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年度工作总结
- 相关推荐
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结构设计年度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结构设计年度工作总结1
我于xx年7月进入公司,成为公司的员工。到今天,已经有了5个多月,回顾今年的工作,本人工作上积极努力,思想上要求进步,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而且已经融入了我们这个团队,慢慢地也积累了我的设计经验,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初来公司,由于刚刚接触真正的结构设计,我花了很大一部分的时间在学习上,我主要完成的工作有:瑞丰14号楼3#、4#楼梯的施工图、未央区住宅保障房全部的楼梯施工图、翔安小区的楼梯施工图的变更设计以及领导交给的其它日常任务,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迷惑,但通过领导和同事给我耐心的指导,按时的完成了任务。设计是一个比较忙的工作,特别是对于我们结构现况,由于专业知识迫切需要加强,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花上好几倍的精力去做好我们的工作,但是面对每天充实的工作,心里是挺开心的,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在成长。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我在接下来的日子多多学习。
(一)规范要进一步熟悉
无规矩不成方圆,工程设计有很多规范要遵循,在这一点上明显的感觉到自己了解的太少,就是在设计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不宜的。有时候向前辈们请教时会问出比较肤浅的问题,或者说是在他们眼里是常识性问题。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熟悉行业中的'相关规范,不至于今后拿出设计的图纸让人觉得很幼稚,犯低级错误,增加校核人,审核人的工作量。当我看到
我出的第一份图纸出来后,每一张图纸都被写了很多的字,很多的问题一一被提出,如线性字体大小,文字标注相互重叠,一些梁配筋不合理,少画了一些配筋详图,一些多余的线没有删除,某些部分没有结合现状考虑等等,发现自己的粗心和经验不足,以后一定要改正过来。
(二)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作为刚从事设计的新手,刚刚开始接触设计工作,没有经验,有很多的问题我都不懂,不敢把自己的想法加入设计。所以我多就抱着不懂就要问的心态,虚心向每一位前辈请教,而大家对我也非常的关心,有问必答。但是慢慢发现自己在画图的过程中老员工指出哪一点错误,就改哪一点错误,指出一点就改一点,很少加入自己的看法,也不知道到为什么改,如何改,大多凭老职工定主意。这样也就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下次设计的时候还会纠结在这个问题上。所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积累培养,在前辈们经验和技术上的帮助下,自己应该更多的学会独立思考。争取快速成长起来,给院的建设添砖加瓦,替领导分忧解难。
(三)我要尽快的学会创建结构模型在刚开始建模的时候有很多问题都不懂,梁柱的尺寸怎么取,荷载的大小,SATWE里的参数设置,以及位移和周期的调试,有太多需要弄清楚的地方。
(四)我得认真清楚地读懂弄清规范。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等等,只有明白规范,才能得出结构的最佳方案设计。
总之,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更加努力的工作,加强学习自己不足的方面,多参加公司的培训,把主要精力放到图集上,把图集吃透,让自己尽快的能独立出施工图;处理设计中的问题和难点,学会了根据每个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设计方法,总结设计经验并处理施工现场问题,举一反三,优化设计,这也是我为之不断努力的目标。在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和业绩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逐步掌握了适应工艺创新、设计创新的意图和工作方法。
结构设计年度工作总结2
我于x年3月走进xx,成为公司的试用员工。到今天,已经有了11个多月,已经融入了我们这个团队,慢慢地也积累了我的设计经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下面我对我将近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1、x年度完成项目情况。
(1)初来公司,由于刚刚接触真正的结构设计,我花了很大一部分的时间在学习使用CAD和一些较常用的规范上,我主要练习的项目任务有:一次结构布置图,一个楼梯和一次梁配筋。设计是一个比较忙的工作,特别是对于我对结构了解的现况,由于专业知识迫切需要加强,很多时候,我需要花上好几倍的精力去做好我的工作,比如第一个任务画结构布置图,当时亮哥说要我画,当时我就懵了,不知道要画些什么,怎么开始,记得用了一天的时间磨出来的效果也是相当的差,不堪入目。刚看了下那张图,觉得当时的自己的能力到底是有多差,现在最多20分钟就能画完的事弄了一天,挺好笑的。第一次画楼梯也用了好几天,被数落,第一次配筋硬是搞到凌晨4点仅仅完成任务。虽然都不近人如意,但面对每天充实的工作,心里是既压抑又开心,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成长了。
(2)在后面的10多个月里,我参与了学府名郡项目、贵阳综合体项目、北L地块东区项目、贵阳国际金融中心二期住宅区A5组团项目、金发碳纤维项目和昆山金发项目。学府名郡是我第一次独立完成梁配筋的工作的项目,一个数据对应一个配筋,机械般配一跨梁直至这条梁的配筋完成,就是在设计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不宜的。有时候向亮哥,伟哥,刚哥请教时会问出比较肤浅的问题,或者说是在他们眼里是常识性问题。工程设计有很多规范要遵循,在这一点上明显的感觉到自己了解的太少。给亮哥的校对工作增加麻烦,同时亮哥给予的一定的肯定让我挺开心的,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贵阳综合体项目工期比较赶,基本要求一天配完一个楼层,加之这次是地面上楼层的配筋,和顶板配筋有些区别。很多部分没有结合现状考虑(悬挑梁内跨较短的情况下内跨梁面筋直接和悬挑段面筋拉通,梁对齐柱边时候梁面筋的根数布置),对一些规范记忆不熟练(配箍率,配筋率超过2%),项目完成情况还是不够好。之后的工作中不断熟悉相关规范,不去犯一些常识错误,增加校核人,审核人的.工作量。
北L地块东区和贵阳国际金融中心二期住宅区A5组团可以说是对配筋的一次巩固,对配筋的理解也有了很大程度的认识。钢筋的区分为受力筋、分布筋、造构筋、箍筋、架立筋、贯通筋、负筋、拉结筋、腰筋。每一种钢筋对应规范的要求和实际工程中钢筋变通(剪力墙平面内的梁筋根据墙厚调节第一排放置多少钢筋等)。对于此项目的大面积的配筋,还是有很多错误,觉得自己还是挺粗心。
慢慢对结构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非常感谢亮哥伟哥对我的信任和刚哥对我耐心指导,让我开始对模型这方面接触,分别完成了北L地块东区的裙楼,碳纤维厂房,昆山金发的裙楼建模工作。并且得到了北L地块东区的和昆山金发柱配筋的锻炼。刚刚开始接触建模和柱配筋工作,没有经验,有很多的问题我都不懂,不敢把自己的想法加入设计。所以我多就抱着不懂就要问的心态,虚心向每一位请教,而你们对我也非常的关心,有问必答。真心谢谢你们对我的谆谆教导。
2、已掌握了的知识总结,可以从按项目或者按结构的构件、体系、概念去总结,需包括个人在工作中所能掌握到的及还不能完全掌握的知识点的总结。
对于目前我的能力范围,我对此理解为结构设计应首先遵循一个标准(规范等),接着对结构进行分析,我们按照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还是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去设计。对结构的上作用分析和荷载的取值后,对我们分析后所选取的作用产生的效应进行抗力设计(如配筋)。在可靠和经济上选择一种平衡满足功能要求。这是我对结构设计的理解。
个人从学校学习和项目工作中锻炼能掌握梁柱板的设计思路,加之这次A5的人防墙设计,也对墙有了一些的理解。觉得自己在对结构的整体设计考虑不够,只是单一的从事某一构件的设计而已。
3、现能独立完成的工作总结并评价完成质量
个人能独立完成的工作
(1)梁板
结构布置位置(关系的到建模)达到一般熟练,截面的选取(结构规范和建筑要求)达到熟练程度,各类配筋要求,达到熟练程度并且达到较高质量。
(2)柱
结构布置位置(结构规范和建筑要求),达到一般熟练,截面的选取(结构规范和建筑要求)达到熟练,配筋不是熟练有能力达到预想质量。
(3)墙
有了A5人防墙的工作经验,掌握了墙的设计思路,完成了A5人防墙的设计修改,但是没有达到熟练的状态并且有能力达到预想质量。
(4)模型
一般多层和地下室的建模通过几个工程的锻炼达到熟练状态,柱网的布置,梁柱截面的选取(经济合理)和布置,板厚取值,荷载的大小,参数的选择,计算步骤,模型后期调整等都可以独立完成。
4、x年对自己的期望及制定可完成的目标,可从如何提高自己罗列出具体可行的办法
(1)自身目标与计划
自身技能:新的一年已经来到,在今后工作中,首先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和专用能力。对于规范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掌握规范应用于工程建设中。工作态度:x后半段时间自己开始浮躁了,有点眼高手底,本身性格原因容易受到外部因素打扰,容易被客观事物分散精力。在这里特别向刚哥表达我的歉意,每次都让刚哥一而再再而三检查,督促,指导我更改。这是我x年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x年是我结构设计的第二年,对我来说是十分关键的一年,如果还是这般能力这样的态度必然在茫茫的结构浪潮中被淘汰,悬崖勒马,改过自新,为此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些计划,首先自己独立出租一间房,一个人每天有规律的生活,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把精力集中到工作时间中。白天在公司也不能像x一年一样整天一边画图一边说个不停,做一个安安静静的画图匠,少聊天少说话也可以安抚浮躁的状态,晚上多多查阅资料,努力学习研读相关规范,本着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的成长的态度面对工作。
(2)工作目标
希望自己经过x年能够得到项目的独立锻炼,从和建筑的协调开始,到建模型到调模型、后期指标参数调整,到墙柱配筋,梁配筋,板配筋,柱一套完成。自身技能素质还不够前提,或许觉得自己还不能得到你们的很大程度信任,不够放心把工程托付到我的手上。我想我绝对是一个把事做好的具有强烈责任心的人,如果你们觉得我还可以一试的话,我会加倍努力和用心到达预期的效果,当然还需要一些外部因素控制自己,我想要压迫的感觉(不全是时间上的),是对待项目重视程度上得到各位哥的鞭笞,多向几位学习工作的经验和对待项目的态度,要积极培养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对公司的建议及个人的申诉
1)适当多的提供学习的机会,开阔视野了解相关结构信息;
2)制定更加合理化周、月计划表;
3)每周的锻炼时间还是要继续坚持下去,可以减压,还可以放松身体,劳逸相结合,工作效率也会更高;
4)有机会能够结合实践,可以想和你们去看看现场,听听会议,学学交流,加大自己的技能面;
5)还是希望能尝试去做一些不同的结构形式,砌体、框架,剪力墙,底框等等,当然这要取决与公司接的工程了。总之,我会努力向上,好好工作,为公司的腾飞尽一份力量。
最后祝xx和我们的公司越办越好,我们都是xx诞生的见证者,我一定会细心呵护他的成长,同时期望x项目越接越多,红红火火,人才兴旺,大家一起赚钱,开开心心工作,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和生活。
结构设计年度工作总结3
x年,我从校园生活迈入职场生涯。自x年3月份到公司,至此已十月有余,相当于一个婴儿在母体的孕育时间了。这其中,有变化,有压力,有喜悦,所谓是五味杂陈。在公司,我的岗位是整流柜结构设计,算是专业对口。在学校里学过的铜排折弯尺寸的确定,钣金材料相关知识,螺纹紧固件的使用等理论知识,对工作有一些帮助,其他大多则无用武之地了。作为职场菜鸟,难免力不从心。
整流柜结构设计的工作主要有两大块,其一是柜体的机架设计,其二是柜内的零件设计。对于机架设计,是从大局观出发,根据整流柜总装图,合理设计各个立柱,横梁,顶底架等,使之能满足客户要求的进出排位置,整个承重,及仪表和电器元器件的安装等方面。我在刚开始接触这方面的设计时,总会犯各种迷糊,比如,对是否适于装配考虑不够,孔是否攻螺纹没有明确的概念,还有顶底架中间处槽钢的设计不清楚。后来,在对之前项目的设计图纸看得多了,也得老师傅多次指教,渐渐地对设计思路清晰了些。另一个,对柜内零件设计,主要是对(水冷)铜排和胶木板的设计。这也是以整流柜总装图为基础,待安装于其中的元件、快熔、脉冲板、电阻、电容等合理布局后,进行尺寸和开孔设计。这里,我也纠结过两个问题,一个是元件排、快溶排与阻容的接线孔、正负极到对外端子的接线孔、以及水嘴和堵头的分布如何确定;另一个是水路示意图和进出水管的几进几出。后来,看了车间的现场装配,加上老师傅的讲解,再来结合图纸,便拨开云雾见月明了。
今年也参与了几个项目设计,从高压柜和配电柜,当时只能按照他人的口述,一步步依葫芦画瓢;到xxx,可以参考以前的图纸,进行合理改良;到xx,学习材料表的创建,整流柜和纯水冷却器的配管设计;再到xxx,渐渐尝试部分新设计;以及预设计的xx和xx项目,更是自己独立思考的开始。另外,xx和xx项目的实体测绘,我除了对三维软件更熟练的操作外,渐渐接触到了电源柜,也是新的尝试,并且明白了从立体图来看结构设计,各零部件的相对位置和是否干预,更来的直观和具体。另外,参予到的xx和xx项目的出厂资料的整理与翻译,得到了老师傅在英语上悉心的指导,我英语的'应用能力有了进步。说了这么多,最想说的是自己的不足之处,首先是对电工学的不甚了解,成了我看懂电气原理图的最大拦路虎,所以,当面对xx项目的电气原理图加上技术协议里的要求,尝试着进行整流柜总装图的设计时,仍存在很多问题,仅仅只能明白,每个臂装多少元件,几个臂,以及柜体大概尺寸等,对于进线排间距,汇流排宽度,材料表里部分电子器件的开孔尺寸还是拿不定注意。后来看到老师傅没大半天就出了这张总装图,便知自己的差距有多大。第二点是自己作图不够细致,出图或者改图时,会出现一些小错误,待他人指出,就知道是多么的不应该,很多错误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只是自己不够仔细和全面的看待问题。第三点是,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的开孔尺寸,我能铭记于心的并不多,这就使得做设计时,需要浪费些时间来查看相关图纸或资料。
总的来说,x年,之于自己是一个大的转变。回首来看,忙碌与茫然各占一半。展望x年,只觉革命尚未成功,我仍需加倍努力。不能再虚掷光阴,应该脚踏实地,钻研结构设计,并一定好好学习电气方面相关知识,多充电,争取在工作中有所进步。
【结构设计年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结构设计人员个人工作总结样版02-13
年度的工作总结10-12
年度销售工作总结09-12
年度个人的工作总结10-02
年度考核工作总结10-02
年度转正工作总结08-21
年度员工工作总结09-23
年度工作总结10-03
年度护士工作总结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