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教案
-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灰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灰雀教案1
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A案
第一课时
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描红、摹写。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B案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列宁的故事、事迹或照片。
2.教师制作投影片、生字卡片和人物头饰。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知道列宁的故事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指名说一说。老师概括介绍列宁的生平。
2.学习这样一位伟人的故事,那一定是受益匪浅的。今天我就来学习《灰雀》,看看文中小男孩受到了哪些教育,你又能得到哪些收获呢。(板书课题)
指导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特别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小组讨论理解词义。
3.采用多种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4.检查自学效果。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或认为自己哪个自然段读得好就读哪一段。学生读后集体评议,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
读中感悟
1.自读课文
2.指名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感知情况
a.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你从这一段看出些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三只欢快的灰雀是如此惹人喜爱,列宁非常喜欢它们。这一段该怎么读?
b.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列宁找不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心情怎样?谁能读好这一段?
c.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后来到哪里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你是从课文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自读课文,思考讨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a.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知道了什么?
b.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
2.指导朗读对话。
a.同位分角色练读。
b.指名戴头饰分角色读。
c.全班按男女生分角色读,老师读叙述部分。
3.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些什么想法?
4.小结:这个小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教育了男孩,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告诉我们有了错误承认了,改正了,就是诚实的孩子。
复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词
郊外散步白桦树胸脯婉转面包渣
或者严寒自言自语欢蹦乱跳回荡
2.巩固生字词
a.卡片抽读、开火车轮流读。
b.给生字组词。教师将生字卡片出示在黑板上,学生会给哪个字组词就说出来。
指导书写
1.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2.说说你在临写的过程中有什么字你认为比较难写,需要老师帮忙的,说出来,教师示范书写,重点讲解。
3.将学生写的字打在实物投影仪上,请同学评议。
积累运用
读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说说通过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抄写你认为写的好的词语或句子。
灰雀教案2
教学目标
1 .教育学生知错就改,做个诚实的孩子。
2 .学会本课生字、词,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认识生字、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按读、画、查、找的自学步骤,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二)让学生按要求采用填写表格的方法,分析生字的音、形、义,完成第一次自学。
例:
在练习过程中遇到难理解的重点字、词,需要在字典中查画字义时,教师可在重点字下面标画符号给以提示。
(三)检查自学。
1 .指名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读音。
课文中有些字虽不是生字,但朗读中学生容易出错,比如:“桦”字应该读 hu4 ,学生会误读为 hu2 ,因此讲课中遇到此类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在讲课中教师可采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式,作巩固练习。
例:
2 .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本课共有 6 个生字。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填表法作分析字形结构。
如:填表按要求给生字分类:
3 .课堂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
在分析字形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比如:“郊”左边是“交”,右边是“阝”,合起来是“郊”。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交”的最后一笔“捺”要写成点。“坚”字是上下结构,右上方是个“又”字,不要写成“ ”等。也可采用辨析形近字,组词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例:
郊( ) 渣( ) 坚( )
效( ) 楂( ) 竖( )
(三)理解词语。
1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2 .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3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本课的生字、词大多属于表示处所或事物名称以及动态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学生易于理解。对于课文中出现的常用词中确有较为抽象难懂的词语,教师须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比如:“果然”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确实、真的意思。在理解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含有“果然”一词的原句读一读,然后联系上下文启发学生讨论,“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这句话中为什么用“果然”一词?学生读上下文可以知道因为小男孩两次说“一定会飞回来的。”一次是肯定地说,后一次是坚定地说。这可以看出小男孩知道灰雀的方向,并有把握让灰雀再次回到这里。第二天列宁真的在白桦树的枝头再次见到灰雀,这恰恰印证了小男孩说的话是真的,确实他做到了让灰雀再飞回来。所以这里用“果然”一词恰到好处。
4 .教师出示看拼音写词语的练习,检查预习情况。
5 .检查词语认读的情况后,教师可再次指名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本文的内容。
(四)作业:熟读课文,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教育学生知错就改,做个诚实的孩子。
(二)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1 .让学生齐读课题。
2 .教师提问题,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 1 )初读课文,你知道本文写的是谁和谁的事情吗?这时教师可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列宁和男孩。
( 2 )初次见到题目你们有哪些疑问?
教师以此来引导学生围绕题目质疑。这时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灰雀是什么样儿的?”“谁喜欢灰雀?”“怎样喜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围绕学生质疑,抓住重点开展教学。
1 .灰雀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
2 .教师指名读所画出的句子。
3 .出示重点句:
“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 1 )指名读句子。
( 2 )让学生思考讨论,从这两句话中你怎么看出它们惹人喜爱?学生在讨论中可以从三个方面了解灰雀非常惹人喜爱。①外形色彩艳丽,胸脯是粉红的和深红的。②它们“欢蹦乱跳”,动态活泼可爱。③在枝头唱歌,说明它们的叫声清脆悦耳。所以这三只灰雀非常惹人喜爱。
( 3 )让学生把灰雀可爱的样子读出来。
教师可采用指名读和齐读的方式训练学生朗读。
(三)教师用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下文。
“正因为灰雀这样美丽,又这样活泼可爱,所以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小灰雀。”这时教师让学生听老师读一段话,想一想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欢灰雀?
1 .教师读重点句: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他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讨论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每次”、“都要”、“仰望”这三个词语来体会列宁喜欢灰雀的情感。从“经常”一词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关心和爱护。
2 .指名读这句话,要读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四)让学生小声读 2 ~ 13 自然段,想一想作者通过一件什么事说明列宁非常喜欢灰雀?
1 .指名回答问题后出示重点句:
“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让学生讨论列宁发现灰雀不见了以后心情怎样?从哪个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教师用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从在“树林中找遍了”这一点体会列宁发现灰雀不见了以后那种焦虑、担心和惋惜的心情。
2 .让学生从课文 3 ~ 10 自然段中找一找列宁和小男孩有几次对话?
( 1 )让学生用伸手指示意的方法回答。
( 2 )指名读各次对话。
(五)逐段阅读列宁与小男孩的四次对话。
1 .指名读第一次对话。
2 .这时列宁的心情怎样?应该怎样朗读?
3 .再次指名读,要求学生读出列宁着急的心情。
4 .然后让学生评议。
5 .男孩怎样回答列宁的话?当你读到小男孩这句话的时候,你有什么疑问吗?教师以此启发学生围绕重点句质疑思考展开讨论。
6 .在学生质疑后教师可出示三种回答的方式让学生分析判断是真是假。
( 1 )没看见。
( 2 )我没看见。
( 3 )没看见,我没看见。
经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前两种回答的句式语气是肯定的,第三种是文中原句。小男孩两次强调没看见,用这种语气反复说,表面看似真实则虚假,明显是在为自己推托。这就暴露出小男孩在说没看见时内心是慌乱的。
7 .再次指名读这段对话,要求学生把男孩心虚、慌乱的.心情读出来。
(六)读第二次对话,想一想列宁说了什么?他此时心情怎样?
1 .指名读列宁说的话。要求学生把列宁焦虑、担心、惋惜的心情读出来。
2 .讨论:列宁此时担心什么?小男孩这时说话了没有?他为什么不敢讲话了?
讨论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人物的内心活动。小男孩这时不敢讲话了,是因为他怕列宁知道他把灰雀抓走了。明知不对却又没有勇气说出来,内心很矛盾。
(七)教师让学生依照学习前两次对话的思路自己学习三、四次对话。
1 .出示问题:
2 .让学生读问题后,自读对话,同学之间讨论。
3 .在学生自己讨论的基础上指名回答讨论第三次对话的结果。
4 .讨论第四次对话。
通过讨论让学生从小男孩回答列宁的话中悟出是小男孩抓走了灰雀,而且他已下决心改正错误,要把灰雀放回来。列宁的一句追问“会飞回来?”虽是问话,但充满希望,既是希望马上见到灰雀,又希望抓走灰雀的人能认识到错误及时纠正把它放回来。这时列宁的心情是急切的,“一定会飞回来!”小男孩最后的回答是坚定的,表明小男孩已下定决心要放回灰雀,改正错误。
5 .指名读男孩的话。
文中小男孩在与列宁的对话中三次提到“会飞回来!”但标点不同,语气自然也不相同,要注意提示学生朗读中区别语气,读出情感。
6 .读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小男孩为什么要把灰雀带走?
讨论这个问题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小男孩带走灰雀也是出于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7 .让学生分角色读第四次对话。
(八)第二天列宁再次来到白桦树下结果如何呢?
1 .让学生快速读课文回答问题。
2 .让学生讨论小男孩这时为什么“低着头”,说明了什么?
经过讨论让学生从中体味到小男孩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他知道自己错了,感到惭愧。
3 .这时列宁微笑着说了些什么?为什么微笑着呢?
文中列宁“微笑着说”有两层含义:
( 1 )灰雀又飞回来了,列宁看见后心里很高兴。
( 2 )列宁知道小男孩用行动改正了错误更喜欢他了,心里更加高兴,所以是微笑着说。
4 .这时小男孩会对灰雀说什么呢?
教师可用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展开想象。比如:小男孩会对灰雀说:“对不起,都是我不好,我不该把你带走,请你原谅。”也许会说:“灰雀对不起,我错了,我不该这么自私,只顾自己,你应该是属于大家的。”
5 .这时老师可出示填空练习:
小男孩( )对灰雀说:“对不起灰雀,我不该把你带走,请原谅。”
让学生思考小男孩怎样对灰雀说。出示这样的练习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入领会小男孩此时此刻的心态,并会运用准确的词语表达出来。如:惭愧、不好意思。
6 .接着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小男孩对列宁说什么?
7 .学生口头回答后,教师可再次出示填空练习。
小男孩( )对列宁说:“列宁同志,是您教育了我,谢谢您。”
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小男孩是怎样对列宁说的,要把小男孩改正错误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如:真诚地说,真心真意地说等等。
8 .教师小结。
经过这样的讨论分析,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列宁和小男孩都喜欢灰雀,通过这件事情,小男孩受到了教育,列宁也更加喜欢小男孩了。
灰雀教案3
《灰雀》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
全文共13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讲列宁在郊外养病期间,每天都到公园散步,他非常喜欢公园里那:只灰雀。第2—10自然段讲有一天,列宁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以为它冻死了,感到很惋惜。小男孩不敢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只是坚定地说,灰雀会飞回来的。第11~13自然段讲第二天,列宁果然又看见了那只灰雀,但他没有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课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既写出了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又写了小男孩心理认识过程。人物的内心活动外化为语言,二者相互交错,推动情节发展,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为什么说小男孩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体会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及小男孩的认识过程。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质疑。
1.出示课题。
2.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有几只灰雀?灰雀什么样?围绕“灰雀”为什么用“灰雀”作课题?)
二、初读课文。发生了什么事?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联系上下支理解词义。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特别注意以下读音。
白桦 胸脯 面包渣 惹人喜爱
(2)字形难点。
散:左下“月”的第一笔是“/”。右边的反文要写小一些
惹:上中下结构。中间是“右”不是“古”。
或:左下方口的下面是“一”。右边一撇不要丢掉。
(3)理解词语。
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
可惜:值得惋惜。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
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情景引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多媒体演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2.教师说: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人喜爱。你看它们可爱吗?
3.自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灰雀的.语句并填空。的灰雀来理解。)
4.朗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多媒体演示“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二、学习课文第二至十自然段。
1.胸脯深红的灰雀到底去哪儿了?请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小男孩的语言。
(1)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2)男孩看着列宁,说:“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的。
2.指导学生读小男孩的话,再说说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认识过程:吞吞吐吐一想说不敢说一决心把灰雀放回公园,肯定地说。)
3.课中质疑,让学生体会列宁育人过程。
(1)列宁听到小男孩的话,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带走。如你是列宁,这时你会对小男孩说什么呢?
(2)文中列宁是怎么说的?画出列宁的话。分组讨论,通过读列宁的话,读懂了什么?
A.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丁。天气严寒,它怕冷。”
(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自己觉悟,以情育人。)
B.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自言自语”实际上是说给小男孩听的。“可惜”表达了列?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
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
(3)创设情境,进行对话。老师为列宁,学生为小男孩进行对话。老师用责问的语气与学生对话。
(4)指导学生再读书上列宁的话,体会列宁育人的过程。
三、学习课文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1)小男孩为什么低着头?
(2)列宁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
(3)列宁为什么不问爱说话的男孩,而问不说话的灰雀?
(4)列宁为什么不问那个男孩,就知道他是诚实的?
(因为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2.分组读书、讨论思考题。
3.小组代表发言。
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1.文章写了第1天、第2天、那么第3天、第4天……以后围绕列列宁、小男孩、灰雀,还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呢?请学生小组讨论。
2.请学生评价文中人物。
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05灰雀教学设计四,灰雀,希望对你有帮助!
灰雀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个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媒体】
挂图、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质疑
1、出示课题。
2、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有几只灰雀?灰雀什么样?围绕“灰雀”为什么用“灰雀”作课题?)
3、说一说自己对灰雀的了解。(也可从文中找有关句子说。)
二、初读课文。发生了什么事?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指名接读课文,要读准确下列字词,并用“──”标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郊外、散步、昂望、胸脯、一定、肯定、惹人喜爱、或者、坚定、面包渣、白桦树、自言自语、欢蹦乱跳。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支理解词义。
4、检查自学情况:
⑴检查读音: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特别注意以下读音。
白桦、胸脯、面包渣、惹人喜爱。
⑵字形难点:
散:左下“月”的第一笔是“/”。右边的反文要写小一些
惹:上中下结构。中间是“右”不是“古”。
或:左下方口的下面是“一”。右边一撇不要丢掉。
⑶理解词语:
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
可惜:值得惋惜。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
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情景引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多媒体演示:
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2、教师说: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人喜爱。你看它们可爱吗?
3、自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灰雀的语句并填空。____的灰雀来理解。
4、朗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多媒体演示“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二、学习课文第二至十自然段
1、胸脯深红的灰雀到底去哪儿了?请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小男孩的语言。
⑴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⑵男孩看着列宁,说:“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⑶“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的。
2、指导学生读小男孩的话,再说说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认识过程:吞吞吐吐一想说不敢说一决心把灰雀放回公园,肯定地说。)
3、课中质疑,让学生体会列宁育人过程:
⑴列宁听到小男孩的话,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带走。如你是列宁,这时你会对小男孩说什么呢?
⑵文中列宁是怎么说的?画出列宁的话。分组讨论,通过读列宁的话,读懂了什么?
①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丁。天气严寒,它怕冷。”
(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自己觉悟,以情育人。)
②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自言自语”实际上是说给小男孩听的。“可惜”表达了列?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
⑶创设情境,进行对话。老师为列宁,学生为小男孩进行对话。老师用责问的语气与学生对话。
⑷指导学生再读书上列宁的话,体会列宁育人的过程。
三、学习课文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⑴小男孩为什么低着头?
⑵列宁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
⑶列宁为什么不问爱说话的男孩,而问不说话的灰雀?
⑷列宁为什么不问那个男孩,就知道他是诚实的?
(因为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2、分组读书、讨论思考题。
3、小组代表发言。
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1、文章写了第1天、第2天、那么第3天、第4天……以后围绕列列宁、小男孩、灰雀,还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呢?请学生小组讨论。
2、请学生评价文中人物。
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灰雀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灰雀》这篇课文,我们先来复习,看同学们关于生字词掌握的怎么样?老师要考考大家,同学们有信心吗?
1、认一认,读一读
指生认读,小组读。
2、比一比谁记得多?小组比赛。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生说然后总结。
这篇课文讲了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一只灰雀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小男孩。经过交谈,男孩最终将灰雀送回来的故事。
三、情景引入,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图片: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2.教师说: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惹人喜爱。你看它们可爱吗?
3.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画出描写灰雀的语句,读出感受,把体会写在旁边,做批注。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朗读第一自然段。
汇报交流:“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谁来读这句话,要读出什么感情?你读出了喜爱之情。谁还想再来读。
这句话表现出灰雀非常惹人喜爱。
三只灰雀欢蹦乱跳的唱歌,你们喜欢吗?除了你们以外还有人喜欢它们呢?是谁?
(3)你是从哪看出列宁很喜欢这些灰雀?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你读出了什么?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从哪几个词语中读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从每次、都要、经常这三个词可以看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程度。
出示图片:“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四、学习课文第三至十自然段。
1.胸脯深红的灰雀到底去哪儿了?请学生默读课文,画出你感动的句子。
默读第 2 自然段,思考一下,从下面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谁来读这句话,要读出什么感情?从这句话,我们能体会到,列宁对灰雀的担心和着急。谁还想再来读。读出对灰雀的担心和着急。
2、齐读第3-10自然段,体会列宁和小男孩的.心里活动。画出列宁和小男孩的语言。
列宁的话:
A.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寒冷,它怕冷。”
(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自己觉悟,以情育人。)
B.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自言自语”实际上是说给小男孩听的。“可惜”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
(1)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2)男孩看着列宁,说:“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的。
3.指导学生读一读列宁与小男孩的对话,再说说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1)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认识过程:吞吞吐吐一想说不敢说一决心把灰雀放回公园,肯定地说。)
(2)让学生体会列宁育人过程。
列宁听到小男孩的话,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带走。如你是列宁,这时你会对小男孩说什么呢?
文中列宁是怎么说的?画出列宁的话。分组讨论,通过读列宁的话,读懂了什么?
创设情境,进行对话。老师为列宁,学生为小男孩进行对话。老师用责问的语气与学生对话。
指导学生朗读。
五、学习课文第十一自然段。
默读第11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1. “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2. 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为什么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
从这篇课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呢?
一方面表明了列宁见到灰雀之后的惊奇,另一方面则表现了列宁对小男孩的爱护。
2.分组读书、讨论思考题。
3.小组代表发言。
4.从这篇课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呢?
六、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文章写了第1天、第2天、请同学们以“灰雀昨天去了哪里”为题,写一段话,进行写话练习。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
七、课堂小结
课文以灰雀为线索,记叙了它丢失又复回的经过。表现了伟大导师列宁喜爱灰雀,更爱诚实的孩子的崇高而伟大的爱。
灰雀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个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媒体】
挂图、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质疑
1、出示课题。
2、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有几只灰雀?灰雀什么样?围绕“灰雀”为什么用“灰雀”作课题?)
3、说一说自己对灰雀的了解。(也可从文中找有关句子说。)
二、初读课文。发生了什么事?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指名接读课文,要读准确下列字词,并用“──”标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郊外、散步、昂望、胸脯、一定、肯定、惹人喜爱、或者、坚定、面包渣、白桦树、自言自语、欢蹦乱跳。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支理解词义。
4、检查自学情况:
⑴检查读音: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特别注意以下读音。
白桦、胸脯、面包渣、惹人喜爱。
⑵字形难点:
散:左下“月”的第一笔是“/”。右边的反文要写小一些
惹:上中下结构。中间是“右”不是“古”。
或:左下方口的下面是“一”。右边一撇不要丢掉。
⑶理解词语:
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
可惜:值得惋惜。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
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情景引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多媒体演示:
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2、教师说: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人喜爱。你看它们可爱吗?
3、自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灰雀的语句并填空。____的灰雀来理解。
4、朗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多媒体演示“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二、学习课文第二至十自然段
1、胸脯深红的灰雀到底去哪儿了?请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小男孩的.语言。
⑴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⑵男孩看着列宁,说:“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⑶“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的。
2、指导学生读小男孩的话,再说说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认识过程:吞吞吐吐一想说不敢说一决心把灰雀放回公园,肯定地说。)
3、课中质疑,让学生体会列宁育人过程:
⑴列宁听到小男孩的话,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带走。如你是列宁,这时你会对小男孩说什么呢?
⑵文中列宁是怎么说的?画出列宁的话。分组讨论,通过读列宁的话,读懂了什么?
①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丁。天气严寒,它怕冷。”
(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自己觉悟,以情育人。)
②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自言自语”实际上是说给小男孩听的。“可惜”表达了列?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
⑶创设情境,进行对话。老师为列宁,学生为小男孩进行对话。老师用责问的语气与学生对话。
⑷指导学生再读书上列宁的话,体会列宁育人的过程。
三、学习课文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⑴小男孩为什么低着头?
⑵列宁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
⑶列宁为什么不问爱说话的男孩,而问不说话的灰雀?
⑷列宁为什么不问那个男孩,就知道他是诚实的?
(因为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2、分组读书、讨论思考题。
3、小组代表发言。
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1、文章写了第1天、第2天、那么第3天、第4天……以后围绕列列宁、小男孩、灰雀,还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呢?请学生小组讨论。
2、请学生评价文中人物。
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灰雀教案7
一、情景引入
(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师: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
(多媒体动画:列宁在树下仰望两只灰雀,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已不见了。)
师:一天,列宁又来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怎么了──
生:不见了!(齐)
二、学习第3~10自然段
1、提出学习要求:
师:列宁在周围的树木中找遍了,也没找到。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列宁和小男孩说了些什么
(要求: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然段,用“____”画一画列宁说的话,再体会体会列宁这时的心情。)
师板书(旁批):读、画、体会
(师巡视,辅导)
(检查学生自读情况:一名学生非常清楚地读出了3、5、7、9自然段中列宁的话。师相机出示字幕:课文3、5、7、9自然段。)
2、自读体会:
师:四处找遍了也不见鸟儿踪影的列宁,这时说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什么样的心情呢自己再读读列宁说的话,体会体会。
(学生自读后抽查)
生:我体会出列宁非常着急。
生:我体会出列宁惋惜的心情。
生:我体会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关心。
师:你们对哪句话体会得更深些,想读给大家听听吗?
3、师相机评价指导学生读的四句话,进一步体会列宁的心情。
4、比较体会:
师:老师也仔细体会了这句话。来,仔细听听老师读的哪句话更能表达列宁失去鸟儿非常惋惜的心情。(师读)
生:第二句。(齐)
(抽生读)
师:我们一起来体会体会。
5、引导概括:
师: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
(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师:一齐说!
生:爱!
师板书:爱
灰 雀
爱
列宁 男孩
师:可是,列宁喜爱的灰雀究竟哪儿去了,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告诉列宁吗?
生:男孩捉走了!男孩捉回家去了!(学生七嘴八舌答)
师:孩子为什么捉走灰雀?
生:他喜欢灰雀。
生:他怕灰雀冻伤了。
师:列宁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的爱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谁的?按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讨论!
(师巡视,并随时加入各小组讨论,然后检查讨论情况。)
生:我更赞同列宁的爱。因为孩子把灰雀捉回家,关在笼子里,灰雀就失去了自由。
生:我也赞同列宁的爱。因为列宁每天来这儿看灰雀,还给它带来好吃的,只是欣赏它,不去捉它,列宁是真正爱灰雀。
生:再说,灰雀应该是给大家看的。
生:灰雀离开了伙伴也会寂寞的`。
师:我明白大家的意思了。列宁爱鸟,给它自由;孩子爱鸟,把它捉回去,让它失去了自由。列宁是真正的爱鸟。
师板书:
6、导读激情,深入体会:
师:列宁爱鸟的真情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让我们一起来边读边体会。
(多媒体字幕:3~10自然段内容。)
(师导读,生接读。)
师:鸟儿不见了,列宁着急地问──
生:“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师:注意体会列宁着急的心情。再来一次。
(生再接读)
师:男孩吞吞吐吐地说──
生:“没看见,我没看见。”
(此处读得不好,师教读,生再读。)
师:可怜的小生命究竟怎样了,列宁担忧地说──
生:“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师:列宁爱鸟的情触动了孩子的心──
生: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师:面对孩子的沉默,列宁自言自语地说──
生:“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师:列宁爱鸟的情打动了孩子的心,他看看列宁,再也忍不住了。说──
生:“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师:真像孩子说的那样吗?列宁又关心地问──
生:“会飞回来”
(这里学生没有读好,师指导再读,直到读好。)
师:列宁爱鸟的情深深打动了孩子的心,他坚定地说──
生:“一定会飞回来!”
(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重语气,再读再体会。)
师:是谁让孩子懂得了真爱?
生:列宁。(齐)
师: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孩子决定怎么做?
生:放鸟归园。(齐)
板书:
7、分角色朗读:
师:咱们来读好这段话,体会这种爱。
(⑴ 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一组读列宁说的话,一组读男孩说的话,师读叙述语。⑵ 去掉叙述语,直接朗读“对话”。)
(多媒体字幕:3~10自然段去掉叙述语言。)
师:这一老一小的话多有意思,你们也和孩子一样懂得了真正的爱鸟吗谁体会得好,想读好这段对话
生:我请XX和我一起读。
师:体会得太好了,你们同桌也学他们的样读读吧。
(同桌对读,再分大组对读。)
三、学习第11~13自然段
(多媒体动画:列宁和男孩在看三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唱歌。)
1、师:听,三只灰雀又在枝头欢蹦乱跳地歌唱。不过,树下它又多了一位真正的好朋友。
(多媒体字幕:课文第12自然段内容。)
(师叙述12自然段。)
师:听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
生:列宁为什么微笑?
生:鸟儿不会讲人话,列宁为什么要问它?
生:鸟儿会回答吗?
2、师:是啊,老师也弄不明白,列宁为什么不问会说话的男孩,却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讨论讨论吧。
(按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师巡视并加入讨论。)
生:因为他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师: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因为男孩在列宁爱鸟之情感染下,把鸟放回来了。
师:像男孩这样知错并改错的孩子就是什么样的孩子?
生:诚实的孩子。(齐)
师:可是刚才那个问题老师还是没弄明白。
生:列宁知道男孩是诚实的,他就不会问男孩了。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列宁不想伤害男孩的自尊心。
师:你多了解列宁的心啊!是啊,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
生:爱!(齐)
师板书:
师:列宁爱孩子,幽默的话里含着多么深的爱,读──
(生齐读12自然段,字幕中“微笑”一词闪动。)
师:列宁为什么而微笑?
生:男孩承认了错误。
生:鸟儿又回到了枝头唱歌。
师: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大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放鸟归园而高兴吧!拿起书来,高高兴兴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灰雀教案8
教学目标
1、认识“宁、惹、仰”等10个生字。会写“郊、雀、养”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合作学习
1、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1)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
(2)全班交流,师补充:列宁,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指名读:雀、郊、养、粉、粒、男、或、者。
重点指导:
或:半包围结构,不要漏写一撇。
诚:左右结构,注意不要写成“城”。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三、指导学习,读懂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深入学习,读懂第3至10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你对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你的体会朗读给大家听。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学生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这句话。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地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自由朗读11-13自然段。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灰雀教案9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懂得做错事就要改正的道理,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和对儿童的保护,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4。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2。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咱们继续来学习《灰雀》这一课,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把课题读一遍。很好!
二、品读课文。
师:同学们,课文你们都读熟了吗?(读熟了)那谁来告诉老师,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的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主要讲列宁、灰雀和小男孩之间的事。
师板书:
灰雀
列宁男孩
师:是呀,课文讲了一个小男孩在列宁爱鸟的影响下,把捉回家的小鸟又重新放回树林的故事。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电脑出示(美丽的灰雀)
师:孩子们,灰雀美吗?(美)是呀,多美的灰雀呀!那课文是怎样描写灰雀的呢?谁来告诉老师?
生:
电脑出示:
三只灰雀颜色(),
动作(),歌声(),
真()。
电脑出示:请同学们再轻读课文,用“~~~”划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词语或句子。
学生轻读课文,边读边划。
生1:每次都要经常
师:这三个词语体现了列宁对灰雀的无比喜爱。
生2:一天,列宁……也没有找到。
师:找遍了,也没有找到,这说明列宁怎么样?(体现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担心。)列宁每次都要仰望三只欢快的灰雀,这,当他抬头仰望这三只灰雀时,他发现灰雀怎么了?
生:灰雀不见了。
师:此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生1:
生2:
所以列宁才这样说:电脑出示:
师:谁来读一读?
生试读,师指导。
师:字里行间充满了列宁对灰雀的担心之情,列宁还自言自语的说:电脑出示:生读
师:什么叫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说话)列宁自言自语的目的是什么?(列宁想用自己的情绪感染男孩,体现了列宁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对于灰雀的丢失,列宁充满了可惜、充满了担心,那么,男孩是怎么说的呢?
生:没……我没看见。
师:这里有一个省略号,从这个省略号你可以看出什么?
生:可以看出男孩说话吞吞吐吐。
师:那他为什么会吞吞吐吐呢?从他吞吞吐吐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什么呢?
生:可以感觉到灰雀的失踪与他有关。
师:是呀,男孩捉走了灰雀,想放在家中独自欣赏,他这样做对吗?(不对)后来经过列宁循循善诱的教育,小男孩后来是怎么说的?
电脑出示: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师:男孩连说了两次“会飞回来的。”说明了什么?“一定”又说明了什么?
生1:说明男孩一定知道灰雀在哪里。
生2:说明男孩这时已经下定决心要把那只灰雀送回来。
师:“一定会飞回来的。”男孩肯定的说。“肯定”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男孩已经决心改正错误。
师:那么,灰雀真的会飞回来吗?
生:会。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生:第二天……低着头。
师:从哪个词可以感受到?
生:果然。
师:“果然”是什么意思?谁来告诉老师?
师:和我们想的一样就叫果然。听了列宁的话,男孩回到家是怎么想的呢?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力,一起来说一说吧。
电脑出示:
男孩回到家,来到鸟笼边,只见那只()的灰雀不再()歌唱,显出很不安的样子,男孩想起刚才列宁的谈话,()地说:“我真不该把它捉回来,明天,我()把它送回树林里去。”
师:是呀,男孩听了列宁的话,他的心里也充满了惭愧、后悔之情,他后悔自己不该那么自私,把那只深红色的灰雀捉回家。因此,他决定要把那只灰雀怎么样?
生:送回去。
师:正象大家说的那样,男孩真的把灰雀送回了树林,此时,列宁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读:
师:灰雀真的会回答他吗?
生:不会。
师:那列宁为什么还要问那只灰雀,而不直接问小男孩呢?
生:因为他认为男孩是诚实的。
师:“没……我没看见。”很显然男孩最初是撒谎了,那为什么大家和列宁还是认为男孩是诚实的呢?
生:因为男孩知错就改,所以我们都认为他是诚实的。
师:哎呀,你还用到了“因为……所以”的句式,真好。
师:小男孩虽然开始犯了错误,但他后来在列宁的影响下改正了错误,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所以小男孩仍然是诚实的'。
师:围绕着灰雀在小男孩和列宁之间发生了这样一段感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当中,列宁是爱灰雀的,那小男孩呢?
生:小男孩也爱灰雀。
师:他们同时爱灰雀,那老师问你们,他们的爱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呢?
生:列宁给他吃的,给他自由;而男孩是捉回家自己玩,限制了它的自由。
师:说得真是太好了!那你觉得谁才是真正的爱灰雀?
生:列宁才是真正的爱灰雀。
师:板书“爱”,列宁爱它,是给它吃的,当发现灰雀不见时,他的内心是着急的,是担心的,而男孩爱灰雀,却把它捉回家,这里边我们看到了列宁和男孩对灰雀的爱,还看到了谁对谁的爱呢?
生:列宁对男孩的爱。
师:是呀,列宁这样做既保护了男孩的自尊心,又让男孩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了错误,这种默默的教育,也是对男孩的爱呀,一个简单的事理,却写出了动物和人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爱。下面,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来体会人和人之间,人和动物之间的这种浓浓的爱。
三、课外延伸:
1、如果你是那只重新站在枝头歌唱的灰雀,你想对小男孩和列宁说些什么呢?
2、同学们,你们在生活当中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板书设计:
5麻雀
(惹人喜爱)
不见捉走
担心爱放回
列宁男孩(知错就改、诚实)
(循循善诱)
灰雀教案10
学习目标
.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挂图。
.多媒体课件。
.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学生搜集有关列宁的故事、事迹或照片。
.教师制作投影片、生字卡片和人物头饰。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列宁的故事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指名说一说。老师概括介绍列宁的生平。
.学习这样一位伟人的故事,那一定是受益匪浅的。今天我就来学习《灰雀》,看看文中小男孩受到了哪些教育,你又能得到哪些收获呢。(板书课题)
指导自学
.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特别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小组讨论理解词义。
.采用多种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检查自学效果。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或认为自己哪个自然段读得好就读哪一段。学生读后集体评议,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
读中感悟
.自读课文
.指名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感知情况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你从这一段看出些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三只欢快的灰雀是如此惹人喜爱,列宁非常喜欢它们。这一段该怎么读?
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列宁找不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心情怎样?谁能读好这一段?
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后来到哪里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你是从课文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自读课文,思考讨论。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知道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课文
.指名朗读课文。
.指导朗读对话。
同位分角色练读。
指名戴头饰分角色读。
全班按男女生分角色读,老师读叙述部分。
.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些什么想法?
.小结:这个小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教育了男孩,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告诉我们有了错误承认了,改正了,就是诚实的'孩子。
复习生字词
.认读生字词
郊外
散步
白桦树
胸脯
婉转
面包渣
或者
严寒
自言自语
欢蹦乱跳
回荡
.巩固生字词
卡片抽读、开火车轮流读。
给生字组词。教师将生字卡片出示在黑板上,学生会给哪个字组词就说出来。
指导书写
.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说说你在临写的过程中有什么字你认为比较难写,需要老师帮忙的,说出来,教师示范书写,重点讲解。
.将学生写的字打在实物投影仪上,请同学评议。
积累运用
读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说说通过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抄写你认为写的好的词语或句子。
灰雀教案11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
2.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老实的小朋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维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具准备:课件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齐读。说一说自身对灰雀的了解。(也可从文中找有关句子说)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引导同学交流对列宁的了解。
四、指名接读课文,要读准确下列字词,并用“——”标出表示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郊外散步昂望胸脯一定肯定惹人喜爱
或者坚定面包渣白桦树自言自语欢蹦乱跳
五、引导同学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2、用“~”标出写灰雀的句子,引导同学从颜色及叫声体会它的可爱。指导朗读,体会“惹人喜爱”一词。
3、找出表示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读一读,讨论体会:抓住哪些词可深入理解。通过朗读,了解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4、再读,引导同学考虑、讨论:列宁在树林中找灰雀时,他一边找一边会想什么?试着说一说列宁的心里话。
5、指导同学有感情朗读。
六、引导同学学习三——十自然段。
1、同桌分读合作,体会列宁的心情、小男孩矛盾的心理。
2、再读,讨论:
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那个男孩听了列宁说的话,他是怎么说的?这是他会想些什么呢?想象一下他的'动作、表情。
3、同学分角色朗读,体会列宁、男孩的不同心情,讨论: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一、二自然段。
二、引导同学学习十一、十二自然段。
1、自读,说一说自身读懂了什么。
2、考虑、讨论:
灰雀这几天到哪里去了?列宁为什么不再问那个男孩?
3、分小组讨论:
为什么说男孩十个老实的小朋友?
三、自由读全文,深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对老实小朋友的喜爱。
四、指导分角色朗读全文。分角色把课文内容演一演。
五、指导同学自身学习生字词。
六、处置课后练习题。
七、安排课下扩展联系:
1、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那只失踪了的灰雀的对话,紧接着直接写了第二天两人果然又看到了那只灰雀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男孩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
2、开展爱鸟周活动,举办一期鸟的图片、图画展览。
灰雀教案12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男孩有错就改的好品质,做个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课生字词,继续培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
1.继续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
2.理解课文,学习小男孩诚实的美德。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这是难点。因为课文并没有明确写出小男孩告诉了列宁灰雀哪儿去了,他怎么知道“必定会飞回来,它还活着”,必须在学习全文后联系上下文才能找到正确答案,因而有必定难度。
课前准备
1.配乐感情朗读磁带、录音机等。
2.灰雀鸟的插图。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题意,激发兴趣
老师出示课题《灰雀》后,问:看到这个课题,你们谁能猜猜它可能是写什么内容的?
(学生可能答出:写灰雀鸟的样子、生活习性,它怎么可爱;也可能答出写与灰雀鸟有关的故事等等。)
你们谁说的对呢?我们学习了课文后就全明白了。好,下面我们开始学习。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任务是:在自己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老师提出的预习内容。
二、自读课文,完成预习
(一)自由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边读边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把生字字音读准确,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
(3)按五步识字法自学生字词。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可用齐读,个别读,互相读多种形式检查读书是否正确、流利。生字读音是否准确。
(2)检查共有几个自然段?
(3)检查学生查字典对词语理解情况。
坚定:不动摇。
惹人喜爱:惹,引起;引起人的喜爱。
(4)了解学生如何记忆生字的:
郊、惹、渣三字可用旧字加偏旁方法记。
散:注意右边是四笔“攵”。
或:偏旁是“戈”字旁。第五笔是“”不要写成“一”。坚:上下结构,下边是“土”。
(5)练习用生字组词。
要求先组在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再组其他词语。可指出“散”是多音字:(sǎn)
郊外,(郊区;郊游)散步,(散心;零散)
惹人喜爱,(惹怒)面包渣,(土渣,渣土……)
或者,坚定,(坚强,坚实,坚固)
(6)指导书写:本课生字较少,又学过自学生字方法,因而本课可先把生字词学会。
(7)作业:①写生字词。②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第二、三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会了本课生字,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了解围绕灰雀发生的故事,教育我们学习小男孩的什么品质,还要通过感情朗读,深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你们必定很喜欢这个故事,这节课我们看谁学的好,理解的深入。
一、逐段学习,理解内容
(一)指名读第1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第1、2两句什么意思?与下文是什么联系?
2.列宁在公园里看到了什么样的鸟?这鸟为什么惹人喜爱?从哪儿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欢它们?从这个自然段中找出这样的句子读读。
(共有6句话。第1、2两句写列宁养病期间每天去公园散步,这是交待事情的起因。)
(三只灰雀非常惹人喜爱:①因为它长的美: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②它们活泼可爱,叫声动听。)
3.理解:“欢蹦乱跳”,“非常”各是什么意思?
(欢蹦乱跳:又蹦又跳,很活泼好动;非常:特别的意思。)
4.比较句子;把上边两个词语去掉再读读这句话,哪句好?为什么?
(书中原句好,因为“欢蹦乱跳”把灰雀活泼可爱的样子写活了,“非常”一词写出可爱的程度之深。充分体现了这三只灰雀引人注目,惹人爱。)
从哪儿看出列宁很喜欢它们呢?读出这样的句子,画出表现喜爱的词语。说说你对加黑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视这三只欢乐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每次:前面提到列宁每天都要来公园散步而且每天都来看鸟。这里的“每次”,实际就是“每天”,“都要”:没有一次不停下来的,起强调作用。仰视:抬头而且是带着喜爱心情观看。经常:多次,常常。这句话意思:列宁每天都来看鸟,而且都仔细地,怀着喜爱的心情抬头观看着,还常常带面包渣和谷粒喂它们。可见列宁对这些鸟爱之切,爱之深。
以上是训练学生先会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而且会先在理解重点词语基础上再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临时这样训练下去可提高学生爱动脑习惯,提高他们分析理解能力。
(二)我们接着往下学,看看列宁这样喜欢的鸟发生了什么变化?
接着指名读2~10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哪只灰雀不见了?
2.列宁当时什么态度?从哪儿可以看出?
3.列宁与小男孩有几次对话?每次对话列宁与小男孩的思想感情是怎么变化的?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这天列宁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列宁很焦急:从“在周围的树木中找遍了,也没找到”可以看出,在“周围的树木中”说明列宁走了很多地方,“找遍”,说明列宁找的很仔细,找了很长时间。列宁与小男孩有四次对话。第一次列宁问小男孩看见过那只灰雀吗?小男孩说没看见。第二次,列宁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小男孩说,从中小男孩感到列宁对这只灰雀很担心,也很关心,列宁的爱鸟之心对小男孩是有触动的,因而第二次小男孩没说话,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小男孩内心思想活动是很活跃的,他此时态度已有所变化,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还没有勇气。当列宁第三次自言自语时,什么叫“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小声说,一般在心中有事,总放不下时就会自言自语。)小男孩被列宁爱鸟之心深深打动了。“多好的灰雀呀”,表达列宁对灰雀喜爱之深,“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如果把“自言自语”“可惜”两词去掉,与原句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去掉这两词,只是说他知道这鸟丢了,再也不会回来了,课文原句却表达了列宁对于灰雀的丢失无限惋惜之情,心里总放不下,因而自言自语。列宁虽然此时是自己对自己说,可小男孩听见了,被列宁爱鸟心切深深打动,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感情,就看看列宁说:“会飞来的,必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但此时从小男孩说话时的神态:“看看列宁”,说明他说话时还有点心虚,胆怯,但必定是说出了鸟的下落。但列宁没亲眼所见,也不知是真是假,因而紧紧追问了一句,这时小男孩完全觉悟了,并已说出鸟没有死,因而坚定地回答:“必定会飞回来!”,“坚定”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呢?原意是:坚决、不动摇。在课文中是讲小男孩说话时态度是肯定的.,不含糊的。我们从他们的对话中知道:鸟是被小男孩捉去了。我们怎么知道的:是小男孩自己说话时的态度可以使我们断定他知道鸟的下落。
以上是在老师引导下,围绕提出的问题,抓住重点词句,对四次对话进行分析、理解,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在分析理解过程中可再适当围绕重点句,重点词增加一些问题。这是的重点部分,是表现小男孩思想品质变化过程,要抓住这一点认真分析。
4.我们把列宁与小男孩对话这部分有感情地读读。谁能说说读出什么语气?
(读出列宁对灰雀喜爱之情,丢失后惋惜之情。要读出小男孩思想变化,每次对话语气是不同的,第一次小男孩说“没看见”时态度也是肯定的,但有些心虚,第二次小男孩没出声,要读出他内心有斗争,第三次小男孩承认了灰雀还活着,但说话时还有些胆怯,最后小男孩态度是坚定的。)分小组读、个人读、集体读等形式进行。
(三)小男孩说的是不是事实呢?接着往下学。最后齐读11~13自然段。思考:
1.这只丢失的灰雀是怎么回来的?
2.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为什么?
(这只灰雀是小男孩送回来的。因为列宁看到鸟的同时看到那个小男孩站在白桦旁,低着头。从这儿可以看出小男孩知道自己错了,很懊悔,很不好意思,所以低着头。)
3.从小男孩的表现说明什么?
(说明他是诚实的。)
4.列宁为什么没再问那个小男孩?你认为列宁从哪些地方看出小男孩是诚实的?联系上下文想想。
(列宁看到灰雀已回来了,为了尊重小男孩的自尊心,所以就没再问。
从三方面看出小男孩是诚实的:一是从他坚定的态度,二是第二天果然又看到了灰雀,三是看到他低着头。)
5.“果然”是什么意思?(和预料的一样。)
6.列宁什么时候已预料到这鸟在小男孩那儿?(小男孩说:“会飞回来的,必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列宁从小男孩说话的口气已预料到鸟就在他那儿。)
7.列宁为什么会和灰雀说话?
(看到他喜爱的鸟又回来而高兴,也是为小男孩能知错就改而欣慰,他表面是在和鸟说话,实际是说给小男孩听。)
教师:列宁明明知道灰雀是听不懂人话的,他这样做一方面像同学们刚才说的,表达了他为鸟飞回而高兴,为小男孩知错就改感到欣慰。同时也表现了列宁很幽默,很注意教育别人的方式方法,这样做维护了小男孩的自尊心,不至于使他很难堪。
8.读出列宁的幽默感及高兴的心情;再把11~13自然段读一读。
9.开始小男孩不是说“没看见”吗?为什么你们说小男孩是诚实的。
(学生自由发言,发表自己见解。)
感情朗读全文,加深理解。
这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感人的故事。列宁怀着深深的爱鸟之情去寻找丢失的鸟。这爱鸟情感动了捉走鸟的小男孩,小男孩自觉改正了过失,可双方都不公开说出,这种双方相互理解,又很幽默的感情,应通过感情朗读深刻地表达出来。小男孩从不承认到认错又到改错的一系列语言、神态的变化,反映小男孩还是单纯,可爱,诚实的,要引导学生读出与他们差不多大小的同伴的内心情感变化,加深对“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是可爱的”的认识。
灰雀教案13
教材简析:
《灰雀》是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回了树林。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以善意的语言既教育了男孩还保护了男孩的自尊心。也体现了男孩的善良品质。课文虽然情节简单,却层次清晰,着重描写人物语言给人很深的启迪。
学情分析:
本文篇幅较长,难度的句子和词语较多,文章中有几个生字是平常不常见的,很容易读错,部分词语的意思比较抽象,给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增加了难度;列宁的循循善诱学生也不易领会。因此,本课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的朗读,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问,读懂重点句子,领会文章主题。
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法学法:
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在学法上,主要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感受列宁的爱,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不同列宁的资料。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描红、摹写。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灰雀教案1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读题,质疑:
从题目你想到了什么?(灰雀什么样?它在哪儿?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以“灰雀”为题……)
2.打开书,听老师范读课文,看看我们提出的哪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郊”:左边的“交”是表音部分,末笔捺改点。
“散”:可进行多音字组词练习。s3n s4n。
“脯”:可进行多音字组词练习。p* f(。
“蹦”:左面“足”的第六笔撇改竖,第七笔捺改提。
“惹”:上面是“若”,不是“苦”。
“仰”:右面不是“印”,比“印”少一笔。
“渣”:右上的“木”,中竖不带钩。
“定”:最后一笔是平捺。
“或”:偏旁是“戈”字部;第五笔是“提”,不要写成“横”;倒数第二笔是“撇”不要忘写;最后一笔是点。
“但”:右面的“旦”是表音部分。
“肯”:下面第一笔是竖,不是撇。
郊( ) 脯( ) 蹦( ) 若( )
校( ) 哺( ) 崩( ) 惹( )
仰( ) 渣( ) 但( )
迎( ) 查( ) 担( )
理解词义:
郊外:城市外面。
散步:随便走走。
欢蹦乱跳:欢快而随意地蹦跳。
惹人喜爱:惹,引起,引起人的喜爱。
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说话。
可惜:值得惋惜。
肯定:本课是确定的意思。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指好的思想行为)。
坚定:稳定坚强;不动摇。或态度坚决、果断。
2.练习朗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时爱护灰雀更爱孩子的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理清课文层次
1.默读课文,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用“( )”画出来。
2.我们把课文按照不同时间划分为三个部分。
过渡语:我们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
二、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灰雀可爱的词语,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列宁喜欢灰雀?边读边画批。
2.汇报自学情况:
(1)三只灰雀十分可爱;从“粉红”、“深红”、“欢蹦乱跳”等词看出。
(2)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小灰雀;从“每次”、“都要”、“仰望”、“经常”等词语中看出。
3.填空,读一读,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投影)
课后思考·练习4
过渡语:这么可爱的三只灰雀,会发生什么意外呢?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从“一天”到“男孩坚定地说”。)
1.请两名同学分角色读列宁与小男孩的四组对话,其他同学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列宁,在说话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你想通过哪些词、句来体现这种心情?
(1)同桌说一说,然后汇报:
(一天,我(列宁)突然发现平日关心、照顾的三只灰雀少了一只,心里别提多着急了。)
(我是从“找遍”、“问”、“自言自语”中体现出来的。)
(2)练习读出列宁说话中的语气。
(第一句表现出急切的心情;第二句表现出担心;第三句表现出惋惜;第四句表现出满怀希望。)
(3)小结:列宁这些思想感情的变化,充分说明了他对灰雀的喜爱。
2.假如你就是这个小男孩,你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你想通过哪些词句来体现?
(1)同桌交流,然后自由汇报。
(我(小男孩)突然听列宁这么一问,十分惊慌,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于是,张口就说:“不知道。”说完怕列宁不信,紧接着又强调一遍:“我不知道。”)
(当听到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色严寒,它怕冷。”看到列宁如此地怜惜、关爱这只美丽可爱的灰雀,“我”真想告诉他灰雀没有死,它被“我”捉回家了,因为“我”太喜欢它了。可是,话刚要出口,又被“我”吞回肚里,因为,“我”怕列宁知道此事后,会严厉地批评“我”。)
(可是,“我”又听到列宁自言自语地话,知道他那么喜爱这只小灰雀,又为它的失踪而那么惋惜、伤心时,“我”再也不能不说实话了,于是,“我”婉转地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在列宁的追问下,“我”更加坚定了说出实话的决心。)
(2)小结:由小男孩开始惊慌地说:“不知道。”到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这一矛盾的心理变化看出小男孩是个知错就改的孩子。
3.分角色练习对话,思考:列宁是怎样一步一步使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1)请同学们质疑、解疑。
A.列宁为什么问这个小男孩而不去问别人。
(列宁善于观察,他过去肯定见过这个小男孩,从他的表现分析灰雀的失踪肯定和这个男孩有关系,所以就故意去问他。)
B.听了男孩的回答,列宁会怎么想?
(孩子在回答列宁的问话时,显得恐慌,不知所措,更进一步证明失踪的灰雀与他有直接关系。)
C.列宁为什么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的话中,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的觉悟,以情育人,体现了这位伟大领袖高超的教育艺术和对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
D.列宁为什么要自言自语呢?
(列宁自言自语,实际是说给小男孩听的。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看不见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听不到灰雀的歌声,别人心里会难过的'。)
(2)在列宁真情实感的启发下,男孩鼓起勇气说出了原来不敢讲的话,读孩子的话,体会男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心地善良、诚实。)
过渡语:男孩说的话兑现了吗?
四、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1——13自然段)
默读11——13自然段,质疑,解疑。
1.男孩送回了灰雀,为什么还低着头?
(他还在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懊悔、内疚。)
2.列宁为什么不明明白白地问问男孩灰雀失而复回的原因?
(事情已经很明显,没有必要再问,更主要的是列宁不愿让男孩难堪,说明列宁善解人意,也说明了列宁对小男孩的喜爱。)
3.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
(因为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五、总结全文
附: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通过学习《灰雀》这篇课文,你从列宁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
师:列宁这样一位伟大的革命导师,能关心、爱护身边的一只小鸟,这种行为不正是我们现在倡导的保 护生态平衡,保护益鸟的典范吗?
你能不能也为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做点什么?如:针对乱砍乱伐、捕捉珍禽兽等行为写一份建议书。有的同学可能说不会写,其实,建议书很好写,我一教你就会,不信动手试试。
灰雀教案15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
2.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齐读。说一说自己对灰雀的了解。(也可从文中找有关句子说)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引导学生交流对列宁的了解。
四、指名接读课文,要读准确下列字词,并用标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郊外
散步
昂望
胸脯
一定
肯定
惹人喜爱
或者
坚定
面包渣
白桦树
自言自语
欢蹦乱跳
五、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2、用~标出写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从颜色及叫声体会它的可爱。指导朗读,体会惹人喜爱一词。
3、找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读一读,讨论体会:抓住哪些词可深入理解。通过朗读,了解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4、再读,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列宁在树林中找灰雀时,他一边找一边会想什么?试着说一说列宁的心里话。
5、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六、引导学生学习三十自然段。
1、同桌分读合作,体会列宁的心情、小男孩矛盾的心理。
2、再读,讨论:
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那个男孩听了列宁说的话,他是怎么说的?这是他会想些什么呢?想象一下他的动作、表情。
3、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列宁、男孩的不同心情,讨论: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一、二自然段。
二、引导学生学习十一、十二自然段。
1、自读,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思考、讨论:
灰雀这几天到哪里去了?列宁为什么不再问那个男孩?
3、分小组讨论:
为什么说男孩十个诚实的孩子?
三、自由读全文,深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对诚实孩子的喜爱。
四、指导分角色朗读全文。分角色把课文内容演一演。
五、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生字词。
六、处理课后练习题。
七、布置课下扩展联系:
1、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那只失踪了的灰雀的对话,紧接着直接写了第二天两人果然又看到了那只灰雀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男孩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
2、开展爱鸟周活动,举办一期鸟的图片、图画展览。
【灰雀教案】相关文章:
《灰雀》说课稿07-16
《灰雀》教学反思02-04
灰雀教学设计01-20
《灰雀》优秀教学设计07-23
《灰雀》教学反思(15篇)02-17
灰椋鸟教案08-25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01-27
隔窗看雀说课稿01-13
雀之灵初一学生作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