二里路途?

  抱着这样的信念,我来到了1500米里程碑处。全身骨架僵直地支撑着麻木的四肢,它们通过摩擦向我申诉。确实,四里对我有什么意义呢?千百位物理学家们为量子力学前赴后继,这能为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好处呢?上帝啊,人们仿佛都了解你:你曾让繁星照亮深空,也曾用科技响彻苍穹;你曾令人间春暖花香,也曾使地球迷失彼方。纵然如此,我们却仍然不知您是否掷骰子……

  在《上帝掷骰子吗》的后半部分,物理学家们提出了十余种假说,企图解释量子和宇宙的来源,并渴望统一世界上的各种力。我们兢兢业业于寻找宇宙最终的答案,我们试图追求自身的极限!上个世纪的物理学家们已经做到了“更高、更快、更强”;步入新世纪,你我都要为“更团结”做出努力——唯有心心相融,一起@未来,人类才能在巨人的肩膀上一路攀登!

  “叮,您已经跑步2公里。”而这,是我求索极限的第一步。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11

  上帝掷骰子吗?无数科学家为这个问题背后的量子力学痴迷疯狂。如果要评选物理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那些年代,那么20世纪初必然榜上有名,因为它为我们带来了相对论和量子论,并最彻底地推翻和重建了整个物理学体系。

  量子力学的发展史是物理学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之一。《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这本曹天元所著的科普书籍,则淋漓尽致地将其展现了出来。在这本书里,我们会看到物理大厦在狂风暴雨下轰然坍塌,却又在熊熊烈焰中得到了洗礼和重生。我们会看到最革命的思潮席卷大地,带来了让人惊骇的电闪雷鸣,同时却又展现出震撼人心的美丽。我们会看到科学如何在荆棘和沼泽中艰难地走来,却更加坚定了对胜利的信念。

  这本书前半部分的章节讲述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确立,直到EPR佯谬和薛定谔的猫出场的那一刻,全书进入了最佳境。作者将科普写得如武侠小说一般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精彩绝伦,甚至还有点诗情画意。在作者笔下,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不是神人,他们只是普通人,只是一个个为一个问题困惑且强烈想要解决它的有着意志坚定的普通人。“人们在量子这个精灵的带领下一路走来,沿途如行山阴道上,精彩目不暇接,但现在却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身在白云深处,彷徨不知归路。放眼望去,到处谜雾茫茫,不辨东南西北。” 量子论光怪陆离,各种各样的推论无不荒诞。但这些科学家却一个个都具有闯入一毛不拔的未知境地开拓疆土的毅力和勇气。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这些科学家由衷的敬佩和因量子物理的每一个突破而怀有的难以言喻的`激动。

  读过这本书后,我开始明白,科学乃至社会的进步,是需要不断地跳出狭隘的思维,打破顽固的局势。我们需要拥有科学的精神,去无条件地相信一切看似不可能的东西,去质疑一切看似无懈可击的理论。这就是所谓的“不破不立”。因为回答了一个问题后,等待着我们的不是一劳永逸,而是更多问题的接踵而至。然而正是因为这样,才能让科学散发无限的生机。只有一个永无止境的谜题才能散发永无止境的魅力,因为每一个裂口都是一个新生的机会。

  一部科普作品的意义不应单单在于普及科学知识,讲述科学家们的贡献,更大的意义在于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的态度,同时让人们对那些背后推动人类进步的科学英雄怀以崇高敬意。这是科普书籍的“魂”。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这本书有“魂”。作者说,他更注重的是精神,是历史,而不是科学。这应该就是他能将这个故事讲述的如此精彩的原因吧。

  回到一开始。上帝究竟掷骰子吗?爱因斯坦说,上帝不掷骰子。波尔笑笑说,别去指挥上帝怎么做。而霍金说,根据量子力学的理论,上帝不仅掷骰子,有时还把骰子掷到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去。这其中的含义,就请你翻开《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这本书,自己一探究竟了。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12

  有幸在假期读到这本书,诚如作者所说,就像开启了一场沿途风景绝妙的旅程,先颠覆了自己的三观,再颠覆整个世界。

  故事从“波粒战争”说起,贯穿了整本书的前半段。波动学说的支持者与粒子学说的支持者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创造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关于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四百年来两个派系交锋数次。深入的研究,使得人们发现原本物理界阳光灿烂的天空漂浮着两朵乌云。第一朵导致了相对论革命的爆发,第二朵导致了量子论革命的爆发,紧接着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物理学大厦在狂风暴雨中轰然倒塌,然而却又在熊熊烈火中得到洗礼和重生。

  最革命的思想席卷大地,带来了令人惊骇的电闪雷鸣,同时又展现出震撼人心的美丽,普朗克黑体公式的发现,光量子的提出,康普顿效应对的诞生,索尔维会议的召开,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期能像那时一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涌现出如此多的革命性思潮。我们看到了科学如何在荆棘和沼泽中艰难走过,但也更加坚定了对胜利的信念。海森堡的矩阵运算,薛定谔的波动力学。科学家们在批判互补中前行,直到波尔互补原理的提出,波粒二象性才得到基本确定。然而这并不是最终的胜利,量子论的不确定性使无数坚信自然万物皆有规律的科学家们难以置信,爱因斯坦的`质疑,薛定谔的猫,量子力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爱因斯坦作为物理世界的领军人物,甚至发出了坚定地口号:”上帝不掷骰子!”可作为回答,波尔轻轻地说到:“在量子的世界里,我们不需要上帝这个假设。”时间的推移告诉我们,终是爱因斯坦过于倔强,就连伟大的爱因斯坦也无法阻挡量子的巨轮压过历史,如今量子论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电脑到激光,从核能到生物技术,几乎没有哪个领域不依赖量子理论,量子论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冲击与震撼,甚至改变了整个物理世界的基本思想,它是由数以百计的科学家们在荆棘和沼泽中摸索出来的,使我们不由得感叹原来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真理,所谓科学,其实是人类通过不断自我否定,不断反思,探索与拓展,让我们的思想认知不断迭送,不断进化的过程。从“以太”的假设到波尔的原子模型,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了理论都被认为是错误的,但很难说他们没有在科学的发展史上做出卓越的贡献,也正是这些看似“错误”的理论,推动了量子力学朝着更光明的方向去发展。

  然而在作者笔下,科学家们也不是神人,他们只是普通人,只是一个个为难题所困惑且强烈想要解决它们的人。他们也会犯错,也有失误的时候:爱因斯坦执迷不悟地相信物理世界不存在随机性,冯·诺依曼理论里第五公设的假设错误,汤姆逊原子模型的失败,虽然他们都是公认的物理学巨人,但是后来的科学家们继承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精神,他们将对真理的追求视为自己前进的唯一动力,并没有畏缩于伟人的结论,而是以批判和发现的眼光去正确客观理性地去看待科学的发展,他们具有敢于闯入一毛不拔的未知境地的勇气,并拥有立志要为量子学开疆拓土的毅力与恒心。他们大胆假设,甚至将量子力学从牛顿经典力学的笼罩下脱离,这是前无古人的做法,这也意味着他们无论成功与否都必将被载入史册。可喜的是,事实证明他们是对的,唯有跳出狭隘的思维,打破顽固的局势,将真理的追求视为唯一的标准,敢于质疑无懈可击的理论,大胆猜想看似不可能的结果,才能使科学散发无限的升生机。

  一部科普作品的意义不应单单在于普及科学知识,讲述科学家的贡献,更大的意义在于激发人们对于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的态度,同时让人们对那些背后推动人类进步的科学家英雄怀以崇高的敬意。如今量子力学的世界已愈发清晰,波尔否认了上帝不投骰子的说法,霍金更是告诉我们上帝不仅掷骰子,还把骰子掷到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至于到底掷到了哪里,这便需要我们怀着先人科学家们的崇高精神,去探索更深层的规律。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13

  有幸在年幼时读到这本书,诚如作者所说就像开启了一场沿途风景绝妙的旅程。

  本书从”波粒之战“写起,这场争端贯穿了前半部书;而来到20世纪,随着波粒二象性被广泛接受,后半部书转而以双缝干涉实验为切入点,介绍各种量子理论对世界本源的解释和探索。庆幸的是以我的贫瘠功底,借着作者深入浅出的`讲解竟也开启了这个全新领域的探索。

  在科学的海洋里遨游,乘坐莫比乌斯纸环,体验高速世界的奇境,寻找那股神奇的青春之泉,触碰皇冠上的明珠,这一切的一切是如此令人神往。

  多想回到那个伟大的年代,量子论横空出世,物理大厦在狂风暴雨下轰然倒塌,却又在熊熊烈焰中得到了洗礼和重生。各路高手华山论剑,我仿佛看到普朗克导出能量不连续时的吃惊与犹豫,仿佛看到海森堡推出不确定性原理时的激动与兴奋,仿佛听到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激烈的论战,这一切的一切又是如此让人激情澎湃。

  如今重谈物理再无当年的汹涌,也未曾想过短短几载一个人的心境能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但愿这颗赤子之心长留,仅以此献给年幼的我。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14

  这是一本朗朗上口,语言风格特别诱人的“科普史话”,难怪那么多人推荐。

  看到豆瓣上一致的好评,加上中亚大减价,于是果断买了这本,趁着这段时间工作不是很忙,想着赶紧看完它。怎料到,作者居然能把深奥的物理科普文写得如此的生动有趣,捧起来简直欲罢不能。

  后记中,作者一再的强调,自己不是专业人士,仅仅是爱好而已,原本这个系列只是在新浪连载,成书大约也是巧合。但是看了全书,打心底感慨,能把量子物理的.发展和原理理解到这个程度,作者本身也快成神了。不得不由衷的赞叹一句,高手在民间啊!

  为人类所有那些敏锐聪慧的大脑鞠躬!

  补一句:莫名地被全书最后一句话击中了。突然有些莫名的感同身受,不能体会再多,唉。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15

爱因斯坦:“玻尔,亲爱的上帝不掷骰子!”

  玻尔:“爱因斯坦,别去指挥上帝该怎么做!”

  这段耐人寻味的对话出自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在这届会议上,爱因斯坦、玻尔、普朗克、海森堡和居里夫人等物理学界的天才大师们聚首一堂,对量子理论的未来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以尼尔斯。玻尔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认为:自然界是由概率组成的,任何事物的的`发展结果都是按照概率来分布。爱因斯坦,作为相对论的创始人,坚定不移的认为“因果论”是物理学的根本,一切的发展的都有规律可寻。

  《这就是上帝掷骰子吗》这本书标题的来源。本书讲述的是一段激动人心的科学历史,它带领我做一次量子之旅,从神话时代出发,沿着量子发展的道路,亲身去经历科学史上的乌云和暴雨,追逐流星的辉光,穿越重重迷雾和险滩,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们并肩作战。除了回顾基本的历史背景,还将向着未来探险,去逐一摸索量子论面前的不同道路,闯入人迹罕至的未知境地,和先行者们一起开疆扩土。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作者对那些在量子物理界光耀干秋的科学家的崇敬和对量子物理界的每一个突破都有着由衷的激动。这本书在叙述方面最成功的莫过于它不是简单讲述量子物理科学家们的贡献而是将其符号化,而是从各个角度阐述这些人的性格特征,让他们的形象跃然纸上。

  读了这本书,我庆幸于自己即便没有超出中学数学和物理的知识基础,也可以领略量子世界的壮美绮丽的风景,而在之前或许这份礼物只有物理学专业的才能领受;作为一个生物专业出身的学生,我也高兴地在书中得到不少思维方式上的启发,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自卑,想象到的翅膀是无所不及的的确如此……

【《上帝掷骰子吗》读后感】相关文章:

上帝的光辉05-05

读《兔子与上帝》有感03-26

《上帝,你在吗?是我,玛格丽特》读后感01-07

《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04-30

《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04-30

读《老师,你在听吗?》有感04-30

读《老师,你在听吗》有感04-30

《老师,你在听吗?》读书心得02-28

你幸福吗高三英语作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