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语文教案范文合集9篇

时间:2024-08-28 13:57:20 教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热门】语文教案范文合集9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身边的‘小事’”。通过这样的口语交际,促使学生能够具体清晰地讲述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或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在对比中感受到身边不文明的行为带给别人的困扰,受到文明礼仪的熏陶。

  教学目标:

  1.乐于与同学交流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或是一些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从中受到文明礼仪的熏陶。(重点)

  2.培养学生养成遵守文明礼仪规范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抓拍一些校园生活中的照片。

  学生准备:搜集了解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向主题

  师: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请看(课件出示课前拍摄的两张照片)。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生1:红领巾值日生拉着一年级新生进校门。我觉得红领巾值日生真棒。

  生2:一个同学乱扔垃圾,把垃圾扔在垃圾桶边上。我觉得他很不文明。

  师: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有一些是令人感到温暖,值得我们学习的,而有一些是不文明的,需要大家去纠正和防范的。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身边的这些“小事”。

  设计意图:利用课前拍摄的校园生活照片来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进而引入今天要探讨的话题——对身边的“小事”的看法。初步的交流使学生对好与坏两种不同的身边的小事有了初步明确的感受。

  二、借助图文,交流探讨

  师:请同学们先来观察书本上的四幅插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上面两幅图体现了不文明的现象,而下面两幅图体现的都是比较文明的`现象。

  师:请四人小组合作讨论,选取其中一幅图,首先讲清楚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再结合图说说自己的看法。交流后,选取一名代表来发言。

  (学生自由讨论)

  生1:我讲的是第一幅图,图上有许多人在排队乘公交车,有一个孩子插队上车了,我觉得这种现象很不文明,我们要批评这个孩子。

  生2:第二幅图画的是一位小男孩在墙上乱涂乱画,我觉得他太不文明了,这样乱涂,墙会变得很脏很难看。

  生3:我讲的是第三幅图,一位小哥哥进门以后发现后面有人,他就礼貌地推好门,让后面的人进来,他的举动可真有礼貌哇!

  生4:我讲的是最后一幅图,在公园里,小哥哥带着小狗去玩,小狗随地拉了一堆屎,小哥哥看到以后,主动将狗屎用纸捡起来扔掉,他的文明习惯可真好哇!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既把看到的说了出来,又能分析具体的情况,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让我们也很有启发,谢谢你们的精彩发言。

  设计意图:首先,我们要立足文本,充分挖掘文本的价值,书上四幅插图,上面两幅图讲述了同学们身边不文明的小事,而下面两幅图则介绍了一些生活中的文明行为,虽然都是小事,但是却能让别人感到温暖,在看、听、说的过程中,学生表达得更加生动了。

  三、联系生活,深入探讨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小事”呢?请和四人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你发现的不文明的行为,或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再和组内同学谈谈你对这些行为的看法。最后,请推荐一名代表,汇总组内谈到的“小事”,和其他小组交流。对于讲得比较好的小组,老师要奖励你们。

  (四人小组交流谈论)

  师:首先我们来谈谈身边不文明的行为和你的看法,好吗?

  生1:我们小组内提到了几件不文明的小事,比如:有的同学在教室里乱扔纸屑,有的同学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就乱拿别人的东西,还有的同学破坏学校的公物,这些行为真的很不文明,大家应该改掉这些坏习惯。

  师:你的事例讲得很简洁,很清晰,还谈了自己的看法,真棒!

  生2:我们小组发现了一些现象,有的人在大街上随地吐痰,很不卫生,很不文明,还有的人随地大小便,真是非常不文明。

  生3:我们小组还发现了有的人乘车不排队,在车上看到老人也不主动让座,真的很不文明。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更有一颗正义的心。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人像你们一样,有一颗善良正义的心,他们的一些行为经常令人感到温暖,我们要帮他们宣传宣传。

  生4:我们小组发现,有的人在乘车时,看到老人或者孕妇就主动让座,也获得了大家的赞扬。

  生5:我们班的小何同学主动帮助同学打扫教室,有人受伤了,她也是主动搀扶受伤的同学去医务室,她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我们要向她学习。

  师:你们觉得他们说得好吗?好在哪里?

  生6:说得很好,他们既说清楚了事情的大概经过和结果,又能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说得十分清楚。

  师: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小事”,就能从这些“小事”当中获得一些启示。好的,我们向他们学习;坏的,就告诫自己,以后不要有类似行为,这样,我们自己的品行就会越来越优良,受到身边人的喜爱。

  设计意图:真正能打动人的是身边人和身边事,真正能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是充分说和及时点评,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说,四人小组讨论环节保证了所有人都有表达的机会,推荐同学概括说则考验了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和组织语言概括表达的能力。同学和老师的点评则起到了引向中心、点拨方法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画“文明之心”

  师:同学们,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文明、美丽的心,那么我们随时随地都会在自己身边感受到令人温暖的言行,请你设计一颗“爱心”,加上自己的创意,表达出文明礼仪,携手前进的心意,好吗?

  生:好的!

  设计意图:进行实践的延伸,意在将这份口头表达拓展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这份文明的快乐,进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言行,使教学更有意义。

语文教案 篇2

  一、目标

  1、进一步熟悉朗读技巧和方法。

  2、初步学会从生动的词语和比喻拟人等角度赏析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鉴赏课文。

  2、了解写景文的赏析方法,并进行课文的鉴赏。

  三、教学时数

  2课时。

  四、教学用具

  投影仪、多媒体。

  、教学方法

  第一课时主要采用朗读法和自学式教学法相结合。

  第二课时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和讨论法相结合。

  六、教学及步骤

  第一课时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林间,风儿在行走;枝头,花儿在微笑;原野,青春在歌唱。让我带你站在《第二起跑线》上。第三个环节现在开始,猜一座城市:它位于山东省;它的周围有一圈小山,其中最高的千佛山也只有285米;在它老城的北部有大明湖,是由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等多处泉水汇成,湖面占全城的三分之一;它被称为"泉城"。它是哪一座城市?(生答:济南)。那么,济南的风景怎么样呢?今天,著名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将带我们进入《济南的冬天》。

  2、反复朗读,形成语感

  (一)听读课文: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冬天显得太冷清凄凉,尤其是北方的冬天,更是飞雪飘飘,寒气逼人。那么,济南的冬天怎么样呢?请随音乐曼妙的足音,去领略冬天的济南风光吧!(放多媒体幻灯片)边欣赏济南的美丽风光边听读课文。要求:

  ⑴听清字音,读准每个字。注意儿化音的读法。

  ⑵把握朗读的速度和感情。

  (二)男女生朗读比赛:

  刚才,同学们随着摄像机的镜头,听着老舍先生动人的解说词,欣赏了美丽的济南风光。现在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课文的美妙意境。

  下面进行男女同学的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最好。

  (三)理清层次,整体把握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头脑中肯定有了一幅幅美景。现在老师要求你们用最简洁的文字和最美的形式,把自己对课文的整体印象设计成板书。四人小组讨论完成。

  同学们刚才设计出的板书相当不错,全面把握了作者描写济南冬天的思路;而且反映了同学们独具匠心的安排。说明了同学们阅读的能力相当不错。下一节课老师将给同学们搭建更大的舞台让你们表演。

  (四)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充分熟悉课文的。

  2、勾画你认为优美的词语或句子,并反复朗读体会它的妙处。

  第二课时

  1、低吟浅诵,细部赏析

  上一节课,我们对课文进行了反复朗读,同学们初步感受了本文文字的`美妙;同时我们还从整体上对这篇课文的结构进行了把握。

  这一节课我们将从局部(即语言的角度),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的?这就是赏析课文。

  (一)指点迷津,豁然开朗:

  本文的赏析可以从以下一些角度进行。

  ⑴生动的词语。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一句中的“顶”。

  ⑵优美的句子,如:“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⑶巧妙的比喻和拟人,如:“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二)展开想象,作文比赛:

  请同学们对照老师刚才举的例子,自由地选择课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反复朗读,凝神体会,展开想象,前后桌讨论。准备进行口头作文比赛,看哪一组说得最好。

  2、看图说话,活学活用

  从同学们刚才所写的赏析文字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很强,驾驭语言的能力也不错。下面我想请问同学们:你们想当导游吗?

  (愿意当导游的同学举手。)

  欣赏风光片《走进九寨》,欣赏画面时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要仔细,善于抓住景物特征,然后用你们在课文中学到的写景方法描绘九寨的风光。接下来请导游用优美的语言带我们走进美丽的九寨,好吗?。

  学生活动:对照多媒体中的九寨风光,给它配上解说词解说。解说的语言要优美,声调要柔美清朗。

  3、课外阅读,开拓视野

  同学们,济南的冬天如此温情,九寨的山水这样迷人,祖国还有多少壮丽的山河等着你去翻阅……不信,你去读读鲁迅《雪》、贾平凹的《冬景》、郁达夫《江南的雪景》吧。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双龙洞的特点,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2、感悟游记的语言美、景观美,掌握游记的基本写法。

  3、倡议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培养同学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老师当导游,带你们到金华的双龙洞游玩好吗?汽车开动着,看看那里的景色怎么样。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学们现在下车,俺们一边登山一边欣赏这优美的景色吧!

  二、整体感知,拟定游览路线

  教师让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在课堂练习本上拟出游览路线。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画出导游图,教师和其余同学一起协商修正。从整体上感知全文,拟出游览路线,为下面每个景点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游览景点,挖掘特点

  1、领悟美,感受情──学习“路上”:

  ⑴ 走在路上,你的.心情怎样?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教师点击课件中“观看景象”之“路上”片断)

  ⑵ 看!“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这么多颜色放在一起,你感觉怎么样?(让同学感悟“明艳”)

  ⑶ 有谁知道溪流为什么“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水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哪位同学能读出溪流的变化?(在同学朗读过程中,教师播放自然界中溪水流动的声音。)

  ⑷ 闭上眼睛,听老师把前三个自然段朗读一遍,边听边想象路上的美景。(教师配乐朗诵)

  2、扣词句,抓特点──学习“洞口、外洞”:

  过渡:

  路上景色如画,但俺们目的地不在这里,俺们目的地在双龙洞。

  ⑴ 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教师点击课件中“观看景象”之“洞口”片断)

  ⑵ 到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很有气势。谁能说说“突兀森郁”是什么样的景象?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也可以查字典。

  ⑶ 从洞口“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俺们可用一个字概括外洞的特征。(教师点击课件中“观看景象”之“外洞”片断)

  3、入情境,悟特点──学习“孔隙”:

  过渡:

  观赏完了外洞,顺着泉源,俺们来到了洞的孔隙。

  ⑴ 请两位同学前去探探路。

  ⑵ 小船怎样进出孔隙呢?(师生齐读“船两头系着绳子……船就出来”)请看录像,小船是怎样进出孔隙的。从录像中,可以看出孔隙又小又窄。(教师点击课件中“观看景象”之“孔隙”片断,配录音介绍。)

  ⑶ 请一同学上讲台,以椅子当小船,模拟作者的动作,想象作者是怎样进孔隙的,体验作者当时的心情。

  ⑷ 分组朗读,读出好奇、紧张的心情,看哪一组读得最好。(教师指导朗读)

  4、驰聘想象,分析特点──学习“内洞”。

  过渡:

  仰卧小船进孔隙,行了两三丈水程,俺们就到了内洞。

  ⑴ 学到这里,大家知道双龙洞里的“双龙”其实是什么吗?(同学踊跃发言)

  ⑵ 游览过溶洞的同学见到过石钟乳、石笋,谁能给俺们讲解一下石钟乳和石笋是怎样形成的?没有游览过溶洞的同学也别遗憾,老师这就带你们观看石钟乳、石笋。能不能想象一下这些石钟乳、石笋的形状,愿想什么就想什么,给它们取上名字好不好?(教师点击课件中“观看景象”之“内洞”片断,出现一些千奇百怪、颜色各异的石钟乳、石笋的图片,让同学畅所欲言。)

  ⑶ 默读,想想“内洞”有什么特点。(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师生概括。)

  四、着眼泉水,总结全文

  1、找“向导”,拟顺序:

  ⑴ 课文里有一个“向导”陪着俺们一路游玩过来,大家知道它是谁吗?(引导同学从泉水着眼,再拟游踪。)

  ⑵ 做个小练习,把溪流的走向填下来。(教师点击课件中“溪流走向”)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深黑的石洞)

  ⑶ 这个“向导”不只陪着俺们,一路上也陪着作者,想想作者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

  (教师点击课件中的“游览线路”。)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深黑的石洞)

  作者进洞游览顺序与溪流走向相反,出洞游览顺序与溪流走向相同。以溪流走向为中国,再拟游览顺序,使同学对作者“溪水流向、景点转移”的写作顺序有清醒认识。

  2、品语言,学写法:

  ⑴ 俺们学习这篇游记,不只是欣赏蕴涵在游记中的语言美、景观美,还要学会游记的写作方法,指导俺们的习作。

  ⑵ 这篇游记篇幅不长,但给人印象深刻。作者是怎样把一次游玩写得这样精练生动的呢?哪些写法值得俺们借鉴?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⑶ 师生一起归纳,让同学领悟游记融情入景、巧抓特点、总分有序等写作方法。

  五、畅谈感想,学写游记

  1、双龙洞游览完了,俺们就要坐车回去了,你有什么感想?能不能给大伙说说?

  2、暑假要到了,俺们可以借鉴这篇游记的写作方法,把俺们在暑期里印象最深的一次游玩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把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给他人;通过互相介绍,了解什么是好书,激发读整本书、读好书的兴趣。

  2.自主选择内容,自由习作,把自己想读的意思写清楚,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3.读“我的发现”,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4.读背歇后语,积累歇后语,初步了解歇后语的作用。

  5.熟读趣味故事,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人物的才思敏捷。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读一本好书。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名言导入

  对于书,我们都不陌生。书,好书,到底会给人带来什么呢?在我们以前,有很多有成就的人都说过读书的作用。

  (多媒体打出,师生齐读)

  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伏尔泰说:“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别林斯基说:“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自己读过什么好书,向大家介绍一本你喜欢的好书。

  自由交谈:自己读过哪些好书(说说书名,可不提及内容)

  介绍一本好书

  1.指名介绍一本好书。

  a.请1名同学介绍一本好书。

  b.征求大家的意见,想了解哪个同学读的哪本书,请那位同学介绍。

  师生评价,概括出介绍、推荐一本好书的方法:一是要把书名、内容说清楚明白;二是可以从不同角度介绍──比如有趣的部分、书给人的启示、快乐等;三是要把握听的同学的疑问简要解答。

  2.小组开始互相介绍。

  可以介绍自己最想向大家介绍的一本书,也可以根据小组同学的兴趣,应他们要求,介绍一本自己读过大家又感兴趣的书。小组之间评价谁介绍得清楚,选出大家都感兴趣的一本或两本书。

  3.各小组评出都感兴趣的一本书,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4.教师也参与介绍一本好书,在语言上给学生一种规范、引导和点拨。

  5.根据学生介绍,把好书名字写在黑板“好书看台”里,鼓励大家有条件亲自读一读这些书。

  再读名言,能说说通过以前的读书经历和今天的交流,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交流,体会好书的作用)

  小结:名人们说的'书,应该都是指好书。今天,我们谈到的书,应该说也都是“好书”。这些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

  生活拓展

  1.请家长为自己购买一本同学推荐的好书,要把这本书的内容跟家长介绍清楚。

  2.在适当的时机,多开展几次“推荐一本好书”“推荐一种好杂志(报纸)”的活动,使学生对读书产生持久的热情。

  第二、三课时 习作

  导入激趣,拓展思路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写了不少作文了,每一次都有内容的要求。有的同学说,要是让我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那该多好!今天,就请同学们自由习作,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2.读习作提示,想想自己最想写什么。

  3.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体会习作的自由。如内容,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景;可以写实事,也可以写虚拟、想象中的事。体裁上,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童话、寓言,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诗歌。

  自主习作

  师生评议作文

  1.交流自己写了什么内容。

  2.小组之内交流读习作,选出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的文章,并说说好在哪。

  在读习作前,小组成员要把文章的特点讲一讲,以激发听者的兴趣。

  3.同学读自己的习作。根据实际情况,可体现以下特点:内容各异,体裁各异,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4.教师推荐一篇有明显优点也存在问题的文章,引导大家读、修改。修改后再读一读。

  5.自己修改习作。

  拓展阅读风格各异的小文

  1.导读:写作文最好是有感而发,写自己真实的想法,真正要说的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这样的作文才会感染人。我们来欣赏一下风格各异的几篇文章,有的是专家写的,有的是小学生写的,相信一定会给你很大启发。

  2.自由读文章。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复习导入

  1.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

  3.互相纠错。

  读对话,了解内容

  1.自读“我的发现”,想想从小林和小东的谈话中,你知道小东有什么发现?

  2.同桌分角色读,进一步读好对话。

  谈一谈,小东有什么发现

  1.谈一谈小东有什么发现?

  2.谁还有相同的发现?

  3.抓主要内容,你还发现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自由谈,肯定学生学习中注意发现总结方法。

  练习用自己能掌握的方法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在前几个单元中任选两篇概括)

  读课本中的歇后语

  1.读六个歇后语,说说发现了什么?

  2.熟读歇后语。

  3.讲解三个典故“关羽失荆州”“王羲之写字”“周瑜打黄盖”。如果学生知道,可请学生讲一讲。

  4.背歇后语。

  说说在读书过程中,关于用歇后语的句子。教师出示几个带有歇后语的句子,让学生体会歇后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句子形象生动

  1.“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张小亚是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的。

  2.他对人了解得很深刻,讲起某人的特点来,那真是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3.你才有了一次好成绩,看,一大意又落后了。这真是应了那句话: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第五课时 趣味语文

  趣味语文

  1.自读两个小故事,读熟练。

  2.你觉得趣在哪?说一说。

  3.读对子,反复吟诵,感悟趣。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4.拓展作业:

  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家人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趣联妙对故事,在语文活动课上讲给老师和同学听。

  阅读延伸

  课外作业:读选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5

  【设计理念】

  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并且好动、持久性较差,4《秋天》。本课设计时注意到这些,采用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拉他们走上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自然、自如、自娱、自悟中完成学习任务。

  【设计特色】

  教师教,重在"引导";学生学,重在"自主"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画面激趣谈话导入。

  1、你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2、(画面)这里的风景到底是哪个季节呢?

  (学生根据画面上的红色枫叶、金黄的稻田、往南飞的大雁、穿上毛衣的小朋友回答是秋天)

  画面上出示课题:秋天

  [利用多媒体生动逼真的有声画面,激起学生的兴趣,轻松的谈话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进入课堂,并且自己揭开了题目。]

  二、读课文初步感知

  1、(画面配乐朗诵)学生听读课文,要求看清哪三种动物在说话,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说的?记住它说了什么?

  2、学生各抒己见(画面出示学生说到的某个句子)

  [让学生练习边听边看,还要边记,由于是选择自己的所爱,所以特别感兴趣,画面出示句子的一刹那,让学生体验成功,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4《秋天》》。]

  三、自读感受角色体验

  1、初读课文,(可以选择最喜欢的.句子)要求读准,读通,模仿刚刚听的录音朗读。

  2、(让小老师上台)点好画面,读自己选的句子,提醒小朋友哪些字音要注意。(画面也相应点出)领读句子,可提出自己的朗读要求。

  [充分给予学生时间,自读感受,注意字音,尝试读好。并且安排他们体验"老师"这个他们感兴趣的角色,学习兴趣浓了,学习积极性高了。]

  四、比较异同感悟语言

  1、(出示第一自然段)喜欢这一句的小朋友读,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画面上在第一自然段的边上,出示"小鸟说,秋天是蓝色的,因为天空是瓦蓝的。")学生比较异同,你认为哪一句好,为什么?

  2、后两句与上面教法相似。

  3、指导读好第四自然段。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理解"多彩的图画"

  4、你认为秋天是怎样的?为什么?小组交流。用"我认为秋天……我喜欢秋天"说话。你也可以注意观察周围之后再与老师、同学交流。

  [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叠词、形容词的美妙,在比较后自然而然理解了最后一句感叹句的意思。后面的延伸问题,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五、创设情景表演巩固

  1、(画面、配乐、头饰)分角色朗读,给时间准备。

  2、上台表演,巩固课文内容。

  [机械的背诵学生没有丝毫兴趣,创设有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头饰的情景,学生兴趣盎然,在表演中悄悄地完成了巩固课文的任务。]

  4《秋天》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品味《我一无所求》中所体现的爱与美,感受本诗恬静的意境,体会抒情主人公满足的心境,理解本诗“和谐”的主题

  2、了解本诗含蓄、优美,用词讲究,意境轻柔的特点,感受中外诗歌的不同特色

  学习重点:

  品味《我一无所求》中所体现的爱与美,感受外国诗歌的特色

  学习难点:

  体会抒情主人公满足的心境,理解本诗“和谐”的主题

  学习策略: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受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情感,了解本诗歌的特点,感受中外诗歌的不同特色。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作者简介: 泰戈尔是现代印度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也是现代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生齐读诗歌,后教师作出诵读指导,再引导学生感知这首诗歌的思想内容:

  本诗体现了抒情主人公的精神世界,看起来是一首爱情诗,抒发了诗人对所爱的人一往情深却一无所求的心意;诗歌含蓄、优美,用词讲究,意境轻柔。

  四、研习课文。

  1.“我一无所求”的标题为编者所加,你认为加合理吗?

  用“我一无所求”作为标题很好。全诗表达了对纯真、和谐的乡间爱情的崇尚和追求,也是诗人对纯真、和谐的人生的崇尚和追求的诗化。“我一无所求”,不是什么都不“求”,而是更突出了追求的唯一、执着。如此看来,以“我一无所求”为题,更好凸现了诗人的创作倾向与诗作的主题。 2.诗的第一节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这一节描绘了热带黎明、空气湿润、薄雾浮在空气中、榕树下一个勤劳的女子在挤牛奶的景象,蕴涵诗人对生命的满足,表达了超然的恬静和淡定。

  3.“倦意还逗留在黎明的眼上,露润在空气里。湿草的懒味悬垂在地面的薄雾中。”几句诗中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效果如何?

  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倦意”、“黎明的眼”、“湿草的懒味”等语汇,不仅真切呈现了黎明时的情景,且把无情的自然万物变得富有人情味,很好折射出了“我”内在情感。

  4.诗歌用优美的文笔写乡间的生活小景,诗中呈现着各种美丽而恬静的画面。一幕生活小景,发生于乡间恬静的榕树下--清晨,乡村的一切仍带着黎明时分的倦意,湿润的空气,薄雾中的嫩草,芒果树在村径上飘洒着繁花,蜜蜂在四周嗡嗡飞着。就在这样的情景中,“我”提着空桶子,看着“我”的女人挤牛奶。这是一幅近乎静态的美丽的图画,那诗中有没有描绘动态的景观,请找出来?

  远处,湿婆天的庙门开了,朝拜者开始诵经;汲水的女人从河边走来,水瓶里发出汩汩的声响。这是动态的景观。

  小结:动态也罢,静态也罢,这里只有客观的描摹而没有主观的诉说。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流是无需用言语的,一切自有一种和谐的空气流溢于四周。诗人所要表达的爱,正融化于这幅乡间美景之中,爱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当诗人的'感情移位于大自然的时候,周围的一切就莫不充溢着爱意。

  4.“我没有走近你”在诗歌中重复两次,请分析其“重复”的原因?

  泰戈尔的诗歌着重刻画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景观。“我没有走近你”两次在诗中重复,更是凸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主题。

  五、诵读诗歌、加深理解。

  六、课堂小结。

  《我一无所求》,乍一看似乎在向某一位清晨挤奶的姑娘表明着心意,事实上表达的却是一种宗教的情绪。这种从有限到无限,有限与无限相统一的美的信仰集中表现在《我一无所求》的精神追求中,其最终的满足和归宿都是美的体验。

  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静的自然景观

  我一无所求 满足、恬静、和谐

  动的人的景观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表演课文使学生明白应该怎样爱护树木,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3、续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学完了《植树的季节》,很多同学想去种一棵树,让它造福更多的人。这不,我们的好朋友小黄牛就种了一棵树。这棵树会长成参天大树吗?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一片树叶》这课文。

  (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二、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认读词语条。

  2、交流朗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字音,不少字加字,同桌点评)

  3、班级展示朗读情况(要求带上自己的感情,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后让学生)

  三、合作释疑 ,理解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出示问题一:一片树叶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吗?

  2、生答,教师点评(要交代清楚谁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3、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问题二:小动物们爱护小椿树吗?为什么?

  4、汇报交流

  学生交流,产生矛盾(有的认为不爱护,有的认为爱护,因为只摘了一片树叶,又没有伤害小椿树),教师点拨。

  ①老师适时提问:小免子喜爱小椿树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但它是怎么做的呢?让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找答案。

  ②指导朗读 (读出小兔子对小椿树的喜爱赞美之情。)

  ③根据学生回答得出结论:小兔子的认识与行动不统一。

  ④换位思考:小椿树看到小兔子这样做,它会说些什么呢?

  ⑤演一演:小兔子怎样摘到一片叶子(提示:抓住小兔子的特点和语言),在小组内找到表演最好的`同学给全班同学演一演,其他同学。

  5、小组合作学习其他自然段,说说小猴子小熊还有其他小动物喜欢小椿树吗?(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先读文,再讨论,再想像,后表演。)

  6、学生汇报交流,。

  7、再读课题,思考:小动物们只摘了一片树叶却让小椿树一片树叶也不剩了,你想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

  8、学生汇报交流,适时点拨,从而明白:小错不可姑息,否则酿成大错,“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并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生活中像《一片树叶》一样的事情。

  四、续编故事,深化认识 。

  1、思考:小动物回来看见小椿树一片叶子也不剩了会说什么?

  2、交流汇报。

  3、如果小动物都爱护小椿树,一片树叶也不摘,这棵小椿树的命运又会怎样呢?和家长一起写一写(可布置为课后作业)。

  五、课堂。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 课堂(包括自评、互评和老师)

  六、布置作业。

  1.寻找爱护小树的宣传标语抄写下来。

  2.小组内合作表演这个故事。

语文教案 篇8

  【教材简析】

  很多事情,有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糕。看,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添了几分家的温馨。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善于思考,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体会、感悟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画画吗?这位叫玲玲的小女孩画得也十分棒,她就要参加评奖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自己先读读课文,要求: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情况:

  个别读文,注意读准生字。

  3、课件出示生字新词,玩游戏“过关夺旗”。

  第一关:读词。

  第二关:扩词。

  第三关:说话。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自己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

  2、小组合作,交流自读成果。

  3、了解学生自读情况,鼓励质疑:

  ⑴读了课文之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⑵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四、精读课文,突破难点

  课件出示爸爸说的一段话:“好多事情并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1、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次体会感悟。

  五、指导写字

  六、扩展活动

  1、把你喜欢的字、词、句积累起来吧!

  2、找一些开动脑筋,变坏事为好事的小故事,开一个交流会。

语文教案 篇9

  【课型】单元综合实践课

  漫游语文世界

  【课时】一课时(展示课)班级:6.1、6.2

  备课时间:20xx.3.授课时间:

  【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语文、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搜集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体现观察与思考、应用与创造、掌握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让学生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和课处资料,自主学习与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写出对自己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使学生体验到参与、合作的快乐。

  【活动重点与难点】:

  1、认识语文在生活中的运用。(重点)

  2、创作广告与写作。(难点)

  【活动准备】:

  让学生走上街头,走近荧屏,走到图书馆,走进网络,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开展搜集对联、广告、新词汇、错别字、精彩名字等活动。

  【活动过程】:

  (一)导语:

  语文来自于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无论是在校园,还是在家里,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思考,你就可以发现语文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生活,漫游奇妙的语文世界。

  (二)漫游过程:

  第一站:广告策划公司

  1、学生展示所收集的广告,并选一则谈谈喜欢它的理由。

  优秀的广告语是艺术化的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荧屏上处处有精美的广告语,它涉及到我们衣、食、用、行的方法面面。你们能就印象深刻的广告语来举些例子,并说说理由吗?例:从生活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认识广告语

  (1)衣

  把精彩留给自己(李宁牌服饰)

  鄂尔多斯羊绒衫,温暖全世界

  金利来,男人的'世界

  (2)食

  维维豆奶,欢乐开怀

  (3)用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澳柯玛冰柜)

  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美的电器)

  海尔,真诚到永远(海尔电器)

  (4)行

  开红旗车,走中国路(红旗轿车)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丰田汽车)

  爱就马上行动(爱玛电动车)

  2、优秀广告词欣赏

  例:

  (1)雪碧:晶晶亮,透心凉。

  赏析:语句简洁押韵,给人印象深刻,说明了该饮料清澈透明,不含色素,口感效果好凉爽舒适

  (2)皇冠牌香烟:禁止抽烟,连皇冠牌也不例外。

  赏析:它既宣传了禁止抽烟这一思想,又达到了推销和赞颂皇冠牌香烟的效果。

  (3)肯德基:家有肯德基,生活好滋味。

  赏析:该广告语一语双关,既说明了肯德基味道好,又能给生活增添滋味。

  3、失败广告词分析

  例:

  (1)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2)艾琳洗面奶特别适合任何皮肤。

  4、教师小结广告词的特点:

  其实,我们喜欢的理由也就是这些广告语的特点:

  (1)简洁凝练

  广告语应简明扼要,抓住重点,没有多余的话。不简短就不便于重复、记忆和流传。广告语在形式上没有太多的要求,可以单句也可以对句。一般来说,广告语的字数以6——12个字(词)为宜,一般不超过12个。例如:“一品黄山,天高云淡”。

  (2)明白易懂

  广告文字必须清楚简单、容易阅读、用字浅显,符合潮流,内容又不太抽象,使受过普通教育的人都能接受。例如:“中国平安,平安中国”(平安保险公司)

  (3)朗朗上口

  广告语要流畅,朗朗上口,适当讲求语音、语调、音韵搭配等,这样才能可读性强,抓住受众的眼球和受众的心。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广告语都是讲求押韵的,比如“农夫山泉,有点甜”,“好空调,格力造”“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等等,俯首即是。

  (4)新颖独特,富有情趣

  要选择最能为人们提供最信息的广告语,在“新”字上下功夫,要能唤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雕派洗衣粉的广告——“妈妈,我能帮您干活了”,既与产品功能相符又体现了母子间的深情,不知感动了多少人。

  5、现场广告创作

  (1)我们今天对几则广告语进行了赏析,初步领略了广告语言的魅力,那么我们能否学以致用,来学写一则广告呢?请以“爱护校园的花草”为主题为拟一条广告。可以个人创作,也可集体创作,每组推荐一条参加评比。比一比,赛一赛,看看那一小组的广告最成功。

  备用广告语:

  a、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b、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

  c、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

  d、保护树木,就是保护自己

  e、芬芳来自鲜花,美丽需要您的呵护

  f、花草丛中笑,园外赏其貌

  g、我为你美丽的心灵绽放

  h、带走的花儿生命短暂,留下的美丽才是永远

  i、愿君莫伸折枝手,鲜花亦自有泪滴

  j、草木绿,花儿笑,空气清新环境好

  某交通宣传标语:超限超载“殆”害无穷

  (2)广告词中故意写错的字(引号中为错别字)

  酒店广告:“酒销”云外——九霄云外

  药品广告:“咳”不容缓——刻不容缓

  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其乐无穷

  补品广告:“鳖”来无恙——别来无恙

  眼镜广告:一“明”惊人——一鸣惊人

  驱蚊器广告:默默无“蚊”——默默无闻

  网吧广告:一“网”情深——一往情深

  钢琴广告:一见钟“琴”——一见钟情

  热水器广告:随心所“浴”——随心所欲

  某洗衣店广告:“衣衣”不舍——依依不舍

  胃药广告:一“不”到“胃”——一步到位

  洗衣机广告:“闲”妻良母——贤妻良母

  结石病广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花园公寓广告:随寓而安——随遇而安

  跳舞机广告:闻“机”起舞——闻鸡起舞

  设计意通过本环节,除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引导学生搜集家庭、图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不规范语言现象外,还要让学生学会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比较好。学生对对联创作中要注意押韵不能很好掌握。原因是大部分同学对押韵知识感到陌生,这一部分应弱化处理。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07-29

语文《丰碑》教案05-16

(经典)语文教案10-03

(精选)语文教案02-04

语文教案08-11

(热)语文教案09-02

语文教案[推荐]08-15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03-13

实用的语文教案01-03

小学语文教案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