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1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道德和法治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法治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体目标包括:
1、掌握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理解道德的意义和价值;
2、了解常见的法律法规,知道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树立守法意识;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注重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4、了解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5、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探究和发现。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认知:讲解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让学生理解道德的意义和价值,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法治意识:介绍常见的法律法规,让学生知道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树立守法意识;
3、生活习惯:讲解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包括饮食、睡眠、运动等方面,让学生注重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4、社会适应:介绍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基本构成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情况,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5、创新和实践:通过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策略
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包括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游戏化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将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如PPT、视频等,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资源
本课程需要以下教学资源:
1、教师:需要具备相关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教师;
2、教学时间:每周安排2课时,共计40课时;
3、教学材料:教材、教学PPT、练习册等;
4、实验室或实践场所:需要提供实验室或实践场所,以便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五、教学评价
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单元测试、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评估结果将及时告知学生和家长,以便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
六、课程实施建议
本课程将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1、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并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2、备好课堂所需的教学资料和工具;
3、认真听取学生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4、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5、积极组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七、注意事项
在实施本课程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避免单一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策略;
3、充分准备教学材料和工具,确保教学质量;
4、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总之,本课程将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为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积极组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教学质量。
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2
愉快的暑假生活结束了,新的学期又将开启,在这个学期里,我担任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的教学,体会父母为家庭忙碌的辛苦,管好自己,少给父母添麻烦,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父母的负担,为家庭事务出主意,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做贡献。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xx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人是为家乡做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二、教学资源分析
五年级上册的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有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五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即:“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我们是班级的主人”、“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骄人祖先灿烂文化”。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小学生处于敏感素质发展即将交替的阶段,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的发展阶段快要过去,力量、耐力等素质的敏感期即将到来。特别是大肌肉群的发展时期,也将向大小肌群同时发展的时期过度。五年级是素质发展的大好时期,相应练习的容量要大。
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对感兴趣的`事物可以做到较长时间的注意;但注意力仍然容易分散。参加活动的动机还是以直接兴趣为目标,喜欢的活动都愿意参加。特是集体活动,非常乐于表现自己的才能展示自身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手段,满足学生参与活动和学习的需要。
四、教学方法设计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7、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8、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五、德育渗透
㈠指导思想
充分体现课程标准,在生活的基础上实现课程的高度综合,将思想品德、生活常识、社会常识、手工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多项教育内容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整合。从目标看:关注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多重目标。教材呈现的是学生熟悉的一个个生活场景,并在注重理性生活、审美生活和道德生活结合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各项教育内容和多重目标的综合。
㈡培养目标
充分体现教材的范例性,新教材所蕴含的科学知识、道德观念和审美观念,不再是以“告诉”的方式,而是以范例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教材呈现的是一个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情景,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周边的生活情景去感悟。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习得“案例”本身,而是习得“案例”之后的某些更普遍的、更有价值的东西,新教材的设计注重对现实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对精神的感悟和对可能生活的憧憬,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1、以时间和儿童成长的需要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
本册教材以儿童的成长需要为主线,以儿童不断扩大的生活空间和时间为线索,整体呈现儿童的生活,从而引发儿童综合的学习和思考。同时,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着重选择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的、儿童需要并乐于学习的内容,在反映儿童现实生活的同时,也适当关注儿童对未来生活的需求。
2、突出养成教育的地位。
突出养成教育,即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通过行为指导、情境辨析,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其成长为德行良好、人格健全、能自然和谐相处的公民打下基础。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的学习特点。
通过精心创设活动情境,编写典型范例,设计思考问题,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同时,又考虑现实状况,活动方法简便易行,使活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点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即活动、感悟、实践、指导。
4、从教材的表现形式看,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
教材以图的形式,用儿童的语言和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教科书的趣味性、可读性、启发性和指导性。教材画面有利于儿童全面把握图像所表示的内容,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运用教科书兼备的表征功能、想象功能、审美功能和价值功能。
5、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一方面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有机结合,使教材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形成开放性教科书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为教师和学生留有选择、开拓和创造的空间。
㈢措施方法
1、要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利用现代化教具,努力投身于课改当中,响应区局“全员磨练合格课”的号召,认真锤炼合格课堂。
2、要十分重视学生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
3、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行教育。
4、重点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在集体活动多给优生及学困生开小灶,使优的更优,差的赶中赶优,达到“抓两头,促中间”,全面丰收,全面提升。
5、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电话,不断了解学生的动态,随时采用相应的措施,以便对学生进行督促教育。
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3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三年级下册共安排了三个单元主题,即:“说说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这三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教学总目标:
1。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认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4。培养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三、教学重点:
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的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0xx年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计划国际中小学。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五、教学措施
1。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通过各种有趣的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3。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4。力体现“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
教学进度:
第一周:《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
第二周:《为了大家共同的需要》
第三周:《社区需要我们共同参与》
第四周:第一单元的总结与提高
第五周:《移动的画板》
第六周:《合作的乐趣》
第七周:《地图是一幅画》
第八周:第二单元的总结与提高
第九周:复习
第十周:《我家的日常购物》
第十一周:《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
第十二周:《购物的学问》
第十三周:第三单元的总结与提高
第十四周:综合活动
第十五周:学生社会生活考察活动
第十六周:复习
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4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具体目标包括:
1、掌握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理解道德的意义和价值;
2、了解常见的法律法规,知道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树立守法意识;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注重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4、了解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5、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探究和发现。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认知:讲解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让学生理解道德的意义和价值,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法治意识:介绍常见的法律法规,让学生知道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树立守法意识;
3、生活习惯:讲解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包括饮食、睡眠、运动等方面,让学生注重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4、社会适应:介绍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基本构成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情况,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5、创新和实践:通过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策略
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包括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个案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将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如PPT、视频等,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将采用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教学资源
本课程需要以下教学资源:
1、教师:需要一位具有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教师;
2、教材:统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
3、教学辅助资料:相关法律法规、道德准则、案例分析等;
4、教学工具:PPT、视频播放器、投影仪等。
五、教学评价
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单元测试、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评估结果将及时告知学生和家长,以便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
六、课程实施建议
本课程实施建议如下:
1、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并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2、备好课堂所需的'教学资料和工具;
3、认真听取学生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4、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七、注意事项
1、注意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适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2、注重教学活动的趣味性,避免枯燥乏味;
3、加强课堂纪律,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4、注意安全教育,避免因教学活动引起的安全事故。
总之,本课程将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为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积极邀请家庭和社区参与教学,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务。
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5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的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生活(社会)研训工作将继续以市科研中心学科教研要求及区小学学科研训计划为指导,紧密结合我校的教学教研工作安排,以深化品德课程建设、提高品德学科育人质量为重点,加强学科课程实施力度,强化学科专业学习与研究,重视学科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深化品德学科教学改革,努力转变品德课“看图画、教课本”的传统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教学目标,进一步增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实现学科课程实施的规范化、教师课堂的专业化,全面提高我校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及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努力保持我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工作要点及措施
(一)加大检查力度,夯实课程实施方案
1.围绕“开齐、开足、上好”的课程原则,深入贯彻落实课程实施方案。结合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日常工作,做好课堂督查,加大监控频率,及时反馈监控情况;加强随堂听课及推门听课制度,强化常态课建设,确保每一堂课都能够上实、上好。
(二)加强学科业务学习,更新学科教学理念
2.继续进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的系统培训学习,正确把握学科培养目标及措施。根据本学科教师兼职教师多,流动性大的特点,学期初继续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的培训与学习指导,使老师们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明确课程是什么、怎么教,正确把握培养目标及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水平。认真组织学科教师参加对课程理念、教学内容的学习与培训。充分利用好区级教材培训的机会,及时进行校级培训,建立健全参训通知、到会记录、学习考核、成绩通报等形式,督促教师熟悉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明确课程目标,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3.继续深化市学科教学策略学习,熟练掌握学科教学流程及实施办法。以区送教活动、优质课评比活动等为学习平台,结合网络优秀课例或者聘请兄弟学校的优质课例观摩等活动,组织老师们对市学科教学策略进行再研究、再学习、再反思,促进学科教师不断优化品德课堂教学流程,提升个人教学设计能力。
4.系统学习德育教育知识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三)深化品德课堂教学改革,构建生本活力课堂
在教学的引领上,继续以市学科策略落实、学生有效参与、学科课程整合以及信息技术融合为深化着力点,大力推进学科生本活力课堂的构建,让学生学习真正发生、活动体验真正参与、品德养成真正落地,努力改变部分课堂“看图画、教课本”的现象,还真实生活体验于课堂,让品德课堂充满活力。
5.加大生本理念的学习与思考。深入学习课程标准以及其他教法内容,对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学生自主展示评价交流情况进行研究,真正在课堂放手学生体验、探索、发现,互相启迪,自主生成。
6.加强对生本活力课堂流程的反思改进。借助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质课赛课、专题课例研讨等形式,对活力课堂尤其是与学科活动性相结合的思考,加强对市、区品德学科“活动体验式”和“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的再学习和再落实,围绕市、区科研中心“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参与”研讨会精神,积极推进学生品德学科学习活动的自主、高效,努力在品德与生
活(社会)课程中,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进一步重视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平等共享关系的构建。
7.通过听课、评课、教学问卷调查等多种评价形式,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进行整改。在平时的教学评价中,建立互学互帮制度,促进学科教师水平与品位的提升。依托“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及示范课、展示课、达标课等活动,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建议兼、专职本学科的教师有关的品德学科听课节数本学期不少于3节和6节。
(四)夯实传统教研,加强创新教研,提升教师的研究力
8.继续落实教研教学常规建设,抓好教学的五个环节。老师备课继续实行电子备课与书头备课相结合的方式,减轻老师的负担的同时提高上课的效率。详案要求环节清晰,教学策略运用得当,内容详实,问题设计适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简案实用、有效;认真设计学生作业并充分利用《自主学习指导课程》,做到要求严格,指导有方,批改认真,反馈及时,辅导有效,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严禁作业应付、潦草。
9.扎实推进学科问题研究,有效组织针对性强的主题教研活动。深入课堂进行调研,对不同程度课堂呈现的问题进行思考、上报、梳理,并围绕着共性问题,借助集体教研活动、网络研修平台、常规专题研修等形式真正帮助教师解决教学难题,提高教学技能。
10.认真学习区关于品德课程资源区域化整理项目研究方案,深入解决区域品德教育突出问题。组织老师们认真学习区教研室提出的品德课程资源区域化研究方案,依托“问题导向”的德育课程实施研究、在课堂上实施:学生参与度高、活动设计实效性强以及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项目研究,为全区的品德课堂教学研究提供典型课例,推动研究实效。
(五)强化教师梯队发展,提高整体教师专业水平
11.抓好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以区“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好优质资源,以点带面,积极培养对象,制定培训计划,挖掘与发现事业心强、乐于奉献、敢于吃苦的教师,多加担子,多给机会,多加磨砺,让学科骨干教师迅速成长,逐渐形成一支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独特教学风格的专业团队,引领本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
(六)注重素养综合评价,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修养
12.不断完善本学科学业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内容、评价形式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逐步实行课后行为跟踪评价,探索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深化品德学科质量评价的内容及形式研究,立足学生品德学科素养形成,建立多元科学评价体系。各学校进一步完善阶段品德学科质量评价办法,实化品德学科质量评价。
三、活动安排
九月:
1、制订并传达本学科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组织品生、品社教材培训活动;2、学期初教学业务初查;3、参加省远程研修学习;
4、参加省品德学科教研员培训,做好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的校级培训工作;十月:
1、组织推门听课、开展课堂教学研讨;2、组织参加品德学科研究共同体专题研讨活动;
3、参加省远程研修学习;十一月:
1、参加区“名师送教”活动暨品德学科教学研讨会;2、组织参加学校课堂教学达标活动;3、组织不同学段质量抽测调研;十二月:
1、组织参加区品德学科研究共同体专题研讨活动;2、校常规调研,抽查课程执行情况;3、组织学科作业展览;
4、组织参加区品德与生活优质课评比活动;一月:
1、期末命题设计,迎接学期末教学调研;2、总结本学期教学工作,制定下学期工作计划。
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6
本学期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人承担七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为完成新学期的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安排如下: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体现了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特点。”据此,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年级教育。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理性阐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既是学生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学生会有各种感受,也可能有各种困惑和问题。教材不是让学生被动去适应这些变化,而是把变化看成是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认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接纳变化,在积极面对中学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中成长。
本单元以“成长的节拍”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
第二单元:
学会交往,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在重要的意义。
20xx年 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出台,“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被作为中国学生发展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提出。
青少年期的同伴关系,不仅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朋友之间亲密感也进一步增加。这一方面提高了中学生友谊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交友态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单元: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承接上一单元学会与同伴交往,本单元则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继续与延伸。
师长是中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学生和师长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质量。
到了青春期以后,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凸显,他们要求摆脱依赖、走向独立的愿望和行动增强,有时会和师长产生冲突。教材不回避青少年成长可能带来的各种冲突与矛盾,在尊重学生的独立愿望、成长需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走近师长,看到冲突背后“爱”的流动,通过主动对话和交流达成相互理解。
第四单元:
过健康、安全的生活。本单元内容在七上教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既是本册书前三个单元的价值升华,也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虽然课程设置上只是作为一个单元内容来呈现,但对生命教育的关切贯穿整套教材始终。
二、教学措施
1、不断学习,提升自我,超越自我,丰富自身知识,与时俱进,以适应思想品德的教学。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案,备好每一节课。
3、多样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更多地进行讨论、分析、探究活动和主题班会等形式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一定的效果。
4、教学中多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实例,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自身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5、上课过程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结合自身实际发表观点。
6、结合课文内容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独立完成。
三、教学进度
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7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三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即:“我和我的同伴”、“我在这里长大”、“我们的公共生活”、“家多样的交通和通信”。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教学总目标:
1.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认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4.培养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三、教学重点:
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的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措施
1.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通过各种有趣的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3.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4.力体现“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
六、教学改革实施设想
1.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
3.精心准备,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内外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七、培优补差安排
1.学困生指导:养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的品质。
2.优生指导:指导其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充分理解掌握课文知识的基础上,加以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备注
一3.1--3.4 1、我是独特的
二3.7-3.11 2、不一样的你我他
三3.14-3.18 3、我很诚实
四3.21-3.25 4、同学相伴
五3.28-4.1 5、我的家在这里
六4.4---4.8 6、我家的好邻居
七4.11-4.15 7请到我的家乡来
八4.18-4.22 8、大家的“朋友”
九4.25-4.29期中回顾小结
十5.2---5.6期中回顾小结劳动节
十一5.9--5.13期中考试
十二5.16-5.20 9、生活离不开规则
十三5.23-5.27 10、爱心的传递者
十四5.30--6.3 11、四通八达的交通
十五6.6--6.10 12、慧眼看交通
十六6.13-6.17 13、万里一线牵
十七6.20-6.24学期复习巩固
十八6.27-7.1期末测试
十九7.4--7.8学期复习巩固
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8
一、制定课程计划
1、依据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课程顺利进行。
2、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时不定期制定具体的教学安排,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分析教材和学生
1、使用统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明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
2、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以便更好地制定教学目标和内容。
三、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
1、掌握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法律知识,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
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四、设计教学方法和活动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学习、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结合多媒体资源进行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3、设计相关活动,如案例分析、课堂辩论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成长。
五、制定评估和反馈机制
1、采用考试、听课评估等方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2、定期进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活动,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组织开展课外活动
1、组织道德与法治相关的课外活动,如讲座、参观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道德素养。
七、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1、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2、参加学术研讨会、培训等活动,提高专业素养。
总之,我们将努力落实以上教学工作计划,确保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开展,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9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将包括以下内容:
1、道德教育:包括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关爱他人、遵守公共秩序等基本道德观念。
2、法治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理解法律的意义和作用,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3、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4、公民意识: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使他们能够尊重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
三、教学策略
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讲授:通过讲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使学生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
2、分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思考道德与法治的相关问题,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作业:通过小组作业,让学生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评价与反馈
本课程将采用综合评估的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估将包括以下方面:
1、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2、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发言情况、讨论成果等。
3、作业: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质量、数量等。
4、期末考试: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能力。
根据评估结果,将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教学资源
本课程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
1、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课程内容,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书籍和阅读材料:提供相关书籍和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课程相关内容。
3、社会实践: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与法治的实际应用,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4、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案例,拓宽学生的视野。
六、课程实施
本课程将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1、制定教学计划: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2、教学实施:按照教学计划,采用多种教学策略进行课堂教学。
3、课外拓展:提供相关阅读材料和社会实践机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
4、课程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七、课程评估
本课程将采用综合评估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将包括以下方面:
1、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2、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发言情况、讨论成果等。
3、作业: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质量、数量等。
4、期末考试: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能力。
评估结果将作为改进教学策略的依据,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10
学生知识基础现状分析:
经过又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的学科素养有了很大提高,提高了道德认知和践行;初步树立法律意识,进一步了解了相关法律。尽管当前青少年学生已普遍形成了对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基础法律常识的整体认知,但在知识结构上也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缺乏对法律精神的整体认知,对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理解不清晰。随着学生生活领域扩展和行为能力增强,他们必将深入参与社会与国家生活,并作为公民面对和处理自己与国家的关系,树立公民意识与国家意识。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这一生活主题,以宪法精神为主线,通过介绍宪法主要内容,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与国家意识教育,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教材设计了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分为两课。教材第一单元以“坚持宪法至上”开篇,让学生体认宪法的核心价值,初步理解宪法精神;教材第二、第三单元是对宪法精神的具体展开,第二单元,着重讲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第三单元,着重讲宪法规定国家制度,宪法将国家权力赋予国家机构并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第四单元,在前面以知识(宪法规范)为载体进行渗透教育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追求,引领学生尊崇法治价值、崇尚法治精神。这是对宪法精神的扩展。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进行有效备课,理清脉络,建构体系,把握主旨。
2、精选事例创设情境,基于情境,探究问题,生成观点。
3、课前进行新闻播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
教学进度:
预备周:制定计划,分配备课任务
第一周: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二周: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第三周:第三课公民权利
第四周:第四课公民义务
第五周:单元检测、清明假期
第六周:第五课,我国的基本制度(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第七周:第五课我国的基本制度(基本政治制度)课堂扩展活动
第八周:第六课我国的国家机构(权力机关)期中考试阶段复习
第九周:期中考试阶段复习、五一假期
第十周:期中考试及讲评
第十一周第六课我国的国家机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第十二周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
第十三周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
第十四周课堂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复习
第十五周中考高考自由复习
第十六、十七周期末复习、端午假期
第十八周期末考试
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11
一、学情分析
首先,经过七年级人际交往、网络特点、法律知识等等的铺垫,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到八年级的学习,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降低对 走进社会生活、遵守社会规则、勇担社会责任 的学习难度。其次八年级学生总的来说比较稳定,学习态度及氛围都比较好。但是八年级的内容无论是容量上还是知识理解难度上提升了一个度,而单单依靠生活常识和七年级的基本知识是不够的。所以学以致用恰恰是他们的弱点,这就需要让他们知道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不单需要记忆一些基础知识,还需要灵活应用,来解决一些实际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而所任教的班级里大多数是女同学爱学上进,但部分男同学虽很聪明,但学习劲头不足。此外,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基础知识背诵及书写方面对他们来说是弱项,究其原因是认识不到位,故在讲解时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理解,交给学生背诵的技巧,同时还要鼓励后进生,才能减少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二、教材分析
本册书包含四个单元十课的内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
精品学习文档
生活分为两课,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网络生活新空间,善于与人交流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本单元为后三个单元起到铺垫的作用,所以在整册教材中举足轻重。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如何合理利用网络。教学难点是懂得如何在社会中成长和理解网络提供的新空间。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分为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秩序、社会生活讲道德和做守法的公民,以人际交往为主题,围绕学生生活圈的扩展,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尊重他人,做一个诚实的人;学会尊重宽容他人,能够平等待人,与人为善。他是对上一单元内容的承接,也是本册教材内容的重点之一。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规则重要性的基础上自觉遵守规则,礼貌诚信待人,同时也要在理解违法的危害性的基础上预防犯罪。教学难点是理解各个规则的重要性,理解法不可违。第三单元,承担社会责任分为两课责任与角色同在和积极奉献社会。帮助学生学会交往,提高他们的交往品德,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本单元教学重点是加强学生对责任的认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认识到为社会服务,本单元为下一单元的知识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共分为三课国家利益至上、树立整体国家安全观、建设美好祖国,本单元是整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是激发学生为建设祖国贡献力
三、课标要求
(一)第一单元
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
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二)第二单元
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
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三)第三单元
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四)第四单元
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 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养成亲生活的行为,合理利用网络,维护秩序需要规则,做文明礼貌的人
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正确认识国家利益,实干创造未来
(二)难点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维护和改进规则践行诚信,有勇有谋,应对犯罪如何关爱他人如何捍卫国家利益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及措施
1.尝试用希沃授课助手教育新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
2.按学校的要求,认真备课,确定好教学环节的重点难点,科学安排教学过程。
3.做到课堂有练习、课后有作业,并且当堂的知识当堂消化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精讲多练,及时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训练,提高起综合运用能力。
4.注意对学困生的思想教育,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其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化解畏难情绪。
5.课前布置预习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6.做好课堂、单元、期中、期末测验的准备及分析总结工作。
7.多听课,不但要多听同学科老师的课,还要多听其它学科老师的课,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12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具体目标包括:
1、掌握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理解道德的意义和价值;
2、了解常见的法律法规,知道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树立守法意识;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注重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4、了解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5、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探究和发现。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认知:讲解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让学生理解道德的意义和价值,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法治意识:介绍常见的法律法规,让学生知道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树立守法意识;
3、生活习惯:讲解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包括饮食、睡眠、运动等方面,让学生注重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4、社会适应:介绍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基本构成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情况,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5、创新和实践:通过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策略
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讲解:通过讲解道德和法治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道德和法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游戏互动: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道德和法治知识;
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交流思想和观点,加深对道德和法治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
本课程需要以下教学资源:
1、教师:需要一位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
2、教材:需要一本适合二年级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材;
3、教学辅助资料:需要一些教学辅助资料,如PPT、视频等;
4、教学工具:需要一些教学工具,如白板、笔等。
五、教学评价
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价方法:
1、考试:通过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对道德和法治知识的掌握情况;
2、作业: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评价学生对道德和法治知识的应用能力;
3、观察: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学生对道德和法治知识的落实情况。
六、课程实施建议
本课程实施建议如下:
1、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并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2、备好课堂所需的教学资料和工具;
3、认真听取学生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4、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七、注意事项
1、注意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确保学生的安全;
3、注意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浪费和损失。
总之,本课程将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为目标,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沟通与合作,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务。
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13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适应教学改革形势发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凸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全面落实培优转差方案,切实把教学质量提高。
二、教材单元分析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体现了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特点。”据此,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年级教育。其中七年级上册主要包括:
第一单元:本单元以“成长的节拍”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第一单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理性阐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既是学生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学生会有各种感受,也可能有各种困惑和问题。教材不是让学生被动去适应这些变化,而是把变化看成是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认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接纳变化,在积极面对中学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中成长。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学会与朋友交往,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在重要的意义。2016年 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出台,“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被作为中国学生发展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提出。青少年期的同伴关系,不仅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朋友之间亲密感也进一步增加。这一方面提高了中学生友谊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交友态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承接上一单元学会与同伴交往,本单元则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继续与延伸。师长是中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学生和师长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质量。到了青春期以后,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凸显,他们要求摆脱依赖、走向独立的愿望和行动增强,有时会和师长产生冲突。教材不回避青少年成长可能带来的各种冲突与矛盾,在尊重学生的独立愿望、成长需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走近师长,看到冲突背后“爱”的流动,通过主动对话和交流达成相互理解。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本单元生命教育的内容在七上教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既是本册前三个单元的价值升华,也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虽然课程设置上只是作为一个单元内容来呈现,但对生命教育的关切贯穿整套教材始终。
三、教学进度安排(以实际工作日计算)
周 次
教学内容
第1周(9.1)
开学第一课
第2周(9.4-8)
第一课1.1中学序曲 1.2少年有梦
第3周(9.11-15)
第二课2.1学习伴成长 2.2享受学习
第4周(9.18-22)
第三课 3.1认识自己 3.2做更好的自己
第一单元复习
第5周(9.25-28)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4.1-4.2
第6周(10.1-6)
中秋、国庆节假期
第7周(10.7-13)
第五课交友的智慧5.1-5.2
第二单元复习
第8周(10.16-20)
第一二单元复习
第9周(10.23-27)
(单元)期中考试
第10周(10.30-11.3)
第六课 师生之间 6.1-6.2
第11周(11.6-10)
第七课 亲情之爱 7.1-7.2
第三单元复习
第12周(11.13-17)
第八课 探问生命8.1-8.2
第13周(11.20-24)
第九课珍视生命9.1-9.2
第14周(11.27-12.1)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10.1-10.2
第15(12.4-8)
第四单元复习
第16周(12.11-15)
第三、四单元测试
第17周(12.18-22)
第18周(12.25-29)
第19周(1.2-5)
模拟测试
第20周(1.8-12)
期末复习
第21周(1.15-19)
期末考试
第22周(1.22-25)
寒假放假
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14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为初中生的品德、思想发展设立的课程之一,也是必修的一门课程,从中学生的教学任务出发,制定此计划,帮助初中生了解道德、法制方面的常识,做一个遵法守法的中学生。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因为正处于青春期的开始阶段,思想上开始进入逆反期,本届学生从总体上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有很大的一部分的学困生,要想总体水平得到提高,则必须很抓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同时,一些小学的不良习惯还未改变,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绝大多数学习不够自觉,有个别学生学习不自觉,上课精力不集中,讲话,不注意听讲,作业又不认真按时完成,教师要多用心。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使这一部分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由于刚上初中大多数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较差,虽然思想品德的内容接近中学生的生活,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但无法与我们的生活相联系不能很好的运用到生活中,本期在加强学生基础训练的同时,还应特别注重综合能力的训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四个单元:“青春时光”、“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在集体中成长”和“走进法治天地”。分十课教学内容:青春的邀约、青春的心弦、青春的证明、揭开情绪的面纱、品出情感的韵味、“我”和“我们”、共奏和谐乐章、美好集体有我在、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伴我们成长。
三、实施目标的方法和措施:
1、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注意学生的接受性,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强化学生学习的建构性。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用活动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在亲身体验中发展。
2、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互动活动蕴涵着人文关怀,在学生的互动活动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突出探究式学习,主题探究是每一个单元的灵魂,如何组织主题探究。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讨论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
3、搞好教学还要抓好以下几个问题: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
这是教学的基础。分析透彻活动和材料,这是传授概念、观点的前提。组织好体验活动,这是促进学生内化的手段。、指导好实践活动,这是实践学生良好行为的途径。
4、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5、改进教学方法,用多媒体课件,实物等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习、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
四、教学进度表
本学期共28课时,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15
一、全期德育工作目标:
1、做好晨检,预防甲流。师生安全,无重大事故。
2、围绕“xx”工程目标,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3、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4、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二、本期班德育工作基本要点:
1.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在实现班集体的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2.在学生中培养竞争意识,有“你追我赶”的比学风格。
(1) 通过各种方式,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和良好的习惯。
(2) 指导本班学生的课外阅读,组织和举行读书会,培养他们良好的.文化底蕴。
(3) 经常与各门学科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情做好协调工作。
3.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不乱扔、乱吐、乱画。学会清理书包、抽屉,学会打扫教室卫生。
4.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5.健全班委会,明确分工,提高小干部的管理能力。
三、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48 名,男生21人,女生27 人,孩子们都热爱学校,热爱班级,学习积极性高,能听老师的话。但也有部分孩子自我约束能力极差,卫生习惯差。
四、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班会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发挥小干部作用,师生共同管理班级。
3.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向学生进行教育。
4.加强安全教育,利用晨会、集会、升旗、黑板报等形式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平时多深入了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学生安全。
5.抓好两操的教育。
6、加强家校联系,家长与老师共同教育孩子。
五、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民族主义教育
1、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周;
2、成立班委会
3、交通安全教育班队活动
4、各班出《我上学了》《预防甲流》两黑板报
5、收看两个节目:《开学第一课》《走进新中国》
十月:香樟文化建设
1、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讲座。
2、爱国主义教育,综合实践活动。
3、理解香樟文化内涵,提炼班级文化内涵。
4、书香班级文化建设。
5、建立班级图书角。
十一月:科技在我身边
1、出一期科技板报。
2、参观校园科普园(植物园)。
3、看一期科普节目
4、讲科学家的故事。
5、安全教育
十二月:学生文明展风采
1、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演讲比赛
2、芦淞德育特色资料汇编,年度德育工作考评
3、评选优秀礼仪生
4、征集jq工程成果
5、召开樟小“少代会”
一月:
1、班级工作总结。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3、假期工作安排、安全教育。
《小学一年级班规》
朋友们到学校;个个都想学习好。
我们定个新班规;大家自觉来做到。
第一上课要听讲;爱动脑筋不乱想。
第二作业要做好;认真写字按时交。
第三活动要安全;不要打闹不要跑。
第四发生困难事;报告老师来帮助。
第五天天来学校;不缺课来不迟到。
最后一条很重要;尊敬师长问声好。
【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03-09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04-13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01-07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07-28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01-13
道德与法治我很诚实教学设计12-11
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优秀05-08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5篇02-19
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