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在班级的生活区里,孩子们收集了各种各样废旧的纸,有超市的广告纸,有孩子们做手工的卡纸,有老师装饰教师多余的瓦楞纸,孩子们利用这些废旧材料制做了很多作品,有小书签、有风筝,有各种剪纸作品等琳琅满目,漂亮极了。一次,班上乐乐拿着一张瓦楞纸用手刮了起来,小嘴不停地说:“呱呱呱、呱呱呱”,还不断地让旁边的小朋友听,于是,我尝试对这些废旧的纸来开展研究,寻找纸新的用途,科学探究活动《会唱歌的纸》就这样生成了,通过操作实践,引导孩子运用多种方法让纸发出不同的声音,并感知声音的不同。
活动目标:
1.尝试徒手用拍、搓、刮、甩等方法让纸“唱歌”,感知纸“唱歌”的不同。
2.能积极参加探索活动,萌发对纸“唱歌”的探究欲望。
(评析:《纲要》中指出要积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当今科学教育的价值不再是注重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一种运用科学的态度、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小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他们乐意参加科学活动,并乐于将他们的发现告诉成人和同伴,因此,我制定了以上两条目标。)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1)广告纸、餐巾纸、瓦楞纸、卡纸若干
(2)记录单2张
(3)拍、甩、搓等各种动作的照片
搓 弹 刮
拉 拍 揉
甩 撕
(4)完整音乐和分段音乐
2.经验准备:
(1)幼儿前期已经认识过广告纸、餐巾纸、瓦楞纸和卡纸
(评析:选择不同类型的纸是为了让幼儿园在探索的过程中能非常清晰的感知和分辨出纸“唱歌”的不同,增强幼儿深入探究的欲望和活动的兴趣。记录单的呈现借助了幼儿易于理解的'标记,让幼儿在记录中加深纸“唱歌”的现象,同时也为幼儿在以后的活动中记录实验结果做好了前期的准备。)
活动过程:
(一)分享各种纸的不同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一些纸宝宝,有谁?(幼儿说后教师逐一出示图片并贴在记录表上)
师:我们已经摸过了,也比较过了,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师总结:它们有的软、有的硬;有的厚、有的薄;有的滑滑的,有的有高高低低的。
(评析:活动从幼儿的回忆分享导入,让孩子们交流他们在摸过、比较过后对纸的不同之处的认识。)
(二)寻找唱的响的纸
1.师:这些纸宝宝都有一个本领,会唱歌,猜一猜哪种纸唱得响?(个别幼儿示范)
2.师:其他宝贝心理也有想法吗?好,先请女孩子,你觉得哪种纸唱得响,就把贴纸送到它的下面。
3.幼儿猜测,教师逐一在屏风后操作纸。
(1)师:我们都做出了自己的猜测,看看,哪种纸宝宝的小贴纸比较多?哪种最少?是不是这样呢?做个小实验来验证一下吧。请小屏风来帮忙。
(2)教师操作。先从第一张卡纸开始。唱的响吗?送给它掌声。大家都认为它唱得响,我们就送给它一个√;第二张什么纸?
(3)在这张记录单上一共有几种纸可以唱得响?分别是……(幼儿说)
(评析:这一环节,先让两位幼儿分享自己的猜测,并请他们贴一贴贴纸,个别的示范给了幼儿正确记录的方法;教师在小屏风后操作,让幼儿初次感知纸能唱歌的有趣现象,激发探究欲望,同时避免教师的操作示范对幼儿形成思维的定势,使得后面的探索活动中一味进行动作模仿。教师的正确操作记录,为幼儿的操作记录给予了指引。)
(三)探索让纸唱歌的方法
1.师:接下来我们就和这三种纸来做游戏。这边有卡纸、广告纸、瓦楞纸,用小手让它们唱出不同的歌声吗?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不同的方法。
3.分享交流
4.教师总结:我们今天用了几种方法让纸唱歌?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速度、不同的力度都能让纸唱出不一样的歌。其实还有很多特别的方法能让纸唱歌,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留在区域活动中继续去探索吧。
(评析:此环节是让幼儿探索让纸唱出不同的歌声,幼儿通过操作,直接感知纸“唱歌”的科学现象。活动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想办法让他们唱出不一样的歌声” ,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操作去获得经验。通过操作,幼儿第一次的分享环节,让幼儿感知用一样的动作让不同的纸发出不同的声音,幼儿第二次的分享环节,采用同伴间分享的方式,听一听自己和同伴的纸发出的声音,在层层推进、交互式学习中,再次激发幼儿探究和学习的欲望,在说说玩玩中幼儿获得了最直接的感性经验。)
(四)音乐游戏:老鼠丰收乐
1.师:在我们的纸里还藏着一只小老鼠,信不信?听,像不像小老鼠来了。我是用什么方法?(搓)纸宝宝变成了小老鼠,我们也来试一试。轻轻地,不要把大猫吵醒哦。跟着音乐跑一跑,轻轻的。
2.教师讲述情景:(分段表演)
分段一:宝贝们,我们种的玉米丰收啦,一起去摘玉米吧!轻轻的哦!
分段二:看,好高的玉米杆呀,快点爬上去。爬的高高的,再来爬一爬。
分段三:哇,摘到了一个大玉米,一起把它搬回去吧。很重的,我们可以怎样做?
分段四:到家啦,真开心,一起开个演唱会庆祝一下吧。你的小老鼠会怎样唱歌?让小老鼠跟着音乐唱起来吧。
师:喵,猫来啦,赶快躲起来。
3.完整表演
师:宝贝们你们真棒,让小老鼠唱出了那么多不同的歌声。我们再来一次,这次你可以试一试刚才没用到的方法!
(评析:此环节是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通过游戏感受纸宝宝“唱歌”的有趣现象,并在操作中再次感受到了力度、速度的不同带来了不同的声音。)
(五)延伸
今天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让纸唱出了美妙的歌。如果我们用上其他的材料,比如橡皮筋,它能帮助纸宝宝唱歌吗?它们在一起又会怎样唱歌呢?带着这些材料,我们回教室继续去探索吧!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认识空气培养好奇心求知欲。
2.在宽松的情境中,让幼儿体验动手做,游戏乐的情绪,并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体验友爱的情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选择大小适中的保鲜袋若干,做成空气袋气球和空气袋娃娃。
2、即时贴剪好的眼睛、嘴巴图形若干;彩带等。
3、把已做好的空气袋娃娃悬挂在一根皮筋上,位置高于幼儿高举的手指尖。
活动过程:
一、进入活动场地:教师与小朋友边走边唱进入活动区
二、出示实物引发兴趣。
1、出示两个空气袋气球一个是充满空气的,一个是没有空气的,让幼儿观察两个空气袋气球有什么不一样?(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的说说自己的想法,不加定论)
2、(引入空气的概念)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闻不到看不见但存在我们身边的一种气体。
3、提问:那小朋友知道了吗?那个肚子鼓鼓的一个空气袋气球里面装的是什么了吗?(幼儿:空气)
让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尝试去捉我们周围的空气,让一个扁的空气袋变鼓。(教师适时的参与并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多种方法,在游戏中与同伴合作、交流、学习。)
三、与空气袋娃娃做朋友
1、 探究与空气袋娃娃做朋友的`方法
⑴ 师:看那边挂着的是什么?(空气袋娃娃)空气袋娃娃也想和小朋友做好朋友,你们同意吗?
⑵ 引导幼儿用纵跳的方法,可用手摸摸、用头顶顶空气袋娃娃
师:好朋友就碰一碰,但空气袋娃娃挂在空中,怎么才能碰到它呢?(用手摸摸)那去试一试!
师:空气袋娃娃要考小朋友:不用小手去碰它,要用身体的其他地方碰它。(用头顶顶——这时将皮筋降低)
要求:幼儿纵跳触动娃娃时,应一个幼儿站在一个空气袋娃娃的下面。
四、做空气袋娃娃
1、探究空气袋气球变空气袋娃娃的方法
教师进行启发式提问,引导幼儿发现
(幼儿围坐在教师周围)空气袋气球是怎么变空气袋娃娃的呢?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空气袋娃娃脸上的眼睛、嘴巴是什么样的?
2、一起动手做空气袋娃娃
师:请小朋友也来把空气袋气球变成空气袋娃娃吧!
⑴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将眼睛、嘴巴贴在适当的位置。
⑵ 打扮空气袋娃娃。
五、让幼儿带做好的空气袋娃娃出去游戏。
活动反思:
我首先让幼儿与空气袋宝宝做朋友,然后让幼儿在与空气袋宝宝做游戏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探索,通过与同伴的合作、交流,想出了多种玩空气袋的方法。通过这一活动,我体会到:支持孩子具有积极意义的需求,提供相应的环境,鼓励孩子积极探索,自主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说出常见水果的名称及其味道、颜色等特征。
2、能准确的为水果宝宝(部分水果卡片)找到妈妈(整体水果卡片)。
重点:说出常见水果的名称及其味道、颜色等特征。
难点:能准确的为水果宝宝找到妈妈。
活动准备:
摸袋(内装各种整体水果卡片),幼儿用书《水果宝宝找妈妈》
过程
1、师出示摸袋:今天我带来了可爱的水果,老师把他们藏在了袋子里,我们来摸一摸?
2、师引导幼儿上前摸摸水果,一起数(1、2、3),水果宝宝出来了,看看是**。(说说水果的名称、形状(圆圆的)。
3、游戏:水果宝宝找妈妈
(1)师:呜呜,听,水果宝宝在哭。原来,他找不到妈妈了。水果宝宝不要哭,我们一起来为水果宝宝找妈妈吧。谁是小苹果的.妈妈呀?
(2)师边念儿歌边示范:苹果宝宝你别哭,我来帮你找妈妈,找到一个大苹果,快和妈妈亲一亲。
师指导幼儿将贴有双面胶的小苹果,小桔子贴到大苹果,大桔子,为水果宝宝找对妈妈。
(3)师抱抱亲亲宝宝说:宝宝你真棒,帮助水果宝宝找到了妈妈,水果宝宝谢谢你!
4、幼儿操作活动,教师指导幼儿用连线的方法完成幼儿数学用书《水果宝宝找妈妈》。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背景
我的教育对象是小班小朋友。小班小朋友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并尽量与他们自身体验的日常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因此,为小班安排的活动内容更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我在“秋天来了”这个大主题的背景下,选择了“秋天的水果”这个小主题。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触摸、品尝等方法感知苹果、桔子的特征。
2、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重点:
感知水果特征。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苹果、桔子等水果实物,削成块的水果若干和装水果的袋子。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观察苹果、桔子
小班的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在整节课的开始部分,我就充分利用孩子的这段有意注意时间,让幼儿观察苹果与桔子有那些方面的不同,这是整个活动的`重要环节。我要鼓励幼儿去观察,去发现这两样水果的不同,并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开始时,教师与幼儿围坐在大桌子旁,告诉幼儿:秋天到了,水果丰收了。这里都有哪些水果呢?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找一找苹果与桔子的不同,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找到的?苹果是圆形的,桔子也是圆圆的;苹果是红色的,桔子是黄色的。
小班小朋友他们最初表达的一定是他们直观看到情形,多数以单词的表达形式出现,如圆圆的,红红的,等等。这是老师的作用除了帮助孩子表达清楚,还可以通过顺口溜的形式,把形状与孩子生活中某些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如:“苹果红红的,桔子黄黄的”等等。同时,为了让幼儿进一步观察苹果与桔子的不同,可以用刀子将苹果和桔子切开后进行比较。
第二环节:游戏“摸水果”。(巩固对苹果、桔子的认识。)
小班的孩子们好动好玩,对学习的认识很大的程度依赖于行动。“摸水果”的游戏,就能满足孩子们好动的天性,在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学习的快乐。此环节,我将水果装于一只布袋中,让幼儿蒙住眼睛后伸进一只手进行摸索,并回答摸到了什么水果,然后拿出来进行验证,看回答得是否正确。
这一环节的重点是强调营造一个愉快、欢乐、无拘无束的游戏气氛,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游戏的快乐,让孩子们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
第三环节:品尝苹果、桔子。
经过以上一段时间对苹果与桔子进行比较,幼儿的神情应得到一定的放松,这时让幼儿品尝苹果与桔子,比较一下它们的味道有什么不同,如“苹果是甜甜的,还有点酸酸的;桔子不仅甜甜的,而且水份还多多的。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大概内容,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知道吃完东西要漱口,睡前要刷牙。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起幼儿兴趣。(播放老虎的吼声)
师:小朋友,你们听,这是谁在叫?
师:你见过大老虎吗?在哪见的?大老虎它喜欢吃什么啊?
师:老师这有一只老虎它不喜欢吃小动物,那它喜欢吃什么呢?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老师这的大老虎它到底喜欢吃什么?
二、第一遍讲故事。
(一)播放故事第一片段:
问题:
1.老虎住在哪里?森林里还有哪些小动物?从动画中你看到了哪只小动物?(狐狸)
2.狐狸看见了老虎,它怎样呢?(很害怕,心里直哆嗦)
4、你害怕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做给大家看看。
如:眼睛瞪得大大的、手拍胸脯、身体发抖。
(二)播放故事第二片段:
师:小动物们都害怕老虎,为什么啊?(它有尖尖的,锋利的牙齿)
狐狸说老虎牙齿要是没有了 就不可怕了 小朋友开动你们的小脑筋帮小狐狸想想办法,怎样让老虎的牙齿脱落,没有了呢? 我们来看看小狐狸是怎么做的?
1(三)播放故事第三片段:
问题:1、狐狸想了什么办法?(每天给老虎送糖)
2、一段时间后,老虎的牙齿变的`怎么样了?(先是黄黄的 后来变得黑黑的)
(四)播放故事第四片段: t晓傌?-
师:大老虎不好好保护牙齿,1.再过一段时间后,大老虎的牙齿怎么样了?最后它的牙齿还会怎么样呢?
问题:
2.看到老虎的牙齿全脱落了,狐狸心里再想什么?(没有牙齿的大老虎,连我狐狸也不怕你了。)
三 完整的看一遍故事
游戏:看课件,在方块内填入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最后记得刷牙,如果你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没有保护好牙齿会提示你再做一次,做对了就会说恭喜你做对了
四. 活动总结:
师:大老虎喜欢吃糖,可是它不会保护自己的牙齿,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呢?
师:小朋友懂得那么多保护牙齿的方法,吃好东西要漱口,平时可不能多吃糖,多吃甜的东西,还要记得早上刷牙、睡觉前更加要刷牙哦!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狗小班教案09-17
小班健康教案08-09
小班综合教案10-02
小班寒假教案12-22
小班优秀教案11-12
小班安全教案02-08
小班体育教案01-14
小班美术教案04-25
小班游戏教案07-02
小班音乐教案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