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1
这节课主要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1.首先出示两组算式
0.71.2 1.20.7
(0.80.5)0.4 0.8(0.50.4)
(2.4+3.6)0.5 2.40.5+3.60.5
让学生先分组计算再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实际上这三组算式分别运用的是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但是这三组算式都是小数乘法,也符合吗?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自己找出每组中两个算式的关系,自己探究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培养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点拨,决不把规律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计算、观察、发现。
学到了知识,然后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才是数学学习的真谛。既然发现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再运用这些定律使小数计算变得简便,这一步教学能激起学生运用新知识的欲望。
2.接着出示
0.254.784 4.80.25
0.65201 1.22.5+0.82.5
在简算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不足之处:只重视了运算定律,而忽视了口算能力,在练习时,乘法分配律的逆向应用不够灵活.。
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在练习课时要加以改进。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知识。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2
小数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小数和整数都是按照十进制位值原则书写的,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进制都可以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要解决好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就行了。鉴于此,我在教学时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来。
(一):在购物活动中,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元,角,分”是他们再也熟悉不过的计量单位了,所以创设学生喜欢的“买风筝,放风筝”情境,引入小数乘法学习。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圆,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二)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学习小数乘法。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如,在例2“0.72×5”的教学中,可提出转化性的问题:“你能将它转化为学过的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经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学习过程,同时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的本领。
(三)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述。因此,教学时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作出合理性的解释。如,教学“1.2×0.8时,引导学生先说出将因数“1.2和0.8”化成整数12和8的理由,再说出积96扩大到原数积的“100”倍,所以必须将96缩小到它的1%的理由。这个算理清楚了,能表达了,在实际操作时,就能正确的移动小数点位置,达到正确计算的目的。
(四)应用对比,概括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引倒学生归纳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教材在1.2×0.8的竖式下面精心安排了一个探讨性的问题:“看一看,因数和积的小数位置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自主找出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关系,悟出小数点位置的正确处理方法,为概括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做好准备。
2、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如何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教材没有给出统一的法则,只要求学生能合乎逻辑地进行计算。如何合乎逻辑地进行计算呢?这必须让学生掌握计算的一般方法。为此,我组织学生分组交流,按一定的序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这个序以图、文、式并茂的方法呈现在学生面前: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然后再把小数末尾的0划掉。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3
小数乘法是在三、四年级整数乘法和小数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虽说是延伸,学生却不会会轻而易举地掌握知识,往往会错误不断、花样百出。总结起来学生出错的情况有四种:
1、方法上的错误:不会对位;小数乘法的对位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相混淆;而不是末位对齐。
2、计算过程出错。其中计算错误率是非常高的,加法算成了乘法,或者减法的都有。
3、小数点点错。看成整数乘法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打错位置。
4、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
所以本节课的复习目标为:
一、知道小数乘法意义。
二、掌握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点的变化。
三、掌握乘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四、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复习重点为:
一、掌握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点的变化。
二、掌握乘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三、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本节复习课在课前我给学生设置了前置复习题单,这是相对我之前其他课的一个特殊之处,目的就是让学生提前自己整理复习,节约课堂有效的时间。效果也比较明显,在检查复习单时,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对本单元的知识点做了详尽的整理,从而我在复习知识点时,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跟着我的思路。
本节课我发现自己一个特别大的进步就是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从容进入到我预设的知识点上,并没有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而且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时我都给学生举例,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整节课我利用自己诙谐的语言以及有趣的动作吸引着学生,让学生一节课都感觉很兴奋,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以至于在下课铃声象时,学生都发出了一种不愿下课的声音,并且学生在楼梯间兴奋向其他老师说:“我们这节数学课上的好开心哦!”听到学生由衷的声音,我感觉自己的这节课是成功的。
欣喜之余,听课的老师还是给我提了很多中肯的意见,比如:在总复习时,我对知识点过于细化,节奏较慢。在举例时,我应该充分的让学生举例,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总的来说,我的课堂时在进步,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越来越细致,但是我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一定要向其他的老师请教,争取自己以后能够更从容面对课堂,能够让学生喜欢我的每一节课。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4
通过小数乘法的教学,学生明白了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即: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得出积,再看两个因数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位数不够,要在积前用0补足后再点小数点。
我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我提醒同学们,数学讲究严密性,处理后的积不能与原来的原始积混为一谈。做1.25×0.08时,我们先用125×8=1000,然后看因数当中一共有4位小数,于是就从积的右面起数出4位点上小数点!而不是先去零后,再数位数!要注意的是我们在点上积的小数点时就已经确定了一点:积是四位数!虽然为了书写简便,在不影响积的大小的情况下,我们根据小数的性质将小数部分末尾的0省略掉。但省略不等于没有。我们在判断小数乘法的积是几位小数时,要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对原始的积进行判断,所以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一定是四位小数。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5
数学课的教学千万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和现实社会,“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打破了枯燥的传统叫法,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发挥了本班学生的特点,大胆尝试新教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搜集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前,我安排学生到各大超市做调查,收集小数,发票等,使学生学习的数学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知道数学从生活中来。
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始终在生活中学数学,如:当教学小数位置变化这一部分内容之时,我利用书中原始的教学情境提问:如果1枚纽扣5分钱,那么10枚纽扣需要多少钱?100枚呢?学生对于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掌握的已经相当不错,另外,这也是生活经验啊,所以,学生易于明白,易于发现规律。
另外,在本部分的.教学过程之中,我倡导小组学习,在学生的质疑,讨论,交流中发现问题,搜集问题,解决问题,真正经历了探究的过程,真正把生活中的数学带到了课堂中来,使数学教学活动成了教会学生学,师生合作探究,发现的过程。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对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安排的时间不够科学,()还有,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想得到标准答案,没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索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对于商的定位问题,让学生懂得在余数的右边添上0,可以再继续除,只要掌握这个学生就很容易进行除法的计算,并通过验算来提高计算正确率。
在教学中,验算的方法除了可以用乘法外,还可以用除法再除一次。也可以来验算。这一点,还没有提到。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6
这个单元的知识是在三、四年级整数乘法和小数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我在教学前复习学生已经掌握知识,但是教学下来学生做题的状况却令我出乎意料。总结起来学生出现问题的状况有两种:
1、方法上的错误:不会对位;计算过程出错。
小数乘法的对位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相混淆;而不是末位对齐。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花样百出的现象较多,如在竖式计算过程每次乘得的积还得去点上小数点,两次积相加又要去对齐小数点等。
2、计算上的失误:做题马虎、不仔细。
把小数看成整数乘法计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打错位置;或竖式下直接写出得数(无计算的过程),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应对这种学生作业状况,我对我的课堂教学作了深刻的反思:
1、教师主导性太强
在学生做题中出现错误时,我总是急于给同学分析做错的状况,而没有让同学自己找找原因,如果让他们先想想小数乘法的法则,然后再跟错题比较一下,这时候有的同学可能自己找出错题的原因,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题时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或者还能够把学生所有的错题的形式集合在一齐,让学生自己“会诊”,找出错因。
2、新授前复习不够到位
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点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学生的基础掌握不好的状况下,就应先为学生作好铺垫,提前让学生作好整数乘法和小数初步认识的复习,而不就应急于按教学计划开课。如果在开始教学新知识时就把握好学生计算关打好基础,就不致于出现正确率较低的现象。
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潜力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多加强口算题的训练,以提高计算正确率。
4、忽视小数乘法和小数加法计算的根本区别
小数加法和小数的乘法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小数点的位置状况,但是在学生的做题中,我却发现了好多同学在学完小数乘法的末位对齐后,加减法就忘记了小数点对齐。我想如果我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预设,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应对学生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使我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审视我的学生,并对此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1、加强学生口算潜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间算的基础,也是计算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以及加强学生口算的速度,对提高学生计算的潜力必须会帮忙。
2、重视学生的作业习惯培养。我把学生在明白算理后出现的错误,都简单的归罪于“马虎”,其实加强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良好的习惯不但能一改学生“马虎”的毛病,它还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帮忙。它体此刻我们平日数学教学的点点滴滴中,需要我们老师的正确引导和激励。
3、指导错题改正。学生在计算出错后,我往往让学生立刻去订正。其实可不用急于一时,能够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忙找出错误,也可透过学生自查来发现错误。
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还觉得自己思想不够解放,走不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子,影响着新课标、新理念的实施。相信此次反思对今后的教学工作会有所帮忙。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7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是《小数乘法》,这是在三、四年级整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我在教学中本以为学生会轻而易举的掌握知识,应该不成问题。可是教学下来学生做题的情况却令我出乎意料。总结起来学生出现问题的情况大致有两种:
1、方法上的错误:不会对位、计算过程出错。小数乘法的对位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相混淆;老想着加减法中的`“点点对齐”,而不是末位对齐。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花样百出的现象较多,如在竖式计算过程中小数部分的零也去乘一遍;每次乘得的积还得去点上小数点,两次积相加又要去对齐小数点等。
2、计算上的失误:做题马虎、不仔细。看成整数乘法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点错位置;第二个因数有两个数字还直接写出得数(如2.15×2.1的竖式下直接写出4.515,无计算的过程),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
面对这种严峻的情况,使我发现,新授前相关复习不够到位。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点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学生的基础掌握不好的情况下,就应该先为学生作好铺垫,提前让学生作好整数乘法和小数初步认识的复习,而不应该急于按教学计划开课。如果在开始教学新知识时就把好计算关,给学生夯实基础的话,就不致于出现正确率较低的现象。另外,忽视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根本区别。小数加减法和小数的乘法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小数点的位置情况,在开课之前我没能作出预料,可是在学生的做题中,我却发现了好多同学在学完小数乘法的末位对齐后,加减法就忘记了小数点对齐。
今后,我会重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把每一个知识点都掌握的牢牢固固。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8
(1)让练习层次化。练习的安排体现了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基础到综合的原则,学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学习的机会和体验,并且让学生在生活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本节课都有所收获,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同时注意运算律的推广,运算律的直接运用都面向全体,集体练习,集体讲评,让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过关,间接运用展开讨论交流,力争让学生理解方法,掌握拆分、变形的方法,建立保持等式平衡的思想。注意学生思维的拓展,让思维向广度、深度发展。
(2)让练习生活化。借解决生活问题来巩固计算,让计算教学不再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是把它和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相结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深入的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学习。通过练习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不足之处:
通过本课复习,学生对小数乘法知识有了系统了解,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小数乘法,但部分同学在把小数乘法看成整数乘法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点错位置;或直接写出得数(如2.15×2.1的竖式下直接写出4.515,无计算的过程),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有的先去零后,再数位数等。针对这些错误,还有待于继续训练。应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有的学生不能沉下心来审题,做题习惯还要加强培养;在简便运算时,大部分学生能灵活地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但有的学生运用不熟练如(5.4×10.2错写成5.4×100+0.2)还要对这些学生加强训练。虽然学生已经知道小数乘法的意义、算理,也知道积的小数位数是因数位数的和,可实际计算总有出错的现象,还需要继续加强练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认真做题的习惯。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9
上课之前,我浏览了许多的案例,想寻找一种生活情境导入我的新课。目的当然也很明确:为了趣味。尽管我愁思冥想,结果还是设计不出一种有趣的生活情境。这一课设计生活情境不好创设,如果要创设生活情境,三个运算定律不是要创设三个生活情境吗?如果要创设三个生活情境不是显得杂乱而无序吗?后来思考:情境除了生活情境,数学本身也是一种情境。而且是一种很好的情境。于是我以一道尝试计算题导入,效果也不错。这一点所给我的启迪是:情境的创设不能只仅仅为了求“趣”而求“趣”,情境的创设一定要为数学主题的学习服务。一定要“量体裁衣”,不好创设生活情境的'内容,可以从数学本身的问题入手,数学本身的情境也是一种情境,不必舍本求末,缘木求鱼。
在这堂课的习题练习设计中,我安排了“填一填”、“练一练”、“议一议”、“我能行”几个环节,体现了一个由“运算定律的感知------正式运算定律的运用-------变式运算定律的运用”的过程,这种层次性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在以后的教学中,不论是概念课,还是计算课,我都将要注意运用。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10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小数、整数乘法,而且也适用于分数乘法,使计算简便,有助于提高计算效率。
在第一次的教学实践中,我设计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大胆猜想为依据,集体归纳为结果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人,而我只是辅助性的导,包括练习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原以为学生已学过了整数和小数的简便运算,分数乘法简便运算又只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学生掌握肯定不错。事实证明上课效果还不错,可是作业中错误率极高,如混合运算与简算混淆,乱用简便运算,特别是分配律用错的最多。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回顾了这节课,发现我的教学是努力体现了课改的精神,让学生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却忽略了让学生理解知识这个最根本的教学目标。由于教材没有例题,练习过于简单,学生往往不需要太多的思考,新授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大大地缩小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如何发挥教学的作用呢?怎样来培养学生灵活的简便算能力?经过反思后,我又设计了第二份教案
第二次教学实践理念:首先让学生弄懂、弄透运算定律的含义、结构,然后和学生一起对分数乘法简便运算常见题型进行探究、总结,从而建立起简便运算模型:为后面的变式灵活、合理地进行简便运算打下扎实的基础。学生在做题时能根据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公式和方法,进行简便运算,从而避免定律混淆、张冠李戴,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我总结了以下六种题型1.逆用乘法分配律 2.综合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分配律3.乘法分配律的应用4.连乘――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5.数字化加式或减式6.带分数化加式
第二次尝试后学生反馈确实很好,学生的简便计算正确率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做计算题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11
小数乘法这个单元的知识是在三、四年级整数乘法和小数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我在教学中本以为学生会轻而易举的掌握知识,可是教学下来学生做题的情况却令我出乎意料。总结起来学生出现问题的情况大致有两种:
1、方法上的错误:不会对位;计算过程出错。小数乘法的对位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相混淆;而不是末位对齐。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花样百出的现象较多,如在竖式计算过程中小数部分的零也去乘一遍;每次乘得的积还得去点上小数点,两次积相加又要去对齐小数点等。
2、计算上的失误:做题马虎、不仔细。看成整数乘法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打错位置;或直接写出得数(如2.15×2.1的竖式下直接写出4.515,无计算的过程),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 面对这种严峻的情况,使我不得不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对此深刻的进行了反思:
一、教师主导性太强在学生做题中出现错误时,我总是急于给同学分析做错的情况,而没有让同学自己找找原因,如果让他们先想想小数乘法的法则,然后再跟错题比较一下,这时候有的同学可能自己找出错题的原因,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题时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或者还可以把学生所有的错题的形式集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会诊”,找出错因。
二、新授前相关复习不够到位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点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学生的基础掌握不好的情况下,就应该先为学生作好铺垫,提前让学生作好整数乘法和小数初步认识的复习,而不应该急于按教学计划开课。如果在开始教学新知识时就把好计算关,给学生夯实基础的话,就不致于出现正确率较低的现象。
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多加强口算题的训练,以提高计算正确率。 四、忽视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根本区别。小数加减法和小数的乘法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小数点的`位置情况,在开课之前我没能作出预料,可是在学生的做题中,我却发现了好多同学在学完小数乘法的末位对齐后,加减法就忘记了小数点对齐。 我想如果我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预设,在课上作好强调,学生的出错率也会降低。经过此教学,我找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为我在下一部分的教学提了一个醒,使我越来越认识到:没有精心的备课,就没有高效的课堂。没有了反思,就没有自己的教育信念,永远成不了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教师。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12
到今天为止,“小数乘法和除法”这一单元的内容基本结束,这一单元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小数乘整数、小数除以整数、小数乘小数、小数除以小数、求积的近似值、求商的近似值。这几个板块的教学内容中,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两个板块的教学内容学生掌握情况想对较好,求积的近似值这几个板块的教学内容学生掌握的情况相对较差,差的原因是部分学生还不能熟练准确地计算整数除法。
在教学时,为学生创造一个比较熟悉的情境,然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再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提出的问题尽量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学生能根据过去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分析,从而增加解决问题的成功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在教学设计中,不同的学生常常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为了最有效、最合理地解决问题,必须从中选择一种最好的.办法。
在各个板块的教学中,我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并通过这种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本单元中的计算方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尝试表达,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得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应多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去发现知识,运用知识,学生学到的知识在他们的头脑中才能记得更深、记得更牢。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13
上节课讲完例7后,时间仓促没有练习,心里很没底,因为在整数乘法的简算中孩子们就有问题,于是紧接着安排了一节习题课,一来处理积攒了几天的习题,二来巩固一下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先处理的.是昨晚的作业,处理过程中让我对孩子们有点刮目相看了,在用简便方法计算4.8*0.25的时候,我在课前预测就是用结合律,先把4.8写成4*1.2或8*0.6(因为后面有0.25),在课堂上孩子们踊跃发言,两种预测都出现了,我正准备说下一个题,这时候丁维佳举手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我赶紧让她站起来说,她说用了分配律,因为有0.25,所以要找4或8,而4.8又能拆成4+0.8,所以这个题用乘法分配律做也可以简便。我听完后给予了大大的肯定。课后也对自己课前备课预测做了深刻的反思,是啊,要是这个孩子没举手,是不是这种方法就与我们班孩子失之交臂了?真是应该做好做足做充分预测!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14
一、观察积变化的规律
在教学中我首先给出几组口算题,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验发现的乐趣。充分理解(1)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就会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2)一个乘数扩大(缩小)多少倍,另一个乘数也扩大(缩小)多少倍,积就会扩大或缩小它们倍数的乘积倍。引导学生直接运用这个规律口头计算出0.32,同时运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进行验证,然后再计算出2.60.8感受规律的正确性。
二、规范竖式的书写格式。
有了前面对算理的理解,当遇到用竖式计算0.850.4时,受以前学过的整数乘法竖式和小数加减法竖式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应该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为了让学生理解,我就引导孩子思考在计算时我们是把它们看成整数进行计算,也就是计算854,而854列竖式的话应该怎么对齐?应该4和5对齐,所以0.850.4也应该把4和5对齐,也就是末尾对齐,这样讲过之后学生自然就理解了为什么不把小数点对齐。小数乘法其实就是整数乘法的延伸,用整数乘法算出后点小数点。后来学生在计算象12.723、5.20.64等题时,都能正确列出竖式进行计算了。
三、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在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旧知,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成为了学习的小主人。不足的是学生作业正确率不太高,计算性错误屡错屡犯。在以后还得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分析能力的培养。总之,在计算的课堂上,要多练习,计算不在多做,而是要精密,做一道会一道做一道对一道。每天练习,持之以恒,终会攻破难关。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15
小数乘法这节课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教材中的安排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一些练习巩固。而在实际的学习情况中,有大部分学生都会算小数乘法,知道当成整数计算,然后点上小数点,但对于为什么要这么算,竖式的写法还很模糊这一现象,我想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这样的问题没有挑战性,学生不会感兴趣,于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
1、突出积变化的规律
在教材中积变化的规律是复习,我在教学中却将当它是新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验发现的乐趣。充分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就会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引导学生直接运用这个规律计算出0.3×2,同时运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进行验证,感受规律的正确性。
2、突出口算。
教材中没有安排小数乘整数的口算,而实际在口算中由于数目比较小,计算结果可以比较快速的反馈,易于检验学生计算的正确与否,同时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计算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思路,所以在计算中我增加了小数乘整数的口算练习,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检验方法的正确性,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计算小数乘整数可以看成整数的计算。
3、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
有了前面对算理的理解,当遇到用竖式计算3.85×59时,学生不再感到困难,但要他们说出为什么这么写,部分孩子还是不能理解,所以我抓住小数点为什么不对齐了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将3.85扩大100倍,计算的是385乘59了,所以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而不是小数乘法了,最后还得将积缩小100倍。
4、突出小数的位数的变化。
小数位数的变化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因此我为这个安排了两个练习,一个是推算小数的位数,二是判断小数的位数,在判断小数的位数后选择了两题让学生计算,认识到并不是积的小数的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都是一样的。填写()×()=4.8,让学生体会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学生想了很多,但时间关系,没有能发现所填算式之间的联系。
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开始对学习充满兴趣,积极的思考,运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问题,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而让我觉得困惑的是,在前面这一部分我让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去口算,然后去笔算,一切都在我的安排之中,教学的过程是流畅的,顺利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扩展,学生掌握的情况也是很好的, 但过多的暗示是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如果不铺垫,直接出示小数乘整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好些?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15篇09-16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15篇)10-07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通用15篇09-07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06-24
小数的乘法教学设计10-25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11-03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反思09-20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反思06-10
小数乘法说课稿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