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教学设计
- 相关推荐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京剧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京剧教学设计 篇1
设计说明
《京剧趣谈》是一篇略读课文,介绍中国国剧京剧中的奥秘——“马鞭”“亮相”,从中让我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在教学中借助抓住关键词概括文章内容,运用思维导图理清课文脉络。引导学生在多种方式的朗读中,体会京剧奥秘中的“趣”,这正是京剧的博大精深所在。鼓励学生搜集具有艺术特色的戏剧,并进行对比阅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读通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京剧片段)激趣:同学们,你们能猜猜这是哪一种戏剧吗?
预设:京剧,听到了锣鼓声。
2、是的,看来同学们对京剧有些了解,那你们还能深入地说一说吗?
预设:
生1:我知道京剧中的人物分类:生、旦、净、末、丑。
生2:我知道脸谱知识,红色代表忠贞,比如关羽。黑色代表正直,比如包公。
3、导入:同学们对京剧的知识了解得真多,但是听说过“马鞭”与“亮相”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京剧趣谈》了解一下吧!
设计意图:通过京剧音频引入新课,将了解的相关资料与同伴分享,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教师检查读文情况。
设计意图:朗读是语文学习重要的途径之一。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读通文字,读懂文义,为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做好铺垫。
三、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请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作好批注。
3、学生汇报。
预设:这篇文章介绍了京剧中的“马鞭”与“亮相”,感受到京剧的艺术魅力。
4、你觉得哪部分的内容最吸引你?
把阅读引向深入,促使学生真正地走进课文内容,进行发散性思维,从而透彻地理解“马鞭”和“亮相”的意义。
预设:
生1:“马鞭”这一部分内容是我喜欢的,想深入了解一下京剧中“马鞭”有怎样的.作用。
生2:我想知道我们生活中的亮相与京剧中的“亮相”有啥不同?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去阅读,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有阅读期待的课堂才能让孩子真正地获得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去发现,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四、思维导图,梳理内容
1、文章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呢?作者又是怎样表达京剧的艺术魅力的呢?
2、学生默读课文,运用喜欢的方式写下京剧的“趣”。
培养学生批注式阅读能力,深度理解课文内容,欣赏、体会京剧的艺术魅力。
3、同学互相分享交流,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语言通俗幽默,亲切自然,运用举例子的方法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趣”,体会“马鞭”的“趣”、“亮相”的“趣”,借助作者的娓娓道来,想象舞台场景的生动传神,为此,设计了四个层次的教学:一是初识京剧,感受京剧的与众不同;二是结合资料,感受京剧的韵味不凡;三是从“马鞭”“亮相”,感受京剧的艺术趣味;四是欣赏京剧,感受京剧的耐人寻味。四个环节从课外的资料到课内的自读再到课外的欣赏,让学生多方位地了解京剧,也让课内阅读立体化,学生一定会爱上京剧。
京剧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
4、感悟京剧的无穷魅力。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
京剧是比较陌生的领域,通过资料补充,对课文内容稍作细致了解。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京剧,被成为“国粹”,谁会唱上一段京剧? 在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剧的知识,你了解到了哪些?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来认识京剧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个究竟吧!
二、作者简介
1、徐城北,戏曲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生于重庆, 长于北京,肄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曾在中 国京剧院担任编剧,后转入学术研究,曾任该院研究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2、主要成果:多年专注于对京剧艺术及其背景进行学术 研究。著有《梅兰芳与20世纪》、《京剧与中国文化》、等各类著作共40余册。
三、学习字词
1、控制 唯恐 彻底 凸显 鲜明 虚拟
仆人 无穷无尽 风雨不透
2、理解词义
彻底:全面的,充分的。
唯恐:唯独害怕;只怕。
无穷无尽: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四、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前半部分《马鞭》,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
用,以及它的独特魅力。 第二自然段:介绍京剧中的虚拟道具一样可感觉可使用。 第三自然段:介绍虚拟道具的妙处以及真道具表现夸张的特点。
五、整体感知
1、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马鞭》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马鞭》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 以及它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介绍了京剧中的.虚拟道具的妙处。
六、研读课文
1、课文第一自然段:
1)京剧表演中的“马鞭”是如何产生的呢?
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2)你从“彻底”和“无比漂亮”中读出了什么?
“马鞭”这种表现形式有什么作用?又具有怎样的魅力呢?
作用: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 显现出来。 魅力: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 ,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2、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京剧还有 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 这两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思考:作者举了什么例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从这个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很有意思?
七、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词。
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京剧教学设计 篇3
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展现学校和地方特色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主的选择,再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脸谱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既通俗又具有艺术性,极易引起学生的不断探究性学习兴趣,再加上它涵纳了学生最爱的绘画艺术,又可以动手制作,实践性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经过一个一周左右的研究性学习,经历了提出课题、制定学习方案、搜集资料、资料交流、不断探究、成果展示、活动总结这几项环节,所有的孩子通过这次活动了解到脸谱的基本常识,大部分孩子都能制做精美的脸谱工艺品,一部分孩子能够自己进行创作,并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以演示文稿和网页的形式发布。通过研究性学习,即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有亲身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综合学科的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戏曲脸谱的绘制,了解中华国粹——京剧的基本知识及其艺术特点。
2、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程了解和欣赏我国的民族传统艺术,增强学生的艺术底蕴。
3、让学生在这一课程中学会收集相关资料,并能运用于自己的脸谱绘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4、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目标:
1.能根据学习材料,提出学习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地开展研究性的学习,发掘学生最大的潜力。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搜集、探究、交流、展示,学会合作。
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目标:
学生学会上网查找资料,使用PowerPoint来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使用Frontpage来制作专题网站,运用E-mail来发送信息和接受信息。提高学生运用多种媒体学习的能力。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较强,对“时、空”观念也比较明确,理解记忆、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有一定的水平,有意注意占优势,并且能长久保持,兴趣稳定。模仿能力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京剧脸谱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不十分了解的知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教学多媒体设计:
在本课教学中使用了CAI多媒体课件,课件中包含有电影、声音、动画、演示过程等内容。CAI课件的使用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清楚、更快捷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也使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环节,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设计: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教学难点设计:学习
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清爽。
教学方法设计:观察理解法、分析比较法、指导制作法、多媒体演示法
课业类别:工艺制作课
工具准备:
学生:脸谱资料、水粉色、调色盘、毛笔、无图案的文化衫或完整的鸡蛋壳。
教师:京剧脸谱资料、图片、录像、CAI课件、有脸谱的文化衫等。
资料收集:教师、学生:戏剧的种类,脸谱的谱式及特点,脸谱图片、脸谱工艺品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京剧唱腔片断
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音乐?
学生回答(戏剧或京剧)
有谁能唱一曲或学着刚才的京剧哼一曲。
学生表演,其他学生掌声鼓励。
2、播放京剧表演片段(点击课件片段欣赏)
学生欣赏并思考:京剧中的人物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有什么不同?
小结: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
(屏幕显示:京剧脸谱)
二、介绍京剧脸谱知识。(点击课件京剧脸谱资料)
1、起源:
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与面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2、脸谱在京剧中的运用:
问:京剧中哪些角色运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京剧中的脸谱通常用于“净角”和“丑角”两大类人物形象的化妆上。生、旦角很少用。
3、京剧脸谱的谱式:(课件出示各种谱式)
学生谈各种谱式的特点。
讲解: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约十余种,这是其中的五种。
(1)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
(2)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而是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或“三块瓦窝”。
(3)从脑门顶至鼻子尖,用黑色或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子,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
(4)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最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
(5)色彩、构图不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丑陋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
4、脸谱色彩知识
(1)提问:那位同学知道京剧脸谱上的颜色是起什么作用的?
讲解:在京剧脸谱上有许多的颜色,这些颜色都有一定的含义,不可以随便乱用。
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艺术家用红、蓝、白、黑、金、紫、银等颜色,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剧中复杂的人物形象。重在形、神、意三个方面,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2)你能说出各种颜色各代表什么意思吗?
总结: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虬。
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
(教师讲解同时课件演示-脸谱资料)
5、意义:
问:京剧中为什么要用脸谱化妆?
总结:脸谱是京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是用写实和象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人物的形象进行夸张,以突出、强化人物的生理特征——面貌及个性,而采用的一种手段,用来造成舞台的效果。
三、欣赏:(课件显示各种脸谱、有脸谱图案的服装、工艺品。)
学生谈一谈京剧脸谱的美感、京剧脸谱的艺术价值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各脸谱谱式及人物的性格特征。
选几个学生穿上文化衫(上有脸谱图案)进行时装表演。激发形式的创作热情。
口头小结:脸谱既是一种舞台化妆,同时又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同时脸谱艺术还被广泛地运用到时装、工艺设计和其他的艺术之中。
四、示范(点击课件:示范画法)
1、播放演员在舞台上化妆的情形。
2、设计脸谱演示(课件示范)
画头形、定五官
1、在画好的脸谱外形上定出左右的中轴线。
2、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
确定人物类型
用线画纹样
用铅笔勾画脸谱纹样,勾画谱式时注意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涂画色彩
1、先从白色入手,将所有白色涂满。
2、再涂颜色,要从浅入深地顺序涂。
3、最后着墨色。
五、运用脸谱知识进行设计活动
1、出示已制作好的文化衫或。
2、展示脸谱让学生参考(课件显示并京剧伴奏)
六、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完成。
1、每个脸谱至少有三种颜色。
2、着色时先勾边线再涂染。
3、用水不能过多。
七、作品展评:
1、交换作品,分组模仿时装模特进行表演(播放有节奏感的音乐)。
2、学生观看、评价,选出最佳表演奖和最佳设计奖。
八、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画脸谱,大家不仅知道了京剧脸谱的审美价值所在,还自己绘制出了一幅幅生动的谱式应用到了服装设计之中,创造了美。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体会欣赏脸谱艺术,提高对戏剧艺术的欣赏能力,弘扬祖国传统艺术。
京剧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①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我国戏曲音乐的重要类别;
②了解京剧的行当及角色的划分;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讨论、欣赏、演唱等活动,感受京剧的韵味,特别是能辨析京剧行当中的角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欣赏传统与现代京剧经典曲目选段,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激发对京剧的兴趣和喜爱之情。弘扬民族音乐,增强民族荣誉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京剧的行当及角色划分。
难点:根据人物角色特点和京剧唱腔特点辨析京剧舞台上的行当。
学习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京剧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在小学音乐课中学习的京剧的唱腔、场面、脸谱等等。对于京剧的行当大家肯定能脱口说出,但就深层次的'理解和辨析京剧行当角色划分缺少一定的认知。本课围绕此问题来展开教学。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使用及分析
(白板使用功能)
导入篇
京剧的形成与京剧行当的划分。
唱京剧选段导入,师生共学京剧形成,对联过渡京剧行当。
激发情趣,引起注意,了解京剧形成的一般过程。
图片视觉冲击,对联猜谜激趣。
鉴赏篇
一、京剧的行当及角色的划分依据
二、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依次鉴赏
一、师生共学京剧的行当及角色的划分依据
二、生行鉴赏
1、教师文本呈示
2、学生图片选择
3、师生唱腔聆听
三、旦行鉴赏
1、学生旦行猜选
2、教师文本呈示
3、师生唱腔聆听
4、花旦、武旦讲解
四、净行讨论学习
正净唱腔聆听
五、丑角发言学习
认知、理解行当角色划分依据
1、文本呈示
2、图片插入
3、屏幕遮挡
4、魔术笔
5、视频、声音插入
6、选择模版运用
活动篇
根据唱腔和人物特点辨析选择行当。
一、视频观看,京剧反串,行当选择
二、我的“京剧一家人”
能够通过人物特点及唱腔选择所属行当
1、图片文本插入
2、视频插入
3、配对模版运用
结课篇
师生同唱《唱脸谱》,升华京剧艺术魅力。
同唱《唱脸谱》,师生共同结课
唱京歌,京剧美,爱京剧
视频插入
京剧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欣赏现代京剧唱段《家住安源》及《雄心壮志冲云天》,感受、体验唱段的音乐情绪及表达的思想情感,能够正确判断它们的唱腔及行当,掌握京剧音乐的板式、伴奏等京剧常识。
2.能够积极大胆、有感情地演唱现代京剧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体会现代京剧艺术的唱腔韵味,培养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及爱好。
3.探究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在内容、服装、伴奏等方面的区别。
【教学重点】
欣赏现代京剧唱段《雄心壮志冲云天》,感受唱段的音乐情绪及表现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能够较为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现代京剧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体验京剧艺术的唱腔特点。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音乐视频:古典时尚组合与灰姑娘组合演奏的《打虎上山》。
【设计意图】这段视频既保留了京剧的独特韵味又增添了浓郁的时尚气息,让学生在动感十足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被京剧音乐所吸引,为新课创设情境。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师播放两段京剧唱腔视频,请学生对比欣赏,并说一说:你知道这两个京剧唱段的题目分别是什么吗?它们有哪些不同之处?
2.学生讨论回答,课件出示答案:
片段一:《贵妃醉酒》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
片段二:《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两个唱段在服饰、内容、打扮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3.师总结:
《海岛冰轮初转腾》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它属于传统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则是现代京剧的代表作之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感受第九节——现代京剧。(课件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选择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中的两个典型唱段,进行对比欣赏,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探究两者的区别,从而引出新课课题。其中《海岛冰轮初转腾》为上节课学习内容,又起到复习回顾的作用,使本课内容与本单元内容融为整体。
三、新课:
1.简介现代京剧的概念:
广义的说,五四运动之后直至今天的所有反映现实生活的京剧,都可视为现代京剧。狭义地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双百方针指导下,通过戏曲改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创作的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新京剧。如《海瑞罢官》、《红灯记》、《沙家浜》等。
2.现代京剧唱段《家住安源》
(1)作品简介:
课件出示作品简介,引导学生通过看大屏幕一起了解。
《家住安源》是现代京剧《杜鹃山》中的一个唱段。故事概况: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在湘赣地区有一支自发的农民起义武装。由于他们缺少正确的指导思想和领导,在斗争中屡遭失败。后来,共产党员柯湘被他们救出并参加这支队伍。柯湘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团结教育这支队伍的战士,揭露地主豪绅及其走狗的反动本质,最终将这支农民武装引上正确的革命道路。
《家住安源》是柯湘向自卫军战士诉说自己身世的唱段,通过这一唱段,拉近了领导和战士们的距离,是《杜鹃山》中著名唱段之一。
(2)欣赏现代京剧《杜鹃山》第三场中柯湘的唱段《家住安源》,结合课本唱词,请思考:这个唱段的旋律有何特点?行当、唱腔分别是什么?表现了柯湘怎样的思想感情?
(3)学生回答,师总结:
这个唱段旋律委婉优美,起伏跌宕,属于二黄腔;柯湘的声音端庄、委婉、亮而不噪,行当属于青衣。柯湘通过自己痛苦哀婉的心情,强烈控诉剥削者,情绪激昂而坚定,充分表现了她对革命的坚信。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欣赏现代京剧《杜鹃山》的唱段《家住安源》,认识声腔、板式的艺术作用,感受、体验唱段中柯湘起伏变化的情绪,理解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4.现代京剧唱段《雄心壮志冲云天》
(1)作品简介:
《雄心壮志冲云天》是现代京剧《红灯记》第八场《刑场斗争》中李玉和的一个唱段。
课件出示《红灯记》剧情介绍,学习自主阅读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员铁路扳道工人李玉和是党的秘密工作者,他家祖孙三代是在“二七”大罢工中结合在一起的革命家庭。李玉和接受了党组织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电码的任务,由于叛徒的出卖而被捕。日本宪兵队长软硬兼施逼迫李玉和交出密电,李玉和英勇顽强,坚贞不屈,粉碎了敌人的阴谋。敌人最后杀害了李玉和和李奶奶。铁梅痛继承父亲、奶奶的遗志,在党组织和群众的帮助下,机智地摆脱了敌人的追捕,把密电码送上柏山,胜利地完成任务。
(2)片段欣赏、初步感受:
播放《雄心壮志冲云天》音频片段,请思考:该唱段旋律、节奏有何特点?表现了李玉和怎样的情绪?你能判断出这一唱段的唱腔和行当吗?
学生回答、师点评:该唱段旋律平稳,节奏舒缓,表现了李玉和对敌人的蔑视和悲愤、激昂的情绪,唱腔是二黄,李玉和属于行当中的老生(壮年角色的声音高亢、嘹亮)。
(3)完整欣赏、深入体验:
①播放《雄心壮志冲云天》视频,结合书本唱词,思考:该唱段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分别表达了李玉和怎样的思想情感?伴奏乐器有哪些?伴奏音乐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②学生交流回答:该唱段大致可分为六个部分,分别表现了一下内容和思想情感:对敌人的蔑视和大义凌然——虽锁住手脚,却锁不住英雄气概——回忆与敌人斗争的情况,展望革命发展形势,表现出从容不迫的气势——对未来的信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关心转送密电任务,相信母亲和女儿——视死如归的决心。整个唱段刻画了李玉和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思想感情,体现了李玉和壮志昂扬的英雄气概。
③师总结并介绍板式:这些情感的变化是随着板式变化呈现出来的什么是板式呢?
结合书本64页“知识”,了解京剧的板式:唱腔的板眼结构形式。板,就是强拍,眼,就是指弱拍。通常有以下四类板眼形式,一眼板(2/4拍),三眼板(4/4拍),无眼板(1/4或1/8),散板(既无板也无眼),各种声腔中,原板是变化的基础,还有慢板、快三眼、导板、流水板等。
板式变化:就是以一个上、下句组成的基本旋律为基础进行旋律发展、变化,节拍、节奏和速度也可能变化。课本上唱词括号里面的词语描述的都是板式。(引导学生看书本62页歌词中“【】”中的内容)。
④伴奏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交响乐器……伴奏音乐起到了烘托气氛和衬托人物心理的作用。
师补充介绍京剧的伴奏:
京剧的伴奏称作“场面”,场面中又分“文场”和“武场”两部分,文场为管弦乐器部分,如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大件”,主要为唱腔伴奏,此外还演奏器乐曲牌和过门等过场音乐。(课件出示“三大件”图片,欣赏文场视频《夜深沉》)
武场为打击乐器部分,如板鼓、钹、小锣、大锣等,主要用于配合身段表演,表现人物思想情绪,烘托舞台气氛,有机地协调统一唱念做打等。(课件出示乐器图片,欣赏武场视频,感受武场音乐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分段音频欣赏、完整视频欣赏的方式,感受、体验到了李玉和的情绪变化及思想感情。对于京剧的板式、伴奏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则贯穿在情感体验中完成。
四、音乐实践活动:学唱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
1.欣赏唱段,学生判断唱腔和行当:西皮、老生。
2.跟音乐轻声哼唱,找一找哪些地方比较难唱。
3.分句学唱、解决难点:
(1)十六分音符和波音出现时,声音要求连贯、圆润、字正腔圆。
(2)弱起,引导学生用手打拍子唱
(3)拖腔:最后一句中“秋”字的演唱。放慢速度,师用手势指挥、带领学生学唱。
4.跟音乐有感情完整演唱几遍(演唱遍数视具体情况而定,每遍师都做适当点评和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
5.挑选唱得较好的同学上台表演,并让学生自己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在聆听、感受了现代京剧的唱段后,亲身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而获得的更加深刻的`审美体验,加深对现代京剧的理解。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五、拓展与探究:
1.请你结合本单元所学内容,说说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在内容、服装、伴奏、道具、布景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传统京剧 | 现代京剧 | |
内容 | 历史题材、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 革命斗争,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
服装 | 细致,古装、水袖、头饰等 | 时装、较写实 |
伴奏 | “三大件”、锣鼓等打击乐器 | 加入交响乐和电声乐器 |
道具 | 马,车,轿等全面抽象化 | 较写实,只有马用鞭代替 |
布景 | 简单 | 讲究,比较写实 |
2.人们将京剧视为综合艺术。那么,京剧艺术的综合性表现在哪里呢?
京剧除了具备中国戏曲中所包含的文学(剧本)、音乐、舞蹈、表演、武打、人物造型、舞台艺术等艺术手段外,还博取众长,形成了以唱、念、做、打(又称为“四大基本功”)有机结合的综合艺术体系,并以唱功为主。
【设计意图】考虑到本节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时,所以我设计了这两道题,让学生讨论、交流、探究,一方面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现代京剧在内容、服饰、伴奏、道具等方面的特点,另一方面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作一个回顾、总结。
六、结束语:
同学们,现代京剧经历了50多年的风风雨雨,她的精彩唱段已深入人心。正如我们今天欣赏、体验的《杜鹃山》、《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优秀剧目,她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将革命先烈的英勇丰姿展现在舞台上,来告诉我们过去艰苦的革命岁月,并激励我们该如何去面对现在美好的未来!
京剧,这一中华音乐文化瑰宝,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更多后人喜欢、关心、并将她发扬光大!通希望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更多的同学能够走进京剧的殿堂,去领会她的美妙与瑰丽,去创造她的灿烂和神奇!
【设计意图】总结了本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同时激发学生弘扬、传承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七、下课仪式
京剧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欣赏脸谱感受丰富多彩的京剧脸谱文化的艺术美,了解色彩在表现人物性格上的作用。
2、欣赏歌曲感受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体验京剧音乐美。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京剧风格,了解色彩在表现人物性格上的作用。
2、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图片、油画棒、音频、勾线笔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 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
1、提问: 你知道这是什么艺术?
为什么他们脸上都有许多的图案和颜色?
2、教师小结
京剧是中国最著名的剧种,是一颗璀璨的宝石,被世人称为“国粹”,而京剧脸谱又被称为“国粹之国粹”。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京剧脸谱》,来体验这一“国粹”所含的韵味、
3、板书:京剧脸谱
二、欣赏图片 讲授新课
1、京剧脸谱的谱式有哪几种?(学生答)
2、京剧脸谱上的色彩有什么作用?(师总结)
在京剧脸谱上有许多的`颜色,这些颜色都有一定的含义,不可以随便乱用。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艺术家用红、蓝、白、黑、金、紫、银等颜色,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剧中复杂的人物形象。重在形、神、意三个方面,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3、你能说出各种颜色各代表什么意思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出示课件
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虬。
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
三、教师示范 课件展示
1、绘制脸谱
2、将平面脸谱制成立体感并能悬挂在墙壁上?
3、你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里见过脸谱图案?(出示课件解决)
四、学生作画 教师辅导
请学生当化妆师,大胆以不同形式设计自己喜爱的脸谱,并涂上喜爱的色彩。
五、展示作品 评价作品
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
六、教师小结 课后拓展
今天我们学习了彩绘脸谱,大家不仅知道了戏剧脸谱的审美价值所在,还自己绘制出了一幅幅生动的脸谱,同时还感受到了京剧“国粹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体会欣赏脸谱艺术,提高对戏剧艺术的欣赏能力,弘扬祖国传统艺术。课后同学上网查找了解更多的京剧知识。
京剧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
2.通过自读自悟,体会表达的条理性与趣味性。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艺术之美。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知京剧
1.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京剧表演。谈谈你发现了什么?
2.视频结束,学生交流。
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在黑板上画京剧人物简笔画。(板书内容)
3.师:这些都是什么表演的行头?
生答:京剧。
4.师:除了同学们看到的这些,京剧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今天我们就在徐城北的带领下,一睹京剧之趣。板书课题:京剧趣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默读课文,通过借助资料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2.在默读的过程中,请学生概括文章每部分的内容,试着提出质疑。
3.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
驰骋尴尬虚拟唯恐无穷无尽风雨不透
4.整体感知。
(1)男生读《马鞭》部分,女生读《亮相》部分,师相机正音。
预设:“彻底”读作“chèdǐ”;“绱鞋底”读作“shànɡxiédǐ”。
(2)概括《马鞭》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马鞭》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以及它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介绍了京剧道具的妙处。
课件出示:
《马鞭》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以及它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介绍了京剧中道具的妙处。
(3)概括《亮相》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预设:学生汇报。
课件出示:《亮相》介绍了京剧中“亮相”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以及它的独特魅力。
5.交流提问。
过渡: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介绍的就是“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与独特魅力。对于课文的整体内容我们有了初步了解,大家对课文内容有哪些疑问呢?
预设:(1)京剧向来给人严肃的感觉,为什么题目叫作“趣谈”?
(2)马鞭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3)京剧里有杂技,那是不是就和杂技一样了呢?
6.师总结: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其中有位同学讲到了课题中的一个“趣”字,那我们赶紧进入课文,看看都有哪些有趣的地方。(板书“趣”)
三、析词入心,三品京剧之趣
(一)探讨“趣谈”。
1.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你读出了哪些“趣”?
2.生交流。
预设:道具有趣;京剧的表演非常有趣。
(二)品悟“道具之趣”,体验“表演之趣”。
1.过渡:同学们总结得可真有趣,原来这就是题目中写的“趣谈”。可你是从哪里看出这些“趣”的呢?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并将你的想法写在旁边。
2.学生交流。
A.预设:生汇报交流内容之一(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很有趣,一根马鞭有这么大的作用,将问题彻底解决了,还解决得非常漂亮。
(1)你从“彻底”和“无比漂亮”中读出了什么?
“马鞭”的出现不仅完全解决了骑马没办法在舞台上表现的尴尬,而且极具艺术的美感,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
(2)“马鞭”这种表现形式有什么作用?又具有怎样的魅力呢?
(3)老师拿出准备好的道具马鞭,在课堂上手持马鞭表演,演绎“上马”和“骑马”的动作。
(4)请学生上台模仿老师的表演进行展示。
(提示:当学生用京剧道具马鞭来表演“上马”和“骑马”的动作时,可以让学生一边回忆老师刚刚的表演,一边用说明性的语言概括动作的过程,一边拿着马鞭进行模仿表演。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运用一连串准确的动作,如“牵”“抚”“按”“蹬”“跨”“扬”等,把语文因素和京剧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
课件出示: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搬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
预设:(1)“做戏”“狠狠”是什么意思?
(“做戏”是“表演”之意,而“狠狠”写出了表演的到位,“狠狠做戏”就是尽力地展现京剧表演艺术的魅力。)
(2)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作者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展示了京剧的独特艺术。
(3)再一次读“马鞭”这一部分的内容,体会京剧道具的“趣”,感受这一独特的表演形式。
C.预设:生汇报交流内容之三(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
预设:这句话通过三次“对着”这个词语的运用,把舞台上这种面面相觑的趣味性表现了出来,同时又用了“定身术”这个术语让读者不由自主地想到武艺高强之人点穴定身,瞬间能在脑海中呈现形象化的画面,使人觉得趣在其中。
(1)圈出语句中的“对着”,并想象画面。
(三次“对着”,让人看到了舞台上这种面面相觑的趣味性;又用了“定身术”这个术语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到武侠片中武艺高强之人点穴定身,有趣极了。)
(2)师小结:通过有趣的文字我们看到了有趣的`画面,这真是艺术的魅力。
D.预设:生汇报交流内容之四(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
预设:“抡”起胳膊已经表现一种勇力了,“抡圆”比“抡”起胳膊还要勇猛。“耍”表面上是随意玩玩的,可是背后却是武艺高强的表现。演员手中的棍棒刀枪被耍起来,似乎形成了一堵密不透风的墙,这速度,这力量,这技巧,简直是绝了!
(1)体会“抡圆”“耍”“密不透风”。
(“抡圆”体现了胜利方的勇猛,“耍”看似玩玩,实则是武艺高强的表现,这力量和技巧仿佛形成了一堵密不透风的墙。)
(2)请学生表演“抡圆胳膊”等动作。
(预设:学生表演精湛,演出了胜利方的英雄气概。)
四、升华入情,四叹京剧之趣
1.师:这堂课,我们学习了“马鞭”和“亮相”这两种京剧表现形式,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京剧的知识呢?
生结合课前资料的收集,自由交流。
预设:
生:我知道京剧唢呐;
生:我知道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生:我知道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
(可让学生自由发挥,师无需加以干涉,让学生交流准备好的资料。)
2.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看看京剧,和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
京剧教学设计 篇8
《京剧趣谈》选入教材本单元,旨在使学生感悟艺术的高妙,受到美的熏陶。课文分两部分,作者的编写意图是想通过这两方面的介绍使学生对京剧这门艺术有一些了解。第一部分《马鞭》是为了向学生介绍京剧表演中利用虚拟的道具来表现真实生活的特点;第二部分《亮相》是为了向学生介绍双方打斗场面的表现手法。文章语言严谨,生动有趣,说理清楚,可读性强。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中“驰骋、尴尬、虚拟”等几个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京剧表演的特点及运用的说明方法。
3.想象京剧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教法:为了紧扣大纲,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采用了尝试教学、变序教学等多种方法,利用多媒体软件,运用“以读代讲”“尝试练习”“点拨议论”的方法。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为此我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合作学习,研究语言文字,渗透“读”“思”“议”“悟”“勾”等学法。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喜欢京剧吗?说一说你喜欢的京剧名段吧。
2.教师板书课题点明“趣谈”。“趣谈”是什么意思?
3.“京剧趣谈”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习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
(二)自学生字,读顺课文。
1.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新词及不理解的词。不理解的词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词语。
2.巩固练习,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检查学生理解词语的情况。 3.再读一遍课文。看看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把它画出来,提出来和同学们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4.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读书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京剧的哪几种艺术特色?(一是利用虚拟的道具能演出得具有神韵,二是奇特的亮相表演能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四)重点讲读,体会写法。
1.但是,舞台的空间总是有限的。要表现骑马的一个场景,应该怎样来实现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回答这个问题。
2.用虚拟的马鞭来表现骑马,成功吗?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指导:演员用马鞭来表演骑马很成功。主要表现在:骑马人特定和优美的姿态能鲜明地表现出来。马鞭拿在手里,演员可以很自由地做出各种动作,表示出各种意义。
3.京剧中有些虚拟的道具一样感觉可使用,为了说明这个事实,作者举出了哪两个例子?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然后回答。五、出示要求,自主学习。
1.出示学习要求:自读《亮相》一部分课文,看看作者讲出了京剧的什么艺术特色。想象自己是一位解说员,要向外宾们介绍京剧的这种艺术特色,想一想,你准备从哪些方面按什么顺序来讲呢?
2.提示学生注意讲出以下两点:
(1)双方交战正激烈时,演员的动作忽然停止。此时无声胜有声。
(2)双方交战,一方败阵逃走,另一方不去追,反而在原地耍“杂技”,凸显人物英雄气概。
3.学生当解说员,模拟场景练习解说。
4.思考讨论:作者在介绍各种京剧艺术特色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京剧教学设计 篇9
教学内容:
中国戏曲——京剧。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和学唱,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喜欢京剧。
难点、重点:
通过观看京剧片段、京剧常识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
重点要唱会《唱脸谱》。
教学准备:
收录机、教学音带、京剧片段(VCD)、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有两百多年历史。它在继承宋元戏曲传统的基础上,完善了行当与表演程式。音乐上保存和吸收了徽剧、汉剧、昆曲、梆子戏的特点,声腔主要由西皮、二黄两大系统组成,板式极为丰富。
2、观看京剧片段(VCD)。
1、京剧常识:
(1)京剧的行当:生、旦、净、筹。(脸谱展示)
(2)京剧的伴奏:文场、武场。(乐器展示并变听乐器声音)。
2、欣赏京剧唱段:
(1)都有一棵洪亮的`心。(红灯记)
(2)智斗。(沙家浜)。
(3)唱脸谱。
3、学唱京剧《唱脸谱》。
(1)反复听唱。
(2)跟伴奏视唱。
小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希望通过今天的欣赏和学唱,同学们能进一步喜爱我国的京剧。
课后记:通过京剧片段的观看,同学们对京剧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表现出一定的兴趣。
京剧教学设计 篇10
一、前期分析: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京剧脸谱更是五彩缤纷,精彩奇特,是一种富有民族性、夸张性的化妆艺术。作为龙的传人理应把它发扬光大,使之源远流长。为了让幼儿对它有些初步了解,学会欣赏京剧,我设计了这一系列活动。
二、目标编制:
1.了解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外国没有。
2.简单认识红、白、黑三种主色调的脸谱,并能简单区分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过剪剪、涂涂、画画、唱唱、跳跳,让幼儿体验劳动后的成功喜悦,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及民族自信心。
活动准备
1.教室里创设一种教学氛围,布置好各色大型京剧脸谱图片或壁挂若干张,并突出三个主色调:红、白、黑。
2.准备其它人物、动物脸谱,如小白兔、黑猫警长、孙悟空等。
3.录像机、录像带(幼儿表演的京剧选段)。
4.提供多种手工材料:剪刀、胶水、颜料、毛笔、废旧挂历纸、毛线头、碎纸条、文件袋、信封等。
三、策略设计:
活动一:瞧瞧比比夸夸
老师带小朋友到“怪怪屋”去瞧瞧,装念咒语开门。
1.“怪怪屋”里有啥?词汇:脸谱。
2.比比这些脸谱一样吗?你认识哪些脸谱?词汇:京剧脸谱。
3.这些京剧脸谱用来干什么?京剧是哪国人唱的?
老师小结:唱京剧的人脸上要涂一些漂亮的花纹,就是京剧脸谱。京剧是中国的一种戏曲,是中国的国粹,只有中国才有。因为它好听好看,外国人也很喜欢,中国人真了不起。
活动二:看看说说学学
唱京剧的人脸上涂得这么怪怪的、花花的,那么说话、动作跟我们一样吗?请看录像后回答。
1.你发现他们什么地方跟我们不一样(边说边跟老师学)?
走:走圆场步;笑:长笑。
简单的武打动作和语言。
2.看看这些京剧脸谱颜色相同吗?启发幼儿看主色调即底色,区分红脸、白脸、黑脸。
3.老师简单介绍各自性格特征。
红脸代表一些忠诚、勇敢的人。白脸指一些狡猾的人,如“芝麻官”,白脸也叫“豆腐块脸”。黑脸指一些说话粗声粗气、忠厚、正直的好人,如“包青天”。
4.玩游戏:“小小眼睛谁最灵”。
①从“怪怪箱”里找出京剧脸谱戴上,并随音乐走圆场步,看谁跑得好,拿得对,音乐停了,没拿到的'算输。
②按老师的要求从“怪怪箱”里找出白脸(若干)、黑脸(一个)、红脸(若干),戴好。黑脸锣一敲,红白脸开始走圆场步,红脸捉白脸,白脸躲红脸,看谁捉得多、躲得好,被捉到的白脸交给黑脸。
活动三:做做玩玩乐乐
1.画京剧脸谱。
老师预先在旧挂历纸上勾画出几个主要线条,其它让幼儿涂色,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设计漂亮的图案进行装饰,要求色彩鲜亮。
2.用信封、材料袋做成京剧脸谱玩偶。
3.用毛线头装胡须、头发,用各种彩色纸做脸谱上的装饰物。
活动延伸
1.在理解京剧内容、情节的基础上,让幼儿欣赏简单的戏剧片断。
2.请有关的专家来作指导,现身说法地教幼儿掌握一些技能技巧。
3.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也参与学习京剧,举办“家家乐”京剧迷活动。
4.带幼儿参观京剧团,向幼儿介绍京剧服装、道具等。
四、评价方案:
1、整个活动取材新颖,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很高。
2、幼儿在唱唱念念中学唱京剧,增强了幼儿的爱国情感。
3、整个活动趣味性十足,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乐,他们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都被激发出来了。
京剧教学设计 篇11
教材分析:
《京剧趣谈》介绍了我国京剧艺术中的“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作者徐城北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这些奥秘娓娓道来,不仅介绍了关于京剧的知识,也流露了作者对于京剧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
2.通过自读自悟,体会表达的条理性与趣味性。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艺术之美。
教学重难点:
通过自读自悟,体会表达的条理性与趣味性。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艺术之美。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知京剧
1.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京剧表演。谈谈你发现了什么?
2.视频结束,学生交流。
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在黑板上画京剧人物简笔画。(板书内容)
课件出示:
3.师:这些都是什么表演的行头?
生答:京剧。
4.师:除了同学们看到的这些,京剧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今天我们就在徐城北的带领下,一睹京剧之趣。
板书课题:京剧趣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默读课文,通过借助资料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2.在默读的过程中,请学生概括文章每部分的内容,试着提出质疑。
3.理解词语。
(1)认识新词。
课件出示:
驰骋尴尬虚拟唯恐无穷无尽风雨不透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①“驰骋”: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②“唯恐”:借助近义词“恐怕”加以理解;
③“风雨不透”“无穷无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理解;
④“尴尬”“虚拟”: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含义。
课件出示:
驰骋:骑马奔跑、奔驰。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形容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虚拟:不符合或不一定符合事实的虚拟的情况。
唯恐:唯独害怕(担心)只怕某一事物。
无穷无尽:穷,完。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风雨不透:风刮不进,雨水透不过。形容封闭或包围得十分紧密。
4.整体感知。
(1)男生读《马鞭》部分,女生读《亮相》部分,师相机正音。
预设:“彻底”读作“chèdǐ”;“绱鞋底”读作“shànɡxiédǐ”。
(2)概括《马鞭》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马鞭》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以及它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介绍了京剧道具的`妙处。
课件出示:
《马鞭》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以及它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介绍了京剧中道具的妙处。
(3)概括《亮相》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预设:学生汇报。
课件出示:
《亮相》介绍了京剧中“亮相”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以及它的独特魅力。
5.交流提问。
过渡: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介绍的就是“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与独特魅力。对于课文的整体内容我们有了初步了解,大家对课文内容有哪些疑问呢?
预设:
生答:(1)京剧向来给人严肃的感觉,为什么题目叫作“趣谈”?
(2)马鞭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3)京剧里有杂技,那是不是就和杂技一样了呢?
(提示:在第三环节中随文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6.师总结。
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其中有位同学讲到了课题中的一个“趣”字,那我们赶紧进入课文,看看都有哪些有趣的地方。(板书“趣”)
(板书内容)
课件出示:
三、析词入心,三品京剧之趣
(一)探讨“趣谈”。
1.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你读出了哪些“趣”?
2.生交流。
预设:
生:道具有趣;京剧的表演非常有趣。
(提示: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导入中的京剧表演,从而想到“表演之趣”)
(板书内容)
课件出示:
(二)品悟“道具之趣”,体验“表演之趣”。
1.过渡:同学们总结得可真有趣,原来这就是题目中写的“趣谈”。可你是从哪里看出这些“趣”的呢?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并将你的想法写在旁边。
2.学生交流。
A.预设:生汇报交流内容之一(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很有趣,一根马鞭有这么大的作用,将问题彻底解决了,还解决得非常漂亮。
(1)你从“彻底”和“无比漂亮”中读出了什么?
“马鞭”的出现不仅完全解决了骑马没办法在舞台上表现的尴尬,而且极具艺术的美感,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
(2)“马鞭”这种表现形式有什么作用?又具有怎样的魅力呢?
(提示:引导学生结合前文内容进行分析)
(作用: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
(魅力: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3)老师拿出准备好的道具马鞭,在课堂上手持马鞭表演,演绎“上马”和“骑马”的动作。
(4)请学生上台模仿老师的表演进行展示。
(提示:当学生用京剧道具马鞭来表演“上马”和“骑马”的动作时,可以让学生一边回忆老师刚刚的表演,一边用说明性的语言概括动作的过程,一边拿着马鞭进行模仿表演。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运用一连串准确的动作,如“牵”“抚”“按”“蹬”“跨”“扬”等,把语文因素和京剧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
B.预设:生汇报交流内容之二(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搬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
预设:(1)“做戏”“狠狠”是什么意思?
(“做戏”是“表演”之意,而“狠狠”写出了表演的到位,“狠狠做戏”就是尽力地展现京剧表演艺术的魅力。)
(2)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作者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展示了京剧的独特艺术。
(3)再一次读“马鞭”这一部分的内容,体会京剧道具的“趣”,感受这一独特的表演形式。
C.预设:生汇报交流内容之三(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
预设:这句话通过三次“对着”这个词语的运用,把舞台上这种面面相觑的趣味性表现了出来,同时又用了“定身术”这个术语让读者不由自主地想到武艺高强之人点穴定身,瞬间能在脑海中呈现形象化的画面,使人觉得趣在其中。
(1)圈出语句中的“对着”,并想象画面。
(三次“对着”,让人看到了舞台上这种面面相觑的趣味性;又用了“定身术”这个术语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到武侠片中武艺高强之人点穴定身,有趣极了。)
(2)师小结:通过有趣的文字我们看到了有趣的画面,这真是艺术的魅力。
(板书内容)
课件出示:
D.预设:生汇报交流内容之四(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
预设:“抡”起胳膊已经表现一种勇力了,“抡圆”比“抡”起胳膊还要勇猛。“耍”表面上是随意玩玩的,可是背后却是武艺高强的表现。演员手中的棍棒刀枪被耍起来,似乎形成了一堵密不透风的墙,这速度,这力量,这技巧,简直是绝了!
(1)体会“抡圆”“耍”“密不透风”。
(“抡圆”体现了胜利方的勇猛,“耍”看似玩玩,实则是武艺高强的表现,这力量和技巧仿佛形成了一堵密不透风的墙。)
(2)请学生表演“抡圆胳膊”等动作。
(预设:学生表演精湛,演出了胜利方的英雄气概。)
四、升华入情,四叹京剧之趣
1.师:这堂课,我们学习了“马鞭”和“亮相”这两种京剧表现形式,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京剧的知识呢?
生结合课前资料的收集,自由交流。
预设:
生:我知道京剧唢呐;
生:我知道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生:我知道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
(可让学生自由发挥,师无需加以干涉,让学生交流准备好的资料。)
2.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看看京剧,和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
京剧教学设计 篇12
一、课文内容分析
《京剧》选入教材本单元,旨在使学生感悟艺术的高妙,受到美的熏陶。课文分两部分,作者的编写意图是想通过这两方面的介绍使学生对京剧这门艺术有一些了解。第一部分《马鞭》是为了向学生介绍京剧表演中利用虚拟的道具来表现真实生活的特点;第二部分《亮相》是为了向学生介绍双方打斗场面的表现手法。文章语言严谨,生动有趣,说理清楚,可读性强。
课文运用分类别、举例子等方法,分别以马鞭等道具、亮相等舞台动作为例子,把京剧表演在道具运用及动作造型方面的一些特点介绍得清清楚楚。课文内容新鲜,语言简洁,叙述方式生动有趣,画面感强,适合学生自学。课题右侧配有一幅插图,图中女武生一身京剧行头,手持马鞭,目视前方,英姿飒爽。这幅骑马图,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京剧人物威风凛凛的形象,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京剧艺术的一些特点。
二、学情分析
本课书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大部分学生对京剧艺术不太了解。学生理解文章里相关的专业术语会有些困难,因此教师应多补充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手段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使他们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以理解文章内容。本篇是一篇略读课文,以学生自学为主,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京剧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说出自己对京剧的了解。
2.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基本常识,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难点: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五、教学过程
总体设计说明:本篇课文为略读课文,依据统编教材编写意图,略读课文主要是将精读课文学到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自行阅读和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尽量避免段落的逐步分析和讲解。因此,在整篇课文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策略。充分放开学生手脚。教师通过适时点拨、启发、引导组织教学。以下设计都是预设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灵活调控运用,以达成教学目标。
板块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说起中国的国粹,有些同学可能会想起京剧。京剧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丰厚文化底蕴,每一位中国人无不为此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京剧艺术不仅深受炎黄子孙的喜爱,同时,她那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魅力,征服了全世界各国酷爱艺术的人们。这节课,我们就走近京剧,了解一下京剧的艺术特色。
(设计意图)谈话说出京剧的价值和地位,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增加学生了解京剧的欲望。
板块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读通、读准课文。课文从哪两个角度讲了京剧表演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
驰骋尴尬虚拟高扬低垂
装饰约定俗成绱鞋底酒宴
唯恐不可开交戛然而止越发
3.了解京剧特点。
出示第一部分《马鞭》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京剧表演骑马时,为什么不用真马?
(2)京剧表演中,用什么道具来表演骑马?
(3)演员拿着马鞭代替真实的骑马有什么好处?
(4)作者为了说明虚拟的道具也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举了哪两个例子?
4.指名汇报,教师点拨指导:
舞台方圆太小,马无法驰骋,所以只能找一样东西来替代,马鞭是比较合适的。
(板书:虚拟)
作者为了说明虚拟的道具也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举出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拾玉镯》中小姑娘绱鞋底用的线是虚的,一个是宴席上举杯喝酒是虚的。
(板书:绱鞋底举杯饮酒)
5.感知表达特点。
(1)自由读《马鞭》部分,思考作者由马鞭说起,为的是说明京剧表演中的什么特色。
(2)读第二、三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写出这两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二自然段:演员表演绱鞋底,针线都是虚的,但感觉可以使用。
第三自然段:演员表演举杯喝酒,实际上并不真喝。
(3)作者说京剧中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一样感觉可以使用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一是绱鞋底,二是举杯喝酒。)
(4)京剧欣赏,看表演领悟京剧表演的艺术特色。
6.体会表演特点。
出示学习要求:默读《亮相》部分,要求读懂这部分内容后,把重点讲给别人听。注意讲清楚:
(1)这一部分讲了京剧表演中哪两种奇特场面?
(2)这两种表演有什么好处?
创设情境,运用方法,讲给别人听,师生评议,片段欣赏,体会好处。
(板书:亮相静止杂技)
7.拓展阅读资料。
京剧演员从小就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京剧的艺术特色。更好地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形象。京剧有唱,有舞,有对白,有武打,有各种象征性的'动作,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艺术。
京剧在剧本、表演上,善于以虚带实,以虚托实,往往以实情作媒介,诱发观众的联想和推理判断的思维运动。使之在艺术欣赏中发挥其想象力和审美经验,同时,由于高度综合行当齐全,题材广阔,艺术手段丰富,演员经过严格训练,而技艺精湛,因而创造的人物形象能够达到传神、言情、写意之妙,使观众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同时,得到艺术欣赏的满足。
(设计意图)学生欣赏京剧片段,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结合,可以加深对相应部分文字的理解,对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大有好处。让学生了解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为学生看懂京剧打基础,为学生能够喜欢京剧艺术,增强鉴赏能力做铺垫。
板块三:弘扬文化,爱我国粹
京剧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的京剧不仅有诗一般的语言艺术,讲究合仄压韵。同时又把歌、舞、诗、画、武术、杂技等融合到一起才形成了“以故事演歌舞”的表演特征,处处给观众以美的感受。歌星李玉刚在他的歌曲中融入了京剧的因素,他的舞台花旦扮相很美,他用他的方式传承着京剧。作为中国人,就应该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宏扬光大国粹艺术。
1.欣赏京剧脸谱。
从观脸谱到辨脸谱,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画一画脸谱。讲一讲脸谱与人物的故事。
2.选段分享交流。
学生分享自己课前查找的剧目和唱词。
(设计意图)此环节充分给予学生主动的学习空间,从而在学习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在欣赏中拓宽学习的边界,激发学生探索京剧之美,感受艺术之美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
京剧教学设计 篇13
一、课文内容分析
《京剧趣谈》选入教材本单元,旨在使学生感悟艺术的高妙,受到美的熏陶。课文分两部分,作者的编写意图是想通过这两方面的介绍使学生对京剧这门艺术有一些了解。第一部分《马鞭》是为了向学生介绍京剧表演中利用虚拟的道具来表现真实生活的特点;第二部分《亮相》是为了向学生介绍双方打斗场面的表现手法。文章语言严谨,生动有趣,说理清楚,可读性强。
课文运用分类别、举例子等方法,分别以马鞭等道具、亮相等舞台动作为例子,把京剧表演在道具运用及动作造型方面的一些特点介绍得清清楚楚。课文内容新鲜,语言简洁,叙述方式生动有趣,画面感强,适合学生自学。课题右侧配有一幅插图,图中女武生一身京剧行头,手持马鞭,目视前方,英姿飒爽。这幅骑马图,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京剧人物威风凛凛的形象,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京剧艺术的一些特点。
二、学情分析
本课书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大部分学生对京剧艺术不太了解。学生理解文章里相关的专业术语会有些困难,因此教师应多补充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手段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使他们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以理解文章内容。本篇是一篇略读课文,以学生自学为主,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京剧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说出自己对京剧的了解。
2.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基本常识,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难点: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五、教学过程
总体设计说明:本篇课文为略读课文,依据统编教材编写意图,略读课文主要是将精读课文学到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自行阅读和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尽量避免段落的逐步分析和讲解。因此,在整篇课文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策略。充分放开学生手脚。教师通过适时点拨、启发、引导组织教学。以下设计都是预设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灵活调控运用,以达成教学目标。
板块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说起中国的国粹,有些同学可能会想起京剧。京剧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丰厚文化底蕴,每一位中国人无不为此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京剧艺术不仅深受炎黄子孙的喜爱,同时,她那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魅力,征服了全世界各国酷爱艺术的人们。这节课,我们就走近京剧,了解一下京剧的艺术特色。
(设计意图)谈话说出京剧的价值和地位,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增加学生了解京剧的欲望。
板块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读通、读准课文。课文从哪两个角度讲了京剧表演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
驰骋尴尬虚拟高扬低垂
装饰约定俗成绱鞋底酒宴
唯恐不可开交戛然而止越发
3.了解京剧特点。
出示第一部分《马鞭》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京剧表演骑马时,为什么不用真马?
(2)京剧表演中,用什么道具来表演骑马?
(3)演员拿着马鞭代替真实的骑马有什么好处?
(4)作者为了说明虚拟的道具也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举了哪两个例子?
4.指名汇报,教师点拨指导:
舞台方圆太小,马无法驰骋,所以只能找一样东西来替代,马鞭是比较合适的。
(板书:虚拟)
作者为了说明虚拟的道具也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举出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拾玉镯》中小姑娘绱鞋底用的线是虚的,一个是宴席上举杯喝酒是虚的。
(板书:绱鞋底举杯饮酒)
5.感知表达特点。
(1)自由读《马鞭》部分,思考作者由马鞭说起,为的是说明京剧表演中的什么特色。
(2)读第二、三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写出这两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二自然段:演员表演绱鞋底,针线都是虚的,但感觉可以使用。
第三自然段:演员表演举杯喝酒,实际上并不真喝。
(3)作者说京剧中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一样感觉可以使用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一是绱鞋底,二是举杯喝酒。)
(4)京剧欣赏,看表演领悟京剧表演的艺术特色。
6.体会表演特点。
出示学习要求:默读《亮相》部分,要求读懂这部分内容后,把重点讲给别人听。注意讲清楚:
(1)这一部分讲了京剧表演中哪两种奇特场面?
(2)这两种表演有什么好处?
创设情境,运用方法,讲给别人听,师生评议,片段欣赏,体会好处。
(板书:亮相静止杂技)
7.拓展阅读资料。
京剧演员从小就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京剧的艺术特色。更好地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形象。京剧有唱,有舞,有对白,有武打,有各种象征性的动作,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艺术。
京剧在剧本、表演上,善于以虚带实,以虚托实,往往以实情作媒介,诱发观众的联想和推理判断的思维运动。使之在艺术欣赏中发挥其想象力和审美经验,同时,由于高度综合行当齐全,题材广阔,艺术手段丰富,演员经过严格训练,而技艺精湛,因而创造的人物形象能够达到传神、言情、写意之妙,使观众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同时,得到艺术欣赏的满足。
(设计意图)学生欣赏京剧片段,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结合,可以加深对相应部分文字的理解,对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大有好处。让学生了解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为学生看懂京剧打基础,为学生能够喜欢京剧艺术,增强鉴赏能力做铺垫。
板块三:弘扬文化,爱我国粹
京剧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的京剧不仅有诗一般的语言艺术,讲究合仄压韵。同时又把歌、舞、诗、画、武术、杂技等融合到一起才形成了“以故事演歌舞”的表演特征,处处给观众以美的感受。歌星李玉刚在他的歌曲中融入了京剧的因素,他的舞台花旦扮相很美,他用他的方式传承着京剧。作为中国人,就应该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宏扬光大国粹艺术。
1.欣赏京剧脸谱。
从观脸谱到辨脸谱,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画一画脸谱。讲一讲脸谱与人物的故事。
2.选段分享交流。
学生分享自己课前查找的剧目和唱词。
(设计意图)此环节充分给予学生主动的学习空间,从而在学习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在欣赏中拓宽学习的边界,激发学生探索京剧之美,感受艺术之美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
京剧教学设计 篇14
教材分析:
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脸谱艺术历史悠久,它的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约有十余种谱式,净角主要有:“整脸”、“三块瓦(窝)脸”、“十字门脸”、 “碎花脸”、“歪脸”等。
京剧脸谱的颜色一般以某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成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每个脸谱至少用三种以上的颜色,各种色彩显示不同的作用与象征,可以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本课选用了学生较为熟悉且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京剧人物形象,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本课学习内容,能在理解教师意图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设计: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教学难点设计:学习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清爽。
教学方法设计:观察理解法、分析比较法、指导制作法、多媒体演示法
资料收集:
教师、学生:戏剧的种类,脸谱的谱式及特点,脸谱图片、脸谱工艺品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播放京剧唱腔片断
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音乐?
学生回答(戏剧或京剧)
有谁能唱一曲或学着刚才的京剧哼一曲。
学生表演,其他学生掌声鼓励。
2、播放京剧表演片段(点击课件片段欣赏)
学生欣赏并思考:京剧中的人物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有什么不同?
小结: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
(屏幕显示:京剧脸谱)
二、介绍京剧脸谱知识(点击课件京剧脸谱资料)
1、起源:
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与面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2、脸谱在京剧中的运用:
问:京剧中哪些角色运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京剧中的脸谱通常用于“净角”和“丑角”两大类人物形象的化妆上。生、旦角很少用。
3、京剧脸谱的谱式:(课件出示各种谱式)
学生谈各种谱式的特点。
讲解: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约十余种,这是其中的五种。
(1)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
(2)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而是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或“三块瓦窝”。
(3)从脑门顶至鼻子尖,用黑色或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子,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
(4)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最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
(5)色彩、构图不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丑陋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
4、脸谱色彩知识
(1)提问:那位同学知道京剧脸谱上的颜色是起什么作用的?
讲解:在京剧脸谱上有许多的颜色,这些颜色都有一定的含义,不可以随便乱用。
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艺术家用红、蓝、白、黑、金、紫、银等颜色,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剧中复杂的人物形象。重在形、神、意三个方面,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2)你能说出各种颜色各代表什么意思吗?
总结: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虬。
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
(教师讲解同时课件演示—脸谱资料)
5、意义:
问:京剧中为什么要用脸谱化妆?
总结:脸谱是京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是用写实和象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人物的形象进行夸张,以突出、强化人物的生理特征——面貌及个性,而采用的一种手段,用来造成舞台的效果。
三、欣赏:(课件显示各
种脸谱、有脸谱图案的服装、工艺品。)
学生谈一谈京剧脸谱的美感、京剧脸谱的艺术价值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各脸谱谱式及人物的性格特征。
选几个学生穿上文化衫(上有脸谱图案)进行时装表演。激发形式的创作热情。
口头小结:脸谱既是一种舞台化妆,同时又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同时脸谱艺术还被广泛地运用到时装、工艺设计和其他的艺术之中。
四、示范(点击课件:示范画法)
选择不同颜色的海棉纸,画头形、定五官
1、在海绵纸上画好的脸谱外形上定出左右
的中轴线。
2、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
确定人物类型
用线画纹样
用铅笔勾画脸谱纹样,勾画谱式时注意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用剪刀见下纹样,并粘贴(注意色彩之间的搭配)。
五、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完成。
1、每个脸谱至少有三种颜色。
2、着色时先勾边线再涂染。
3、用水不能过多。
六、作品展评:
1、交换作品,分组模仿时装模特进行表演(播放有节奏感的音乐)。
2、学生观看、评价,选出最佳表演奖和最佳设计奖。
七、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画脸谱,大家不仅知道了京剧脸谱的审美价值所在,还自己绘制出了一幅幅生动的谱式,创造了美。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体会欣赏脸谱艺术,提高对戏剧艺术的欣赏能力,弘扬祖国传统艺术。
【京剧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0-19
教学设计10-28
教学设计09-04
化学教学教学设计06-22
《咕咚》教学设计11-18
音乐教学设计09-02
《绝句》教学设计09-16
方程教学设计10-20
枣儿教学设计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