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
一、复习导入
在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式题,让我们来回顾一下。
出示:下面各题分别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00-100+50 200÷100×50
200+100×50 200-100÷50
指名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并用课件在每道题中先算的部分画上下划线。
师生再共同小结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用课件呈现出来。
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只有加减或乘除,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乘法和加减运算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法
除法和加减运算的混合运算,先算除法。
二、授课
出示例题一。
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指名口答。
你打算怎样解决“一共要付多少元”这个问题?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在本子上试一试。
有答案了吗?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解题过程?
——我先算3副中国象棋的价钱,列式是12×3=36(元);再算4副围棋的价钱,列式是15×4=60(元);然后算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一共的价钱,列式是36+60=96(元)。所以,一共要付96元。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我是先算4副围棋的价钱,列式是15×4=60(元);再算3副中国象棋的价钱,列式是12×3=36(元);最后算一共的价钱,列式是36+60=96(元)。结果也是一共要付96元。
求一共要付多少元,就是求什么?解决问题时,可以先算什么?也可以先算什么?
——就是求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价钱的和。解题时,可以先算3副中国象棋的价钱,也可以先算4副围棋的价钱。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副象棋的'价钱+4副围棋的价钱=一共要付的钱。
指出题中是求“一共要付多少元”,根据题意,既可以先算出3副中国象棋的价钱,也可以先算出4副围棋的价钱,所以在计算时可以同步算出它们的结果。这样将三步运算的过程合并为两步来书写,可以使书写更为简便。
练习1.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80x2+76÷480×2—76÷4
谁来说说先算什么?
这两题计算顺序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是三步混合运算,乘除都可以同时计算。
所以什么样的三步混合运算,可以同时计算?
当加减法在中间,乘除法在两边时,可以同时计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比较简便。
练习2.如果反过来,根据运算顺序来填运算符号,你还会填吗?请在下面的圆圈里填上运算符号,使得左右两边的算式能同时计算,请看第二题。
80509010
想一想,要使左右两边算式能同时计等,先填哪个圆圈?——先填中间的圆圈。
符号决定运算顺序,要看符号确定顺序。
试一试
150+120÷6×5
说说这一题有些什么运算?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这一题有加法,有除法和乘法——是混合运算。
并且不带括号,要先乘除,后加减。
但是这一题,有除有乘相混时,怎么决定这两种运算的顺序呢?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还有哪种情况也是这样处理呢?
当算式中都是加减相混合时,也要这样处理——也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只是加法和减法相混合,或者只是乘法和除法相混合,这就叫做同级运算。同级运算相混合时,谁在前先做谁,也就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还要注意把没有参与计算的部分照抄下来。
练习3.(1)45-20X6÷5(2)80+20÷4+25
20X6÷5+4580+20X4-25
比较这两组题,你有什么发现?
每组数据相同,运算符号不同,计算就不一样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不管乘、除法在左,还是乘除法在右,都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解答右边这组题,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要看清符号,确定顺序,不要只是看到可以凑整,就先算了加法。
先做的一步可以画上横线。
练习4.出示“练一练”第2题。
这两道题的计算对吗?请找出每道题中的错误并订正。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错在哪里?有谁来分析一下这道题的错误原因。
第一道里面遇到乘除法混合同级运算,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diy练习5.请按要求,创编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
要求列举:
(1)要先算加法;
三步混合运算要先算加法,你想到什么?
——不会有乘除,乘除优先计算;算式的最左边一定是加法。
不考虑数字的不同,最多有几种填法?
——四种。+++ ++— +—— +—+
(2)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
指出乘法算式的位置可以是任意的,因为在加减和乘除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除。
y练习6.
y练习7.
回顾(齐读):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遇到加减法相混合或者乘除法相混合的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算。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有中括号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学会在计算结果使用约等号求出得数的近似值。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估计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口算。
出示练习十五第l题,指名学生口算。
2.提问:
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里,含有中括号的,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3.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按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来计算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L教学例2。
(1)出示例2。
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强调有中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2)追问:最后一步为什么要用约等号?
指出:在计算时如果按要求哪一步取了近似值,这一步就要用约等号。如果在运算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小数位数较多,或者出现循环小数,一般可以保留两位小数再计算。
2.完成“试一试”。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取得数的近似值的。
三、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2.讨论练习十五第2题。
让学生相互讨论每一题的运算顺序,然后在班内交流。
3.做练习十五第3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4.做练习十五第4、5题。
(1)让学生先估计每道题的得数,结合提问是怎样估计的使学生了解第4题结果应比8月份用水吨数多,比7月份用水吨数少;第5题的面积大约接近10×6÷2的平方米数,即在30平方米左右。
(2)让学生解答第4、5题,比较估计的结果是不是合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能说说自己的收获吗?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十五第2题前三题。
家庭作业:练习十五第2题后两题。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体验运算定律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练习纸、课件、课前搜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已经有不少的旅游景区和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中国的古老与文明。(出示课本情境图)
2、师:请看: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说)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后,然后汇报交流。生1:故宫的占地面积是多少?生2:人工墙体长多少千米?生3:天然山险墙有多少千米?生4:壕堑有多少千米?
生5:长城中人工墙体和山险墙共长多少千米?
师:看到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老师想知道人工墙体长多少千米?你会解决吗?(会)指名学生回答。师: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呢?生:因为这是求的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所以用乘法。师:你说的真完整。这是我们前面学过的分数乘法。那是不是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可以用分数乘法解决呢?我们接着看。(课件出示)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二、自主探究,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感悟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信息、分析题目并找出数量关系。生说数量关系。课件出示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尝试列示计算。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学生独立写在练习纸上,教师巡回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找出两份典型的做法,做完后,指两名学生代表到前面板演,板演后让这两名学生分别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①272×1/4=68(公顷)
②272×1/4+4 68+4=72(公顷)
=68+4
=72(公顷)
师:请你说一说你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两名学生讲完后,大家看,在这个分数的乘加综合算式里,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指名学生回答,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这样算的。
师:哦,原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整数混合运算有关系啊,好!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指两名学生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生1:有乘除,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生2;只有加减或乘除,按顺序算。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师:看来大家对以前的知识掌握的还不错,刚才大家都认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那你能来说一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学生齐说)教师板书: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
三、进一步理解体验整数的运算律适用于分数。
师:下面我们接着解决第二个问题(出示问题):长城中人工墙体和山险墙共长多少千米?请同学们继续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把你的想法写在2号练习纸上。
学生独立做在练习纸上,教师巡回指导。做完后,指两名学生代表板演。板演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①8800×7/10+8800×1/
4 ②8800×(7/10+1/4)=6160+2200
=8360(千米)
=8800×19/20 =8360(千米)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先学生独立思考,同桌可以相互讨论、商量后,指名学生汇报想法。
生1:我是先算的人工墙体和山险墙各有多少千米,再算一共有多少千米?
生2:我是先算的人工墙体和山险墙一共占长城全长的几分之几,再算一共有多少千米?
师:这两位同学说的大家听明白了吗?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第二道算式用了简便算法。
师;奥,简便算法,那是运用了哪种简便算法呢?生:分配律。
师:由此,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
师:说到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回想一下,我们学过哪些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生: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
师:看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板书:运算定律同样适用
四、实践应用。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有关世界遗产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够解决单纯分数乘除法解决不了的一些问题,还有……(引导学生总结)
1、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一样。
2、整数的运算律适用于分数。
3、解决问题可灵活选用简便的方法来解决。)看下面的题目,你会吗?
1、先说后做。学生独立计算后,指名回答,并说一说理由。
2、辩对错。让学生说出错的理由,并说出正确的顺序。
3、解决问题,巩固对整数运算律适用于分数运算的理解。学生独立做完后,指名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及简便的算法。
五、课堂总结。
师:一节课下来,你来说一说有哪些收获?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充分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明确分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的关系,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的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运用多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陈爷爷每天绕操场跑6圈,2分钟可以跑半圈。照这个速度,陈爷爷每天跑步要用多少时间?
学生解答:6÷(1/2÷2)=6÷1/4=24(分)
师:这就是我们学过的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相应的练习。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练习九的第1题,。提示:对于三步计算的题来说,如果选择比较合理的算法,也只要两步就能完成计算。
2、计算下面各题
2/9x0.375÷6/7
4÷ 8/3 – 0.6
引导学生注意:遇到小数计算,要先化成分数再进行计算。
3、解下列方程
5X=15/19
2/3X÷1/4=12
4、这篇文章太长了,3小时才录入了1/3。照这样的速度,李叔叔工作8小时,可以录入这篇文章的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没有完成?
(对于本题来说,如果学生列成8÷3×1/3也是对的。)
5、练习九的.第10题。
要求学生按照指定的程序计算,再通过比较,有所发现并作出解释。如果计算正确,就能发现得数等于原来的数。其原因是2/
3、3/4的倒数与1/2的积正好是1。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出示检测题卡,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纠正。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2、把你的感受写一写,写成一篇周记的形式。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利用法则正确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掌握运算顺序,进行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理解通分的意义,理解最简公分母的意义;掌握分式的通分法则,能熟练掌握通分运算。
2、能力目标:在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基本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反思、反馈、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掌握、综合运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进取。进一步发展符号感,通过类比分数研究分式的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研究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
熟练而准确地掌握分式四则混合运算。
三、教学难点:
掌握运算顺序,熟练进行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
四、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约分:
1、同学们还记得约分的方法吗?抽生回答。
2、约分首先要分解因式,你能说出分解因式的步骤吗?(大屏幕出示)
(1)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分解因式的步骤:找系数:找各项系数的.—————————————;
(2)找字母:找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
3、注意:当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因式互为相反数时,要先处理好符号再约分。
4、习题展示(大屏幕出示)
练习:
(二)分式的乘除运算:
1、同学们还记得分式的乘除运算的字母公式吗?抽生回答。(大屏幕出示)
,其中a、b、c、d可以代表数也可以代表含有字母的整式。
2、分式的乘除运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大屏幕出示)
(1)分式乘除法的运算。归根到底是乘法的运算,当分子和分母是多项式时,一般应先进行因式分解,再约分。
(2)整式和分式进行运算时,可以把整式看成分母为1的分式。
(3)做分式乘除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乘除法是同级运算,要严格按照由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切不可打乱这个运算顺序。
(三)分式的加减运算:
1、同学们还记得分式的加减运算的字母公式吗?抽生回答。(大屏幕出示)
(1)分母相同的分式的加减法,用式子表示为:
(2)分母不相同的分式的加减法,用式子表示为:
2、异分母分式相加减时,要通分。通分时必须要找到最简公分母,同学们还记得找最简公分母的步骤吗?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大屏幕出示)
(1)取各分式的分母中系数最小公倍数;
(2)各分式的分母中所有字母或因式都要取到;
(3)相同字母(或因式)的幂取指数最大的。
3、习题展示(大屏幕出示)
(四)分式的混合运算:
1、同学们还记得分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吗?抽生回答。(大屏幕出示)
第一级运算是加法和减法;第二级运算是乘法和除法;第三级运算是乘方。如果一个式子里含有几级运算,那么先做第三级运算,再作第二级运算,最后再做第一级运算;如果有括号先做括号里面的运算。
2、顺口溜:“先三后二再做一,有了括号先做里。”(教师补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抽生回答,教师予以补充。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2.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利用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分数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说出下列各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98÷8×2438×(96÷3)28×4÷7
2.说出下列各题的数量关系。
苹果的筐数是梨的
衣服的价钱是裤子的.
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
一本书,看了
二、设置问题情境,引发探究
1.出示本课的情境图:
2.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1)观察课件,分析图上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说一说其中的数量关系。
抽生回答。
(2)尝试用自己的办法分析题意,可画线段图。
(生尝试练习)
(3)生汇报自己画图过程,同学评议。
3.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反馈解答情况
(1)根据问题分析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请同学们找到跟求航模小组人数有密切联系的数学信息,把它读出来。
师:下面我们就来根据问题分析已知的数学信息。
请将求摄影小组人数有密切联系的数学信息读出来。
师:也就是说要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得先求到什么?(要先求到摄影小组的人数)
师:通过读题我们已经知道了气象小组有12人。那么也就是说摄影小组的人数是多少人数的几分之几呢?
引导提问:
师: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这里表示什么?(表示把气象小组人数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1份)
师:在这里是把什么做为分的对象?(气象小组的人数)
师:这里的单位“1”是谁?(气象小组的人数)
(2)用线段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生独立画图)
师:可以怎样画线段图来表示这样的数量关系。谁来说说数量关系?那么可以求出摄影小组的人数吗?
师:是把什么做为分的对象。(摄影小组的人数)这里的单位“1”是谁?(摄影小组的人数)
师:你能画线段图来表示这样的数量关系吗?
(3)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探讨。(下面谁来说说自己怎样列式的。)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一样。师结合例题,说明分数连乘时,可以同时进行约分。
三、练习巩固:
1.分数混合运算2道,练一练1题
2.基本练习3道,说清楚思路。自主完成,其中一道可要求画图。
3.思维拓展练习2道,其中一道可以是书上的数学故事,另一道练习设计设想。
(1)选条件,解决问题。
(2)自填条件回答问题。
四、课堂小结
1.谈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畅所欲言后,并鼓励学生把今天的收获写入数学日记中。
2.看来同学们今天的收获真不少。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多观察,勤动脑,勤思考,一定会收获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最后老师送给你们两句话。
生活中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观察者、思考者。
数学中有无穷无尽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探索者、发现者。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六(上)P63/例6、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9~12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清楚地理解数量关系,并联系用整数或小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用不同方法列式解答。
2、使学生掌握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在计算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使他们能根据具体数据选择合适的约分程序,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转化的算理
教学资源
本课建立在学生对混合运算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来教学分数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分数乘除法的能力。在计算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明确: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时候,通常先要把其中的除法转化成乘法,再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PPT
预习设计
1. 回忆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以及分数乘除的方法。
2. 2.5÷05×3.6 9.8×0.7÷4.9
3. 自己尝试出一道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题目,并尝试解答。
4. 在自己尝试练习的过程中,你知道了哪些?还有 哪些疑问?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
1.口算
÷÷11×6 ×÷÷
2.认定目标
1. 出示口算题
2. 导入揭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连乘、除法,学会了计算分数连乘,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计算。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10分钟)
.出示例6中的三个条件,引导理解题目意思。
学习菜单:
1.(1)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信息的组合,我们又可以获得什么新的信息?
2.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
(1)添加要解决的问题:3盒果汁可以倒多少杯?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自己先想一想,看能不能把结果算出来。
(3)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先算的是什么?
3.先分步列式,再尝试列综合算式解答
4、组内交流算法算理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8分钟)
1、交流列式理由
2、交流具体计算过程方法
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9分钟)
1.试一试
(1)出示:÷÷,这题是分数连除,怎么算?
(2)学生在书上独立计算后讨论算法
(3)讨论: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可以怎么计算?
(1)在小组中说一说。
(2)全班交流。
2.完成练一练
3.练习十二10、11
(1)画出各题中的关键句。
(2)说说每题中关键句中的分数是什么意思,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4.练习十二12
各自练习后,将计算的结果填在书上。
交流:你是分别根据什么计算出各个洲的面积的?
5.全课小结
1、出示学习菜单
2、巡视指导
3、选择不同解法的板书
①如果先求3盒一共有多少升,怎么想?怎么算?
板书:=(升) ÷=8(杯)
②如果先求一盒能装几杯呢?
板书:÷=(杯)×3=8(杯)
4.这题如果列综合算式怎么列?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
÷×3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遇到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时,先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后,一起约分计算比较简便。
全班交流得出:通过练习得出分数连除先转化成分数乘法再计算比较简便
引导学生有条理、按次序地分析解答。有的问题可以用分数乘法解决,有的问题要列方程或除法解决。
明确:计算分数连除或混合运算时,先要把其中的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按照分数连乘的方法计算。
作业
设计
三、课堂作业(预设10分钟)
《补充习题》P48页
第2题
第3、4、5题
四、家作
《一课一练》P51页
优生自主学习《走进数学王国》。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口算卡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计算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解决实际问题
(1)小刚每月生活费980元,每月可以节余多少元?
学生独立估算:800+600-1000=4000(元)
大约节余400元
实际算算,全班交流:
786+632-980=438(元)
(2)如果想用节余的钱买一台960元的洗衣机,要攒几个月?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960-438=522522-438=84三个月
438+438=876960-876=84三个月
3、小结
4、练习
(四)全课总结
加减混合运算(不带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怎样?
(五)作业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书写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尝试精神。
3.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团结协作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计算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多媒体展示)
填空
1、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 ) ,先从个位加减。
2﹑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 ) 。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 ) 。 竖式计算
46+25+17 75-28-19
二 探究体验
1 课件出示公共汽车停在站点情景图。(有乘客上车,有乘客下车)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师出示有关数据)
3 引导学生根据看到的情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4 引导学生列出加减混合运算式
思考:要想知道现在车上有多少人,该怎样列式? 生说师板书:67-25+28 67+28-25 5请学生说说列式的理由。(让学生弄清楚要求车上现在有多少人就是要从原来车上的67人去掉下车的25人,还要把上车的28人加上)揭示本节课题“加减混合运算”
4 引导学生探究加减混合算式的竖式计算方法。(借助前面学过的连加 连减计算方法,类推出算是67-25+28的竖式写法。(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点拨)
5 组织全班交流计算方法(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师指导竖式计算。
6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能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吗?
三 实践应用
1、组织学生完成第28页“做一做”
56+34-20 78-24+39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小动物做对了吗? 80-46+18=62 54+26-48= 22
3、二(2)班共39人,下课了,走出教室15人,又进来7人,现在教室里有多少人?
4、夺红旗游戏(分小组每个成员依次按顺序计算出结果,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对又快)
5、我家养了15只鸡,上个月下了43个蛋,吃了28个,这个月又下了39个蛋,请问我家现在有多少个鸡蛋?
四、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加减混合应注意什么? 《乘法》乘减、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理解并掌握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并掌握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情景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中国地大物博,中国的许多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其中北京的天坛和故宫就是世界遗产中的文化遗产。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张天坛和故宫的图画,同学们欣赏一下他们的雄伟吧!欣赏完图片,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关于他们的信息
北京天坛的占地面积约是272公顷,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天坛公园的四分之一多4公顷
生:阅读信息
师: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知道天坛公园的面积为272公顷,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天坛公园的四分之一多4公顷
生:根据故宫的信息可以知道是把天坛公园的面积看成单位“1”
师:信息有了,还缺少问题,你能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吗?
生: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老师和同学共同画线段图进行解析
师:同学们拿出笔,列出算式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理由
二、自主探究,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1.解决问题,感知运算顺序。
老师巡视
生1:先算天坛公园占地面积 。
272× =68(公顷)
再算故宫的占地面积。
68+4=72(公顷)
答: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72公顷。
师:我列的综合算式
272× +4
谁和老师的一样举手示意(好多孩子都举起了手)
师:同学们看这道算式,里面含有分数并含有乘、减运算,我们称这样的算式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出示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师:272× +4这道题先算什么呢?
生:先算乘再算加
师:对,从我们刚才的分式中就可以看出,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原来学习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生:(1)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
(3)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师:猜想:分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有什么联系?
生: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师:谁能说一下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生:(1)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
(3)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
2.运用知识,练习巩固,掌握分数混合运算顺序。
师:知道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拿出你的练习本试一试吧?
1、1+ × ? ? ? ? ? ?2、× +
同学们都能按顺序做题但对于第1题的答案会出现1的情况,对于这样的现象提出点评和正确写法。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看看下面的题错在哪里?
幻灯片上出现两道题
2+ ÷2+ ? ? ? ? ? ? ? ? [1-( + )]÷
=1÷1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同学们能找出它们错在哪里。
(同学说,老师修改)
师:我们会做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那么再复杂一点的会做吗?(会)做题时我们不但要知道他们的运算顺序,还要做到认真计算。看下面的题,找四名同学做,下面的同学一组做一道。
三、合作探索,发现分数运算定律。
1.出示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师:做完了上面的题你们有点累,休息一下,欣赏一下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的部分名胜古迹吧!
师:欣赏过后,你为我们的祖国自豪吗?
师:老师带来了有关它们的信息,我们来看一下。
截止20xx年底,我国拥有世界遗产30处,其中文化遗产占 ,自然遗产占 ,其它遗产占 。
师: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
请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生1:先算我国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各有多少处,再算他们的和。
30× +30×
=21+4
=25(处)
答: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25处。
生2:我是先算我国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占我国世界遗产总分数的几分之几,再算一共有多少处。
30×( + )
=30×
=25(处)
答: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25处。
2.观察比较,发现运算定律。
师:请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0×( + ) ? ?30× +30×
我们发现这两道算式是相等的关系
30×( + )=30× +30×
这就说明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分数的运算简便。
师:我们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的题
师:通过上面的例题,老师总结了一下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小秘诀
知识巧记
分数四则混合算,运算顺序记心间;
乘加乘减无括号,加减在后乘在先;
有了括号序改变,加减在后乘在先;
混合式题算准确,明确顺序是关键。
四、课堂总结,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坐好。今天,我们通过照片欣赏了咱们祖国的世界遗产,从中你收获了哪些知识?为了咱们祖国有更加辉煌的明天,你想做些什么?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1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版
教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P76例3。
主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能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通过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运算要数位对齐的道理,通过迁移旧知来正确运用定律进行小数的简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掌握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评价任务
任务一: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任务二: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检查:
1、口算:
0.2+0.33.5+2.48.7-4.51-0.6
0.9-0.52.3+5.44.9+18.6-5.5
0.7+0.86.7+1.15+6.59.7-7
回顾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你认为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之间有联系吗?有什么样的联系?
环节二
明确目标,自主探究
1、出示例3(1)
(1)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
竖式:7.45+5.8+4.69=17.94
7.45
5.8
+4.69
17.94
2、出示例3(2)
(1)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
20-6.45-8.3
=13.55-8.3
=5.25
20-(6.45+8.3)
=20-14.75=5.25
递等式:7.45+5.8+4.69
=13.25+4.69
=17.94
小结:当几个小数进行连加计算时,可以把各个小数写在同一个竖式里,计算简便。也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环节三
练习
1、P77做一做练习十八第一二题
2、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观察板演内容,抽生纠错。指名说出计算过程。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环节四
总结
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提高
总结做题经验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7.45+5.8+4.69=17.94
7.45
5.8
+4.69
17.94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2
内容: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课时:
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满分9分)、综合素质(满分1分)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8.55分、综合素质得分0.88分,总分:9.43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65分,综合素质得分0.40分。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方法
1、在教学情景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口述,师板书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生1:谁的表现好?
生2:9号选手的总分是多少?
生3:谁的得分高?高多少?
……
3、师: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数学问题列算式并解答。
4、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计算。
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5、学生汇报
8.65+0.40=9.05(分)9号选手的得分
9.43-9.05=0.38(分)5号选手比9号选手高的分数
师问:除了这样分开列式,还可以怎样列式?
9.43-(8.65+0.40)
=9.43-9.05
=0.38(分)
答:“5号选手的得分高,高0.38分。”
(揭示课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5、引导学生结合练习,交流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引导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一样。
三、拓展训练
2.35+4.28+0.65 7.66-3.54-1.46
说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
你有其他的算法吗?
四、小结
教师:“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小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教材通过歌手大赛的情景,提出了“谁的总分高?高多少?”的问题,随后呈现了两种常见的计算方法,一种是分步列式计算,另一种是综合列式计算。从而导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问题。由于学生已经具有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经验,因此,根据原有的经验推导得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很容易。在基本练习中,学生能很快说出运算顺序,练习的`难点在于计算的熟练和认真细致。
在拓展练习中,学生对于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简便算法不是太熟练,对于利用减法的性质解题的过程更是不如意料中的顺畅。
总体来说,基础知识的落实比较到位,但所花时间过多,从小数分步运算到小数混合运算的过渡浪费的时间较多,而对于学生掌握情况不太好的小数混合运算的简便运算所花时间不够,难点没有突破。
第二教
课题:
歌手大赛
内容: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课时:
1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36+54= 74-26=
3.6+5.4= 7.4-2.6=
2、递等式计算
36+18+64 125-27-73
二、创设问题情境
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满分9分)、综合素质(满分1分)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8.55分、综合素质得分0.88分,总分:9.43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65分,综合素质得分0.40分。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课本第13页例3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要求
今天我们要学习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要比一比,看谁学的快,看谁教学会的徒弟多,看谁教的徒弟运算的`正确率高?你们说好吗?揭示课题:学与教大比武
二、学与教大比武
1、出示60+240÷[(30-10)×2]
⑴区分会与不会
⑵开始学与教大比武
⑶汇报学与教的情况
自己学会了吗?教会了几个徒弟?
2、考核(过五关)
请徒弟们接受老师的提问,同学们当评委,指出讲的不好的地方,和精彩之处。
⑴提问:
[]是什么括号?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里面的,再算里面的。
⑵划运算顺序
118+1536÷[12×(63-59)][60+240÷(30-10)]×2
[(60+240÷30)-10]×2(60+240)÷[(30-10)×2]
⑶下面的运算对不对?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700-(600+300÷15)]×2第一步运算顺序错误
=[700-(900÷15)]×2
=[700-60]×2
=640×2
=1280
⑷实力比拼
用递等式计算
[514-(123+217)]÷(29×6)
⑸评选先秀师傅出色徒弟
三、课堂练习
课本练一练第14页第3、4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最满意的是什么?最大的改获是什么?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分数连乘,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反思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习惯。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情况报告。
1、各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预习笔记。
说说自己的预习所得、困惑。
2、请你根据每一行的算式说一条整数四则运算的顺序。
12×(24÷8)75÷(15×6)。
教师强调: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再算括号外面的运算:没有括号的,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同一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
二、引入新课:
1、出示例题3。
阅读与理解。
1、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1)条件一:每次吃1/2片。
(2)条件二:每天吃3次。
(3)所求的问题:12片可以吃几天?
分析与解答。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交流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思路一:先算出每天吃多少片,再计算12片可以吃几天。
解法:1/2x3=3/2(片)。
12÷3/2=8(天)。
思路二:先算出这盒药可以吃几次,在计算可以吃几天。
解法:12÷1/2=24(次)。
24÷3=8(天)。
(3)回顾与反思。
组织检验答案的合理性。
(1)学生尝试检验。
方法一:1/2x3=3/2(片)。
3/2x8=12(片)。
方法二:3x8=24(片)。
1/2x24=12(片)。
列综合算式表示解题思路。
12÷(1/2x3)。
12÷1/2÷3。
2、用综合算式表示解题思路。
(1)学生根据上面的解题方法列出综合算式。
(2)交流运算顺序。
指名说说每个综合算是的运算顺序。
(3)学生独立解答。
(4)组织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的“做一做”
2、挑战自我。
四、全课总结:
1、说一说,今天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有什么发现吗?有什么想要告诉老师和同学的吗?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布置作业。
1、教材练习七的第7、8题。
2、预习下一节内容,写出简单的预习笔记,划出困惑的地方。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31页。
教学要求:
1、 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 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
例题插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列式:
⑴28与32的和是多少?
⑵60减去17的差是多少?
⑶16乘5的积是多少?
⑷6和8相乘得多少?
2、列式解答:
出示:每本笔记本5元,买3本这样的笔记本要多少钱?
学生在本子上列式。集体订下,说一说这题要求什么?需要知道什么?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1。
⑴出示例题图:提问: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⑵出示问题: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了多少钱?请同学们试着自己解答。
⑶分析:
提问:你们是怎样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
提问:15+20中的15表示什么?是怎样得出来的.?20呢?
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
⑷请同学们试着将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综合算式。
2、教学例2。
⑴出示问题:小红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⑵请同学们列出综合算式,并想一想综合算式应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
集体订正。提问:算式中50、18、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为什么?
3、总结运算顺序。
⑴比较算式。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答时,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⑵提问:如果题目中同时出现了乘法和加、减法,你应先算什么?
⑶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
三、组织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让学生计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说。提问:在计算这样的综合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⑴比较:每组中两题有什么是不同的?想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⑵提醒:在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01-26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4-22
《小数混合运算》说课稿01-05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5-14
小学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4-30
五年级数学《小数混合运算》教案06-20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08-28
《运算》优秀教学反思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