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中班教案

时间:2024-08-13 10:01:44 教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通用】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分解组成,会按顺序分合。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

  2、初步理解数的组成中的互换规律。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雪花片人手5个,菠萝图片5个

  活动过程

  一、动手操作

  1、请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手中的5个雪花片,试着把它分成两份,看有哪几种分法,师巡视

  2、请一个能够比较好的按顺序分的小朋友到前面来展示自己的'分法:在磁板上分5个菠萝的图片,分好一个说一遍意思,如: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起来就是5等,师用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分合式;依次摆下去。

  3、提问:你是这样分的吗?这样分有什么好处?引导幼儿学会这种按顺序依次分的方法,以免漏掉。

  4、小朋友再按这种方法分一下你的学具。

  二、演示分合式,学习两个部分数间的互换关系。

  1、出示5分成1和4,5分成4和1的分合式,让幼儿观察。

  引导幼儿发现两种分法分出来的两个数的位置交换了,总数没有变。

  2、同样观察5分成2和3,5分成3和2的分合式之间的互换关系。

  三、猜棋子游戏。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生活中幼儿对周围的环境和物品很感兴趣,尤其是幼儿们对小动物有着更深厚的喜爱,总是希望能和小动物们一起玩耍并且渴望获知它们的一些特性。因为幼儿们对小动物的这种特殊喜爱,我根据幼儿们年龄特点并且借助双语教材,设计了《可爱的小动物》这篇课程。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动物的名称,形态及生活习惯。

  2、培养幼儿热爱小动物,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让幼儿掌握常见动物的名称和特征。

  重点:用玩游戏的方法,能深刻的了解动物们的`一些生活特征。

  活动准备

  各种动物的卡片和大背景图1副。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 、组织幼儿安定情

  2、教师:今天老师将好多可爱的小动物请到我们班里来了,你们欢迎吗?

  二、展开部分:

  1,教师出示小动物的卡片,介绍小动物的名称,请幼儿跟着老师说动物的名字。

  教师逐一出示小动物的卡片,引导幼儿观察表述小动物的特征。

  例如:我们先认识一下小猫,

  提问:小猫的耳朵和尾巴怎么样的?小猫怎么叫?

  老师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述。

  2,玩游戏“看谁说得好”。

  当教师出示小动物的卡片,幼儿能够准确地说出动物的名称及叫声。

  例如:教师出示小样的卡片时,幼儿能说出:小羊咩咩咩

  3,教师:今天我们小朋友跟这么多小动物做游戏高不高兴?

  那我们现在把小动物们送到它们家。

  4、教师出示大背景图,介绍上面的房子,大门,小河,草地,天空,树等场景。

  5、教师:我们现在开始把小动物们送到他们家。

  例如:教师出示小猫,引导幼儿说:“小猫生活在房子”

  教师出示小鸭,引导幼儿说:“小鸭生活在水里”

  教师出示其他动物,鼓励幼儿说出:“ xxx动物生活在xxx(地方名)

  6、叫个别幼儿上前,老师说那个小动物的名称他们从卡片里面找出来这个小动物站在图片上合适的位子。

  三,结束部分: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除了这些小动物之外,还有那些小动物?它们都生活在什么地方?你们喜欢它们吗?你们会怎么样关心爱护动物朋友呢?请小朋友想一想,说一说。”

  教学反思

  《可爱的小动物》这篇课程最重要的是能使幼儿们能掌握常见小动物的名称和特征,以及掌握小动物生活的地方。

  平时幼儿们都很喜欢小动物,渴望和小动物一起玩耍,所以活动中幼儿们对此次课程的兴趣很好,积极性很高,玩游戏的时候积极举手发言参加了这次活动,幼儿们很快的掌握课程的内容,通过这篇课程,幼儿们对小动物的认识更加深厚了。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在秋天活动的昆虫的各种特征。

  2、感受小蚱蜢骄傲自大带来的危害。

  3、会朗诵儿歌《小蚱蜢学跳高》。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儿歌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语言、动作、表情来表现小蚱蜢的整个活动过程,动作表情到位。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秋天聚会》。

  2、儿歌中的情景图片4张,小蚱蜢的表情图片4张,小蚱蜢图片4张。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秋天聚会》,让幼儿说说在秋天活动的几种昆虫的特征。

  小蜜蜂:会飞,辛勤采花粉。

  小蜻蜓:会飞,捉害虫。

  小蚱蜢:也叫蚂蚱,会飞,会爬。

  螳 螂:会飞,会爬。

  七星瓢虫:会飞,会爬.

  小蚂蚁:会爬,辛勤地筑巢、储备粮食。

  2、请幼儿找出图上的小蚱蜢。我们请小蚱蜢出来玩玩好吗?(出示小蚱蜢图片)

  3、教师:小蚱蜢有什么本领?(它很少走路,经常在草丛里蹦来蹦去)

  二、学习儿歌《小蚱蜢学跳高》。

  1、有一天,小蚱蜢在草丛里玩,你们想不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听教师念儿歌《小蚱蜢学跳高》。

  2、幼儿逐句跟教师学儿歌。(出示相应图片)

  3、教师:小蚱蜢跳上狗尾草了吗?它的心情怎样?(出示相应图片)

  4、教师:小蚱蜢正得意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相应图片)

  5、教师:小蚱蜢为什么会摔跤呢?结果怎样呢?(出示相应图片)

  6、教师小结:小蚱蜢光顾着跳高,太开心了,加上它还有点骄傲,却没有注意到草尖又软又滑,容易摔下来。我们小朋友在玩耍的时候也要注意安全,不爬到危险的地方,不要从高高的`地方跳下来,更不能取得一点小成绩就骄傲起来。

  三、表演游戏

  1、根据儿歌内容,幼儿模仿小蚱蜢的跳跃动作,表现出小蚱蜢的得意、惊讶、痛苦的表情。

  2、与小朋友或教师一起表演。

  教学反思

  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生动地表现小蚱蜢在不同情境下的表情,活动出现了**;幼儿也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儿歌。但幼儿在情感上能否接受在取得成绩时不骄傲自大的情绪,这还得在今后活动中多灌输。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沿曲线走、爬、钻。

  2、发展敏捷、灵活的行动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弯弯绕绕的活动场地(用线)

  2、用圈圈做成的"长龙"

  活动过程:

  一、弯弯走

  1、T:我们一起来看看地上有什么啊?

  T:嗯,地上有两条弯弯曲曲的线,我们一起来在线上走一走吧!

  2、幼儿和教师排好队,一起沿着地上的.线条行走。

  3、T:看看,我们的队伍弯成什么了?像什么?(弯曲的蛇、长龙、蚯蚓等)

  4、T:除了在这两条线上走,我们还可以怎么样来玩呢?

  我请小朋友来说说看。

  (还可以在线条上爬)

  二、绕绕爬

  1、T: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我们一共分成6组,在线条的两端分别站好。听到老师说开始,第一个小朋友就马上开始爬过去,爬的时候要沿着线爬,一个小朋友都爬完了,第二个小朋友才能开始爬。一组上全部爬完的小朋友就赢了。听清楚了吗?

  2、T:让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一组最先爬到终点。

  三、弯弯洞里绕绕钻(男生女生两遍站)

  1、T:老师这里有一些圈圈,我请几个小朋友来想想,它能怎么玩?可以两个小朋友一起来玩。

  (小朋友来试玩)

  2、T:我请小朋友来说说看,你们是怎么来玩的?

  (请用圈圈来钻的说)

  3、T:我们一起来钻一钻

  4、T:先请1、2、3组的小朋友,两个人一个圈圈,在地上放好,做好山洞,请3、4、5组的小朋友先来钻山洞。等会在交换。做山洞的小朋友可以把山洞做的弯弯的,这样就更像了。

中班教案 篇5

  目标:1、乐于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讲述,感受游戏的愉快。

  2、学会与集体协调动作,并随儿歌轮流交流角色进行问答游戏。

  3、快速地接说游戏儿歌,并能认识、了解各城市的名称。

  品德及习惯:能够注意倾听对方讲话。

  重点:指导幼儿有问有答进行游戏。

  难点:指导幼儿快速有节奏地接说儿歌。

  指导:1、老师通过提问,引出主题。

  出示天安门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天安门在哪里?你想去北京吗?怎样才能到北京?

  启发幼儿说出乘坐火车,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开火车”。

  2、讲解游戏规则。

  答:嘿嘿,我的火车马上就要开。

  问:往哪开?

  答:**开。

  问:谁来开?

  答:**请你快来开。

  叫到名字的幼儿,继续上面的游戏。

  3、老师分别于集体或个别幼儿一起进行“开火车”游戏活动,练习游戏中的.对话,训练幼儿的听说能力。

  4、老师引导幼儿将开往全国各地,丰富游戏的内容。

  5、老师在游戏活动总,鼓励幼儿将火车开往各地地方,提醒幼儿注意倾听别人的讲话,较快地进行对答。

  6、活动小结。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相似的实物,并能按形状进行分类。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

  二、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熟悉音游《找朋友》

  2、布置“图形乐园”,投放图形挂卡及其相似实物

  3、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卡片,白纸、、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在《蓝精灵》的音乐中,带领幼儿到图形乐园寻找小熊宝宝赠送的礼物,激发幼儿探索图形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小熊宝宝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份小礼物,让我们到图形乐园里去找一找吧!”

  (“找礼物”游戏的开场白一出,令全体幼儿对即将参与的活动充满了好奇、期待与向往,这种轻松、积极的心理环境的营造是幼儿主动、兴趣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找到了什么礼物,它是什么形状的。 并与同伴玩一玩、比一比自己的礼物,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数一数正方形、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等。

  (幼儿在“图形乐园”中,自由地找到“礼物”后,都自发地翻来覆去地看,有的迫不急待地挂到脖子上向他人展示;有的激动地与同伴用语言交流自己的发现……(教案:)他们以欣喜尽情宣告:枯燥的图形特征的复习活动,已变成了幼儿与同伴,幼儿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渗透、探索发现、体验交流、分享快乐的有趣自主的行动,教师仅有的引导与鼓励的语言,更充分体现了幼儿以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3、音乐游戏《找朋友》:引导幼儿寻找身上图形挂卡相同的“图形娃娃”做朋友,找到朋友后,相互手牵着手,比一比谁找的朋友最多

  音乐停止后,幼儿立即找到与自己挂卡相同形状的房子里休息。“嘘,天黑了,请图形宝宝都安静地回家睡觉吧!”

  (喜欢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将数学活动与音乐游戏科学有机地相结合,让幼儿运用肢体语言、团结协作,进行探索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教师颇具亲和力的介入,更令幼儿热情倍增。)

  4、出示各种与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相似的实物,引导幼儿把实物分别按图形分类送回相应的房子里,并让幼儿说说自己把什么形状的物品送到了什么房子里。

  师:“小朋友们收到小熊宝宝的礼物高兴么?可是有些宝宝找不到自己的`家正在伤心的哭呢,小朋友愿意帮帮忙、把他们送回家吗?”

  幼:“愿意”。

  (在分类游戏中,能力强的幼儿不仅将“相似实物”送回了相应的“家”里,甚至还主动热情地承担起了给能力差的幼儿“纠错”、帮助“一起送”的任务,(教案:)逐层深入,循序渐进的认知结构,在拟人化的游戏情境的支撑下,吸引了幼儿以积极、饱满的情绪,通过比较、分析、判断、讨论等推理活动获得新的感性经验的同时,也渗透了对幼儿互助友爱、协作意识的培养。)

  5、巩固活动:(1) 拼图:用不同的图形拼出各种实物模型。

  (教师蕴含有关数学概念属性的材料,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制作自己喜爱的东西,运用多种感官,巩固体验,加深认识,并满足了幼儿表现自我,获得自信的价值体验。)

  活动反思:

  本活动彻底摆脱了传统教学教师“提问”、“灌输”,幼儿“回答”、被迫“接受”的动口不动手的机械模式,注重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通过游戏寓趣味性、娱乐性于枯燥的数学活动中。宽松的认知环境的创设,使每个幼儿都饶有兴致,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尝试、探索、发现等活动。

  其次,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选材并制定目标,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秩序渐进地进行探索充分的条件,保障了幼儿认知过程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幼儿思维等能力的发展。

  培养“完整儿童”是现代幼儿教育的新观念,活动设计重视幼儿认知发展的同时,关注个别差异渗透了友爱互助,交流分享,表现自我,建立自信等品质的教育培养,真正使《纲要》走进了课程,落到实处。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会用多种方法玩雪球,锻炼臂力,提高躲闪、抛接能力。

  2、不怕寒冷,勇敢地参加冬季体育活动。

  活动准备:

  把废纸团紧,制作许多雪球。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小朋友,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运动运运动吧!

  二、怎样玩雪球。

  1、出示制作的`纸球,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把这些当作雪球玩。

  2、启发幼儿提出多种玩雪球的方法。

  三、大家一起玩雪球。

  1、幼儿自抛接“雪球”。

  2、幼儿两两相隔3~4米,相互抛接“雪球”。

  3、幼儿分成两组,相距5~6米,面对面站好,互投“雪球”,打雪仗。

  4、设置一个球门,幼儿把“雪球”,踢进球门。

  5、组织幼儿稍事休息,再说说“雪球”有哪些玩法。

  四、玩玩雪球真暖和。

  1、幼儿充分活动后,共同收拾四散的纸团。

  2、与幼儿交谈:玩过“雪球”后,身体感觉怎么样?

  3、玩雪球开心吗?到了下雪天,如果请爸爸妈妈和你们一起玩真的雪球,一定会更加开心。

  五、放松运动。

  跟着音乐做放松动作。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并运用按颜色或形状等某一特征进行排序的规律。

  2、引导幼儿幼儿主动、专心地进行操作活动,并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珠子(颜色和形状各异)、绳子、展示架2块、教师自制的项链一条(按颜色排序)、贴绒彩色卡片(与事先穿好的项链相对应)、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戴一条自制的珠子项链(按颜色排序),引起幼儿动手制作项链的兴趣。

  教师交待制作项链的要求:每个小朋友穿一根项链,先把绳子的一头打个结,保证穿好的珠子不会掉,然后一个一个珠子往绳子上穿,这时要动脑想怎么穿才能使项链更漂亮,珠子不要穿得太多,最后把两头打结在一起。

  幼儿分组制作项链,老师巡回观察指导,同时也穿一条按形状排序的项链。

  2、幼儿各自将自己制作的项链挂到展示架上,教师将脖子上戴的项链和刚制作的项链都挂在展示架上。

  请幼儿比一比谁制作的项链最漂亮。

  3、教师将幼儿认为漂亮的项链挂在另一展示架上,请幼儿说一说:“为什么你觉得它漂亮?它的排列有什么小秘密?”

  教师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幼儿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发现规律(按颜色、形状排序)每当幼儿说出一种排序的`方法,教师就出示一种排序贴绒卡片标志,与幼儿一起分析排序规律,并进行接龙。

  教师小结:哦,现在我明白了!这些项链漂亮,原来是因为它们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穿起来的,有颜色的变化、有形状的变化。现在请小朋友按颜色的变体规律或者按形状的变化规律再来穿一条项链,看看是不是比原来的更漂亮些了,好吗?

  4、幼儿动手自制项链(幼儿可根据自己能能力选用一种或两种方法)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并适当提问:“你是按什么规律来穿的。”

  幼儿穿好后,小朋友之间互相观赏,并对同伴说一说自己是按什么规律穿的,并和原来的项链作以比较,让幼儿感到按一定的规律穿的项链更漂亮好看。

  5、幼儿带上自制的项链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展示,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

  请幼儿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序的。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自主阅读、交流与讲述故事的内容,了解《神笔马良》的主要情节。

  2.积极思考,通过不同人物的比较,感受马良善良、勇敢、机智、爱憎分明的性格特征。

  3.大胆想象、交流,体验关爱别人、关爱自然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壁画故事《神笔马良》。

  2.图书、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指导语:这是谁?你在幼儿园什么地方见过他?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学习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初次阅读,整体感知。

  ①自主阅读故事。

  指导语:马良是谁?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你看懂了哪一页,讲给大家听一听。

  ②讨论:你是怎样知道书中所讲的故事的.?你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助解决?

  (2)细细阅读,感悟情节。

  ①了解阅读要求,再次阅读,重点了解马良“盼笔一得笔一用笔”的主要情节。

  ②交流:马良是怎样学习画画的?他又是怎样得到神笔的?他用神笔做了些什么?

  ③语言与画面匹配:请小朋友找出与下列语句相匹配的画面在第几页?

  (3)进一步阅读图书,感受马良的形象特征。

  ①借助实物投影仪,师幼共同阅读故事(教师有感情地讲述)。

  ②讨论:白胡子爷爷要送神笔给马良?神笔神在哪里?为什么它到了画师手上就不神了?马良是怎样用神笔帮助穷人的?马良又是怎样用神笔惩罚坏官的?你觉得马良是一个怎样的人?

  3.大胆想象,拓展思维。

  (1)想象与讲述: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帮助穷人做了许多事情。如果你得到了这支神笔,你会做些什么?

  (2)总结,赞赏关心别人、关心自然的美好愿望。

  延伸活动:

  1.请幼儿以组为单位,互相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马良帮助穷人与惩治大官的经过。

  2.在班上开展“计算机里的‘神笔马良’”活动,鼓励幼儿尝试用“画笔”软件开展绘画活动。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08-10

中班教案07-20

中班问路教案02-04

《蒲公英》中班教案08-01

实用的中班教案08-06

中班音乐教案06-23

中班安全教案07-09

中班《微笑》教案06-14

中班安全教案02-24

(实用)中班教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