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 《西门豹》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秀教学设计案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1
教学目标:
1、学习和尝试染纸的技术和方法;
2、在完成染纸的过程中体会形式美,以感性的形式进一步了解色彩的原色知识;
3、喜欢染纸的过程,并能用染纸作品装饰美化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学生学习和尝试染纸的技术和方法。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初步体会染出的画面效果与纸的折叠方法及用色之间的关联。
教具学具:
扎染背心、扎染方巾、染纸作品装饰的贺卡、染纸作品、电脑课件、染纸的工具材料。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基本脉络: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欣赏感受、开阔视野——观察探究、了解技法——制作实践、感受色彩魅力——美化装饰、培养设计应用意识——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欣赏感受
1、教师展示扎染背心和方巾,引导欣赏。
(1)教师简单介绍扎染的'特点和方法。
(2)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欣赏感受。
(3)板书课题——美丽的染纸
2、欣赏扎染、蜡染、染纸作品,开阔视野、激发探究欲望。 (1)教师演示课件,简单介绍,引导欣赏。
(2)学生讨论交流欣赏感受。
(3)激发学习欲望。
二、观察探究,了解技法
1、观看制作方法视频。
(1)教师播放制作方法视频课件。
(2)提问:制作美丽的染纸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运用了哪些方法?特别提示了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3)学生观看视频。
(4)讨论、发言。
(5)教师小结。
2、探究发现折叠方法。
(1)教师出示染纸作品展板,提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案例
示纸张的基本折叠方法和形状变化。 (2)分组探究折叠方法。
(3)学生代表到前面演示发现的多种折叠方法。
3、尝试染纸过程。
4、欣赏撕染、剪染作品,启发创新。
(1)欣赏课本里的撕染作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学生谈自己的设计打算。
三、制作实践、感受色彩魅力
1、学生染纸实践,教师提醒注意事项。
(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
2、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制作。
四、美化装饰,设计应用
1、教师展示染纸画装饰的贺卡作品,引导欣赏,启发思维。
2、学生讨论发言。
五、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学生展示自己的染纸作品。
2、相互交流评价。
3.启发学生制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并装饰美化自己的生活。 4、合唱《幸福拍手歌》,尽情享受创作成功后的乐趣。
六、作业要求:
1.每人四幅不同折法,不同色彩的染法。
2.点染时胆子要大,心要细,每染完一张,要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进。
3.折纸、剪纸可以自己设计花样。
七、板书设计:
美术的染纸
制作过程:折、夹、挤、染、展开。
种染法:浸染、点染、冲染、浓破淡。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2
教材说明:
这是一首儿歌。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儿歌用拟人化的手段来写,语言亲切、生动。所配四幅插图,形象优美,色彩明丽,便于学生观察想象,
预设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七、九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预设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四季的特征。
2. 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七、九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从哪些地方看出是秋天呢?
一年中,除了秋季,还有哪几个季节?我们来看大屏幕,猜猜是什么季节?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看图片,以动画形式连续出现课文中的4幅图,最后定格)
揭题:这四幅有趣的图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板书课题2.四季
二、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1、根据注音,读读课文。①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②有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划下来;③标一标课文有几句话,想一想每一句讲了什么。
2、小组交流,看看小伙伴间能不能解决你感到困难的问题。(新型生生关系)
3、反馈
①课文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
②提出难点,全班帮助解决(自主、合作、探究)(字词在本节课解决,课文理解教师酌情放入下节课解决)
三、学习生字、新词 四季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1、出示11个生字。
哪些字的读音你认为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注意整体认读音节及平翘舌音)
①指名说、带读
②自由读、开火车读生字。
* 练一练,连一连:
Yuan shi dui jiu shou xia ye xue dong du qiu
对 说 是 叶 圆 夏 秋 雪 肚 就 冬
*这些字哪些方面(字形)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你能给这些字找找好朋友吗?(指名说)
*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这些词语多好呀,我也会试着说几个。
2、学写七、八、九、无4个字
①读读七、八、九、无4个字
②这几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重点指导七和九两种笔画,让学生明白:①它们都是一笔写成②观察转折角度、运笔的大小
③写一写这四个生字
四、小结
本节课学生未解决的问题,下节课解决。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3
课前系统部分
1.课标分析: 书法教学大纲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汉字书写的科学观和艺术观,从实用方面来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书写技巧和水平。从更高的层次来说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书法中包含的哲理,陶冶情操,培养想象力,形成大局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教材分析: 楷书是书法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一年级书法学习的主要课程,本节课主要是通过研究楷书的基本定义和内在规律,为下一步的楷书学习打好基础。对楷书内在规律的学习和运用将决定本门课的学习效果。
3.学生分析
本堂课所教班级是中专一年级美术专业的`学生,共49人,美术专业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有很强的动手和理解能力,合作意识强。但对书法从未有过专业的、深入的学习,所以对于书法的认识是知其所以,却不知其所以然。学生进入中专阶段,首先由于将来就业的需要,写好一手漂亮的字,是同学们的主要动力;其次,教师的影响促使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崇敬之情越发强烈。
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楷书的发展过程,认识楷书艺术的内涵和奥妙所在。
方法、能力目标:
通过描述、分析、解释、比较、活动、评价等方法,让学生在“文化情境中”理解楷书艺术的内在规律,培养学生鉴赏楷书作品以及运用楷书内在规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了解民族精神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4
在当今社会,英语能力成为一个合格从业人员必备的素质之一。中职学校的学生除了必须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即能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借助工具书阅读英文的专业书籍。
一、案例提出
1.案例 1: 在给一年级某班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 让学生用英文写一封信寄给英国的朋友约翰。笔者向学生提供了写信的主要目的和约翰的中文地址,并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一份中英文信件的书写样例,详细讲解怎样写英文信件,分析总结中英文格式的区 别,并解释疑难、易混淆的语言点,如英文称呼和落款的写法,以及地址所涉及的“区”、“街道”、“5号楼”等词语的英文表达法。
2.案例 2: 在给二年级某班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选取相同的作业题目,但只口头提醒学生注意中英文信件的格式和写法有所不
同,具体怎样写则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书店或互联网等途径进一步查阅相关的英文写作资料。3天后在课堂上分小组进行讨论 ,讨论话题包括:中英文书信写法、格式的不同之处,以及从哪里获得的有关信息,等等。以上两个案例的教学内容相同,但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后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案例 1 采用的是典型的传统教学方法,其特点是讲授,然后通过机械的操练巩固。案例 2 是一个“自主互助”型教学活动范例,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然后在班内进行讨论,并由学生自主总结,最后教师归纳讲解。
二、 案例分析
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强调语法讲解、分析课文,教师主导课堂,而学生听教师解释课文并记下所讲内容,以至养成被动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因此,传统教学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
1. 传统教法如案例 1 所示,教师是权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教师力求讲得系统、详尽透彻,给学生留有很少的思维空间。“自主互助 ”型教学则以学生为中心,启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任务的设计与语言的功能密切相关,真实的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即设置一个障碍,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自主动口、动手、动脑,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机会。传统教学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如在案例 1中,写作知识的讲授,布置的作业都在围绕所学知识进行操练 。而“自主互助”型教学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不仅要
考虑语言知识的习得,也要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如交际能力、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案例 2 中,笔者采用了“自主互助”型教学 ,不是先讲授有关的`语言知识,而是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使用英语,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的辅导讲解,习得新的语言知识。设计任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英语,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2. 传统教学重讲轻练,如案例1所示,培养的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差,表现为高分低能。“自主互助”型教学精讲多练,如案例 2 所示,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与新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一致。新课程标准强调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就是让学生学会“游泳”在课堂上,可根据所学课文,向学生讲授有关的背景及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反思教学有利于教师对教学从感性认识递升到理性认识,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教学活动中的种种本质特征,能成为一名清醒的、理智的教学实践者。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 ,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没有“反思”,没有对自己教学经验的继承和对教训的吸取,那么,教师对教学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其教学水平也就只能永远停留在“一般型”层面。
三、 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成长阶梯
北京师范大学申继亮教授对教学反思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界定:“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
为了成功地实现教育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 反思教学有利于教师对教学从感性认识递升到理性认识,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教学活动中的种种本质特征,能成为一名清醒的、理智的教学实践者。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没有“反思”,没有对自己教学经验的继承和对教训的吸取,那么,教师对教学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其教学水平也就只能永远停留 在“一般型”层面。综上所述,没有反思就没有提高,反思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反思能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利于自身教学技能的提高、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课堂教学的有效。
新课程标准则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英语教学中,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二者协调配合,教学质量才能有保证。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者,力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独立思维和自学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应当采取重点突出,少而精的原则,避免满堂灌、一言堂,组织教学时尽量创造活跃、和谐的气氛,使学生适度放松,鼓励学生通过扮演各种角色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和自学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应当采取重点突出,少而精的原则,避免满堂灌、一言堂,组织教学时尽量创造活跃、和谐的气氛,使学生适度放。
1.以学生为中心,理清教与学的统一性。传统教学重“教”轻“学”,对教学过程中每个步骤的安排设计主要从“教”的视角考虑,忽视了怎样把知识讲得更加系统和深入浅出。“自主互助”型教学则强调从
“学”的角度设计组织每一次教学活动。
2.以兴趣为导向,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这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深入浅出的讲授与适量的练习进行巩固和提高。其实,这与“教游泳”是一个道理:教师教一个班的学生游泳,先讲有关游泳的知识,并向学生示范动作。如果他讲50分钟,只让学生练10分钟,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长时间的理论讲授过程中,学生早已失去了实践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效果难免受到很大影响。而如果将教学方式改一下,只讲10分钟,其余时间让学生直接下水练习, 并在练习过程中及时辅导,最后的效果则好得多。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听讲多的学生游泳知识掌握得不错,笔试得分高,但不会游泳;而练习时间多的学生笔试得分较低,但学会了游泳。
3.以多媒体为辅助,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新课标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表明,在开发英语课程资源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中职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 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相结合 ,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及学生扩展知识、提高能力的工具。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已经具备良好的信息资源环境,如多媒体教学网、计算机闭路电视网、“处组室”备课办公网等。有的中专学校已经建立了各个学科的教学网站,尝试开设网络课程,进一步加强学习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网络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应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上资源来丰富课堂内容、扩展知识要点。教师可以上网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5
一、案例背景及学情分析
《减数分裂》是苏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的第1节内容。本节课内容与上学期学过的有丝分裂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又是后面学习遗传变异的基础,所以本节课内容在整个高中生物学习中有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本节课内容由于图像多,曲线多,变化抽象等特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教材比较经典的一个内容,也是我们广大教育者值得思考的一节课。为了学生便于理解,这节课采用多媒体动画、绘图和列表等方法来模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变化以及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在整个减数分裂的学习中采取多种活动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让学生用建好的彩纸到讲台上演示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变化。另外,由于我们普通班的学生基础比较差,所以在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中要做到形象化、整体化和直观化,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减数分裂的概念;
精子的形成过程;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的化。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活动,体验合作的力量,养成团体意识和合作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用辩证的观点认识生命现象。
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的变化
教学方法
利用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模型模拟教学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
法等来学习减数分裂的相关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用ppt打出“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动画,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进入学习目标做好心理准备。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我们人类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教师提问:假设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以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两性生殖细胞,这个假设成立吗?通过学生的假设,从而进入新课《减数分裂》。
(2) 减数分裂的概念
活动一 小组自主学习:减数分裂的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同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对象”、“时期”、“特点”、“结果”几个字,让学生从这几方面来更深刻的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下一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开始减数分裂模拟探究活动。
(3) 精子的形成过程
在让学生模拟减数分裂之前,先让学生了解“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四分体”这三个概念,并在ppt上投出:1对同源染色体=1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活动二 合作探究:精子的形成过程
每组分发一套染色体模具(用硬纸剪成染色体形态,2种颜色纸表示同源染色体,用小磁铁表示着丝点),其中让一组去黑板上模拟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
学生通过模拟减数分裂的过程,基本掌握了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通过小组的构建学生产生了不同的`模式图,关于各个时期的特点学生也发生了一些分歧,也存在一些疑惑。全班形成了三种主要模型构建: 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②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没有分裂 ③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知道染色体如何分配
看完学生的展示后,老师对每个组的模式进行纠正,重点讲解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点和有丝分裂基本相同。在给学生进行指导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知识点: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成四分体的时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时期 ②着丝点分裂的时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时期 ③染色体减半和DNA减半的时期
老师强调: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了4个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形成为精子。
老师ppt展示精子形成过程,看完展示让学生黑板展示精子形成的大概步骤:
师生共同总结:一个精原细胞经过两次分裂形成了四个精细胞,每个精子细胞中含有数目减半的染色体。
(4)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变化
活动三 合作探究: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变化
通过前面的合作模拟探究、阅读教材、动画展示,让学生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构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变化模型(坐标图以及表格),并要求学生能用表格进行归纳总结,安排学生在黑板上展示(以生物体内的染色体为2N为例)。
按照表格上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数量变化画出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化曲线。
(5) 归纳总结
①染色体复制发生在: 间期
②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 减Ⅰ前期
③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减Ⅰ后期
④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减Ⅱ后期
⑤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减Ⅰ分裂完成时
⑥DNA数目减半发生在: 减ⅠⅡ分裂完成时
(6) 作业布置:完成导学案相关练习
(7)板书设计
2.1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概念
对象:
时期:
特点:
结果:
二、精子形成过程
1. 部位:
2. 过程
三、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变化
教学反思:减数分裂的学习是在以学生过去的知识-有丝分裂为基础的,教学中通过“温故而知新”的方式复习有丝分裂的知识,进而导入新课。新知识的学习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完善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减数分裂是微观,动态,连续的变化给正确认知带来困难。为了突破教学难点,一方面制作多媒体动画演示减数分裂过程,精心设计将微观变为宏观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利用学生自制的模型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让学生对减数分裂的过程掌握得更为透彻。同时,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一步步渗透着学生主动参与的新课程理念。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知道转化的思想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重难点: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学具准备:
1. 教学课件。
2.剪两个底40厘米,高30厘米的平行四边形,供演示用。
3.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用教科书第137页的图剪下来贴在厚纸上)和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幻灯出示各种图形。提问:方格纸上画的是什么图形?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它有什么特征?
2.让学生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再指出它的高。然后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上画高。(教师巡视,注意画得是否正确。)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新课
1.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l)指导学生数方格。
(2)出示方格纸上画的长方形,要求直接计算出它的面积。然后指名说出计算结果。
(3)比较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
提问: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呢?它们的面积怎么样?
启发学生把比较的结果重复说一遍。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分别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4)小结:从上面的研究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来。但数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往往不能算得很精确。特别是较大的平行四边形,像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就不好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它的面积了。想一想,能不能像计算长方形面积那样,找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
2.用实验的方法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1)从上面的比较中,你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呢?想一想,该怎么做?(教师先要求学生要沿着哪条哪条高剪,再让学生动手.)
(2)教师示范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把从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边,拼成长方形。在变换图形的位置时,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做呢?现在看老师在黑板上演示。
①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②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着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平行移动。
③移动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着直角三角形继续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到两个斜边重合为止。
请同学们把自己剪下来直角三角形放回原处,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向右慢慢移动,直到两个斜边重合.(教师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比较。(在黑板上剪拼成的长方形的上面放一个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便于比较。)
①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②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③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归纳整理: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长、宽分别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它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相等。
(4)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长方形右面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平行四边形右面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5)教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板书:S=a×h,告知S和h的读音。
教师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写成ah,代表乘号的“.”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
(6)看教科书第65页中相应的内容,并完成第65页中间的“填空”。
3.应用总结出的面积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看教科书第66页的例题,指名读题后,引导学生想,根据什么列式?并提醒学生注意得数保留整数。然后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共同订正,指名说出是根据什么列式的。
(2)完成教科书第66页“做一做”中的第l题和第2题。做完后共同订正。
(3)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量一量它的底和高是多少厘米,再求出它的面积。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六的第1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五、作业;练习十六
第2题和第3题。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究竟”、“渐渐地”造句。
2、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通过朗读感悟,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向。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继续学习15课《水上飞机》。(师板书:15水上飞机)。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回忆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水上飞机的?(样子、种类和作用)它们分别在哪些段落里?(1段、2—6段、7段)
二、明确学习任务:
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有关水上飞机的样子、种类和作用的词句,好好读一读,联系上下文,看看能明白些什么?
三、自学检测8—10分钟)
学生自己一边默读一边勾画,然后同桌交流。
四、合作交流、展示点拨以二人为一小组汇报、交流)(15—20分钟)
导学第一自然段:
1、从第1段大家知道了什么?
要点:(1)、水上飞机的样子“白色船体的两边长了两个大翅膀”。
(2)、小海鸥看到这条奇怪的船,心里会感到很奇怪。(师板书:奇怪)
(3)、指导学生观看课文插图并相机指导朗读。
2、谈话过渡:从“究竟”一词可以看出小海鸥很好问,那么小海鸥是怎么问的,那条奇怪的大船又是怎么回答的呢?现在单号同学和双号同学分角色读一读二至六自然段。(同桌分角色读)
导学二至六自然段
1、师:读完了吗?现在你们有没有知道那条奇怪的船到底是什么?(水上飞机)
2、抽读、感悟、评价。
重点提示:
①“喂,船大哥,你好哇!”
(在波浪翻滚的大海上说话,应当怎样?声音响亮。平时,你有没有站在远处喊过人呢?<喊喊看——喂>“船大哥,你好吗?” 小海鸥真是非常懂礼貌。你再读读)
②“你好!我不是船,我是水上飞机。”
(人与人之间的文明礼貌是相对的,水上飞机也挺懂礼貌它很友善地对 小海鸥的话作纠正。引导学生边读边加上动作。)
③“飞机?你怎么掉到海里去啦?”
这一句话连续出现了两个问号,应该怎样读呢?
(结合提示语“吃了一惊”进行指导,引导加上表情)
④“不,我是降落在这里的。我是海上救护机,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
“我”是谁,它的名称、作用是什么?
(师板书:海上救护机,救援船只)
(结合提示语“笑了”进行指导,引导加上表情)
师引导:咦,船只在海上遇难了,为什么不用船去救,而让水上飞机前往救援呢?通过你的朗读告诉大家答案(突出“迅速”)
谈话过渡:“兵贵神速”海上救护机能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真了不起。课文中它真的接到求救警报了,它是怎样前往救援的呢?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呀?学生找出在课文第8段?
引读第8段,学生齐读“他告别了小海鸥,便迅速地滑行起来,机身的两旁随即溅起了雪白的.浪花。水上飞机渐渐地离开海面,向遥远的天边飞去。”
谈话过渡:水上飞机遇到紧急情况飞走了,但从它们的谈话中,我们知道它还有很多兄弟都有些谁呀?请大家看第7段,双号同学说给单号同学听,可以给它们取个好听的名字。(同桌交流)
导学第7段
1、水上飞机有哪些兄弟?(“我还有很多兄弟。有的可以随时从海上起飞,参加战斗;有的可以给航行中的船只输送物资;还有的能从海中汲水,去扑灭森林大火……)
2、指导读、取名、作用(师板书)
海上战斗机……[参加战斗]
海上运输机……[输送物资]
海上灭火机……[扑灭大火]
五、拓展延伸:(结合省略号,迁移拓展)
1、省略号省略了什么?(省略了许多具有各种作用的水上飞机。)
2、思考:如果让你长大后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
要点:名称、用途
六、师小结、并整体感知课文。
1、小结:刚才我们让飞上飞机发挥了那么多新的作用,其中有一些水上飞机已经拥有了,但还有更多新型的水上飞机等着大家去实现!
2、让我们再次进入文中情境,再读一次课文,相信大家能读出小海鸥的吃惊、好问,水上飞机的稳成、自豪,如果你读好了,就会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七、布置作业:(续编故事)
小海鸥呆呆地望着水上飞机渐渐地离开水面,向遥远的天边飞去,这时,在茫茫的大海上又飞来了一群小海鸥,这只小海鸥会怎样向它的同伴讲述自己的奇遇呢?你愿意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吗?
八、板书设计:
15、水 上 飞 机
样子 种类 作用
(奇怪) 救护机 救援
战斗机 战斗
运输机 输送
灭火机 灭火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8
一、研究背景
统编教材全面推广使用以来,“语文要素”“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语文教学关键词。教学重心转向帮助学生掌握在特定情境中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教学设计也应该从具体的知识点走向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为学生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紧扣语文要素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以帮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技能,提升语文素养。
在此背景下,白杨坡小学语文教研组积极进行“大单元教学”研究,自20xx年4月起,依次完成了“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下册大单元教学实施建议”编写,两次大单元教学案例分享,一次市级大单元教学研究课例展示等研究工作,初步厘清了“大单元教学”的基本含义:“大单元教学”体现的是一种教学思路,主张用语文的方式学习和生活,主张“在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知识与技能”。“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体现的是“学”的落地。
《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就是笔者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积极尝试,试图以“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的思路,整体建构单元内容,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在充分、自主的学习实践中发展学生能力,并进一步探索“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二、研究过程
“大单元教学”是一个大概念,需要借助具体的情境、任务和活动的支持,才能具化为可操作性强的教与学的模式。
研究思考一如何创设真实的学习大情境
在“大单元教学”中,贯穿整个单元学习的大情境尤为重要。然而,最初的情境建构并不顺利。
《鸟的天堂》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一篇精读课文。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语文要素是“1。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2。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依据单元导语,将单元情境定为“感受四时景物之趣”,教学目标定为“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表面看来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可是,进一步完成活动设计时就有问题了:问题一,指向不明,“感受四时景物之趣”具体指什么,重点学什么?很模糊;问题二,“学”的吸引力不足,情境的主体实质上还是教师,是“指导学生感受四时景物之趣”。
那么,如何创设真正有益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真实情境呢?再次思考上述问题,可以明确:一,需要进一步厘清本单元课文表现“四时景物之趣”的写作手法,确认核心要素,这一点可以通过深度解读教材解决;二,情境的主体是学生,落点是学生的实践活动,联系“在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知识与技能”这一观点,情境的描述应该包含或者直接表述单元核心要素。
接下来再次通读整个单元,可以发现这样几个特点:
1、所有的课文都是“大家”之作;
2、所有的文本中动态和静态的描写都很突出,其中,《古诗三首》和《鸟的天堂》是动静结合,《四季之美》和《月迹》中的动态描写更加明显;
3、本单元习作指导重点是景物的动态描写。
由此,基本可以确认本单元核心要素为初步了解并运用动态描写表现景物之美,文质兼美的大家之作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审美能力。这些隐藏在文字里的写作秘密等待着学生去发现、获取。
就这样,在对文本的深入比较和聚焦中,新的单元情境逐渐清晰——“探秘作家笔下的‘动’‘静’之美”。单元学习成为了“探秘”之旅,“发现动静之美”是贯穿单元文本的大任务,在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中充分、自主进行学习实践也有了实现的基础。
研究思考二如何构建真实的大单元学习课堂
有了适宜的单元情境,如何让“学”真正落地,成为了亟待思考、解决的重要问题。
[教学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单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什么?请快速阅读单元导语页,抓住关键词回答。
生: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一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二是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师:是的,前者是阅读能力的要求,后者是表达的要求。(板书:动态、静态景物变化)
师:在刚学完的古诗三首中,你们关注到了动态和静态描写吗?来,我们试着用朗读表现诗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生朗读相应诗句。
师:诗词,凝结着古代大诗人的才情,寥寥几句,就勾勒出四时景物的动静之美,让人心动。这个单元的课文,还收录了三位大作家的作品。请读课题和作者名字。(课件出示巴金、清少纳言、贾平凹头像和课题。)
他们又是怎样描写景物的动静之美,写出变化的呢?这节课,我们先走进“人民作家”巴金爷爷的作品——《鸟的天堂》。
常规的课堂导入一般关注单篇课文,大单元教学的课堂导入,关注的是整个单元。短短三两分钟,实施了“聚焦单元要素——勾连已学课文——比较单元课文”三个步骤,主张让学生明明白白学习,带着目的进入文本。
[教学片段二]
师:披文入情,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生命、对大自然的热爱,有没有想过,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写出静态、动态之美?仔细比较两次的描写,想想在句式、用词和节奏上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学生反馈:句式有长句、短句之别,用词有形色、动作之别,节奏有舒缓和轻快之别。
师:这样的发现是不是个例呢?请默读下面的文段,判断是静态还是动态描写。(课件出示文段)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动态描写)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静态描写)
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动态描写)
师:学习了动态、静态描写,能给我们的写作带来哪些帮助呢?请从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中任选一个句子,尝试运用动态或静态描写把画面写具体。
本节课的教学依旧遵循“在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知识与技能”这一思路,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深入文本,经过充分的朗读实践,已经能发现动、静态描写在句式、用词、节奏上的不同。在此基础上联系前面已学的课文和本单元未学的同类型课文,运用新掌握的知识比较、判断文段的表达方法,进一步感知表达的秘奥,并尝试运用。
在“大单元教学”的课堂上,课文是实践的材料,遵循单元编排的特点,但不局限于单个单元,可以根据学习的目的多次使用。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实践运用,在更广阔、更丰盈、更真实的语文生活里自主发展能力。
三、研究结论
实施“大单元教学”的真正意义,是将语文学习融入学生真实的生活,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有血有肉的语文”。“大情境”虽然来源于单元主题,但实质上是学生的学习需求被激发后形成的一种学习氛围,所有的阅读都源于达成目标的自我需要。学习有了具体的目的,有了对象,整个单元的学习才会真正成为习得技能的过程。
按照这个思路,“整合”“勾连”是“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处理学习材料的一种策略,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聚焦“教什么”。不过,要做成功的“大单元教学”,还要进一步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聚焦“怎么学”,并且赋予合适的学习场景,这样,学习才会成为一次事件,才能真正有益于核心素养发展。因此,除了“整合”“勾连”,“联结”也是一种策略,从单元主题出发,按照“综合性学习”的思路,将语文学习置于更大的区域。本着一个单元解决一个问题(或是培养一种能力)的态度,在真实的学习环境里,针对具体的人与事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激发出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从而实现真正的语文学习。
四、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于“大单元教学”,困惑也是一直有的,例如:
“大单元教学”强调大情境的营造,在具体操作中,如何确认自己是“大单元教学”,而非“情境教学”?
“大单元教学”重视活动实践,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实践”有很多相通之处,区别在于“大单元教学”更强调整体情境和大任务的设置。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很容易踏入“有充分的学习活动就是大单元教学”的误区,忽视大任务的设计,忽视语文知识与技能的落地,把语文课上成了综合实践,或者是活动汇报。
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形成有效的评判标准,将成为我们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9
一、引言
英语写作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掌握比较薄弱的一环。我们应抓好基本功的训练、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进行行之有效的讲、评、改,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
二、抓好基本功的训练
写作是语言的输出,应建立在语言材料输入的基础上,如果学生没有关于主题信息的知识输入,没有正确的英语词法、句法、语段和语篇结构特征等知识,就很难实现正确的语言输出。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抓好基础。
1、听写练习
听写每个单元的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子。听写练习既能练听又能练写,一方面检验了听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写的速度及准确性,还可巩固所学内容,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说的练习
每节课前几分钟,可采用值日生报告制,内容不限,可以是读过的小故事、也可以是自己的习作;教师也可就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一连串的提问,或让学生把所学对话改写成短文等。通过这种说的练习,让学生注意时态、语态、人称和前后的逻辑关系,从而为写作打下基础。
3、词组识记以及固定表达句型背诵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多识记词组。词组就是单词根据语用实际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固定搭配。如果想写出或说出地道的英语,就要用那些约定俗成的词组。例如,表达吃药的词组是“take medicine”而不是“drink medicine”或“eat medicine”。记住词组have a good time意义及用法,写作中就不会出现“I played happily”汉语式的错误了。英语中有许多比较固定的表达方式,如:I am afraid that。 It is hard to等,掌握了它们,对学生写作大有裨益。
4、五种简单句的句型结构训练
五种简单句是指以下基本句型:SV、SVP、SVO、SVOC、SVOO。英语中千变万化的句子归根到底都离不开这五个基本句型,因此对这五个基本句型的训练就尤为重要。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
1、英汉互译练习
每个单元都有一两个重点句型,让学生进行英汉互译,可进行两种语言的对比,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敏感度,从而在写作中有意识地避免母语干扰,正确使用英语语言。
2、仿写
教师容易围绕句型设计小作文,鼓励学生阅读后仿写相似题材和内容的文章,这样的写作就不会出现结构混乱、内容空洞的现象,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写作能力大有帮助。如Unit 4 What would you do?这一单元主要句型是I would 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我设计这样的作文题:假如你中了一百万的彩票你将会怎样做?同学们写出的作文就比较成功了。
3、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写的能力
Go for it!以单元编排,每个单元一个话题,每个单元都由易到难,最后落实到以话题为主的书面写作上来。这些话题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题材广泛,给学生以发挥的空间和余地。每个学生可根据个人特长以及自己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见解,写出与众不同、富有个人特色的作文来。
4、对写作主题加以讨论,并整理、组织成文
在写作教学中开展讨论,能使学生懂得该写什么,怎么写。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借鉴,综合集体的智慧,降低写作的难度,学生就不觉得无话可说,无字可写了。例如,Go for it!第九册Unit 15 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manatees!学完之后,要求学生写一篇环保从我做起的作文。首先让学生以四人一组进行讨论,要求学生把观点写下来。并列出写作提纲以及可能用到的词语、句式、时态等。学生经过讨论后,独立成文。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巡视,回答他们的各种问题,并提醒他们注意句与句间的衔接。学生写完后,让两位学生在黑板上板书作文,师生共同修改,然后作为范文,其他同学重写并上交。
5、写日记
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所学习过的词汇、语法、句型去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在写作中要一气呵成,有时甚至可用汉字代替没学过的英语词汇。这种写作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进行行之有效的讲、评、改
1、只写不评、不改,学生就会容易失去写作兴趣。但由于学生在书面表达中的错误不尽相同,因而批改时工作量非常大,一次作业的批改常常需要很多时间才能改好。这样就会出现拖延讲评的现象,使训练的效果降低。为了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互批互改。通过互批互改,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遇到自己弄不清、拿不准的问题可以在小组之间商量、讨论,或请教教师,直到得到满意的答复。
2、教师将学生所犯典型错句整理并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找错。这样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增,对典型错误印象较深。并逐渐掌握一些基本写作技巧:不可逐字翻译,不可用中文思维串联英语词汇,有时还要利用分解、简化、意译等手段来表达。如: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父母非常喜欢我。“When I was a child,my parents very love me。”(正确表达:When I was a child,my parents loved me very much。)废寝忘食He wastes sleep and forgets meals when he studies。(正确表达:He forgets to eat and sleep when he studies)。
3、进行范文与较差文章的对比讲评,通过讨论文章结构、句式表达及行文的流畅性等,让学生掌握英
语文章的布局谋篇:开始部分说出文章的要点;正文部分围绕主题开展叙述、讨论;结尾部分对全文的总结和概括。避免使用单一句型,注意句式表达的多样性以及正确使用衔接词,使行文流畅通顺。
五、教学案例
以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为例,我呈现给学生一篇短文,并针对这篇范文实施以下几个教学步骤:
A阅读阶段
Huaxing Clothes Store Sale。
Come and buy your clothes at Huaxing’s great sale。 Do you like sweaters?We have sweaters at a very good price ———— only 25 yuan。 Do you need bags for sports?We have great bags for only 12 yuan。 For girls,we have T—shirts in red,green and white for only 18 yuan。 For boys,you can buy socks for only 5 yuan each。 Anybody can afford our prices。
Come and see for yourself at Huaxing Clothes Store。
学生阅读这篇范文后,根据范文内容在小组中用英语互相提问,比如:
1、 What does Huaxing Clothes Store want to do?
2、 What do they have?
3、 What can the girls buy?
4、 How much are the sweaters?
5、 How much are the bags?
6、 What color T—shirts do they have?
7、 What can boys buy from the store?
8、 How much are the socks?
9、 Can anybody afford the price?
并填写如下表格:
B讨论阶段
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知道的事物名称。设想把自己商店里的东西和东西的价格进行讨论,互相补充。
C仿写阶段
学生在小组内轮流发言,其他组员做记录,必要时加以补充;然后各小组派代表陈述本组讨论的内容要点,其他学生从内容的真实性结构的逻辑性等方面对每位代表的发言做评述;最后各小组成员分别完成一篇书面作文。
D相互批改阶段
小组内各成员写出初稿,并互相批改。在批改过程中,小组成员可就内容的真实性,单词的正确与短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讨论和交流。然后,学生根据小组成员对自己初稿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作文,直至,形成终稿。
E反馈阶段
老师再从学生中挑选出几篇作文,然后,叫同学把自己的作文朗读给全班听。
反思:
一节作文课,我对学生既进行了写作训练又对学生进行了朗读训练,同学们在讨论的过程中既加强了互动又培养了团队的合作精神。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10
课题:二元一次方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学会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几个解和检验某对数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学会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来表示;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并渗透德育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加强学生的类比的思想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认识数学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新闻链接:桐乡70岁以上老人可领取生活补助,
得到方程:80a+150b=902 880.
2.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80a+150b=902 880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异同?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做一做:
(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①小明去看望奶奶,买了5 kg苹果和3 kg梨共花去23元,分别求苹果和梨的单价.设苹果的单价x元/kg , 梨的单价y元/kg ;
②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小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小时,可得方程: .
(2)课本P80练习2. 判定哪些式子是二元一次方程方程.
合作学习:
活动背景爱心满人间——记求是中学“学雷锋、关爱老人”志愿者活动.
问题:参加活动的36名志愿者,分为劳动组和文艺组,其中劳动组每组3人,文艺组每组6人.
团支书拟安排8个劳动组,2个文艺组,单从人数上考虑,此方案是否可行? 为什么? 把x=8,y=2代入二元一次方程3x+6y=36,看看左右两边有没有相等? 由学生检验得出代入方程后,能使方程两边相等.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并提出注意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书写方法.
试一试:
检验下列各组数是不是方程2x=y+1的解:
①??x?4,
?y?3,②??x?2.5,
?y?4,③??x??6,
?y??13.
②③是方程的解,每个学生再找出方程的一个解,引导学生得到结论:一般情况下,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3.合作学习:
给定方程x+2y=8,男同学给出y(x取绝对值小于10的整数)的值,女同学马上给出对应的x的值; 接下来男女同学互换.(比一比哪位同学反应快)请算的最快最准确的同学讲他的计算方法.提问:给出x的值,计算y的值时,y的系数为多少时,计算y最为简便?
出示例题:已知二元一次方程 x+2y=8.
(1)用关于y的代数式表示x;
(2)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y;
(3)求当x= 2,0,-3时,对应的y的值,并写出方程x+2y=8的三个解.
(当用含x的一次式来表示y后,再请同学做游戏,让同学体会一下计算的速度是否要快)
4.课堂练习:
(1)已知:5xm-2yn=4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
(2)二元一次方程2x-y=3中,方程可变形为y= 当x=2时,y= ;
(3) 已知 ??x?2,
?y?1是关于x,y的方程2x+ay=5的一个解,则a= .
5.你能解决吗?
小红到邮局给远在农村的爷爷寄挂号信,需要邮资3元8角.小红有票额为6角和8角的.邮票若干张,问各需要多少张这两种面额的邮票?说说你的方案.
6.课堂小结:
(1)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注意书写格式);
(2)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定性和相关性;
(3)会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7.布置作业:(1)教材P82; (2)作业本.
教学设计意图:
依照课程标准,通过分析教材中教学情境设计和例习题安排的意图,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实际,制订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教学的设计始终围绕这教学重点和难点展开.
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教学要求和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创设了教学情境:关心老人,突出情感主线,并贯穿整个教学. 并对教学
内容进行适当的重组、补充和加工等,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所选择的例习题都体现实际问题数学化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这两个方面的设计贯穿整堂课,把知识内容和情感体验自然连贯起来.
其次,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体现了让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几个合作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去接触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生生间的相互评价,关注学生对解题思路回顾能力的培养.
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教学中,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类比的方法,使得学生加深印象. 在突破难点的设计上,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选题时,通过降低例题的难度,使学生迅速掌握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字母的方法,体会运用这种方法的可使求二元一次方程求解更简便.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11
教学在我们大家理解起来就是一种实践,而对于教学理论书籍我却读得不多。今年暑假,得知学校新到一批新课程教学理论书籍,便借来这本《高中新课程数学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细细读来,感受颇深。对于“教学设计”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了解了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重要理念、基本模式,初步知道了如何学习和研究教学设计,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教学方向。
从书中得知,教学设计是一门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技术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寻求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总体成效的应用学科。教学设计既涉及课程建设,更关注课堂教学。通俗一点说,教学设计实质上是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即将达成的教学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所做出的精心安排。是“关于提出最优化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
从书中得知,教学设计的根本特征在于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它是一种目标导向的系列活动。不管在哪个年级、哪个课程层次、哪个具体教学环境中开展教学设计,无非是要回答三个类型的问题:
(1)我们要到哪里去?(确立目标——学习结果分析、教学任务分析)
(2)我们怎样去?(导向目标——学与教过程、结果与策略适配、分类教学)
(3)我们是否已经去到了?(评估目标——评估业绩表现)
而另一方面,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可以归结为如何处理好学习的成果、过程与学习的内外部条件的关系。书中提到,这个思路是当代教学设计大师加涅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基本确立并孜孜不倦地加以贯彻的。
对于书中提到的教学设计的重要理念,我很赞成其说法,所以我归纳了几点
1、减负增效
减负增效是系统设计教学要想达到的总体效果。总体成效包括“教学有价值,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率和教学有魅力。”
教学有价值,是指教学能否满足学习者需要;有价值是回答教学是否做了值得去做或应该去做的事情。
教学有效果,是指教学能否达成学习者所要实现的目标;有效果是回答教学是否做好了要做的事情。
教学有效率,是指教师自己同时也要帮助学习者用最少的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来达到目标;有效率是回答教学是否做到了尽可能好的效果。
教学有魅力,是指能否吸引学习者继续学习,自觉地去预习、复习或者拓展加深;有魅力是回答教学是否有长久深远的感染力、穿透力与亲和力。
2、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或系统方法是教学设计的强有力武器。系统思维,在教学设计中有两个表述词,一是统揽全局,着眼整体;二是循序操作,层层落实。
教学中强调关注整体,站得高,看得远;循序操作倡导从行动上突出设计的程序化和计划性,使得教学的各项外部条件环环相扣、层层落实。
3、以教促学
加涅指出:“为学习设计教学”;梅耶进一步发展为“为意义建构学习设计教学”。教学设计理论强调指出:教虽然不能代替学,但教必须围绕着学而展开,以学习者为焦点,为学习者服务,以教导学、以教促学。
4、加速成长
教学设计虽然强调以学习者为焦点,但丝毫不意味着教师的教学素养与技能无足轻重。恰恰相反,与以往的做法相比较,教学设计把教学成功的基础建立在教师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合理化、有序化和技术化之上。通过系统设计教学的实践,使教师在教学中做到:目标更准确,即知道要做什么;程序更清晰,即知道应怎样去做;针对性更强,即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和灵活性更大,即知道在什么样的具体情况下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教学设计不仅是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结果的有效武器,同时也是帮助教师自身成长的可靠途径。
对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发展到今天,至少出现了数十种有影响的教学设计专著,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模式有“迪克和凯里模式、肯普模式、史密斯和拉甘模式,马杰模式等”,这些教学设计模式繁杂多样,,适用的情景对象也大相径庭,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对“目标为本”的基本教学设计模式所作的扩展,都是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一名教师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学有专长,这是搞好教学设计的前提,同时也应该努力掌握教学设计理论中所包含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知识技能。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自由之路。所谓专家型教师,不是指有优越的个人特质和高学历,不仅会表现出在他所擅长的领域比别人知道得更多,同时也应该努力在他所不擅长的领域能够比别人更有热忱地去追求新知,学得更快、更好。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12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叹服、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
2.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能力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2.学习快速默读、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
德育目标:培养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三、教学难点: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四、教学方法:1.朗读法。2.联想想像法。3.讨论点拨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每当走进自然博物馆,面对复原的古生物时,思绪总会把我们带进曾留下生命痕迹的远古洪荒。冰冷的化石却是昨日生命信息的演绎,叙说着亿万年前那奇幻的神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化石吟》。
二、解题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科学诗是以诗的形式写科学内容,全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三、畅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轻声朗读,勾画并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教师感情饱满地范读全诗,学生感受其中对自然高妙的赞叹和节奏韵律之美。
3.学生自由诵读,结合生物学知识理解诗歌内容。
思考:(1)化石作为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诗人是怎样打开读者思维闸门的?
(2)体会第3节中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在行文中的作用。
(3)摘录出诗中4、6两节的比喻句各一例。
(4)第3节中的你具体指代什么?能否改成他,为什么?
(5)化石重视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6)全诗七节的思路层次是怎样安排的,请简要概括。
4.学生集体诵读全诗,读出对自然高妙的赞叹。
四、探究研讨
1.指名学生诵读第1节,思考:诗歌以四个问句开篇却并未作答,但已暗含了生物进化的历程,诗行中提到的几个最早的生物依次指什么?请结合你所搜集到的`生物学知识,谈谈有关生物进化的话题。
明确:依次指无颌鱼类、鸟类的祖先,两栖类的祖先和被子植物。
2.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安排结构有什么特点。
提示: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应。可以说,第7节是对第2节的回答。
3.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诗句会引发你作何感想,请就你搜集到的资料给大家讲讲有关恐龙和猛犸的情况。
4.化石的故事令人神往、惊讶,阅读全诗请选择一种化石,合理想像,写一段故事,体裁不限。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相关文章: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09-21
新课标高一物理教学设计案例10-19
优秀的教学设计08-27
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案例01-21
《检阅》的教学设计优秀07-31
《穷人》教学设计优秀06-12
《日记》优秀教学设计03-05
《鲸》优秀教学设计09-20
《鲸》教学设计优秀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