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记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日记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情日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情日记1
走访学校民情日记
下午6:00,我和工作组的同志一起来到了三联储运学校,与学校领导共商开展共建活动事宜。
在三联社区驻点工作以来,每天在三联社区进进出出,总能看到一所名叫“三联储运学校”的美丽校园,上学、放学时断,熙熙攘攘的孩子们是三联社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整洁的蓝色校服、胸前鲜艳的红领巾、一路的欢声笑语,带给我无限的遐想。。。。。。我经常沉思,作为驻点工作组,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是啊,暑假快到了,孩子们将如笼中放飞的小鸟,前面是一片自由的天空。“安全”,将牵动着老师和几千家长的神经;“安全”,无疑是学校的'生命线。
从事了十几年质量工作的我,马上觉得我们能够利用后盾单位的资源为学校、为孩子们做点事!我马上把举办“质量与安全进校园”活动的想法向市局领导作了汇报。分管驻点工作的程局长当即拍板说:这项活动很有意义!
于是,“关心下一代,质量与安全进校园”活动就这么确定了下来。
三联储运小学教导处林主任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该学校是三联社区范围内唯一的一所学校,属于民办性质,小学初中一体化,现共有3500多名学生,180多名教职员工,共有68个教学班。学生来源为三联、荔湖、中海怡翠、茵悦之生等社区,三联社区在三联储运学校就读的学生就达20xx多人。
听了林主任的介绍,更加坚定了我组织开展此项活动的决心和信心。林主任在听了我的构想后,代表学校领导对工作组关心下一代成长、支持下一代教育的做法表示赞许和感谢!
晚上快十点了,一篇题为《关心下一代,质量与安全进校园活动工作方案》终于完成。此时,我的办公室的窗外灯火闪烁,不时传来远处孩子们的喧闹声,我伸展了一下疲惫的双臂,心里有说不出的舒坦。
民情日记2
6月27日,金南“镇党员干部在行动”微信群里,村建站工作人员顾春明发出的一条信息,引来了众多机关干部的关注。原来,顾春明在大走访中,来到了福寿五组朱成红家,发现他家生活比较困难,家里饲养的100来只母鸡需要销售,但来批发的小商贩总是压价,让原本想通过养鸡脱贫的朱家人心里凉了半截。于是,顾春明主动提出帮助其售卖母鸡和鸡蛋,这才有了微信群中的信息。为了卖出好价钱,顾春明自己带头买了鸡,并宰杀好拍成图片发出来,让大家见到实实在在腹有黄油的土鸡,机关党员干部看到后争相以市场价购买,为农户解决难题。
这只是金南镇机关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三进三帮”党员干部大走访活动的一个镜头。
自“三进三帮”党员干部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金南镇党委高度重视,积极响应省、市、县要求。该镇党委书记万祥华多次在会议上要求,“大走访”必须实实在在,不走形式。听民声,不是讲点漂亮话;解民困,不是送点钱和物;每个机关党员干部都要带着“感情”沉下去,为老百姓办实事,特别是党委班子成员要带头做好表率。
同时,为确保活动扎实有序开展,该镇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多措并举,推动大走访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活动的开展,得到了该镇干群的积极拥护和参与,在该镇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大走访热潮,做到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了不少实事、好事,受到群众欢迎。
今夏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突击月期间,金南镇党委班子成员带头,住到低收入户中,体验农家生活,撰写民情笔记,帮助解决困难。镇长周开春在调研中发现连湖村雍汉香家经济困难,自己出资400元帮助购买小鸡苗,鼓励农户通过养禽改善生活。该镇党委副书记吴文娟为了帮助华家坝村朱正山筹钱看病,通过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同事们看到后迅速转发,两天内帮助朱正山出售掉70多只鸡和库存的鸡蛋。同时,她冒着高温,负责联系屠宰、运输,并亲自送鸡上门。副镇长秦兆伯在走访中了解到一户农家要拆猪圈,发愁猪的宰杀、销售。秦兆伯二话不说,当即电话找寻乡村屠宰手,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发布猪肉销售信息,不到两个小时,就被机关党员干部高价抢购,不少同志没赶上还心有遗憾,秦兆伯还亲自承担过称、记账、收钱一系列的工作,让农户一点神不烦,把猪高价卖出直接变现。水利站站长邹正平走访中看到贫困户生活困难,一次性买了800多元的生活物品到户慰问。财政所支部书记邹峰,走访卞塘居委会一残疾户时,发现他的`残疾三轮车破损严重,积极与县残联联系,争取到无偿的残疾车辆。刚入公务员队伍的镇政府办事员王静,在走访中了解到部分留守儿童缺少关爱,积极为孩子们找寻企业资助,购置玩具和衣物,筹备和成功举办留守儿童“六一”庆祝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和党委的浓浓关爱……
全镇机关党员同志不约而同的带上爱心和真情,开始了“大走访”活动。遇到生活困难的家庭,许多干部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有的当场慷慨解囊,自掏腰包,给予资金扶持,有的购置食用油、大米、牛奶饼干等食品,二次上门给以慰问。细心的女同志们发现有的困难家庭有小孩子时,主动结亲,当起了“党员爸妈”,把家里孩子大半新的衣物捐助出来。
众人划桨开大船,一呼百应力量强。炎炎夏日,挡不住金南镇机关党员干部继续“大走访”的热情,他们点点滴滴的行动,正汇成一股暖流,流淌在金南镇百姓的心头。
民情日记3
今天晚饭,村支书对我们说:“这个周末,村子里可热闹了,咱们村东的文化公园那叫人多,好多外村的人都来咱这公园玩;还有公园西边的大街,都快夜市啦,好多摆摊的……”我们半信半疑:上周才完工的公园,这么快就热闹起来了?组长刘力部长说:“等会吃了饭咱们去看看,也热闹热闹去。”
饭后,我们和村支书从大队往村东公园走,老远就听见公园那边传来音乐声。再往前走,看见公园西边街口人头攒动,看来村支书说的是真的。
走到跟前,只见沿街真成了夜市:有卖炸串、煎饼等吃的的,有儿童转盘等娱乐设施,有摆地摊卖饰品、日用品的……人们来来往往,每个摊位前都围着不少人。公园里更热闹:北边舞台上有几十人在跳广场舞,广场上许多小孩滑着旱冰,广场上的长椅是老年人的天下,他们坐着纳凉、聊天;南边灯光篮球场有四、五拨打篮球的青年,球场边的看台也是座无虚席;篮球场西边的花园中有散步的情侣,有奔跑嬉戏的.小孩。每个人在公园里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一位村民看见我们,主动迎上来对刘部长说:“这公园建的真妥当!村子美了,我感觉这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我在市里开出租车,以前只有周末才回来。你们来村里后,又是修路,又是建公园,真让村子变了,现在村里比市里一点也不差,我现在每天干完活就回村,享受这样的好环境。”刘部长对他说:“我们来驻村,就是想为大家多办点事,这些建议都是大家提出来的,我们只不过是把大家的想法实现了。希望你以后更多地关心村里的建设,多为我们的工作提好的意见、建议。”
是啊,正如刘部长所说,我们把村民的想法实现了,不算轰轰烈烈,但十分充实。
民情日记4
一场忽如其来的暴风雨将花都区的部分街道淹没了,也淹没了狮岭镇罗仙村的部分民房。今天我和国土所的几位同事一同来到位于狮岭镇东面的罗仙村调查了解住房困难户在这场暴风雨过后的房屋情况,并配合各部门尽快办理好拆建手续。
早上9点,我们来到罗仙村,跟随着罗仙村的副村长,一家家的走访罗仙30多户住房困难户。“这已经是今年第八次被淹了。昨天晚上11点一下雨,我们就犯愁了。一夜没睡好啊!”。据村民卢先生介绍,他们房屋由于地势低,每次下暴雨,屋子里都浸到半米深,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我来到屋子的边墙上,发现昨晚雨水浸过屋子的水线还深深印在墙上,让我联想起他们昨晚半夜起来把屋子里东西往高处搬的情形。为了解决他们的'困难,这次我们的任务是在地形图上记录住房困难户门房屋的原位置,并回去核查规划,判定这位置的房子是否符合规划要求进行拆旧建新,不符合的,村社要另选位置进行安置。
过了马路,我们来到另一位村民杨小姐的家。这个所谓的“家”已经只剩下一半了,因为一半房屋已经倒塌。回想起昨晚的情形杨小姐心有余悸,她母亲一直住在这么一个危险的房子,尽管她家人劝说了很多次,可是老人家坚决不肯离开这个生活了很多年的地方。每次刮风下雨杨小姐都要过来照顾她。昨晚这场暴雨来得特别猛烈,夜里忽然一声巨响,屋顶的几片瓦片正正落在杨小姐母亲的床边。杨小姐连同母亲和家里人马上离开了现场,不一会半边屋子倒下了,幸亏她们及时离开,不然可能就被活埋在砖瓦底下了。我原以为这样只会在发生在电影里的情节确确实实的出现在我的身边。我不禁在想,每天生活在一个危险的环境中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对村民来说尤为重要。我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改变居住环境,使他们生活在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中。
雨后天晴,天空出现久违的彩虹,我仿佛看到了狮岭镇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我相信在狮岭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民居住的难题一定将会逐步解决。虽然今天在泥泞的村道来来回回走了一天有点累,可是我觉得能够帮助到这么多住房困难户还是很值得的。
民情日记5
今天,对我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是我第二次到包扶村里报到,担任“第一书记”,肩负着组织上赋予“第一书记”的使命,抓好党建,促进发展,保障脱贫的`责任和重托,带着就业局各位领导和同事们对驻村工作的情感和支持来到水泉镇胜泉村。
上年8点半到村部时,村党总支书记张兴民同志、村委会主任苑明清同志等两委成员已经早早来到村委会,相互介绍后,就从基础情况入手聊起了本村的工作。
胜泉村位于突泉县政府所在地东31公里处,水泉镇政府所在地东北7公里处;全村辖3自然屯;共512户,1397人;少数民族710人;贫困户73户,贫困人口113人;低保户145人;五保户5人;劳动力478人。全村区域面积33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6333.3亩,其中,水浇地面积800亩,林地面积19432.9亩,经济林面积1657.5亩,草牧场面积14328亩,主导产业为种植。专业合作社4家;人均收入0.46万元;机电井总数110眼;牲畜总数6007头(只);现有党员47名;两委班子成员5名;村民代表18名。
通过了解情况,我深刻感受到:胜泉村两委班子是一个非常团结合作和有战斗力的集体,表率作用明显,村干部声望非常高。这也激励着我按照工作会议精神,认真遵守驻村工作纪律和各项要求,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慎言慎行、以身作则,主动接受乡镇领导和群众监督。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发展观念,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到吃住在村上,工作到农户;驻村不扰民、帮忙不添乱;助力使真劲、脱贫不落人。
民情日记6
由于我们是一个长期住****地的工作队,所以我们的“四群教育”联系点也就被安排到了工作队所在地,我被分配到该村委会一个涉矿****村小组,虽然平时我们都在和这个村小组的群众打交到,但是因为工作性质问题,总没有时间坐下来好好听听他们的想法,也没有很好的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今天,我利用工作空闲时间,邀请了两个工作队员和我一起到联系村小组,一大早,我和两个工作队员就驱车(驾的是私车,如果自己没有车的话,可能要徒步)到了我的联系点,这个村看起来是经济状况比较好的一个村,虽然还没有搞新农村建设,但是各种硬件设施看来还不错,道路也比较宽阔的水泥路,我们很顺利的找到了几家联系户,并和他们进行了好长时间的`交谈,从交谈中了解到:他们现在的经济收入几乎全部是靠为矿山选场务工,因为是矿区,很多人家的土地几乎已经全部被征用,种植养殖等全部是空白,大多数人家就连一头过年猪也没有养。我想:现在看起来他们也倒是丰衣足食,但是,矿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开采完后今天为他们提供衣食的矿业公司会怎样安排这些村民的生活,这些公司是不是很负责任的公司,一群专门依托矿区选场过日子的村民,他们到时候还有什么生存技能。想到这些我不禁担心起来,也许是杞人忧天吧,但愿如此!!!
民情日记7
走访的第一天。
根据安排,我们团队共要走103户的样子,全部在一个小区内,四栋楼,再进行细分,团队分成三个小组,我和一法院干警一个小组,要走约30户。
上午8:30就到了小区,但所分的一栋楼,除四户外,其余都为了生计所奔波,无人在家。问了些基本情况,也了解了些有什么困难没。除一户说自己女儿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家没找到工作外,其余都是一片好听的话!便觉得现在的人民还确实是纯朴,心里还是想着能帮他们解决点问题的,便四处打听,看能不能先帮那户人家的女儿先找个临时性的'工作。
因太多的人不在家,便与丁干警相约晚上再来走访。
晚上7:30,我们到了小区,发现社区的干部早就在等,有些愧意。
但发现整栋楼也只有五六户在家,除了上午已走访的外,只有三四户在家,很是感叹!群众的生活确实是不易哦!
前两户均没有什么问题或困难。第三户是一老人在家,一片怨声,无非是城市变化不大,群众生活、休闲没有场地,再来湘阴等地来比较,更觉得汨罗落后了!一时怎么也解释不清,也不肯提供电话号码,一再问他有什么困难或要求解决的问题没?一直说没有,准备走了才说自己儿子违法生育了二胎,一直没有上户,看能解决么?了解这情况时,联系方式倒是很爽快就提供了,无语,群众的要求很直接,但提要求的方式很隐晦!解释了一通计生政策后出来了。
看着没几户在家的,就回了,出来时还碰到其他团队的同事在走访,便觉得都是不易。
快到办公室时,同事打电话来了,说是我们负责的小区内有群众要反映问题,要我们去,只得再回到小区!
快进小区时,就发现有一群人在围着另一个团队的同事,叽叽喳喳的,上前一问,同事立马像找到救兵一样!
接过接力棒,才发现,所要反映问题的群众也不是我们小组所负责的,不过既然来了,就上户听听吧!
第一户,反映的问题是,一家人都没有工作,女主人身体有病,想解决低保问题。看了该户人家,房子是新装修的,说是给儿子结婚给装修的。
第二户,反映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家里很困难,女主人也是身体不好,要求解决低保;二是房子漏水,没有钱对房屋进改造。看了下房子,住顶层,六楼,非常简陋,卧室都没有装空调,女主人说的时候,差点哭了,但我能感觉到她是忍住了。
第三户,情况与第二户差不多,也是一定要我们去他家看看,看了下,比第二户情况要略好,但也没好多少!
出来后,心情不是很好,面对他们的这些困难,感觉有些无奈,希望能尽自己的力所能及,帮助解决些困难!
加油吧,给自己鼓励!
民情日记8
今天,吃完中午饭,请了老君山镇镇长、镇中心学校校长来到我的驻村官宅村,目的是请他们帮助解决村幼儿园搬迁的资金问题,官宅村幼儿园现在的教室已经年久失修,成了危房,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孩子们的.安全,经和村干部协调,把村里新建成准备用于村党支部活动室的一幢面积约100㎡的混凝土房子调给村幼儿园,然后把现有危房修复后在用于村党支部活动室。镇长领导了解了具体情况,表示将情况上报上级相关部门帮助解决。
镇长、校长他们走后。我和村党支部黄书记、村委会和副主任走访困难户,共走访了五户。其中一户使我印象最深刻,户主是一位名叫耗恒发的79岁傈僳族老人,儿子英年早逝,儿媳妇丢下一个女儿便和别人跑了,老伴也于去年去世了,现在只剩下耗恒发老人和孙女相依为命,孙女在远嫁洱源的姑姑的资助下在县城里读高中,耗恒发老人每月只有60元的补助和100多元的低保,村上给他申请了一套电视机和接收器,现在基本生活还能保障身体也还可以。与耗恒发老人简单的聊了哈,我便留下了联系方式,和老人说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帮忙的就和我联系。当前,在农村像他这样的孤寡老人很普遍,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他们都极需要照顾与关怀。
走访结束回到宿舍,我却有了不一样的心情,我在思索。该如何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让他们过得更好?能给予困难群众更多的帮助。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真心的鼓励、微薄的资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困难群众的困境。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惠农政策日渐丰厚,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农民的生活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没有脱贫。要解决他们的贫困,主要还是要靠党和政府的帮助,社会的关心。
民情日记9
那天晚上,我们走访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晚饭后出去时,天还挺亮,往回走时夜色已浓。空气中湿度很大,伴着雨后的降温,习习的风中让人感觉丝丝凉意。路灯亮着,虽然没有城市街灯的密集,却也把硬化的村内道路照得清晰可见。踏着声声犬吠,深邃的夜晚显得更加静谧。延续着在农户家聊起的话题,感受着村庄的脉博、聆听着农民的心声,仿佛自己的心跳和着博动。
我们走访的第一家,是村里的老支书,今年已经72岁,一家6口人,老伴61岁,儿子、儿媳都在村里的非公企业上班,老俩口操持着全家2亩4分口粮田,喂养6只羊,由于当过村干部,每年有些津贴补助,在村里老支书家的收入水平属于一般。老支书看上去不象70多岁的老人,穿着中山装,头发梳得很整齐,虽然显得有些瘦,却很精神。说起村里的事情,滔滔不绝,十分熟悉,不象一个离开村干部岗位多年的老人。他说现在村里的干部比自己当书记里要辛苦很多,事情做起来难度也大了许多,现任的书记和村长能力很强,自己也正派、正气,要作出大的决定之前,都要听取老党员、老干部的意见,为了村里的发展,为了村里百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这两年确实做了很多的事情,村里面貌改变了,农民的生活变得好起来了,村干部的威信也提高了。
看得出,老支书对村里的干部充满了信任,对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很是欣赏,对村里这几年的变化十分的满意。作为一个老人,作为一个劳动力步入快速衰退期的老人,也给我们谈起了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险和生活保障的问题;以及农村老党员、老干部的生活补贴和照顾问题。从老支书的表情和话语来看,他对自己的未来生活并不担忧,而是希望各级政府从制度安排上能够为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提供生活保障。当他听到市里今年把这个问题作为市委、市政府重大调研课题,县委、县政府已经准备开展试点工作,以利于总结经验,指导面上工作的展开。老支书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
当晚走访的第三户户主姓施,年龄47岁,儿子去年参加高考,被录取在山东省烟台市的一所军事学院。说起儿子,今年44岁的母亲情不自禁地流露着骄傲的神色。在交谈中,我们了解到这个村所属的乡镇是管道婆的故里,傅云龙的家乡。管道婆是赵孟畹钠拮樱赵孟钣谢始已统,是宋太祖赵匡胤第十一世孙。偏安江南的孝宗皇帝赵眘登基,赐第赵伯圭于湖州,祖籍河北涿州的赵氏从此有了湖州(吴兴)的分支,赵孟钏煳湖州人。每日临池不辍,可写一万字,至老不废,下笔极快,落笔如风雨,篆、隶、籀、真、草、行书无不冠绝古今,自成一家,世称“赵体”。他的妻子管道升同样擅长书法,并工画墨竹、墨梅、兰梅,亦擅诗词。难得的是,赵孟詈凸艿郎这对艺术家夫妇,感情还相当和睦。赵孟一时开不了口,就把心思写在纸上:“我为学士,你作夫人;岂不闻王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无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管夫人看后,回了首《我侬词》:“我侬两个,特煞情多!譬如将一块泥巴,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忽然欢喜啊,将它都打破。重新下水,再团再炼再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那其间,我身子里有了你,你身子里也有了我。”赵孟疃梁蟾械椒浅P呃ⅲ从此打消了纳妾的念头。这是一段流传于世的佳话。福云龙喜研究军事。清同治间入任兵部主事,后升郎中。光绪七年(1881)任《顺天府志》分纂,撰《方言考》。十三年,经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考试,录为外交特使,出使日本、美国、秘鲁、智利、巴西、加拿大、古巴、厄瓜多尔等11国。其间,搜集各国地理、风貌、物产、资源等资料,编写图志。十五年归国,呈献书稿,得到光绪帝褒奖,出任机器局会办兼海军衙门帮办。不久,升机器局总办。二十七年卒于沪,赠一品封典。作为管道婆的故里,傅云龙的家乡,这里尚书重礼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农家子女考上县重点中学、考上大学的为数不少。村里一贫困户姐弟两个都考上了大学,尽管现在生活很困难,但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这也使我想到了房东家那摞书、那个书房,还有与网络连接着的电脑。新农村需要有现代文化、需要有高素质的现代农民,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农村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在新时期的发展。
村里的支书和村委会主任,还有镇里联村的副镇长和我们一起走访农户。顺着市长和我们询问的一些问题,不时地为我们介绍着村里面上的一些情况以及其它一些相关农户的情况。这些年的工作经历,让我知道,村里的干部最了解农村基层的情况,然而,当我看到不仅是村的.干部,而且包括镇里的领导对村里的情况、对农户的情况都能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着实感受到现在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的深入。而这一点,从我们走访农户时,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好奇地围拢过来的邻居们很亲切、随意地与村镇干部的招呼中得到了印证,可以说,他们对情况的了解不是临时抱佛脚突击出来的,而是在日积月累积淀下来的。由此,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我们听到的老党员、老干部以及农民群众对村干部的肯定和称赞不是事先安排的,是真实可信的。
走访的第四家农户是一水产规模养殖户。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承包经营着30多亩渔塘。承包经营面积在全村45户规模养殖户中不算最大,因为儿子、儿媳在村里的非公企业上班,一个在照明器材厂,一个在木作品加工厂。所以30多亩渔塘由户主一个人操持着。说起养鱼,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从苗种引进、渔塘消毒、饲料采购、投食喂养,到疫病防治、联系销售侃侃而谈。记得去年蹲点时,一位水产养殖大户告诉我,养鱼的效益比种粮食要好很多很多,承包了200多亩渔塘,一年下来可以净赚30多万,但养鱼也是一件十分辛苦的活,不仅喂食要掌握好,及时换水、灌水也非常重要,夜里要巡塘怕鱼缺氧,还要守夜,怕人偷盗。那时,他家里正在造新房子。他说现在有钱了,也想住得好一点,但因为要养鱼,真的造好了也没福气去住,选择了养鱼,注定只能常年住在塘边的窝棚里。这是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呢,这里的户主告诉我们,养鱼夜里要巡塘这是必须的,巡塘一般每晚两次,当然很辛苦,但,这里不用守夜,因为在这个村,从来没有发生过被偷盗的事情。
他说,养鱼虽然很辛苦、很累,可与早些年相比已经好了很多。他说现在累点、苦点没什么,只要养出来的鱼能够卖个好价钱就行。我们为农民群众的纯朴、勤劳感动,为其简单而实在的苦乐观叹服。然而,仔细想来,当比较效益充分展示了效益农业发展给农民群众带来的实惠与福祉时,农民的勤劳却也掩饰着许多农民无需承担而实际承担着的劳作。他们对党与政府总是报着感恩的心态,在感谢党和政府的政策时,没有提出更多的要求。应该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如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是农民群众在实践中的创新改革,当它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时,却由于我们的宣传不到位,由于实际工作的具体指导跟不上,在拥有45家水产规模养殖户的村里,却没有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技服务、农资供销服务、农民创业发展融资服务等等都需要农民自己去努力,遇到的问题需要农民自己去解决。想起我们刚刚到村里时,村支书说过的一句话,他说这次市、县、镇三级领导,特别是市长到村里来蹲点调研,是村里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当时,我还真为自己能够成为这填补历史空白的一员而沾沾自喜,此时此刻,我却为农民辛勤劳动背后社会公共服务不到位,以及这种不到位背后透射出来的我们工作的飘浮而心悸。
民情日记10
今天下午3点钟,我和蔡荣发指导员,还有榕树生产队周伟队长来到了五组,进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榕树五组有两家承包户燕红兵和王泉,因相互指责对方占地而引起了矛盾纠纷;两家积怨很深,如果再不及时调解,任由事件发展,后果将非常严重。
面对如此紧急的情况,在基层工作了数年的周队长首先发话了。他说:“第一,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没必要争得你死我活;低头不见,抬头还见呢;大家都相互体谅一下,没有过不去的坎。第二,你们当中谁有很大意见的,对对方非常不满的,把想法都摆在桌面上说,面对面交流,看看你的想法是什么,我的想法是什么,如果难以表达,书面形式也可以;没有商量不了的事,只看你们愿不愿意协商解决问题。第三,不管你们有什么意见,最起码的一条,决不允许触犯法律;当然,如果你们愿意走司法途径解决那也可以;不过,我相信你们都不愿意把事情闹大吧?所以,大家都很有必要心平气和地想想,这件事情到底该怎么解决,你们愿不愿意解决?”之后,蔡指导见没人说话,也说了自己的.观点,刚刚周队把我想说得都说了,我只提一点,你们都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他,他是你,你们会怎么做?
最后双方当事人都表示,愿意再约个时间好好谈谈,放弃武力解决。就这样,一触即发的对抗在第一次调解中缓和了下来。
要完全处理好这起纠纷,还需要我们去做更加细致的思想工作,我们一定要把矛盾化解在最基层。
民情日记11
20xx年1月6日,星期五,小雨
1月6日上午,我来到了**镇**村走访。这天碰巧是小寒,气温在5℃以下,还下着蒙蒙小雨,有点冷飕飕的。**镇是我挂点联系的乡镇,也是我基层工作的主阵地之一,想起那些农民朋友以及与我一道干事创业的同志们,虽未天天见面,但心中总是念念不忘、心暖乎乎的。
**村现有人口2680人,其中贫困人口138人,占全村总人口
5.1%;耕地360余亩,人均纯收入2200元左右。
一个国家对老人的态度,反映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代表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素养。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弘扬和继承这一优秀文化传统。于是,我们首先来到位于镇政府旁边的光荣敬老院。镇民政所长介绍到,光荣敬老院创办于上世纪50年代,占地5800多个平方,目前有供养对象52人,管理人员4人。看到我们进来,院里所有老人都很开心,不由自主的鼓起了掌声。在给老人讲明来意并送上春节祝福后,老人们乐开了怀,就仿佛晚辈回家与他们团聚一样。随后,我们察看了敬老院的食堂和宿舍,询问了老人们的伙食、住宿等情况。据院长介绍,敬老院现有耕地1.8亩,加上党和政府每年的补贴、关怀,院里每年收入超过2.6万元,能够满足全院正常的开销。
从敬老院出来后,我们又走访慰问了农村低保户谢桂英、贫困户叶光福和困难党员谢绍海。在体弱多病的谢桂英老人家里,我要求镇里的干部,要及时对老人的房屋进行检修加固,并叮嘱 - 1 -
老人一定要注意安全,有什么困难要随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也可以直接跟我说。看着老人信赖的眼神,我们离开了谢桂英老人家。在困难党员谢绍海家中,我了解到,他今年67岁,早年曾在部队服役5年,已患脑溢血多年,生活难于自理,加上妻子多年前患上了糖尿病,至今仍需打针服药维持生命。家里就老俩口,靠着政府的困难补助及自己的一点养殖收入维持生活。交谈中,老人还讲出了心里话,作为一名党员,再也没能力为党的事业做贡献,心里很愧疚。从他家里出来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深深体会到一名基层党员信念的坚定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通过今天的走访,让我真正了解了基层,真正听到了一线的呼声。回顾今天的走访,短暂而又难忘,让我对走访有了更深的感触,同时也有不少收获。
收获之一:走访调研密切了干群关系。紧紧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革命战争年代,正是依靠群众我们党才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走访调研架起了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走访调研,深入基层、集思广益,服务群众、排忧解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对进一步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有着重大意义。
收获之二:走访调研发现了真实问题。在走访慰问中,群众说的最多的话是感谢,而我却亲身感受到了困难群众生活的`不易。近年来,虽然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问题依然突出,路难走、水不畅、环境差等现象还普遍存在;虽然我们加大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生活困难的群众每年都发放低保资金、一次性生活补贴,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空巢”老人的生活问题,看病贵、就医难等问题,仍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
收获之三:走访调研明确了努力方向。此次走访调研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着,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这让我想起了邓小平同志的那句话: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想,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快发展,造福群众。因此,我们要牢记“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的理念,全力以赴搞好“四化”建设。
为官一任,发展一方。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无论居于何职,都要经常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了解民情。基层是一个大舞台,更是一个传递百姓心声的平台。今天的走访,感人肺腑,受益匪浅。基层是我家,群众是亲人。我想,身为一名党员干部、人民的公仆,不仅要带着责任和义务,更要带着真情和祝福走进基层,走进我们的亲人,那样,才能走的更真、更实、更远……
民情日记12
20××年2月16日星期六多云转晴
明天就是交纳合作医疗费用的最后期限了,今天打电话问姚子彬竟然还没有收完。不能再拖下去了,否则今年的任务可能要完不成了。南马庄村是镇里的先进村,镇里每次安排任务都能完成得很好,这次是怎么了,难道有什么问题?
顾不上多想,我骑车来到了南马庄村。一见到姚子彬我就开始发难:
“姚书记,怎么回事?就这点钱,还这么难收吗?”姚子彬的表情有些尴尬:“除了庄守德家,钱都收齐了,要不是想着完成100%,我早把钱送去了。”“庄守德没交?”听见他的名字我的心不禁沉了一下。“是啊!就他没交,他那儿十块钱,我给垫上也行,就怕开了这个口子,明年就难收了。”我没有说话,脑子里浮现出刚认识庄守德时的情形。
那还是在两年前,那时我刚刚担任南马庄村的民情联络员,每天走门串户去了解情况。当走进庄守德家,至今我还无法形容当时的感觉,我不知道这还能不能称之为家,满目疮痍,住的房子比一个牛棚强不到哪里去。一家四口人,就一个正常,其他三个都是智障患者。日子已经是没法过了,而且看不到一点希望。
从那以后,庄守德一家就成了我的一块心病。每次到他们村我都想着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他家的问题。这两年通过给他提高低保金标准;申请资金为他建房子,慢慢地他的生活总算有了些着落。可没想到今天在农村合作医疗上又出现了问题。贫穷使人愚昧,看来一点没错。他是舍不得这几十块钱啊!可就他家那种情况,有一个得病的,就得出大事。想到这我想不下去了,对姚子彬说:“走,到他家看看去。”
刚进他们家门,庄守德的.老婆就迎了出来,伸着一只手喊?.“给点钱花!”看到这种情形,我的心不禁一酸,还没来得及开口,姚子彬已经把她撵一边去了:“上一边去,这回不是来给你送钱的,老庄呢?,’
“来了,来了,在这里。”庄守德看见我们急忙从屋里跑了出来,“来上屋里坐。”
我和姚子彬都站着没动。“你们来,找我有事啊?”见我们没有坐的意思,庄守德讪讪地问。
“你那合作医疗费怎么没交?”我有点上火。
“不是没钱嘛!省这点钱能给小孩买不少吃的。”
“你!”我刚想发火,又忍了下来,我知道这时候发火根本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也不是解决之道,我不能因为我的言行损伤政府的形象。于是我耐下性子,把他目前的处境详细地给他分析了一遍,又把合作医疗的一些好处给他讲了个明白。一个小时以后,终于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当他准备交钱时,我看了看他家的情况,实在是不忍心收他的钱,就同姚子彬商量:“姚书记,你看他们家的情况确实比较特殊,你们村两委能否回去商量一下,这部分由村里垫付,我回去向领导汇报一下情况,看看他家这种情况,能否免-部分钱。,,在庄守德的感谢声中我们离开了他家,回来的路上我向姚子彬提议:“姚书记,他这样光依靠政府也不是长远之计,你看看村里有没有合适的致富门路,给他找一个,增加他的‘造血’功能,不能光靠‘输血’为生。”姚子彬答应了。
后来经过协调,庄守德一家的合作医疗费用全免了。村里想法给他筹集了一部分资金,买了几头小猪养着。他的日子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民情日记13
阴沉沉的天气持续了好几天,不觉中天空飘起了细雨,我们开着镇里的面包车,走在一条泥泞的山道上,看不清周围的景色,好象连事物的色彩也分辨不清,一片灰蒙蒙的,远处不停的传来阵阵闷雷声,偶尔会有一阵凉风吹过来,触及皮肤有点寒冷而又荒凉的感觉。。。。。
今天一早,我跟镇领导一起到我挂钩的村子,召开"外出乡贤回乡捐资修村道"欢迎会,虽然会议时间定为十点,但我心里还是有点急,恨不得快点赶到,因为我是这个村的挂沟工作组长,又是安排在这里的驻村干部,村庄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村里集体经济收入少,想修条村道不容易,现在机会来了,我的想法和村里一样,希望上半年能把路修通,改善村里交通状况,早日脱离贫困。
会议地点就设在村委会里,村干部们早早把会场打扫得干干净净,大门侧还写了十分醒目的欢迎标语,会桌前摆放了一些自产的时令水果。会议在十点准时介开,由镇领导主持会议,村书记介绍村里基本情况,我也代表镇村对捐资乡贤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整个欢迎会在简洁轻松中进行着,共捐资了七万多元,村书记双手捧着钱在微微发抖,一个劲地说:谢谢,谢谢大家的`支持!请大家放心,我一定会用好每一分来之不易的钱,保质保量地把村道建设好``````
会散了,我和村主任的任务是统计捐款名单,用红纸张贴,主任写得一手好书法,不到半小时功夫全部写好了,正准备放笔的时候,我突然灵机一动,从口袋里掏出二百元出来,慢!主任增加一条名,我捐二百元。主任一愣,你不是捐了二百吗?我把你名字都写上了。我忙解释说:那是以镇干部名誉捐的,这二百元是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捐的,你看,驻村这么长时间了也没有给村里带来多大改善,就算驻村干部的一点心意吧。村主任会意地写上了驻村干部捐款二百元的大字``````
雨还在下,四只车轮子慢慢地在山路上翻滚着,我在沉思,驻村一年多了,我给村里做了什么?无非就是在那一年没开几次门的驻村办室贴几张喷墨宣传画,贴了几张驻村工作目标。驻村一年多来,给百姓带来了什么?我只是在做着工作组长应做的份内工作,只是多领了一份驻村补助罢了!
作为一名双重身份的我,已是一名镇挂沟工作组长又是一名驻村干部,而我对驻村工作感到的更多的是茫然和无奈。唉!
民情日记14
9月27日下午,晴。
两个多月来,一边调研,摸底调查,一边安排中心工作,秋收秋种,秸秆禁烧,招商引资,陪来来往往的客人到村里考察,也曾出去考察,和多方客人谈合作,完成了几件事:1、万头猪场招商成功,土地流转,使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2、成功引进蔬菜、水果大棚种植专业户;3、注册了劳务公司,4、最近完成了《三年任期目标规划》(征求意见稿)交镇党委,周书记提了部分意见,形成讨论稿交村两委班子及党员、村民代表讨论。
随着秋收秋种的结束,我最近的工作重心要作相应的调整。我不能天天到村里上班,不能把时间耗在村里,象机关工作那样按部就班,要走出去,请进来,让外面的人知道xx村,让更多的人了解xx村,让更多的人关心支持xx村。
12月10首先找了周书记,汇报了前一阶段的工作,接受镇党委安排的工作任务—————解决一起近二十年的邻里纠纷,这个纠纷是历届党委、政府头疼的事,有多位党委书记、镇长、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法庭庭长参与调解、商讨解决方案,严重影响了村里和党委政府的工作,是村里的不稳定因素,我到村后先后花十多天的时间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虽有进展,但现在又陷入了困境,当事人互不相让。周书记安排了15000元专项资金用于解决矛盾,主要是用于补偿一方当事人的损失,由于镇长分管财政,昨天找到刘镇长审批,和镇里两位主要领导共进了午餐。今天找到财政所长,将15000元划到村里的户头上。
另外猪场和大棚种植需要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活用电、生产用电,村里的干部因为不知道外面的情况,一是怕出去找人,二是以为一些职能部门刁难我们村里人。我先与镇农电所联系,涉及到开户、材料、人工等费用,农电所帮我们首先解决了照明电,免了所有的费用,送了我们材料。但三相电需要的材料要近5万元的费用,农电所无法解决。陈所长向我们解释,但村主任吴国坤及村电工吴国忠不理解,认为陈所长不帮忙。我理解陈所长的难处,我提出我来找xx、xx供电公司的领导,请xx公司的领导协调。陈所长认为我提的方案可行,通过几种途径,终于和xx供电公司的领导对接上,xx市有位同志在xx公司当副总,今天一早我驱车到xx供电公司,不到半小时就沟通好了,顺利落实了三相电的问题。如果让村里人处理,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办得成,他们怕做事,不做事也就省了不少事,所以他们没有事。我现在更加理解吴国坤同志当30多年村干部的安逸、平和生活了,难怪他跟我讲“你来了一个月,我们做了比以往一年还多的活计”。
供水同样存在问题。由于猪场远离村庄,因此需要供水公司架设600多米的专用管道到猪场,这又涉及到费用问题,镇里供水站提出按最优惠的价格帮我们开户,每户开户费900元,但管道、人工等费用无法解决。我只能利用自己的资源,我曾经办理过xx市水务局做当事人的二审案件,与xx法院联系,请他们与水务局的领导沟通,争取将这段工程列入农村水改工程,这样可以解决这段费用,但临近公历年底,法院系统20日前忙于结案,因此要到12月20日以后才能和水务局联系。
的确,要办事就有事,不做事就没事,我下来就是办事的,一些村里人解决不了的事我必须事必躬亲,但必须由村里人干的事必须让他们去做,看来我必须考虑分工问题了,村书记既是战斗员,更要当指挥员,等规划讨论定稿后,我下一步工作一方面要出去争取外援,另一方面要给村组干部上笼头,安排每个村组干部的工作,定员定岗,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有序的工作机制。
民情日记15
“只有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才有出路”
帕尔哈提衣扎克是拜城县农业综合开发办书记,今年5月被选派到托克逊乡康其铁米村驻村。他在6月12日的《民情日记手册》中写道:“今天把村里9名姑娘送到了乡里,他们将由县上统一组织送到地区华福纺织厂工作,这是我村有史以来组织妇女集体外出务工,人数最多的一次,我想这只是开始,往后还将组织动员更多村民外出务工创收。我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只有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才有出路,才能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我调查分析过了,村里经济发展思路应该是:多组织人走出去,通过劳务创收;多养牲畜、家禽,搞家庭创收;多种棉花、番茄等订单作物,确保农民有稳定收入;还要想办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有钱办事,能为农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工作进步快,还得班子带”
米吉克乡库木墩村是地区新农村党建工作示范村,也是拜城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驻该村的县农技站支部书记纳斯尔吾斯曼在他5月份的工作总结中写道。“火车跑得快,还得车头带。工作进步快,还得班子带。一个月来,我和其他驻村干部围绕加强班子建设,在原有的村‘两委’班子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度,村级阵地管理制度和民主议事制度,并抓好了相关制度的落实,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推行落实了党员干部承诺制,全村16名党员干部向群众郑重承诺年内办2-3件实事、好事,各自还联系1-2名困难群众,让党员干部肩上有责任;规范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有6名无职党员上岗,参与村务的管理;协助党支部考察、选拔了8名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充实了农村“两支队伍”;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3次集中学习,收看1次电教片。下一步,将继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村‘两委’班子的‘四种能力’。”
“必须让五星红旗飘起来,喇叭响起来”
康其乡阿热勒村是拜城县集中整治的重点村。6月7日驻该村的县委党校干部艾斯卡尔斯拉写道:“前些日看到大队部院内悬挂的国旗因日久风吹日晒破损了,村里的广播扩音器也坏了。大队部是党在农村最基层的党组织所在地,国旗更是象征着基础政权的威严,广播是村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喉舌,这样下去怎么行呀,必须让五星红旗飘起来,喇叭响起来。今天,我们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和部分群众,举行了升旗仪式,让崭新的五星红旗高高飘了起来,喇叭响了起来。”
“维汉民族一家亲,携手共奔致富路”
5月24日大桥乡央都马村驻村干部、县人大财经委副主任杨雪成在“民情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特别高兴。前两天,工作队正为几户困难户农业生产中缺少化肥、不会管理农作物而发愁呢。没想到今天单位和扶贫办的领导就来到了村里,解了工作组和农民的燃眉之急。黄书记代表县人大机关为我村捐款1.5万元,希望村里把这些资金用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扶贫办为5名家庭贫困的学生捐赠了学习用具及书本,为6户贫困户送去了12袋化肥。更高兴的是通过我们的协调努力,我村与乡里的汉族村八村签订了互助协议,结为‘兄弟村’。八村的农民懂技术、信息广、门路多、能吃苦耐劳,都比较富裕,他们与我村群众一对一、手拉手结成了帮扶对子,两村合作共进,维汉民族一家亲,携手共奔致富路。”
“以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今天,又高兴又感动。高兴的是我和社区筹备的庆‘六一’活动取得了成功,受到了群众的好评;感动的是父子、母子情深。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社区邀请了50个家庭及其成员代表参加庆‘六一’活动。首先,奖励了10名成绩优异的小学生。随后,进行了家庭才艺汇演,评选出了优秀节目并对其家庭进行了表彰。最后,在活动现场,开展了‘我为妈妈梳回头,我给爸爸洗次衣’活动,学生们专注的为妈妈梳着头,认真细致的为爸爸洗着衣服,家长可是耐不住了,满眼里全是疼爱,有的已挂满了幸福的泪花,此时我也被感动了。活动结束后,一些家长和社区干部对我筹划的这次活动表示很满意和感谢,希望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我想好了,以后还要多开展一些健康、文明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民情日记】相关文章:
村官民情日记12-04
双联民情日记06-03
村官民情日记3篇06-07
村官民情日记6篇09-01
村官民情日记五篇08-07
精选双联民情日记3篇03-02
双联民情日记6篇02-18
双联民情日记范文六篇04-10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六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