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信息的不同表现形式及信息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信息无处不在。
2.通过分析图片中所包含信息的过程,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3.通过感知信息的游戏,体会信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增强感知、获取信息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信息的不同表现形式。
【难点】辨别生活中蕴含的信息。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儿歌“数鸭子”,提出问题:
(1)儿歌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2)故事中出现了什么人物,有什么特点?
(3)赶鸭老爷爷有几只鸭?
教师总结:从儿歌中可以获取丰富的信息,如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等。除了儿歌,在生活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生活中都有哪些信息呢?今天就一起学习《生活在信息中》。
(二)新课讲授
1.身边的信息
教师讲解: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的信息无处不在。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提出问题:
(1)第一幅图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2)第二幅图片呈现了什么内容,说明什么?
(3)第三幅图片中是什么物品,有何作用?
教师总结:除了图片中呈现的信息,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信号、现象和消息都包含着信息。
2.形式多样的信息
教师讲解:生活中存在着丰富的信息,如交通信息、天气信息等,信息也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
开展“我做你猜”游戏,游戏规则:同桌为单位,一人选择合适的方式“描述”题卡呈现的词汇,另一人根据“描述”猜测题卡内容。
布置任务: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限时5分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描述者如何知道需要描述的内容呢?
(2)可以使用什么方式描述题卡内容?
(3)游戏中的信息是通过什么形式表现的?
教师总结:信息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除了通过动作、声音、文字呈现外,还能通过气味、视频、图像等形式来表现。
3.应用广泛的信息
教师讲解:生活中的信息无处不在,而信息也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善于利用信息可以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
教师发放与信息应用相关的故事资料卡,提出问题:
(1)资料卡中展示了哪些故事?
(2)草船借箭的故事中,诸葛亮为何能取得胜利?
(3)石油勘探的工作人员怎样发现石油?
(4)农夫播种农作物有何规律?
教师总结:信息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古代战争时期、现代科研、农务种植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善于发现信息的价值,利用信息解决问题。
(三)巩固提高
开展“真假信息”活动,活动规则:教师展示生活中的情境图片,学生分析图片中包含的信息并判断信息真假。
教师点评,点评要点:观察能力强,信息获取全面等。
【图片描述:小男孩的手机收到彩票中奖100万的短信。包含信息:中奖100万、短信发送号码。信息真假判断:中奖信息来源不明确,是假的】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提问信息的表现形式,学生回答信息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表现。
四、板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画图”软件的作用及其窗口的组成;
2、学会启动、退出“画图”软件,并能保存画图文件;
3、初步认识绘图工具箱,能使用“铅笔”工具绘画。
(二)、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画图”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绘画的兴趣;
2、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使用“画图”软件绘画的全过程;
2、难点:保存文件。
三、教学手段
整个教学程中,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主,教师作适当的引导、任务驱动和协助。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展示优秀的画图作品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讲授法介绍“画图”的启动方法,并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对窗口的认识来了解画图软件,设计用“铅笔”工具“写名字”和“自画像”的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技能,最后分享收获及作品欣赏。整个过程中运用了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和赏识法等教学方法,达到培养他们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团结协助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四、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一册(上)第4课《认识“画图” 新朋友》的内容。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Windows“画图”软件,掌握“画图”软件的启动、退出保存等操作,了解“画图”软件窗口的组成,初步认识绘图工具箱及使用“铅笔”工具。
五、学生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信息技术这门新的课程和计算机这个新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学习这节课前,学生已经了解Windows窗口的组成和掌握了鼠标的基本操作,以大部分小学生都喜欢画画为基础,学好用计算机画图的第一节课,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六、教学准备
1、每个学生一台计算机;
2、学生机安装有“画图”软件;
3、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及投影。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3
教材分析:
从本课开始,学生学习“画图”的重点从工具箱转向了菜单,由“绘”到“变”,这就要求学生更多的抽象思维。“复制”、“粘贴”对接触计算机不久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复制”。按学生思维,“复制”后就能出现一个一模一样的内容。
本课教材利用“种子”这个生动的比喻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复制”、“粘贴”、消除“,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活动目标:
1.学会“复制”、“粘贴”的使用方法。对“复制”、“粘贴”有感性的理解。
2.学会让选定区域变形。
3.能清除选定的区域。
重点:
学会“复制”、“粘贴”的使用方法。
难点:
学会“复制”、“粘贴”的使用方法。
课前准备:
制作好范例,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朵最美丽的花,画在书本上。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展示一组校园内美丽的花坛和盆花的组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件出示flash动画《校园美景》
2、出示范画,让学生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花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伊始播放《校园美景》片段,学生聆听着悠扬的.旋律,观看着本校的美景,一下子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学生们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愤顿时活跃了起来,学生以浓厚的兴趣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二、感受交流,设计“种子”
过渡:要画这么多的花,你有什么想法吗?
1、先要设计一朵美丽的花,我们可以把这朵花当作“种子”。
2、谁能设计这朵花呢?
3、请一位学生操作演示。
4、美丽的花朵还有许多品种。出示其他形状的花朵。
5、请学生设计一朵最美丽的花当“种子”。
6、简单交流学生设计的“种子”。
(设计意图:单纯讲授复制、粘贴学生会感觉比较乏味。因此,开展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发现问题并能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活动中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孩子都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并“享受”快乐,让每一位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享受创作带来的乐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讨论交流,百花盛开
1、我们已经设计好了一朵花,那么怎样才能把它当成种子,种出很多很多的花呢?
生:复制,粘贴。
2、请一位学生操作演示。
3、讨论复制、粘贴的一般过程与方法,重点理解要先用“选定”工具选中“种子”。
4、如果学生对于连续粘贴不太明白的,可以用生活中敲印章的方法进行演示说明。
5、学生进行练习。
6、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将设计的一朵花变成很多很多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熟练掌握选定工具使用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经历一个学习的过程,掌握菜单工具的使用,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指导者。)
四、童心未泯,千变万化
1、请学生观察范画(画中的几朵花发生了变化),说说有什么新的发现。
2、变了形的花是怎么来的呢?请学生互相讨论探究。
3、交流花朵变形的方法。
4、学生练习,看谁的花变化的最漂亮。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主要想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渲染学生对于种子变化的想法。当然学生有可能凭空设想,但不论学生如何说,教师都应及时地给予评价,在学生的对于变化花种子的盼望中引导学生思索操作的方法并进行练习。)
五、有错就改,清除画得不好的花
1、在交流花朵变形时,指出有的同学画出了不满意的花,请学生帮助解决,看谁的办法多。
2、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发现问题,找出问题,进而改之。)
六、完成范画(时间允许的情况)
1、让学生给这幅画添上背景,如小鸟等,提示学生可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注意要保存图画,并记录文件名。
3、完成后小结本课。
(设计意图:美化校园并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连接。)
七、与同伴同乐,分享创作的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及欣赏同学的作品,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学会欣赏。)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4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安全工作环境。
能力目标:让学生会整理,备份数据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电脑和养成及时备份,整理重要数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备份与整理重要数据。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数据备份与整理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准备一个含有多种类型文件并未整理的文件夹。
一、环境与计算机
师: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电脑呢,虽然有神通广大的本领,但它呢,也有天敌。
1、灰尘:会导致散热不畅,发生死机。(显示器屏幕上的灰尘有专门的东西擦,一般对电脑硬件比较熟悉的专业人士应每过半年)
2、怕水:机箱受潮会导致短路,天气潮湿时要多开开电脑(先讲一下电视机的使用原理)
3、怕热:温度太高会烧坏CPU(先问一下大家电脑的心脏是什么?)所以一般机房里都装有空调。
4、要尽量保持电脑附近的干净整洁,特别是键盘边上要干净,不要在电脑附近吸烟。不要在键盘附近吃东西,不要把喝水的杯子放在键盘附近。
二、整理我的资料:
师:请同学们帮我找出在以123命名的文件夹。
师:是不是找一个文件夹要花费我们很多时间。看来我们有必要整理一下这个文件夹了,有同学会整理吗?
小练习:发给大家一个含有多种类型文件的文件夹,让同学们整理好来。整理好的'同学可以玩金山打字通或金山画王。
三、保护我的资料:
师:上节课我在C盘放了一个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文件夹,里面放了备课资料,可是现在找不到了,原来是上节课某个老师以为没用删掉了,那我怎么办啊。我打开F盘看一下,里面也有一个,原来上节课我在C,F盘都放了一个,这叫什么呢?
师:数据备份,所以我们有重要的文件呢也要备份起来。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5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认识“画图”程序中直线、矩形、椭圆、圆角矩形等工具;
2. 熟悉配合使用shift键 的技巧;
能力目标:
1、学会用“直线”、“矩形”、“椭圆”、“圆角矩形”工具画规则的窗子。
2、能用“撤销”来更正错误。
3、学会将绘画的成果保存在默认文件夹。
情感目标:
1、激发并提高学生热爱自己学校的感情;
2、学会善于欣赏别人作品中的优点;
二、教学重点
“直线”、“矩形”、“椭圆”、“圆角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保存绘画的成果。
三、教学难点
1、 保存绘画成果到默认的文件夹。
2、 配合使用shift键的技巧;
四、课前准备
附范例的演示文稿;关于房子的拼图学件一个;附奖品光盘若干;带网络广播系统的电脑房、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引 入
1、回忆上节课时所学工具,运用游戏引出新课;
2、展示精彩新颖的教学楼激发学生画图兴趣和创造欲望;
二、工具教学
(出示范图)。从拼图到欣赏的图片,到范图,综合分析这幅图画中都有哪些图形组成啊?
生:(线条、圆、长方形、圆角矩形)联系拼图;
范图中用到哪些工具呢?
生:(直线、矩形、椭圆、圆角矩形)
1、直线
什么地方要用到直线工具呢?对!画大楼的外形。我们一起来来试试好不好。(以范图中一小幅规则图形为例,讲解直线的粗细设置)让学生试一试,看谁画得最好。同时提示书本上有答案,如果有困难可在课本中找一找。然后通过教师或学生的演示将两小技巧:“按SHIFT键”、“选择线的粗细”。再让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画一画楼房楼梯等规则图形。
文稿出示:(1)按住shift键,画线更笔直;
2、画窗子
画完了教学楼的外形后,我们来给她添上窗子吧,你们看用到哪些工具好呢?
学生探索,演示 “椭圆”、“矩形”、“圆角矩形”三个工具使用方法。
讲解分析注意点:边框的粗细,画的方法技巧。演示文稿出示:(2)方形和圆形边线的粗细,由直线工具决定。
在学生初步探索结束后,教师及时请画得好的学生演示。这时教师可将“撤销”这个小技巧教给学生。鼓励学生用这种方法来画出更美的画。
3、整齐的教学楼
在完成了探索和基本技能的准备后,大家可以创作自己学校或心目中的教学楼。(可适当选择几幅准备好的,带想象的教学楼)
三、欣赏、复习
欣赏交流,回忆复习
欣赏者:交流同学的作品的优点;设计者:回忆复习用法技巧;教师:点评,回顾。四、保存文件
保存自己的画
教师可用“同学们画得真美,这么美的画如果不能保存下来真可惜”等激发学生学习保存文件的热情。因为这是第一次保存,所以教师应当亲自演示,在演示时,不要将问题扩大化,以免基础差的学生不知所措。但对于输入文件名一定要采用打比方的方法强调。而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本上记下文件名。
五、练习
课本上还有两幅很有趣的画,大家可以选一幅来描画下来,对了,画之前要看仔细观察哦(有哪些形状,用哪些工具,技巧是什么? )。小朋友们可以在课后来进行绘画。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6
【适用教材】重庆大学出版社
【适用单元】小学信息技术第四版第一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情境中,掌握绘图工具栏各工具用法,学会绘制热带鱼和海底植物,把各种图形有机组合起来形成美丽的海底世界。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同学及课件的帮助下,感受学习绘制海底世界的过程。初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任务驱动和教师引导相辅相成,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二、课题分析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第一册中怎样绘制图形及图形的美化等内容。本节课利用网络环境,创设信息化的教与学环境,利用优美、生动的画面,丰富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说、做、学,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交流合作,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制作贺卡以及指导学生解决同一问题可用不同方法。学生通过问题情境的感受,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自己的讨论交流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形成一定的知识解决模型,并最终解决问题。
重点:绘图软件各工具的运用和图形的组合。
难点:变形工具的使用和复制、粘贴命令的运用。
三、教学策略分析
1.学习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大约保持20分钟左右。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画图软件中的各种工具进行图画作品的创作。对作品的保存和上传也有基本掌握。
2.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探究式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课件的优势,成为信息的广播者,为学生提供动态的、丰富的信息;问题情境的创设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尝试点拨的引导者,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空间;知识反馈的调整者,激活学生积极探索的自信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新知,自主学习。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以过程评价为主。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做出评价,以有趣多样的评价激励学生的积极情绪,实现人机对话,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教学准备
共30台计算机,全部联网,多媒体演示课件。
五、设计思路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入语:同学们在电视或书本上一定看过海底的景色吧,美不美?今天老师再一次带领大家去游览海底世界,愿意吗?
(课件演示海底世界视频片断。学生观看海底世界视频。)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么美丽的海底世界,你想说点什么或者想做点什么呢?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导入:老师也想到了把它画下来,并且老师已经画了一条热带鱼,大家想看看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课件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的最佳状态。美丽的画面让学生产生了想画一画海底世界的学习动机,从而让学生自己提出了学习任务。
<新课学习阶段>
(一)分析作品,理清思路
(课件演示:一幅只画了一条热带鱼的范画。)
教师提问:观看这幅画,想一想要画出这样的.鱼,要用到画图软件中的哪些工具,或者命令。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直线工具、曲线工具、椭圆工具、油漆桶工具、选定工具、复制—粘贴命令。
教学意图:先让学生观察、思考作品的创作方法,既复习了以前的知识,也为后面尝试学习打下了铺垫。而且学生在观察分析作品的同时,激发了创作的欲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接受了任务。
(二)尝试学习,完成任务
教师过渡:那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条这样的鱼呢?
学生尝试练习。
练习要求:尝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教材和课件中的范画进行学习,如果遇到了问题自己先想办法解决,如果有解决不了的先记下来,一会儿一起解决。
像的复制方法,要求学生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教学意图:通过学生质疑,同学间解疑,教师演示,学生演示解答了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并且突破了教学重点。
(四)拓展练习,训练思维
教师:通过刚才那位同学的操作之后,大家发现画面中已经多出了几条鱼了,但是海底只有鱼吗?还有哪些东西呢?(学生会问答:水草、石头等)那看看老师画的这幅画像不像呢?(课件展示:已经绘制完成了的海底图,包括鱼、草、石头、泥沙等)那同学们自己也来创作一幅美丽的海底世界吧!老师相信你们会画得比我好的。有信心吗?开始动手吧!
学生创作,教师指导。(课件播放轻音乐)
教学意图:拓展练习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提高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精神的重要环节。
(五)作品交流,取长补短
通过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然后对作品进行评价。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大胆说自己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成功的地方。
同学互评。互相学习,说出同学作品优点的同时也要指出不足。
教师点评。以鼓励、希望为主。
教学意图:作品评价不仅让学生看到了优秀的作品,给学生以美的薰陶,同时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在以后加以改进,对于教师来说,更可以通过学生作品的评价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课外延伸、学习总结阶段>
(一)环保教育,注重情感
教师:刚才展示的作品都是做得很好,有的同学还给海水着了色。同学们海水是什么颜色的?海水原本是蓝色,但是由于人们的污染现在的海水也并不全是蓝色了。请大家看课件(展示被污染了的海洋的图片)。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图片,你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发言。
教师:那我们回到我们身边我们周围,我该怎么做呢?
学生发言。
(二)教学总结,完成建构
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学生总结回答。
教师:海底世界是美丽,海水是湛蓝的,但是由于人们的不注意,美丽的海洋已经在遭到破坏,如果我们再不保护环境、保护大海,也许有一天我们再也看不到蓝色的地球,也看不到美丽的海底世界了。请同学们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课件演示海底世界的视频)
七、板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7
设计理念:
本课在教学时,教师应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习卡通图库的使用融入到教学情景中——为动物联欢会设计“海报”,在教学情景中掌握卡通图库的使用。本课在教学中切忌教学成纯软件的学习。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浙江省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2课,这是学习金山画王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金山画王”软件的启动、退出以及“金山画王”界面、常用绘画工具的组成及作用,其中,魔术棒的运用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目标:
1.掌握“金山画王”软件的进入和退出。
2.认识并熟练地使用各种各样的画笔。
3.熟练掌握魔术棒的使用方法。
重点:
用魔术棒等工具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
难点:
工具箱、调色盘的使用。
课前准备:
神笔马良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兴趣引入:
1、师:课前,我们看了神笔马良的故事。故事中的马良,他有一只神笔,画什么就有什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这样一只神笔,你们想不想用用啊?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用用这神奇的魔术棒。出示课题:神奇的魔术棒。
(二)学习“画王”
1、这魔术棒到底神奇在什么地方呢?我们一起来看几副画吧。欣赏“金山画王”画的画,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的画是用什么软件完成的吗?
2、出示软件的名称,图标,师:谁能帮老师把“金山画王”请出来。
生:双击
师:可以双击桌面“金山画王”图标请出金山画王
生:开始程序
可以单击“开始”“程序”、“金山画王”“金山画王笔”请出金山画王
3、认识金山画王界面:这可比画图程序复杂多了,我要好好认一认。
师:这是什么?
师示范并说:当我们的画布上画满不需要的东西时,我们可以单击“换纸”按钮换一张新的纸。
4、金山画王中没有画图中打杈的关闭按钮,那我们该怎么关掉金山画王呢?
5、请同学们自己打开金山画王,并找一找“画王”中还藏着哪些小秘密。
这时候,学生可能会说把鼠标移到某个地方,会拉出一个就能把隐藏的工具显示出来。
这里有可能学生没有说到你需要的',叫个十个学生就差不多了:老师也发现了一个小秘密,我们来看一看。
把鼠标移到画板边上,鼠标的形状会变成:箭头时单击鼠标,就能将隐藏的工具显示出来。当工具已经显示出来时,移到画板边上单击就能把画板隐藏起来。
教学“教你一招”。
6、移到边上,鼠标变成箭头,单击显示工具。这里有好多的绘画工具,单击选中它,就可以进行绘画了。
7、任务一:把画板右边的工具先藏起来,再将它们显示出来。
任务二:试试绘画工具的本领,并找到自己最喜欢的画笔,说一说你想用它画什么。
8、请学生上来说一说喜欢的绘画工具,并说说想用它画什么,并演示画笔的使用。
你还改下颜色,你是怎么做的?单击颜料盒里需要的颜料
如果你还要更多的颜色,可以打开颜色盒上方隐藏的调色板。
9、马良的神笔画什么就有什么,金山画王中,这样一只叫魔术棒的神笔。单击魔术棒请出魔术棒面板,单击想变的魔术,我们就可以来变魔术了。
10、今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很多人的房屋都倒了,树木也都被拔起来,很多人看着被地震破坏的家园哭了,更多的人无家可归,只好露宿街头。
(三)学生作业
画一画:如果你有马良的神笔,你会为他们做什么?赶紧行动起来吧!
(四)作品展示、评价
自评:你画了什么?用什么工具画的?为什么这么画?
他评:对他的作品,你有什么话要说?
(五)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希望金山画王在今后能帮你们画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8
一、教材分析
1、第三册第三单元安排了三个课题,用6课时学习运用word的相关知识。
2、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Word的文字录入与简单修饰的基础上而设立的学习任务,是Word的一个基本知识点,教会学生在Word中绘制自选图形和编辑自选图形的方法。为以后学习版报制作及一些应用程序作铺垫。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选图形的绘制、图形颜色的添加、图形的旋转、组合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在word中插入自选图形、编辑自选图形和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图形组合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利用自选图形创作简单、美观的图案。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创设情境,设计任务,让学生亲身经历自学探究、合作交流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而获得学习方法和提高技能,并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与意义。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在制作中体会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对信息整理的兴趣,提高学好信息技术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插入和编辑自选图形。
难点:根据实际调整自选图形使之美观。
四、教学方法设计
根据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理念,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主要采用教学方法如下:
1、任务驱动:通过北京鸟巢参与熄灯活动的宣传画导入,学生在情景中主动接受任务,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不断获得成功。
2、直观演示:围绕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演示,制作过程清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掌握制作方法。
3、自主尝试: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尝试中解决问题,达到成功。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五、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word软件使用的方法,但是运用word进行自选图形的操作还是第一次。自选图形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在学习生活中也随处可见。能运用word自选图形创作简单、美观的图案自然也是孩子们的愿望。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和组织能力,绝大多数的'学生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因此,本课通过学生观察自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六、教学媒体与资源选择
教学素材:北京鸟巢参与熄灯活动的宣传画、PPT课件。
七、教学实施过程
本课教学流程为:
创设情境、明确技能探索交流、学习技能探寻规律、形成技能
互动练习、巩固技能综合运用、发展技能
1、创设情境、明确技能:通过北京鸟巢参与熄灯活动的宣传画导入新知。
2、探索交流、学习技能: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交融,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新知。
3、探寻规律、形成技能:师生共同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全课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到的知识。
4、互动练习、巩固技能:通过完成任务,进一步使学生掌握方法,熟练应用。
5、综合运用、发展技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生的热情。
创设情境、明确技能
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看到这幅图,你知道这是什么活动的宣传画吗?(出示北京鸟巢参与熄灯活动的宣传画)
生:熄灯一小时活动。
师:对,3月27日晚8:30分至9:30,全世界在那一刻统一行动:熄灯一小时。看小鸟都在夸我们呢!
2、明确技能
师:这幅宣传画,我们可以用Word中“自选图形”工具来完成的。今天我们一起用Word中“自选图形”工具来创作简单、美观的图案。
探索交流、学习技能
(一)、学习插入自选图形
1、教师出示任务一:请给小鸟说话填加标注。
2、学习插入自选图形
师:小鸟说话的椭圆形标注是用Word中“自选图形”工具来完成的。
师:如何在Word中找到自选图形呢?这些图形工具怎样使用?下面咱们来个“寻宝大赛”!只要是敢于大胆实践的同学,相信你肯定能很快学会使用他。请尝试过程中参照教材中63页内容:
生:自己迫不及待地动手操作。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的?
生1:“插入”—“图片”—“自选图形”。
生2:在绘图工具栏上直接能找到自选图形。
师:如果绘图工具栏关闭了怎样打开?
生3:可以通过“视图”菜单——“工具栏”——“绘图”打开。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老师,你以前教过打开和关闭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我试着做了一下就是这样的。
师:咱们班的同学就是聪明,还会学以至用,点子还很多呢,真是太棒了!
师:谁能来说一说这些工具怎样使用?
生:边演示边讲解。
师板书:插入→图片→自选图形
3、教师点拔小结师指导评价:
师:这位同学做的好吗?
师:老师想奖励给他一颗小星星,哪位同学能帮助老师做出一颗小星星!
(二)、学习设置填充效果
1、教师出示任务二:请给自己一枚金光闪闪的星星。
师:如果是金光闪闪的星星就更漂亮了,请大家看大屏幕。
2、师演示,板书:选中自选图形→右击→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填充”
3、小组尝试探究:
师:下面我们就给完成任务的同学画金光闪闪的星星,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画的过程中想一下,如何回答屏幕上的这几个问题。
A用什么方法将五角星画规则?(Shift键辅助)
B如何改变自选图形的大小、位置?
C如何为图形添加颜色?
D如何删除不需要的图形?
E如何进行五角星的旋转?
学生自主尝试。
4、教师引导小结,指导学生评价
师:请完成任务的小组内为自己画上小红旗。(生操作,师巡视指导解决问题。)
(三)、学习在自选图形中添加文字
1、出示任务三:请在小红旗上添上文字“加油”,为我们自己鼓劲,你自己尝试做一做。
2、学生自主探究添加文字的方法。
3、学生汇报演示。
师板书:选中自选图形→右击→添加文字
4、教师引导小结,指导学生评价
探寻规律、形成技能
师:刚才大家做的很不错,动手操作能力都很强,要是大家能把刚才的操作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那就更好了。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试着小结绘制图形、填充颜色、图形旋转与组合的方法。
生:每小组代表发言。(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低碳行动,从我做起》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逐步进行知识的拓展。
互动练习、巩固技能
1、出示任务四:设计熄灯一小时活动的宣传画。
师: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做得都很好,下面,我们为熄灯一小时活动设计制作宣传画好吗?
2、课件出示几个图例。
熄灯一小时
3、宣布比赛规则:要求同学们独立完成本次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看谁的作品最完美,最规范。
4、学生自主操作,时间五分钟。
5、指导评价:小组用自选图形笑脸进行评价。
综合运用、发展技能
1、出示任务五:设计低碳生活宣传画,向全校师生宣传。
师:同学们,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就是低碳减排活动,其实低碳生活非常简单,如果你注意做以下事项,你就是个一名合格的环保小卫士。
出示幻灯片
出示幻灯片,请同学们根据文字提示进行创意绘画。
●拒绝塑料袋
●巧用废旧品
●远离一次性
●提倡水循环
●出行少开车
●用电节约化
●植物常点缀提倡水循环出行少开车争做志愿者
●争做志愿者
师:通请同学们运用刚才所学到的知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自己低碳生活宣传画,为环保出一份力。
2、出示宣传画设计要求:
(1)、设计上明确的主题
(2)、设计独特,图案新颖、别致
(3)、颜色搭配协调
3、学生自主操作
4、班级中展示评价
5、归纳总结:
师: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自己的收获,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八、教学反思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的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对于《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这课,我按照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理念,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反思,我认为成功之处如下:
1、情景导入,贴近生活
课堂教学贵在氛围,而好氛围的形成要教师付出一万份的努力。我的感悟:“一节课、一场戏、一份心”。本课教学设计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通过意义建构,学生的技能不断加强,实效性强。结合学生实际的生活经验,与当前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学生很快的融入到课堂中来。
2、探究合作,解决问题
处理知识点时,老师大胆放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运用自选图形的整个过程,在学习插入自选图形时,以学生看书自学为主;在处理为自选图形填充颜色、在自选图形中添加文字时,采用教师引导、小组合作、学生自主探索等多种方法,达到“教师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整堂课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特体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3、开放任务,培养能力
教学不能局限于一节课,局限于一时,必须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以更高、更长远的眼光来处理教材,实现课程的拓展延伸。在综合运用、发展技能这一环节,开放任务,制作宣传低碳生活宣传画,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知识,发现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学生由“必然王国的跋涉与历练”,到达了“自由王国的驰骋与翱翔”的境界。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循环的基本原理;了解哪些情况下需要用循环的方法设计程序。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使用循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完成机器人巡逻一周和不停巡逻的任务。
3.情感目标:通过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什么是循环。
课时安排:
1-2课时。
课前准备:
机器人;编程环境;机器人巡逻场地。
大楼
起点
机器人巡逻场地
教材分析:
本课实际上是要求控制机器人走正方形路线,教材设计有两个意图:首先,机器人走正方形路线,学生可以实践“模块化”的方法,对任务进行分解。机器人沿大楼巡逻一周,实际上可以分解成8个动作:4个“前进”和4个“转弯90°”,如果把“前进和转弯90°”看成一个小任务,那么巡逻一周就是执行4次小任务。这样分析以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就可以完成巡逻一周的任务了。第二,教材对机器人卫士的要求是“不停地巡逻”,如果学生运用原有的方法和经验,也就是运用顺序结构编写程序,这样的程序势必会很长很长,这样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顺序结构程序的局限性,从机器人周而复始走正方形的具体事件来引出循环,方便学生理解循环并从这个具体案例中体会和学习运用循环编写程序的方法。
教学建议:
1.创设情境,引出主题。可以展示机器人活动范围,宣布机器人的工作任务:不停地沿着大楼巡逻。
2.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并尝试,初步完成巡逻一周的任务。
3.让学生思考完成巡逻2周、10周、100周的程序,让学生体会到程序的“太长太繁”。
4.引出循环的概念:解释循环,并以巡逻一周为例,示范用循环的方法编写程序。
5.尝试运用循环的方法编写巡逻指定周数的程序,完成巡逻任务。
6.小结。
练习建议:
本课练习1是对控制转弯方向技能的具体运用,让学生感受到对“循环体”做小的改动,程序的结果就会发生很大的影响和变化,从而进一步感受到循环的特点。练习2有一定的`难度,这里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循环体”的抽象能力,找出这个任务中哪些动作是“重复执行”的,在这里,机器人走长方形路线的循环体应该是“前进一段(长)——转弯90°——前进一段(短)——转弯90°”,循环2次走完一周,走N周循环的次数就是2*N()。
附参考程序:
1.乐高机器人程序
巡逻一周的程序永不停止地巡逻的程序
2.纳英特机器人程序
巡逻一周的程序
不停巡逻的程序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0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影片的方法。
(2)学习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声音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学会筛选、甄别声音及影片,学会通过声音、影片来烘托主题,表现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插入声音及影片的过程中学会欣赏,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品质。
4.创新与行为
能根据主题选取合适的影片和声音文件对演示文稿进行修饰、烘托。
教学重点与难点
幻灯片中插入影片文件与声音文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新的知识点不多,建议教师着重在知识技能的迁移上设计教学,多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本课可以视作是前几节课的延伸与巩固。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始终以任务为主线,注意前后知识点学习的对比,加强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合作学习的结合。
教学准备
与学生成长有关的影片、动画、声音。
教学过程
1.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欣赏影片
今天老师在电脑里放了好多好看的电影,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出示影片的文件位置“D:小问号”。
幻灯片是一种媒体集成软件,我们已经学会了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怎样在幻灯片中插入影片呢?
板书课题:第26课插入影片和声音。
2.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任务一:为“我的爱好”演示文稿插入一张“我喜欢的一段影片”的幻灯片
(1)打开“我的爱好”演示文稿。
(2)插入一张空白幻灯片,输入“我喜欢的一段影片”标题。
(3)用插入图片的'方法为幻灯片插入“桃花扇”影片文件,并调整播放窗口的大小。
合作探究:
①)小组看书讨论。
②尝试操作。
③交流反馈。
(4)播放演示文稿,全班汇报交流。
(5)巩固深化。
在“我们的运动会”演示文稿中插入“运动会”影片文件。
任务二:为“我的爱好”演示文稿中“我的兴趣爱好”幻灯片插入“长大以后”声音文件
(1)出示任务及“长大以后”声音文件的位置。
(2)学生尝试操作。
(3)交流总结。
(4)巩固深化
在“我们的运动会”演示文稿中插入“运动员进行曲”声音文件。
(5)评价欣赏。
3.拓展练习,内化认知
欣赏资源库中的影片及声音文件,为“我们的运动会”演示文稿添加合适的影片及声音幻灯片,使演示文稿更加丰富多彩,突出主题。
4.评价交流,完善认知
选择不同学生的作品进行交流点评,完善学生的审美认知。
5.小结任务,结束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在幻灯片中插入影片和声音的方法,在演示文稿中插入什么样的影片及声音,要根据演示文稿的主题来确定,希望同学们能抓住这一点合理地完善我们的演示文稿。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1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word里“页面设置”里“页边距”和“纸张”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在掌握以前学习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较灵活的应用该设置对页面进行调整。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操作,鼓励学生寻求自我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从小探索计算机的兴趣。
3、通过学生之间的评价,使学生能够学会欣赏别人,虚心向别人
学习,同时又能提出自己的建议,与同学们共同进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创作作品(制作自己的'胸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教学重点:
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对word文本页面设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独立应用所学知识制作自己的胸卡。
学具:
微机、自制胸卡
教学设想: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页面设置”中的“页边距”和“纸型”的设置,并能学以致用。利用生活中的实际物品进行本节新课的教学,让学生发现问题,然后共同探究解决问题,最后利用所学知识制作自己感兴趣的胸卡,培养学生的技能。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展开教学,满足学生的“发现”需要和“成就感”,同时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进而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浓厚的兴趣。课堂中教师要恰当点拨及时引导,充分体现探索式课堂的模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2
教学分析:
本课教学主要介绍窗口,绝大多数应用程序的运行界面都以窗口的形式出现,因此,要让学生认识窗口,并能对窗口进行一般操作。
教材以“我的电脑”窗口为例,首先介绍窗口的组成,教学时,不仅要说明窗口的各部分名称,还要进行简单的演示。如,在介绍菜单栏时,可以选中一个盘符,单击一下“属性”按钮,目的是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便于识记。
注意:水平滚动条和垂直滚动条不是总出现的,他们是根据窗口的大小以及工作区中内容的多少有关,只有在内容显示不下的时候才出现。
调整窗口大小的教学,教材只介绍了拖动边框中部,教师可以补充介绍拖动窗口顶点,同时改变窗口的大小——宽度和高度。
对于叠成窗口和多窗口平铺,学生操作并不难,关键是向学生讲解“当前窗口”这个概念。通过演示说明当前窗口只能有一个。
本课“动脑筋”教师要说明“关闭”是结束程序,“最小化”只是让窗口不显示,程序仍然在后台运行着。
教学目标:
(1)认识电脑窗口,了解窗口的组成。
(2)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
(3)初步认识菜单命令。
(4)进一步掌握鼠标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把窗口设置好,主要指工具栏和状态栏的设置,千万不能缺少项目,是教学不能正常进行。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子教室。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自主探究法、动手实践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窗口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难点:菜单命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指导学生练习打开计算机,双击"我的电脑"图标。
师:这时我们发现桌面上打开了一个长方形区域,我们称这个长方形区域为窗口(板书课题:第10课认识Windowsxp窗口)。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窗口的组成和学习窗口的基本操作。
二、新授
1.窗口的组成
同学们,我们知道桌面上的长方形区域叫作窗口(出示幻灯片:教材中的窗口图片,无文字说明),窗口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板书:窗口的组成)
(学生看书找答案)
窗口的第一行是标题栏,标题栏里显示窗口的名称:当前我们打开的是"我的电脑"窗口,所以标题栏里显示"我的电脑"字样;
窗口的右上角分别是"最小化"、"最大化"按钮、关闭按钮;
窗口的第二行是菜单栏:菜单栏中列出了各种对窗口进行操作的菜单命令;
窗口的第三行是工具栏:工具栏中排列着常用的命令按钮;
最下面的是状态栏:显示窗口当前的一些信息;
2.窗口的基本操作
知道窗口各部分的名称,同学们都想了,我们如何去动手去用窗口啊。其实很简单。下面就同老师一起学习窗口的简单操作(板书:窗口的简单操作)。
(1)最小化窗口
[教师边说边演示]
单击"最小化"按钮,窗口最小化以后到哪里去了?缩小成任务栏上的一个小图标按钮,单击任务栏中的这个按钮,窗口就恢复原状。
[操作练习]
打开"我的电脑"窗口,最小化"我的电脑"窗口,再把"我的电脑"窗口恢复原状。
(2)最大化(还原)窗口
(教师边说边演示)
单击"最大化"按钮,窗口会扩大到整个桌面,这时"最大化"按钮变成了"还原"按钮;单击"还原"按钮,窗口恢复原状。
[操作练习]
打开"我的电脑"窗口,最大化"我的电脑"窗口,还原"我的电脑"窗口。
(3)切换窗口
(教师边说边演示)
先后打开"我的电脑"和"回收站"窗口,我们发现他们的标题栏的'颜色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回答:一个呈深颜色,另一个呈淡颜色);我们把标题栏呈深颜色的窗口叫作当前窗口,现在"回收站"窗口为当前窗口。我们单击任务栏上一个窗口图标按钮,如:我们单击"我的电脑"图标按钮,就把"我的电脑"窗口切换成当前窗口。
[操作练习]
先后打开"我的电脑""我的文档","回收站"窗口,切换"我的电脑"为当前窗口。
窗口的大小,其实这很容易。我们可以将指针移动到窗口的边框上面,这时我们会发现指针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呈"双箭头",这时我们按住鼠标左键不放,上下左右拖动鼠标就可以分别改变窗口的宽度和高度,如果我们想同时改变窗口的高度和宽度的时候,就将鼠标指针移动到窗口的四个角中的任意一个角,指针的形状会呈"斜向双箭头"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向对角线方向拖动鼠标,就可以同时改变窗口的高度和宽度。
(学生练习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打开"我的电脑"窗口,练习改变窗口的大小,分别改变窗口的高度,宽度。再同时改变窗口的高度和宽度。
窗口的操作完成以后我们可以单击"关闭"按钮,来关闭窗口,关闭窗口的同时在窗口中运行的程序也被同时关闭了。
3.菜单命令
(教师边说边演示)
菜单栏中的任意以各命令,会弹出一个下拉菜单,我们发现菜单中有很多的命令,他们的颜色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有的命令呈黑色,有的是灰色),解释:其中黑色的命令白表示现在可以选择使用的命令,灰色的命令则表示暂时不能使用的命令。
[试一试]
打开查看(V)菜单命令,可以看见"查看"菜单"工具栏"命令右侧有一个"三角",同学们把鼠标移动到"工具栏"命令上我们会发现了什么?(又弹出一个菜单),我们叫它"子菜单"。"三角"表示这个菜单命令还有子菜单。
在"查看"菜单中,我们发现"状态栏"命令的左侧有一个黑色的"√",表示这个命令被选中,并正在起作用,窗口下放正显示状态栏;同学们可以用鼠标器再次单击一下"状态栏"命令,这时我们发现这个命令左边的"√"的消失了,表示这个命令不发挥作用了,同时我们看到窗口的状态栏也随消失。
同学们在通过操作发现一下带有"。。。"的命令有什么特别的?
学生汇报:会弹出一个长方形象窗口一样的东西。
师:(打开一个"对话框"演示)这个象窗口一样的东西我们叫"对话框"。"对话框"里有标签、下拉列表框,单选项,复选项等等。
4.窗口滚动
(教师边说边演示)
打开一个窗口,如果窗口中的内容较多,或者窗口较小,这时窗口就无法显示所有的内容,要查看窗口中的其他内容,我们可以利用"滚动条"来做到。(出示带有滚动条的窗口说明滚动条各部分的名称)滑块、垂直滚动水平滚动条、滚动指针。单击滚动条两端的滚动指针,或者单击滚动条上的空白处,或者拖动滚动条上的滑块,就可以看到窗口上的其他内容。(分别演示)
[试一试]
逐渐增大窗口,观察滑块长度的变化。
单击窗口左上角,弹出控制菜单,单击其中"最小化"命令,观察其作用和操作什么地方相同?
分别打开"我的电脑"和"回收站"窗口,观察标题栏的颜色是否相同?
三、巩固练习
(1)打开窗口"我的电脑""回收站""我的文档"窗口,使"我的电脑"窗口为当前窗口,在切换"我的文档"窗口为当前窗口。
(2)移动"我的电脑"窗口到"回收站"窗口上面。
(3)把"我的文档"窗口的大小调节得比"我的电脑"窗口的大小大一倍左右。
四、课堂练习
1、打开“附件”中的“记事本”窗口。
2、指出“记事本”窗口各部分的名称。
3、改变“记事本”窗口的位置。
4、调小“记事本”窗口,并按键盘上的数字键输入1~50。
5、练习利用窗口上的滚动条查看“窗口”中的内容。
五、课堂小结
师:我们今天学会了哪些操作?
我们今天知道了窗口各部分的名称,还学会了窗口的一些基本的操作。从现在开始窗口对我们来说不再陌生了对吧,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更加的熟悉了解他的哦。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画图程序的界面并能运用铅笔工具绘画。
2.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小组合作等认识画图的过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绘画能力。
3.通过像素画的绘制,掌握铅笔工具的基本操作,体会计算机的魔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画图,铅笔工具和橡皮工具的运用。
【难点】铅笔工具和橡皮工具的灵活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创设情境“青苹果”想要学习用计算机画出一副小树的画向“机器人”老师求助。教师提问学生:“如何用计算机画出小树呢?”“Windows家族有哪个朋友可以帮助我们呢?”从而引入本节课题。
(二)新课讲授
1.打开画图程序
教师提示学生Windows家族里有个“绘画小能手”但是它却藏在了Windows附件的“大森林”里,请学生进行探究打开画图程序。教师找学生回答画图程序的打开步骤。【单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画图”】教师可以评价学生是发现小能手,能够帮助老师找出“绘画小能手”。教师打开画图程序,然后让学生观察画图程序的组成。教师说明画图程序界面由功能区、绘图区、状态栏三部分组成的。然后教师可以强调“绘图区”就是平时所用的“画布”。教师提问:如何设置看到的图像的大小呢?教师演示让学生观察,并总结操作步骤。【单击“查看”选项卡设置显示网格线,单击页面缩放按钮或拖动缩放滑块设置显示图像的大小】教师可以评价学生观察的很仔细,能够把操作记得这么清楚。教师继续引导:“如何设置图像的实际大小呢?”这一部分可以选择让学生同桌两人为一组进行小组讨论时间为3分钟,教师进行巡视指导。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找小组代表汇报。教师进一步归纳总结:单击“主页”选项卡中的“重新调整大小”在弹出的“调整大小和扭曲”对话框中将“水平”和垂直参数分别进行设置。
2.开始绘画
教师提问学生“如何在画布上进行绘画呢?”学生能够想到实际生活中用笔进行绘画。教师说明学生可以用画图中的“铅笔”工具进行绘画。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如果想让画出的线条粗一点应该怎么办呢?”从而引出铅笔四种不同的线宽并强调不同的工具线宽是不一样的。然后教师让学生尝试按照教师给出的图形进行绘画,预设学生会有画错的情况,引出“橡皮擦”工具可以擦出不想要的痕迹。并补充快捷键“Ctrl+Z”可以快速撤销。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想要画出绿色的树,如何把铅笔的颜色调整成绿色呢?”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更改铅笔的.颜色。自主探究结束后,学生汇报【颜色1可以更改铅笔的颜色】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动手能力真强。教师补充:颜色1是前景色颜色2是背景色。教师提问:“青苹果”小朋友想给大树换一个“颜色”栏中没有的颜色,该如何帮它呢?教师进行讲解:通过“编辑颜色”可以选择“颜色”栏中没有的颜色。教师补充“颜色提取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选择颜色,并指出“颜色提取器”的样式。
3.保存作品
教师提问:“青苹果”小朋友想看一下自己的绘画效果之后再保存应该怎么办呢?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学生进行汇报。【单击“查看”选项卡中的“全屏”或“缩略图”按钮可以预览。通过“保存”按钮或快捷键“Ctrl+S进行保存”】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操作之后,开展一个小比赛。请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合作完成一副作品。看哪组同学完成得又快又好。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提问画图程序的界面组成等。教师可以点评同学们听课很认真,记忆力真强。
作业:课后尝试自己制作自己喜欢的动漫人物的像素画。
四、板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4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备注
课前准备
1、收集关于南极的一些图片
2、查找浏览南极的某些网站
节约课堂时间,为本节课作铺垫。
课堂导入
1、展示图片。
2、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这里是什么样的。
3、你敢孤身一人去荒无人烟的地方探险吗?
合作思考,想像探险,开动脑筋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鼓励和培养学生探险的超人智慧和勇气。
经历探险
1、出示南极探险文章。
2、运用写字板。
3、把文章注上拼音,使它成为一篇拼音读物。
1、读文章感受南极,经历探险。
2、打开写字板程序。
3、在写字板程序中注入拼音,注意拼音之间要有空格。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及互相帮助,互相探讨的思想。
身临其境启动IE浏览南极大地的网站
1、看浏览器南极大地
2、听教师讲述,补充南极大陆
感受南极大陆的美与险,可爱与宏伟,尤其是和平与环保。
续写故事
1、让学生说说你看了文章之后发生了什么吗?
2、点评学生的.文档续写。
3、保存文章。
1、学生合作论讨论,积极开动脑筋想想接下来会什么样?
2、让学生空写自己的续述,并同学间交流。
3、在文件中点保存按钮,进行保存写好的文件。
1、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点燃学生的写作兴趣。
2、复习以前学的保存文件的方法。
交流小结
1、辅导落后学生
2、展示学生的作品
3、提问学生练习题,尝试练习
4、对学生在本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点评,并提出学习希望。
1、学生继续完成自已的作品
2、观看并点评同学的作品
3、说说自己喜欢去哪里探险。进行尝试练习。
1、能力的同学发挥更大的空间,鼓励落生的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2、让所有学生有再深入的学习目标。
教后录:
神秘的南极大陆一直以来一块圣地,有无数的奥秘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了南极的漂亮图片:神秘的极光,可爱的企鹅,白茫茫的雪地,这些景象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学生们说出了很多有关南极的优秀词句。然后让学生把我们的感受写下来,让学生汉语拼音的形式记录下来。汉语拼音也是我们来学习中文输入法来找汉字的基础,经过这次练习很好地完成了我们课堂上由英文输入向汉字输入的过渡,让学生明白了汉字输入并不难,只要会拼音就可以打字。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针对主题收集资料,并能将资料分类保存;熟练地运用PowerPoint制作相关的幻灯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制作汉字发展过程的作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汉字的发展”幻灯片的制作。
教学难点:
资料分类保存的习惯培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收集资料来研究汉字的发展过程。建立文件夹、下载资料等知识学生都已学过,这一课重点突出分类保存的优越性,要传授一些操作技巧,如强调根据需要建立文件夹;将图片通过“另存为”的方法保存到相应的位置;根据需要下载文字,可以通过将网页中的文字复制粘贴到记事本并保存起来的方法减少一些不需要的代码等。
幻灯片制作中,主要介绍了将图片设置为背景的方法。在指导学生制作时,应注意背景与文本等内容的协调,避免利用图片作背景而使整个版面变乱。
在交流中,除了交流作品外,应让学生多交流一些制作时的经验、感受,引导学生相互欣赏,相互学习。
教学建议:
1.激趣引入。
课件展示汉字“车”的.发展,激发学生了解汉字发展的兴趣,提出本节课的任务。
2.收集资料。
教师引导小组讨论,准备收集哪几方面的材料,并创建相应的文件夹。
推荐相应的网站“中国科普博览”。
可先提问图片的保存方法,再来说说文字的保存,并强调文件名的命名。
小组合作完成资料的收集。
3.动手制作。
小组讨论准备介绍的内容和形式,确定使用哪些资料,并对资料进行一定的整理。
先请学生演示幻灯片中背景的设置,再引导学生尝试用图片作背景。
小组合作完成幻灯片的制作,教师巡视,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不拘泥于教师的演示文稿,并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
4.典型交流。
教师选取有特点的作品(有创意的或有明显缺陷的作品),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制作方法、合作情况、遇到的问题等,教师从旁引导、点拨。
5.整理作品。
各小组分别整理自己的作品,并回顾制作的过程,体会其中成功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6.交流评价。
交流可采用集中交流和组间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同学有展示的机会。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2-16
【热门】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3-15
【荐】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3-15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精】03-15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热门】03-15
【热】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3-15
【推荐】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3-15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推荐】03-15
【精】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