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品德生活教学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下册品德生活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计划1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35个学生。全体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
2、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
4、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
5、体现一定的开放性。
三、教学具体目标:
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一)情感态度方面:
1、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惜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然、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方面:
1、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3、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4、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方面:
1、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3、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方面:
1、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四、教学措施:
1、充分体现教学的生活性,遵循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体现道德寓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的理念。
2、遵循教材开放性的特点,重视本课程面向儿童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教材,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其他生活空间的方法,使其教学寓于生活。
3、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对儿童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价值观打下基础。
4、积极鼓励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使儿童通过活动,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5、珍视儿童的生活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与学生和平相处,以诚相待,使学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
五、教学安排:
单元主题 | 活 动 主 题 | 活 动 内 容 | 课时 | 备注 | |
我 生 活 的 地 方 | 1、我爱家乡的山和水 | A.说说我的家乡 | 2 | ||
B.画画我的家乡 | |||||
C.家乡的故事、家乡的歌 | |||||
2、美丽的重庆 | A.家乡物是座山水城 | 2 | |||
B.家乡美景真迷人 | |||||
C.建设家乡新农村 | |||||
3、我的家乡物产多 | A.我的家乡产什么 | 2 | |||
B.家乡物产展示会 | |||||
C.富饶的重庆 | |||||
4,我家门前新事多 | A.我们小区的变化 | ||||
B.我们村里的变化 | |||||
C.我们学校的变化 | |||||
D.家乡路得变化 | |||||
5.可爱的桥都 | A.桥梁博物馆 | ||||
B.重庆的“桥梁之最” | |||||
让 家 园 更 美 好 | 6、我们的大地妈妈 | A.大地妈妈养育了我们 | 2 | ||
B.大地妈妈哭了 | |||||
C.小调查 | |||||
D.家乡的环境问题 | |||||
7、美化家园 | A.给垃圾找家 | 2 | |||
B.废旧物品再利用 | |||||
8、花草树木点头笑 | A.森林舞会 | 3 | |||
B.花草树木本领大。 | |||||
C.我是护绿小卫士 | |||||
D.绿色重庆行动 | |||||
9、我和动物交朋友 | A.我喜欢的动物 | 3 | |||
B.明明和小鸟的古树 | |||||
C.长颈鹿妈妈的诉说 | |||||
快 乐 的 少 先 队 员 | 10、鲜艳的红领巾 | A.我们是少先队员 | 3 | ||
B.红旗一角的故事 | |||||
C.歌乐山下的英烈 | |||||
11、红领巾胸前飘 | A.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 3 | 其中活动准备1 | ||
B.红领巾告诉我 | |||||
12、快乐的“六一” | A.我们饿节日 | 4 | |||
B.让我们关注 | |||||
我 们 在 成 长 | 13、我们长大了 | A.成长大看台。 | 2 | ||
B.我懂事了。 | |||||
14.暑假生活我安排 | A.我的暑假计划 | ||||
B.大家出主意 | |||||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计划2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大致可分为:我的家人与伙伴 走进大自然 健康生活每一天
三、教学目的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通过观察感受炎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并学会看天气。
教学重点:
1、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
2、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
教学难点:
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五、课时划分
我的家人与伙伴 十课时
走进大自然 十课时
健康生活每一天 十一课时
第一课 我的一家
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谈话引入: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家里都有谁?请哪位同学介绍,就把事先收上来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全班都能看到。(如果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临时居住在自己家的亲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师要及时给与指导,从而明确家庭的含义。)
二、学习新课
1、介绍:“这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大时,和我的家人一起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个是老师?”“猜一猜其他几个人是谁?”
2、老师介绍:你们想了解照片上这些人的情况吗?那老师来为你们介绍一下。教师指着照片介绍“爸爸妈妈都是农民。他们特别会种庄稼……工作之余,爸爸喜欢坐在树荫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却喜欢看电视剧,有时还会跟着电视一起哭、一起笑……姐姐上小学四年级,她学习非常好,姐姐喜欢读课外书……妈妈怀里抱着的小朋友是我的小妹妹,那时她刚刚会走路……
3、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把画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爸爸妈妈种田,爸爸在树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在看电视,姐姐在读书,妹妹在玩耍等)
4、小结:刚才老师都向大家介绍了哪些内容?
板书:工作 爱好 习惯
三、总结:通过今天对家人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懂得不同的`亲人有不同的称呼方式。
2、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进一步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教学重点:知道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向大家介绍了我们的家人,谁还愿意告诉大家,你的家里还有哪些亲人?(请一个三代人同住的同学来介绍)
2、问:你们家有这么多人,你能说出家人之间的关系吗?(自己家人的情况是学生最熟悉的,从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入手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迅速的进入到新的学习内容,而且减少理解的难度。)
3、揭示课题:我的一家人
二、学习新课
1、老师展示有长辈头像的家庭成员表。看图,自己小声说说家人之间如何称呼,怎样称呼最有礼貌?小组间互相说一说。
2、出示儿歌,大家回答。“爷爷是爸爸的爸爸,奶奶是爸爸的妈妈,姥姥是妈妈的妈妈,姥爷是妈妈的爸爸,姑姑是爸爸的姐妹……“进行抢答练习后,发散学生的思维,补充练习“叔叔是爸爸的什么?舅舅是妈妈的什么?……
3、把学生提到的内容,合在一起,小组间进行抢答练习。通过小组间你问我答的游戏方式,熟悉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4、老师知道我们班许多同学老家都在外省市,谁能用老家话说一说你们是怎样称呼家里的亲人的?
5、老师小结:不同地区,又不同的称呼方式,或同一个称呼,发音却不相同,所以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嘲笑那些使用与自己习惯称呼不同的同学。
三、小结:进行爱家庭教育。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计划3
一、教材内容及编排
第四册《品德与生活》教材采用长、短单元相结合的编排结构,分四个主题单元,分别是《学做文明人》、《春姐姐的脚步》、《我的兴趣爱好》及《我长大了》。
第一单元《学做文明人》安排了《家里来了客》、《我随爸爸去做客》、《我跟妈妈看演出》、《我会打电话 看电视》四个主题活动,计7课时。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两个层面引导孩子认识待客、做客,观看演出、打电话、看电视也必须有文明的举止和习惯,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体现本课程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这一核心。第二单元《春姐姐的脚步》以儿童在春天里的活动为主线,安排了一系列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在和煦的春风、燕子的呢喃、柳树的新芽中去感知春天;在“种瓜种豆”的种植活动中去收获喜悦;唱着《风筝谣》让风筝高高飘在蓝天;动手做一做,做个纸风车,一边玩一边探究……第三单元《我的兴趣爱好》设计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快乐多》、《我与小动物》、《我最爱读的书》四个活动主题,从多角度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从而使他们对生活、对学习充满热情,对许多问题产生浓厚兴趣。《我长大了》是第四册最后一个单元。经历了近两年的听故事、做游戏、爱生活、长知识、学做人等一系列的学校教育,孩子们长大了。他们享受快乐,懂得自信,学习自理,并渴望有新的生活目标。本单元的四个主题活动,走进孩子们中间,和他们谈话,教他们体验,分享他们进步的快乐,并和他们一起放飞自己的理想和心愿。
二、教材特点
1、直接学习为主,并逐渐向间接学习过渡的多种学习方式结合
2、在生活背景和情感体验支撑下渗透规范教育
3、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4、支持随机进入教学
三、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上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体验生活,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收获,能乐纳自己并能真诚地对待别人,是这一学期品德与生活课内的要求,也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必须形成的态度。“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班级中的学生出现了分化的现象,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在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们面对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必须自己面对周边人,适应生活,融入社会。而人与人相处之道在于真诚,人在社会生存之道在于诚信,所以我们教师有责任培养一群真实的社会人。课堂上,教师的态度要真诚,语言应该真实;课堂外,教师的教育要持之以恒,波及校外。
四、本册教学计划
态度和情感:培养儿童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和从内心对客人友好的情感和态度。能在成人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亲近自然。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行为和习惯: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通过组织开展“我做文明小主人”活动,融知识于行为之中,让学生学习待客的礼节,养成基本的文明习惯。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保护环境,有生态意识。按时作息,做事用心。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
过程和方法: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能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运用。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知识和技能: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自己想办法解决,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有好奇心,喜欢提问,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五、教学进度(如下表)
周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安排
备注
1、家里来了客
二
2、我随爸爸去做客
三
3、我跟妈妈看演出
四
4、我会打电话看电视
五
5、春天在哪里
六
6、春天的种植
七
7、我和春天一起玩
八
8、我心中的春天
九
9、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十
10.游戏快乐多
十一
11.我与小动物
十二
12.我最爱读的书
十三
13.做事不拖拉
十四
14.我会安排一天的生活
十五
15.成长记录袋
十六
16.更上一层楼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计划4
教材分析:
在《品德与生活》中展开的品德教育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坚实依托,利用蕴藏于儿童自己生活中的社会性、道德性事件和问题为素材,以儿童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社会性、道德性问题为品德教育活动的依据,通过与儿童有限的认识和行动能力相匹配的、他们想做又能做的、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渗透其中,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
《品德与生活》中展开的活动化、生活化的品德教育适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征、思维水平,它努力让儿童道德的学习不再在事不关己的符号学习中进行,而使品德教育变得真实具体、可感可触、可理解可实践,真正起到引导儿童生活的作用。
当然,儿童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经历和所获得的经验是不能代表其生活的全部的。但尽管如此,这门课程将通过密切贴近儿童生活的各种活动,帮助儿童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整理、反思和拓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积累、发展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热爱生活的儿童。
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我和春天在一起
1、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逐步形成关注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习惯。
3、从多方面了解春天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初步掌握春季防病的基本常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4、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感受春天,学习种植、观察、记录的基本方法。
第二单元 我在健康成长
1、在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基础上,爱护自己的身体,尊老敬老,健康地生活。
2、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正确的坐、立、走姿势以及正确用眼、护牙的习惯。
3、知道眼睛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珍惜、爱护自己的眼睛。了解有关牙齿的基本知识,知道正确的护牙方法,学会保护自己的牙齿。知道各种食物都能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学会营养、卫生、文明地进餐,学习基本的用餐礼仪。知道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学会辨别并用正确的姿势指导自己的行为。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浅显的科学常识。
第三单元 欢乐儿童节
1、体会并分享节日的快乐,并从各种节日庆祝活动中感受到家人和社会对儿童的关爱。
2、了解红领巾的意义和少先队员的责任,能以实际行动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主动积极参加班集体的活动,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3、了解其他国家儿童的生活,知道不同国家的儿童节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形成初步的国际意识。
4、通过筹划、组织、参与节日期间的各种活动,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收集资料。
第四单元 小小班集体
1、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体验到作为集体生活中的一员的快乐,养成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关注自己的班集体,感受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形成对集体生活的正确态度,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
2、在学校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比较全面地看待他人的优点,并乐于向他人学习。
3、知道班级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家园,每一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中,对班级的建设有一份责任。通过参与各项活动,初步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4、通过活动,尝试解决班级集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累经验。
教学重点:
第一单元:
1、引导学生感受欣赏春天,发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2、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和自然常识,进而引导学生愉快积极、健康安全地生活。
第二单元
1、培养学生良好、正确的行为习惯。
2、指导学生体验,感受眼睛的重要性,了解一些护眼小常识并督促自己保护好眼睛。
3、了解正确的护牙方法,知道挑食会影响身体健康。
第三单元:
1、初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2、引导儿童关注外国儿童的生活,初步培养儿童的国际意识。
第四单元:
1、引导学生解决值日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2、引导学生在讨论、调查、游戏中体验和感受,认识到班级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第一单元:
1、从多方面了解春天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感受春天,学习种植、观察、记录的基本方法。
第二单元:
1、在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基础上,爱护自己的身体,尊老敬老,健康地生活。
2、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浅显的科学常识。
第三单元:
1、体会并分享节日的快乐,并从各种庆祝活动中感受到社会对儿童的关爱。
2、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收集资料。
3、了解其他国家儿童的生活,知道不同国家的儿童节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形成初步的国际意识。
第四单元:
1、关注自己的班集体,感受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形成对集体生活的正确态度,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
2、通过活动,尝试解决班级集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累经验。
学情分析:
一年级绝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自己,爱听老师表扬。一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学生已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课间基本能做到文明休息了,能注意卫生,不乱扔纸屑,按时完成作业,上课时不守纪律、做小动作的人少了,知道要为集体争光,集体荣誉感非常强。由于是独生子女,许多小朋友在家里是小皇帝,待人接物都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有的虽然独立意识强,个性也很强,但自理能力很差;有的社会交往虽积极主动,但却不善于共处,缺少团结协作精神。今后,行为规范训练还需加强,反复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教学措施:
1、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采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让儿童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计划5
一 具体目标
1、体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初步开始计划自己的生活和行动。
2、在班集体中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与同学合作,共同做大家商量好的事。
3、能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并能通过动手做而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
4、学会与季节变化想适应的简单保健和安全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
二.内容重点
1、健康、安全地生活——了解并运用简单的健康、安全的生活常识,能辨别好的和不好的生活习惯,并开始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要求自己。
2、愉快、积极地生活——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乐趣;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自豪,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向往之情。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爱护周围的自然环境,节约资源;关爱他人,了解常见的职业,并对为自己生活服务的人充满感激之情;了解作为二年级小学生的责任,并乐于去承担。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对周围的动植物、自然现象有好奇心,并能通过一些简单的假设和验证进行探索;能有创意地利用废旧材料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和活动。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整》为依据,在与上册教材衔接的基础上,同样按照儿童生活的时间线索,即从新年新学期开始,经历春天、儿童节,一直到期末准备上二年级,迎接暑假生活的到来。五个单元都有各自的图标、主题,有表现主题活动的画面,还有贯穿全书的“小精灵”,提示活动要点。本册教材由五个单元活动组成,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主题活动:单元名称 主题内容
1.单元一《新学期,你好》
主题一 《寒假生活交流会》 主题二 《春节知多少》 主题三 《新的学期新的我》
2.单元二《春天来了》
主题一 《春天在哪里》 主题二 《我们播种春天》 主题三 《和春风一起玩》 主题四《春天的盛会》
3.单元三《欢乐总动员》
主题一 《“六一”大策划》 主题二 《“六一”大行动》 主题三 《开心“六一”》
4.单元四 《我要上二年级了》
主题一 《我的这一年》 主题二 《二年级生活怎么样》
5.单元五 《暑假来了》
主题一 《怎样过暑假》 主题二 《健康、安全要牢记》 附页 《废旧物品用处大》废瓶、空罐、废纸、塑料泡沫、 废纸盒等的利用
四、班级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绝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自己,爱听老师表扬。一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学生已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课间能文明休息了,能注意卫生,不乱扔纸屑,按时完成作业,上课时不守纪律、做小动作的`人少了,知道要为集体争光,集体荣誉感非常强。由于是独生子女,许多小朋友在家里是小皇帝,待人接物都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有的虽然独立意识强,个性也很强,但自理能力很差;有的社会交往虽积极主动,但却不善于共处,缺少团结协作精神。今后,行为规范训练还需加强,反复抓,抓反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五、采取措施
1、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让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 新学期,你 好 6课时
第二单元 春天来了 7课时
第三单元 欢乐总动员 6课时
第四单元 我要上二年级了 4课时
第五单元 暑假来了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计划6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91个学生,其中男生57人,女生34人。全体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投入。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不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
第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观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
第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第四,本课程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第一,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
第二,课程内容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内容,加强了针对性;
第三,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
第四,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
3.活动性。
第一,课程形态以主体参与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强调儿童直接参与,强调全员参与;
第二,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
三、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
(1)乐于助人,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方面的.培养:
(1)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2)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养:
(1)、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4、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培养:
(1)、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分辨是非,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2、乐于帮助他人。
3、能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教学难点:
1、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2、自信、诚实、求上进。
五、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转变教师角色。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育效果。
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设计,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4.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5.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六、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第1课——寻访大师的童年——2课时
第2课——大师成才的故事——1课时
第3课——大师在我身边——2课时
第二单元
第1课——班级风景线——2课时
第2课——一次运动会——2课时
第3课——班级小明星——2课时
第4课——我们的班级报——2课时
第三单元
第1课——美丽的大自然——2课时
第2课——动物、植物和我们——3课时
第3课——美好的家园——2课时
第四单元
第1课——我们的社区——2课时
第2课——社区的文明——2课时
第3课——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2课时
第五单元
第1课——我长大了——2课时
第2课——成长档案——2课时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计划7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爆炸的今天,教育必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教学内容不断改革,教学手段不断更新。人们终学身习的观念不断形成,新知识不断积累才能不被社会沃淘汰。我们的教育事业要想稳中求进,就要改革、创新、钻研、探索、积累,希望与挑战并存,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教育质量和完善教师自身素质。根据课程特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为五个单元,有如下特点:
1.教材在呈现形式上,从儿童视角出发,通过大量的图画、照片、学生作品等鲜活的样式,给孩子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从儿童自身出发,运用儿童语言、对话、旁白、提示主题文字等形式,让儿童置身其中,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与启发性。
2.教材在知识结构上,每个单元下设若干二级主题、三级主题,各活动主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整体地为单元主题服务。每个单元内容结构呈树状分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
3.教材在内容特点上,突出了学生的“生活性、活动性、启动性、开放性、”等特点。
4.教材在实现教育目标上,各单元设计既有各自比较明确的设计意图和侧重点,具有发散性,自我性,又按照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结构排列,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由近有远螺旋上升。能够较好地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综合的课程目标。
5.在教材内容和组织形式上,注重了与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衔接,注意了与其他课程的相互配合。
二、学情分析
本级两个班已经打交道一个学期,对学生情况有了大体的了解。学生活泼可爱,上进心、求知欲、对生活、学习兴趣都充满了激情,学生的主题作用能充分发挥,学习比较投入,师生配合默契,这些对提高教学质量都是良好的基础。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还需要加强培养,共同形成和谐、积极、热烈的学习氛围。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养成教育。
三、工作理念
工作中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善于发现、热爱生活。
教学中一切从学生出发,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实现生命最优化教学。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多种方式综合呈现学习内容;寓品德教育于学习活动中,注重体验和感悟;发挥整体育人功能,以学生直接参与的多样化的活动为主要呈现形式,力争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化,生活化;注重活动指导,寓评价于活动中,注重个性评价。
四、教学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一)情感态度方面
1.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然、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方面
1.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自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2.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3.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方面
1.掌握一些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的自然、社会等有关的常识。
3.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4.初步掌握独立的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共同探索认识新事物的胁作能力。
(四)过程与方法方面
1.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五、教学措施
1.充分体现教学的生活性,遵循儿童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体现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2.遵循教材开发性的特点,重视本课程面向儿童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教材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的方法,使其教学寓于生活。
3.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对儿童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价值观打下基础。
4.积极鼓励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使儿童通过活动、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5.珍视儿童的生活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与学生和平相处,以诚相待,使学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
6.教学活动形式:
搜集调查、讨论交流、合作探索,情景模拟,实践活动,游戏与欣赏,讲授与故事等形式。
六、教学进度表(课时安排)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计划8
一、情况分析
教材分析:《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个基本特征。课程呈现的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二年级上册编排四个单元,共16课主题活动,每周上两课时,共计28课时,其余课时留给学校安排本课程或其他有关的教学活动。
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绝大部分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活泼开朗,积极学习,与同学、老师友好交往,愉快地玩、高兴地学,做事有了一定的责任心,认真、有耐心,与同伴相处,学会关心和帮助,对自然、学习生活有一定的'兴趣,乐于探究,所有这些都是好的表现和开端,本学期将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努力达到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有自我保护意识,有料理自己的能力,按时作息,做事用心,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2、让学生愉快积极地生活,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格,使他们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使学生有应付挑战的勇气,能在成人的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已的情绪,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
3、教育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让他们做自己能做的事,培养他们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使学生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关心他人,有爱心,维护集体荣誉,认识规则和纪律的重要,能遵守社会规范。
4、培养学生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学会动脑、动手、动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知识、积累经验。
三、教学重点:
让他们做自己能做的事,培养他们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使学生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关心他人,有爱心,维护集体荣誉,认识规则和纪律的重要。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计划9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课程。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的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连接中单性的'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式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
、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活动是教和学的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的只讲教材,儿童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教学理念
1、道德存于儿童生活之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认识和道德体验。因此,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
2、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应该是通过由浅入深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好基础。
3、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三、总目标和分目标
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长、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
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知识与技能:掌握自己的生活需要的基本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
四、教学内容重难点:
本册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逐个单元分别是:今天吃什么……、我得手儿巧……、我有许多好朋友……、快乐的小问号……、我爱美丽的生命。在这五个单元中又将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组,这这其中包括:萝卜白菜我都爱、我设计的午餐、小心,病从口入、我有两件宝、做个小玩艺儿、打扮我的小天地、谁的朋友多、你真行、我们一起成长、你留心了吗、我的问题卡片、到哪找答案、让我走进你、美丽的生命、我能做什么。
五、教学难点:
1.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养成搜集所需要的资料的好习惯。
2.对学生进行美育,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美。
3.指导学生通过对各种事情的观察、比较,知道什么是对的好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归类的能力。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计划10
一、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通过观察感受炎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并学会看天气。
6、能发现学习生活中的快乐,从而激发对学习生活的爱与乐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本单元的学习中通过寻找校园内、生活中的有趣丰富的学习活动,体验学习的快乐。了解多渠道的学习方法,了解丰富的学习途径。
二、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懂礼貌,讲文明,对学校常规有了基本的了解,比较能够适应学校生活。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天真可爱,但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多,孩子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生活常识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引导儿童了解家庭,感受亲情,学习沟通,学会帮助别人是尤为重要的。
从总体上讲,较上学期,学生的常规意识、行为习惯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尤其对班级事务较关心,班级荣誉感逐渐形成,对自己的学习表现出较高的学习欲望。希望在这个学期的学习生活中,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班级中能够形成乐学、善学、会学的良好学风,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提高。
三、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我的家人与我的伙伴》,我的一家人、家人的爱、我为家人添欢乐、我和小伙伴四个主题。本单元以学生家庭生活内容、场景、氛围、人物、故事等为基础构建学习主题,关注与儿童现实生活的联系。解决儿童在家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家庭观念、劳动观念等最好的教育载体。
第二单元《美丽的春天》,春天来了、太阳照啊照、风儿吹啊吹、春种忙又忙四个主题,“春天来了”这一主题通过对春天来临的感受,使学生在欣赏春景的同时,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春种忙又忙”,在学生参与种植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初步的爱护花草树木的生态意识。“风儿吹啊吹”,主要引导学生从感受风,制造风的探究、体验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科学常识,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亲身体验中完成多种能力的培养。
第三单元《健康生活每一天》,我换牙了、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小心 别伤着三个主题, “小心 别伤着”,让学生感悟在公共场所要遵守规则,注意安全,爱护公共设施,以及热爱大自然的美等。“我换牙了”让学生正确看待换牙现象,爱护牙齿,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眼睛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护眼睛。
第四单元《炎热的夏天》,夏天欢乐多、给你提个醒、快乐的夏令营三个主题,让学生具有初步的健康常识,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通过观察天气的变化,以及天气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了解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和测量天气的简单方法,最后,通过有计划地安排,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生活等。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家庭观念、劳动观念等最好的教育载体。
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科学常识,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亲身体验中完成多种能力的培养。
3、让学生学会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能在成人的帮助下控制和调查自己的情绪。
4、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五、教改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教育中以强化、感受、体验为主要的教育方式。
2.通过真实的生活背景,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与规范意识,并自觉地接受规范制约。
3.在丰富的学习中感受生活,学会生活。
4.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5.要注意将活动的过程、方法、技能、与知识融合起来,而不是仅仅罗列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进度安排
与区教学进度相同。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计划11
教材简析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特征,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有关规定编写,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本册教材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以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本册教材编排着四个单元:我爱我家;我的生活好习惯;爱心行动;火热的夏天。分16课主题活动。这四个主题活动以家庭生活为核心,以情感为线索,逐层展开,逐步深入,引导儿童了解家庭,感受亲情,学习沟通,学会负责。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爱,体验爱,表达爱,从而升华对家庭的情感。
本册教材具有如下特点:
1、生活性
教材编排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如:“我爱我家”单元中共编排了4个主题活动,安排7课时教学。4个主题活动以家庭生活为核心,以“情感”为线索,逐层展开,逐步深入,引导儿童了解家庭,感受亲情,学习沟通,学会负责。
2、开放性
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教材内容从自身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空间可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如:《爱心行动》单元充分体现了儿童个体与其周围的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其中的4个主题活动,从不同层面,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通过开放时空的方式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
3、活动性
教材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学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如:《我的生活好习惯》单元中的《喝水的学问》和《在餐桌上》并非单纯讲授“吃、喝”的学问,更多是引导儿童通过实际参与活动,感悟其中的科学道理,体验文明用餐的乐趣,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探究或解决问题,“行虽微,而旨趣远;出虽浅,而寓意更深。”当然具备活动特点的主题活动还有:《过家家》,《喝水的学问》,《他们需要关爱》等等。
学生现状分析
一(2)班共有学生36人,男生20人,女生16人。大部分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看到老师能主动打招呼。对学校常规有了基本的了解,课堂上能认真听讲,作业能按时完成,课后能文明游戏,比较能够适应学校生活。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天真可爱,但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多,孩子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生活常识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引导儿童了解家庭,感受亲情,学习沟通,学会帮助别人是尤为重要的。
教学总目标
1、在介绍家庭成员,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激发学生爱生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逐步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父母,并掌握正确的保健常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使学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也是爱父母的表现,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5、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
6、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了解夏天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自然常识,生活常识,了解昆虫的一些基本知识。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地和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观察,在观察活动中增强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
7、通过暑假生活中安全,健康,欢乐,有意义活动内容的安排和选择,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增强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能力,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适应社会的常识的技能。
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必备的知识,及早适应学校生活。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引导学生去进行角色转换。当前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过多,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不知道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需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奠定初步基础。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多进行一些生活体验,并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人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在根据不同的场合很好地进行着角色转换,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要注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3、重视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发展性教学评价关注人的发展过程,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日常观察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
5、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6、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科研究
(小课题)
课题名称
合作人员名单
单元
整组训练的主要目标
第一单元我爱我家
第二单元我的生活好习惯
第三单元爱心行动
第四单元火热的夏天
本单元中共编排了4个主题活动,安排7课时教学。4个主题活动以家庭生活为核心,以"情感"为线索,逐层展开,逐步深入,引导儿童了解家庭,感受亲情,学习沟通,学会负责。
本单元中共编排了4个主题活动,安排7课时教学。4个主题活动并非单纯讲授学问,更多是引导儿童通过实际参与活动,使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感悟其中的科学道理,体验文明用餐的乐趣,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探究或解决问题,"行虽微,而旨趣远;出虽浅,而寓意更深。
本单元中共编排了4个主题活动,安排7课时教学。4个主题活动。本单元充分体现了儿童个体与其周围的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其中的4个主题活动,从不同层面,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通过开放时空的方式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
本单元中共编排了4个主题活动,安排7课时教学。4个主题活动以儿童的日常生活为主线,在衣食住行中感知夏季,在观察和经历夏天中学习科学、学会生活。
教学进度表
单元
课时
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总复习
1、我的一家2课时
2、我是家中小成员2课时
3、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2课时
4、过家家2课时
5、我掉了一颗牙2课时
6、眼睛与耳朵的诉说
2课时
7、喝水的学问2课时
8、在餐桌上2课时
9、关心老人2课时
10、他们需要关爱2课时
11、小手拉小手2课时
12、别把花草弄疼了
2课时
13、雷雨来了2课时
14、夏天的小虫2课时
15、怎样才凉快2课时
16、过好暑假2课时
期末复习4课时
3月1日3月26日
3月29日~4月23日
4月26日~5月20日
5月21日~6月10日
6月11日~6月22日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计划12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大致可分为:
我的家人与伙伴
走进大自然
健康生活每一天
三、教学目的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通过观察感受炎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并学会看天气。
教学重点:
1、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
2、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
教学难点: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计划13
一、同学现状分析:
一年级的小同学,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局部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外表化,为了做给他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置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同学思想不时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教材共有13课,大致可分为:温暖的家、美丽的春天、快乐的.星期天、炎热的季节。
三、教学目的和重难点: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和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身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通过观察感受炎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并学会看天气。
教学重点:
1、学文明理,培养同学正确做人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同学关心、保护同学的品质。
教学难点:
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依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同学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五、教学进度:
每周一课时。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计划14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所带班级共有学生100人,大部分学生懂礼貌,讲文明,看到老师能主动打招呼。对学校常规有了基本的了解,课堂上能认真听讲,作业能按时完成,课后能文明游戏,比较能够适应学校生活。二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天真可爱,但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多,孩子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生活常识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引导儿童了解家庭,感受亲情,学习沟通,学会帮助别人是尤为重要的。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学习,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学生普遍都能尊师守纪,团结友爱,有较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但有时有点过于活跃,需要老师适时调控。
二、教材分析
1.第一单元多彩的校外活动
本活动主要通过故事“冬冬的星期天”,让学生知道家庭、社会都是学习的大课堂,激发学生参与校外活动的兴趣;“说一说”活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说一说自己校外活动的乐趣和收获,加深学生对校外活动好处的理解;“了解校外活动场所”活动,使学生知道一些对自己有益的校外活动场所,引导学生到有益的场所参加校外活动。最后,通过建议学生和爸爸妈妈利用节假日参加校外活动,整理自己校外活动的收获和感受的形式,来提升学生对活动的感知能力,使学生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2.第二单元遇到问题想办法
本课主要先通过小强和小丽同是丢钥匙,采用不同方法取得不同结果的正反事例比较,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时应积极想办法解决;然后又以“问题1:和家人走散了怎么办?”和“问题2:球打到房顶上怎么办?”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结组想办法,想出办法进行奖励的方式,锻炼了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想办法解决的能力;在“由‘司马光砸缸’引起的思考”的活动内容的学习中,通过故事进而讨论其它方法的方式,加强学生对遇到问题想办法的理解,使学生明白只有遇到问题积极想办法,才能战胜困难,成为生活的强者。
3.第三单元诚实孩子人人夸
本课活动主要通过“诚实的孩子”作为引导,直接切入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通过“狼来了”的故事,使同学们初步认识到说谎的害处,从反面说明不说谎话诚实品质的重要;然后再通过“说一说”和“讨论”活动,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体指导他们的行为,激发他们愿意做诚实孩子的愿望;最后通过儿歌以及歌曲“好孩子要诚实”再次明确做诚实孩子的要求和意义,从而唤起学生产生做诚实孩子的强烈愿望。
4.第四单元可爱的家乡
本课主要通过让同学们搜集家乡的名胜、特产资料,继而介绍、交流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使学生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老师通过给同学们补充,以及通过让同学们欣赏图片、视频等形式,使学生们对家乡有个全面的了解,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5.第五单元变废为宝
本课主要通过提前一周,给同学们布置“调查一个星期内全家人扔垃圾的次数,并大致估计一周内自己家扔掉垃圾的总量有多少,并做简单记录”的调查活动,然后和同学进行交流的形式,使学生切实认识和感受到生活垃圾日益增多的严峻形势;继而在通过让学生们进行“说一说”活动和老师介绍相结合的方式,使同学们知道垃圾的危害;最后,主要通过教材资料和多媒体视频,让学生知道一些废物还可以变废为宝,了解一些废物处理的巧妙办法,学会在生活中分类处理垃圾。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建议学生和爸爸妈妈利用节假日参加校外活动,整理自己校外活动的收获和感受的形式,来提升学生对活动的感知能力,使学生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2.使学生明白只有遇到问题积极想办法,才能战胜困难,成为生活的强者。
3.通过儿歌以及歌曲“好孩子要诚实”再次明确做诚实孩子的要求和意义,从而唤起学生产生做诚实孩子的强烈愿望。
4.通过让同学们欣赏图片、视频等形式,使学生们对家乡有个全面的了解,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5.让学生知道一些废物还可以变废为宝,了解一些废物处理的`巧妙办法,学会在生活中分类处理垃圾。
四、教学重难点
1.知道家庭、社会都是学习的大课堂,鼓励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并注意整理自己的收获。激发学生参与校外活动的兴趣。
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应积极地想办法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引导学生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话,做诚实的孩子。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不说谎,知道说谎的害处。
2.知道家乡的风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知道垃圾的危害,学会在生活中分类处理垃圾。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做到正确处理废弃物,树立初步的生态意识。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1.加强课前预习,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引导学生去进行角色转换。
3.重视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加强课堂评价,提倡多元化评价。
5.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6.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六、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 1.多彩的校外活动
第二周: 2.快乐地健身
第三周: 3.遇到问题想办法
第四周:4.我的需要我知道
第五周: 5.诚实孩子人人夸
第六周: 6.帮助他人我快乐
第七周:7.可爱的家乡
第八周: 8.家乡的变化
第九周: 9.愿我们的环境更美好
第十周: 五.一
第十一周: 10.变废为宝
第十二周: 11.我有一双“小巧手”
第十三周: 12.我能行
第十四周: 13.科学常识来帮你
第十五周: 14.困难面前我不怕
第十六周: 15.四季变化多
第十七周: 16.大自然的奥秘
第十八周:17.天气变化早知道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计划15
一、课程特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
二、课程基本理念:
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2、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3、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4、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三、课程总目标与分类目标:
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1、情感与态度:
(1)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1)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
(3)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2)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4、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四、单元各主题重点难点:
本册共5个主题单元分别是《我和大师交朋友》、《可爱的班级》、《家在自然中》、《我们生活的地方》、《长大,真好!》。
第一单元《我和大师交朋友》共3课,定位在“与大师交朋友”,试图让大师成为儿童成长历程中亲切的朋友。通过寻访大师的童年,了解大师成才的故事,找找身旁的大师等一系列围绕大师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把在人们心目中被神化的大师形象,变成有血有肉的、可以探究、可以学习的与儿童零距离的学习目标,引导儿童把好奇、好问、好动脑的自然天性向有理想、有目标的积极探究、有创意地生活方面发展,并最终将关注点放在儿童现阶段的成长和发展中来。
第二单元《可爱的班级》是对一年级下学期《我在班级中》教学主题的延伸,通过美化教室,组织参加学校的运动会,评选班级的小明星,制作班级的黑板报等各种日常班级活动,感受班集体的可爱,进一步培养儿童的集体意识,让儿童“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第三单元《家在自然中》教学主题是生命和环境教育,引导儿童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调查、探究、评判、游戏、诵读欣赏、讨论、实践操作等各种学习方式,在与自然的充分互动中感受自然的美好与神奇、生命的美妙与神圣,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生活在自然中的乐趣;从而使“爱护动植物、保护自然环境、使我们生活的家园更加美好”内化为儿童自我的行为准则。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则是从儿童的视角看自己生活的社区、家乡,从社区的设施、社区人,家乡的食物、美景,家乡的变化出发,帮助儿童了解家乡,懂得邻里相处的道理,激发儿童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初步培养和发展儿童热爱生活、参与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最后一课《长大,真好》是二年级下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也是《品德与生活》课的最后一个单元。这个短单元由2课组成,指导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到自身的成长,在行将告别小学低年级生活的时候,觉察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收藏童年的记忆,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体验成长的快乐,从而为步入新的成长和发展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五、教学活动形式:
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形式。
六、课时安排:
本学期以18周计算,每周2课时,合计36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单元“《我和大师交朋友》” 6课时
第二单元“《班级的荣誉》” 8课时
第三单元“《家在自然中》” 6课时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 6课时
第五单元“《长大,真好!》” 4课时
复习、考核4课时
机动2课时
总计:36课时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集锦七篇10-01
有关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四篇09-22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模板合集10篇09-20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模板合集9篇09-17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范文汇总9篇10-14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09-22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1-05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02-28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