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高山》观后感

时间:2024-06-14 16:43:4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我本是高山》观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观后感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本是高山》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本是高山》观后感

《我本是高山》观后感1

  《我本是高山》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坚韧不拔的女人和一群年轻老师带领一百多个女孩成功逆转命运的故事。影片通过展现女孩们在高山上的艰辛生活和他们努力改变命运的过程,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爱、青春、热血和命运的力量。

  张校长的“燃灯精神”让人印象深刻,她创办了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为困守大山的女孩们提供了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些大山女孩们因为张校长的帮助而聚在一起,他们一起努力克服困难,努力丰富着自己的人生。

  影片中展现了女孩们的成长历程,他们从懵懂无措到逐渐明白自己的梦想和目标,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选择。这些女孩们在张校长和老师们的帮助下,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走向了光明的未来。他们的坚韧和勇气让人动容,也让人深刻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我本是高山》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它让人感受到了爱和希望的力量。这部电影让人深刻认识到,只要有梦想和努力,就一定能够改变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它不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更是一部充满教育意义的作品,它让人深刻思考并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谛。

  电影《我本是高山》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坚毅女人和一群年轻老师的故事,带领一百多个女孩成功逆天改命的经历,让我深受触动。这部电影围绕着爱、青春、热血和命运展开,向观众展示了人性的.力量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影片中,张校长作为主要角色,秉持着为人奉献的燃灯精神,创办了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她给那些困守大山的女孩们提供了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这群大山女孩们原本对未来一无所知,但因为张校长的带领,她们聚集在一起。她们共同跨越了前进路上的阻碍,努力拓宽人生的选择,丰富着自己的人生。

  电影中的女孩们展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毅力。面对艰辛的环境和压力,她们不屈不挠地努力学习,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奋斗。她们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逆天改命的经历令人动容。这些女孩们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更是为了家庭、为了家乡,她们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也为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电影中的故事还展现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感。年轻老师们像姐姐一样关心照顾着这些女孩们,给予她们爱和关怀。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教育方法,激发出了女孩们内心的潜能,帮助她们树立自信,掌握知识,追求自己的梦想。这种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让观众深感温暖和感动。

  电影《我本是高山》带给我强烈的触动和启发。它让我明白了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也让我意识到爱与关怀的力量。这是一部充满勇气和希望的电影,它以真实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和克服困难的力量,让观众思考自己的生活和将来的发展。

《我本是高山》观后感2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题记

  张桂梅老师,如同崖畔的桂,雪中的梅,在灿漫山花中倔强地绽放着。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却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奉献之歌。

  电影中的女孩们都来自大山深处,面对的是贫穷和无知,但她们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击倒。相反,她们在张桂梅老校长的带领下,勇敢的.去面对挑战,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她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证明了自己也可以改变命运,也可以拥有美好的未来。

  电影中的情节让我感受到了爱、青春、热血和命运。女孩们之间的友情和团结让人感动,她们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彼此,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而张校长则是她们的精神支柱,她用自己的信念,影响着每一个女孩,让她们懂懂得了奋斗的意义。

  电影中的故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改变命运,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不断努力,为自己的未来奋斗。

《我本是高山》观后感3

  影片《我本是高山》,讲述了爱、青春、热血与命运交织的动人篇章。以张校长为核心,描绘了她引领一群青涩教师,助百名山区少女扭转乾坤的壮举。这是一段坚韧奉献的'女性传奇,也是大山女孩逐梦未来的生动写照。

  电影里,张校长承载“燃灯精神”,创立丽江华坪女高,为深山少女开启命运之门。这个感人故事,诠释了希望与奋斗的力量。在校领导的引导下,这群山区少女携手跨越层层难关,奋力拓宽生命选择。

  观影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人性的光辉与力量。面对艰难险阻,唯有坚持不懈,方能创造奇迹。电影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充满希望和正气的世界,温馨而激励人心。

  总之,《我本是高山》是一部洋溢着感动与正能量的佳作,引人深思生活真谛。它不仅是催人泪下的励志之作,更是彰显人性美好的典范,让我们领略到爱、青春、热血与命运的强大能量。期待更多这样正能量的作品传递开来,让更多人为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所触动。

《我本是高山》观后感4

  在观看《我本是高山》前就已经看过关于张桂梅校长的纪录片,电影结束,思绪久久不能平复。张老师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一个极致的理想主义者,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女性力量的具象化。张老师展现出的女性力量,是一种坚韧、勇敢、独立的精神,是一种无畏的勇气,是一种不被外界压力所左右的决心。在每一个微笑中,每一个坚定的眼神中,都蕴含着无限的力量,这种力量在时间的沉淀中愈发精彩,掷地有声。

  《论语》中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在坚持信仰、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难免会有磨难与挫折,但只要心中有光,脚下有路,便能走出自己的一方天地。张老师在建设山区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过程中,几经阻挠却仍不放弃,是作为共产党员的信仰支撑她一路向前,是张老师对党的'承诺让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坚守大山深处,她从不抱怨,即便病魔缠身,也没有改变她为学生奉献自己的决心,她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上千名女孩的未来,用希望的光芒照亮了山区女孩原本暗淡的人生。

  电影终归是电影,是站在资本和艺术的角度俯视凡尘,影片中的情节只浮于表面,道不出张桂梅校长一路走来的艰辛。张老师带着自己的信仰和理想,投身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做好了随时为人民服务的准备,扎根在大山深处,站在群峰之巅为山区贫困女孩指出一条明路。张老师作为一位女性,是吾辈楷模,是我们的航标,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本是高山》观后感5

  “本高山”在藏语中意为“财神”,作为一座著名的藏族神山,它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境内,是当地藏族人民心中的圣地。

  这部电影《我是本高山》以本高山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信仰、自然和人类情感的故事。影片中,主人公小桑是一个生活在本高山脚下的藏族男孩,他的家庭以传统农耕和放牧为生。然而,小桑的阿妈因病离世,父亲也因为矿山的开发而离开了家乡。这使得小桑和他的妹妹日娜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同时还要面对失去信仰和传统的`困境。

  电影通过小桑和日娜的视角,展现了本高山的美丽风光和当地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同时,影片也呈现了现代化进程对传统农牧生活的冲击,以及人们对信仰和自然的敬畏与依赖。在这个过程中,小桑和日娜不仅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还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责任。他们通过与自然的互动和传统的仪式,找到了重新连接信仰和传统的方式,并从中获得了力量和勇气。

  整部电影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细节展现出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影片也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的文艺作品,也是一部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优秀影片。

  总之,《我是本高山》是一部展现藏族文化、人与自然关系以及家庭情感的优秀电影。通过这部电影,观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藏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同时也可以思考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以及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

《我本是高山》观后感6

  这部电影以张桂梅老师的真实事迹改编,让我们可以看到华坪女高是如何一步一步创立起来的。“我本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句女高校训,在看完电影后再读更加震撼人心,这不只是校训,更是女孩子们心中的呐喊。

《我本是高山》观后感7

  “我本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蔑视卑微的懦夫。”

  周末,妈妈带我观看了一部影片——《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让我深受触动。它讲述了一群来自大山深处面对贫困而无知的女孩,在张校长的帮助下逆境成长、改变命运。

  电影中展现了张校长的"燃灯精神",她不仅是一位校长,更是一位引领女孩住走向光明未来的引路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首诗我一年级就会背,但不知道其中的意义。直到今天看了这部影片才明白这句诗所表达的境界——有些人的光芒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这让我想起了从我入校园到现在,遇到过的许许多多像张校长这样的好老师,他们有着崇高的教育情怀,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比如我现在的班主任杨老师已经退休,仍坚守在工作的岗位上,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甚至带病上班。寒冬腊月,每天清早,杨老师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十分关心同学们上学路上鞋袜有没有淋湿,衣服有没有穿暖,早餐有没有吃好。课间休息,杨老师经常找我们谈心,关注我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夜幕降临时,杨老师还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准备第二天的备课。

  影片中,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有一处是山英山月姐妹的部分。成绩好的姐姐被迫辍学,嫁人后被家暴致死,苍白无力地结束了一生。胆怯自卑的.。妹妹努力过,挣扎过,放弃过。在老师的帮助和同学的鼓励下,坚定地去参加高考,最后成功考上了大学,山岸两头挥舞的灯光,寓意着人生有了新的希望。

  电影中的故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改变命运,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也让我更加珍现在的生活,不断努力,为自己的未来奋斗。

《我本是高山》观后感8

  《我本是高山》是一部让人感动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个关于爱、青春、热血和命运的故事。影片中的张校长是一个充满热情和奉献精神的人,她创办了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给困守大山的女孩们提供了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个故事让人感动,让人为之动容。

  影片中的女孩们来自大山深处,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却又无法摆脱现实的束缚。张校长的出现改变了她们的命运,她们得到了一个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这部电影展现了女孩们的坚毅和勇敢,她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勇敢面对,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影片中的故事让人感动,它让人看到了爱和奉献的力量。张校长用她的“燃灯精神”影响着每一个女孩,她们在她的带领下一起努力,一起成长。这种精神感染了观众,让人为之动容。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作品,它让人看到了希望和勇气。它让人明白了爱和奉献的力量,让人明白了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改变命运。这部电影让人深受触动,让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我本是高山》观后感9

  大学学费又涨价了。

  开学以后,以及教师节,中小学生争先恐后给老师送礼物,不送礼会得到放任自流的特珠关照。

  幼儿园老师暗中虐待学生,负面新闻层出不穷。

  终于,如一股清流喷涌而出,一朵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茁壮成长并且盛开,这就是云南丽江大山深处的张桂梅老师。

  老师,女教师,一位原本也是如花似玉的姑娘为了大山深处的教育事业,满脸风霜。

  学校可以全免费,教育可以这么办。大山深处的女老师张桂梅给城市的人们开了眼界。

  女学生辍学,张桂梅翻过几道山梁进入学生家,从学生父亲手中几乎抢过女孩子,承诺住宿全免,并且还将自己手中仅有的零用钱给了孩子父亲。

  作为观众,泪水情不自禁往下掉落湿了衣襟。

  大家都在追求物质享受,拼命捞钱,却有人主动往外送钱?

  看到张桂梅胸襟上的`党徽时,我找到了答案。只有共产党员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张桂梅对教育良性健康发展是不够的。要有上亿个张桂梅,每个人内心都有张桂梅情结才好。

  电脑从娃娃抓起,教育从师范学校、师范学院抓起。道德、法制并举,缺少仁爱之心的不能录取师范。

  任重道远!但愿电影《我本是高山》能够唤醒广大教育工作者心灵深处的良知,真心实意以张桂梅为榜样,前赴后继做张桂梅那样的人,庶几,电影才算没有白拍,海清才算没有白表演,剧本才算没有白写。

《我本是高山》观后感10

  看完电影脑海中最强的感觉是:“留白”!

  说实话,看电影之前原以为泪点很多,但看下来并不是,至少对于我而言是那样。感觉有些可以催泪的地方,但镜头(事件)切换的很快,不给观众强化刺激反应的机会,可以说是不故意煽情。甚至丝毫不给观众情绪积蓄的机会,迅速转换到下一场景。

  在表现张桂梅老师昏迷后的病情,影片采用了一种意象的处理方式(没有直接通过人物语言表达,而是通过镜头语言展现,至少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在亲情与信仰中有了一个纠结后的选择。

  关于张老师和丈夫(胡歌的.角色)的剧情,个人觉得影片的处理让张老师这个角色更加人性,更加写实。每当丈夫的角色出现,镜头或晃动,或时虚时实,不同运镜技术的运用以蒙太奇的手法体现出过去回忆与现实的交织。

  关于酗酒的女性,有人争论女权的话题,让我想到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是狗屎还是佛,要看说者心中有什么。

  关于信仰该如何表达?我不是电影人,不专业。但凭个人理解,觉得电影不想直接去展现,与其牵强生硬的表现(尤其是语言表达),倒不如通过镜头间接表达(国旗、党徽、党旗等)。这也是我感觉到电影处理中有留白感觉的一个方面。

  印象最深的三句(段)台词:

  1、我就憋着,眼泪滴在他的脖子里;他也憋着,眼泪滴在我的手上。(大意,收到她和父亲时。)

  2、你记住,不管走到哪儿了,你都是你自己。

  3、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片尾曲的一句歌词)

  另外让我出戏的几个细节,但总体无关大局。

  1、树旗杆的细节,先树旗杆再升国旗比较合理(片中挂着国旗直接树起旗杆)。

  2、高考倒计时挂纸,始终都是崭新的,三年间没有新旧区别。

  3、山英的身高刻度粉笔印记新旧处理细节,三年间无变化。

  一部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体验,不同的审视角度,自然会见仁见智,不同的人会有不一样的解读。

《我本是高山》观后感11

  张桂梅老师的故事,已经耳濡目染,甚至在很多次的写作中也借用她的故事表达有责任、有担当、肯奉献的形象。

  听到张桂梅老师的故事要被拍成电影,在新闻里断断续续很多次看到海清老师为了把一个人物表达的更契合做出的各种努力,让这部电影在我的脑海里充满了好奇。好奇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如果变成电影会如何呈现?

  本着好奇心,一直在关注,上映多日后,终于得闲,翻开影评,大概是两种声音,一种是夸海清老师演的好,一种是在骂,故事的情节不符合当时的实际。而让我更好奇的是它的名字——《我本是高山》,故一人前往电影院观看。

  我本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本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巨人的.肩上藐视卑微的懦夫。

  山月在自家的屋檐上写下了“我本是高山”,然后没有再读书,在父亲和哥哥的逼迫下嫁给了四十多岁的老头,遭受家暴至死。后来在张老师每次去山英家家访时,都会响起校训。

  高考前,一段关于《我本是高山》的优美的朗读到高中时的重复而快速的重复朗读——这应该也是一种记忆方法,记得自己也曾经这样朗读过,为了记住它,只是效果甚微,但很能表现那是高中,面对的是高考。

  大概看完,想完,我还是不能很完美地理解到底为什么取名《我本是高山》,也许这个校训可以直接定位到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也许这个校训可以让我们直接想到张桂梅老师的励志故事;也许这个校训可以表达丽江的山和水,师和生;也许这一群女孩子们本就是高山,本就是人杰……

  我本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本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巨人的肩上藐视卑微的懦夫。

《我本是高山》观后感12

  康宜原定于昨晚进行的观影活动因故延到今天上午,原定的“观影团”成员周日各有要事,最后观看《我本是高山》的人剩下了四位——康宜伉俪、易家妈妈金医师和我。上午康宜让她的夫君富宇担任专职司机,两人专程从椒江开车来黄岩接我和***妈,我们两个老太太上车后,都笑说自己“今天涨身价了”。

  10:30,车到椒江老粮坊德信电影城,康宜用手机扫出预定的电影票,我们走进6号放映厅。我们进去时,这个放映厅里已有一对母女,加上我们四人,中途又进来一位:出场时观众总人数7人。

  电影《我本是高山》根据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她以“教书救人”为己任,引领大山深处的女孩们热烈生长、打破命运牢笼的故事。片名出自张桂梅定下的华坪女高校训: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我本是高山》首映前,网上就有不少吐槽的文字,主要是针对剧情与真实的不一致,譬如把女生酗酒的父亲,改成了酗酒的母亲;把山里女孩不学习的原因改成贪玩,逃课去逛街;把支撑张桂梅走下去的精神力量改成了她的亡夫……

  我和康宜虽不是“英雄”但“所见相同”,我们都认为看完电影才有发言权。于是我们专门相约观影,此刻专注地盯着银幕观赏电影。

  影片前半场以渲染贫困和办学的艰难为主,开学典礼时,学校俨然是一片工地,到处都是施工的'钢筋水泥,开学典礼在仅有的一幢教学楼前面的空地进行,教育局长刚讲了两句话话筒就因保险丝烧断而“失声”,领导退场时陷进淤泥,刚开学的华坪女高没有食堂、厕所、围墙和大门——简陋至极!大山里深度的贫困,就像是深度的窒息和深度的绝望一样,让我看得心里很压抑的同时也领悟了张桂梅所说的“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的深刻含义,因为高考才是这些大山里贫困女学生们逆天改命的唯一出路。

  影片后半场着重刻画张桂梅用“愚公移山”的实际行动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的事迹:张桂梅节衣缩食,缩减自己的伙食费,少吃肉,甚至不吃肉,把钱省出来,去接济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把自己的被子、衣服翻出来,给学生们用,帮助她们补课;她拖着瘦弱多病的身躯,在大山里穿梭,翻山越岭对学生家访,精确收下应收的免费女生;去工地找回辍学打工的学生;她“顶风”克扣节假日,让老师加班加点给学生补课;就这样,3年苦战,17名老师中,有9名受不了,走了,但张桂梅还是带着剩下的人咬牙坚持了下来,全力辅导她们,并创造了奇迹,在一年半里让学习基础极为薄弱的学生达到高一水准,三年后96人全部考上了大学,本科率达70%。

  镜头里,考上高校的华坪女高那些女孩们,一个个都满脸笑容,青春自信。她们用模仿张桂梅校长言行的小品表达对她的尊敬和爱戴。

  看电影前半场时,密闭的放映厅令我呼吸不畅,加上剧情的压抑导致我直接倒胃呕吐,康宜要陪我出放映厅,我忍住不舒服,坚持看完了全场。

  看完《我本是高山》,我想起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的话:“《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孔子是圣人,他开创私学,培养了三千弟子。我觉得在改变女生命运这一点上,张桂梅确实是当代圣人,她是高山,是一个最真实、最纯粹、最有信仰的人,她的高尚唯有神会而无法表演。片中扮演张桂梅的海清,形似很逼真,但神似却嫌不足。特邀出演董老师的胡歌,形象也属于直线型而非立体型。编导把张桂梅的精神支柱归因为她对丈夫的思念,改变了真人的精神内核。片中张桂梅对老师的苛刻,对学生的逼迫,违反了《劳动法》《教育法》。她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就是延长教学时间,逼着学生刷题做题。她的思想教育简单粗暴:“不读书你就回家嫁人生孩子去!”——虽然艺术允许虚构影片允许改编,但这些依然是片中无可否认的瑕疵。

  真实的张桂梅说:“一个重病的人,为什么浑身有病却不死,却没有倒下?因为始终有一种精神支撑着我,那就是感恩,那就是回报!”为了感恩和回报,张桂梅经历了无数痛苦折磨,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了出来,毫无保留,她孤身一人,没有车、没有房,只有学生……原汁原味的“苦行僧”张桂梅才是最感人的,她的“教书救人”的朴实追求是我们最稀缺的、最宝贵的。

  高山仰止唯有神会,这就是我观看《我本是高山》后的感悟。

《我本是高山》观后感13

  我们学习她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战斗在大理市太邑山区的`教师,我决心认真学习,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我本是高山》是一部让人感动和鼓舞的电影。影片讲述了一群大山女孩在张校长的带领下,通过努力学习和奋斗,成功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

  影片中,张校长以她的燃灯精神,创办了一所女子高级中学,给大山女孩们提供了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些女孩们虽然来自贫困的家庭,但是在张校长的激励和帮助下,他们展现出了坚韧和勇气,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学习,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影片中的每个角色都展现出了不同的性格和魅力。张校长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敬佩,而那些大山女孩们的坚毅和努力更是让人感动和钦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展现出了青春的热血和对未来的渴望。

  这部电影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也让我看到了青春的活力和勇气。在这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社会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影片中的那些女孩一样,勇敢面对困难,努力奋斗,不断提升自己,为自己的未来努力奋斗。

  总的来说,《我本是高山》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它让人看到了教育的力量,也让人看到了青春的活力和勇气。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关于改变命运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爱、青春和命运的感人故事。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勇气和坚持,就能够逆天改命,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本是高山》观后感14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看了《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是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

  云南大山里,人们思想落后,生活贫困,女孩们一到成年,马上会被家里安排结婚生子,她们的命运就是这样,她们没有选择的权力,为了改变这一群女孩的命运,张桂梅创办了华坪女子高级中学。

  在学校各项设施都不达标的情况下,张桂梅执意开学,因为她知道,早开学一天,一些女孩的命运就会被改变。开学典礼的那天,好不容易请来了上级领导,没想到电跳闸了,喇叭坏了,下面的学生追逐嬉闹,作为校长,张桂梅很无奈,只能草草收场。

  就这样开学了,学生们的基础差,有的初中都没有毕业,大多数上课听不懂,她们聊天、玩游戏,下课铃一响,就没影了。早上叫起床也不起,晚自习不回教室,在外面游荡,看到这种状态,老师们也没有坚持下去的信心了,他们开始懒散、抱怨。他们觉得这一切的缘由都是张桂梅的坚持造成的,大家开始埋怨她,不尊重她。我又气愤又难过,为什么这些孩子不知道珍惜机会呢,为什么老师们不懂得体谅呢!看到这里,我觉得一切都是昏暗的,无力的,当张校长拖着满身肿块,一触就痛的身体躺在还满是石子淤泥的操场里,我觉得好崩溃,太难了。但她没有倒下,继续找领导凑钱,继续赶着学生学习,她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尽管颤颤巍巍,却一刻也不曾停下,这时,我觉得电影里只有张桂梅是清晰的,她那么勇敢,那么满腔热血。

  张桂梅除了每天的伙食费三元,剩下的.钱全部都给了学生。学校有姊妹俩,姐姐叫山月,妹妹叫山英,山月学习好,母亲去世,家人不同意她上学,让她嫁人,刚生育完,就被她的丈夫活活打死,这就是山里女孩命运。张桂梅难过不已,将自己的钱全部拿出来,交给女孩家里,将妹妹山英带走,鼓励她努力学习,走出大山,不要重复姐姐的命运。张桂梅虽然有着严厉刚强的外表,但却有着棉花般柔软的心,别人给她捐的看病钱她给学生治病,她把所有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真心付出,无怨无悔,我想真实生活里,对她来说,这样的事,应该很多很多。

  日复一日,学校的环境也有了改善,有了操场、围栏、大门。学生们老师们亲眼目睹了张校长的不容易,也都被感染,老师们更加用心的去管教学生,学生们也意识到了学习机会的珍贵,开始不分黑夜白昼刻苦学习,有了目标,有了方向。

  转眼三年过去了,学生们更加体谅她、爱戴她、敬佩她、牢记她说的每一句话。张桂梅校长将理想变为现实,将不可能变为了可能,她让这些孩子的眼睛里变得有光,让她们懂得努力的意义。最终,孩子们都如愿考上了大学,走出了这座贫困的大山,朝着心目中的生活奔去,看着她们远走高飞,张桂梅很欣慰。此时,我的眼泪像决堤的河水一涌而出,停不下来,我为张桂梅的付出终于得到回报而流,为这些孩子终于有了选择而流!

  对比张桂梅,我们普通人做不到她的万分之一。想一想,我们会用毕生精力在大山里办一所学校吗?我们会在一种所有人都不上进的状态下继续坚持下去吗?我们会毫不利己的去为别人吗?我们都都会说不吧!张桂梅说:不要总说命运不公平,我们有自己的能力,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它。我想在学习中也是一样的,不能总抱怨学习有多难,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更刻苦一点,付出比常人多的努力,可能就会成功了。我们都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生活条件,学习条件比大山里的孩子们要好的多,我们不能辜负了这美好的一切!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响彻山谷的宣言,在我耳边久久挥之不去,另我心血澎湃,看着张桂梅,我泪眼模糊,有些人生来就是高山,我们做不了高山,那就做环绕高山的小山吧!就做拥抱高山的树林吧!

《我本是高山》观后感15

  云南的贫困山区也是我一直关心的地方,影片十分客观的反映了那里的社会和文明的变化,带领大家真切感受到了忘我,崇高,拼搏和各种爱。在最穷困的小地方却存在着最顽强的生命力,诠释了生命真正的价值。“考上大学就能改变三代人的命运”,最质朴的思想让青春燃烧出最大的光芒,点亮了这里每家每户和每个山庄,这是一种真正的星星之火。

  “另一个世界”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离我们也是20xx多公里,在他们爬出大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多爬进大山。张桂梅校长是令人敬仰的,山月的'命运是令人惋惜悲恸的,她们的故事也并不是唯一的。希望社会性的问题和悲剧在不断发展中减少和最终消失。“我本是高山”让很多自认为“本不是高山”的人坚定信念,树立信仰,坚持不懈。

【《我本是高山》观后感】相关文章:

我本是高山观后感06-09

我的长征观后感08-19

我的高考观后感11-14

我的战争观后感10-30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06-13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06-27

《我和我的祖国》电影观后感03-27

舞出我人生观后感11-19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