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磁应用》教学设计
- 相关推荐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磁应用》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磁应用》教学设计1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下册教学计划
一、课标要求:
1、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并应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能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概念,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发展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二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游戏里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我们吃什么”、“阳光与生活”、“电的本领”5个单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目标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学时间安排:
本学期以20周计算,每周2课时,大约40课时左右。
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磁应用》教学设计2
一、课标要求:
1、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并应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能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概念,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发展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二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游戏里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我们吃什么”、“阳光与生活”、“电的本领”5个单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目标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学时间安排:
本学期以20周计算,每周2课时,大约40课时左右。
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磁应用》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A、能通过观察和测试,找出日常生活中使用了磁铁。
B、能说出搜集有关应用磁铁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实际问题的信息资料的方法。
2、科学知识目标:
A、能列举我国古代人们利用磁铁的实例。
B、能说出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A、愿意关注磁铁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B、能从别人那里获得有关磁铁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的事例。
4、STES目标:
能举出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利用磁铁和磁性材料的实例。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深刻地理解磁铁的发现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到,磁铁在社会生产中和生活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四、设计特点
查阅资料和磁悬浮列车模型的制作
五、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一份材料:小马达、小喇叭、回形针、耳塞、话筒以及制作磁悬浮列车的材料。有关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课件。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找找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现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以多样方式与全班同学交流。完成下列评价表。
生:1、我找到磁铁___________方面的应用。
2、我知道以下地方用到了磁铁:___________。
3、我找到磁铁的方法:_____________。
(二)、哪里有磁铁
1、每小组发一包已准备好的材料(小马达、小喇叭、回形针、耳塞、话筒)。活动时间约10分钟。
2、提示学生设法检验其中是否有磁铁、检验方法由学生设计。
3、活动完毕,请学生说出自己所用的方法。启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还有哪些家电用了磁铁。
(三)、磁记忆
1、出示磁带、软盘,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
2、要学生自己说说磁记忆的内容。
(四)、悬浮列车
1、悬浮列车的原理
请学生说说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同极相斥。然后出示相关课件。
2、制作磁悬浮列车
注意点:1)注意轨道和列车底部磁条的极性。(同边同极)
2) 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3、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并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指导。
4、制作完毕之后,进行总结评比,评出优秀者。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磁应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06-17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09-23
小学科学下册教学计划06-22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08-02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04-19
[优秀]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04-25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5-22
小学科学《抵抗弯曲》教学设计07-21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优秀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