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爱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妈妈的爱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妈妈的爱教学反思1
这次全园公开课,我的命题教育活动是《动物妈妈的爱》,活动结束后,我对自己设计组织的活动进行了整理和深刻反思,现对本节活动进行剖析。
这是一节以科学和语言活动为重点的中班教育活动。在了解了活动的大主题背景和具体活动目标后,我把这节课的思路用爱的主线贯穿起来,意在通过活动让孩子了解爱、感受爱和体验爱。
一、课件的运用让幼儿视觉直观明了。
我在设计活动时,不太喜欢过于花哨、繁琐的设计,简洁明了,用简单的教具和语言引导就能启发孩子的思维是我追求的目标。而在设计这节课时,我知道必须要让孩子通过观察去了解的内容,因此,我选择了制作课件,让孩子借助对图片的直接观察理解动物妈妈对孩子爱的方式。在选择图片时我只精心挑选了1—2种最具代表性的照片让孩子观察,原因是太多的图片会扰乱孩子的思维,留有一定想象空间,更便于孩子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另外,在图片类型上,我选择的是动物的实拍照片而非卡通漫画,虽然后者在情感表达上更有视觉冲击力但却不够真实,选择动物真实的照片能让孩子很容易区分人与动物的区别,能从动物的角度理解自然界的母爱。在出示图片后,个别有知识经验的孩子就能非常清晰、完整的表达出图片的意思,且经过观察和引导,其他孩子也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通过实践,在这节活动中运用课件展示图片至关重要。
二、音乐的陪衬增强幼儿情感效应。
在朗诵诗歌部分,为了渲染气氛我选择了一首背景音乐,它选自科教节目《人与自然》中讲述“动物的爱”部分的背景音乐。舒缓、温柔的乐曲让人为动物之间爱的'情感为之动容,在活动中,我把它安排在我和孩子朗诵的部分,特别是我在示范朗诵时有意跟随音乐的旋律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更能让孩子感受爱的美好。在孩子朗诵时,我提示他们用温柔的声音朗读,而且我将诗歌内容有意设计成单行出示,让孩子能自然跟随音乐旋律进行朗诵,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引导,让孩子通过音乐的陪衬抒发自己的情感。
三、动物的选择使幼儿理解不同方式的母爱。
要让孩子感受不同动物妈妈的爱,其实在动物种类中可选性非常大,而我只选择了三种动物,原因一是考虑一节活动的时长,另一方面是根据我的设计思路和理念,我选择的袋鼠、老虎、青蛙这三种动物的母爱能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方式即温柔的爱、严厉的爱和信任的爱。袋鼠妈妈把宝宝年幼的宝宝一直装在育儿袋,温柔地呵护孩子长大;老虎妈妈经常摔摔宝宝让宝宝从小学会坚强和勇敢,是一种严厉但更深刻的爱;青蛙妈妈虽然扔掉宝宝,但它的放手是让宝宝从小学会独立,体现出妈妈对宝宝成长中信任的爱。
活动后,在与孩子交流中,我问到:“如果让你们选择你愿意当谁的宝宝?”一部分孩子的选择是袋鼠妈妈,因为孩子更接受温柔的关注和爱抚。但也有孩子选择老虎,当我问到原因时,刘彦呈儒说:“因为老虎妈妈是让宝宝学会勇敢,我想当百兽之王!”孩子的回答没有让我吃惊而是感动,因为他深刻理解了这种爱的方式;基本没有孩子愿意选择青蛙妈妈,我想这跟我在活动中引导不足有关,如果能让孩子理解信任的爱就像妈妈让你自己吃饭哪怕吃的满身脏兮兮,妈妈也不会责怪你,这就是信任的爱的一种表现,可能孩子会更容易理解。
妈妈的爱教学反思2
这是一篇充满童稚、朴实无华、文质兼美的赞美妈妈的诗歌。为了把课文中所蕴涵的情感点化出来,打动学生的心弦,我让孩子预习课文时,观察妈妈的一天,然后在日记本里做记录,丰富孩子的切身体验。这堂课我特意邀请了几位家长妈妈到场听课,给予家长与孩子一次心灵的交流,达到情感的共鸣。
一上课,我首先让孩子们夸夸自己的妈妈,孩子们说起自己的妈妈可谓眉飞色舞:我妈妈做的菜很好吃,我妈妈很会织毛衣,我妈妈很会唱南音……孩子们已入情入境,我顺时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为理解课文主旨,突破难点做了辅垫,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我让孩子在小组里交流预习成果,包括识字情况及对诗歌的初步理解。本文的生字较为简单,我只重点讲解“批、评”,其他的字让学生自主学习。接下来与孩子们一起走进诗歌,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五句重点语句,但让孩子用一句话概括一个事件,显然有点儿吃力。以致于在引导时花费些时间。
这首诗歌适合配乐朗读,在学生理解诗歌时,我引导他们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音乐创造的氛围加上切身感受到的母爱,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在指导学生创作诗歌时,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妈妈无私的爱。通过一些生活小细节,小事情,去发现妈妈的爱。孩子举例子并不难,但概括妈妈的爱是什么时却有难度,所以前面安排夸夸自己的妈妈时,也是为了降低难度,激发孩子说话的'信心,为写话作好辅垫。
许多语文课文是表现人的情感的。对于这类课文的教学还是把“情”放在首位,以“情”感染学生,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以达到人文精神熏陶的目标。我想自己今后要多贯彻这一教学理念,以期取得情感教育的好效果。
妈妈的爱教学反思3
《爸爸妈妈对我的爱》这篇习作是紧承口语交际《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而写的。在上这次作文课前,我们正好学了四篇有关父母爱自己子女的课文。在这期间,课文安排了“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利用课余开展一次活动:回忆、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许多学生下去后通过观察父母平时是怎样为自己操劳的,自己有什么感受。学生积累了许多感性材料,为习作提供了许多值得写的素材。
上课伊始,我用生动的语言勾起了学生父母对他们爱的涟渏,激起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他们蠢蠢欲动,想把父母对自己爱的故事一吐为快。但此时我采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再次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父母对自己疼爱的事例,其意图是让学生在组内互相启发,让学生获得多的习作材料。然后各组推选代表在班上汇报,汇报这一小组的集体成果,让全班学生获得更多的素材。
有了充足的写作素材,接下来面临的是如何来选择典型的事例如何来记述的问题。我采用六人学习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来探讨如何来写的`问题。学生在交流,同时如何来写的方法也逐渐明晰。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指名一名代表汇报小组的成果。学生代表说出了许多表现父母关爱自己方法:有的说抓住父母关爱自己的语言;有的说要抓住父母疼爱自己的动作来表现;有的说要抓住父母的心理活动来表现;有的说要抓住父母的神态来表现;还有的说要抓住一些细微的但又典型的事例来写。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在不经意的交流中获得了如何来写好本次习作的表达方法。
自信心是小学生很重要的心理品质,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年级学生习作刚刚起步,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初学写作的过程中失败过,他们的确有一种望“文”生畏的心态。我在打开学生心里的这个“结”时做得不够,如果从让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兴趣入手效果可能会更好。只要能使学生攻破这一关,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作文教学就能顺利进行了。
妈妈的爱教学反思4
歌曲《小乌鸦爱妈妈》讲述了小乌鸦对妈妈的的热爱,教育学生要尊重、热爱自己的母亲,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上这一课时,我首先营造一个爱的氛围,让学生听着音乐进入课室。接着讲述“乌鸦反哺”的故事,吸引学生,并且让学生感受爱。然后从学唱歌曲就开始带入情感,为了熟悉歌曲旋律,我让学生听歌曲翻唱,每听一遍都有不同的问题提出,例如:听完第一遍后,我问学生歌曲的情绪是什么?听第二遍时,让学生熟悉歌词,并让学生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的出小乌鸦爱妈妈。而后在听第三遍时,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我请大家轻声用“ lu ”音随琴哼唱歌曲的旋律,这种轻声哼唱可以让学生的音唱得准一些,气息平稳些,还可以创设出这首歌曲“爱”的感觉。为了突出歌曲中表现出来的母爱,我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该曲。(分小组唱、男女生接唱、男女生赛唱。还可以加动作表演)在以小组形式来表现歌曲时,孩子的眼睛里都是饱含着深情,动作轻而缓,符合歌曲中速、深情的要求。
最后,从学生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如果你的妈妈病了,你会怎样做?”有的学生以自己平时的真实行动回答:“我帮妈妈倒水”、“我帮妈妈扫地”、“我喂妈妈吃药”,也有的`孩子以间接经验或想象来回答:“我给妈妈做饭”、“我给妈妈洗服”……从他们的语言中,我知道妈妈是他们最爱的人,也是这节课中我教学的主线。
当然,一节课下来,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如自己的基本功还是不够扎实,主要是即兴伴奏方面。还有每个环节的衔接过渡。所以在今后的课程中,我会努力改进的。
妈妈的爱教学反思5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我感觉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线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活泼好动的生理、年龄特征,备课时,我着重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当作主线,让他们主动来学习。比如从上课一开始,我就走到到孩子们的中间,问他们国庆节打算怎么过?自然而然地带学生一起做音乐律动去郊游。来到鸟园,导入小乌鸦的出现。给孩子们讲乌鸦反哺的故事,引导学生随兴致勃勃学唱歌曲。在学会的基础上,教师有机地引导学生进行歌表演。再让学生头戴乌鸦头饰表演情景剧……环环紧扣,动静交替,学生们一直兴趣高涨,其乐融融参与其中。轻轻松松的完成教学任务。也切实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注重科学知识的有机渗透
我个人一直认为,一节音乐课,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歌曲的学习,也应该重视学科整合与相关科学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知识的积累。比如:在小乌鸦欢迎同学们时,我顺势给学生们讲解了相关的乌鸦种类、身体特点、生活习性、以及著名的“乌鸦反哺”等。学生们睁大眼睛,静静的听着,这种讲解,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也加深了学生们对歌曲的理解。为了熟悉一下旋律,我请大家轻声用“ wa”音随琴哼唱歌曲的旋律,这种轻声哼唱可以让学生的音唱得准一些,气息平稳些,还可以创设出这首歌曲“爱”的感觉。由于孩子们在幼儿园学习时不够细,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利用情感学习歌曲还可以及时更正错误,避免学生学习时枯燥无味。在这样启发引导下,学生学得很快,虽然不是一次成功的,但对渲染情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会唱歌曲后,我要求他们用动作表演歌曲。在向学生提出这个要求后,学生对于怎样表现乌鸦妈妈不知该怎么办,看到这一情况我启发学生想一想,乌鸦妈妈不能飞了,她的表情会是什么样的?学生纷纷作出了愁眉苦脸的表情,我肯定了学生的这种表情,然后再让学生慢慢试着加入一些动作试一试,学生渐渐就表演出了乌鸦妈妈的形象。
当然,我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说:节奏训练有所忽视……教师在课堂上激情不够,语气、语调都不够夸张.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我会通过我的不断探索和改进,使学生轻松的达到教学目标。
妈妈的爱教学反思6
《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曲采取叙事性手法,记叙了乌鸦反哺的感人故事。歌曲的旋律合着有规律的节奏,有着朴实、幼稚的特点。这首短小的儿歌以拟人化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让儿童通过学习小乌鸦爱妈妈,学会尊敬爱护自己的妈妈。
我认为一堂好的音乐课选材非常重要。所以在这节课一开始我就让孩子们观看小乌鸦爱妈妈的动画,用温和的语气与学生交流,拉近自己与学生间的距离,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内容同时也有情感上的共鸣。在歌曲教学方面我请大家轻声用“ lu ”音随琴哼唱歌曲的旋律,这种轻声哼唱可以让学生的音唱得准一些,气息平稳些,还可以渲染出这首歌曲“爱”的气氛。然后再跟琴轻声演唱,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去说说小乌鸦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慢慢体会歌曲的情绪,学生们很快就学会了歌曲,并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情感表现。接下来,带着全班同学边唱歌曲边跟着老师学习表演,以小组形式讨论分角色扮演小乌鸦、乌鸦妈妈、小花等来表现歌曲时,孩子的眼睛里都是饱含着深情,动作轻而缓,符合歌曲中速、深情的要求。最后,我说“小乌鸦作为一种动物都能这么爱自己的妈妈,那我们作为人类能为自己的妈妈做些什么呢?”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孩子们都说的那么好,好多孩子都能回答出为自己的妈妈干家务、洗脚等等。这正是给了学生能够抒发情感的.机会,丰富了音乐课堂,让过去只唱不感受,重技能轻情感的音乐课,变得有血有肉,生动活泼。
这堂课是结束了,但孩子们在这堂课上流露出来的纯真和善良却久久不能隐去。作为这堂课的组织者,引导者,我兴奋着、回味着、也沉思着……的确,爱让孩子们多了些灵魂的触动,而真正能打动人心的音乐课才是我们每一位孩子所期盼的。在这节课中,正是抓住学生纯洁质朴的爱,抓住了学生的动情之处,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演唱歌曲达到情感共鸣,我认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愿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我的不懈努力,让我的音乐课堂变得越来越灵动和美好。
妈妈的爱教学反思7
《妈妈的爱》是一首叙事抒情诗。它从儿童的视角,以清新、明快、朴实的语言风格,叙述了妈妈爱“我”的几件小事,讴歌了无私的母爱。为了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母爱的博大无私,我把情感线始终贯穿文章始终,收效较大。做法如下:
一、歌曲激趣,唤醒情感
开课时我先播放音乐,让学生步入《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美好境界。在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后,顺势导入:“这首歌写得多好啊,在妈妈的怀抱里成长的孩子,是多么幸福啊!听完这首歌,谁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并把你的好妈妈爱你的事讲给大家听听。”此语一出,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学生纷纷把妈妈爱自己的各种事例讲给大家听。
二、品词析句,升华情感
在学习课文时,我让学生通过比较词语来升华学生的情感,效果挺好。
引导学生比较“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与“一个很热的夜晚”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句子出示以后,学生纷纷发言:很热很热说明天气非常炎热,在这么热的天气里,妈妈怕我睡不好觉,夜里起来给我扇扇子,自己却热得汗流浃背,真是太让我感动了。学生联想“热”的体验,从而体会到妈妈的辛苦。最后在让学生感情朗读,使感情升华。接下来我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比较“清凉”与“很凉很凉”有什么不同。有了上一个句子的铺垫,这个地方学生也处理的很好。在理解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这一小节时,我让学生换词比较“雨打在妈妈的身上”中的“打”可以换成什么词。这样好吗?为什么?问题一出,孩子的思维顿时被调动起来了,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换成“滴”、“落”、“洒”等词。这样好吗?为什么?有的说:我认为不好。因为从“打”这个字中可以看出雨下得很急,很大,但妈妈却全然不顾这些,把伞全打在了我的身上。从而看出妈妈是多么爱我。
三、拓展延伸,抒发感情
课文学习完了,为了加深学生对母爱的`更深感悟,我又设计了以下环节:
妈妈对我们的爱也一样这么伟大,你能仿照课文的句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一说妈妈对你的关心与爱护。这个问题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学生畅所欲言,思维的火花被点燃起来。
三八妇女节就要到了,你将准备如何向妈妈祝贺节日呢?学生有的说背一首新学的诗,有的说给妈妈讲个故事,有的说替妈妈做一项家务事,有的说唱一首歌,还有的说献一幅画,等等。
总之,孩子在这课的教学中不仅理解到了母爱的博大与无私,而且学会了回报。
妈妈的爱教学反思8
《妈妈的爱》是北师大版第四册第二单元以“妈妈”为主题的一首诗歌,以一个小朋友的口吻,选取生活中的小事例,表现了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也抒发了孩子对妈妈的爱。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体现了以下几点:
1、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促进主体积极参与的重要前提。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就要以儿童化的语言,以商量的语气,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们共同学习,创造民主、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2、放手识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安排识字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经过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生字的学习,教师只起点拨作用,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去自学。继续进行随文识字后,通过小游戏,使学生感觉学习生字不是枯燥的,而是一种乐趣。
3、注意营造“以读为本”的氛围,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在教学中,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大声读、选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诗歌读、等多种朗读形式,促进学生积极地读,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有助于学生在读中感悟妈妈的爱。
4、创造性的设计并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由教学的主宰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组织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适时适当地采用教学手段。如初读课文时,学生愿意学习哪一段就学那一段,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
5、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加深对文本的感悟体验。
现代教育观念提倡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语文学习外延到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景,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文。在这一节课中,这一过程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出妈妈无私的爱,通过一些生活细节,去发现妈妈的爱,使孩子体会到、意识到自己时时刻刻生活在深深的母爱当中。
6、利用课堂生成,适时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设计了一个扩展问题:“妈妈的爱还会是什么?”当问题提出后,学生积极动脑,说出了很多生动的答案,如:“妈妈的爱是温情的鼓励”、“妈妈的爱是夏日的清凉”、“妈妈的爱是冬日的阳光”、“妈妈的爱是香甜的汉堡包”、“妈妈的爱是温暖的怀抱”、“妈妈的爱是厚厚的棉被”、“妈妈的爱是挡寒的围巾”、“妈妈的爱是动听的歌声”……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同时又与三八妇女节相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因为昨天是妇女节,我适时地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为自己的妈妈庆祝节日的,学生纷纷举手,动情地说出了为妈妈做的事情:拖地、洗菜、捶背、送花、倒茶……恰到好处地将“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的主题渗透进去。
7、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写话训练。
写话一直是学生掌握知识比较薄弱的环节,所以在安排夸奖妈妈时,让学生以很熟悉的冬冬做榜样,降低模仿诗歌形式写话的难度,让学生不至于枯燥无味,从而保持了学生的兴趣。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开始提出“诗中把妈妈的爱比作什么”后,没有给学生以探究思考的空间。而应该问一问学生:为什么小作者把妈妈的爱比作清凉的风?让学生说一说,在进行朗读指导时,先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语言读,再用自己的话,结合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爱来谈一谈,最后再带着感情大声朗读。这样,不仅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而且有的放矢地培养了朗读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安排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妈妈的爱教学反思9
今天是3月8日妇女节,我选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在录播室执教《妈妈的爱》,一方面是教学进度到了这一课,另一方面是想利用这个节日唤起孩子们对母亲的关爱,加深对诗歌的理解,知道妈妈的爱无处不在,就表现在日常的点滴小事中,我们也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爱妈妈。为了上好这一课,我周末就开始构思这节课,翻阅教学用书,上网浏览优质教案,最终设计并制作了本课的课件,为了达到教学的最优化,周一还在二(四)班磨了课,针对磨课过程中出现的环节阻滞和衔接不自然的问题进行了整改,昨天晚上又再次修改了教学设计和课件,这节课终于呈现在听课老师和孩子们面前了。
这节课由于准备充分,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反复地研读,给孩子们布置了扎实的预习作业,孩子们制作了节日贺卡,结合语文天地自学了祝词的写法,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有些让我喜出望外。尽管刚开课时孩子们因为第一次到录播室上课有些拘紧和胆怯,看到有那么多老师听课有些紧张和害怕,但随着教学环节的开展,他们渐渐地成为了课堂的主角,回答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还不时有精彩的回答,随着孩子们情绪的稳定和出色的表现,我内心地不安和紧张也得到了缓解。真的感谢孩子们,在那么多老师面前还这么给力,不仅是平时回答积极的孩子正常发挥,就连平时不怎么发言的.孩子们都积极表现,我也没有错过这个可以树立他们自信心的机会,让这部分孩子体验到积极回答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这节课上完了,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还需要坚持和改进:
一、坚持认真备课研课,深入挖掘教材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要想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就要把每一节课当作公开课研讨课来上,尽管这样会耗费教师很大的精力和时间,但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此时不搏何时搏?因为经验不足,因为水平不高,因为知识浅薄,才更需要努力和学习,而认真备课研课,深入挖掘教材,则是快速成长的阶梯,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离目标越来越近。
二、坚持激励学生,不打击不压制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曾看到过一句话:“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从些我改变了我对学生的态度和对课堂的态度。我一直在课堂上激励学生大胆发言,教育孩子对出错的孩子不嘲笑、不讽刺、不挖苦,还会调动孩子一起真诚地帮助出错的孩子,所以孩子在我的课堂上发言几乎没有什么心理压力,我也会采取积极暗示的方法,例如学生上课听讲不认真,我会说:“我喜欢听讲认真的孩子,例如某某某”,从不指名道姓地说学生听讲不认真,我对孩子也会采取多样的评价语,让孩子有一种认同感和成就感。今后,我还将坚持激励学生,不打击不压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敢发言。两大改进。
妈妈的爱教学反思10
《妈妈的爱》是一首首儿童诗,它选取了生活中五个片段,表现了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也抒发了孩子对妈妈的爱。通过学习学习课文学生能够体会到妈妈的爱,更懂得关心、爱妈妈。这篇课文,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重点词句,感悟文章内容难度不大,主要难在如何通过学习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并学会关心他人,把孝敬父母内化为一种自学的行为。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目标是认识生字,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在朗读、交流中感悟课文内容,体会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并仿照课文编写诗歌赞颂母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教的是第一课时,重点是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真是不上不知道,一上问题就到,原以为自己设计的教案已无处可挑剔了,然而一经实践的考验,才发现所有的问题就像调皮的小孩不打自招。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指导朗读这一环节,我没有做到让学生为自己或别人的朗读作评价,让他们在评价中学会朗读诗歌。这样不仅少了对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而且使指导朗读过于抽象,学生不易理解。除了可以通过评价让学生学会朗读,还可以抓关键词让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该如何读出其中的感情来。如:课文第一小节中的“湿透”最能体现出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可引导学生从“湿透”一词去感受到妈妈当时是多么的热,可她都没给自己扇一扇,却为我扇扇子,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就能明白这是因为妈妈关心我,怕我睡不着。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明白“妈妈这么关心、爱我们,我们也应该关心、爱妈妈”这一道理,当学生明白此道理了也就能很自然地读出感情来。
同时,上完这一节课后,我也有一点疑问:教学阅读课时,如果第一课时,只是让学生认识课文中的生字,并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后,就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朗读课文,而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生字,而把这一部分内容放到第二课时这样安排是否可行?
妈妈的爱教学反思11
《妈妈的爱》一课是二年级语文教材第三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都是以母爱为主题编排的。本课是一首儿童诗。全文共三节。内容浅显易懂,贴近生活。语言优美,高度赞美了母爱的伟大。本课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在设计上有如下三个特点:
在本课中,我尽量避免了上学期出现的识字与文本相脱离的问题。采用了篇中识字、段中识字、句中识字、词中识字、单独识字的方法。最后,通过换个语言环境检验学生的识字效果。这种识字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字词在文中的意思,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这篇儿童诗篇幅较小,琅琅上口。课上,我采用了范读、学生自读、同桌检查读、指名读等多种方法进行朗读。而且,每次在朗读前都有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带着要求有目的的读书,并做到及时点评。这样,经过多次读书,达到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读书读得遍数多了,自然就能够熟读成诵,从而达到积累的`目的。
本课生字中的一个难点就是两点水旁字的构字特点。先让学生列举出的带两点水旁的字有哪些?再让学生探究规律。学生会发现两点水旁的字跟冰凉、寒冷有关,然后经过对比三点水旁与两点水旁字的构字特点,学生就很容易区分这两个偏旁;再如:“扇”字,我采用了象形字的方法;“遮雨”的“遮”字是通过动作演示达到识字的目的。总之,识字要根据字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程度巧妙地设计,切忌生搬硬套。
在进行第二课时教学时,我采用“以读悟情”的方法,让学生反复低声、缓慢地读,细心地领会文中表达的情感。学生在充分读以后,我就让学生互相交流读书所得,并相机出示了一个写话练习:除了诗里所讲的,你觉得妈妈的爱还是什么?请写一写。
问题刚提出来,有些同学好象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样去写,写些什么。看到这种情况,我及时结合生活启发学生:“平时,妈妈是怎样爱我们的?妈妈在家里辛苦吗?都为我们做些什么?你爱妈妈吗?你怎样表达对妈妈的爱?并注意引导学生从日常小事中去发现、寻找妈妈的爱。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再回想起妈妈为自己所做的一切纷纷发言。这个说:“我妈妈在家做饭、洗衣,太辛苦了”那个说:“我妈妈每天送我上学太累了”等等。我就赶紧说:“你们说的就是妈妈对是你们的爱。妈妈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我们应该怎样把这种爱表达出来呢?
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认真地写起来,尽管有不少字他们不会写,但他们的热情很高。
妈妈的爱教学反思12
我在选课时被《妈妈的爱》这篇课文感动,文章选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母子之间的生活片段,却表现了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今天的孩子太需要感恩教育了,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一课。我讲了第二课时,重点进行写字指导和写话练习。以往听课,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只会指导写一、两个字,其实在实际教学中我感到,写字指导一定放在课堂上,教师在抱怨学生字写的不好,又只会告诉学生去学书法,这是语文老师在推卸自己的责任。我在课堂上不仅舍得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写字,而且教师还做了细致地指导,同时时时处处都注重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纠正握笔姿势,调整坐姿等。我愿意去做这样的尝试,在语文课堂上扎扎实实地进行写字教学,今后我也要在我的课堂上领着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力争使学生在小学都能人人写一手好字。
本节课的另一个学习任务是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还有那些是能体现妈妈的爱,并试着用自己的话,并仿照书上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这样既锻炼了写作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在本节课中充分发挥了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同时这也进行感恩教育,如妈妈老了,你会怎么做等。
反思这节课,中间也出现了几处小插曲。原本准备的两个小故事,学生们却说在心理课上听过,让我没想到,看来课前还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呀。最后我出示了《妈妈的爱》原文的最后一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感受,学生说的确实要保护环境和乱扔纸,我摇着头忙问学生妈妈最想让我们爱的是谁?学生齐答是祖国。回班后,我问学生为什么这么说,学生说爱祖国就要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一想也对,孩子们的思维就是这样跳跃,回想这个环节的处理有些草率,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感受,让他们说说怎么想的,不要盲目否定。虽然这节课上的不十分完美,记得窦桂梅说过“宁要真实的`遗憾,也不要虚假的完美”。我实话现在不太喜欢上公开课,因为会在意课堂的完整性,会考虑很多方面,如果这是一节普通的语文课,我一定拿出一节课的时间领着学生进行仿写练习,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练笔,多写两个小节。
和学生一起声情并茂地背诵,和学生一起认认真真地写字,和学生一起写作,和学生一起感悟一起受到情感熏陶,师生在属于自己的课堂上共同学习和成长,我想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吧。这也是我所追求的语文课堂。
妈妈的爱教学反思13
音乐课《小乌鸦爱妈妈》唤起了学生心灵深处最真挚、最纯洁的爱。上这一课时,我首先从学生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如果你的妈妈病了,你会怎样做?”有的学生以自己平时的真实行动回答:“我帮妈妈倒水”、“我帮妈妈扫地”、“我喂妈妈吃药”,也有的孩子以间接经验或想象来回答:“我给妈妈做饭”、“我给妈妈洗衣服”……从他们的语言中,我知道妈妈是他们最爱的人,也是这节课中我教学的主线。
接着从学唱歌曲就开始带入情感,为了熟悉一下旋律,我请大家轻声用“ lu ”音随琴哼唱歌曲的旋律,这种轻声哼唱可以让学生的音唱得准一些,气息平稳些,还可以创设出这首歌曲“爱”的感觉。利用情感学习歌曲还可以及时更正错误,避免学生学习时枯燥无味。我是这样对孩子们说的':“你对妈妈的爱很深很长,所以这个地方的音唱的深情悠长,要唱 4 拍。”同时,我用手势辅助,将一字多音的“花”“鸦”等字,保持 4 拍。在这样启发引导下,学生学得很快,虽然不是一次成功的,但对渲染情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在以小组形式来表现歌曲时,孩子的眼睛里都是饱含着深情,动作轻而缓,符合歌曲中速、深情的要求。
在这节课中,正是抓住学生纯洁质朴的爱,抓住了学生的动情之处,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演唱歌曲达到情感共鸣,我认为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是教材给了学生能够抒发情感的机会,给了学生创设情感的空间,丰富了音乐课堂,让过去只唱不感受,重技能轻情感的音乐课,变得有血有肉,生动活泼。
妈妈的爱教学反思14
《妈妈的爱》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的以“妈妈”为主题的一首诗歌,以一个小朋友的口吻,选取生活中的小事例,表现了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也抒发了孩子对妈妈的爱。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认10个生字,学写10个生字,培养学生不借助拼音认字的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体会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意识到自己生活在深深的母爱中,结合生活事例激发自己对妈妈的爱。重点难点为: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体会融入生活中细节中的妈妈的爱。
在学习第一课时时,我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体现:
1、注意营造“以读为本”的氛围,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通过听录音读、自由读、指名读、配乐朗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促学生积极地读,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有助于学生在读中感悟妈妈的爱。
2、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提出问题:“诗中,小朋友把妈妈的爱比作什么?”时,适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拿起笔,在诗中画出答案,接着读一读,并告诉学生,用笔画出答案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
3、生字教学较扎实,通过各种形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使学生牢固掌握生字。如:小老师教读、检查员检查读、举字卡等形式,积极有效。
4、扩展问题:“妈妈的爱还会是什么?”当问题提出后,学生积极动脑,说出了很多生动的答案,如:“妈妈的爱是一本书”、“妈妈的爱是遮凉的树”、“妈妈的爱是温暖的阳光”、“妈妈的爱是一团火”、“妈妈的爱是温暖的怀抱”、“妈妈的爱是厚厚的棉被”、“妈妈的爱是挡寒的围巾”、“妈妈的爱是唤我的声音”……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同时又与三八妇女节相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因为昨天是妇女节,我适时地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为自己的妈妈庆祝节日的,学生纷纷举手,动情地说出了为妈妈做的事情:洗脚、做饭、买花、送贺卡……恰到好处地将“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的主题渗透进去。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开始提出“诗中把妈妈的爱比作什么?”后,没有给学生以探究思考的`空间。而应该问一问学生:为什么小作者把妈妈的爱比作清凉的风?让学生说一说,在进行朗读指导时,先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语言读,再用自己的话,结合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爱来谈一谈,最后再带着感情大声朗读。这样,不仅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而且有的放矢地培养了朗读能力。再如:老师要更具亲切感,语气要更柔一些,注意体态、表情,做到真正入情入境,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另外,由于时间紧张,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我没有尽可能地把识字的主动权放手给学生,这有待于今后注意,加强对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这节课给我最重要的启示是:一堂课的教学结构安排如何至关重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安排好每一堂课的教学结构。
妈妈的爱教学反思15
今天听了二年四班倪老师执教的一节语文课《妈 妈的爱》,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初读课文,学生学习生字,掌握字音,了解字义,把课文读通顺。围绕这个教学目标老师能依据课标,从孩子对妈 妈的爱体验出发,遵循“情境和朗读”这一语文教学规律,设计了以人为本体验真情的教学策略,设计了真唱激情---整体感知---随文识字等教学流程。教师的引课通过真唱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渲染了课堂的氛围,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进入学习的紧张状态之中,符合低段学生特点。在这样的氛围里,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有感情的范读课文,再一次烘托气氛,更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课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生就很想马上深入到课文中去,所以教师设计了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这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再次感受一下,妈 妈的爱是无微不至的。在我们的成长中离不开父母的爱,我们在父母的爱护关心下一天天长大。接下来老师让三名学生感情读课文,用她们的读熏陶学生,以读悟情。学生读的非常好,特别是吴睿,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安排了学生对朗读同学的评价,这个过程合理,因为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在别人读的时候自己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再是可以直接参与教学活动中来。
低段的识字方式很多,倪老师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使学生即学会了字音、了解字义、也掌握了在文中的意义,并且,在教学中对于重点字笔画和字音的处理,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都落实的非常好。
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个人认为在以下几点要引起注意:
1、 在老师引入新课范读课文之后,应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说说听了课文之后,你们想说点什么吗?这样会对孩子的学习进行铺垫,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2、 识字后,教师应该让学生再次整体读课文—自由抒情,深深体会妈 妈的爱是伟大的,达到升华颂情。
3、 学生的回答不要局限个别学生,要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
4、 个别学生在课堂上使用一点通,应该及时制止。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点想法,不对之处,共同研究,共同进步。
【妈妈的爱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妈妈的爱》教学反思04-12
《小乌鸦爱妈妈》教学反思04-06
《父母的爱》教学反思05-07
《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09-30
《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04-12
大树妈妈教学反思04-05
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08-21
《爱如茉莉》教学反思12-17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