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范文6篇

时间:2024-06-07 01:23:22 教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大班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范文6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情景游戏中巩固练习砌单墙的技能。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课件引领等方式,尝试探索出砌墙角的正确方法。

  3.学会观察、比较,体验合作砌墙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分为三组,每组房子模型一个、砖块若干。

  2.大灰狼、小猪手偶各一个。

  3.砌墙角的课件、大灰狼出现时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情节导入,引出第一次操作:巩固练习砌单墙。

  1.出示三座房子模型。教师: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听过没有啊?现在三只小猪变得聪明了,他们在小河边上都为自己造了一座牢固的砖房,三只小猪高兴地在一起唱歌跳舞。这时候第三只最聪明的小猪说:"可是我还是有点不放心,怎样让我们的家更安全呢?"

  2.教师以小猪的口吻:"对了,上次造房子的时候还多了很多的砖,我们就在家门口再砌一堵墙吧!你们会吗?"

  3.幼儿分组合作砌墙,巩固练习砌单墙的技能。

  (评析: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幼儿参与砌单墙的操作中,提出墙面直、平整的要求。)教师:比较一下这三堵墙,你觉得哪一堵墙砌的最好?为什么?

  教师总结:"砌墙的时候砖块要叠加整齐,墙面要砌的平平的、直直的。"

  4.(播放音乐)教师出示大灰狼的手偶,以大灰狼的口吻说:"哈哈!这堵墙根本挡不住我。我呀可以从边上钻进去。(做钻的动作)咦?小猪不在家,今天晚上我会再来的。"

  二、观察思考,引出第二次操作:自主探索砌墙角的方法。

  1.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

  (1)教师:"哎呀!看来砌一堵墙根本就没用啊!怎么办呢?"

  (2)教师:"围墙怎么砌呢?"教师:"墙面和墙面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墙角。那墙角应该怎样砌呢?现在就请你们去尝试一下,为小猪家砌围墙吧!"

  2.幼儿分组合作砌围墙,自主探索砌围墙的方法。

  教师:"这么快就为小猪家砌好了围墙,我们看一下谁家的围墙最牢固呢?"3.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检验围墙的质量。

  (评析: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从中发现墙角的问题,引发幼儿积极探索出砌墙角的正确方法。)

  三、观察讨论,引出第三次操作:验证砌围墙的正确方法。

  1.教师:"我们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这么多的问题,而且我们最关键的`部位就是砌墙角了,那到底怎样砌墙角才是最牢固的呢?我们大家一起来看设计图吧!"

  2.观看课件,观察研究出砌墙角的正确方法。

  3.幼儿体验操作。

  教师:"你们看懂了吗?请两个小朋友来示范一下。"(幼儿示范操作)

  4.教师引导评价:从墙角开始砌,注意砖块叠放的方法。

  5.幼儿分组合作砌围墙,验证砌围墙的正确方法。

  (评析:幼儿精心观看课件,并进行体验操作,探索出砌墙角的正确方法。此过程突出了幼儿学习的自主性,是幼儿自己学会,而不是教会。)

  四、活动结束,从孩子的问题中引出新的操作要点。

  1.(播放音乐)教师出示大灰狼的手偶,以大灰狼的口吻:"哎呀,这些围墙真牢固,这下可抓不到小猪了。"

  2. 教师:围墙挡住了大灰狼,可是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3.幼儿讨论回答。

  4. 教师小结:下次我们再试一试如何在墙面上为小猪预留一个门吧。让我们先一起研究一下施工设计图再进行!

  (评析:问题解决后又设置了新的悬念,激发了幼儿不断探索,着眼于幼儿的长远发展。)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我们班幼儿在某次户外活动时,在水池边看见池水有泡泡升上来,引起幼儿好奇为什么会有泡泡,泡泡是怎么产生的呢,引起了幼儿浓厚的兴趣。因为小苏打粉,盐和醋和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3~6岁幼儿已经初步具备了能够观察探索并发现常见的某些现象,其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的能力,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幼儿观察白醋和小苏打混合的反应,使幼儿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感兴趣。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小苏打,水,盐,白醋的特性

  2、感受到科学小实验的乐趣,养成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答案的好习惯

  3、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水和醋的特征和相同之处

  重点难点

  重点 幼儿了解小苏打粉,盐,醋和水的特性

  难点 幼儿通过实验操作观察了解到小苏打和醋混合会有泡泡产生

  活动准备

  1怡宝350ml空饮料瓶若干,塑料漏斗若干,小长方形纸若干,半个塑料杯的小苏打,一份小苏打,一份盐,一个小勺子(每俩个幼儿一个)

  2三瓶醋,一盆凉白开,塑料漏斗,俩个小勺子

  3气球若干(每个幼儿2个气球)

  4俩个小塑料杯(每个幼儿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观察活动材料,引起幼儿兴趣

  先给幼儿分发气球,并进行提问,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出课题,再通过看闻摸观察得出材料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1教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玩具,我们一起玩玩看好不好?(分发气球,每个幼儿一个,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玩)

  2玩后提问,教师:这是什么小玩具啊?我们平时在哪见过它呢?刚刚我们是怎么把它变大的呀?(幼儿回答重点词:气球,商场等地方,用嘴吹大的)

  教师:那我们还有其他办法把气球变大吗?(待幼儿回答)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其他的小材料,他能让气球自己变大哦,让我们来看看是什么。

  3教师拿俩个塑料杯,左手是凉白开,右手是醋

  请幼儿观察俩杯的不同之处与相同之处,从外表,味道,温度等方面观察

  4教师:请你说说这俩杯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一样

  5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不同的是,左手边的没味道,右手边的味道好酸。相同的是,都是凉凉的透明的

  6教师出示小苏打粉 ,幼儿集体观察它的'外部特征。

  教师:它是什么颜色?它是什么味道?它的手感怎么样?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儿通过闻看摸等方式进行观察,总结出它是白色、没味道、摸起来细细的等外部特性)

  7教师介绍这个粉的名字——小苏打。

  二、教师进行实验操作示范,引起幼儿兴趣

  让幼儿观察教师操作,将小苏打粉和醋进行实验,待幼儿观察完后,再进行气球变大的完整实验操作。

  1、教师:我们来看一下,老师怎么变魔术把气球变大的,看看气球变多大好吗

  2、教师出示醋,邀请幼儿往醋里加入小苏打粉,让幼儿观看醋和小苏打混合后发生的变化。

  3、待现象完全反应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发生了什么?(幼儿回忆并回答)

  进一步操作示范,把一些醋借用漏斗倒入饮料瓶中,然后用纸折漏斗把小苏打粉倒入气球内,然后把气球罩在饮料瓶口中,让幼儿观看发生了什么。

  4、幼儿观察后,提问:气球有没有变大,醋里面发生了什么

  三、幼儿自己进行实验操作,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请幼儿分组实验操作,教师及生活老师在旁适当指导。让幼儿观察现象,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猜想在实践中进行观察,体验科学的乐趣。

  1请俩个小朋友为一组,一个小朋友拿俩个塑料杯来装凉白开和醋,另一个小朋友帮忙勺,然后分别加入一勺小苏打,观察发生了什么,让幼儿说明。

  2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把小苏打粉倒入气球中,用漏斗把醋倒入饮料瓶中,然后适当帮助幼儿把气球罩在饮料瓶。

  3让幼儿观察现象,有没有产生气泡,气球有没有变大。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猜想答案在操作与观察中进行实验(小苏打量多量少会不会影响起泡量,影响气球变大变小。)

  四、结束部分,教师总结

  1请每组幼儿选一名幼儿来讲解自己组添加的各种份量是多少,气球大还是小。

  2引导幼儿讨论气球为什么会变大,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生了什么变?

  3教师小结:因为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那个气泡是二氧化碳,。大量的二氧化碳气泡产生,使气球内部充满了气体,继而变大。

  4教师:我们今天认识了小苏打粉,还知道了小苏打与酸可以产生气泡。小朋友们今天回家把小苏打的秘密告诉你的家人和朋友们吧!

  活动总结

  我设计了《奇妙的气球》这一科学实验探究类活动。我运用了提问法、观察法、操作法等方法,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科学,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都很高,活动的积极性都很好,但教师的教学经验尚浅,能力不足,在活动中没有顾及到每一位幼儿,还有对部分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没能及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在幼儿讲述自己的实验操作时让幼儿亲自上台重新操作,能更好的发现问题,加深幼儿对这个操作的印象。我要去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从中吸取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此次主要围绕在幼儿自己亲自动手操作上,我发现实验法和操作法能很好地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并能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更好的加深印象。在最后的延伸活动中希望孩子的能继续探索日常生活的问题。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字,了解数字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感知数字排列顺序的多样化,体验数字的有趣和神奇。

  3.能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积极与同伴交流。

  教学准备:

  1.每位幼儿自带一件上面有数字的物品;课前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数字。

  2.笔、号码纸、空白联络卡人手一份,数字卡,小奖品。

  3.与数字相关的生活场景和物品照片的课件、衬衫盒等有数字的物品。

  4、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教学过程:

  一、讲讲我找到的数字

  1、引入:“前几天,小朋友都从家里带来了一件有数字的`东西,今天就让我们来说一说,你带的是什么,上面的数字有什么用?”

  2、教师出示衬衫盒,引导幼儿共同说说上面的数字。

  3、启发引导幼儿寻找自己带来的物品上的数字,说出不同数字所代表的含义,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讲述自己的发现。

  3、师生共同小结:生活中处处有数字。

  二、找找生活中的数字

  1、回忆生活中的有关数字,进一步感知数字的用途。

  (1)教师:生活中除了这些,你还在哪里见到过数字?它们有什么用?

  (2)观看生活中有数字的实际场景或实物图片。(找一找、读一读数字)

  2、讨论:如果没有数字,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3、师生共同小结:数字的重要性。物体上的数字还真多,有表示时间日期的,有表示地址的,有表示不同号码的,有表示价钱的,有表示物体重量的,还有表示物体长短的,数字的作用可真大。

  三、玩玩数字游戏

  1、师引入:数字不仅重要而且还很有趣,数字还会和我们做游戏呢,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幸运号码”的游戏

  2、师幼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教师给每位幼儿一张号码纸(每张号码纸上有3组号码),请幼儿说出号码纸上的数字,教师在小黑板上随意更换五位数字的位置,幼儿核对号码,与老师一样的号码即可中奖。游戏反复四次(可请客人老师编一次号码、请小朋友编一次号码)

  3、引导幼儿交流所排列的号码进行比较,感知数字排列顺序的多样化。

  四、师生互留通讯录

  1、教师谈话:生活中还有许多数字,以后你发现了怎样告诉我?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写写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2、请幼儿在空白联络卡上写出自己的学号及电话号码。

  3、师幼互换互换电话号码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在日常生活中水是比较普遍也是不可缺少的,在这个活动中让幼儿感受水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快乐

  活动目标

  一 让幼儿明白水可以做什么

  二 了解水的重要性

  三 水的变化

  四 水给人类做好事的.同时也带来了坏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明白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难点让幼儿知道一些科学现象,遇冷变成冰,遇热变成水蒸气等的道理

  活动准备

  一小桶水, 一个透明杯子,一杯牛奶,一瓶黑墨水在加上一块毛巾

  活动过程

  过程一先把水倒入透明的玻璃杯中让小朋友看清楚水是没有颜色的

  实验观察

  一叫几个小朋友来闻闻水有没有味道【没有】

  二接着打开一瓶牛奶和水作比较,问:小朋友牛奶牛奶有没有味道【有】老师:牛奶是什么味道好吃吗?幼儿:是甜的好吃。然后将牛奶倒入水中这时候水变成什么颜色了老师问:幼儿:【白色】。

  三老师在将黑墨水倒入水中,此时和牛奶相比黑墨水更为突出,老师问:这时候水变成了什么颜色了?幼儿:【黑色】

  讲述水的重要性

  比如照明:没有电灯我们可以点蜡烛,没有蜡烛我们可以点油灯,没有油灯我们还可以点火把,要是连火把也没有那我们可以静静地等待黑夜过去白天的到来。可是对于水就不同了,就好像今年的旱情一样,没有水我们无法洗脸,刷牙,无法解渴,餐桌上没有鱼虾,看不到花草树木,不知道什么叫游泳,船业无法行驶,连娃娃哭也没有了眼泪::::::::

  老师问:水还可以变成什么?幼儿:【不知道】

  老师讲解:水遇冷就会变成冰,遇热变成水蒸气,还可以变成:雨,雾,雪。

  老师问:长时间下雨好不好?

  幼儿:会涨洪水冲垮我们的房子和树木,塌方,甚至还会失去生命。

  最后教育幼儿要懂得【节约用水】

  总结得出:水是无色无味变化无穷的,水带给人类快乐也带来了危害。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让幼儿感受了水变化的过程,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幼儿明白了水的重要性以及危害。如果在让我上这节课我应该要再拓展思维,然后在找一些图片给小朋友看加深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摸、看、尝等方式认知包谷,并可以用语言表现其基本特点。

  2、通过尝试,领会拨包谷的技能,明白要层层剥。

  3、懂得观测和察看、比较,对包谷加热膨胀后的改变有兴致。

  二、教学预备:

  1、生包谷每个人1根、特意用来肥仔米(就是我们常讲的:爆米花)的干包谷一包。

  2、微波炉一只、吃饭的用具数个。

  三、教学过程:

  (一)、认知包谷。

  1、展示“包谷”伙伴。

  今日啊!我们班里来了个伙伴另外还有它的朋友们。我们一块儿来瞅瞅它是哪个?你们认知它吗?

  2、让孩子认知包谷的皮与须。

  (1)启发孩子观测和察看包谷。

  原本是包谷伙伴,它今日要和我们大伙儿一块儿来做有意思的游戏,可是它先要来考一考我们孩子,瞅瞅谁能发觉它身上有一些啥奥秘。

  (2)孩子每个人取1根包谷观测和察看、自由述说、沟通。

  (3)集体沟通。

  你都发现了些啥奥秘?

  皮:包谷身上行李着皮,像它的啥呢?(衣衫)

  童谣:包谷包谷真有意思,身上穿戴X衣衫。

  须:这一个须像啥呀?变一变。

  摸一摸看,有何感觉?

  童谣:包谷包谷真有意思,身上长着长须儿,像XX来像XX。

  3、去掉皮与须,让孩子进而认知包谷。

  (1)例如果脱去包谷的衣衫,拿掉它的胡须,猜一猜,里头会有何?

  (2)孩子尝试自个儿剥包谷,自个儿去探究。

  那我们一块儿来剥剥看,找找衣衫里头的奥秘。剥下来的皮与须应当放于哪儿?

  (3)孩子剥包谷,幼儿教师指导。

  (4)孩子沟通,你们剥时发现了啥奥秘?

  (衣衫)

  好,此刻请你们瞅瞅脱去衣衫,拿掉胡须后的包谷像啥呀?

  再请你们摸摸,摸起来是何感受的?(软的還是硬的?)(有粒一粒的包谷孩子)?(排队)剥一粒下来试一试看,像啥?

  童谣:脱下衣衫看一看,呀!藏着很多小孩子。亲亲热热在一块儿,一個挨着一個睡。

  (二)、把干包谷房进微波炉,做成肥仔米(就是我们常讲的:爆米花)。

  1、启发孩子思索小小的干包谷是否会变。

  教师这儿有许多已然剥下来的包谷孩子(摇一摇手上的`干包谷),它们呀看我们小二班的孩子如此乖,想要给我们大伙儿变个魔术!我们来瞅瞅,他们会变个啥魔术。

  把生的、硬邦邦的包谷孩子放入微波炉中。

  我们耐心地等上一小会儿。听一听看,包谷孩子在里头发出了啥声音。

  2、把爆好的肥仔米(就是我们常讲的:爆米花)拿出来,供孩子品尝、探讨有何改变,把变戏法后的包谷孩子与以前的做一下比较。

  3、那包谷除变为肥仔米(就是我们常讲的:爆米花)吃,还可以怎样吃?我们回去再一块儿探讨探讨试一试看,好不好?好,带着你们的包谷,我们走吧!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知道风是因为空气的流动形成的。

  2、能根据已有经验,尝试用各种方法来造风。

  二、活动准备:

  1、风扇一台、扇子、不同材质的纸(如挂历、报纸等)、塑料袋等等。

  2、自制风车每人一个。

  三、活动过程:

  1、探索风的形成。

  ——听风声,问幼儿这是什么声音?

  ——可是,为什么会有风呢?

  ——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教师介绍风形成的原因。

  ——介绍原因。

  ——请幼儿用手在脸边扇动。你觉得有风吗?为什么?

  我们周围充满着空气,用手扇一扇,空气就流动起来了,这样就感觉有风了。

  3、想办法造风。

  ——出示电风扇,通过电风扇的转动带来风,启发幼儿:自己可以制造风。

  ——一起讨论:用哪些办法可以造出风?

  ——幼儿利用提供的各种物品进行实验。

  ——幼儿介绍自己是用哪些方法造风的,具体是怎样操作的,并说说为什么有时风大、有时风小。

  4、活动延伸:风车转起来。

  ——出示风车,请幼儿用自己想出来的方法让风车转起来。

  ——到户外,尝试怎样才能让风车转得快。

  布料吸水大比拼(科学)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实验知道各种质地不一样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体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体验到自由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3、增强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

  活动材料:

  棉布、丝绸、羊毛、人造丝、聚脂面料各剪成宽10厘米,长25厘米的长条若干,长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记录卡与幼儿人数相同,各种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看录像内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红家里有好几块面料,她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她选一块布料做一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适凉快,你们说选哪一块呢?”

  二、认识面料,并做预测。

  出示各种面料,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出示幼儿记录卡,让自由自由讨论,做出预测,在你认为合适的布料下预测栏上画“√”,并说出理由。

  幼儿记录卡(一)

  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1、2……依次排出各种面料吸水性的程度(吸水快慢及多少)。

  布料吸水性红棉布黄丝绸蓝聚脂面料绿人造丝紫羊毛预测实验结果

三、幼儿实验,记录结果。

  1、“怎样才能知道你们帮小红选的布料好不好呢,哪一种布料的吸水性是最强的呢?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就知道了。”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讲解实验要求:如图所示

  3、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中的发现。

  4、幼儿根据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各种面料的吸水性来迁移经验。

  小结:我们可以用吸水多的、透气性好的布料做我们在夏天穿的衣服或者贴身的内衣,而那些吸水性弱的如聚脂面料,可以做成风衣、雨衣等衣服既防水又挡风。

  四、幼儿再次实验,了解布料相同、液体种类不同,吸水性是否相同。

  1、为幼儿提供几种不同的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各一盆,让幼儿任选相同的一种布料分别放入不同的液体,再次进行实验。

  2、幼儿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幼儿记录卡(二)

  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1、2……依次排出布的吸液高度。

  液体

  布料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实验结果 3、幼儿讨论实验中的发现,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进行迁移。

  小结:同一种面料用不同的液体浸泡,其吸水与溶解速度也不一样,因此,平时我们在洗各种面料的衣服时,为了更好的去污,会用较热的肥皂水或用其它一些洗涤用品来浸泡衣服,而只用清水是很难去污的。

  注意事项:

  1、做第一个实验时注意要把五种布挂在长木棒上同时放入水中观察,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在做第二个实验时注意布料放入不同液体的时间应该基本相同。

  知识背景材料:

  午饭前我请小朋友到盥洗室去洗手,结果回来的时候,丁丁告诉我她洗手时不小心把袖子给弄湿了,我一看,果然不错,连她里面的衣袖也都湿了。这时,雯雯也挤到我的身边,高高地举起她的衣袖,神气地说:“我的袖子弄上水也不会湿。”原来她带了一副聚脂面料的`护袖,很多孩子都觉得挺奇怪的,为什么有的衣袖容易弄市,有的却不会呢?对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来了解真相,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 设计意图:水结冰、融化、水蒸气变成水珠的经验、溶解的秘密, 沉与浮 1:提供不同材料,建议幼儿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于水面,或使浮于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将小铁钉放在积木上等。沉与浮 2(立起来的木棍):将小木棍放入水中,发现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块橡皮泥,或钉上一根大铁钉,都能使它立起来。 活动目标:使用多种材料,玩水的过程充满和有趣。 活动材料:饮料管、纸、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积木、塑料、菜叶、小瓷器、竹片、铁钉、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彩色墨水等 活动过程:下午天气热,小朋友都在玩水。今天材料很丰富,但给出一个条件,每人只给一盆水,要节约用水,用完就没有了。用水管连接水的有3组、用大小杯子滔水的有2组、用矿泉水瓶盖扎洞来射水有3组、做水帘洞1组、沉浮和自定义玩法有几组。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组;佘馨蕊、张俊骞、覃芷珊、卢艺文、班学佳 *这几个小朋友,把2根管子把3个杯子连接起来,慢慢地将一杯红色的水倒在水杯里玩,发现杯里的红水通过连接饮料管子流到另一个水杯,3杯水慢慢变红了,孩子们高兴极了,饮料管子传送水耶,3杯红水第一次出现流动成水平,水不流动了。 *又观察,张俊骞提出,加水才行,边说边给其中一个杯加水,佘馨蕊:水从管子流过去了,3杯红水又第二次流动成水平,水又不流动了。 *老师提醒小朋友想办法让一杯水高一点,观察会怎样。卢艺文从旁边小菜园里取两块土,和班学佳一起把一个杯子垫高起来,红色的水又流动了。 *就这样反复做做学学。覃芷珊用手指搅拌水,红水没有原来这样红了,变淡了。 *老师说:为什么水会流过去呢?卢艺文说:水要斜坡才行。 比较水位高度与流的快慢之间的关系,体会水由高处往低处流的特性。体会水的多少和颜色深浅变化的关系。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7-28

[集合]大班科学教案08-26

大班科学教案(精华)10-21

(必备)大班科学教案09-08

【优秀】大班科学教案09-14

大班科学教案【合集】09-28

【精华】大班科学教案11-03

大班科学教案范文05-08

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07-25

(优)大班科学教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