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集合15篇)

时间:2024-10-15 23:01:35 教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集合15篇)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喜欢并能积极投入艺术活动中,乐于在欣赏活动中调动自己的身体进行体验。

  2、感受美术作品与舞蹈等艺术活动中线条的存在,初步感知线条的情感渲染力与节奏感。

  3、在活动过程中激起自由想象的热情。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幻灯课件、黑板、粉笔、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重点:

  感受线条的存在及其魅力(情感渲染与节奏感)

  活动难点:

  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审美感受。

  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线条

  你在哪儿找到过线条?

  幼儿自由讲述

  肢体模仿线条

  小结:线条非常神奇,它是无处不在的。

  二、美术作品中的线

  1、欣赏《梦》

  你看到了什么?

  学画上的阿姨,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她梦见了什么?

  2、欣赏《哭泣的女人》

  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她在干什么?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

  猜猜她为什么哭啊?

  3、对比:这两幅画的区别

  4、小结:这两幅画给我们的感觉不同,很大的原因是画上的线条的不同。

  三、舞蹈中的线

  1、感受音乐中的线(节奏)

  2、舞蹈跟学

  3、小结:舞蹈和音乐中的线可以把欢快的舒缓的节奏告诉我们。

  四、户外找线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恐龙的种类及生活习性,以及恐龙不同的特征与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2.能够对画面进行合理布局,用多种工具和材料丰富作品。

  3.体验独立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有关恐龙的图片和视频、背景音乐

  2.水粉颜料、水粉笔、彩色卡纸、勾线笔

  活动过程

  1.播放恐龙的视频叫声,引起幼儿的兴趣。

  (1)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他们生活在哪里?"

  (2)你们见过真的恐龙吗?

  为什么我们现在看不到真的恐龙了呢? (幼儿进行分组讨论)

  (3)观看科普视频

  2.欣赏恐龙图片,观察其外形特征;交流讨论了解恐龙的`种类及生活习性。

  (1)你喜欢那种恐龙?

  (2)教师讲述恐龙的种类;

  (3)引导幼儿说说各种恐龙不同的特征与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4)观看有关恐龙的视频,引导幼儿更进一步了解恐龙不同的特征。

  3.欣赏示范画,引导幼儿尽享创想;

  (1)幼儿欣赏范画,-想自己心目中恐龙的形象;

  (2)知道恐龙的绘画步骤、以及组成部分;

  4.创作部分: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引导幼儿根据恐龙的自身特征来作画;

  (2)启发幼儿添加与恐龙有关的背景,丰富画面的内容;

  (3)教师指导,鼓励幼儿的大胆创作。注意幼儿个体差异; .

  5.作品评价、展示。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展示。教师提出鼓励及表扬。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3

  活动名称:

  彩墨画“丰收的水果”

  活动目标:

  1、学习彩墨画中逆痕迹涂色的方法,用丰富的色彩表现画面。

  2、养成正确洗笔、舔笔的习惯。

  3、体验用彩墨画表现秋天丰收的喜悦之情。

  重点难点:

  掌握逆痕迹涂色的方法。

  材料准备:

  1、高丽纸、毛笔、颜料、墨汁。

  2、各种秋天的水果,配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观察秋天的水果,并用毛笔画出轮廓。

  1、秋天的水果丰收了,你们看(出示各种实物水果)请大家看看水果的形状、颜色,把你最喜欢的一种水果画在纸上,只画一个或两个,要画大一点,画面要满。

  2、幼儿操作。

  二、幼儿自由游戏、唱歌。

  我们唱一首《秋妈妈和果娃娃》,告诉大家丰收了。(幼儿与教师一起游戏)

  三、学习逆痕迹涂色。

  1、现在我们的画还少了什么?(色彩)。

  2、涂色之前我们先把纸揉一揉,然后轻轻的把纸展开。

  3、怎样才能把颜色涂的鲜艳漂亮呢?(示范、讲解)把笔竖起来,涂色的方向跟纸上痕迹的方向相反,现在纸的痕迹是怎样的?(横着的)涂色就应该竖着涂,让画面出现星星点点的`颜色,就可以了。

  四、介绍要求,幼儿操作。

  1、我给你们准备了很多颜色,请你用逆痕迹的涂色方法来涂色。

  2、涂完色后染墨,染墨时排刷要有顺序的从左至右染色,也可请老师帮忙。

  3、提醒幼儿毛笔竖着拿,要涂出星星点点的颜色。

  4、换色时毛笔要洗干净,在抹布上舔干了再换色。

  五、展示作品,讲评。

  谁的画颜色最漂亮,为什么?(从色彩是否丰富来讨论)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4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地球是我家》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美术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表现自己对地球家园的认识和热爱,激发幼儿保护地球环境的情感。

  2、在掌握有关地球表面的知识上,尝试用添画的方式表现地球的面貌。

  3、合理地运用鲜明的对比色彩进行渲染,注意颜色搭配协调、饱满。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

  有关地球表面知识的基础上,尝试用添画的方式表现地球的面貌。

  活动难点:

  合理运用鲜明的对比色彩,颜色搭配协调、饱满。

  活动准备:

  教学欣赏VCD《地球是我家》、《幼儿欣赏册》、彩色卡纸、油画棒、黑色水彩笔、教师范画《我们的地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提问:我们住在那个星球上呀?(地球)

  2、感受地球的形状和不同地域的环境特点。

  播放教学欣赏VCD《地球是我家》引导幼儿欣赏在太空中的和鸟瞰下的地球,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美丽的生物以及人类现代生活的环境等。(提问:地球上都有些什么?不同地方有什么特点?)

  3、启发幼儿发现地球的颜色与不同地域的关系。

  4、引导幼儿欣赏教学欣赏VCD中的作品《韦雷德里克斯的牧场》感受作品中不规则的分割线和丰富的色彩。(提问: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画面中的'线条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画家要用这些颜色?这些色块代表着什么?丰富的色彩给你怎样的感受?)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范画《我们的地球》,引导幼儿欣赏作品,感受其独特的形式语言和表现方式,引导幼儿说说小画家是怎样表现地球的。(提问:画中用了哪些颜色?地球的上下两部分用了什么颜色?这样的颜色代表什么含义?)

  2、引导幼儿运用对比欣赏的方式感受不同幼儿作品的表现内容和方式,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教师出示彩色卡纸,启发幼儿思考,你想表现一个怎样的地球,为什么?

  4、引导幼儿在画纸中先画一个大小适当的圆形表现地球,在添画表现地球的面貌。

  5、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围绕地球的外形运用黑色水彩笔添画出相关的事物。

  6、启发幼儿用和谐的颜色表现主体地球和背景。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互相评价,说说同伴画的地球上最美的地方是哪里?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5

  活动要求:

  1、培养敏锐细致的观察力。

  2、根据观察的细节画出同伴。

  活动准备:

  海报纸、彩色笔。

  观察与指导:

  1、集体合作为教师画像。

  孩子们能有机会在黑板上用粉笔为老师画像,十分高兴。为了调动更多的孩子,我让他们一人画一个小部分,这样既为更多的孩子创设了机会,又适当降低了难度。我发现连平时很内向的孩子也乐意地举起手,为我作画。

  集体创作的结果是在黑板上的我大脑袋、小圆眼、长披发、小胳膊小腿,全然一副卡通小老师的模样,实在谈不上一点相似。呵呵,小家伙们可不顾这许多,美滋滋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写真画。我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谢谢大家,我很喜欢。”

  点评:这个环节是提醒幼儿重视观察,细心捕捉被画人身上的显著特征,然后再进行创作。当然,孩子的`写生能力

  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注重创作的结果,而在于过程,是否具有写生的兴趣与发展潜能。

  2、两人一组仔细观察对方画下彼此模样。

  接下来是小朋友为同伴创作了。有了刚才的经验,大家大胆多了(老师都说我们画得很好)。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商量着谁为谁画。余晏跑来说:“我和她都画黄馨蝶”。三个人如何互相合作呢?孩子还没有这个概念,我告诉他们A—B—C,每个人都能画别人,也都能被别人画到,孩子们很乐意接受这个方法。希望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他们能够有相应的经验。

  郑凯腾和王叶辉两人互相绘画,他们仔细地观察对方,敏锐捕捉对方的特征,凯腾的画面上叶辉正坐在椅子上,胸前挂着胸卡,上面还很认真地写“组长”两个字。他解释说:“我是按照叶辉身上组长牌的样子学写下来的。”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他们俩的画没有色彩,全是线条勾勒,已十分接近写生作品了。

  昕宜、乐乐等几个对色彩感兴趣的孩子作品绚丽多彩;几个能力弱些的孩子也作出了令他们自己满意的作品;有的小朋友有好几个好朋友为他写生,真是人缘好也……

  最后,他们要求我在画面上帮着写下“我的好朋友XXX”。看见他们快乐的样子,我祝福他们永远快乐成长。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6

  设计背景:

  升入大班后,孩子们更加热衷于美术活动了,他们喜欢把看到的动画形象画下来,他们喜欢请同伴当模特,为好朋友画像,他们喜欢用五彩的颜色描绘心中的梦想,他们喜欢……这些都表明,大班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构图、造型能力,而且对美术活动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纲要》中指出,幼儿美术教育也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启蒙教育,而幼儿审美愉悦又包括感受美、发现美、创造性地表现美。当孩子们能够饶有兴趣地描绘周围生活的时候,我们有意识地拓宽孩子的观察视野,把一些中外名家、名师的绘画大作引入我们的课堂,比如,米罗的《太阳也跳舞》、梵高的《向日葵》、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等等。这些绘画大师的作品色彩鲜艳、画面清晰、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符合孩子的审美情趣,备受孩子青睐。尤其是米罗的作品《太阳也跳舞》(图片附后),他用明亮的色彩、有趣的图形符号向孩子们展现了一副生动的艺术画面,可以引起孩子们的视觉共鸣,让孩子在色彩和造型上得到启迪,从而为孩子开启更为宽广的绘画之路。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与分析作品,感受米罗作品的童真、童趣,试着模仿作品中的图形符号进行绘画创作。

  2、在默画、比画的过程中,发现《太阳也跳舞》在造型、用色上的特点。

  3、在欣赏的过程中能手脑并用,乐意表达,乐意创作。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PPT,幼儿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默画,初步欣赏作品。

  1、快速欣赏绘画作品《太阳也跳舞》,体验名画带给自己的视觉冲击力。

  提问:看到这幅画的第一眼你记住了什么?

  2、再次欣赏作品,初步感受作品的形美、色美。

  提问:画里都有什么?(色彩、图案、线条)

  画里的造型像什么?

  3、帮画起名。

  提问:你想帮这幅画起个什么名字?为什么?

  介绍画家给这幅画的命名。

  4、情感体验。

  提问:看了这幅画,心里有什么感觉?心情是什么样的?

  5、默画,幼儿把自己印象深刻的画面展示在纸上。

  二、比画,感受作品在造型、用色上的特点。

  1、展示孩子的作品,和画家的画比一比。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有什么不一样?

  通过比较,引导幼儿发现《太阳也跳舞》在图案、色彩上的特点,加深幼儿对这幅画的.理解。

  2、介绍画家,初步理解抽象画的含义。

  3、介绍米罗的其他作品,感受米罗作品的童趣。

  三、添画,按照米罗作品的特点,幼儿试着模仿作品中的图形符号丰富画面。

  课后反思:

  以往的美术欣赏活动,我们习惯于让孩子看看、说说、画画,形式很单一,感觉孩子的兴趣也不浓厚。因此,本次活动我设计了默画——比画——添画三个环节。每一环节中,我都遵循动静交替的原则,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教学方式,把教育目标分解成可以具体实施的一个个教育行为,寓教于乐,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这一完整的教学流程,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也进行了进一步的整合,比如,活动中整合了语言的内容,鼓励孩子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所看、所想能流畅的表述;活动中尤其注重细致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色彩,观察造型,等等。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7

  教学目的:

  1、通过绘制自己的漫画像,学习漫画夸张、变形手法。作业要求:认真观察自己的特征,用夸张、变形的画法,画一幅漫画像。

  2、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4、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漫画肖像画的变形、夸张手法。

  2、难点: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自己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一)引入:出现一些人物的漫画像。提问:这些人物你们都熟悉吗?你觉得他们的画像怎么样?跟平时的画像有什么区别?

  小结:这些是漫画像。(出现课题)人们看了会想笑,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天也来画一画自己的漫画像。(再次出现课题)

  (二)分析: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同学的'照片,再看一看他们的漫画像。你能找出漫画的特点吗?(同学间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小结:漫画的特点是把人物外形及表情夸张变形了。把人物最有特点的地方表现出来。比如:带的眼镜等。

  (三)观察:你想为自己画一幅漫画像画什么样的呢?先来看看自己有什么特点。拿出镜子对照着观察自己,还可以同学间互相找特点。

  小结:请几个同学说一说并画在黑板上。

  (四)演示:教师示范画一幅漫画像,边画边告诉学生抓住突出的特点。从整体入手不要从小部分画。

  (五)欣赏:出现几幅单线勾画的作品及添加少许色彩的作品。再欣赏一些学生作品。

  三、学生作业:可以先用铅笔画一幅小草图再用深色的油画棒或彩笔放大画出来。画完后可以贴到前面来。

  四、总结:展评作业。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讲课使我学到了很多教学实践中的知识。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我还有许多应该学习和注意的地方。

  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自画漫画像》是五年级的绘画练习课重点讲授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本课采取多媒体的教学方法生动直观,加以有针对性的图片说明让知识在接受上更直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探究习惯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学生,采取合理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和观察习惯。设有挑战环节引出教师示范,在这一环节教师从构图、上色、夸张、变形上重点讲述,细微具体。初次涉及线描漫画像,在后面的图片举例中选择了色彩的漫画像,也应选择线描的图片更加有针对性,在后面的具体实践绘画中有直观的指导作用。在学生作画过程中提醒要合理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可结合服饰、性格、兴趣爱好等。采取自评、互评、师评的方法让漫画知识在几个环节之后深入人心真正学到知识。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漫画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在美术课上真正学到知识。

  小百科: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年画鲜艳的色彩和饱满的构图。

  2、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年画所表达的含义。

  3、启发幼儿用语言和姿态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年画欢乐祥和的气氛和人们的美好愿望。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年年有余》挂图1幅。

  2、《喜洋洋》、《金蛇狂舞》、《二泉映月》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3、课前,让幼儿回家向父母了解,他们小时侯看到过的年画内容,并参观过新华书店的各种挂历、年画。

  4、师生共同收集年画,将活动室布置成年画展览厅;五角星挂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年画的特点。

  1、在《喜洋洋》的背景音乐伴奏下,教师和幼儿自由地欣赏活动室里的年画展览,自由地交谈、议论。

  2、让幼儿在活动室中间找个位置坐下,教师再介绍:今天欣赏的这些画是专门过年时张贴的画,这种画叫年画,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画,现在,在农村还有贴年画欢度春节的习惯。

  3、提问:你看了这些年画有什么感觉?(高兴、快乐,有种过年的感觉等)

  (评析:开放式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通过谈看年画的感觉,使幼儿初步对年画有了整体的感受。)

  二、欣赏《年年有余》年画的内容。

  1、指《年年有余》这幅画,要求幼儿仔细观察。

  2、提问:这幅画上有些什么?让幼儿自由议论再发言。

  教师小结:画面上画了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手里抱着一条大鲤鱼,笑嘻嘻地盘腿坐在莲花座上,旁边还有大大的荷叶和结着桃子的桃树。

  (评析:让幼儿自由议论,引起幼儿讲述年画内容的兴趣,教师简短的小结,帮助他们理清了年画内容的思路。)

  三、欣赏《年年有余》的构图和色彩,感受其快乐祥和的气氛。

  1、提问:这幅画主要画的是什么?画家把它画在画面的什么地方?

  2、用白纸挡住旁边的荷叶和桃树,引导幼儿体会画面的饱满感,再分别露出左边的荷叶和右边的桃树,引导幼儿体会画面的均衡感。

  3、提问:你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你看了这幅画会感到心情很愉快呢?

  启发幼儿从小男孩笑嘻嘻的表情及红、黄、绿鲜艳明快的色彩上形成了喜庆热闹的气氛。

  4、欣赏《金蛇狂舞》和《二泉映月》二段音乐(片段)。

  提问:你觉得哪一段音乐与这幅画相配?

  5、放《金蛇狂舞》的音乐,让幼儿学一学画中小男孩的姿态,或让幼儿合作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这幅画。

  (评析:用左右分别遮盖比较法让幼儿感受画面的均衡、构图的饱满,方法巧妙直观。匹配音乐让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想象,给幼儿创造了多通道充分体验的机会,同时也体验了美术欣赏带来的快乐。)

  四、举行“智多星”擂台赛,有奖竟猜理解年画的含义。

  1、提问:为什么人们在过春节时要贴这幅有鱼的年画?贴了这幅有鱼的画,是希望家里怎样?

  (教师提示幼儿欣赏鲤鱼和古钱币的组合年画,帮助幼儿理解“鱼”和“余”字是谐音,表示富裕的意思。过新年贴有鱼的年画意思是“年年有余”,反映了人们希望年年丰收,生活富裕的美好心愿。)

  2、画中的莲花座,又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心愿?

  (提示莲蓬里有“莲子”,谐音有子孙。)

  3、画中的桃子又有什么意思?

  (结合欣赏寿星手上托着桃子的年画,得出年画上的“桃子”是希望家里的人健康长寿。)

  (评析:运用游戏竞赛的方法,提高了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奖品五角星挂件的运用,提示教师要让每个幼儿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五、让幼儿给这幅画起个名字。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年画,知道了年画色彩鲜艳,画面饱满,有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评析:给年画起名字,进一步突出了年画的主题,教师的.总结,帮助幼儿梳理了年画的特征。)

  六、活动延伸:幼儿自己创作一幅年画。

  (总评:欣赏过程清楚,层层深入,活泼有序。注意调动幼儿的审美积极性,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活动环境。)

  活动反思:

  怎样上美术欣赏课,这对于我市大多数幼儿教师来说还是个难题,为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美术欣赏课的研究,我作为一名教研员,率先上了这节美术欣赏课,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上完这节课我的体会还是挺深刻的。

  幼儿学习知识一定要建立在感性经验之上。这节课虽然不是幼儿生成的,但上这节课时我借鉴了方案教学的经验。提出主题后,我和孩子们一起收集年画,家长们也参与了此活动,他们和孩子一起到图书馆、新华书店找年画,或上网搜集资料,他们还把自己小时候看到的年画内容和自己的孩子作了交流。正因为孩子们有了大量的感性经验,所以他们在上课时有话可说,情绪高涨,反应热烈。

  小百科: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运用所学的基本花纹,来设计装饰手帕。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1范画。2实物手帕两块。3水彩笔。4方形图画纸

  活动过程:

  一、今天,手帕厂的叔叔、阿姨太忙了,织出了好多手帕上面没有图案,没有花,草等,现在手帕厂的叔叔阿姨请我们设计装饰手帕,看谁设计装饰手帕最好看。

  二、讲解设计装饰手帕的要求及基本画法。

  1、出示实物手帕,让幼儿观察手帕,启发幼儿的想象力。

  2、讲解示范几种图案的基本画法。

  3、出示范画手帕,请幼儿说出颜色搭配的方法。

  三、幼儿设计装饰手帕,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幼儿作品

  1、请幼儿说出你的手帕画了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2、请幼儿说出你喜欢谁的手帕?为什么?

  活动自评:通过装饰手帕这次活动,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对作品的感受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10

  设计意图

  《指南》中提到幼儿艺术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玛蒂娜的舞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图书,孩子对于故事中的几条舞裙尤为感兴趣。作为教育者,我应该抓住这个契机,有目的有计划的引领孩子开展相关的活动。

  大班孩子随着年龄增长,手的动作更加灵活协调,画、剪、折、粘的技能进一步熟练。本班孩子对色彩、材料的运用已有一定经验,但在制作过程中,孩子还停留在平面上的制作,而平面制作对大班幼儿来说缺乏挑战性,因此我探索利用舞裙蓬松舒展的特征,来引导幼儿学习制作褶皱,表现舞裙蓬松的特征,进一步提升幼儿的'美工制作水平,让孩子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实现“跳一跳,够得到”的持续发展的过程。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想想、说说,知道舞裙不同部位的名称,学习褶皱的制作方法。

  2、能与同伴互相合作,借助各种工具、材料和多种表现手法大胆装饰舞裙。

  3、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装饰的成功感,分享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借助各种工具、材料和多种表现手法大胆装饰舞裙,体验装饰的成功感。

  活动难点:学习运用多种材料制作褶皱,并能装饰到舞裙的各个部位。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幼儿能大概说出《玛蒂娜的舞裙》的故事内容。

  2、幼儿对裙子的部位名称和款式有所了解。

  物质准备:

  1、装饰材料:亮片、花边、彩带、颜料等。

  2、裙子底版、男孩子的领结。

  3、舞会音乐。

  活动过程

  一、通过回忆绘本内容,谈话导入情境。

  1、前阵子我们一起欣赏了一个绘本故事,还记得里面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2、玛蒂娜穿着漂亮的舞裙去参加舞会了,你们想不想去参加?

  3、玛蒂娜还送来了一张邀请函,请我们一起去参加舞会。我们要准备些什么呢?

  [通过提问“参加舞会我们准备些什么呢”,唤醒幼儿已有的经验。]

  二、示范如何使用各种材料装饰舞裙。

  1、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做舞裙的布料,一起来看看。

  [教师为孩子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材料,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

  2、了解舞裙不同部位的名称。

  师:一条舞裙的哪些部位可以来装饰呢?

  3、发散思维,唤醒幼儿已有装饰经验。

  师:你们准备怎么来装饰舞裙的这些部位呢?

  4、介绍、示范褶皱的制作方法

  师:老师装饰了一个裙摆,看看是怎么做出来的?

  [出示褶皱范例,让孩子观察褶皱的外形特点,启发幼儿说一说制作方法。]

  师:这样折出来的效果叫什么呢?儿歌教学褶皱:边缘粘粘牢,后面往前折,用力压一压,后面往前折,用力压一压。

  师:我们除了把褶皱装饰在裙摆上,还可以装饰在舞裙的哪里呢?

  [引导幼儿发现褶皱可以装饰在裙子的各个部位。]

  师:还有一件事要提醒你们,玛蒂娜有一个要求,舞裙上面必须有褶皱,才有资格入场哟!

  [激发幼儿运用褶皱装饰裙子的兴趣,突破本次活动中的技能难点。]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一男一女小朋友分组合作,教师巡回指导。

  2、先做好的小朋友可以向后面的客人老师介绍一下你的舞裙。

  四、评价:

  舞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女孩子们穿上舞裙,男孩子们带好领结,带着你的舞伴去参加舞会吧。

  [在音乐中孩子们翩翩起舞进入活动高潮,让孩子深深的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活动的乐趣。]

  活动总结

  活动前,通过欣赏绘本故事“玛蒂娜的舞裙”,幼儿对故事情节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裙子、舞会的认识和经验,我在课前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丰富与铺垫。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从绘本故事引出情境,再到邀请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参加舞会这个线索贯穿活动的始终。

  在这节课中,我把技能融合在重点中,难点主要是放在了同伴之间相互商量与合作上面。在讲解示范舞裙装饰时,我能根据孩子的回答,及时提炼、小结,拓展孩子思维,引导孩子运用多种材料,了解多种装饰的方法。《指南》中提到孩子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教育的目的就是支持和引导孩子从原有水平向更好水平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活动过程的乐趣与成功的愉悦感。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我能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鼓励孩子使用不同材料、不同方式,大胆装饰舞裙。

  这次的活动并没有结束,接下来我会把孩子们的舞裙用衣架进行舞裙展览,然后在美工区继续进行舞裙的设计与制作,并与游戏区相结合,让幼儿进行表演、展示,进一步培养、提升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11

  活动目标

  1.欣赏不同造型的青花瓷,了解其纹样装饰的特点,感受作品的色调和纹样美。

  2.学习用不同的线条和青花来设计装饰青花瓷物品。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瓶子、葫芦、纸杯、玻璃纸若干。

  2.蓝色记号笔人手一个

  3.《青花瓷》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到美工室

  师:孩子们,看,今天我们来到哪里上课了呀!在上课之前老师先带领你们来欣赏一下我们的美工室作品,好不好。

  师:你们有没有在里边发现跟我们教室摆放的一样的东西呀(青花瓷)。对,这里有跟我们教室一样的青花瓷盘,盘子上的青花除了可以装饰到盘子上,还可以装饰到什么地方?

  二、按要求作画

  师:你们刚才说了很多很多,那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画一画呀!但是在画之前老师是有要求的.,今天我们统一都用青花和各种线条来装饰你的作品,你自己看怎样布局合理,我们比比看,最后谁画的漂亮,好不好。

  三、自主挑选物品,进行作画

  1.教师:刚才老师说的你们都听明白了吗?好,现在你可以去挑选你自己喜欢的物品,开始进行创作。

  2.教师巡视,指出错的地方。

  四、幼儿作品展示

  1.师:孩子们都画好了吗?那现在把你的笔放下,跟着老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们的作品,好不好。

  师:你们觉得谁画的好看呢!请幼儿说一说。

  2.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进行小结。

  五、带领幼儿将物品带到教师,结束本次活动

  师:好了,孩子们,我们一起把我们的物品带到教室让更多的人来欣赏,好不好。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12

  目标:

  1、思考对折剪出对称物体的方法,在学折纸“东南西北”的基础上,探索五官粘帖的方向及位置。

  2、观察了解精灵脸部的不同特征,并运用剪贴的方法制作小精灵。

  3、在大胆创意中,体验制作大嘴巴精灵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注意观察出剪贴添加不同特征变成动物的方法。

  2、难点:思考对折剪出对称物体的方法以及注意耳朵和嘴巴的对应位置,添加出形态各异的精灵。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初步会折“东南西北”

  2、物质准备:

  (1)ppt课件

  (2)已经折好的大嘴巴精灵(两个)

  (3)彩色正方形纸(若干)

  (4)各种彩色碎纸

  (5)剪刀(人手一把)

  (6)双面胶(若干)

  (7)胶棒(若干)

  (8)彩色水笔(若干)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情境导入,调动幼儿兴趣,创设游戏情境。

  1、师:绿绿的草地上,谁来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出示大嘴巴螃蟹精灵,引导幼儿观察螃蟹精灵的特征)

  2、教师用螃蟹精灵和小朋友打招呼、介绍自己身体特征、做游戏、说话等。

  师:小朋友好,我是螃蟹精灵,瞧,我的嘴巴多大呀,大家都喊我大嘴螃蟹。把你们的大嘴巴张开和我比一比,谁的大,啊……,恩,你的大,你们真是一群大嘴巴小朋友。

  3、师:我一个人在草地上玩真没劲,朋友们你们快来陪陪我吧,看看谁来了?(从而引出课件中的各种精灵)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1、师:谁来了,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幼儿:小猫咪,喵喵的'尖耳朵长长得胡须。)

  2、师:你们看,我还有好多的好朋友呢,你们喜欢谁,它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发现各个小精灵的特点:如,呱呱的大眼睛、喵喵的尖耳朵长长得胡须。注意观察出剪贴添加不同特征变成动物地方:眼睛、耳朵、胡须、卷舌和帽子等)(你的眼睛真能干、真亮、观察的真仔细,如果幼儿有遗漏的地方,教师补充:我喜欢……)

  教师总结:

  真些小精灵们的眼睛有的是大大的,有的是半睁着的,有的眼睛贴脸的边上,有的眼睛贴在中间一点。他们的耳朵有一样长长的(问像什么小动物),也有尖尖的,还有的圆圆的。他们的嘴巴里面有的有长长卷卷的舌头,有的有尖尖的牙齿。还有的精灵长了长长的胡须。每个小精灵都有自己的特征,我们一看到这些特征就知道他是什么小精灵。

  (二)探索大嘴巴精灵的制作方法3、师:这些小精灵是怎么制作的呢?(出示步骤图)

  幼:东南西北师:我们来看看东南西北是怎么折的?(请幼儿示范)

  4、探索对折剪的方法。

  师:大嘴巴做好了,怎样把他变成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呢?

  师:原来我们可以彩色纸画出来,然后剪下贴在大嘴巴精灵的脸上,给精灵添上不同的眼睛、耳朵、胡须和卷舌等等,把它变成不一样的精灵。

  师:我要问小朋友剪小精灵耳朵和眼睛的的时候可以用什么好的方法呢,怎么让它同时剪出两个相同的形状呢?(将纸对折,剪出来)

  师:你来试一试剪出大眼睛。(请一名幼儿演示,其余幼儿观察)师:真棒,一下子就剪出了两只眼睛,我要帮它打扮一下。(添画出眼睫毛,眼珠)(强化难点)

  5、思考耳朵眼睛的黏贴位置师:我这里有一对小耳朵,你们来帮我贴一下,看看贴在哪里。

  (三)幼儿剪贴操作

  1、介绍材料,交代要求师:我在后面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的材料,请你们自己选择,做一个你喜欢的小精灵。

  2、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帮助幼儿实现想法。(通过实践探索,引导幼儿解决耳朵、眼睛的对应位置。)

  三、结束部分

  (一)欣赏作品师:做完的小朋友,可以拿着自己的小精灵和其他小精灵说说话,并向别人介绍一下你的精灵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集体小结:请一位出现贴的位置错误的小朋友说说看自己制作时出现的困难,已经解决方法。

  师:这是你一开始折的吧,我们玩玩看,出现什么问题啦,(耳朵/眼睛贴反了),那你是怎么解决困难的呢?

  (二)开拓思维出示大的可以带到头上的精灵,启发幼儿。

  师:我们来看看,这还有一个大精灵呢,下次我们一起合作制作一个精灵王国的国王吧!

  活动延伸:

  1、在美术去,几人合作,制作大精灵。

  2、在表演区利用自己制作的小精灵创编小精灵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13

  设计意图:

  魔法画框是用黑色卡纸制作成小道具,通过简单的绘画,让画面产生神奇的变化的一种作画形式,与我国传统的动画片有着相似之处。根据这一原理,我设计了这节创意美术活动。

  传统的美术绘画活动局限于在纸上平面作画,为了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和绘画激情,我借助“魔法画框”这个小道具,以游戏为载体,让幼儿发散思维,尽情创作。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魔术、探索画框,了解魔法画框的变化原理。2.借形想象,尝试用间隔绘画的方法创作会变的画。3.能积极参与并大胆创作,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二、活动重点:遇到黑框遮挡

  时如何继续作画(画笔碰到黑框跳过去接着画)

  三、活动难点:

  画第二幅画之前如何将第一副画藏起来(抽拉画纸,直到第一幅画被完全遮挡住)

  四、活动准备:

  马克笔、尺子、刻刀、铅笔双面胶等。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基本部分

  1.制作魔法道具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有趣的魔法,我们先一起做一下变魔法用到的小道具。用两张黑色卡纸做出魔法小道具(通过镂空一张卡纸然后将两张卡纸进行粘贴小道具就做成了)

  2.教师讲解示范画小鱼

  我们将一张大小适宜的`白纸塞进魔法道具中间进行绘画,遇到黑框遮挡时,画笔碰到黑框跳过去接着画。

  3.小鱼去哪了

  画好之后抽拉白纸小鱼变没了。

  师:小朋友知道小鱼是怎样变没的?

  小结: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发现抽拉这张纸后,图画就变没了。老师还有魔法呢,请你再仔细一点,看看还可以发现什么。

  4.小鱼变螃蟹

  请幼儿在抽拉后的空白地方用同样的办法画螃蟹,注意提醒幼儿遇到黑边遮挡时跳过黑边继续作画。

  5.魔法变变变

  师:老师又要变魔法了。多可爱的小螃蟹,小螃蟹也会变,变变变。

  师:小螃蟹变成了小鱼。我是怎么变的?

  小结:你们的小眼睛真厉害,发现老师抽拉这张纸,图画就变了。

  (三)结束部分:魔法穿新衣

  抽拉白纸为请幼儿为螃蟹和小鱼穿上漂亮的衣服

  (四)拓展延伸

  这个魔法画框不仅能画出会变的画,还能画出会动的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蝴蝶——飞起来了,很久以前的动画片也是这么来的,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回家试一试哦!

  大班美术《魔法画框》活动反思

  大班创意美术活动《魔法画框》来源于生活,这是一次创新的尝试,是一次神奇、有趣的美术活动,孩子们不只是单纯的绘画,而是利用小道具,使自己的作品可以变换,达到小魔术的效果,大大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孩子们参与的热情。道具尺寸为16K,非常符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孩子们操作起来非常的方便。当然,教师演示的范例还是应该用8K的尺寸,可以观察的更清晰。最后的结束环节初步揭示了动画的最初创作就是来源于一幅幅快速变化的图画,启发幼儿的进一步探索和创作。 本微课作品向大家展示了使用小道具“画框”后画面产生的变化,直观、形象,活动一开始就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启发孩子的主动探索与思考。讲解示范的过程层层递进,解决重难点,使孩子们能迅速掌握要领,兴趣盎然地进入到创作环节。最后,幼儿作品的展示,充分说明了本节微课的效果不错,达到预期目标。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14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仙人掌的样子和特征。

  2、学会用牙签装饰出仙人掌的刺。

  活动准备

  牙签,剪刀,木工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用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仙人掌。

  ——我是一种长满刺的植物,在沙漠里会经常看到我,我是谁呢?(仙人掌)

  二、展开。

  1、谈谈仙人掌。

  ——你见过仙人掌吗?

  ——你在哪儿见过仙人掌?

  ——见过仙人掌后你有什么感想?

  2、谈谈仙人掌的样子和特征。

  ——仙人掌在哪儿生存呢?

  (仙人掌主要在沙漠里生存。沙漠是动植物生存困难的地方,为了适应沙漠缺水的气候,仙人掌把叶子演化成了刺,以减少水分蒸发。)

  ——养仙人掌的时候需要浇多少水呢?

  (仙人掌厚厚的皮里可以储存很多水,所以不用浇太多的水。如果像其他的.花浇很多水的话它的根就会腐烂,死掉。)

  ——仙人掌为什么长着刺和细细地绒毛呢?

  (通常植物的叶子会蒸发水蒸气,所以叶子越大蒸发的水蒸气越多。在没有水的沙漠里为了减少水蒸气的蒸发仙人掌把叶子演变成了厚厚的皮和刺,并且仙人掌的刺还可以保护防止受到动物的攻击。)

  3、制作仙人掌并研究制作材料。

  ——制作仙人掌需要哪些材料呢?

  ——用牙签怎样制作出仙人掌呢?

  4、用牙签装饰出仙人掌。

  ①把牙签剪短。

  ②把剪短的牙签用木工胶粘在仙人掌上,装饰出仙人掌的刺。

  三、作品。

  1、让小朋友们把完成的仙人掌介绍给朋友们。

  2、活动。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15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源自大班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下的二级主题“了不起的中国人”中的一个内容——京剧脸谱。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很多幼儿对它并不陌生,教师也经常在区角中创设绘制京剧脸谱的活动,如果再以集体教学的形式开展关于京剧脸谱的美术活动,可能无法引起幼儿的兴趣。因此,本次美术活动我们引入了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戏剧——川剧,通过川剧特有的“变脸”,尝试在美术活动中实现游戏和教学的巧妙结合。

  活动目标

  1.迁移已有的绘画创作经验,创造性地绘制面具。

  2.小组协商完成游戏,体验小组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自制面具(眼睛和鼻子处挖洞)、炫彩棒、勾线笔、川剧表演的视频、供幼儿欣赏的面具作品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川剧表演“变脸”

  1.欣赏第一遍后讨论:这位演员在表演什么节目?他是怎么表演的?

  2.欣赏第二遍后讨论:你们看见他变出了什么颜色的脸(红、蓝、黄、黑、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他一共变了几次脸?

  3.教师小结:这位演员表演的节目是川剧的“变脸”,川剧的“变脸”就像我们中国的京剧一样,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宝贝”,人们把“变脸”称为绝活。

  二、欣赏面具作品

  1.师:你们想不想玩一玩“变脸”的游戏?玩游戏之前我们先要认识不同颜色的面具。

  2.师(翻开红脸面具):这种面具是什么脸(提醒:什么颜色最多就叫它什么脸)?这张面具上的红色最多,所以我们就叫它红脸。

  3.师(翻开蓝脸面具):现在你们看到的是什么脸?蓝脸上有很多不同的蓝色,你能说出这些不同蓝色的名字吗(深蓝色和淡蓝色)?

  4.师(翻开黄脸面具):黄脸面具上全是黄色吗?你们能不能找一找黄色的朋友(橘红色和柠檬黄)?

  三、讨论面具的绘画方法

  1.师(拿出空白的面具):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面具做得真不错,可是面具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没有变化,我们来玩“五官变变变”的游戏。谁来说说眼睛能变成什么?

  2.师:左边的眼睛变成苹果了,右边的眼晴可以变成什么(当幼儿说不出来时,教师可以适当举例,为幼儿提供参考)?

  3.师:眼睛变好了,该轮到鼻子变变变了(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每当幼儿说出一个图案时,教师就在空白的面具上进行填画)。

  4.师:“五官变变变”的游戏真有趣,嘴巴已经等不及了,你们快想想嘴巴能变成什么?

  5.师:现在面具上的'五官都画好了,我们已经有了红脸、蓝脸和黄脸面具,现在我们来画绿脸面具,绿脸面具上什么颜色最多?

  6.师:先找一支绿色的勾线笔将刚才画过的五官勾一下。然后,我们可以找一找绿色的朋友(淡绿色和草绿色)。

  四、小组合作完成“变脸”游戏

  1.交代游戏规则

  师:四个好朋友,每人完成一张面具。可以事先通过小组协商,每个人完成不同颜色的面具。

  2.幼儿自由创作,教师提醒绘画步骤

  提醒幼儿进行“五官变变变”的想象创作,在面具上画好眼睛、鼻子和嘴巴。

  用炫彩棒为面具上的五官进行勾线(提醒幼儿为面具涂上颜色)。

  为面具涂颜色时,提醒幼儿不要只用一种颜色,可以使用多种相近色。

  3.进行“变脸”游戏

  四人一组拿好自己的面具背对观众,听着鼓声节奏依次“变脸”,每次“变脸”后同伴迅速说出面具的颜色。

  4.延伸活动

  师:变脸游戏可以四个人玩,也可以一个人玩(教师示范)。

  活动反思

  “游戏教学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以游戏的方式学习,从而体现“玩中学”的教育理念,本次美术活动正是对“玩中学”理念的一次尝试和诠释。

  “变脸”游戏始终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中,从最初的幼儿为玩“变脸”游戏而制作面具,然后借助自己制作的面具玩“变脸”游戏。在“变脸”的过程中体验小组、师生共同游戏的快乐,感受川剧“变脸”这一中国绝活的独特魅力。

  本次活动的环节紧紧相扣,从欣赏川剧视频表演引出“变脸”,到通过欣赏面具化解活动难点,再到最后小组合作开展“变脸”游戏。幼儿的情绪随着游戏的展开逐渐高涨,活动最后师生共同参加“变脸”游戏将活动的气氛推到了高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三个环节中的表现起到了决定活动成败的关键作用。

  一、巧用智慧化解活动难点

  本次活动的难点在于,幼儿要迁移已有的绘画创作经验,创造性地绘制面具。欣赏面具和讨论面具的绘画方法是整个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师表现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整个活动的进程和效果。因此,教师需要运用智慧化解活动难点,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专业能力上的一次挑战。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运用由易到难的层层递进式的提问,帮助幼儿了解不同颜色面具的主要特点。在“五官变变变”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挥创意想象,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渐打破幼儿固定的思维模式,但这个环节对教师本身的要求很高,尤其是教师的添画部分,更是对教师自身经验积累的挑战,如果教师准备不充分,就无法对幼儿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二、任务驱动激发创作热情

  与以往幼儿自由创作不同,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创作都是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即为了玩“变脸”游戏必须要绘制面具,四人小组要进行协商,每个人确定各自面具不同的颜色,并快速投入创作。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必须交代清楚游戏规则,当幼儿忙于找朋友、分小组、协商任务时,教师还要及时提醒他们绘画的步骤和要点,并观察小组合作的情况,在他们创作的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帮助。

  三、亲身参与助推活动高潮

  本次活动的高潮是最后四人一组进行“变脸”游戏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鼓声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不同的鼓点节奏给出了不同的游戏信号,为活动进入高潮起到了助推作用。

  教师在这个环节的亲身参与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教师在敲出鼓点节奏前必须根据幼儿当时的游戏情况及时进行判断,如当幼儿尚未完全明白游戏玩法时,教师敲击的鼓声应该比较缓慢,而当幼儿已经熟悉游戏玩法后,教师敲击的鼓点节奏就应该不断加快,一来可以渲染游戏气氛,二来可以提高游戏难度,从而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总之,“游戏教学法”是尊重幼儿天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当我们在美术活动中运用这一方法时,能够使幼儿更积极地投入到创造表现活动中,增强幼儿动手动脑的积极性,提升美术活动的情趣性。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01-07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精选15篇01-10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14篇01-12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15篇01-08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15篇)01-08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精选15篇)01-09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集锦15篇)01-21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通用15篇)01-09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汇编15篇)01-09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合集15篇)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