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

时间:2024-06-12 10:02:40 教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

  • 相关推荐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

  第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主备:张龙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正比例和反比例;能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3、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会利用正、反比例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4、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5、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学生对变化的量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因为变化的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般要借助与其所对应的数值来理解。其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学生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的区分比较难理解,尤其是在同一种数量关系中对定量和变量之间关系的理解,如:路程、时间和速度,当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而当路程一定时,时间和速度成反比例。

  变化的量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

  2.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正比例

  第一课时:正比例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

  1.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正比例。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利用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教学难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19---21。

  教学目标:

  1、结合丰富的事例,进一步认识正比例。

  2、掌握成正比例变化的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图象的特征。

  3、根据正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4、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和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正比例的意义和怎样判断两个变化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难点:判断两个变化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准备:用小黑板写下教材19、20、21页中有关的图象和表格。

  第三课时:画一画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

  2.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他所对应的变量的值。

  3.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能画表示成正比例关系的图。

  2.教学难点:发现正比例关系图的特征。

  第四课时:正比例与画一画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正比例的意义,准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2.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难点: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反比例

  第一课时: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反比例;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3.利用反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

  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教学难点:积不变,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的理解和判断。

  第二课时:反比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掌握比的读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求出比值.

  2、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提供多种情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尝试用图表示成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图进一步认识反比例。

  2.渗透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初步渗透函数思想。教学重点:探究长方形面积不变时,长与宽的关系。教学难点:发现表示反比例曲线图的特征。

  图形的放缩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

  2、通过图形的放缩,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图形的相似。

  教学重点: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教学难点: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教学目标:

  图形的放缩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

  2、通过图形的放缩,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图形的相似。教学重难点:

  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比例尺,能根据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比例尺,能根据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例尺: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深刻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运用比例尺寸有关知

  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深刻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难点: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练习二

  第一课时:正比例和反比例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问题使学生加深对正比例、反比例意义的理解,初步建立函数思想。

  2.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讨论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得学习乐趣。

  3.能根据有关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坐标系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另一个变量。

  4.使学生学习推理判断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方法。

  练习二

  第二课时:比例尺的应用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对比例尺的认识。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把比例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用比例尺知识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相关文章:

《正比例的意义》教案12-11

正比例教学反思04-09

正比例教学设计05-19

《反比例》教学反思05-25

《正比例》优秀教学反思08-08

《反比例意义》教学反思08-28

反比例意义教学反思03-28

分米和毫米的教案11-22

《大雨和小雨》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