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教学心得体会
- 部编版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心得体会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课程教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课程教学心得体会1
十几天的学习,让我收获了许多,思考了很多。
现代继续教育资源以极其丰富的教育教学优势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合作、创新的平台,我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把继续教育研修作为提升自身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学习方式,刻苦学习“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努力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我在对学生进行课文教学方面都有很深的感触,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也显得更加得心应手,下面我想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特点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理念、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与方法、策略与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改革与创新。
它体现了当前教育教学与时代的发展的新趋势。
它以实现各个学科的课程整合为首要任务,构建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目标体系,解决了课程理念和目标设置的一致性问题,宣告了“知识+技能”时期的终结,倡导了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二、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更具学科特点
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语文学习渠道。
三、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更加需要创新型教师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创新的精神寻求优良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我想,要做一个创新型教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在使用教材上要创新。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学习的情况,对教材的顺序做出适当的调整,将教学内容重新组合和不断补充扩展。
我们要依靠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
2、教法上要不断创新。
在积极进行课改的`过程中,我们要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使静态的文字变成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活动,积极创设情境教学,使学生在情境中用,在运用中不断学习。
3、要有新型的师生关系。
我们在整个教育教学中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创建民主、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当好学生的良师益友。
师生之间要有互动,既互相帮助又互相鼓励,形成一个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的新局面。
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更加认清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在新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新的角色和学生相处,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育的主体和获得知识的主动者,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的方法,通过语文学习了解世界,为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尽一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尽一份心。
今后我会在看似平凡、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找到突破口,挖掘出自身职业的生命动力。
相信在经过无数细节的精打细磨之后,自己必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语文课程教学心得体会2
一、实施课改,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
1、学生观。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主动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
1
特长,教师要不断了解、分析学生的差异情况,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有求知欲、有创造力的个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热情,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接受教育。
2、质量观。不把以前的考试分数、平时课堂答问题的正确与否,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要把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综合起来评价学生。只要有进步,就是好学生。
3、教学观。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现,重视多维素质的培养与发展,强调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使每个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4、师生观。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依赖于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充分信任学生,坚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发展的潜能,都有进步愿望,都有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本质。
二、语文教改感悟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非我们的.教学目标,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和途径。语文学习中用什么样的学习形式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都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要求。
2.“语文教学应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平等”绝不是师生在任何事务上都是绝对平起平坐,更不是说教师与学生具有平等的知识水平。教师在尊重学生平等地位的同时又是高于学生的,他们要引导学生掌握更广泛且更有深度的语文知识。如果教师不加鉴别地肯定学生所有的言论,而不对其进行一定的点评和拔高,学生是很难获得进步的。
2
因此,教师应在坚持学生平等地位的同时在某些方面又要高于学生。
3.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并不是要求我们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要实现该教学目标,而是凭借语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润物细无声”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佳教学境界。
4.很多教师认为,新课标的最终目标应是“学生在耳、眼、口、手等都动起来”,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下,达到大家都动起来的最终目的。其实不然,语文学习中的调动并不等于真正的激活,如果学生在调动的外表下内部的思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这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动。不管课堂上采取哪些调动方式,只有那些能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学生的感情一直沉浸其中的方式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动”。相反,如果学生在热闹的形式下内部的思考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这样的“动”也无益。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是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的同时更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动学生的情思,这才是真正的“动”。
三、课堂教学注意问题
1.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探究”不仅是学生的探究,也包括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探究和挖掘,如何挖掘好教材的深层内涵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千万不能课文还未读懂,就找来课外知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教师须知知识的迁移不是“见异思迁”,向课外延伸应有“度”的限制,很多时候,将延伸的内容作为课外作业完成,会更有收获。
2.教法。任何一种课堂形式(包括电教媒体的运用)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活动要防止公式化、程式化:如有的课堂讨论或呆板单一,或在枝节问题上争论不休;有的一节课则完全用鼠标代替粉笔,用录音代
3
替教材等,这样的教学方法冲淡了语文教学的实际任务,难免有“做秀之嫌”。
3.师生关系。我们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更不可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教师适时介入,进行必要的点拨归纳,对文本作最后的拓展,才能将探究引向深入,也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层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正确的观点。
四、课堂教学避免误区
1、不能让语文课变成朦胧诗,即阅读文章不求甚解笼而统之,了解大意即可。
2、不能将语文阅读变成警句摘读,即让学生只找出自己认为最精彩、最感人的语句,任意阐述缘由即可。
以上是我在语文课改中的点滴感悟,从中不难发现,实行课改并非只是教学方法的转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思想、观念、方法等各方面的内容,它要求教师必须有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变,而转变的唯一途径就是钻研新课程标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更新,不断突破,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课改教师。
语文课程教学心得体会3
语文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学生在学习中怎样运用正确的方法,掌握学习规律,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这向中学一线语文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怎样抓好中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教材为本”向“以学生为本”的转变 现代教育强调民主化教学,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个性张扬,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以知识为中心”变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校成为学生实现生命价值的场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展现出来,重视每个学生独立的生命个体,关注学生的个性的健康发展;要转变地位和角色,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得到不断的发展并走向成熟。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以及学会共同生活,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2. 教学中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 在课程改革与教学不断发展的今天,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不但具有精深广博的知识和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和现状,有助于教师更好的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了解学生能力差异、个性特征、学习心理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优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会就会让学生茅塞顿开,心领神会……教师的引导可以达到最佳状态。同时,初中生的情绪和情感具有外显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展开合理的想象、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独到看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自信心。
3. 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方式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合作、探究、交流,特别重视学生的探究精神的培养。语文的探究性学习,要把课文以及自然、社会、自我都作为探究的对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进入教学过程正是教学产生效果的重要条件。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小组探究。通过关键词,体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词语真切地与文本对话,去探究发现,品味语言文字的无穷奥秘!学生的思维灵动,课堂的'气氛活跃;探究性学习模式活是语文探究性学习需要基本的模式,但不囿于固定的模式,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探索创新。
4. 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等多种方法教学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学习方法更显示出它不可忽视的价值。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和技术。信息技术中有各种各样的教育产品,()如课件、软件、多媒体技术等等。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借助视频、音乐、歌曲等现代媒体手段,将原本抽象的内容转化为生动直观地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感知可视化,想象可视化、知识可视化。方法作为中介,在获取新知识及形成能力中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的运用使语文知识得以直观、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是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的体现,它能够更灵活、更易接受的方式来调动学和教,能够不加重教师和学生负担的情况下,高质量完成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5. 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就决定了语文课程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语文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交际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6. 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课程标准要求培养有语文素养的社会成员,是否掌握语文的思想感情也是作为具有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探索科学与发展经济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具有语文素养的人往往善于更好的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发自己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些都能有助于语文思想感情的渗透和培养,中学语文通过知识的传授,不断提高学生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依据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及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结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采取灵活多样、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思想教育,做到“文道统一”.让学生在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时,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7. 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即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课堂本身的评价,这两部分是有机统一的。从过分看重学业成绩转向综合素质的评价已成时代要求的必然。质性的评价,能全面、深入、真实地再现被评价者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更有效帮助学生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在教学中,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方面进行检测和综合评价。
总之,教师作为学习的首席,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充满激情与学生和文本的对话,语文的课堂教学将是高效和谐的。
语文课程教学心得体会4
在课程改革之后,课堂教学更加强调要实施素质教育,从原有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去我们的传统教育,就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抹平了学生的个性。而之所以提倡素质教育,原因在于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素质,教学过程切忌整齐划
一、统一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实施分层次教学,努力把因材施教发挥到极致。而且,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产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尤其对于外语教学来说,在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时,要多予以鼓励、肯定,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在备课过程中,不仅仅要备教材,备教参,而且还要备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以及具体要实施的教学内容,来设计课堂教学,多思考如何才能用简练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在教学过程后,要及时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哪些缺点与不足,从中悟出道理,总结经验,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高屋建瓴地指导自己的工作,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分析学生的学情,尤其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和人格差异,实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提问以及布置课后作业等环节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不同学生,提出相关一些难易不同的问题,让他们基本都能回答上,从而体验一下成功的滋味。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以及作业批改中存在的问题都要从层次性出发,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是至关重要的。使他们能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中来,真正体现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多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使之能够积极主动地加以思考,并适时加以启发、引导,使学生最终能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并且能够触类旁通。所以,和以往的教师角色不同,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要转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作用的转变。也就是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作用是导,启发,帮助,指引学生学习,使学生乐学,会学,肯学。教师用自己的巧妙高效的工作开启学生心灵之门,帮助学生建构一生受用无穷的能力乃至生活工作的创造能力。
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想法,只要老师愿意去听,细心去感受,就会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探知他们的需求和渴望,由此,也就会在教学方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地探索、实践、领悟。与此同时,不要忘了多和学生交流,多听听学生的心声。
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结合自身与学校实际,学其精髓,把握内涵,深刻领会,提高课堂效益。在教学中,我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实践知识的获得过程,自己对照课本进行自学,并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着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
语文课程教学心得体会5
XX高级中学XX组XX通过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培训学习,我有太多的感悟和收获。不同类型的专家和名师讲座,带来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让我耳目一新,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很大帮助。一、课程教学改革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应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大胆引入"活动教学"观,即逐步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讲授为主,轻视主体活动,轻视学生素质发展的传统教学形式,逐步形成"学生学,教师导,关注学生发展的新型教学形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积极尝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形式,力求使传统课堂教学的学生以"听"为主,转成以学生的"动"为主。及时改变教师的传统角色,努力树立新型的教师角色,即应使教师从课堂教学的主宰者,教材、教参的复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形成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应努力营造全新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师生关系平等,教学互动,教师注意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鼓励,教学过程充满着"成功"的体验,师生热情高,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的课程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我国基础教育已走向多元化的轨道: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为我们创办特色学校,培养多元化人才开辟出一条重要途径,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更清楚认识到开发适合自己学校的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立足于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学生的兴趣爱好、家长的愿望、教师的特长、学校的.办学理念等实际情况构思了校本课程体系。二、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改革,是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参与和积极自觉的学习态度上。在教学时,对学生进行自觉积极的学习教育,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师生间合作默契,同伴间团结合作、和谐民主,树立新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的同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参与,争取将每一节课堂都打造成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是分为三部分:预习,展示,反馈。即每节课教师占用5—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要保证得到25分钟,课堂达标5分钟。预习环节是把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写在黑板的右上角,让学生自学。展示环节,一般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首先进行小组展示,交流预习成果,然后进行全班展示,学生会的不展示,不会的出错率高的进行展示,师要给与及时的评价。反馈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对他们进一步检查学习情况,看能否达到三维目标。这一环节主要是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战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高效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以前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直接参与者;教师应称其为“导学教师”、“大同学”;讲课应该称其为“课堂学习”、“指导学习”。
我们还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坚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定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决心尽快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大胆的放手,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三、实施高效课堂新课程改革下,我认为最先解决的问题是:1、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怎样在分组合作以后维持学生的纪律?现在的学生合作意识比较差,自制力也不好。现在进行的合作学习,但合作的意识并不明确,这不等于是合作学习。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自己学会读书,学会自己完成作业,自己动脑解决问题,能用写或者画表达自己的感受。还需要在学生养成教育上多做一些工作。
同时,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就要把课堂真正的让给学生,让他们
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新课改让教师原有的角色发生变化,新课改也为教师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相信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激发自身的活力,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一定会使学生向“学会学习”这一最高目标迈进。相信自己也会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成长,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在教学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不断进行教育教学上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