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28 16:46:5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3的倍数的特征(P19及P20题4~5)

  教学目标:

  ① 使学生通过操作自己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并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

  ② 能应用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③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

  ④ 让学生在探索发现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求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自学内容 P19 做一做,P20的T4-11

  1、判断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18,25,46,85,100,325,180,90

  2、说一说2、5的倍数它们有什么特征呢?

  3、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

  4、你们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尝试练习

  1、试着完成P19的做一做练习

  2、判断下列数哪些是3的倍数?

  33 34 27 180

  69 390 405 300

  二、汇报展示:

  同学们,你们只要随便说一个数,我就能很快说出它是不是3的倍数,你们相信不?

  1、学生猜想:

  (1)个位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2)个位是2、5的数是3的倍数;

  (3)个位是1、2、3、5、6、8、9的数是3的倍数;

  (4)个位是0-9的数是3的倍数

  ……

  2.验证猜想。反馈3的倍数的特征。

  (1)思考并回答

  ①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

  ②要想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应该怎样做?

  (2)学生反馈:(根据学生说的逐一板书,先找出一些3的倍数)

  1×3=3 5×3=15

  2×3=6 6×3=18

  3×3=9 7×3=21

  4×3=128×3=24

  (3)观察:3的倍数的各位数字又什么特征?它是不是3的倍数?其它位数又什么特征?

  (4)提问:如果老师讲这些3的倍数的各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

  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分组讨论,汇报)

  得出结论: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字相加,他们的和是3的倍数。

  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是3的倍数呢?

  210,54,216,129,9231,9876543204

  (5)小结: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练习:完成P19做一做

  三、反馈检测:

  1完成P20题4~5

  2(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它是3的倍数

  3□5□1646□400□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它成为偶数,并且是3的倍数。

  □7 3□ □06 □0 □8 1□□

  (3)有一个数有因数3,又是5的倍数,在两位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在三位数中最小的一个数是。

  四、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五、附检测题

  1、用1、2、9三个数字排成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有____

  2、按要求,在下面的 ( )里填上一个不同的数字。

  (1)是2的倍数:3 ( ) 3 ( ) 3 ( )

  (2)是5的倍数:20 ( ) 20 ( ) 4 ( )5

  (3)是3的倍数:4 ( ) 8 ( )6 4 ( )6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89页的内容及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并总结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操作用长方形纸片(长3Cm,宽2Cm)与方格纸。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前面,我们通过研究两个数的因数,掌握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在数轴上标出4、6的倍数所在的点。

  拿出老师课前发的画有两条直线的纸。

  在第一条直线上找出4的倍数所在的点,画上黑点。在第二条直线上找出6的倍数所在的点,圈上小圆圈。

  2.引入公倍数。

  (l)学生汇报,多媒体课件出现两条数轴,并根据学生报的数,仿效出现黑点和小圆圈。

  (2)观察:从4和6的倍数中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回答后,多媒体课件演示两条数轴合并在一起,闪现12和21。

  (4)我们发现:有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如果让你给这些数起个名,把它们叫做4和6的什么数呢?(板书:公倍数)

  说说看,什么叫两个数的公倍数?

  3.用集合图表示。

  如果让你把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公倍数填在下面的'图中,你会填吗?试试看。同桌两人可以讨论一下。

  4.引人最小公倍数。

  学生汇报后问:

  (1)为什么三个部分里都要添上省略号?

  (2)4和6的公倍数还有哪些?有没有最大公倍数?

  (3)有没有最小公倍数?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几?(板书:最小公倍数)

  4的倍数6的倍数

  4,8,

  16,20,…

  12,24,

  4和6的公倍数:

  5.引出例1。

  前面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时,我们研究了用正方形地砖铺地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一个用长方形墙砖铺成正方形的实际问题出示例1。

  (1)操作探究。

  学生任意选择操作方式。

  ①用长方形学具拼正方形。

  ②在印有格子的纸上面画出用长方形墙砖拼成的正方形。边操作、边思考:拼成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与长方形墙砖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2)反馈并揭示意义。

  ①请选用第一种操作方式的学生上来演示拼的过程,并说一说拼出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老师根据学生的演示板书正方形边长,如6dm

  ②请选第二种操作方式的学生汇报,老师让多媒体课件闪现边长为6dm、12dm……的正方形。

  ③正方形边长还有可能是几?你是怎样知道的?

  ④观察所拼成的边长是6dm、12dm、18dm…的正方形与墙砖的长3dm、宽2dm的关系。体会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是3和2的公倍数,而6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思考: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最小公倍乘2乘3…就是这两个数的其他公倍数。)

  ⑤阅读教材第88、89页的内容,进一步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实际意义。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画一画,说一说。

  小松鼠一次能跳2格,小猴一次能跳3格,它们从同一点往前跳,跳到第几格时第一次跳到同一点,第2次跳到同一点是在第几格?第3次呢?

  引导学生将本题与例1比较:内容不同,但数学意义相同,都是求2和3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完成教材第89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思考,写出答案并交流:4人一组正好分完,说明总人数是4的倍数;6人一组正好分完,说明总人数是6的倍数。总人数在40以内,所以是求40以内4和6的公倍数。

  (3)独立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2题。

  (4)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1题。

  指导学生找到写出两个数的公倍数的简便方法,先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用最小公倍数乘2、乘3.得到其他公倍数。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并通过解决铺长方形地砖的问题,了解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最小公倍数(一)

  4的倍数:4、8、12、16、20、24、28、36……

  6的倍数:6、12、18、24、30、36……

  4和6的公倍数:12、24、36……

  4和6的最小公倍数:12

  教后反思:

  优点:本节课主要学习怎样进行约分,在学习中让学生自己总结方法,找到约分的技巧,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总结出约分时的注意事项。本节课教学内容充实,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不足:首先在分层练习的时候题目较简单,没有体现由易到难,分层练习这个过程。其次本节课从整体上来说更像一节纯粹的做练习课,缺乏必要的讲解和语言文字的修饰,更只是简单的习题罗列。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人教版)第19—20页,练习五中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具:各种长方形状的纸盒,一本厚书,一个木块,一个玩具魔方,一个小足球,一个油漆筒,多媒体计算机硬、软件一套。

  学具:每人准备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纸盒。

  设计思想:

  根据本节课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教材的编写特点,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新课的引人顾及到知识的衔接及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开门见山,直接引人课题。诱使学生的思维在新旧知识矛盾的焦点上迅速展开。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整个教学过程力求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国出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让他们有充分的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认识活动的主人。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等实践活动,逐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3、长方体立体图的教学,改变以往由教师包办的做法,通过引导学生不定位观察、定位观察逐步抽象得出。这样的设计可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长、宽、高的教学,注意在"变式"中理解,通过把长方体的横放、竖放、侧放,使学生真正理解长、宽、高的含义。

  4、本节课注意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功能,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用实物演示有困难的地方,均自行设计了一些电脑软件,使原来实物不好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示,从而有放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5、练习设计力求重点突出,层次清楚,题型多样,针对性强。并注意面向全体,讲练结合。除充分利用好课本中的习题外,还精心设计了填空、判断、选择和想象练习,既保证全体达标,又促进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用投影出示下面各图:

  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几何图形?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都是平面上的图形,我们把它们叫做平面图形。(板书:平面图形)

  教师走到讲桌前,揭去盖布,露出课前老师准备好的各种实物。提问:讲桌上的这些物体的形状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

  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板书:立体图形)在立体图形中,有一种形状叫做长方体,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样的物体。(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新课教学

  (一)实物感知,形成表象。

  师:在一年级的时候,同学们初步认识过长方体,谁愿意到前面来,把长方体形状的物体给大家找出来。

  学生找完后提问:这个玩具魔方是什么形状?这个油漆筒呢?这个小足球呢?然后告诉学生:这几种形状的物体我们以后再研究。(把玩具魔方、油漆筒和小足球从讲桌上拿走)

  师:除了讲桌上这些物体,你们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长方体的?

  (学生举出日常活中各种长方体形状的物体)

  (二)指导观察。总结特征。

  师:(指讲桌上的实物)为什么说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呢?长方体有哪些特征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1、面的认识。

  师:(出示一个用电线围成的长方形框)大家知道,长方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边说边把长方形框展开)你们看,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边说边把长方体纸盒展开)

  学生很容易说出:长方体是由面围成的。(板书:面)

  师:(出示一个长方体纸盒,并用手摸长方体的一个面)同学们看,这就是长方体的一个面。拿起自己的长方体,摸一摸长方体的面。

  学生摸完后提问:你有什么感觉?

  师:现在你们用左手拿起自己的长方体不要动,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

  学生数完后,找二至三人回答。(板书:6个)

  师:(结合手中的教具介绍)根据长方体面的位置,我们分别把它们叫做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从位置上看,前、后两个面正好是怎么样的?

  启发学生说出:前、后两个面正好是相对着的。

  师:我们把这样的两个面叫做一组相对的面。找一找,长方体一共有几组相对的.面?

  指名回答后,让学生在老师的长方体上指一指是哪三组。

  师:现在,你们拿起自己的长方体进一步观察,看一看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通过学生观察得出两种情况:一种是6个面都是长方形;(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另一种情况是有4个面是长方形,另外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板书: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然后,让学生分组测量长方体前后、左右、上下面的长和宽,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长和宽分别相等。

  师:由相对的面的长和宽相等,我们可以进一步知道,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怎么样?

  启发学生说出: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师:是不是这样呢?同学们看屏幕,我们验证一下。

  媒体演示:屏幕上先出现6个长方形,再慢慢围成一个长方体,并将围成的长方体旋转一周。然后依次抽出长方体的后面、下面、左面分别同它们的对面比较,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师:谁能把长方体面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2、棱的认识。

  师:现在我们继续观察,同学们用于摸一摸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学生可能说有一条边)

  媒体演示:屏幕上分别闪动前面和上面,再出现两个面相交的边。

  教师指出:我们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板书:棱)

  师: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多少条棱?

  指名回答数的结果。(板书:12条)

  师:为了使同学们更清楚地观察长方体的棱,同学们看屏幕,我们看一看棱的框架。

  媒体演示:隐去长方体的6个面,出现12条棱组成的框架,并将此框架旋转一周。

  师:注意观察屏幕上这4条红色的棱(媒体演示:将左右方向的4条棱从左往右逐渐变成红色)它们的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启发学生说出:这4条棱互相平行。

  师:我们把这样的4条棱称为→组相对的棱。从棱的框架中很容易看出,长方体一共有几组相对的棱?

  学生回答后,教师将另外两组棱分别变成绿色和蓝色。

  师:现在你们量一量长方体每条棱的长度,看一看,哪些棱的长度是相等的?

  通过测量使学生发现: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板书: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媒体演示:分别抽出三组棱进行比较,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师:谁能把棱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3、顶点的认识。

  师:同学们接着观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

  (学生可能说有一个角)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什么叫角,并画角研究它的构成,使学生知道刚才看到的不是角而是顶点。

  媒体演示:先闪动三条棱,再闪动三条棱相交的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板书:顶点)

  师: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指名说出数的结果。(板书:8个)

  师:刚才我们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三个方面观察了长方体,现在同学们看屏幕,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

  媒体演示:依次隐去6个面,再分组闪动12条棱,最后一次闪动8个顶点。

  师:现在谁能把长方体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以后,我们要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长方体,要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去分析。

  (三)认识长方体的立体图。

  师:刚才我们认识的这些长方体,如果把它们画下来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如何画图表示长方体。

  师:请同学们拿起自己的长方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看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

  学生观察后发现:最多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师:现在你们把自己的长方体放在课桌的左上角进一步观察,你看到了哪三个面?哪三个面看不到?

  师:(出示一个长方体)我们把这个长方体如果放在左前方观察,所看到的这个长方体如果画下来就是这样的。(媒体演示)在这个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

  【教学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再来进行学习的,它将为后面继续学习小数乘法的应用及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在本课中,学生要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情境引入,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接着让学生体验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理解小数的意义,通过单位转化来初步感知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在第2页,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来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为铺垫,也有了较好的数感,这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正迁移的作用。学生的思维是以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正在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学生要抽象的用两次转化的思想来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他们的概括、归纳能力还处于薄弱阶段,所以不要求他们准确的用数学语言描述出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小数乘整数的 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学会简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获得运用已学的知识解 决新计算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具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生活情境,提出问题(预计1-2分钟)

  1.课件呈现,寻找信息

  设问: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呢? 2.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说一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买3个3.5元的风筝多少元钱” 的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追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板书)

  二、尝试练习,探究算理(预计23-25分钟)

  (一)探究算理 1.估算范围

  (1)估一估:3.5×3大约是多少?

  (2)算一算:学生估算,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结果: 估算1:

  3.5×3≈3×3=9 比9多

  估算2: 3.5×3≈4×3=12 比12少

  估得3.5×3的积的范围大致在9和12之间

  2.感知算理

  (1)算一算:要想知道3.5×3精确值是多少,可以怎样计算? 学生在草稿本上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巡视期间,师抽生板演 板演展评

  (2)说一说:抽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3个3.5就表示3个3.5的和,这就是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小数的和的运算。

  把小数拆分成整数 把3.5变成3元5角,先3元乘3,再5角乘3,最后把它加起来 。

  利用竖式的计算方法,把元转化成角来计算,即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来做。

  引导:第三种方法中把小数转化成整数,那你是怎么想的呢?

  小结:3.5转化成35,也就是小数点向又移动了一位,即扩大到原来的10倍,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要使积不变,就要缩小到原来的1/10,所以结果就是10.5

  3.明确算理

  (1)想一想:现在老师手上只有一根4.6米长的线,老师放风筝需要5段这样长的线,你知道老师需要线的长度是多少米吗?先自己独立思考,如果无从下手的同学,可以向老师要准备题,,如果还是有困难,可以自学课本,也可以向同学老师请教。

  (2)算一算:学生在草稿本上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巡视期间,师抽生板演 板演展评

  引导:你是怎么想的呢?

  (3)说一说:抽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预设:

  4.6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X5X5缩小到原来的1/10 2 3 0 引导:横式上的积为什么是23呢?

  小结:根据小数的性质,积的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二)概括算法

  (1)观察:观察上面竖式,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2)想一想:小数乘整数应怎么计算?

  (3)说一说:请同桌互相说说你的发现和计算方法。

  小结: 1.看:把小数乘整数看做整数乘整数,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2.数:数因数有几位小数

  3.点: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要把“0”去掉

  三、拓展应用,巩固新知(预计13-15分钟)

  (一)基本技能练习

  1.计算

  想一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用竖式计算

  12.4×7 12.04×5 12.25×8 10.25×8 3.森林医生

  1.7处方 1.6 处方 × 5 × 5 8.5 8.0 (二)计算方法应用

  (1)下图是一块长方形菜地。如果宽扩大到原来的1.6倍,则菜地的面积会增加多少平方米? 12米

  (2)要下雨了,小丽看见远处的闪电,4秒后听到了雷声,闪电的地方离小丽有多远?(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0.34千米/秒 )。

  (三)思维发展练习

  四、课堂总结,深化新知(预计3-4分钟)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你认为还有什么地方要用到转化的思想 五、当堂检测,知识落实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2.计算下面各题

  2 .60.4 70.9 5 10.4

  X 5X 1 5X4 X 9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教科书116~117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包装的学问》是综合实践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学习:在生活中将多个相同长方体物体进行包装时应怎样选择最优策略的技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包装一个长方体物体开始,逐步增加相同长方体物体的个数,通过动手操作、感悟,再动手操作、再感悟,加上适当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最终寻找出包装多个相同长方体物体的最优策略。

  教学设想

  《包装的学问》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大都接触过物品的包装,清楚地意识到用包装纸包装物品就是求物体的表面积。包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所以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了帮小明设计包装方案的情境,对学生渗透感恩教育。让学生在猜想验证中经历包装的过程,综合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解决如何节约包装纸的问题,体现数学的优化思想。同时也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中的包装才是大学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2、能力目标: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亲历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3、情感目标: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增强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并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难点:灵活、快速地找出最优的包装策略。

  学法指导

  小组分工,合作交流,探究规律。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4盒英语磁带、长方体模型。学具:英语磁带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1、课件出示包装精美的礼物。

  同学们,这些礼物漂亮吗?漂亮在哪里?(包装)包装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些包装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

  2、揭示课题。

  同学们,孝心爱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明为了感谢妈妈对自己的关爱,特意为喜欢音乐的妈妈精心挑选了一套共4盒的音乐磁带。小明想亲手将这套磁带用彩纸装饰起来。你愿意帮他设计一个既美观又节约的包装方案吗?注意包装时要考虑节约美观。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包装的学问。板书课题:包装的学问。

  【设计意图:情境引入,提出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渗透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二、复习。

  1、要算出需要多少包装纸,要用到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长方体的表面积)你还记得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吗?

  2、你会计算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吗?

  3、出示实物长方体,介绍长方体的各个面。强调长方体最大的两个面我们叫它大面,最小的面叫小面,中间大的面叫中面。

  三、探索新知

  (一)课件出示一个礼品盒,算出包装一个礼品盒需要多少包装纸。

  师:你能算出包装一个礼品盒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吗?(接口处不计)

  师:要求需要多少包装纸,就是求礼品盒的什么?谁愿意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求包装纸的'面积就是求礼品盒的表面积:(20×15+20×5+15×5)×2

  =(300+100+75)×2 =475×2 =950(cm2)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求包装纸的大小就是要求表面积。】

  1、将两个礼品盒包装在一起。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要把两个礼品盒包成一包,你能设计出几种包装方案?哪一种包装方法最节约包装纸。

  2、验证猜想:小组分工、合作交流,学生动手摆一摆。(学生用英语磁带摆一摆)

  (1)摆一摆,有几种包装方法?

  (2)请学生上台摆出3种不同的包装形式。

  (3)请学生看着这三种包装方式,先估一估,哪种包装方法最节约包装纸?为什么?【设计意图:渗透有序思维的数学思想,以点带面,着眼长远。】

  (4)在实验报告卡上做好数据记录。记录重合面、长、宽、高4栏的数据。

  实验报告:两个礼品盒的包装

  包装方法重合面长宽高计算表面积的算式包装纸(cm2)(cm)(cm)(cm)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3、学生演示:展示不同的包装方法。

  4、师生整理出三种包装方法。(课件出示)

  5、师:你发现哪种包装方法最节约包装纸?

  6、生:隐藏起来的面积越大,露在外面的面积就越小,也就是表面积越小,越节约包装纸。

  7、小结:节约包装纸的方法是:重叠的面积越大,包装纸的面积越小。(板书)【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重点研究的内容,分两个层次进行:先研究包装方案(即方法)的多样化,再估一估,验一验,探究节省包装纸的问题(即策略最优化),使部分学生初步意识到重叠的面积越大,包装的面积越小。】

  8、师:这是我们通过拼摆、猜测得出的,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现在我们用计算的方法来验证。

  9、各小组用实验报告卡上记录的数据计算,注意小组内的分工。

  10、学生汇报各种包装方法的计算结果,课件出示不同的计算方法。

  11、课堂小结:通过计算验证了重叠的面积越大,包装纸的面积越小。

  12、师:同学们,除了用这种方法,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包装纸的面积就是用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减去重叠的面积)

  13、课件出示3种包装方法,问:同学们,用第二种方法计算,你会使用简便方法吗?

  14、引导学生得出:只要算出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再分别减去重叠面积就可以了。

  15、学生汇报计算结果,教师课件出示。再次验证了重叠的面积越大,包装纸的面积越小。

  【设计意图:渗透猜想→验证的数学思想,先让学生猜一猜把两个礼品盒包成一包,你能设计出几种包装方案?哪一种包装方法最节约包装纸。再让学生验证猜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再利用多种方法求出拼在一起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相信学生亲历这样的学习过程,一定会对所获得的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6

  设计说明

  最小公倍数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因数和公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以后学习通分做准备。这节课以概念教学为主,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建立概念,用学生自己想到的方法尝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直接从复习倍数引入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展示各自不同层次的思维能力。通过直接引入主题的方式让学生很快进入到本课教学重点的学习中,有针对性的.练习也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把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倍数。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倍数,谁能举例说几个3的倍数和2的倍数?

  预设生1:3的倍数有3,6,9,12,15,…

  生2:2的倍数有2,4,6,8,10,…

  质疑:为什么在说倍数时要加省略号?(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要加省略号)

  2.在表中标出倍数。

  课件出示教材81页数表,提问:在这张数表中有多少个数?(50个数)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表中用“○”标出4的倍数,用“△”标出6的倍数。(学生操作,展示结果)

  师:观察标出的数,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合作探究,发现新知

  1.观察表格,找出4和6的倍数。

  (1)4的倍数有4,8,12,16,…,48。

  (2)6的倍数有6,12,18,24,30,…,48。

  2.明确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1)认识公倍数。

  师:在标4和6的倍数时,你们发现了什么?(有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

  师:能举例说明吗?(如12,24,36,48,这些数既标有“○”,又标有“△”,所以它们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

  师:在数学上把这些数叫作4和6的公倍数。总结一下什么是公倍数。

  (公倍数就是几个数相同的倍数)

  (2)认识最小公倍数。

  总结:12就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

  质疑: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呢?为什么?(没有,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根据数表完成下面的填空。

  4和6的公倍数有( )。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 )。

  3.提问: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找公倍数的?(列举法)

  4.表示两个数的公倍数。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两个数的公倍数呢?

  (1)课件出示集合图。

  (2)让学生独立填写,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写。

  (学生独立填写,在汇报时,教师应重点强调填法)

  展示答案:

  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表示4和6的公倍数。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例题的学习总结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利用知识迁移,独立填写空白集合,加深学生对公倍数意义的理解。

  ⊙巩固练习,提升反馈

  1.完成教材82页“练一练”3题。

  (学生独立思考,明确题意,求出最小公倍数,然后在小组内讨论有什么发现,师生共同总结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完成教材82页“练一练”4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汇报,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内化、反思和巩固。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82页“练一练”1、2题。

  板书设计

  找最小公倍数

  4和6相同的倍数是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质数、合数的意义。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什么叫因数?

  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和偶数)

  教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

  【新课讲授】

  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

  (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学生动手完成)

  点四位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注意指导。

  (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填写下表)

  (3)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

  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

  教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判断。

  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 22 29 35 37 87 93 96

  教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

  质数:17 29 37

  合数:22 35 87 93 96

  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

  (2)汇报:

  ①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

  ②用筛选法排除。

  ③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四的第1~3题。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

  学生畅谈所得。

  课后习题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3)在1,2,3,4,5,…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 )

  (4)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 )

  (5)在自然数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 )

  (6)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

  (7)在自然数中,有无限多个质数,没有最大的质数。( )

  板书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8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堆放情景,经历探究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多个正方体盒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和学生共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露在外面的面的有关内容。

  教师提醒学生要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全面。

  二、课堂练习:

  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发给多个小正方体模型。

  学生按照课本习题中的摆放方式摆放好,并完成课本上的列表。

  学生做(3)题,让学生观察随着小正方体个数的增加,露在外面的面数变化有什么规律?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露在外面的面

  随着小正方体个数的增加,露在外面的面数变化有什么规律?

  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9

  一、说教材

  《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41-42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的基础上,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之后的教学内容,《体积与容积》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二、说教法:在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手、眼、脑、口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建立有关体积和容积的正确表象,从而切实掌握所学的知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三、说学法:

  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小组交流

  四、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五、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难点:建立体积和容积的表象。

  突破方法:通过演示,引导学生观察,使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变得直观,容易理解。通过直观的比较使学生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区别与联系。

  六、说教具

  两个量杯、两个大小不同的水杯、形状不同的石块、小正方体、水。有关课件、茶叶罐,可乐瓶等容器。

  七、说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出示课件乌鸦喝水动画视频。

  师:看完了动画片,谁能说说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呢?水面为什么会上涨呢?是不是原来的水增加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概括出:小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间。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物体所占空间有大小。

  师: 我们周围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只不过有的占的空间大,有的占的空间小。例如,课桌占的空间大,墨水瓶占得空间小;我占的空间大,粉笔头占的空间小;教室占的空间大,黑板擦占的空间小。你能这样的对比着举几个例子说一说吗?(同桌互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为下面的探索活动做好铺垫。)

  2、提出问题,讨论解决方法。

  出示两块形状不同的石块,(一块扁状,一块球形的)谁占的空间大呢?,(1)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

  (2)指名说说看法。

  师:看来,只凭观察我们无法判断谁占的空间大,谁占的空间小了。那你能不能想想办法,看看究竟谁占的空间大呢?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不仅增强了学生探索的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能力。)

  3、观察实验,感知体积的意义。

  演示:将两块石头放入两个装有同样多水的杯子里。

  师: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口答后,师追问:

  师:水面为什么会升高呢?上升的高度一样吗?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引导生理解:两块石块在量杯中都会占一定的空间。所占的空间大,水面上升的就高;所占空间小,水面上升的就少。

  从而揭示课题: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同时出示课件)

  现在你能用“体积”这个词来分别说说课桌、墨水瓶、教室和黑板擦吗?如:课桌墨水瓶比,课桌的体积大,墨水瓶的体积小。。。。。。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有空间的大小不同。学生经历了实验、观察、交流等探究过程,感知了体积的实际含义。)

  4、认识容积。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物品,都可以用来装东西。如:可乐瓶,茶叶罐,水杯,胶水瓶,

  像量杯、纸箱、可乐瓶,茶叶罐这样能装其它东西的.物体叫容器。你还知道哪些容器?哪些容器装的东西多,哪些容器装的东西少?(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容器。)

  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装满水的水杯,问:哪个水杯装的水多?

  引导学生认识:两个杯子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是不同的。

  揭示: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这个容器的容积。

  师:杯子里装满水,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茶叶罐装满茶叶,茶叶的体积就是这罐子的容积。

  5、区别体积和容积。

  出示:用来装小正方体的塑料盒和正方体教具。

  师:谁能指出这两个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呢?

  交流中使学生明白:这两物体体积相同,但正方体教具没有容积。只有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具有容积。引导学生发现:一般情况下,物体的容积比体积小。

  。

  出示课件:体积与容积的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感知“容积”和“体积”的联系和区别,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三)解决问题,巩固应用

  1、试一试(P42)

  出示两个相同小正方体让学生比较大小,然后用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摆出形状不同的物体,让学生判断它们体积的大小。

  师: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体积的大小与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无关。(同时出示课件)

  2、课件出示:(第42页“练一练”的第4题)

  (1)搭出两个物体,使它们的体积相同。

  (2)搭出两个物体,使其中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另一个的2倍。

  (学生先独立按要求操作,然后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学生搭出的图形可能会不一样,这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体积相等,形状可能不一样,这样可以为下一题的练习打下基础。)

  3、说一说。(第42页“练一练”的第1、2题)

  (课件出示插图,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指名回答,说出理由。)

  4、想一想。(第42页“练一练”的第3题)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是所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四)评价体验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对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0

  设计说明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求图形面积的方法,积累了一些求图形面积的实际经验,针对学生的学情,本节课是这样设计的:

  1.通过具体情境提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问题。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复习这些知识时,逐步将问题转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上,从而使学生感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也容易引起他们认知上的冲突。

  2.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导方式。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遵循了概念教学的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现已有的知识表象,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和推理,概括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灵活多样的练习,巩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平行四边形纸片 方格纸剪刀

  学生准备 硬纸板做的平行四边形 三角尺 剪刀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公园里的一块长方形空地的示意图:长10米,宽6米。

  提出问题:同学们,公园里有一块空地要进行绿化,你能算出这块空地的面积是多少吗?

  生:10×6=60(平方米)

  师:除了用计算的方法,我们还有其他的方法得到图形的面积吗?

  生:数方格。

  2.出示空地中间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区域,底边6米,斜边5米,高3米。

  提出问题:这块地是什么形状的?你们能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它的面积吗?

  3.学生回答后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对主情境加以修改,先来复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同时又巧妙地引入新内容,激起学生的大胆猜想,体现出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积极性。

  ⊙猜想尝试,获取新知

  1.出示教材53页问题一。

  师:我们会求什么图形的面积?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求图形的面积?

  学生讨论,猜想求这块空地面积的方法。

  预设

  生1: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因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也是对边相等。

  生2:把平行四边形的相邻的两边相乘。

  过渡:究竟哪种方法可行呢?我们该如何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呢?

  2.借助方格纸数一数,比一比。

  师:以前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那么用这种方法能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1)请大家仔细观察方格纸上的两个图形,数一数。

  (2)得到结论:长是6米,宽是5米的长方形面积时30平方米,而底边是6米,斜边是5米的平行四边形所占的小方格数不够30个,也就是不足30平方米,我们不能用邻边相乘的方法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提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你是怎样数出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18=6×3,其中18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6和3分别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提问:难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用底乘高来计算吗?我们会求长方形的面积,你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了图形的面积,这种方法是学生熟悉的、直观的计算面积的方法。同时呈现两个图形,暗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为下面的探究做了很好的铺垫。

  3.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下面我们来剪一剪、拼一拼。看看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究竟有怎样的联系。(出示课堂活动卡)请大家根据课堂活动卡来完成活动。

  (1)质疑:上面的方法有一个相同之处,都是沿高剪开。为什么一定要沿高剪开呢?

  释疑:只有沿高剪开,才能出现直角,才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2)师生共同总结。

  ①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了长方形。

  ②剪拼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相比,面积不变。

  ③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3)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Sah

  (4)梳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

  师:刚才大家在剪拼的时候,都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了长方形,你们为什么都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呢?

  (学生汇报)

  师小结:同学们总结出的方法,其实就是数学上的转化法。通过转化,我们可以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解决新问题。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我们可以应用这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索、交流空间,使学生在剪、拼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中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与转化后的长方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探索活动中,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同时也使学生学到了怎样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出圆的各部分名称,发现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及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圆规、尺、线、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欲,激发兴趣

  二、动手实践,发现新知

  1、做车轮(画圆)

  2、安车轴(认识圆心)

  3、装钢丝(认识半经、直经)

  4、认识半经与直经的关系。

  5、反馈练习。

  三、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四、解决实际问题

  五、全课小结

  1、 揭题。

  2、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感受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3、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商的近似数,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求商的近似数与积的近似数的异同。

  教学准备

  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按照要求写出表中小数的近似数。(PPT课件出示题目。)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

  2.求出下面各题中积的近似值。(PPT课件出示题目。)

  (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2.83×0.9;

  (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1.07×0.56。

  3.揭示课题:我们已经会求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数了。在小数除法中,常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虽然除得尽,但是商的小数位数比较多,实际应用中并不需要这么多位的小数,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6。

  (1)出示例6题目信息。(PPT课件演示。)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中的信息自主列式计算,并指名板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给予适当指导。)

  (3)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还除不尽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在计算价钱时,通常只精确到“分”,这里的计量单位是“元”,那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①学生回答后,修改自己的计算过程,得到19.4÷12≈1.62(元)。

  ②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两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三位小数,再将第三位小数“四舍五入”。

  (4)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精确到“角”,又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一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二位小数,再将第二位小数“四舍五入”。(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①通过上面的两次计算,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数?

  ②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6)介绍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时,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可以不用再继续除,只要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

  ①如果余数小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下一位商小于5,直接舍去;(PPT课件演示例6精确到“角”的计算过程。)

  ②如果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下一位商等于或大于5,要在已求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PPT课件演示例6精确到“分”的计算过程。)

  2.对比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的异同。

  (1)对比求“1.07×0.56”的积的近似数与求“19.4÷12”的商的近似数,想一想,它们在求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PPT课件演示。)

  (2)思考: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PPT课件演示。)

  (3)引导学生交流、概括。(PPT课件演示。)

  ①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②不同点:求商的近似数时,只要计算到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就可以了;而求积的近似数时,则要计算出整个积后再取近似数。

  三、巩固应用:

  1.基本练习。

  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

  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②集体订正,着重让学生明确每一小题除到第几位小数,然后怎么取近似数。

  2.提高练习。

  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1)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

  (2)求商的近似数时,精确到百分位,就必须除到万分位。( )

  (3)求商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一样,必须先求出准确数。( )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从生活情景入手,让学生知道数学源自于生活,很大空间给了学生独立思考,在真实化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数学。在教学例7的时候,以谈话方式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利于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经历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更加能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

  学生总结出方法后,再进行加强联系。但在练习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还是不能明白“比要求多除一位”的意思,比如要求商保留三位小数,学生做竖式时就只除到小数第三位,没有多除一位,导致结果出错。因此,只要不断强调方法中加强巩固,学生熟悉了自然错误就减少了。

  在求商的近似数时,学生最感到困难的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保留,提醒学生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有时要用“进一法”,有时用“去尾法”,我让学生举例说说什么时候“进一”,什么时候“去尾”,帮助学生理解。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页例2、“做一做”和练习十五的第3、4题。

  【教学目标】

  1.运用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程,并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2.掌握解方程的正确格式和写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迁移能力。

  【重点难点】

  1.正确、熟练地解方程。

  2.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

  1.解方程。

  x+5.7=10 3.5+x=15

  2.问题:等式的性质是什么?什么是方程的解,什么是解方程?

  学生回忆后交流汇报。

  3.导入新课: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解方程,这节课继续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并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教学例2。

  (1)出示例2:解方程3x=18。

  师:怎样变换,才能使方程保持平衡,又能得出x等于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相互交流。

  引导学生明确: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左右两边完全相等。

  学生独立解答写出过程,并检验。

  全班交流,你能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吗?根据什么?

  根据学生口述的结果,教师板书。

  解:3x=18

  3x÷3=18÷3

  x=6

  检验:方程左边=3x

  =3×6

  =18=方程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强调: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相等。解方程时,要注意等号对齐,检验过程要写清楚,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

  (2)即时巩固。

  解方程:45x=9 3.6x=7.56

  【课堂巩固】

  完成课本第68页“做一做”第1题的后3题,第2题的后1题。

  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解答过程,分两组,每三名学生一组进行板演,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讲解。

  强调注意:2.1÷x=3这道题,先左右同时乘以x,再求解。

  答案1.:x=4,x=2.1,x=0.7。

  2. 3x=8.4 x=2.6

  【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呢?

  小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解方程要注意: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时,要注意等号对齐,检验过程要写清楚,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

  【课后作业】

  练习十五第3、4题。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

  (2)、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图表描述事件或行为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确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直观、简明的确特点,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与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图表,并能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学难点:怎样看图,如何用语言去描述事件发生的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互动游戏、揭示课题

  1、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两个小小的游戏:

  游戏一:考听力(出示幻灯二)请你用语言把你听到的描述一下。

  游戏二:考眼力(出示幻灯三)请你用语言把你看到的描述一下。

  2、刚才,同学们分别利用听觉和视觉描述了公交车的运动过程,表现得很好。不过,在数学上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更简洁直观的方法来表示公交车的运动过程,通过预习,你知道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吗?(图表)(出示幻灯四:观察)

  3、这张图表示哪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时间和速度)

  你是从图上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点幻灯四:介绍横轴、纵轴和折线)

  4、观察这张图,速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呈怎样的变化。(板书:看图找关系)

  二、读懂图表,获取信息

  1、学生看图找信息,自由发表,教师适时插问,如“你从哪里看出汽车的速度在上升、在下降或汽车速度不变?线往上画往下画分别表示什么?”“纵轴上的400表示什么意思?”“横轴上的3表示什么意思?”“速度最快达到多少?” “为什么图的上面是平的?” “第4分钟时,速度降为0表示什么意思?”等。

  2、大家从图上发现了这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其实是时间和速度存在着的联系,在数学上我们称之为二者的关系。(板书:关系

  (1)、现在谁来比较完整地对着这张图来说一说时间和速度间的变化关系?(请学生回答)

  (2)、大家来看一下老师是怎样用语言来叙述这张图所表示的事件:公共汽车从解放路车站到商场站共行了4分钟,从0分到1分,汽车的速度从0提高到400米/分,1到3分,汽车的速度保持400米/分不变,3到4分,汽车的速度在下降,第4分钟,汽车的速度降到0,汽车在商场站停下。

  (3)、让学生观察图表和文字叙述表达的是同一事件,但图表更直观、简明。图表叙述则显得抽象、繁杂。从中感受到用图表来描述的好处——直观、简明。

  3、现在请同学们利用了解到的信息,完成书本61面的的填空。(点幻灯五:我会填)

  (1)公共汽车从解放路站到商场站之间共行驶了___分。

  (2)在第1分钟内,汽车行驶速度从0提高到____米/分。

  (3)从___分到___分,汽车行驶速度在增加。

  (4)从___分到___分,汽车行驶速度在减少。

  (5)从___分到___分,汽车行驶速度保持不变,是____米/分。

  4、深化理解:一般情况下,公共汽车从解放路站到商场站只要4分钟的时间,但事实上,并不是每天的交通都这么顺畅,比如今天早上……(出示幻灯六:我来说),哪位小司机来介绍一下这次公共汽车的运行情况呢?

  (1)从0到第一分钟,汽车从解放路车站出发,速度从0提高到400米/分,从第1分钟到第2分钟汽车以400米/分的速度前进,从第二分钟到二分半钟汽车的速度从400米/分下降到0,第3分钟又开始行使,到第4分钟汽车从0又提高到400米/分,第4到第5分钟汽车以400米/分的速度前进,第5到第6分钟汽车速度减少到0,第6分钟汽车到达商场站,停下来。

  (2)、为什么会中途停车?可能是遇到红灯,教师顺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三、结合情境,学会分析

  1、提供信息:小明的父母一起出门散步,走到读报栏后,小明的母亲独自返回家中。小明的父亲看了一会儿报后回家。下面的两幅图,哪幅图描述的是小明父亲的行为,哪幅图描述的是小明母亲的行为,说说你的理由。(出示幻灯七:试一试1)

  在观察图时,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两张图表示的是哪两个数量间的变化关系。(离家的距离和时间的变化关系)

  第一副图,离家的距离变远,再变近,符合小明母亲到读报栏后直接回家的行为。

  第二副图,中间有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是不变的,这和父亲在中途读报的行为相一致。

  2、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

  3、适当拓展:

  (1)、仔细看图,(出示幻灯八:

  老师对刚才反映父亲和母亲行为的两副图做了些修改。大家仔细观察,两副图有哪些区别?说明了什么?(父亲回家的线段图坡度放缓了,是因为父亲回家用的时间比母亲长。)

  (2)、大家再看图,现在请同学来分别说说父亲和母亲离家的距离是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3)、小结:所以我们在观察图表是一定要认真,仔细。要能看到图表的细微差别。

  四、练习巩固,思维训练

  1、阅读书62面试一试2,独立思考:学校教学楼有四层。五(1)班的同学第一节课到三楼上数学课,第二节课到二楼上美术课,第三节课到四楼上音乐课,第四节课回到三楼上语文课,中午到一楼食堂吃饭。下面哪一幅图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一过程?(出示幻灯九:试一试2)

  集体反馈,说说排除另外两幅图的理由。

  为了看起来方便,老师可以给这张图加些辅助线。这样,可以更直观的反映楼层的变化。

  五、实践应用,总结评价

  1、(出示幻灯十一:实践应用):

  (1)登山活动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2)登到山顶一共用了多少时间?中途休息了几分?

  (3)下山用了多少时间?

  2、在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事件或行为可以用图表来表述?

  3、总结评价: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觉得用图表来描述事情有什么好处?(简洁、直观)生活中有很多用图表描述的情况,只要用你的慧眼去观察,你会发现很多图表的美,数学的美。

  4、欣赏生活中各类图表:(出示幻灯11-17:欣赏)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5

  设计说明

  1、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本教学设计没有将等式、方程的概念强加给学生,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来解释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按照教材上的连环画,通过教师反复操作,一步一步观察,思考每一步骤的数学含义,让学生逐步理解式子中的“=”就是天平的平衡,从而让学生初步体验和感受方程的意义。  2。引导学生辨方程、写方程,重视学情反馈。

  数学学习重要的是巩固和应用,因此学习后的学情反馈是很重要的。本设计在学生明确方程的概念后,引导学生自己写方程,识别方程并说出理由的练习,进一步掌握方程的意义,明确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两个要素:一看是不是等式,二看有没有未知数。通过应用反馈,加深对方程特点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小黑板、练习卡片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体会“等”与“不等”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足球比赛又如火如荼地开始了,昨天的'比赛是五(1)班对战五(3)班,由于上半场五(3)班发挥出色,上半场的比分为1∶4,中场休息后,五(1)班马上调整了战术,下半场五(3)班没得分,五(1)班连追了x分。

  师:两个班最后的比分是几比几?(学生回答,教师板书:x+1∶4)

  师:哪个班赢了?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吗?

  (学生回答:x+1>4,x+1<4,x+1=4;并注意提问式子的意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是可以用数学式子来表示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个新的数学知识。(教师板书课题:方程的意义)

  设计意图:用学生经历的真实活动为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通过熟悉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易理解,更深刻地感受“等”与“不等”,为后面理解方程的意义作铺垫。

  情境呈现,抽象模型

  1、自学方程的意义,初步感悟新知。(课件出示教材62页情境图)

  自学提示:

  (1)理解教材62页每幅图画及对应式子的含义。

  (2)标示出你认为重要的内容。

  (3)思考:方程应该具备哪几个条件?

  (4)结合你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完成教材63页“做一做”1题。

  2、合作学习。

  (1)你能自己写几个方程吗?小组内互相订正。

  (2)组内交流收获。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由组长带领组内成员集体订正教材63页“做一做”1题的答案,说清理由,并将小组内认为不是方程的算式记录在小黑板上。

  (3)全班交流。教师展示学生的完成情况,先把答案相同的进行分类,再从答案最少的一块着手分析。遇到问题,学生之间互相解答,加深对方程的意义的理解。

  (此环节教师要随机应变,注意提问学生“方程应该具备哪几个条件”。如果出现了对方程理解有困难的同学,再次为学生讲解)

  预设:

  ①全班同学的答案一致,全对。

  ②一部分小组全对,一部分小组有错误。

  这时教师可以先找有错误的一个小组到黑板上汇报讲解。讲解时随时和下面的同学互动交流,在学生的争论中,教师适时引导、提问,指导学生判断正误的方法。

  3、整理分类,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

  (1)组织学生分组活动,根据黑板上的算式特点进行分类。

  (2)交流汇报,说出分类依据。教师板书。

  4、独立完成教材63页“做一做”2题,汇报,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教材66页1题,集体订正,并加以补充:判断0=5z-15是不是方程。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设计01-11

数学教学设计模板07-27

《趣味数学》教学设计08-23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1-05

数学《加法》教学设计07-16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05-07

数学《跳绳》教学设计06-20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05-13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05-22

数学乐园A教学设计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