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
- 一年级语文优秀教学反思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1
本课语言形象生动,其中有许多值得学生积累的词语,比如对粽子样子、味道的描写中,分别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来形容箬竹叶、糯米和枣,可以归类积累,同时在学习叠词的基础上感受句子的韵味和节奏。文章用词也很丰富,如“美滋滋”“又黏又甜”这些鲜活的词语,为文章增添了光彩,使表达有了韵味。这些词语的运用使课文对端午粽的描述更为形象。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归类、理解和运用,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组长的.分工不够明确,学生汇报时不够自信等,这些问题我都会在后期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改进措施:
1、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作为本课堂教学的关注点,多读,让学生学会提问。
2、我用了一个填空式的形式,把端午粽的样子、味道和花样,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2
一、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1、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物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例如,在开课之初,教师就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2、新课标在识字教学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比如《在家里》一课,我让学生通过家里的照片,展示、介绍自己家里的陈设,创设一种学生到别人家做客的场景,此时,我说:“这些陈设还会变魔术,看,它们变成了汉字娃娃,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只要你们能正确叫出它们的名字,它们就会出来和你们做游戏。”这样一引导,使他们对相应的词语产生兴趣。学生情趣盎然,认真地读、记词语。再如《菜园里》一课,我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带来的蔬菜:看颜色、闻味道、摸软硬,再读词语,识汉字,充分调动他们的五官参与识字过程,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牢牢记住了汉字。
3、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简笔画简洁、生动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时,让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教“雨”这一个生字时,我就根据小学生对这一个字的理解,在黑板上把这个字生动地画了出来:“雨”字上的一横就代表雷电,一竖跟横折钩就代表一间房子,里面的一竖就是闪电,直穿房子,把房子都打了一个孔,那么房子就漏水了,那里面的四点就是漏进来的雨水。学生的想象力真是不可想象,我把他们的话转变成了生动的图画,收到了很好的认字效果。
可是一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 我从每天早晨读书时间抽出5分钟乐称为“文化早餐”时间。早餐内容分别为识字“游戏点心”、拼音“水果拼盘”、故事“多味酱”……学生兴趣十足。其中,识字“游戏点心”的宗旨就是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加以运用。
二、倡导合作学习,利用差异促提高
由于学前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了学生在识字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一年级上册要求认识的字学前差不多都会认了,但有的学生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再加上学习能力的差异,如果要统一地从头学起、从零开始,学生一定不喜欢,这样就会影响教学效果。能不能将认识较多字的学生作为我们识字教学中的有利条件,让他们成为我们最有利的教学资源呢?我进行了尝试:
1.培养合作能力,实现优势互补。
刚入学的儿童大部分不会与他人合作,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但是通过我两个半月的培养,学生已初步形成合作习惯。在识字教学时,我通常先让学生尝试读课文,不会读的除了借助拼音认读以外,还让他们请教小组里的.其他同学或老师。在这一环节里,小组成员就可以实现异质互补,会的教不会的,达到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学了一篇课文后,可以让小组里的同学互相听读课文,辨识生字,并告诉他们:如果你的同学读得好,请你夸夸他;如果你的同学需要帮助,请你帮帮他。这样做,既让识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会让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获得帮助。
2.聘任“小老师”,实现多元评价。
课堂上我要在短时间里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识字情况是很难的。于是我采用聘任“小老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刚学的(甚至是未教的)生字,就让他读给老师听。对于确实读得好的,就聘任其为“小老师”,其他同学都可以到他那儿认读生字。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每一位识字过关的同学都可以被聘为“小老师”。因此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就积极地到老师、“小老师”处认读生字,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拓宽识字途径,扩展读的数量
1、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无意识字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他们不仅特别爱听故事、还爱讲故事,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掌握一些词语,在讲故事时练习使用,把识字教学寓于有意无意之中,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喜欢读故事是学生的天性,我们应因势利导,经常性地组织、引导学生看故事课外书,由于这种做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都很乐意做。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常常随手把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字形又不怎么复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对一些易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还适时适度地作一些比较。在学生看书的时候,教师不忘提醒学生注意看故事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它在故事中组成了什么新词,看到后把它告诉同学或老师。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意的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是学生在无意中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使用这些生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取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2、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家电商场”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3、自做“识字课本”,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要先后在课本上几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的次数。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多次体现,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的学习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广告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都成为儿童识字的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体会收集、整理、编排的创造过程。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多多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以上几点仅是我个人粗陋的观点,希望同行能给我多提供点更宝贵的经验,让我在识字教学中能得心应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3
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本节课,我紧紧地围绕着学生的“趣”而展开一系列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开始,我就将文中的.插图变静为动,以卡通人物引出g、k、h,将学生引入课堂,接着又设计“课间操”,围绕卡通人物g、k送小朋友见面礼物,配乐表演念儿歌,学完后,又让卡通人物g、k、h 对小朋友说些鼓励的话。这样,学生的兴趣一次又一次的被激发。
二、以多样的形式,保持学习兴趣。
将活动游戏引进课堂,让课堂真真正正成为孩子学习的乐园。如“玩橡皮泥”、“一对一”、“考一考”,让学生编编顺口溜,读一读、写一写,玩一玩等多种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保持在浓浓的状态。
三、及时肯定,增强学习兴趣。抓住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让每一组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并进行互评时,学生就显得异常激动,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一旦得到其他组同学的肯定,脸上幸福快乐的光芒就情不自禁的显露出来。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4
《小猪问路》是一篇常识性的小童话。篇幅中等,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有趣。依据本单元听说读写的目标,制订了适合本班的教学目标,即:生字识记要求、词语积累、新笔画的认知、朗读要求及说话训练,均在课堂上一一达成。可见,依据教材内容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比较合理、贴切、有效。因此,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
在学习生字“猪”时,学习了新的`部首“反犬旁”,并复习了带有反犬旁的熟字,如:猫、狐狸、狗……学生对熟字的回忆比较清晰,回答范围较广。认识了新笔画“弯钩”,学生描红两遍后,就出示了课题、齐读。从学生朗读课题的情况看,他们已经开始喜欢这个故事了。整个复习导入环节,紧凑有效,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学生想进一步了解主人公,了解故事的兴趣。
接着,利用媒体课件,播放课文动画,整体感知全文。这样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收看与倾听习惯,还很自然的将孩子带到课文的情境中去。在学习生字的板块中,教师设计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按照自学要求,逐一完成。学生的讨论十分热烈,纷纷交流自己独特的识字心得,真正起到了合作互助的目的。
在朗读环节中,教师通过指名读、合作读、男女生赛读、引读等形式,很好的做到了不加字不漏字的朗读。再通过抓住关键词,进行指导朗读。课文中的知识点是关于本文中提到的乌龟与大象的基本知识,既是对课文内容的总结,又为“小猪应该这样问路”进行说话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在课堂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生字教学在时间把握上,还不够紧凑。如在教学中能突出重点,有详有略,那就更好了。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5
小彩笔,我爱你。我用蓝色画天空,我用红色画国旗,我用黄色画高楼,我用绿色画草地。五颜六色都用上,我们的校园多美丽!
1、学会3个生字,认识7个字。认识新笔画“横钩”和“斜钩”,认识“单人旁”。
2、能用“美丽”和“五颜六色”各说一句话。
3、了解课文内容,想想用小彩笔画画的情景,能用小彩笔给书上的画涂上颜色。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感受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
6、初步产生热爱学生生活的情感。
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本课共八行,六句话,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小诗。以小彩笔这一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伙伴为儿歌材料,本身具有亲和性、趣味性和潜在的视觉效果。以“用各种颜色的彩笔描绘美丽校园”为主线贯穿课文,感情基调是高兴喜悦的,诵读时要重视语感训练。
能在课文语境中及脱离课文语境时识别“小彩笔、五颜六色”2个词,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我、你、们”3个生字。能熟练朗读并背诵课文,喜爱小彩笔,体会校员的美丽。能模仿课文句型拓展想象。体会色彩的美丽和神奇,对身边的事物表象(色彩)有更高的关注欲望,更热爱我们美丽的校园。
(1)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顾及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基于此认识,我力图让孩子真正有所得,字词上,对已学过的要进行复习认读;对新出现的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方法,让孩子真正体会到文本自身的乐趣,争取当堂巩固。课件的使用力争是真正有效的,给学生直观的视觉感悟。更能把握、突破难点。
(2)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本课便是一篇与美术学科联系密切的课文。基于此认识,我努力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和中开阔视野。
(3)创设课堂合作交流,愉快学习的氛围:
课文描绘的景色是美丽的,感情基调是高兴,充满对小彩笔的喜爱之情。在和小伙伴的合作过程中,互帮互学,小组讨论交流,在一起读画儿歌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被调动。利用各种形式的读,营造轻松、民主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合作愉快的感觉。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校园漂亮吗?
老师把校园画了下来,你看看我画的校园漂不漂亮?(黑白画)。
你有什么好办法把这幅画变漂亮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小彩笔”(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指名读,要求把句子都通顺。
三、品位语言,朗读成诵。
1、学生读课文,找到相应的句子。
2、指导读:“我用()画()”的句子。
点击课件:我用(蓝色)画(天空)。
我用(红色)画(国旗)。
我用(黄色)画(高楼)。
我用(绿色)画(草地)。
师:谁愿意和老师进行对话练习(用第一句),老师问,你用朗读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你用什么颜色画天空?生:我用蓝色画天空。
师:再回答一遍,让别人听出你用的是什么颜色好吗?
师:你用蓝色画什么?生:我用蓝色画天空。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画的是天空。
师:你用什么颜色画什么?你回答的时候要让别人听出你用的颜色和画的地方。
生:我用(蓝色)画(天空)。
师:谁愿意像我们刚才一样进行对话练习?
师:请你和同桌一起进行对话练习。
生:天空、国旗、高楼、大地。
师:对,我们就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涂色的。你们读句子,老师来上色。
师:回忆我们刚才上色的顺序,自己再说说。
师:我们再来上一次色,希望大家能够背着来说。
师:谁能把这几句话背给大家听。
3、随机拓展,感受校园美。
师:在这么美的校园中,你还想用什么颜色画什么?(生自由发挥,师点击课件)。
生:五颜六色。
生说话练习。
师:五颜六色都用上了,我们的校园变得怎么样了?
生自由回答。
师:我们的校园真美丽,还可以怎么说?我们的.校园怎么样?
生自由回答。
生自由回答。
师:你喜欢这样的学校吗?
师:是啊,所以课文在结尾用了叹号来表达这种喜爱,谁来美美的读者两句话,可以加上你的动作表情,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生读文。
师:你试着把前边的四句话和后边的这两句话连起来美美的读一读,带着你的表情动作。
4、熟读、背诵。
师:谁来读一读,在别人读的时候,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在心里和他一起读,看谁能边听边把课文内容背下来。(指名读文)。
师:试着背一背。(自己练习,指名)。
师:谁能背给大家听一听,让大家感受你对学校的热爱。
师:小彩笔的用处可真大呀,它可以使黑白画变得五颜六色,能画出我们心中最美的东西,面对小彩笔你想对他说什么?(自由回答)。
课件出示,齐读第一句话。
三、拓展练习。
师:小彩笔太奇妙了,它不仅为我们画出了美丽的校园,也为我们画出了许多美丽的东西。看一看我们在美术课上的作品,更是漂亮。我们在这里一起欣赏一下,谁能试着学习书上的语句来说一说。
四、作业:学习书上的语句来说一说自己的画。
昨天,我们学校请来了良乡中心校的杨艳丽老师,她为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低段小学语文的示范课。《小彩笔》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小诗。以小彩笔这一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伙伴为儿歌材料,本身具有亲和性、趣味性和潜在的视觉效果。以“用各种颜色的彩笔描绘美丽校园”为主线贯穿课文,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精神,感情基调是高兴喜悦的,诵读时要注意引导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这节课我的收获如下: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爱上读书。
课的伊始,杨老师创设了这样的谈话情境:
在轻松的谈话中从学生喜爱的小彩笔引入,让学生从对小彩笔亲近感迁移到对课文的喜欢,兴趣一下子就起来了。
2、为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杨老师向学生渗透画画的顺序(表达顺序),在朗读指导后设计了给校园涂色的环,这样画的层次、顺序在学生的心里就更加的深刻了,为学生背诵课文打下基础,同时,学生的兴趣也会被带动起来。
二、培养习惯,抓细抓实。
一年级孩子,尤其是有的没有上过幼儿园,可以说习惯的培养真要从“0”抓起,你不说的孩子不知道,你说的孩子记不住,真的要不厌其烦的反复讲。其实重要的是认真倾听这一关很难过。这节课我关注了学生读书、倾听、说话、阅读等习惯。指名站起来读书时,告诉其他学生要眼睛看、耳朵听,教师及时作出评价;学生发言时,引导孩子说完整话,声音要洪亮;阅读课外材料时,表面上关注表现好的进行奖励,其实是给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孩子用手指着、读准字音、不会的一定要拼出来、摆好正确的读书姿势等。长期关注这些,会对学习很有益处的。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6
第7课《棉鞋里的阳光》有8个小节,相比前面的课文,不但篇幅较长,不容易读好,而且理解内容也有难度。在吸取了学习《看电视》一文的教训后,我谨记“多读方能自悟”的原则,帮助学生学好这篇课文,为学习下一课《月亮的心愿》打好基础。
我至少花了将近20多分钟的时间以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读准、读通课文,并着力训练他们最感兴趣的分角色朗读,让他们初步体验读书的快乐。我也时不时用简短明确的语言激励他们:“你们读书的声音真好听。”“你的声音比以前更精神了,能读好问句,真棒!”……在老师的鼓励,同伴的'夸奖中,孩子们读书热情比较高,抢着当众表演朗读。
在他们了解课文内容后,我就以“你喜欢谁?为什么?”引导学生用文中语句说明小峰是个好孩子,我相机板书“摆棉鞋在阳光晒到的地方、把棉鞋放回床前”,让学生体会到小峰做事细心,再指导观察插图,练习说话,注意让学生留意画面人物的表情,指导他们把意思说清楚。同时联系课文前一部分内容,让学生知道小峰的妈妈是个孝顺老人的好妈妈。
以上学习环节进行得比较顺利,因为给予给孩子的读书时间很充足,让学生真正进入故事情境,和老师一起与文本对话,这真是验证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再想一想,觉得自己组织读书的方式也有待改进。虽然大多数孩子开始喜欢朗读,学会了和同桌合作读书,互相正音,但是除了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外,得多运用竞赛的方式,激发起孩子们你追我赶的上进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不断提高朗读水平。
的确,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关键是要学好字词,对于阅读教学,就应该在宽松的环境下,有充裕的时间尽情朗读,不为别的,只为培养读书兴趣,提高朗读的积极性,那么,所有他们该理解的问题,能感悟的内容,也都通过朗读解决了。只要自己今后能继续强化这方面的认识,在课堂上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语文,应该是很轻松愉快的事情。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7
作为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师,我感到肩负的责任重大.孩子们就像一张张白纸,就看我们怎么去引导教学,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把知识融会贯通.
新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作心灵的直接对话.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我们通常讲“以读代讲”,这个读显得特别重要.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都知道读一次就应有一次的收获,每一次都应有一个目标,每一次都应有一定的提高,但落实起来真的很难.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对于一年级的朗读训练来说,老师的范读特别重要.在第九单元的课文中朗读显得特别重要。教完了这个单元我认为在朗读中应做到:
1.认读读正确,扫清朗读的基本障碍。音准字熟,是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发展的重要起点。①一目双行,借助拼音,感知语言,尝试朗读;②读中圈画,自学生字,教师指导,读准字音;③初步练读,多碰多练,熟能上口(自由读、同桌互读,相互指点;交流朗读,教师点拨,学生评价)。对于不要求掌握读音的字。可提示跳读(读拼音)。
2.连读读流利,感知语言的基本意思。眼到口到,流利朗读,是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十分重要的要求。①营造氛围,让学生放声朗读,连词成句,连句成段,琅琅上口;②读中反顾,找出难读词句,反复试读,同桌请教,解决问题;③质疑再读.教师对于学生已努力仍读不好的地方实施点拨或范读,学生体会,掌握方法;④朗读交流。互听互评,互读互促,提高学生语言感知能力,认识“自然段”,并能说出课文的大体内容。读中要求学生声音响亮,自信心强;不指读,不唱读。能正确停顿,达到流利的朗读水平。
3.精读有情感,培养有感情朗读的能力。低年级阅读教材,或韵文,或诗歌,或童话,或故事,大多短小精美,充满童趣,有利于学生学习感情朗读,并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良好习惯。①根据教材特点,引导学生自由确定朗读重点,或优美句、或哲理句、或对话句、或特点突出句等(也包括相应的自然段);②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形成读的见解,并通过读表现出来(即自我体会的情感朗读);③研读展示、群体品评,教师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确定重点词语进行品析与体会,或结合语境理解,或联系生活思考,或积极启发想象,或对照图像认知,在读中感悟意思,在读中学习朗读方法;④多形式感情朗读,或比赛读,或分角色读,或边演边读,或配乐读,或师生共读等等,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
4.熟读记于心,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引导学生从小积累大量的优美词句段篇,学生终身受益,这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内蕴的基础。结合教材特点与要求,在指导学生朗读过程中,使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熟读成诵,把“背”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教学中,或引导学生看板书读诵,或借助图画(多媒体)读诵,或通过表演读诵,或由老师穿插揭示读诵,或假设情境读诵,还可积思广益,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读诵等。这样,学生能在教师不提“背”中,水到渠成,在不知不觉中背诵课文,并获得背诵的方法与窍门。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8
在阅读教学中,以“教师问、学生答”为主线的一问一答教学模式还占相当大的空间。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地学习,教师应该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组织者”,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充分地让学生去读文、思考、交流、表达、表演等。现就以《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为例,谈谈几点感想。
一、读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教师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在开始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女生齐读,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二、表演
表演是语文学习的实践,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积累。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教师让学生按小组针对课文第三、四、五小节的内容进行演示排练。其间教师不断深入小组,与组员共同探讨。在这一个环节中,教师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并不急于表演交流,而是给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语句,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在这基础上,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反馈给教师看。这样,不但起到了积累的目的,也揣摩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
三、表达
表达是培养学生思维、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教师减去了教材中重复的环节,留出时间空间进行扩展阅读,让学生自己去悟。首先,在教学中让学生悟出课文是用童话体文体把知识写出来的,积累了语言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课外阅读——《尾巴的妙用》,通过填表格,书面表达出动物的尾巴形形色色,各有各的作用;然后,通过简单的模仿说话,了解并掌握另一种文体——介绍体;最后,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自由选择一种文体练习表达。教师创造各种表达的机会,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这样学生就会乐意表达,而且有内容可说。
四、交流
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充足的交流时间,围绕课文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由于学生思维的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就得通过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教师针对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还是自己挣断的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读文、演示,取得共识。这样交流,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以上是《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后的几点想法。就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值得我们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不断地摸索、研究。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9
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从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都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说,通过一学期来的培养,我班学生基本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方面首先汉语拼音知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在开学前一个半月教学拼音的时间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并经常引导学生对已学拼音知识活学活用,通过学儿歌、“摘苹果”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所以特别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识字,一年级上学期是意义识字的关键期,不仅要求对课文内容熟悉,同时加强了课外阅读。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反复多次和汉字见面,并通过一段时间后又对多篇课文进行阅读训练,使学生逐渐认识汉字,然后以适当的方法强化刺激,达到识字的目的`。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学生的字写得好坏美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语文水平。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读帖、描红,既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又从习惯方面的要求学生。特别是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
在读书的训练上我采用了当天阅读最认真的小朋友就可以当隔天的小老师进行带读的办法,或者是小组读、合作读、擂台读等多种形式的手段来提高孩子们对课文进行多次阅读的兴趣。课前我要求每天学生需预习课文,在学习课文的开始阶段,教师不需要过早给学生加以引导提示,让学生先行感知课文,那么这第一次的感受能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就算有理解偏差、有错误,经过之后的共同讨论、共同订正、理解课文,都能够解决。先学后教,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课文的感知和学习。课后要求不定时复习,巩固原有知识,承上启下帮助新知识的掌握。关注差异,并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帮助家长解决辅导上的难题,也同时认清自己教学上各个方面的不足。经过大半个学期的学习孩子们愿意读了,课文中的、课外的故事也愿意读了,不仅增加了他们识字量,而且认识的词语也越来越多。组词训练不再是单调的了,总听到“我还有”“我还会别的”这样的话,课堂生动多了,有更多学生愿意展示自己。
要在评价中促进学生的成长,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想学爱学主动学了,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一次在作业中我发现有孩子已经在写日记了,由开始的一两句变成了一版、两版,于是我适时的对这个孩子进行表扬,并要她自己读出来,之后谁写了日记都进行点名表扬,鼓励。慢慢地写日记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且写的越来越好。
不足和需要反思的地方:
1、课堂上给学生自主活动时间过多,有时候一节课的内容没有完成。
2、对困难生的关注不够,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年龄上的差异,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学习上就有点困难了,因而班级里就有了两个极端的现象。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10
《小小的船》是一首童年的歌谣,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想象奇特,易于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驱谴他们的想象。
在教学中,我播放《小星星》的歌,学生跟唱。出示挂图──晴朗的星空图。请学生仔细地看图,并谈谈自己看后的感觉,学生能通过自己地深切体会说出,课文写了一个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学生也联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蓝天中航行,驶过星群,看望星星,表现出对日后能上天的喜悦的心情,从而就引入新课,出示课文。
儿歌是快乐的,那么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快乐的。接着又自读课文,用三角尖标出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再用生字卡片出示
弯、船、看、闪、蓝,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异同。区别只、坐的音节,读准星字。最后通过摘星星的游戏来巩固字、词。在完成了生字的.教学后,再通过读读、想想、说说来学习第1、2句,经过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再进行评议。又让学生自读、想象画面和集体读,边读边想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从而理解两头尖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导有感情的朗读。美的朗读,使学生感受到星空更美,随即用晴朗的夜空多美啊,月儿弯弯像小船,小船尖尖惹人爱。小作者看着看着,好象自己也来到了月亮上面,这时他会干什么呢?请学生展开想象自由说。小组合作学习第3、4句。小组为单位朗读、交流。教师指导朗读,注意停顿和重音。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想象一下晴朗夜空的美丽,再说一说。
《课标》中说: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
课文的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它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从读正确,到读通顺,再到美读,最后熟读成诵,让学生在读中融入情境,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产生独特的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朗读的快乐。课堂上就有了这样的话语:我们好好地读一读,让小星星知道我们是多么地喜欢它呀!我们和这些生字成为好朋友,再见面的时候,别忘了和它打招呼呀!
其实月儿它也很喜欢我们,他总是默默地看着我们,看着我们快乐的学习,看着我们快乐的游戏,看着我们快乐的生活。
老师希望能够用这样的语言去撞击孩子的心灵,去激发他们潜在的、纯真的感情。特别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升发想象:弯弯的月儿像什么?月儿什么地方像小船?引导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通过想象亲历语文境内,让画面在他们的头脑中浮想,让旋律在他们耳畔响起,让意境在他们的心中生成。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一句的朗读,首先,通过语言、音乐、动画渲染一种美的意境,引导学生和小星星对话,在对话中感受到蓝天的美、星星的可爱。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优秀教学反思范文03-30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优秀05-31
一年级教学反思优秀03-01
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反思05-25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8-10
一年级语文上教学反思12-16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0-30
一年级语文《家》的教学反思03-29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