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鸡教案集合5篇

时间:2024-08-16 10:48:23 教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母鸡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母鸡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母鸡教案集合5篇

母鸡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理解、感受不同节奏的小鸡叫声,在游戏中感应小节末拍节奏。

  3.能用(轻、慢)和洪亮的声音表现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1.母鸡孵蛋的音乐、鸡蛋三个、三种不同形象小鸡的图(棒棒鸡、打嗝鸡、害羞鸡)、笔。

  2.铃鼓、丝巾每个小朋友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母鸡叫咯咯》音乐律动进场。

  (二)熟悉歌曲《母鸡孵蛋》。

  1. 教师用彩蛋示范歌曲。

  2. 幼儿学唱并动作表现。

  (三)认识三个不同特征的.小鸡宝宝,并能模仿各种形式小鸡的叫声。

  1.棒棒的小鸡——感受小鸡的叫声,能用洪亮、有力的声音表现自信。

  (1)倾听棒棒小鸡的叫声。

  (2)教师用简单图示表示,幼儿听音乐歌唱。

  a.教师带领幼儿清唱一遍。

  b.听音乐唱一遍。

  2.打嗝的小鸡——感应小节末拍节奏。

  (1)听出打嗝小鸡在小节末拍打嗝的规律。

  (2)教师边听音乐边用笔画出打嗝鸡的叫声。

  (3)幼儿学会在结尾处做打嗝动作。

  3.害羞的小鸡——用轻、慢的声音进行表现害羞。

  (1)用拖小尾巴的图示表示害羞鸡的慢。

  (2)幼儿随音乐一起表现害羞鸡。

  4.集体演唱,模仿三种小鸡的叫声。

  (四)介绍铃鼓和丝巾的特点,用铃鼓和丝巾表现各种特征的小鸡叫声。

  1.幼儿熟悉道具,并讨论:如何用铃鼓和丝巾表现各种小叫的叫声。

  2.借助乐器、道具表现歌曲。

  (五)音乐游戏。

  幼儿跟着音乐演唱并表演

母鸡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认识“疙、瘩”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讨、厌”等15个字,会写“讨厌、理由”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描写母鸡的词语中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找到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变化的原因。

  4.比较《母鸡》和《猫》在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母鸡图片。提问:大家都见过母鸡,它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

  2.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的另一篇文章——《母鸡》。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先读读这些词语,看看你是否已经通过预习认识了它们。

  出示词语,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再齐读。

  重点指导“疙瘩、侮、撮、啄”的读音和“恶”的多种读音。

  2.重点指导“毒、孵、警、戒、伏”,在田字格中范写。(“孵”左边“卵”的笔顺:撇、竖提、点、撇、横折钩、竖、点,7笔写成。“伏”字不要漏了点。)

  3.词语会读了,相信课文也能读好,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老舍笔下的母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书,然后交流感受。(讨厌、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

  3.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是不一样的.,请用横线画出作者直接表达对母鸡态度的句子。

  4.出示句子:

  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①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②读句子,抓住“一向”“不敢”体会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感态度。

  ③从开始的“讨厌”母鸡,到后来的“不敢再讨厌”母鸡,作者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着读出情感的变化。

  5.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讨厌母鸡,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不讨厌母鸡。

  1~3自然段:写作者讨厌母鸡。

  4~10自然段:写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

  四、课堂小结。

  读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作者对母鸡的尊敬、赞颂)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后“资料袋”,了解作者。

  2.找一找作者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回顾导入。

  1.出示生字词语,检查掌握情况。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老舍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呢?让我们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1~3自然段。

  1.请大家默读第1~3自然段,想想:老舍为什么讨厌母鸡?画出相关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2.学生交流:

  (1)母鸡的叫声。

  ①母鸡的叫声有什么特点?(没完没了、如怨如诉、发了狂)

  ②作者写不同情况下的母鸡的叫声,是为了说明什么?(说明“我”一向讨厌母鸡。)

  ③老舍对母鸡的观察多么细致呀!听到母鸡没完没了、如怨如诉、发了狂的叫声,觉得母鸡很讨厌。谁能读出作者厌烦的情绪?

  (2)母鸡还有哪些方面让人讨厌?

  ①你觉着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母鸡?(欺软怕硬、喜欢炫耀)

  ②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抓住“不反抗、欺侮、下毒手、狠狠地咬”,体会母鸡的欺软怕硬。抓住“发了狂、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体会写出母鸡的喜欢炫耀所使用的夸张手法。)

  ③读出对母鸡的讨厌之情。

  3.通过刚才的交流,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

  出示:这是一只()的母鸡。(叫声讨厌、欺软怕硬、喜欢炫耀)

  (二)学习第4~10自然段。

  1.因为母鸡叫声讨厌、欺软怕硬、爱炫耀自己,所以作者讨厌母鸡。后来,作者为什么不敢再讨厌它了呢?文中有一个自然段明确地告诉我们原因,你找到了吗?

  出示句子: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齐读第9自然段。

  2.老舍说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哪些句子写出了母鸡的这些特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4~10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在旁边做批注。

  3.学生交流。师小结: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了它确实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4.带着对鸡妈妈的敬佩和喜爱,再读句子。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5.你对这三句话有了哪些新的体会?(这三句话既是在赞颂母鸡,也是对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

  6.因为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和伟大,所以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试着说说你的体会。(作者用“不敢”来表明自己对母鸡情感的变化。他此时已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尊敬、赞颂,是情感的升华。)

  三、拓展延伸。

  老舍认为“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你是如何理解母爱的?

  四、比较《猫》和《母鸡》的异同。

  1.《猫》和《母鸡》都是老舍的作品,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它们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2.学生交流。

  3.相同之处:①文章结构清晰。《猫》用过渡句将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母鸡》用过渡段将母鸡孵小鸡前后的不同联系在一起,使文章浑然一体。

  ②善用“总—分”结构。《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古怪的表现。《母鸡》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母鸡令人讨厌的三个方面。

  ③都列举具体事例来表现动物的特点。例如,《猫》列举了猫遇到蛇也敢斗一斗的具体事例,来表现猫的勇猛;《母鸡》列举了母鸡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的具体事例,来表现母鸡的不辞辛苦。

  ④语言生活化、口语化。《猫》全文就像“拉家常”一样,如“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母鸡》全文也很口语化,带有浓郁的“京味儿”,如“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咬下一撮儿毛来”。

  不同之处:①写作手法不同。《猫》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猫当作孩子来写。《母鸡》主要运用了对比、夸张的手法。

  ②表达的情感不同。《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母鸡》写了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态度变化,通过前后的强烈对比,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

  五、布置作业。

  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2.你的妈妈平时是怎么爱你的?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吧。

  母鸡

  讨厌——不敢再讨厌

母鸡教案 篇3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母鸡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 邻居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 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体会母鸡的伟大母爱。

  教学过程:

  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

  1 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

  2 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社会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二、自读自悟

  1 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

  (1)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

  (3)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致怎样的母鸡?

  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个有哪些特点?

  2 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

  三、汇报交流

  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 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2 全班交流。/article/

  3 同组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分辨褒贬,积累词语

  1 思考讨论:

  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2 分类摘抄词语。

  把自己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母鸡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主要情节和线索,学说故事中的对话,懂得遇到事要善动脑筋。

  2.能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和推测,并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

  3.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学资源《母鸡和苹果树》、苹果树、母鸡道具。

  2.音乐《不上你的当》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昨天董老师做了一个奇怪梦,梦见幼儿园变成了一座糖果屋。(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你们有没有遇到奇怪的事情呢?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师:你们遇到的事情真的是很奇怪呀。有一只母鸡也遇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

  二、过程:

  1.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大胆猜测并讲述画面内容。

  ①出示图一、二

  师:母鸡住在美丽的树林里面。一天早晨,母鸡醒来,推开窗户,发现门口长了一棵什么?

  师:苹果树,看母鸡是什么表情?(可以请幼儿示范表情)

  师:母鸡瞪大了眼睛,长大了嘴巴,感到很惊讶,很奇怪,母鸡说:这棵苹果树是哪儿的呢?昨天还没有这颗树呢?

  ②出示图三

  师:一阵风吹来,苹果树上掉下了几片叶子,苹果树上出现了什么?

  师:你觉得这是谁的耳朵?

  师:你们见过苹果树长着尖尖的耳朵吗?

  师:母鸡也觉得很奇怪,说:真奇怪,我从来没见过苹果树长着尖尖的耳朵。听苹果树说话了。

  ③出示图四

  师:吹来了一阵风,瞧,苹果树上又出现了什么?什么颜色的嘴巴?这会是谁的尾巴?

  师:母鸡说,真奇怪我从来没见过苹果树长着血红的大嘴。苹果树会说什么?是这样说的吗?我们听。

  ④出示图五

  师:看,苹果树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条尾巴是什么样的?母鸡看到这条毛茸茸的大尾巴会说什么?苹果树会怎样说?

  师:你们见过苹果树会长耳朵、嘴巴、尾巴吗?你们认为这是一棵真的苹果树吗?你有没有好办法让它现出原形?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母鸡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师:母鸡想了想说:嘻嘻,你们苹果树,到秋天都是要落叶的。

  苹果树说到(PPT播放)

  ⑤出示图六、七

  师:苹果树开始抖动和摇晃起来,树上的叶子纷纷向下飘落,苹果树露出了尖尖的耳朵、血红大嘴,又露出了身体和毛茸茸的尾巴。母鸡很快看清楚了,原来那棵苹果树是一只用苹果树枝伪装起来的狼。

  师:苹果树是一只什么呀?想一想大灰狼为什么要伪装成苹果树?那它成功了吗?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听一遍故事吧,故事名字叫做《母鸡和苹果树》。

  2.完成欣赏故事(播放教师教学资源)

  师:大灰狼最后成功吃到母鸡了吗?母鸡是怎么识破大灰狼的诡计的?

  提问:母鸡首先发现苹果树的`什么变化?(结合PPT)

  又发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说的?

  还发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说的?

  母鸡想到了一个什么办法,是怎么说的?苹果树是怎么说的?

  发现了是大灰狼,母鸡是怎么做的?

  小结:小母鸡发现了奇怪的事情,它没有惊慌、没有害怕,通过观察、动脑想办法,利用自己的智慧,保护自己,没有被大灰狼吃掉,没有上大灰狼的当。

  3.表演故事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我们一起来表演下这个故事吧。(选择角色表演故事。)

  师:你们表演的太棒了,都是小小表演家。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也遇到了像大灰狼这样的坏人你会怎么做?

  师:可是我们这么小怎么能打败坏人呢?

  4.结束

  师:这么多的好方法,我们去分享给其他的小朋友吧。(播放音乐《不上你的当》)

  教学反思:

  整堂课下来发现本班有部分幼儿还是不错的,可是还有部分幼儿胆小,不敢举手,话语声音小,说不完整。第一堂课,我的把握也不是太好,所以我又重新上了第二次,在第二次的实施中针对上一次的不足,进行了修改和画面的调整,幼儿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又在第二课提升了语言。为了看第二次的课程实施的成功与否,当天晚上就布置幼儿回家讲述,家长记录,第二天拿到记录,效果还是比较满意,毕竟孩子们都能够知道我故事的内容,并且能够把他讲出来。在以后的实施过程中,我还是继续以这种方式,时时关注孩子的发展及掌握情况,对自己的教案及时的提出修正。

母鸡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母、种”等14个生字,会写“和,种”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自学以及与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认真倾听,评价,从中悟出劳动是光荣的,也是辛苦的。懂得“有劳有得,不劳不得”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写字。

  2、独立读课文,并能从中受到启发。

  课时划分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自学认识14个生字,独立读通课文,培养自学以及与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图片,你能叫出他们名字吗?

  2、观察生字:鸡、鸭、猫、猪有何相同的地方呢?

  3、揭题:小母鸡种稻子

  二、交流自学情况

  1、找出段落。

  2、读一读,看一看,圈出生字想办法认识他。

  3、把你最喜欢段落读给小组同学听。

  4、把你读得好的段落和小组同学交流。

  三、反馈、质疑

  读了课文,你能说说你知道他们间发生了什么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读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知道又香又甜的`白米饭是怎么来的。

  2、培养学生的听、评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最后一段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二、学习课文

  1、小母鸡请他们种稻子时,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找出句子读一读。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学生齐读。

  2、小结。

  3、演一演。

  (1)演前自读课文,找好你要表演的角色好好读。

  (2)各小组选好角色,试演。

  (3)请一个小组表演,其他同学认真看,说说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意见可以给他们提。

【母鸡教案】相关文章:

母鸡说课稿09-16

母鸡教案集合十篇04-29

关于母鸡教案范文集合4篇08-02

《母鸡》的教学设计10-14

《母鸡》教学反思08-28

母鸡的教学反思10-24

母鸡教学设计04-29

母鸡教学反思06-27

《母鸡》教学设计07-30

母鸡教学反思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