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时间:2024-09-02 06:49:1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 相关推荐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国鼎立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1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三大部分,加之本节课涉及到的人物较多,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整合为:战争篇、鼎立篇、人物篇三部分。在战争篇中首先让学生结合探究自主学习,然后通过两次战争表格来检测学生预学效果,通过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果,引导学生谈论、分析曹操胜败的原因,并谈出自己的`感悟,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鼎立篇中学生自主学习后,各小组三名同学合作完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示意图,并让一、三、五组同学分别代表魏、蜀、吴三国,由一名同学代表本组阐述本国经济。在人物篇中我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通过展示诸葛亮城图片,让学生聆听诸葛亮事迹,关于曹操,我通过真假曹操的辩论,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人物的评价。

  总之,在本节课中学生积极投入,思维活跃,效果较好,但是学生讨论、分析问题的深度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2

  曹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本课涉及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都与曹操有关,都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分析战争胜负因素的.极好例子。学生对有关战争题材的内容,特别是战例比较感兴趣,所以我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分析战争成败的因素上,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评价曹操这个历史人物。

  因此在设计本节课就是以曹操一生作为线索,分别设计了四个篇章:第一篇章:汉室衰微英雄起;第二篇章:官赤逐鹿英雄出;第三篇章:三分天下谋统一;第四篇章:英雄远去尽评说。因此在导入部分时采用《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课涉及的时间较多,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些史实的时间,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如在讲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基本史实时,通过画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纳。如何全面评价曹操历史人物是本课内容的难点,采用了论从史出指导学生对曹操进行评价,然后对人物评价的图片方法进图片行指导,然后再培养学图片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本课教学中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3

  因为考虑到学生对三国演义的故事比较熟悉,随便一个学生都能说出一二个三国时期的人物或者故事、成语,学生学起来会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力度会比较大,能较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特点。授课时,我遵循的是让学生动起来的原则,设计了讲故事、小组讨论、分组比赛复述故事。上完课之后,我体会到有以下几点值得改进:

  (1)由于时间比较紧,备课不够充分,因此对一些比较有趣的故事没有进行进行太多的展开介绍,只是一带而过。对于《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和故事,应该引导学生多讲,充分体现学生参与的力度,调动学生的气氛。

  (2)在学生讨论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更深入些。

  (3)最后在课堂小结时,不应该帮学生归纳,而应该让学生作一个总结性归纳,让他们谈谈通过学习这一课,可以学到什么,有何启发,以进一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了很多我关于教学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对新课标的认识的不足,以后我肯定会更加的`努力研究教学,争取进步,弥补不足。反思让我看到自己的优点,有了进步的信心,但也看到了自己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找到改进的方向。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4

  人们都说高考语文的成败在于作文,可见,作文教学在高三师生心目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越到高三,笔者越是尴尬地发现,要找到一篇鲜活灵动的作文是很难的。学生作文中的话似乎是自己说的,又似乎不是自己说的。当学生拿起笔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教师讲的条条框框,带着这些规矩写作文如同带着脚镣跳舞,那是何其难呀!要想让学生轻松又愉悦地完成一篇作文,笔者觉得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分析学情,找出原因

  如果一切不从实际出发,就等于在做无用功,就会事倍功半。所以在教学之前我们应分析学情。

  1、现在的高中生,大部分生活风平浪静,安安稳稳,他们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除了学习以外的一切家长早已帮着处理好了。这样,导致现代高中生缺乏对生活中酸甜苦辣的品味,从而缺失了对生活的感悟。

  2、他们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大喜大悲,写起作文来就觉得无从下手。但是,作文课上教师又催促着写出一篇美文,学生不得不按教师讲的一些条条框框来编出一篇文章。比如,一篇作文写自己在参加奥林匹克竞赛前得知爷爷病危,另一篇作文写高考前奶奶病危了,经过“心灵的选择”,前者选择了竞赛,后者选择了放弃高考,陪奶奶度过了危险的时光。这两篇作文构思相近,但通过调查得知,这两篇作文都是虚构的,都是被教师逼出来的。

  3、学生都觉得上了高三后,花时间去读书、看报、听新闻,简直是太浪费时间了。即使是关注一些社会新闻,自己的语文成绩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尤其是理科生,他们宁愿整天埋头在成堆的数理化作业中,两耳不闻窗外事。长期以来,他们不知道,很多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社会热点就与他们擦肩而过了。不了解社会新闻,就不会去更加深入地思考新闻事件背后隐藏的道理,这样他们的思考能力就会大打折扣,文章立意不深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正确引导,走出困境

  立足学情,正确引导,是做教师的正确选择。针对上文提到的几点分析,笔者认为在教学作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用心体会的习惯。比如,让学生回家后观察一下父母的头发有没有变白,如果父母的白发又添了些许,那么这些白发中包含着父母多少的爱与呵护,他们又能体会其中多少的爱意,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再如,观察平凡又微不足道的事物,通过对这些事物的观察能联想到什么。一名学生在观察了树桩后写道:“阳光照在树桩上温暖了年轮,让它们软绵绵地洇开;河水流淌在树桩边,陶醉了年轮,让它们跳跃着荡漾;离人分别在灞桥边,凄苦了年轮,让它们缓缓地徘徊。”这样精美的文字,必然出自个人独特的视觉和独特感悟,没有人云亦云的痕迹,没有普世的大道理,写得自信而有创意。显然他是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发现了生活中的美。笔者想,通过长期的培养与训练,学生就会形成善于发现美的习惯,有了这样的习惯,即使自己的生活多么平淡,他们也会用心去体味生活。

  2、天才不是被逼出来的。在条条框框的束缚下,是不会产生天才的。所以,教师首先不能逼学生写作文,而应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引导出他们的写作灵感。叶圣陶先生说过:“每个人从天性上、从生活的实际上,有必要把自己的观察、经验、理想、情绪等宣示给人们知道,而且希望愈广愈好。”只有学生把作文当做自己的需求,才能在作文中感受到快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兴趣激发是问题的关键。

  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文就是给自己的心灵打开一扇窗户,向别人展示自己心灵花园的景色。别人的感受如何,取决于窗户内的景象是不是美丽的,是不是独特的。

  3、让学生养成读书、看报、听新闻的习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关心”谁都会说,但能做到的学生极少。其实,首先最简单的是积累课内素材,多读多思考,读通了,领会了,便成为作文例证的金库。像苏轼的《石钟山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韩愈的《师说》等,本身就是在说理,既是好文,又是好例。其次就是积累名言佳句,记多了也领会了,就可以自然地运用到作文中。例如20xx年高考全国卷,有一位考生在作文中运用了两位名人的句子,即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星空因圣洁令人瞻仰,而内心的道德、心底的诚信更因其可贵、崇高,令人恪守终生,不敢逾越。他还引用了三毛的话:“每人心里一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春花开尽春又来。”让我们的心中种上诚信之花吧,呼唤诚信,从心开始,开得心莲朵朵,收获沁脾芬芳。看,能引用上几句名言佳句,文章马上会增色不少。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多读多记的习惯。

  如果每位教师都了解学生的情况,从实际出发,正确引导学生热爱作文,学生作文能力肯定会更上一层楼。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5

  爱因斯坦曾说:要懂得“在别人视为平常中发现问题,在别人不觉得是问题中看出重要问题”,南宋心学创始人陆九渊也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这两位都说出了学习贵在有“问题意识”。“问”反映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投入,思考和思维空间的程度,问得越尖锐,越能反映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越能体现学生的阅读质量,而“问题式教学法”是最善于形成学生之间对话的一种途径。问题起于疑,解于问和答、终于获,在我个人看来,我认为教学中的“问”包括学生的自问、学生间的互问、以及师生之间的互问。

  不过“问题式教学”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正的去把握还真有不小的难度,尤其对于我们这些新老师而言,一不小心问题式教学法就会“扭曲”成为“枯燥式”教学法。所以在问题式教学法的实践上我们有必要多加练习,并且将一些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下面,我就套用前辈们关于问题式教学的几点要求,以《戊戌变法》这节课为案例,讲讲我在进行问题式教学中所得到的一些感悟和发思。

  1、适宜的广度

  在进行问题式教学时,经常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问题范围太广,每一个知识点老师似乎都有提问,这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学生难以抓住重点。所以在进行《戊戌变法》这节课教学的时候,我尽量避免“蜻蜓点水”的方式,重点抓住四个问题:

  一、什么是维新思想;

  二、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三、维新变法的内容和实质;

  四、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评价。

  2、合理的深度

  其实说实话,学生还是很害怕被提问的,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师在以往提问时没有注意问题的深度,导致学生形成了这种恐惧心理。那么在问题式教学中,我们除了注意广度问题外,还要注意深度问题。提问不能不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必须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还有学生的接受程度来设计问题。所以在《戊戌变法》这节课的设计上,围绕对变法维新的理解,我主要还是采取一些比较通俗易懂的方式,或者称之为生活化、口语化的问题方式。比如在讲解维新变法内容的实质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面对这些改革内容,哪些人会比较激动,这些人中哪些人是因为兴奋而激动,哪些人又是因为愤怒而激动?”这个问题方式对学生来说比较亲和,同时问题深度也充分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难度较为合理。

  3、适中的密度

  我个人认为,问题式教学方法确实可以丰富课堂教学,但切忌把它作为唯一的教学方式,不然的话就会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最终耗尽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与冲动。所以,在进行问题式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提问的密度,也就是时间间隔,要给学生一定的缓冲时间。那么在进行《戊戌变法》这一课教学时,由于按要求必须整堂课都体现问题式教学方法,所以适中的密度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

  4、渐进的梯度(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提问一定要有梯度性,要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否则学生思维难以跟上,整堂课便会很沉闷,不是学生不愿意回答,而是老师抛出的问题实在难以“接招”。这一方面的意思,也就是要加强老师对学生的引导。那么进行这一节课的教学上,我有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在提问之前,我都会先给学生出示一份资料,然后在资料基础上,先提一个较为浅层、表象的问题,之后再逐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一步步引导学生做出解释。

  5、力求“学生提问——老师引导——学生解答”的完美模式

  我个人认为,既然是问题式教学,那么就更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切忌一味遵循“老师提问——老师引导——学生回答——老师总结”的模式,完美的.问题教学模式应该是在老师提供材料或情境,学生提出疑问、不解的基础上推进产生的,大致模式应该是这样的“学生提问——老师引导——学生解答”。

  所以为了力求达到这一完美模式,我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这么一个环节。即在讲述完变法内容和实质后,我给学生提供了一组材料,这组材料主要是光绪帝在变法早期的4道诏令。学生看完这四道诏令,必然是“满肚子疑惑”,他们会问诸如“光绪帝为什么要发这四道不利于维新派的诏令呢?”、“光绪帝脑子是不是进水了”等问题。学生举手提问的那一刹那,我想我的“阴谋”也就达到了。

  那么总结这节课,其中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

  1、生成式教学难觅踪迹,整节课似乎都是按照我预先设计的路线前进,我没有任何疏漏,学生也无任何“越矩”行为。这种课看起来成功,可是却掩盖着诸多的问题。生成式不足,只能意味着纵然有思维的火花,那也只是短暂的瞬间,难以生成思维的火焰。所以在减少预设、增强生成方面,自身还需要多加努力才行;

  2、对学生的引导仍显得比较局促,不够平和淡定,同时在问题的梯度上也不够明确,有待改进;

  3、另外一个比较遗憾的是,板书方面虽然有课件和粉笔板书两者配合,但在双方的结合上却出现了脱钩,整体感不够强。希望这些方面自己以后都能够逐步改进,渐趋完善。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6

  很清楚的记得:在学习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一课时,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有两个环节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第一个环节: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三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话一出口,许多学生按耐不住情绪已经站了起来,高高举起了手,我采取了各组竞赛的方式,给他们均等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成语故事:让我没有意料到的'是有些同学说出了成语故事,而且还简单讲到了故事情节和故事中涉及到的人物,许多同学发出了啧啧的称赞声,显然他们对个别同学讲到的成语故事是比较陌生的,还要求讲述者大声一些,再讲细致一些。我深深感觉到学生对这一活动意犹未尽,于是留了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展示。

  第二个环节:分析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我引导学生分析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利的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第一是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第二是曹军兵多骄傲自满,第三是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接着我开放课堂,请同学们说说:你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取胜的原因还有哪些?

  有同学大胆发言:赤壁之战是在七月天里,曹军来自北方不习南方生活,所患瘟疫非常严重,死者很多,这就使曹军士气受到损失,战斗力受创。因此我认为曹军失败的原因中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瘟疫。

  我问大家:你们认同他的说法吗?

  绝大多数同学表示同意认可。

  这时我已经意识到这位学生的发言已经补充了我的授课资料。同时让我再一次认识到延伸和拓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性。面对学生所具有的动态性资源,我可以顺着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挖掘,跟着学生走。这样不仅可以把课堂资源延伸到课外拓展,还可以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激发他们积极探究的情感。让学生最终知道:我说的不是权威,教材也不是权威,事实胜于雄辩。通过大家的广泛交流可以越过教材,穿过课堂,让学生和我在交流中共享资源。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7

  一、对教学课标的要求分析,基本能够实现课前的预期设想

  1、课标方面,基本使学生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中的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2、学生基本弄懂了东汉政权从分裂到局部出现统一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各派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三国鼎立的形成,在中国形成了三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局面,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事件发展关系,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中涉及到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知识结构呈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

  二、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基本符合

  1、很多学生看过小说《三国演义》或电视剧《三国演义》,对三国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比较熟悉,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同时,学生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过“赤壁之战”这篇课文,对赤壁之战的有关事件和人物也有一定的认识和评价。

  2、七年级的学生在智力方面,形象思维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然已经显著地发展起来,但是他们认识能力水平还不高,仍然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学生很容易带着有色眼睛去看待历史,就很难客观地去评价历史。我们教育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评价历史事件,这样的评价才是比较客观的。

  3、七年级学生对历史知识具有简单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同时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比较活跃、好奇心比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些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为完成本课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情基础。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给他们创造自我表现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实施探究式、合作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促进学生学习历史能力的提高。

  三、存在问题

  1、学生还不能准确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缺乏提高学生通过分析历史现象,得出事件本质的能力。

  2、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概况能力较差。

  3、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在这点上学生很难理解。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8

  《三国鼎立》是人民教育出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八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我把这两个问题确立为本课的重点。

  因为考虑到学生对三国演义的故事比较熟悉,随便一个学生都能说出一二个三国时期的人物或者故事、成语,学生学起来会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力度会比较大,能较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特点。

  我把教学目标定为:①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②通过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历史作用。通过对曹操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授课时,我遵循的是让学生动起来的原则,设计了讲故事、小组讨论、分组比赛复述故事。上完课之后,我体会到有以下几点值得改进:(1)由于时间比较紧,备课不够充分,因此对一些比较有趣的故事没有进行进行太多的展开介绍,只是一带而过。对于《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和故事,应该引导学生多讲,充分体现学生参与的力度,调动学生的气氛。(2)在学生讨论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更深入些。(3)最后在课堂小结时,不应该帮学生归纳,而应该让学生作一个总结性归纳,让他们谈谈通过学习这一课,可以学到什么,有何启发,以进一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了很多我关于教学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对新课标的认识的不足,以后我肯定会更加的努力研究教学,争取进步,弥补不足。反思让我看到自己的优点,有了进步的信心,但也看到了自己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找到改进的方向。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9

  《三国鼎立》一课的教学内容多,范围广,如果面面俱到,重点就不会突出。所以,我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诸葛亮治蜀”这个问题放到了下一节课;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充满矛盾、历史上有争议的曹操这个历史人物,难点是如何正确评价曹操。本课涉及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都与曹操有关,都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分析战争胜负因素的极好例子。学生对有关战争题材的内容,特别是战例比较感兴趣,所以我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分析战争成败的因素上,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评价曹操这个历史人物。

  要引导学生对战争胜负因素的分析,重要的前提是学生要读懂课文,掌握更多的材料。引入新课之后,我要求学生阅读第一个问题“官渡之战”的内容,并提出从背景、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经过、结果等方面去把握官渡之战,将此内容进行了板书。并特别要求学生把课本小字的内容也认真阅读。在七·三班上课时,我直接要学生讲一讲战争的背景,也就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战争?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来看,学生对战争背景的理解还比较有难度;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不够简洁或不得要领。看到这样的状况,我在七·二班的教学中,改变了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学生在看书以后,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1)东汉末年,黄河流域的军阀主要有哪两个?谁的势力更为强大?为什么?

  (2)曹操为发展自己的势力在政治和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3)官渡之战是谁发动的?目的是什么?当学生弄清楚这三个问题后,就解决了官渡之战的背景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曹操战胜袁绍的因素。

  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如此意想不到的结果?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学生代表积极发言。学生们说到了这些原因:袁绍骄傲轻敌,不采纳谋士的建议,导致谋士弃他而去;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上占有优势;招募流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经济实力增强;重视人才,善于用人,采纳谋士策略,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学生发言后,我及时进行总结,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主要有:双方实力的对比;指挥者的素质;民心的向背;战略战术;战争的性质等等。在分析这些原因时,可将双方进行对比。战争胜负不是仅取决于人多粮多,军事的装备和军事的技术,更重要的是综合实力的对比,包括政治、经济、人心、谋略等。这样,学生便能够深刻了解、认识曹操了。

  有了这个铺垫,同学们在学习第二个问题“赤壁之战”中就显得轻松自如,比较容易,课堂气氛更活跃了。我们只用了较少的`时间,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在分析两次战争中曹操的一成一败、一得一失中充分认识和了解了曹操,为正确评价曹操奠定基础;同时,也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标准,我觉得不再是教给学生多少历史知识,而是能否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学生能否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因为兴趣和能力,要比知识本身重要的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认为,教会学生阅读课文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课文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学习历史的关键一步。

  新教材提供给我很多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我在教学实践中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的转变是基于作为历史教师的我如何理解当今的历史教学。我深知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10

  因为考虑到学生对三国演义的故事比较熟悉,随便一个学生都能说出一二个三国时期的人物或者故事、成语,学生学起来会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力度会比较大,能较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特点。在考虑《三国鼎立》这一课应该“教什么”这个问题时,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同时,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

  3、通过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历史作用。通过对曹操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我把教学重点定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在考虑“怎么教”时,我遵循的是让学生动起来的原则,设计了讲故事、小组讨论、动手制图等形式。

  上完课之后, 我体会到有以下几点值得改进:

  1、对于《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和故事,应该引导学生多讲,充分体现学生参与的力度,调动学生的气氛。

  2、在学生讨论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更深入些。

  3、最后可以让学生作一个总结性归纳,让他们谈谈通过学习这一课,可以学到什么,有何启发,以进一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4、在最后的练习可以做课文121页的活动探究,让学生通过做练习认识到历史和文学作品是有区别的。

  5、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息息相关,新课标要求的是充分体现学生的能动性,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我今后仍需努力的一个方向。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了很多我关于教学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对新课标的认识的不足,以后我会更加的努力研究教学,争取进步,弥补不足。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11

  其次,课堂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在教师的引导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将自己穿越时空的所见、所闻表达出来。比如有学生谈到:她先来到袁营里,听到了袁绍与许攸的对话,再来到曹营里听到了曹操与许攸的对话,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对话情景再现给大家。学生的参与面较广,特别注意对学困生的关注。当看到小孟同学简单的问题都无法回答上时,教者没有放弃,而是鼓励和帮助她,直到回答对后,才叫其他的同学,这样做虽是耽误了不少时间,但当看到小孟同学微笑坐下的时候,我觉得很值。再者,在第三环节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效果很好。

  第三,采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能动作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是激趣、引导、纠错、激励,为学生的人生服务。教学中,注重对历史事实的了解,对历史人物客观的评价。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和谐课堂氛围的营造。

  最后,本课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师在对基本史实的引导、讲解时还不够得心应手,这个主要体现在第一环节。二是担心教学时间紧张,对个别问题的.引导不够充分,在不得已中,只好自己托盘而出,这个集中体现在引导学生谈曹操“一胜一败”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时。三是课件与讲解的同步性不够。最后,客观上多数学生的语文基础的确很差,表现在阅读能力和获取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弱,表达能力差。一段简单的文字都无法正确的朗读。一些基本史实如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都无法从书中获取,课堂上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无形中影响到教学教学的进度,课堂上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更多的思考,为了进度有时不得不见好就收。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07-10

教学反思06-24

化学教学教学反思09-28

教学dtnl的教学反思09-29

比与比例教学反思09-10

同学教学反思10-09

《aoe》教学反思09-07

加法教学反思11-18

分式的教学反思06-07

雾凇的教学反思10-05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国鼎立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1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三大部分,加之本节课涉及到的人物较多,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整合为:战争篇、鼎立篇、人物篇三部分。在战争篇中首先让学生结合探究自主学习,然后通过两次战争表格来检测学生预学效果,通过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果,引导学生谈论、分析曹操胜败的原因,并谈出自己的`感悟,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鼎立篇中学生自主学习后,各小组三名同学合作完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示意图,并让一、三、五组同学分别代表魏、蜀、吴三国,由一名同学代表本组阐述本国经济。在人物篇中我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通过展示诸葛亮城图片,让学生聆听诸葛亮事迹,关于曹操,我通过真假曹操的辩论,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人物的评价。

  总之,在本节课中学生积极投入,思维活跃,效果较好,但是学生讨论、分析问题的深度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2

  曹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本课涉及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都与曹操有关,都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分析战争胜负因素的.极好例子。学生对有关战争题材的内容,特别是战例比较感兴趣,所以我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分析战争成败的因素上,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评价曹操这个历史人物。

  因此在设计本节课就是以曹操一生作为线索,分别设计了四个篇章:第一篇章:汉室衰微英雄起;第二篇章:官赤逐鹿英雄出;第三篇章:三分天下谋统一;第四篇章:英雄远去尽评说。因此在导入部分时采用《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课涉及的时间较多,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些史实的时间,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如在讲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基本史实时,通过画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纳。如何全面评价曹操历史人物是本课内容的难点,采用了论从史出指导学生对曹操进行评价,然后对人物评价的图片方法进图片行指导,然后再培养学图片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本课教学中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3

  因为考虑到学生对三国演义的故事比较熟悉,随便一个学生都能说出一二个三国时期的人物或者故事、成语,学生学起来会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力度会比较大,能较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特点。授课时,我遵循的是让学生动起来的原则,设计了讲故事、小组讨论、分组比赛复述故事。上完课之后,我体会到有以下几点值得改进:

  (1)由于时间比较紧,备课不够充分,因此对一些比较有趣的故事没有进行进行太多的展开介绍,只是一带而过。对于《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和故事,应该引导学生多讲,充分体现学生参与的力度,调动学生的气氛。

  (2)在学生讨论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更深入些。

  (3)最后在课堂小结时,不应该帮学生归纳,而应该让学生作一个总结性归纳,让他们谈谈通过学习这一课,可以学到什么,有何启发,以进一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了很多我关于教学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对新课标的认识的不足,以后我肯定会更加的`努力研究教学,争取进步,弥补不足。反思让我看到自己的优点,有了进步的信心,但也看到了自己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找到改进的方向。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4

  人们都说高考语文的成败在于作文,可见,作文教学在高三师生心目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越到高三,笔者越是尴尬地发现,要找到一篇鲜活灵动的作文是很难的。学生作文中的话似乎是自己说的,又似乎不是自己说的。当学生拿起笔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教师讲的条条框框,带着这些规矩写作文如同带着脚镣跳舞,那是何其难呀!要想让学生轻松又愉悦地完成一篇作文,笔者觉得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分析学情,找出原因

  如果一切不从实际出发,就等于在做无用功,就会事倍功半。所以在教学之前我们应分析学情。

  1、现在的高中生,大部分生活风平浪静,安安稳稳,他们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除了学习以外的一切家长早已帮着处理好了。这样,导致现代高中生缺乏对生活中酸甜苦辣的品味,从而缺失了对生活的感悟。

  2、他们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大喜大悲,写起作文来就觉得无从下手。但是,作文课上教师又催促着写出一篇美文,学生不得不按教师讲的一些条条框框来编出一篇文章。比如,一篇作文写自己在参加奥林匹克竞赛前得知爷爷病危,另一篇作文写高考前奶奶病危了,经过“心灵的选择”,前者选择了竞赛,后者选择了放弃高考,陪奶奶度过了危险的时光。这两篇作文构思相近,但通过调查得知,这两篇作文都是虚构的,都是被教师逼出来的。

  3、学生都觉得上了高三后,花时间去读书、看报、听新闻,简直是太浪费时间了。即使是关注一些社会新闻,自己的语文成绩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尤其是理科生,他们宁愿整天埋头在成堆的数理化作业中,两耳不闻窗外事。长期以来,他们不知道,很多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社会热点就与他们擦肩而过了。不了解社会新闻,就不会去更加深入地思考新闻事件背后隐藏的道理,这样他们的思考能力就会大打折扣,文章立意不深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正确引导,走出困境

  立足学情,正确引导,是做教师的正确选择。针对上文提到的几点分析,笔者认为在教学作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用心体会的习惯。比如,让学生回家后观察一下父母的头发有没有变白,如果父母的白发又添了些许,那么这些白发中包含着父母多少的爱与呵护,他们又能体会其中多少的爱意,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再如,观察平凡又微不足道的事物,通过对这些事物的观察能联想到什么。一名学生在观察了树桩后写道:“阳光照在树桩上温暖了年轮,让它们软绵绵地洇开;河水流淌在树桩边,陶醉了年轮,让它们跳跃着荡漾;离人分别在灞桥边,凄苦了年轮,让它们缓缓地徘徊。”这样精美的文字,必然出自个人独特的视觉和独特感悟,没有人云亦云的痕迹,没有普世的大道理,写得自信而有创意。显然他是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发现了生活中的美。笔者想,通过长期的培养与训练,学生就会形成善于发现美的习惯,有了这样的习惯,即使自己的生活多么平淡,他们也会用心去体味生活。

  2、天才不是被逼出来的。在条条框框的束缚下,是不会产生天才的。所以,教师首先不能逼学生写作文,而应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引导出他们的写作灵感。叶圣陶先生说过:“每个人从天性上、从生活的实际上,有必要把自己的观察、经验、理想、情绪等宣示给人们知道,而且希望愈广愈好。”只有学生把作文当做自己的需求,才能在作文中感受到快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兴趣激发是问题的关键。

  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文就是给自己的心灵打开一扇窗户,向别人展示自己心灵花园的景色。别人的感受如何,取决于窗户内的景象是不是美丽的,是不是独特的。

  3、让学生养成读书、看报、听新闻的习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关心”谁都会说,但能做到的学生极少。其实,首先最简单的是积累课内素材,多读多思考,读通了,领会了,便成为作文例证的金库。像苏轼的《石钟山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韩愈的《师说》等,本身就是在说理,既是好文,又是好例。其次就是积累名言佳句,记多了也领会了,就可以自然地运用到作文中。例如20xx年高考全国卷,有一位考生在作文中运用了两位名人的句子,即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星空因圣洁令人瞻仰,而内心的道德、心底的诚信更因其可贵、崇高,令人恪守终生,不敢逾越。他还引用了三毛的话:“每人心里一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春花开尽春又来。”让我们的心中种上诚信之花吧,呼唤诚信,从心开始,开得心莲朵朵,收获沁脾芬芳。看,能引用上几句名言佳句,文章马上会增色不少。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多读多记的习惯。

  如果每位教师都了解学生的情况,从实际出发,正确引导学生热爱作文,学生作文能力肯定会更上一层楼。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5

  爱因斯坦曾说:要懂得“在别人视为平常中发现问题,在别人不觉得是问题中看出重要问题”,南宋心学创始人陆九渊也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这两位都说出了学习贵在有“问题意识”。“问”反映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投入,思考和思维空间的程度,问得越尖锐,越能反映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越能体现学生的阅读质量,而“问题式教学法”是最善于形成学生之间对话的一种途径。问题起于疑,解于问和答、终于获,在我个人看来,我认为教学中的“问”包括学生的自问、学生间的互问、以及师生之间的互问。

  不过“问题式教学”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正的去把握还真有不小的难度,尤其对于我们这些新老师而言,一不小心问题式教学法就会“扭曲”成为“枯燥式”教学法。所以在问题式教学法的实践上我们有必要多加练习,并且将一些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下面,我就套用前辈们关于问题式教学的几点要求,以《戊戌变法》这节课为案例,讲讲我在进行问题式教学中所得到的一些感悟和发思。

  1、适宜的广度

  在进行问题式教学时,经常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问题范围太广,每一个知识点老师似乎都有提问,这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学生难以抓住重点。所以在进行《戊戌变法》这节课教学的时候,我尽量避免“蜻蜓点水”的方式,重点抓住四个问题:

  一、什么是维新思想;

  二、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三、维新变法的内容和实质;

  四、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评价。

  2、合理的深度

  其实说实话,学生还是很害怕被提问的,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师在以往提问时没有注意问题的深度,导致学生形成了这种恐惧心理。那么在问题式教学中,我们除了注意广度问题外,还要注意深度问题。提问不能不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必须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还有学生的接受程度来设计问题。所以在《戊戌变法》这节课的设计上,围绕对变法维新的理解,我主要还是采取一些比较通俗易懂的方式,或者称之为生活化、口语化的问题方式。比如在讲解维新变法内容的实质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面对这些改革内容,哪些人会比较激动,这些人中哪些人是因为兴奋而激动,哪些人又是因为愤怒而激动?”这个问题方式对学生来说比较亲和,同时问题深度也充分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难度较为合理。

  3、适中的密度

  我个人认为,问题式教学方法确实可以丰富课堂教学,但切忌把它作为唯一的教学方式,不然的话就会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最终耗尽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与冲动。所以,在进行问题式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提问的密度,也就是时间间隔,要给学生一定的缓冲时间。那么在进行《戊戌变法》这一课教学时,由于按要求必须整堂课都体现问题式教学方法,所以适中的密度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

  4、渐进的梯度(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提问一定要有梯度性,要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否则学生思维难以跟上,整堂课便会很沉闷,不是学生不愿意回答,而是老师抛出的问题实在难以“接招”。这一方面的意思,也就是要加强老师对学生的引导。那么进行这一节课的教学上,我有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在提问之前,我都会先给学生出示一份资料,然后在资料基础上,先提一个较为浅层、表象的问题,之后再逐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一步步引导学生做出解释。

  5、力求“学生提问——老师引导——学生解答”的完美模式

  我个人认为,既然是问题式教学,那么就更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切忌一味遵循“老师提问——老师引导——学生回答——老师总结”的模式,完美的.问题教学模式应该是在老师提供材料或情境,学生提出疑问、不解的基础上推进产生的,大致模式应该是这样的“学生提问——老师引导——学生解答”。

  所以为了力求达到这一完美模式,我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这么一个环节。即在讲述完变法内容和实质后,我给学生提供了一组材料,这组材料主要是光绪帝在变法早期的4道诏令。学生看完这四道诏令,必然是“满肚子疑惑”,他们会问诸如“光绪帝为什么要发这四道不利于维新派的诏令呢?”、“光绪帝脑子是不是进水了”等问题。学生举手提问的那一刹那,我想我的“阴谋”也就达到了。

  那么总结这节课,其中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

  1、生成式教学难觅踪迹,整节课似乎都是按照我预先设计的路线前进,我没有任何疏漏,学生也无任何“越矩”行为。这种课看起来成功,可是却掩盖着诸多的问题。生成式不足,只能意味着纵然有思维的火花,那也只是短暂的瞬间,难以生成思维的火焰。所以在减少预设、增强生成方面,自身还需要多加努力才行;

  2、对学生的引导仍显得比较局促,不够平和淡定,同时在问题的梯度上也不够明确,有待改进;

  3、另外一个比较遗憾的是,板书方面虽然有课件和粉笔板书两者配合,但在双方的结合上却出现了脱钩,整体感不够强。希望这些方面自己以后都能够逐步改进,渐趋完善。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6

  很清楚的记得:在学习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一课时,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有两个环节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第一个环节: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三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话一出口,许多学生按耐不住情绪已经站了起来,高高举起了手,我采取了各组竞赛的方式,给他们均等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成语故事:让我没有意料到的'是有些同学说出了成语故事,而且还简单讲到了故事情节和故事中涉及到的人物,许多同学发出了啧啧的称赞声,显然他们对个别同学讲到的成语故事是比较陌生的,还要求讲述者大声一些,再讲细致一些。我深深感觉到学生对这一活动意犹未尽,于是留了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展示。

  第二个环节:分析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我引导学生分析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利的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第一是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第二是曹军兵多骄傲自满,第三是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接着我开放课堂,请同学们说说:你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取胜的原因还有哪些?

  有同学大胆发言:赤壁之战是在七月天里,曹军来自北方不习南方生活,所患瘟疫非常严重,死者很多,这就使曹军士气受到损失,战斗力受创。因此我认为曹军失败的原因中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瘟疫。

  我问大家:你们认同他的说法吗?

  绝大多数同学表示同意认可。

  这时我已经意识到这位学生的发言已经补充了我的授课资料。同时让我再一次认识到延伸和拓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性。面对学生所具有的动态性资源,我可以顺着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挖掘,跟着学生走。这样不仅可以把课堂资源延伸到课外拓展,还可以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激发他们积极探究的情感。让学生最终知道:我说的不是权威,教材也不是权威,事实胜于雄辩。通过大家的广泛交流可以越过教材,穿过课堂,让学生和我在交流中共享资源。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7

  一、对教学课标的要求分析,基本能够实现课前的预期设想

  1、课标方面,基本使学生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中的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2、学生基本弄懂了东汉政权从分裂到局部出现统一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各派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三国鼎立的形成,在中国形成了三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局面,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事件发展关系,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中涉及到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知识结构呈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

  二、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基本符合

  1、很多学生看过小说《三国演义》或电视剧《三国演义》,对三国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比较熟悉,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同时,学生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过“赤壁之战”这篇课文,对赤壁之战的有关事件和人物也有一定的认识和评价。

  2、七年级的学生在智力方面,形象思维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然已经显著地发展起来,但是他们认识能力水平还不高,仍然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学生很容易带着有色眼睛去看待历史,就很难客观地去评价历史。我们教育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评价历史事件,这样的评价才是比较客观的。

  3、七年级学生对历史知识具有简单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同时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比较活跃、好奇心比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些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为完成本课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情基础。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给他们创造自我表现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实施探究式、合作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促进学生学习历史能力的提高。

  三、存在问题

  1、学生还不能准确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缺乏提高学生通过分析历史现象,得出事件本质的能力。

  2、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概况能力较差。

  3、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在这点上学生很难理解。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8

  《三国鼎立》是人民教育出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八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我把这两个问题确立为本课的重点。

  因为考虑到学生对三国演义的故事比较熟悉,随便一个学生都能说出一二个三国时期的人物或者故事、成语,学生学起来会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力度会比较大,能较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特点。

  我把教学目标定为:①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②通过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历史作用。通过对曹操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授课时,我遵循的是让学生动起来的原则,设计了讲故事、小组讨论、分组比赛复述故事。上完课之后,我体会到有以下几点值得改进:(1)由于时间比较紧,备课不够充分,因此对一些比较有趣的故事没有进行进行太多的展开介绍,只是一带而过。对于《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和故事,应该引导学生多讲,充分体现学生参与的力度,调动学生的气氛。(2)在学生讨论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更深入些。(3)最后在课堂小结时,不应该帮学生归纳,而应该让学生作一个总结性归纳,让他们谈谈通过学习这一课,可以学到什么,有何启发,以进一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了很多我关于教学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对新课标的认识的不足,以后我肯定会更加的努力研究教学,争取进步,弥补不足。反思让我看到自己的优点,有了进步的信心,但也看到了自己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找到改进的方向。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9

  《三国鼎立》一课的教学内容多,范围广,如果面面俱到,重点就不会突出。所以,我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诸葛亮治蜀”这个问题放到了下一节课;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充满矛盾、历史上有争议的曹操这个历史人物,难点是如何正确评价曹操。本课涉及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都与曹操有关,都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分析战争胜负因素的极好例子。学生对有关战争题材的内容,特别是战例比较感兴趣,所以我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分析战争成败的因素上,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评价曹操这个历史人物。

  要引导学生对战争胜负因素的分析,重要的前提是学生要读懂课文,掌握更多的材料。引入新课之后,我要求学生阅读第一个问题“官渡之战”的内容,并提出从背景、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经过、结果等方面去把握官渡之战,将此内容进行了板书。并特别要求学生把课本小字的内容也认真阅读。在七·三班上课时,我直接要学生讲一讲战争的背景,也就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战争?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来看,学生对战争背景的理解还比较有难度;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不够简洁或不得要领。看到这样的状况,我在七·二班的教学中,改变了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学生在看书以后,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1)东汉末年,黄河流域的军阀主要有哪两个?谁的势力更为强大?为什么?

  (2)曹操为发展自己的势力在政治和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3)官渡之战是谁发动的?目的是什么?当学生弄清楚这三个问题后,就解决了官渡之战的背景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曹操战胜袁绍的因素。

  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如此意想不到的结果?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学生代表积极发言。学生们说到了这些原因:袁绍骄傲轻敌,不采纳谋士的建议,导致谋士弃他而去;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上占有优势;招募流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经济实力增强;重视人才,善于用人,采纳谋士策略,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学生发言后,我及时进行总结,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主要有:双方实力的对比;指挥者的素质;民心的向背;战略战术;战争的性质等等。在分析这些原因时,可将双方进行对比。战争胜负不是仅取决于人多粮多,军事的装备和军事的技术,更重要的是综合实力的对比,包括政治、经济、人心、谋略等。这样,学生便能够深刻了解、认识曹操了。

  有了这个铺垫,同学们在学习第二个问题“赤壁之战”中就显得轻松自如,比较容易,课堂气氛更活跃了。我们只用了较少的`时间,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在分析两次战争中曹操的一成一败、一得一失中充分认识和了解了曹操,为正确评价曹操奠定基础;同时,也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标准,我觉得不再是教给学生多少历史知识,而是能否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学生能否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因为兴趣和能力,要比知识本身重要的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认为,教会学生阅读课文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课文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学习历史的关键一步。

  新教材提供给我很多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我在教学实践中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的转变是基于作为历史教师的我如何理解当今的历史教学。我深知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10

  因为考虑到学生对三国演义的故事比较熟悉,随便一个学生都能说出一二个三国时期的人物或者故事、成语,学生学起来会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力度会比较大,能较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特点。在考虑《三国鼎立》这一课应该“教什么”这个问题时,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同时,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

  3、通过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历史作用。通过对曹操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我把教学重点定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在考虑“怎么教”时,我遵循的是让学生动起来的原则,设计了讲故事、小组讨论、动手制图等形式。

  上完课之后, 我体会到有以下几点值得改进:

  1、对于《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和故事,应该引导学生多讲,充分体现学生参与的力度,调动学生的气氛。

  2、在学生讨论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更深入些。

  3、最后可以让学生作一个总结性归纳,让他们谈谈通过学习这一课,可以学到什么,有何启发,以进一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4、在最后的练习可以做课文121页的活动探究,让学生通过做练习认识到历史和文学作品是有区别的。

  5、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息息相关,新课标要求的是充分体现学生的能动性,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我今后仍需努力的一个方向。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了很多我关于教学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对新课标的认识的不足,以后我会更加的努力研究教学,争取进步,弥补不足。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11

  其次,课堂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在教师的引导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将自己穿越时空的所见、所闻表达出来。比如有学生谈到:她先来到袁营里,听到了袁绍与许攸的对话,再来到曹营里听到了曹操与许攸的对话,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对话情景再现给大家。学生的参与面较广,特别注意对学困生的关注。当看到小孟同学简单的问题都无法回答上时,教者没有放弃,而是鼓励和帮助她,直到回答对后,才叫其他的同学,这样做虽是耽误了不少时间,但当看到小孟同学微笑坐下的时候,我觉得很值。再者,在第三环节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效果很好。

  第三,采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能动作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是激趣、引导、纠错、激励,为学生的人生服务。教学中,注重对历史事实的了解,对历史人物客观的评价。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和谐课堂氛围的营造。

  最后,本课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师在对基本史实的引导、讲解时还不够得心应手,这个主要体现在第一环节。二是担心教学时间紧张,对个别问题的.引导不够充分,在不得已中,只好自己托盘而出,这个集中体现在引导学生谈曹操“一胜一败”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时。三是课件与讲解的同步性不够。最后,客观上多数学生的语文基础的确很差,表现在阅读能力和获取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弱,表达能力差。一段简单的文字都无法正确的朗读。一些基本史实如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都无法从书中获取,课堂上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无形中影响到教学教学的进度,课堂上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更多的思考,为了进度有时不得不见好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