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13 09:58:5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 相关推荐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

  主题目标:

  1、知道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谦让,感受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快乐。

  2、学会处理与邻家伙伴的关系;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做到与邻里友好相处。

  3、了解各种邻里关系;知道共同商量、互相谦让,容易解决邻里之间的矛盾。

  活动重点:知道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互相谦让。

  活动难点:学会处理与邻家伙伴的'关系,学会为别人着想,体会远亲不如近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互谅互让

  1、阅读32——33页的材料。

  2、指名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3、小组交流:你和邻居家有没有发生过矛盾,当时是怎么解决的

  活动二:楼里飘香。

  1、自己默读34——35页的内容。

  2、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3、人们常说“邻里好,赛金宝”,说一说你家和邻居是怎样相处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邻居之间要怎么做根据学生回答引出: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邻居之间要做的事——邻里守望

  二、探索新知

  1、自己了解36——37页的内容,说说讲了什么故事

  2、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3、小组讨论对于你所居住的环境,你能对邻居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

  4、小结:邻居对你们家的关爱,老师真感动。好的邻里关系会给我们带来温情,带来方便,使大家心里都暖融融的,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这种相处是相互的,当你帮助别人越多时得到的帮助就越多。

  板书设计

  远亲不如近邻

  关爱←——一家人——→和睦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热情豪放的情绪演唱《爱我中华》。

  2.通过歌曲《爱我中华》的教学,进行各民族大团结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欢快、明朗的声音演唱歌曲《爱我中华》。

  2.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型的准确掌握。

  3.唱准歌曲中的大跳音程。

  教材分析

  《爱我中华》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是90年代初乔羽和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歌中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歌曲在把五十六个民族比做“鲜花”的基础上,又把五十六个民族比做“兄弟姐妹”,并且呼唤出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心声“爱我中华!”。朴实的语言、简洁的音调,深刻地反映出我国各民族的亲密团结和爱国爱家的深厚情感,极大地激发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爱国热情。所以,这首歌很快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歌曲是三段体曲式,第一乐段为全曲主题部分,节奏明快、旋律清新流畅,热烈活跃,富有舞蹈性,奠定了歌曲的.基础,主题是。第二乐段是由衬词构成的对比性段落,衬词鲜明地表现了少数民族的语言特点。欢快活泼、兴高采烈的情绪唱出主题──爱我中华。第三乐段,曲调高昂,具有强烈的号召性和使命感,表现了中华儿女爱中华的深厚感情。最后一小节精练坚定,使全曲以肯定的语气结束,表现出爱我中华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欣赏歌曲《中国人》。

  师:歌曲充满了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2008奥运会刚刚过去,为了奥运会的成功召开,每一个中国人都付出了努力。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深爱着我们的中华民族。同学们,我们国家人口众多,你们知道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吗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汉族、苗族、回族、藏族、土家族、布依族、白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满族、瑶族、彝族、蒙古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朝鲜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维吾尔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

  教师:五十六个民族生活的地区环境不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不同,各民族的歌舞音乐也不相同。如果所有民族聚集在一起肯定非常热闹。你们想想会是什么样的场面用一句歌声来表达一下我们的心情吧。

  2.学习谱例。

  教师弹,学生听,请学生回答:老师为什么选了这段音乐(音符跳跃、节奏紧凑、有能够表现快乐气氛的休止符。)

  (1)放慢速度演唱,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

  (2)教师将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提示学生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

  (3)唱“啦”,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

  (4)指导学生用热情奔放的情绪演唱,并加上拍手,每小节四下。

  二、《爱我中华》歌曲学习

  师:是啊,五十六个民族在一起,如同五十六朵花,都竞相开放在祖国这个美丽的大花园中。

  1.完整聆听并介绍歌曲。

  (1)教师连续播放各民族在一起画面。

  (2)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3)复听歌曲《爱我中华》,学生感受歌曲的演唱形式及段落。

  2.学习第一乐段。

  (1)教师出示第一乐段谱例并聆听第一乐段,找出旋律特点(重复旋律)、情绪特点(叙述性的语气)。

  (2)学生视唱,教师强调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音准。

  (3)轻声唱出歌词。

  3.学习第二乐段。

  (1)教师出示第二乐段谱例并聆听第二乐段,学生边听边拍手,寻找出用“啦”唱过的旋律。

  (2)演唱衬词,指导学生唱准音准,并用热烈的情绪演唱。

  4.学习第三乐段。

  (1)教师出示第三乐段谱例并聆听第三乐段,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心情。(表现了爱我中华的豪情。)

  (2)分析歌曲表现情绪的音乐要素。(音高:每一句开头都以歌曲中的音出现;节奏:重复的节奏型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最后以连续紧凑的八分音符将歌曲推向高潮。)

  (3)学生自己演唱、感受、讨论、分析歌曲倒数第二小节出现休止符的作用。(积蓄力量推向高潮。)

  (4)学生演唱。

  5.随歌曲《爱我中华》伴奏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进行演唱

  1.按照领唱齐唱的演唱形式,教师领唱、学生齐唱。

  2.学生齐唱的部分,自己选择表现歌曲情绪的动作配合演唱,教师指导。

  3.全体完整地演唱。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到了我们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我们都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老师从同学们的歌声中都已经了解,相信这首《爱我中华》一定会激发大家更多的爱国热情。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3

  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同时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教材分析

  本课编写依据是根据课标中“我的健康成长” 里的第3条“能够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本课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学习是快乐、有趣的,应当把学习作为一件快乐的事来对待,同时能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孩子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阶段,通常要接触一些实物,我通过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些插图,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并能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感受。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战胜困难的过程。

  教学目标

  1.能了解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2.勇于克服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养成积极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能愿意尝试各种方法来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能掌握克服困难的方法,并获取快乐。评价任务

  1.通过各种体验活动,了解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2.通过调查、交流活动过程中,勇于克服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养成积极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在交流活动过程中,能愿意尝试各种方法来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能掌握克服困难的方法,并获取快乐。

  教学活动过程

  环节学习过程评价要点

  环节一

  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7分钟活动一(7分钟)

  1.谈话导入:在上一节课里,我们体验到了学习中的很多快乐,然而学习的道路上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如何面对这些困难,战胜这些困难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2.板书课题:战胜困难更快乐

  3.下面有几位同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你能帮助他们么?(出示图片)

  4.师生共同交流。

  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评价目标一)

  环节二

  遇到困难

  摆正心态27分钟活动一(12分钟)

  王栋与“拦路虎”

  1.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同学——王栋。看图,王栋在干什么?遇到什么问题?

  师生交流。

  2.在困难面前,王栋的心情是怎么样?他打算怎么办?

  生:害怕、不想学

  3.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当爸爸看到王栋遇到苦难时的害怕和退缩,他对王栋会说了些什么?王栋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出示教材12页图三)

  师生共同交流。

  4.(出示教材12页图四)大家看,王冬为什么这么开心?

  学生回答。

  5.王栋的'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能了解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评价目标一、三)活动二(15分钟)

  勇敢闯关

  1.昨天我们班做了一个调查,请大家看调查结果。(出示图片)

  2.当你遇到“拦路虎”时,会有什么心情?请大家完成教材13页中的实话实说。(学生做完进行同桌交流)

  3.说一说碰到“拦路虎”时,哪种心态更有利于帮助我们战胜困难.

  师生交流。

  师总结:多思考、多想办法。

  通过调查、交流活动过程中,勇于克服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养成积极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评价目标二)

  环节三

  解决方法收获快乐

  6分钟活动三(7分钟)

  1.遇到“拦路虎”时,我们可以采用哪些办法解决。

  师生共同交流

  2.师总结。战胜困难的格言: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能愿意尝试各种方法来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能掌握克服困难的方法,并获取快乐。

  (评价目标三) 附:板书设计

  战胜困难更快乐

  想办法、坚持不懈、不放弃、有自信……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什么是规则,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树立遵守规则的意识,懂得积极维护规则和改进规则。

  3.情感与态度

  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增强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懂得规则的重要性。

  难点: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规则吗?

  生:公共场合不许大声喧哗;不允许闯红灯;楼梯间不打闹;不能随便地乱扔垃圾…

  师:从同学们的讲述中,我们发现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规则。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新的一课《生活离不开规则》。

  二、共同回忆,畅谈感想

  出示教材58页图片,同学们,你们玩过这个游戏吗?这个游戏怎么玩?

  生:猫捉老鼠游戏。几个同学在圈内当老鼠,在圈里圈外穿插活动,一个同学在圈外当猫,猫只能在圈外活动,一旦老鼠出到圈外,猫就捉老鼠,被捉到的老鼠要表演一个节目……

  师:除了这个,你们还玩过哪些游戏?游戏规则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交流玩过的游戏,并讲述游戏规则。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讨论了游戏的规则、比赛的规则,其实,生活中也处处有规则。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规则?

  生: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公共场所不能吸烟;爱护草坪……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可以看出同学们都是知道规则的人。但有些同学认为:规则多了太烦人,定那么多规则干什么?你们有没有这么想过呢?下面我们通过三个活动了解一下规则的作用。

  1.没有规则行不行

  出示教材60页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规则,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班内展示。

  教师小结:古人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矩也可以换成规则,如果没有了规则,我们的学习、生活就都乱套啦!可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2.给规则分分类

  出示一组学校里、社会中涉及规则的图片。教师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规则。学生看图,参与讨论学校以及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规则。

  3.规则有什么用

  阅读课本61页阅读角,说说你看完后的感受,体会规则的作用。

  (不要小看规则,应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越是危急关头,越要遵守规则。)

  师:学你们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有没有不遵守规则的经历,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学生分享,并谈自己的感想。

  师生共同完成教材61页下方的表格。

  教师小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我们要严格遵守规则。

  【设计意图:通过影像资料等形式,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

  三、共同探讨

  1.这样对不对?

  观点一:公园里乱扔垃圾不对,但大家都在扔,我也就跟着扔。

  观点二:只要没人看到,没人管,就可以在公园里扔垃圾。

  观点三:我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者没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

  分组讨论:你怎么看待以上观点?

  结论:这三种观点都是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遵守社会生活规则不能只靠外在约束,更需要我们自己自觉遵守,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

  2.看图思考一一你会怎么办?

  件出示课本62、63页图片。

  思考:(1)生活中还有类似的行为吗?

  (2)为了解决这种状况,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小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请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并互相监督,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井然有序。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使他们明白,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遵守规则。】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知道了生活处处有规则,懂得了规则的重要性,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遵守规则,并监督、提醒他人遵守规则。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把“大拇哥”竖起来,送给每个值得我们为之点赞的人;

  2、学会努力完善自己的不足之处。

  3、学会拥有自信,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的更好,多努力就会有进步;

  4、知道“不能只说行,努力才能行”。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让每个学生都能树立正确的“自信观”,不过分自卑,也不过分自大。踏踏实实,努力进步,才是我们真正要学会的。

  教法:

  利用教材,相关课件即可

  教学准备:

  准备有关自信的名人实例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故事引导

  上世纪60年代,一个混血男孩出生在美国夏威夷的檀香山,他的父亲是肯尼亚人,母亲来自美国的一个中产家庭。男孩长大后就读于夏威夷一家私立精英小学,因为肤色问题的困扰,他在班上少言寡语。每当老师提问时,他的双腿就开始不停颤抖,说话也变得吞吞吐吐。老师无奈地告诉男孩的母亲,这个孩子连自己都不相信,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了。

  男孩的母亲并不认同老师的观点,她为男孩找了一份差事——课余时间在街区里挨家挨户订报纸。

  在母亲的鼓励下,男孩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他敲开了邻居家的门,努力地与他们沟通,征订报纸出人意料的顺利,几个邻居都成了他忠实的订户。有了挣“第一桶金”的经历,男孩从此说话不再结巴了,他从一个街区走到另一个街区,自信地敲开一家又一家的大门,订单也与日俱增,他第一次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多年以后,男孩才知道,他童年时获得的“第一桶金”浸透了深深的母爱。原来,母亲早就安排好了,她自己出钱请邻居们订报纸,目的就是给儿子一份自信。成功的'他握住母亲的手,任凭泪水肆意地奔流。是童年那份宝贵的自信让他一步步地走下来,成为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他就是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

  二、畅所欲言

  让学生们讨论从奥巴马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组织小组讨论,并让每一小组选出代表发言,说出自己的观点

  三、教师总结

  奥巴马不会因自己的肤色问题而变得自卑,相反,他十分自信,并且脚踏实地的努力,成就了今天人人尊敬的奥巴马。我们大家也是如此,凡事要有自信,并且要努力去做。没有自信,别人自然而然就会瞧不起你。有了自信,不实际去做也不行,别人就会认为你在吹牛。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做事情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2.初步养成做事认真细致的习惯。

  3.知道要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4.学习使用交流、讨论等方法,体验探究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知道要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初步养成做事认真细致的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小马虎”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看看他是谁呢?(课件出示马小虎)向马小虎打个招呼吧!

  (2)师:马小虎今天要去种树,愿意跟他一起去吗?(课件出示马小虎种树的故事情境图)

  (3)师:仔细看图,谁来讲讲这个故事?

  (4)师:你们认为马小虎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朋友?(引导学生回答马虎、粗心等)

  (5)师:像马小虎这样,做事不认真,粗心大意,没把要做的事情放在心上,就是马虎。怪不得他的好伙伴又给他起了另外一个名字呢,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因为马上虎做事情太马虎了,所以大家都叫他小马虎。(课件出示名字小马虎)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联系自身——捉马虎

  1、找学习上的小马虎

  ①师:小朋友,其实小马虎这个小毛病也来找过我们每个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找找吧!请大家仔细想一想,从开学到现在,你在学习上有没有像小马虎一样不认真、马马虎虎的?

  ②师:我们先来做小老师,给别人找找作业上的小马虎吧。(学生批拼音作业,找出错误的地方,上台来请同学订正)

  ③师:请作业正确的学生举手,你是怎么做的呢?说说怎样才能做到不马虎?

  ④师:请打开你们的语文、数学作业本,找一找自己作业本上的小马虎。(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交流,大家互相提个醒,以后改正这些马虎的小毛病)

  ⑤师:刚才我发现我们小朋友又找出了很多作业本上的小毛病,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小朋友平时的作业,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你能捉出其中的马虎吗?(课件出示学生错误作业,学生找马虎)作业本上的错误都是我们马虎造成的`,我们以后做作业可不能再马虎了,一定要认真检查呀。

  ⑥师:马虎这个小毛病有时很狡猾,有时候要别人提醒或要用时才会发现呢!仔细想一想,从开学到现在,你有没有忘记过做值日?忘带过小黄帽?有没有忘了带文具来上学?

  教师总结:小朋友的眼睛真亮,能再现这么多学习上的马虎。学习上有了小马虎,会影响我们的成绩,我们不知不觉还会养成马虎的坏毛病。以后我们可不能马虎呀。

  2、找生活中的小马虎

  ①师:小马虎不仅来到我们学校,有时还会跟着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到家里,再仔细想一想,在家里,你像小马虎一样做过马虎的事吗?

  ②师:你能找出他们马虎的表现吗?这样有什么不好?(课件出示情景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生活中的马虎事)

  教师总结:看来,我们生活中的小马虎还真不少呢,以后可得细心点,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呀!

  活动二:榜样导行——克马虎

  (1)师:一次次小小的马虎不但影响了我们的学习,还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同学们,你们愿意和马虎做朋友吗?要不要做小马虎?(2)师:刚才我们找到了这么多学习生活中的小虎,那我们怎样才能克服马虎呢?你们有没有好办法?(引导学生说出认真、不粗心……)

  (3)师: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和马虎做朋友,都想做个细心的小朋友,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其实啊,在我们身边就有好多做事认真的小朋友。(课件出示做事认真的小朋友的照片)请你为细心的小朋友带上小红花,并说一句表扬他(她)的话。

  活动三:游戏考验——练认真

  (1)师:小朋友,嘴上说说做事不马虎是很容易的,但真的要改掉马虎这个小毛病却很难,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传悄悄话”,老师要考考你们,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做到不马虎了。(学生分组玩游戏)

  (2)师:老师想知道你们说了什么悄悄话,其他组的小朋友也想知道。请每组最后听的小朋友来说说你们说的悄悄话。

  (3)师:小朋友们想想:什么原因使我们游戏失败了呢?(引导学生说出不仔细、不认真)

  (4)师:请胜利的小组说说怎样才能做好这个游戏。

  (5)师:做游戏时,听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听。还要记住,说的时候要说清楚。还想再玩一次吗?有没有信心胜利?希望大家能向胜利的小组学习,做到“听仔细、说清楚”,相信你们也会成功。(再玩说悄悄话的游戏)

  三、总结收获,感悟提升

  师:小朋友们,马虎的危害可真不小啊!马小虎找到了做事不马虎的秘诀,他编了首儿歌送给我们,提醒小朋友以后做事可千万不能再马虎了,大家一起跟老师读一读吧。(教师出示儿歌:小朋友们听分明,马虎危害可不轻。做的事情放心上,认真仔细不分神。做完记得要检查,才能做到不马虎。从小养成好习惯,长大干啥啥都行)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师拍手读后,师生再读一遍)师:只要记住认真、仔细,我们一定能行。

  四、拓展延伸,指导生活——巩固好习惯

  (1)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做游戏时要想做到不马虎就感觉很难了,要想养成不马虎的好习惯那就更难了,如果小马虎再跑出来找我们做朋友,你们还会理他吗?

  (2)师:老师有个好主意,今天老师送大家一朵“七色花”,你们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把你以前的小马虎填写在花瓣上,如果你改掉了这个坏毛病,就在这个花瓣上涂上你喜爱的颜色,等你把小马虎全都改掉了,那你的花就变成了神奇的“七色花”。然后把花拿到学校里来,我们把它贴在教室的墙上,看谁的“七色花”开得最早,开得最艳。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买东西的简单常识,教育学生从小增强作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2.使学生知道怎样挑选商品。

  3.使学生学会看商标、生产厂家及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使学生知道怎样挑选商品。

  2.使学生学会看商标、生产厂家及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的经验

  1.师:同学们,你们穿的衣服、书包里的文具以及吃的、用的东西都是哪儿来的?2.在生活中,你单独购买过哪些东西呢?在哪儿买的?你能为大家介绍介绍你去过的商场、商店吗?四人小组交流,并把你的答案写在书上。

  2.情景表演:买东西(课件出示)

  3.老师这几天学英语,准备买个复读机,你们能给我出出主意吧!

  过渡:看来别看你们人小,还是有着一定购买经验的。今天我想和你们谈谈买东西的学问。读课题《买东西的学问》。

  二.购物前注意的问题

  1.你在生活中买东西还有哪些经验呢?能给我们大家透露透露吗?这样买东西在生活中常常要用,我们为了便于同学们学以致用,老师把这一学问分为买东西前和买东西时

  师板书 ? 买东西前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货币三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货比三家?

  (2)怎样货比货?

  2.讨论以上问题:

  货币三家 ? ? ?价廉物美

  价格相近 ? ? ?选购商品质量优

  质量相近 ? ? ?够买价格低、质相近 ?售后服务好

  3.提问:售后服务好指的.是什么?

  4.教师小结:刚才大家讨论的这三点就是我们在选购商品时“货比三家”的方法。只有做到“货比三家”才能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所以俗话说“货比三家不吃亏。

  5.师生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货比三家不吃亏”的经验?

  板书:货比三家

  6.还有什么经验呢?其实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就是“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有正确的消费观,不要盲目追求档次、追求名牌。

  师板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 购物时应注意的问题

  1.过渡:同学都知道市场上的商品有好有坏,有真有假,因此,我们一旦决定在某个商店购买某种商品时,购买时还应注意些什么呢?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板书:学会砍价

  (2)板书:仔细购买

  我们在购买商品时还应注意什么呢?请同学们看图思考:(出示图)

  (1)小英在干什么?

  (2)小英会不会买东西?为什么?

  2.讨论交流:她会不会买东西?为什么? ?师板书:四看

  一看包装;

  二看生产日期、保质期;

  三看生产厂家、生产地址;

  四看食品安全标志;

  请一位同学,到上面表演,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一)老师提醒,首先要看包装是否完整,(二)再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尤其是到人流量较小的商店,一定得注意看食品是否过期了。吃了过期食品会生病的

  教师:希望你们今后购买食品时要仔细看看,不要再买过期食品了。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看生产厂家及厂址呢?

  (国家明确规定凡是带包装的食品,必须注明商标生产厂家厂址、生产日期 和保质期,不允许出售过期食品。如果遇到“三无”商品或生产日期、保质 期数字模糊时,应坚决不买。其实除了食品外,像化妆品、药品等也应特别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设想生答:还要看条形码是否清楚问:认真观察,条形码上有什么?(出示投影观察后小结

  (投影内容:条形码是商品的代码标记。它储存了商品的很多信息,印在商品的包装上,用于计算机识别。商品使用条形码不仅能防止商品被假冒,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而且提高了结款的速度和准确度。如果条形码印刷粗糙、模糊不清、颜色不对,就有可能是假冒伪劣商品。)

  3.继续讨论:那么,我们在购买商品时还要注意什么呢?请同学们齐读第三段,思考:购买商品时,除了注意生产厂家、厂址、生产日期和报质期,还应注意什么?(学生齐读课文)

  (三)讨论交流,板书:商标、开发票

  认识商标:商标是商品的标志,一般用文字、图形或记号注明在商品、商品的包装、广告上面。厂家在确定自己产品的商标后,都很重视,因为商标就是信誉,商标就是财富。对顾客来说,有商标的物品,一般不会是伪劣商品,质量可信。所以我们在购买商品时,要注意看有无商标。同学们,看这几幅商标。(出示放大的商标图案)思考讨论:

  1.这些商标分别表示什么商品?

  2.这些商标之间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有的表示该商标是注册商标,受法律保护,被盗用的可能性少;没有的表示没有到商标管理部门注册,它不受法律的保护,可能会被不法商家盗用。我们购买商品时,要买有注册商标或大家都认可的商标产品。

  3.为什么购买贵重物品和耐用物品要开发票?

  如果买到伪劣、假冒商品怎么办?(让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回答出他们的讨论结果)

  4.你学到了哪些经验,把它写下来

  四. 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的商品,是不是全部从商店里购买的?蔬菜、肉类、水果等,既无商标,又无生产地址,怎样购买?

  (购买这些肉类、蔬菜、水果,要讲究新鲜,方法是:一看,看外形和颜色;二 嗅,就是闻,如果有异味就是变质了。)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买东西的学问》,了解了一些简单的购物知识,当然,买东西的学问很多,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不断实践,一定会掌握更多更好的购物知识和方法。

  儿歌:

  买东西,学问多,仔细辨认不会错。

  冷静思考不上当,货比三家再选择。

  物美价廉又实用,聪明消费属于我。

  六、板书设计:

  买东西的学问

  买之前 ?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货比三家

  买时 ? ? ?学会砍价

  仔细购买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8

  一、能量朗读

  从今天起,我要高高地扔飞自己的梦想,积极乐观地生活和学习。

  我知道自己的梦想有多么重要。

  它就是一粒种子。

  无论我有什么样的梦想,上天都会来帮助我、成就我。

  我要成为这世界上自己最美丽的种子,让世界因我而美丽!

  二、引人讨论主题

  在假期里,我最开心的事就是看课外书了。我看了《夏洛的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要做好孩子》,《昆虫记》等20多本课外读物,每一本课外书都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看完书后我还写了几篇读后感。

  每年的假期爸爸妈妈都要带我出门旅游,而且旅游的.地方都是由我决定的。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了深圳,游览了深圳的旅游景点“世界之窗”,学到了很多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们还去了香港,游览了香港迪士尼乐园,海洋公园,星光大道等的旅游景点,开阔了我的视眼。

  三、小组讨论

  1、你认为什么是收获?

  (1)收取成熟的农产品

  (2)比喻获得成果或得到的战果

  2、举例说说你在假期中有哪些收获和感悟?

  (1)学钢琴、古筝等;

  (2)看《夏洛的网》、《小英雄雨来》《安徒生童话》等;

  (3)学做面包、炒鸡蛋等;

  (4)练钢笔字,毛笔字等;

  (5)游龙门、鸡冠洞等

  四、教师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快乐的暑假一晃就过去了。暑假是快乐的、有收获的。今后再遇到假期,我们一定要改正缺点,争取把假期过得更快乐、更充实、更有收获。

  五、经典观点

  辛勤的耕耘是收获之本,良好的付出是成才之道!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们明白坚持的意义;

  2、让学生们学会坚持。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理解容易,真正实施起来才是困难的。不能光说不练,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坚持的意义。

  教法:

  利用教材的例子引导学生,当他们处于这些情况下时,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同时,将可以化为现实的'例子,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并鼓励他们坚持。

  教学准备:

  搜索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能体现“坚持”的例子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游戏

  老师作为裁判,让学生们“金鸡独立”,看看谁站的时间最长。并让获胜的同学谈谈感受。

  二、由游戏引出“坚持”,为同学们解释坚持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故事引导(愚公移山)

  从前有个老人叫愚公,他已经有90岁了。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出行很不方便。有一天,他召集全家人开会,提议说要搬走这两座大山。愚公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于是全家人开始动起手来。一个月干下来,大山看上去都没有什么变化。村里有个老头叫智叟,他看到愚公一家搬山,开始笑话他们。智叟对愚公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搬得动这两座大山呢?愚公说:我搬不动了,我的儿子、孙子……子子孙孙,都可以搬。愚公不理会嘲笑,带着全家,继续搬。他们的精神终于感动了神仙,帮助他们搬走了大山。

  二、故事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什么困难,只要有恒心就可以解决。坚持才有收获。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探究、体验等学习活动中,初步认识到购物过程中有很多学问;感受到购物的乐趣;具有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2.具有初步识别商品及商品包装信息的能力;具有比较商品价格的能力;具有简单的消费者自我保护的认识和方法。

  3.初步掌握购物的'相关知识;了解在购物过程中消费者如何自我保护的一般常识,能购买简单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教学重点:

  识别商品及商品包装信息,比较商品价格;具有简单的消费者自我保护的认识和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消费者维权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

  1.准备一些食品包装袋、包装盒,准备几种不同的价签。

  2.条形码的图案及说明。

  3.准备一些售货凭证(发票、保修单、保修卡等)

  学生:

  1.收集一些食品包装袋、包装盒。

  2.与家长到附近的购物场所购物。

  3.准备一些售货凭证(发票、保修单、保修卡等)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商品价格的秘密。

  教学目标:学生在探究、体验等学习活动中,初步认识到购物过程中有很多学问;具有比较商品价格的能力;具有初步识别商品及商品包装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购物的相关知识;了解在购物过程中消费者如何自我保护的一般常识,能购买简单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购买物品要注意:

  物美价廉

  实用必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初步掌握购物的相关知识;了解在购物过程中消费者如何自我保护的一般常识。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自我保护。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3.15特别行动

  教学目标:

  1.了解挑选商品的基本常识;

  2.引导学生在自己及家人的消费经验上,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积极的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收集与3.15有关的资料。食品包装点,“三无食品”等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3.15特别行动

  协会法律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道德与法治我很诚实教学设计12-11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07-28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03-09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01-13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01-07

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02-23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5篇02-19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总结05-20

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05-23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

  主题目标:

  1、知道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谦让,感受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快乐。

  2、学会处理与邻家伙伴的关系;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做到与邻里友好相处。

  3、了解各种邻里关系;知道共同商量、互相谦让,容易解决邻里之间的矛盾。

  活动重点:知道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互相谦让。

  活动难点:学会处理与邻家伙伴的'关系,学会为别人着想,体会远亲不如近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互谅互让

  1、阅读32——33页的材料。

  2、指名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3、小组交流:你和邻居家有没有发生过矛盾,当时是怎么解决的

  活动二:楼里飘香。

  1、自己默读34——35页的内容。

  2、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3、人们常说“邻里好,赛金宝”,说一说你家和邻居是怎样相处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邻居之间要怎么做根据学生回答引出: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邻居之间要做的事——邻里守望

  二、探索新知

  1、自己了解36——37页的内容,说说讲了什么故事

  2、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3、小组讨论对于你所居住的环境,你能对邻居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

  4、小结:邻居对你们家的关爱,老师真感动。好的邻里关系会给我们带来温情,带来方便,使大家心里都暖融融的,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这种相处是相互的,当你帮助别人越多时得到的帮助就越多。

  板书设计

  远亲不如近邻

  关爱←——一家人——→和睦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热情豪放的情绪演唱《爱我中华》。

  2.通过歌曲《爱我中华》的教学,进行各民族大团结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欢快、明朗的声音演唱歌曲《爱我中华》。

  2.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型的准确掌握。

  3.唱准歌曲中的大跳音程。

  教材分析

  《爱我中华》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是90年代初乔羽和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歌中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歌曲在把五十六个民族比做“鲜花”的基础上,又把五十六个民族比做“兄弟姐妹”,并且呼唤出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心声“爱我中华!”。朴实的语言、简洁的音调,深刻地反映出我国各民族的亲密团结和爱国爱家的深厚情感,极大地激发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爱国热情。所以,这首歌很快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歌曲是三段体曲式,第一乐段为全曲主题部分,节奏明快、旋律清新流畅,热烈活跃,富有舞蹈性,奠定了歌曲的.基础,主题是。第二乐段是由衬词构成的对比性段落,衬词鲜明地表现了少数民族的语言特点。欢快活泼、兴高采烈的情绪唱出主题──爱我中华。第三乐段,曲调高昂,具有强烈的号召性和使命感,表现了中华儿女爱中华的深厚感情。最后一小节精练坚定,使全曲以肯定的语气结束,表现出爱我中华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欣赏歌曲《中国人》。

  师:歌曲充满了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2008奥运会刚刚过去,为了奥运会的成功召开,每一个中国人都付出了努力。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深爱着我们的中华民族。同学们,我们国家人口众多,你们知道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吗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汉族、苗族、回族、藏族、土家族、布依族、白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满族、瑶族、彝族、蒙古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朝鲜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维吾尔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

  教师:五十六个民族生活的地区环境不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不同,各民族的歌舞音乐也不相同。如果所有民族聚集在一起肯定非常热闹。你们想想会是什么样的场面用一句歌声来表达一下我们的心情吧。

  2.学习谱例。

  教师弹,学生听,请学生回答:老师为什么选了这段音乐(音符跳跃、节奏紧凑、有能够表现快乐气氛的休止符。)

  (1)放慢速度演唱,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

  (2)教师将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提示学生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

  (3)唱“啦”,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

  (4)指导学生用热情奔放的情绪演唱,并加上拍手,每小节四下。

  二、《爱我中华》歌曲学习

  师:是啊,五十六个民族在一起,如同五十六朵花,都竞相开放在祖国这个美丽的大花园中。

  1.完整聆听并介绍歌曲。

  (1)教师连续播放各民族在一起画面。

  (2)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3)复听歌曲《爱我中华》,学生感受歌曲的演唱形式及段落。

  2.学习第一乐段。

  (1)教师出示第一乐段谱例并聆听第一乐段,找出旋律特点(重复旋律)、情绪特点(叙述性的语气)。

  (2)学生视唱,教师强调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音准。

  (3)轻声唱出歌词。

  3.学习第二乐段。

  (1)教师出示第二乐段谱例并聆听第二乐段,学生边听边拍手,寻找出用“啦”唱过的旋律。

  (2)演唱衬词,指导学生唱准音准,并用热烈的情绪演唱。

  4.学习第三乐段。

  (1)教师出示第三乐段谱例并聆听第三乐段,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心情。(表现了爱我中华的豪情。)

  (2)分析歌曲表现情绪的音乐要素。(音高:每一句开头都以歌曲中的音出现;节奏:重复的节奏型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最后以连续紧凑的八分音符将歌曲推向高潮。)

  (3)学生自己演唱、感受、讨论、分析歌曲倒数第二小节出现休止符的作用。(积蓄力量推向高潮。)

  (4)学生演唱。

  5.随歌曲《爱我中华》伴奏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进行演唱

  1.按照领唱齐唱的演唱形式,教师领唱、学生齐唱。

  2.学生齐唱的部分,自己选择表现歌曲情绪的动作配合演唱,教师指导。

  3.全体完整地演唱。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到了我们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我们都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老师从同学们的歌声中都已经了解,相信这首《爱我中华》一定会激发大家更多的爱国热情。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3

  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同时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教材分析

  本课编写依据是根据课标中“我的健康成长” 里的第3条“能够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本课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学习是快乐、有趣的,应当把学习作为一件快乐的事来对待,同时能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孩子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阶段,通常要接触一些实物,我通过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些插图,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并能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感受。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战胜困难的过程。

  教学目标

  1.能了解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2.勇于克服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养成积极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能愿意尝试各种方法来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能掌握克服困难的方法,并获取快乐。评价任务

  1.通过各种体验活动,了解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2.通过调查、交流活动过程中,勇于克服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养成积极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在交流活动过程中,能愿意尝试各种方法来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能掌握克服困难的方法,并获取快乐。

  教学活动过程

  环节学习过程评价要点

  环节一

  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7分钟活动一(7分钟)

  1.谈话导入:在上一节课里,我们体验到了学习中的很多快乐,然而学习的道路上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如何面对这些困难,战胜这些困难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2.板书课题:战胜困难更快乐

  3.下面有几位同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你能帮助他们么?(出示图片)

  4.师生共同交流。

  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评价目标一)

  环节二

  遇到困难

  摆正心态27分钟活动一(12分钟)

  王栋与“拦路虎”

  1.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同学——王栋。看图,王栋在干什么?遇到什么问题?

  师生交流。

  2.在困难面前,王栋的心情是怎么样?他打算怎么办?

  生:害怕、不想学

  3.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当爸爸看到王栋遇到苦难时的害怕和退缩,他对王栋会说了些什么?王栋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出示教材12页图三)

  师生共同交流。

  4.(出示教材12页图四)大家看,王冬为什么这么开心?

  学生回答。

  5.王栋的'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能了解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评价目标一、三)活动二(15分钟)

  勇敢闯关

  1.昨天我们班做了一个调查,请大家看调查结果。(出示图片)

  2.当你遇到“拦路虎”时,会有什么心情?请大家完成教材13页中的实话实说。(学生做完进行同桌交流)

  3.说一说碰到“拦路虎”时,哪种心态更有利于帮助我们战胜困难.

  师生交流。

  师总结:多思考、多想办法。

  通过调查、交流活动过程中,勇于克服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养成积极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评价目标二)

  环节三

  解决方法收获快乐

  6分钟活动三(7分钟)

  1.遇到“拦路虎”时,我们可以采用哪些办法解决。

  师生共同交流

  2.师总结。战胜困难的格言: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能愿意尝试各种方法来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能掌握克服困难的方法,并获取快乐。

  (评价目标三) 附:板书设计

  战胜困难更快乐

  想办法、坚持不懈、不放弃、有自信……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什么是规则,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树立遵守规则的意识,懂得积极维护规则和改进规则。

  3.情感与态度

  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增强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懂得规则的重要性。

  难点: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规则吗?

  生:公共场合不许大声喧哗;不允许闯红灯;楼梯间不打闹;不能随便地乱扔垃圾…

  师:从同学们的讲述中,我们发现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规则。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新的一课《生活离不开规则》。

  二、共同回忆,畅谈感想

  出示教材58页图片,同学们,你们玩过这个游戏吗?这个游戏怎么玩?

  生:猫捉老鼠游戏。几个同学在圈内当老鼠,在圈里圈外穿插活动,一个同学在圈外当猫,猫只能在圈外活动,一旦老鼠出到圈外,猫就捉老鼠,被捉到的老鼠要表演一个节目……

  师:除了这个,你们还玩过哪些游戏?游戏规则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交流玩过的游戏,并讲述游戏规则。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讨论了游戏的规则、比赛的规则,其实,生活中也处处有规则。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规则?

  生: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公共场所不能吸烟;爱护草坪……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可以看出同学们都是知道规则的人。但有些同学认为:规则多了太烦人,定那么多规则干什么?你们有没有这么想过呢?下面我们通过三个活动了解一下规则的作用。

  1.没有规则行不行

  出示教材60页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规则,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班内展示。

  教师小结:古人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矩也可以换成规则,如果没有了规则,我们的学习、生活就都乱套啦!可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2.给规则分分类

  出示一组学校里、社会中涉及规则的图片。教师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规则。学生看图,参与讨论学校以及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规则。

  3.规则有什么用

  阅读课本61页阅读角,说说你看完后的感受,体会规则的作用。

  (不要小看规则,应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越是危急关头,越要遵守规则。)

  师:学你们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有没有不遵守规则的经历,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学生分享,并谈自己的感想。

  师生共同完成教材61页下方的表格。

  教师小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我们要严格遵守规则。

  【设计意图:通过影像资料等形式,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

  三、共同探讨

  1.这样对不对?

  观点一:公园里乱扔垃圾不对,但大家都在扔,我也就跟着扔。

  观点二:只要没人看到,没人管,就可以在公园里扔垃圾。

  观点三:我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者没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

  分组讨论:你怎么看待以上观点?

  结论:这三种观点都是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遵守社会生活规则不能只靠外在约束,更需要我们自己自觉遵守,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

  2.看图思考一一你会怎么办?

  件出示课本62、63页图片。

  思考:(1)生活中还有类似的行为吗?

  (2)为了解决这种状况,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小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请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并互相监督,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井然有序。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使他们明白,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遵守规则。】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知道了生活处处有规则,懂得了规则的重要性,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遵守规则,并监督、提醒他人遵守规则。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把“大拇哥”竖起来,送给每个值得我们为之点赞的人;

  2、学会努力完善自己的不足之处。

  3、学会拥有自信,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的更好,多努力就会有进步;

  4、知道“不能只说行,努力才能行”。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让每个学生都能树立正确的“自信观”,不过分自卑,也不过分自大。踏踏实实,努力进步,才是我们真正要学会的。

  教法:

  利用教材,相关课件即可

  教学准备:

  准备有关自信的名人实例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故事引导

  上世纪60年代,一个混血男孩出生在美国夏威夷的檀香山,他的父亲是肯尼亚人,母亲来自美国的一个中产家庭。男孩长大后就读于夏威夷一家私立精英小学,因为肤色问题的困扰,他在班上少言寡语。每当老师提问时,他的双腿就开始不停颤抖,说话也变得吞吞吐吐。老师无奈地告诉男孩的母亲,这个孩子连自己都不相信,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了。

  男孩的母亲并不认同老师的观点,她为男孩找了一份差事——课余时间在街区里挨家挨户订报纸。

  在母亲的鼓励下,男孩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他敲开了邻居家的门,努力地与他们沟通,征订报纸出人意料的顺利,几个邻居都成了他忠实的订户。有了挣“第一桶金”的经历,男孩从此说话不再结巴了,他从一个街区走到另一个街区,自信地敲开一家又一家的大门,订单也与日俱增,他第一次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多年以后,男孩才知道,他童年时获得的“第一桶金”浸透了深深的母爱。原来,母亲早就安排好了,她自己出钱请邻居们订报纸,目的就是给儿子一份自信。成功的'他握住母亲的手,任凭泪水肆意地奔流。是童年那份宝贵的自信让他一步步地走下来,成为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他就是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

  二、畅所欲言

  让学生们讨论从奥巴马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组织小组讨论,并让每一小组选出代表发言,说出自己的观点

  三、教师总结

  奥巴马不会因自己的肤色问题而变得自卑,相反,他十分自信,并且脚踏实地的努力,成就了今天人人尊敬的奥巴马。我们大家也是如此,凡事要有自信,并且要努力去做。没有自信,别人自然而然就会瞧不起你。有了自信,不实际去做也不行,别人就会认为你在吹牛。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做事情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2.初步养成做事认真细致的习惯。

  3.知道要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4.学习使用交流、讨论等方法,体验探究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知道要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初步养成做事认真细致的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小马虎”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看看他是谁呢?(课件出示马小虎)向马小虎打个招呼吧!

  (2)师:马小虎今天要去种树,愿意跟他一起去吗?(课件出示马小虎种树的故事情境图)

  (3)师:仔细看图,谁来讲讲这个故事?

  (4)师:你们认为马小虎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朋友?(引导学生回答马虎、粗心等)

  (5)师:像马小虎这样,做事不认真,粗心大意,没把要做的事情放在心上,就是马虎。怪不得他的好伙伴又给他起了另外一个名字呢,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因为马上虎做事情太马虎了,所以大家都叫他小马虎。(课件出示名字小马虎)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联系自身——捉马虎

  1、找学习上的小马虎

  ①师:小朋友,其实小马虎这个小毛病也来找过我们每个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找找吧!请大家仔细想一想,从开学到现在,你在学习上有没有像小马虎一样不认真、马马虎虎的?

  ②师:我们先来做小老师,给别人找找作业上的小马虎吧。(学生批拼音作业,找出错误的地方,上台来请同学订正)

  ③师:请作业正确的学生举手,你是怎么做的呢?说说怎样才能做到不马虎?

  ④师:请打开你们的语文、数学作业本,找一找自己作业本上的小马虎。(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交流,大家互相提个醒,以后改正这些马虎的小毛病)

  ⑤师:刚才我发现我们小朋友又找出了很多作业本上的小毛病,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小朋友平时的作业,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你能捉出其中的马虎吗?(课件出示学生错误作业,学生找马虎)作业本上的错误都是我们马虎造成的`,我们以后做作业可不能再马虎了,一定要认真检查呀。

  ⑥师:马虎这个小毛病有时很狡猾,有时候要别人提醒或要用时才会发现呢!仔细想一想,从开学到现在,你有没有忘记过做值日?忘带过小黄帽?有没有忘了带文具来上学?

  教师总结:小朋友的眼睛真亮,能再现这么多学习上的马虎。学习上有了小马虎,会影响我们的成绩,我们不知不觉还会养成马虎的坏毛病。以后我们可不能马虎呀。

  2、找生活中的小马虎

  ①师:小马虎不仅来到我们学校,有时还会跟着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到家里,再仔细想一想,在家里,你像小马虎一样做过马虎的事吗?

  ②师:你能找出他们马虎的表现吗?这样有什么不好?(课件出示情景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生活中的马虎事)

  教师总结:看来,我们生活中的小马虎还真不少呢,以后可得细心点,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呀!

  活动二:榜样导行——克马虎

  (1)师:一次次小小的马虎不但影响了我们的学习,还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同学们,你们愿意和马虎做朋友吗?要不要做小马虎?(2)师:刚才我们找到了这么多学习生活中的小虎,那我们怎样才能克服马虎呢?你们有没有好办法?(引导学生说出认真、不粗心……)

  (3)师: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和马虎做朋友,都想做个细心的小朋友,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其实啊,在我们身边就有好多做事认真的小朋友。(课件出示做事认真的小朋友的照片)请你为细心的小朋友带上小红花,并说一句表扬他(她)的话。

  活动三:游戏考验——练认真

  (1)师:小朋友,嘴上说说做事不马虎是很容易的,但真的要改掉马虎这个小毛病却很难,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传悄悄话”,老师要考考你们,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做到不马虎了。(学生分组玩游戏)

  (2)师:老师想知道你们说了什么悄悄话,其他组的小朋友也想知道。请每组最后听的小朋友来说说你们说的悄悄话。

  (3)师:小朋友们想想:什么原因使我们游戏失败了呢?(引导学生说出不仔细、不认真)

  (4)师:请胜利的小组说说怎样才能做好这个游戏。

  (5)师:做游戏时,听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听。还要记住,说的时候要说清楚。还想再玩一次吗?有没有信心胜利?希望大家能向胜利的小组学习,做到“听仔细、说清楚”,相信你们也会成功。(再玩说悄悄话的游戏)

  三、总结收获,感悟提升

  师:小朋友们,马虎的危害可真不小啊!马小虎找到了做事不马虎的秘诀,他编了首儿歌送给我们,提醒小朋友以后做事可千万不能再马虎了,大家一起跟老师读一读吧。(教师出示儿歌:小朋友们听分明,马虎危害可不轻。做的事情放心上,认真仔细不分神。做完记得要检查,才能做到不马虎。从小养成好习惯,长大干啥啥都行)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师拍手读后,师生再读一遍)师:只要记住认真、仔细,我们一定能行。

  四、拓展延伸,指导生活——巩固好习惯

  (1)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做游戏时要想做到不马虎就感觉很难了,要想养成不马虎的好习惯那就更难了,如果小马虎再跑出来找我们做朋友,你们还会理他吗?

  (2)师:老师有个好主意,今天老师送大家一朵“七色花”,你们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把你以前的小马虎填写在花瓣上,如果你改掉了这个坏毛病,就在这个花瓣上涂上你喜爱的颜色,等你把小马虎全都改掉了,那你的花就变成了神奇的“七色花”。然后把花拿到学校里来,我们把它贴在教室的墙上,看谁的“七色花”开得最早,开得最艳。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买东西的简单常识,教育学生从小增强作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2.使学生知道怎样挑选商品。

  3.使学生学会看商标、生产厂家及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使学生知道怎样挑选商品。

  2.使学生学会看商标、生产厂家及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的经验

  1.师:同学们,你们穿的衣服、书包里的文具以及吃的、用的东西都是哪儿来的?2.在生活中,你单独购买过哪些东西呢?在哪儿买的?你能为大家介绍介绍你去过的商场、商店吗?四人小组交流,并把你的答案写在书上。

  2.情景表演:买东西(课件出示)

  3.老师这几天学英语,准备买个复读机,你们能给我出出主意吧!

  过渡:看来别看你们人小,还是有着一定购买经验的。今天我想和你们谈谈买东西的学问。读课题《买东西的学问》。

  二.购物前注意的问题

  1.你在生活中买东西还有哪些经验呢?能给我们大家透露透露吗?这样买东西在生活中常常要用,我们为了便于同学们学以致用,老师把这一学问分为买东西前和买东西时

  师板书 ? 买东西前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货币三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货比三家?

  (2)怎样货比货?

  2.讨论以上问题:

  货币三家 ? ? ?价廉物美

  价格相近 ? ? ?选购商品质量优

  质量相近 ? ? ?够买价格低、质相近 ?售后服务好

  3.提问:售后服务好指的.是什么?

  4.教师小结:刚才大家讨论的这三点就是我们在选购商品时“货比三家”的方法。只有做到“货比三家”才能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所以俗话说“货比三家不吃亏。

  5.师生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货比三家不吃亏”的经验?

  板书:货比三家

  6.还有什么经验呢?其实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就是“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有正确的消费观,不要盲目追求档次、追求名牌。

  师板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 购物时应注意的问题

  1.过渡:同学都知道市场上的商品有好有坏,有真有假,因此,我们一旦决定在某个商店购买某种商品时,购买时还应注意些什么呢?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板书:学会砍价

  (2)板书:仔细购买

  我们在购买商品时还应注意什么呢?请同学们看图思考:(出示图)

  (1)小英在干什么?

  (2)小英会不会买东西?为什么?

  2.讨论交流:她会不会买东西?为什么? ?师板书:四看

  一看包装;

  二看生产日期、保质期;

  三看生产厂家、生产地址;

  四看食品安全标志;

  请一位同学,到上面表演,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一)老师提醒,首先要看包装是否完整,(二)再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尤其是到人流量较小的商店,一定得注意看食品是否过期了。吃了过期食品会生病的

  教师:希望你们今后购买食品时要仔细看看,不要再买过期食品了。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看生产厂家及厂址呢?

  (国家明确规定凡是带包装的食品,必须注明商标生产厂家厂址、生产日期 和保质期,不允许出售过期食品。如果遇到“三无”商品或生产日期、保质 期数字模糊时,应坚决不买。其实除了食品外,像化妆品、药品等也应特别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设想生答:还要看条形码是否清楚问:认真观察,条形码上有什么?(出示投影观察后小结

  (投影内容:条形码是商品的代码标记。它储存了商品的很多信息,印在商品的包装上,用于计算机识别。商品使用条形码不仅能防止商品被假冒,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而且提高了结款的速度和准确度。如果条形码印刷粗糙、模糊不清、颜色不对,就有可能是假冒伪劣商品。)

  3.继续讨论:那么,我们在购买商品时还要注意什么呢?请同学们齐读第三段,思考:购买商品时,除了注意生产厂家、厂址、生产日期和报质期,还应注意什么?(学生齐读课文)

  (三)讨论交流,板书:商标、开发票

  认识商标:商标是商品的标志,一般用文字、图形或记号注明在商品、商品的包装、广告上面。厂家在确定自己产品的商标后,都很重视,因为商标就是信誉,商标就是财富。对顾客来说,有商标的物品,一般不会是伪劣商品,质量可信。所以我们在购买商品时,要注意看有无商标。同学们,看这几幅商标。(出示放大的商标图案)思考讨论:

  1.这些商标分别表示什么商品?

  2.这些商标之间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有的表示该商标是注册商标,受法律保护,被盗用的可能性少;没有的表示没有到商标管理部门注册,它不受法律的保护,可能会被不法商家盗用。我们购买商品时,要买有注册商标或大家都认可的商标产品。

  3.为什么购买贵重物品和耐用物品要开发票?

  如果买到伪劣、假冒商品怎么办?(让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回答出他们的讨论结果)

  4.你学到了哪些经验,把它写下来

  四. 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的商品,是不是全部从商店里购买的?蔬菜、肉类、水果等,既无商标,又无生产地址,怎样购买?

  (购买这些肉类、蔬菜、水果,要讲究新鲜,方法是:一看,看外形和颜色;二 嗅,就是闻,如果有异味就是变质了。)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买东西的学问》,了解了一些简单的购物知识,当然,买东西的学问很多,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不断实践,一定会掌握更多更好的购物知识和方法。

  儿歌:

  买东西,学问多,仔细辨认不会错。

  冷静思考不上当,货比三家再选择。

  物美价廉又实用,聪明消费属于我。

  六、板书设计:

  买东西的学问

  买之前 ?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货比三家

  买时 ? ? ?学会砍价

  仔细购买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8

  一、能量朗读

  从今天起,我要高高地扔飞自己的梦想,积极乐观地生活和学习。

  我知道自己的梦想有多么重要。

  它就是一粒种子。

  无论我有什么样的梦想,上天都会来帮助我、成就我。

  我要成为这世界上自己最美丽的种子,让世界因我而美丽!

  二、引人讨论主题

  在假期里,我最开心的事就是看课外书了。我看了《夏洛的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要做好孩子》,《昆虫记》等20多本课外读物,每一本课外书都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看完书后我还写了几篇读后感。

  每年的假期爸爸妈妈都要带我出门旅游,而且旅游的.地方都是由我决定的。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了深圳,游览了深圳的旅游景点“世界之窗”,学到了很多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们还去了香港,游览了香港迪士尼乐园,海洋公园,星光大道等的旅游景点,开阔了我的视眼。

  三、小组讨论

  1、你认为什么是收获?

  (1)收取成熟的农产品

  (2)比喻获得成果或得到的战果

  2、举例说说你在假期中有哪些收获和感悟?

  (1)学钢琴、古筝等;

  (2)看《夏洛的网》、《小英雄雨来》《安徒生童话》等;

  (3)学做面包、炒鸡蛋等;

  (4)练钢笔字,毛笔字等;

  (5)游龙门、鸡冠洞等

  四、教师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快乐的暑假一晃就过去了。暑假是快乐的、有收获的。今后再遇到假期,我们一定要改正缺点,争取把假期过得更快乐、更充实、更有收获。

  五、经典观点

  辛勤的耕耘是收获之本,良好的付出是成才之道!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们明白坚持的意义;

  2、让学生们学会坚持。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理解容易,真正实施起来才是困难的。不能光说不练,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坚持的意义。

  教法:

  利用教材的例子引导学生,当他们处于这些情况下时,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同时,将可以化为现实的'例子,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并鼓励他们坚持。

  教学准备:

  搜索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能体现“坚持”的例子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游戏

  老师作为裁判,让学生们“金鸡独立”,看看谁站的时间最长。并让获胜的同学谈谈感受。

  二、由游戏引出“坚持”,为同学们解释坚持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故事引导(愚公移山)

  从前有个老人叫愚公,他已经有90岁了。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出行很不方便。有一天,他召集全家人开会,提议说要搬走这两座大山。愚公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于是全家人开始动起手来。一个月干下来,大山看上去都没有什么变化。村里有个老头叫智叟,他看到愚公一家搬山,开始笑话他们。智叟对愚公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搬得动这两座大山呢?愚公说:我搬不动了,我的儿子、孙子……子子孙孙,都可以搬。愚公不理会嘲笑,带着全家,继续搬。他们的精神终于感动了神仙,帮助他们搬走了大山。

  二、故事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什么困难,只要有恒心就可以解决。坚持才有收获。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探究、体验等学习活动中,初步认识到购物过程中有很多学问;感受到购物的乐趣;具有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2.具有初步识别商品及商品包装信息的能力;具有比较商品价格的能力;具有简单的消费者自我保护的认识和方法。

  3.初步掌握购物的'相关知识;了解在购物过程中消费者如何自我保护的一般常识,能购买简单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教学重点:

  识别商品及商品包装信息,比较商品价格;具有简单的消费者自我保护的认识和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消费者维权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

  1.准备一些食品包装袋、包装盒,准备几种不同的价签。

  2.条形码的图案及说明。

  3.准备一些售货凭证(发票、保修单、保修卡等)

  学生:

  1.收集一些食品包装袋、包装盒。

  2.与家长到附近的购物场所购物。

  3.准备一些售货凭证(发票、保修单、保修卡等)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商品价格的秘密。

  教学目标:学生在探究、体验等学习活动中,初步认识到购物过程中有很多学问;具有比较商品价格的能力;具有初步识别商品及商品包装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购物的相关知识;了解在购物过程中消费者如何自我保护的一般常识,能购买简单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购买物品要注意:

  物美价廉

  实用必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初步掌握购物的相关知识;了解在购物过程中消费者如何自我保护的一般常识。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自我保护。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3.15特别行动

  教学目标:

  1.了解挑选商品的基本常识;

  2.引导学生在自己及家人的消费经验上,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积极的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收集与3.15有关的资料。食品包装点,“三无食品”等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3.15特别行动

  协会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