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的险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13 23:34:5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华山的险教学设计

  •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华山的险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华山的险教学设计

华山的险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借助批读语,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框架,整体感知华山的险。

  2.运用赏析词句的方法,抓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写法的精妙,进一步感受华山的险。

  3.将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中,读出自己的感受。

  4.从文中得到启发,感受到挑战困难,战胜自我,会有所超越,品味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从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中感受到华山的险。

  【教学难点】

  在关键词句旁试着批下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谈话引入课题。

  2.回顾批读文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批读,理清脉络

  1.问:

  齐读第一处作批,体会问的精妙。

  2.第二到五处作批:

  抽生读,谈这几处旁批的发现;教师点出这是概括式旁批,渗透作者的写法。

  3.交代学习任务:

  这节课将重点用赏析词句的方法去批读。

  三、赏析旁批,体会情感

  第二段:

  1.自读第二段,思考:哪些词句能体现华山的险?用相关符号做记号,在结合上下文写感受。

  2.交流展示,重点理解:“峭壁林立,横空出世,夹,龟缩”,体会山路的险,相机指导朗读。

  3.教师小结。

  第三段:

  1.继续运用刚才的方法赏析描写华山险的词句。

  2.学生展示,交流。教师抓住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引导学生细细品读。

  第四段:

  1.激情谈话创设情景:当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征服华山时,你想说什么?想喊什么?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

  2.作者怎么写的?齐读最后一段。

  3.出示课件,学生欣赏华山美景。

  4.齐读课文已有的旁批。

  5.写自己的感受、想法,交流。

  四、总结升华

  在生活中做强者,去品味更多挑战的快乐。

  教学反思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写的《语文》教材中,批读文极具特色,《华山的险》就是这类型的一篇课文。在设计本课的教学中,我从两个方面去关注老师的引领作用:一、批读文终究是建立在阅读教学基础上的,那么教学中,老师不可放弃的`是阅读教学的一般策略,把握阅读文教学的特点,要以文本为载体,充分开启学生的个性思维,在教师、文本、学生的多元对话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另一方面,批读文又不同于一般的阅读文本的教学,它应该有自己独具特色之处,那么,这独具特色究竟“独”在何处,这是我长期以来在教学中一直研究与思考的问题。从实践中,我越来越多的感受到,这种文本的教学,其独到之处在于,旁批是孩子学习的导向,它可以引导孩子从什么方面去理解文本,可以引导孩子用什么方法去学习文本,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很有好处的。因此,在教学这种文本时,我坚持以教材为载体,教给学生四种批读的方法,即提出问题、写出感受、赏析词句、概括内容,坚持用这样的方法去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为老师,我们都知道,任何一节课的教学,它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因此本课教学,我旨在从两个方面利用旁批引导学生学习,一方面,让学生从读已有旁批中,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会在读旁批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其二,在指导学生写旁批时,我把重点落在赏析词句中,从而,把批读文教学的学习指导与一般阅读文教学中关注孩子个性体验有机结合。

  基于这样的设计理念,我们在课堂实践中,很欣喜地看到了孩子们智慧的生成、成长的快乐,这种师生激情碰撞的灵动是每一个三尺讲台人一生的幸福,我真诚地渴望同行的前辈们、朋友们给予我更多的帮助与点拨,“衣带渐宽终无悔”,我们必将步入课程改革姹紫嫣红的春天。

华山的险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毖岜究紊字,理解文中“峭壁林立”、“横空出世”、“当之无愧”、“敛气屏息”、“峻拔”等词语的意思。

  2蹦苷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崩斫饪挝哪谌荩感受华山的险,体验作者表情达意的妙处。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华山的险。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有关华山的图片、影像或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资料,激趣引入

  1“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你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一座名山吗?(本诗作者是北宋的寇准,诗名为《咏华山》。)

  2“五岳归来不看山”,华山便是这五岳之一,它以“险”而名闻天下。请大家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华山的资料。

  3碧完同学们的介绍,你对华山有什么初步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弊杂伞⑶嵘地读课文,勾画出新的生字词语,能借助学习工具和生活积累,初步自学生字新词。

  2毖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收获,再在全班交流。

  3辈扇≡谛∽槟诼至鞫痢⑷班抽读等方式检测朗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相机指导学生正音。

  4毖生再自由、小声地朗读全文,边读边想全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庇米约合不兜姆绞蕉量挝模并读一读课文旁边批注的话,试着在旁边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试着结合批注和课文内容提出一些问题。

  2痹谛∽槟诮涣髯约旱氖栈瘢不明白的问题和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3比班交流,梳理出共同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解决。

  4倍恋诙段,抓住关键词,体会华山山崖的.“险”,有条件的可欣赏华山的风景,帮助学生理解“峭壁林立”、“横空出世”等词语。

  5毖习第三段。

  (1)小声、自由地读第三段,并找出中心句。

  (2)从哪几个地方可以感受到华山“险”得有味?(“苍龙岭”、“老君犁沟”、游人爬山之险)

  (3)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部分读,看看它“险”在哪里。

  (4)结合这一段的批注说说自己感受到的“险”,学习作者抓住关键词表情达意的方法。

  (5)采取抽读、合作读、师生赛读等朗读形式,把自己感受到的“险”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6 录像资料或欣赏图片,让学生说说看到这样的景象有什么感受。

  7苯岷吓注,诵读诗句,感受登上山后的惬意。并提供“无限风光在险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自古华山一条路”等诗句让学生欣赏。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贝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2苯淌ψ芙幔赫饨诳危我们和作者同游华山,领略到了华山的“险”,希望大家以后能有机会再去领略峨眉的秀、泰山的雄、嵩山的峻……

华山的险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文中“峭壁林立”、“横空出世”、“当之无愧”、“敛气屏息”、“峻拔”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华山的险,体验作者表情达意的妙处。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华山的险。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有关华山的图片、影像或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资料,激趣引入

  1、“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你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一座名山吗?(本诗作者是北宋的寇准,诗名为《咏华山》。)

  2、“五岳归来不看山”,华山便是这五岳之一,它以“险”而名闻天下。请大家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华山的资料。

  3、听完同学们的介绍,你对华山有什么初步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勾画出新的生字词语,能借助学习工具和生活积累,初步自学生字新词。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收获,再在全班交流。

  3、采取在小组内轮流读、全班抽读等方式检测朗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相机指导学生正音。

  4、学生再自由、小声地朗读全文,边读边想全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读一读课文旁边批注的话,试着在旁边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试着结合批注和课文内容提出一些问题。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不明白的问题和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3、全班交流,梳理出共同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解决。

  4、读第二段,抓住关键词,体会华山山崖的“险”,有条件的可欣赏华山的风景,帮助学生理解“峭壁林立”、“横空出世”等词语。

  5、学习第三段。

  (1)小声、自由地读第三段,并找出中心句。

  (2)从哪几个地方可以感受到华山“险”得有味?(“苍龙岭”、“老君犁沟”、游人爬山之险)

  (3)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部分读,看看它“险”在哪里。

  (4)结合这一段的批注说说自己感受到的`“险”,学习作者抓住关键词表情达意的方法。

  (5)采取抽读、合作读、师生赛读等朗读形式,把自己感受到的“险”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6)齐读最后一段。播放有关华山的录像资料或欣赏图片,让学生说说看到这样的景象有什么感受。

  (7)结合批注,诵读诗句,感受登上山后的惬意。并提供“无限风光在险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自古华山一条路”等诗句让学生欣赏。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和作者同游华山,领略到了华山的“险”,希望大家以后能有机会再去领略峨眉的秀、泰山的雄、嵩山的峻……

【华山的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0-19

教学设计10-28

教学设计09-04

华山导游词11-20

化学教学教学设计06-22

《咕咚》教学设计11-18

音乐教学设计09-02

《绝句》教学设计09-16

方程教学设计10-20

枣儿教学设计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