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自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春风吹进以来,我们便不断地学习先进教师的方法,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以崭新的教学观念投入教学。但几年来的教学又不尽人意。《新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阅读教学要求“以读为本,读中积累”,“读出情,读出趣”。学生表现出的往往是不愿读或是泛泛地读、完成任务地读、有口无心地读。因此,教学总是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反思,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在于给学生布置任务时未能调动学生读书的激情,没有创设让学生有想读书的欲望。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在于学生是否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况且,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极为短暂而有限。如果学生对这件事情不感兴趣的话,他是不可能主动地参与的。即使在形式上表现出在做这件事,那也是为完成老师的任务而迫不得已。由此看来,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兴趣很有研究价值。
一、调动学生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努力激活课堂,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教学新课标第二册第十六课《要下雨了》,我有意选择一个要下雨的日子学习。课上,我叫所有孩子走出教室仰望天空,对他们说“孩子们,请你们仔细观察天空,并把你们看到的记在心里,等会儿告诉大家,我要看看谁观察得最细心。”哪怕是在室外,没有胡闹的声音,个个仰起可爱的小脸。我心里也有几分快乐。走进教室很快就安静下来了。“孩子们,刚才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呀?”小手如雨后般春笋。刘妞说“老师,我刚才看到燕子都差点儿挨着我的头了,我以前很少看到燕子飞这么低的。”“你有一大发现,真不错。”我表扬道。“老师,我刚才还看到了生物园池子里的鱼啦!还好像在吐泡泡呢?”陈楠说:“老师,我看到天黑沉沉的,是不是要下雨了啊?”我微笑着答道:“孩子,那是要下雨了。”他疑惑地坐下了。我赶紧抓住时机板书课题《要下雨了》。指导学生读课题,然后说:“孩子们,请你们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写了哪些和我们刚才看到的情景一样?”此时,学生读书的`热情高涨,都想在文中去找到自己看到的情景。看到学生认真读书的样子,让我感到特别愉快。
二、因“趣”利导,激发学习热情。
热情与兴趣都是学习积极性的心理成分。每个人都是只有对某件事产生了兴趣就一定会表现出热情,有了热情就会完成得很出色。小学生都具有好动的天性、爱玩、有强烈的求知欲这些潜在的兴趣倾向。在教学中,教师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因“趣”利导,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灵活的教学程序、探索性的教学活动,积极把学生潜在的兴趣转化为现实性。我在教学新课标第二册《松鼠和松果》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程序:讲故事----读故事----演故事----谈故事(谈体会)。“你喜欢文中的小松鼠吗?为什么?请说说你的想法。”这样,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的信息激情并主动参与其中,还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激发想象力,培养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充分发挥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多方推测、假想、寻求新设想的思维方式。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在了解了《乌鸦喝水》的课文内容后,我这样对孩子们说:“我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很聪明,你们一定还能帮乌鸦找到更多更好的办法喝到水!”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热烈的讨论着。有的说:“可以找一根吸管像我们喝娃哈哈那样,就能喝到水了。”有的说:“乌鸦可以把翅膀当作手使用,将瓶子抱起来喝。”有的说:“乌鸦可以把旁边那些草摘一片下来,制作成一把小勺子的模样使用。”还有的说:“找块大一点的石头将瓶子砸烂,反正乌鸦又喝不了好多水呀,流出来赶紧喝点也就够了。”听着孩子们的想象,我格外开心。
四、设计开篇谈话,诱发阅读兴趣
语言对人的心理具有暗示作用,会使人激起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小学生的心理活动更具有极强的受暗示性,能够无意识地接受老师的启发、诱导。所以,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教师需设计优美精彩而又具有启发性的语言,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教师是这样导入的:“我们的祖国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有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有白浪滔天的万里大川,有一望无际的良田沃土,有星罗棋布的岛屿湖泊……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南方,因山清水秀而闻名于世的地方,这就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今天我们学习的《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将会把大家带到驰名天下的桂林,我们就一起去领略桂林山水那秀丽多姿的风景吧。”几句意境开阔的导语,形象鲜明的把桂林山水推到学生面前,真恨不得马上飞到桂林去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样,学生在感受、玩味美的语言的同时,必定直觉地感知教师的谈话动机,激起情感共鸣,形成阅读兴趣。
五、挖掘教材,提供榜样,激发阅读兴趣
榜样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运用课文中的典型人物,为学生提供榜样形象以达到人文统一的教学目标。如学生了解了司马光,《称象》中的曹冲,王二小等人物后,这些主人翁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心理留下了深深地烙印,还能把这些榜样精神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融入学习和生活中。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
知识 和能力
1.学会十二个生字以新词,认读两个字;
2.能用“惋惜”造句;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我不能不讲信用”这句话的意思;
3.选择合作伙伴,自编自演课本剧;
4.了解宋庆龄为等候小伙伴和家人一起去做客的事情。
过程和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讨论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宋庆龄为等候小伙伴和家人一起去做客的事情,懂得从小就应该养成“讲信用”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
朗读课文,懂得从小就应该养成“讲信用”的好品质;正确、熟练地书写生字以及新词。
教学难点 :
正确熟练地书写生字;懂得从小就应该养成“讲信用”的好品质。 查阅资料宋庆龄的故事。
教学准备:
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听说过宋庆龄这个人物吗?谁能介绍给大家听? 激发兴趣:你愿意学习她的故事?
二、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提示:你能读准每个字的`读音吗?小声读读故事。 提示:打开第六页,谁能很快读会生字表中的每个字? 引导:这么多的字,你打算怎么记忆它们? 提示:把你认为记得的方法介绍给周围的同学听! 同组之间交流组词,争取记住更多的词。
你认为这课的生字哪个最不好记,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大家交流记忆方法。
汇报学习情况
(1)指名读词语:折纸、花篮、第二天、差点儿、忘记、昨天、虽然、耐心、惋惜、急匆匆、惦记、一些、宋庆龄、解释、敲门、吻
(2)字音:虽然 仍旧 差点儿 急匆匆 在家里教同学小珍折纸
(3)字形:说说这些自有什么不同,你怎样区分? 折(折纸)(曲折)篮(篮球)(花篮)第(第一)(第二天)记(忘记)(日记)昨(昨天)(昨夜) 拆(拆坏)(拆掉)蓝(蓝天)(蓝色)弟(弟弟)(兄弟) 纪(纪念)(纪年)作(作家)(作业) 惋(惋惜)些(些许)(一些)惜(惋惜)(珍惜) 匆(匆忙)惦(惦记)(惦念) 碗(饭碗)紫(紫色)(紫花)措(措施)(不知所措)忽(忽然)店(商店)(店门)
(4)字义: 惋惜:对人的不幸遭遇或事物的意外变化表示同情、可惜。 惦记: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想着,放心不下。
出示词语
提示:这些词语中你懂得了那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不明白?
引导:你读读这句话的,说说你的理解?
提示:默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提示:哪些同学愿意给大家读读?
三、练习。
出示:看拼音写词语
填上合适的词语
四、作业。
1.听写生字。完成课后第四题。
2.查找关于宋庆龄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文。
师:谁想知道宋庆龄的详细故事?赶快读读课文吧!
读书思考:宋庆龄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从哪看出来的?
二、朗读课文,懂得从小讲信用。
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宋庆龄答应小珍折花篮的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读出句子:宋庆龄拍着手说:“太好了!”此时它是什么心情。
引导:宋庆龄想去吗,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提示:她为什么没有去?
读句子:忽然,她想起小珍要来的事,说:“哎呀,差点忘记啦!我和小珍昨天就约好了,等一会儿她要来学折花篮的。我不能去李伯伯家!”能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联系生活实际发谈谈你自己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提示:爸爸提供了一个好办法,你觉得可以吗?为什么?
我一定要等她!(在不同情景中体会读)
1.当她想起小珍要来学折花篮的事时,她说
2.当爸爸说回来解释一下,以后再教时,她说
3.当她想到自己不能不讲信用时,她说
你体会到了什么?
如果你是小珍,来到宋庆龄家时看到的是大门紧锁或一张留言条,你会怎么想?
提示:宋庆龄等啊等,却没有等到小珍,等回来爸爸和妈妈做客回来,如果是你,你会后悔吗?为什么?
提示:小珍为什么没有按时来呢?你觉得她是“讲信用”的人吗?宋庆龄全家人,为什么会心的笑了?
三、拓展练习。
提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激发兴趣: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表演给大家看?
四、作业。
布置: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宋庆龄说些什么?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3 我一定要等她
“我不能不讲信用”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中心思想,初步学会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本课的4个生字,理解10个词语的意思;了解多义词"生、开"在句子中的意思。
3、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根据段落大意,并能借助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懂得农村经济发展快,农民生活富裕,靠党的经济政策好。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昨天,我们已学习了《数鸡》的第一段,现在请一位同学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什(板书:午饭丰盛竞是蛋的天下)
(二)学习第二段
引:外婆家哪来这么多的鸡蛋呢?今天我们继续往下学习,你就会明白。
1、请打开课文25页,默读课文第二段,想一想:"我"在外婆家几次数鸡?每次怎么样?结果怎样?并填表。
2、交流填表内容,归纳板书:第一次横数竖数数不清
几次数鸡中间几次大--小数不清
最后一次放一只数一只数不清
3、看板书,说说"我"是怎样数鸡的?(要求语言简洁、流畅)("我"一只一只数,从大数到小,从小数到大,放一只数一只,鸡多得这样数那样数都数不清。)
4、"我"几次数鸡的方法各不相同,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多?<第三次>
5、齐读第8节。
6、那为什么结果都数不清呢?(鸡实在太多。)
7、找一找,文章中还有哪些句子、词语明的暗的写鸡多?
1)啊,满满一箩筐蛋:白的,粉红的。<暗寓鸡多>
2)院子里,公鸡、母鸡、白鸡……使我眼花潦乱a、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b、"眼花潦乱"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3)见这熟悉的声音一窝蜂似地拥来("一窝蜂"什么意思?这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4)并排十几个鸡筐里都有鸡在生蛋
8、读投影上的几句话
9、外婆家哪来这么多的鸡?这和外婆家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外婆家能办起养鸡场靠的是什么?(养鸡致富靠党的`政策,靠勤劳。)
10、小作者这样反反复复写外婆家鸡多,怎么也数不清,有一层没有明说的意思,你认为是什么(外婆家养了那么多鸡,靠鸡致富,生活有了改善,是党的政策引导农民发展生产,发家致富。)
11、对!小作者就是怀着这样一份欣喜、好奇地要弄清楚外婆家到底养了多少鸡,并把数鸡当作一份乐趣,所以这一段的朗读应读出怎样的感情来呢带着喜悦的心情轻声自由朗读、齐读。)
(三)学习的三段。引:那么这份心情在第三段中又是怎么体现的呢?
1、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思考:外婆的话说明了什么?
2、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1)我的心理乐滋滋的仅仅是因为带回了三只小鸡和一篮鸡蛋吗?2)句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3)"我为什么而心理乐滋滋的?"用因果句式把乐的原因说清楚。
3、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说说段意。
四)学习"学习提示"。1、默读提示,这一体示告诉我们什么?阅读文章的要求什么是中心思想《数鸡》一文的中心思想)
2、阅读文章的要求是什么
3、有关的词、句、段刚才已分析,请一位同学运用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说说本文主要讲什么?
4、还要领会中心思想,那么什么是中心思想呢?《数鸡》一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5、学习提示的表述和我们课堂上说的意思一致的。现在请同学们在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熟悉、理解内容,即分析字、词、句,理解内容→抓住重点段,联系课后习题,想想为什么反反复复地写鸡多,它表达出一种什么感情。)
6、老师小结:今后,我们要运用这样的方法去理解、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午饭丰盛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投影:《兰亭集序》
中国浙江的兰亭碑亭。当年,王羲之在这里写下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课堂小结(投影:“历史知识”图表)
1.组织学生对本课进行小结。
活动:投影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按顺序填写)
楷书、大篆、小篆、甲骨文、金文、隶书、草书、行书
2.对学生所总结的本课内容进行点评。
3.统计学生各组得分情况,表扬课堂积极发言的同学。
● 学习与探究
1、学习测评:
1.甲骨文是( )。
A.我国最早的文字 B.比较成熟的文字 C.完全成熟的文字
2.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石刻上的文字应是( )。
A.隶书 B.楷书 C.小篆
2、学习活动:巩固知识:
1、简述汉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说一说汉字有哪几种字体。 2、你能说说商朝的国家“档案”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吗? 3、想一想秦始皇又是用什么文字批阅奏章公文呢?学生活动
做文字游戏
答题方法:按教师指定要求回答与学生自由抢答相结合,按组计分。
讨论方式:学生讨论,小组发言后,教师总结。
通过“想一想”进行扼要地提出问题,为增加学生兴趣学生可自由发言。从而引入本课的学习。
展示资料,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对汉字的发展史一个总体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阅读教材和观察投影后可以回答。
(设置问题,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
投影“试一试”(投影出甲骨文的十二生肖文字,让学生填上相对应的现代汉字)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结合语文知识从汉字的造字方法方面讨论,并得出相应的答案。
学生看书,用投影仪展示有铭文的西周青铜器“散氏盘”。教师指导学生从形体、结构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
学生活动:“比一比”金文跟甲骨文相比有什么特点?(学生广泛交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
(通过投影楚国和秦国的文字,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看一看:大篆这种文字有什么特点?(特点:结构工整,笔画均匀,长方形。)
(创设情境。通过联系实际引起师生共鸣,使学生能加深对课文内容认识的深度,理解文字的演变与历史发展的对应关系。)
观察投影,说一说小篆文字的'特点。经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小结。(特点:笔画整齐,线条化,结构简化统一,字体定形。)
“议一议”,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并根据已学知识回答,老师引导归纳。
学生观察投影,讨论、归纳隶书的特点。(特点:笔画线直,字形扁方,简化笔画,与现代汉字相近。)
学生观察投影,讨论、归纳楷书的特点。(特点:结构匀称,横平坚直,正方形,沿用至今。)
学生观察投影,讨论、归纳草书的特点。(特点:体势连绵,曲折多,灵活流畅,难写难认。)
学生观察投影,讨论、归纳行书的特点。(特点:介于草楷之间,字形灵活,书写便利。是现在人们常用的一种字体。)
请学生根据板书,以抢答形式完成“历史知识”图表(汉字的演变过程),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
“学习测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堂进行。
“学习活动”作为课后探究活动进行。
【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甲骨文”,难点是“小篆”。本课是一节文化课,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归纳、启发设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并利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学习器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采用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参与的方法,对汉字的演变与历史发展的影响进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
本课形式较为新颖、气氛活跃、寓学于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课文插图。
A 案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积累语言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
第二课时 渔歌子
激情导趣,理解课题
1.教师有感情地吟诵《渔歌子》,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2.你知道什么是词吗?
教师简介: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由于词的长短不一,还被称作长短句。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
3.你了解或背诵过词吗?试着背一背。
反复吟诵,理解词义
1.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塞”“蓑”的读音。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说说你喜欢这首词吗?为什么?
3.默读词,画出词中描写的各种景物。
4.再读词,边读边画出词中难理解的词和句,先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同桌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
交流重点: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为什么不想回家?
词中出现了哪些颜色?
指导朗读,想象画面
1.教师导语: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又充满活力。
2.教师范读,体会诗情画意。
3.学生练读,想象整体画面。
4.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5.同桌互读,相互欣赏。
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背一背你喜欢的词。
3.默写两首古诗。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按要求用四个词语合成句子,再根据句子的内容编故事。要求故事要完整而有趣。
过程与方法根据平时积累,利用小组合作优势,充分发挥想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抽签选词选句
教学难点:根据组合的句子编一个小故事
教具:两同类佳作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读、议、写相结合
教学流程:
一、课前:同学们,你们会编故事吗?今天老师要教同学们编写简单的故事。
二、明确目标:引导学生解题
三、习作构思
1、学生再次读题目,进一步明确目标。
2、读完后想一想:由花你会联想到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你最喜欢哪一种?哪些景物联想最合情合理?
3、从这些景物中选取出你最熟悉的、最喜欢的一种,进行思维加工。
4、学生讨论交流怎样入手来写,师指导。
四、资料共享
1、先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再分小组交流讨论
2、交流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材料,并对小组内同学的材料提出合理化建议,供其。
五、习作方法
1、联想要丰富而合理,语言要流畅,过渡要自然。
2、感受要真实自然,不能做作、捏造。
3、语言要生动、流畅,可适当采用拟人的方法,增加习作的可读性。
六、佳作赏析
重点关注:1、别人是如何展开想象的?2、别人的感受是否真实、发自内心的.?
七、开心练笔
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佳作的鉴赏、教师的点拨,着手写想象部分的精彩片断。
八、交流探究
1、学生以四人小组交流所的片断。
2、小组推荐写得好的学生在全班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9-27
小学语文教案12-02
小学语文教案【热门】01-18
小学语文教案【荐】01-18
【精】小学语文教案01-18
小学语文教案【推荐】01-19
小学语文教案【精】01-16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01-23
小学语文教案【热】01-23
【荐】小学语文教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