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读后感【热】

时间:2022-08-18 08:21:25 日记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安妮日记》读后感

  即将要到一天的结尾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需要认真地为此写一篇日记了。日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妮日记》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安妮日记》读后感【热】

《安妮日记》读后感1

  “我能感受到百万人所遭受的苦难,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生活看做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安妮·弗兰克

  总是想为这本书写点什么,却不知道怎么下笔。我想我读这本日记的时候就是在读这个少女的人生。安妮有她的主见,有她独特的想法。战争让这个十三岁的小女孩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有深度,对生命、对生命有追求的人。不,其实更加准确的是……战争逼她成长。

  安妮在这间狭窄的藏身小屋里,借助对日记的倾诉,思考着人性,世界以及宗教。一本日记,记录了她从快乐、期望、隐匿、抑郁、悲愤到最后的挣扎和死亡。这本在黑暗中写成的日记,带给她自己的和全世界的则是温暖与坚强。在困境中,每个人对死亡的态度可能都不一样。而安妮选择的,是乐观与坚强。这本细腻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一页页日记,犹如一串珍珠,串联起安妮的全部生活。

  战争可以摧毁一切,但唯独不能摧毁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这是对纳粹德国暴力的诉控!是对反法西斯的坚决抵抗!是犹太人民在二战期间艰难生活的一个缩影,是战争的罪恶,是人性的贪婪与挣扎。

  开头的那句话很显然地体现出了安妮对待黑暗生活的乐观。安妮在这间秘密阁楼中的确度过了一个提心吊胆却又美好的25个月。例如,她和皮特的初恋。我想这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必不可少的经历,可惜常常不能如你所愿。

  “我觉得,不仅政府需要对他们的行为负责,普通公民也有责任。人的心中藏有太多的欲望,总想驾驭别人,控制别人,否则只凭少数政客兴风作浪,是不会发起战争的。”这是我从书上摘抄的一句话。这句话很了然地说明了战争的原因。不错,每个人心中都是有冲动,有欲望的。这使他们不顾一切地满足自己。或许,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会是激动人心的,但之后,将会是对和平的漫长而又痛苦艰难的等待。

《安妮日记》读后感2

  用了四天时间完成了《安妮日记》的阅读。为了躲避法西斯的残酷迫害,安妮随家人藏到了父亲公司的隐蔽房间里,当时她刚刚过完13岁生日,一同躲藏在这里的还有父亲的朋友范丹夫妇和他们的儿子彼得以及牙医杜塞尔,8个人在封闭狭窄的密室里生活了25个月之久,为了防止被人发现,他们每天轻手轻脚、小心翼翼,不敢发出任何响动,不敢开窗,不敢大声说话,在这与世隔绝的密室里他们忍受着恐惧、饥饿、压抑、病痛,乏味,可以想象这对于一个活泼开朗,又爱思考的女孩来说是多么大的痛苦和折磨!

  面对一切苦难,安妮没有绝望,她把日记本当成最知心的.朋友,她以书信的形式,讲述密室里每天发生的事情,倾诉心中一切的感受,她以勇敢的笔墨控诉了法西斯的邪恶战争,描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

  通过日记我们仿佛看到了安妮这个纯真善良、活泼可爱而又多愁善感的小姑娘。她爱思考,有主见,不会轻易受别人影响;她坚强,有毅力,受到责备和委屈后仍然微笑着面对生活,她用睿智的思想,对战争与和平、人性善恶、男女两性社会角色等问题做了深刻的思考和分析。作为一个花季少女她也对渐渐发育的身体充满好奇,对理想的爱情满怀憧憬与期待,她还用自我反省的精神不断的检验自己的言行,纠正自己身上的缺点。正是在不断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激励下,她逐渐变得独立、成熟起来。这个深处逆境不屈服、不沮丧、反而怀抱理想、勤奋学习的小女孩令人敬佩不已!特别让人感动的是尽管理想被摧毁,生命时刻处在危险之中,但她仍然勇敢的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仍然热爱生活和大自然,他用精神上的充实,弥补物质上的匮乏,她用心灵的坚定和丰盈,直面艰难险恶的处境。

  1.读书。她令人敬佩不已!特别让人感动的是尽管理想被摧毁,生命时刻处在危险之中,但她仍然勇敢的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2.坚强乐观。

  3.真实。有人性的自私恐惧,也有坦诚相待,热爱生活。生日礼物。

《安妮日记》读后感3

  一本好书不在于词组有多么华丽优美,而是在朴实的语言中让你看到了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

  生命,本来就是一个人应该享有的权利,我们一直在心安理得地接受着生命带来的快乐,尽情挥霍这这宝贵的分分秒秒。如果有一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珍贵,也许我们就会虔诚地、带着感恩的心来感受这个世界。

  《安妮日记》是二战期间一位受纳粹迫害的.犹太少女的战争生活记录。在两年多的密室生活中,安妮记录了对家庭成员的感受、与密室伙伴的相处、对爱情与战争的看法以及对大自然的向往,一个成长期少女求知的过程与自我意识的觉醒让这本战时日记闪耀着熠熠光辉,一个早已历经世事的成年人都要为之感动。

  安妮日记记录了许许多多琐碎的事情,但是从她的日记中我可以感受到她的成长,她的感悟,她的反思。从她的眼中看到了世界的样子,看到了法西斯的压迫,看到了热心帮助他们的荷兰人,也看到了即使生活在在危险之中也仍然乐观向上的家庭。磕磕绊绊,争争吵吵,他们仍然快乐地生活着。

  密室中除安妮一家外,还有其友人凡·丹一家以及后来同住的牙医迪塞尔先生。安妮在密室里最小,难免要跟这些大人发生矛盾,安妮在日记中记录了两个家庭之间因为食物、生活习惯的争吵,大人之间谈论政治与生活的言论,在这些平常的相处中安妮只有在日记里才能谈论对他们的看法,这个小大人对大人的态度可真有自己的意见。对于威胁他们生命的战争,每次密室险些被陌生人发现,每次外面枪林弹雨的声音持续不断,安妮与其他密室成员都陷入了惊恐,而安妮也深刻地体会了死亡的威胁。当安妮看到窗外的犹太小孩,心中愧疚难当,这种“发现”仿佛是一种“举报”。在恐惧之外,安妮也在认真思考战争问题。

  也许这就是生活最纯粹的意义,抛开一切地物质,名誉,权利,最后只剩自己内心的初衷。

《安妮日记》读后感4

  这个寒假我在妈妈的高压政策下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安妮日记》,我本来准备稍微应付一下妈妈的,可是最后我却只花了4天的时间将这本书认真的读完。因为这本书对我的感触太深了。

  安妮·弗兰克是一个犹太少女,(读书笔记)1929年6月12日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犹太富裕家庭,其父为一公司总经理,母亲也是富家闺秀。安妮自幼备受父母的溺爱,上学后又得宠于老师,真可谓养尊处优。可是随着法西斯执政起盖世太保便把魔抓伸向犹太人,从那一刻起,安妮这位犹太少女,她原本幸福的生活就这样破碎了。因为为了躲避灾难她们一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不得不躲进她父亲公司的.密室,八个人藏身阁楼密室25个月。《安妮日记》就记录了这25个月的点滴。

  1942年6月12日,在她13岁生日那天,她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在这一天中,她写道:“我对谁都不曾做到推心置腹,无所不言,但我希望在这里能对你如此,我也希望你能够成为我获得慰籍与支持的一个泉源”。密室是非常隐蔽的,窗户全部钉上了板子或是拉上了厚窗帘,挡住了一切光亮。在躲进密室的这25个月里,她们白天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动静包括严禁上厕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所有一切只能通过她父亲公司的同同事帮助才能解决。在漫长的25个月内,安妮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下密室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直到她16岁那年因伤寒而死。

  我读了《安妮日记》,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安妮,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还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阅读和学习的人生态度,永远满怀理想,身处逆境不气馁,不屈服。再看看我自己,从小就一大家人的宠爱中。经不起一点点小小的挫折,常常会因为一些小小困难而轻言放弃,但相对于经历战争痛苦的安妮,我们所谓的“逆境”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

《安妮日记》读后感5

  看完了《安妮日记》这本书,让我很有感触,非常敬佩《安妮日记》里的主人公ˉˉ安妮。弗兰克,虽然她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但是她坚强、勇敢,乐观!她不怕面对艰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怕面对战争世界的多种困难!

  我觉得安妮和她的姐姐玛格特.弗兰克都是两个好学的孩子,在她听到姐姐推算说十月一号就能上学,她们姐俩就高兴的不得了!我还觉得安妮是一个尊敬长辈的人,因为不论是达思太太还是杜赛尔骂她,她都 不会顶嘴,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会气呼呼的冲上去,一个劲地说她的缺点!哦,对了虽然她也会在日记里对他们颇有微词,但是,这也是她的一种倾诉!

  我觉得库格勒先生、克莱曼先生、梅普、沃森、艾莉...这几位善良热心的'荷兰朋友是伟大的,是乐于助人的!他们给弗兰克一家和达思一家提供食物和一些生活必需品,有时候会带一些小礼物和城里的新消息!如果遇上重大的节日或某人的生日,大家就会聚在一起把自己的存货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为清冷的生活带来一丝热闹,为艰苦的生活带来一丝甜蜜!

  我还觉得安妮是一个爱读书的女孩,也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女孩。因为安妮生日时收到了约瑟夫。考思写的《荷兰民间故事》、达西写的《雏菊的山中假日》十分开心,有零花钱没想着买吃的,而是想着买《古希腊和罗马神话》。之所以说她心灵手巧是因为她会打毛衣,为这件事她还和杜赛尔争过房间里桌子的使用权呢!

  安妮和我一样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世界永远和平,没有残酷的战争,只有一个幸福和平的地球。

《安妮日记》读后感6

  《安妮日记》这本书我已经接触过几次了,但都没有细细的品尝它。这次有种莫名的冲动,想拿起它。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犹太小女孩安妮在二战期间密室里的生活实录,安妮原来居住在德国,但后来因为人们对犹太人的迫害来到荷兰。她收到一本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安妮就在这本日记本上寄托她想当作家的梦想,记录下密室内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这本书反应了当时犹太人的那种每天提心吊胆的生活,这不免让我心生怜悯。而安妮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形成了很大的对比,原先那种惬意又温馨的快乐生活慢慢变得充满恐惧和无奈。这本书中我最喜欢安妮的自我心理描写,她把自己内心所想的所理解的毫无保留地写了出来,这是安妮妈妈和凡丹太太争吵后,安妮的理解“我明白了一点,如果你想真正认识一个人,就必须和他吵一次架,这时就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当然,安妮也是个让爸妈操心的孩子,每次和爸妈吵完架安妮都会向她的日记本——吉蒂哭诉,“爸爸妈妈对我的态度总是会变化的。今天说我很懂道理,可以像大人一样知道一切;明天又说我像个小傻瓜,什么都不懂,还以为读了几本书就可以自以为是。我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不再是总要受你们嘲笑的小丫头了。”这样那样的语句应该也常常出自我们之口,安妮把我们的心声说了出来。可就是这样一个直言不讳,一直充满希望的小女孩,在集中营中遇害,死亡。

  而《安妮日记》则是由唯一幸存的安妮的父亲一直在传扬。安妮,我将把你牢记在心中,记得你那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值得我学习的品质。

《安妮日记》读后感7

  1942年—1944年,战争与种族灭绝的阴云布满了天空,盖世太保的铁瓜伸向每一个无辜的犹太人,在历史上上演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

  安妮是位犹太少女,1942年7月,由于压迫犹太人的风声紧急,他们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单调的饭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几年不能出门、用水和去卫生间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所经历的.一切并没有使她的心田荒芜,那里已经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的田野!

  安妮想成为作家和记者,可这个美丽的愿望在当时那股势不可挡的黑暗洪流下显得那么脆弱,像闪着彩光的泡沫。但是安妮仍写道:“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在此同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读到此我仿佛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呐喊!经过密室中无数个漫漫日夜,安妮由一个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蜕变为一名成熟的少女。在安妮的15岁生日时,安妮有了惊人的成长。她已将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会层次,开始思考男女平等等问题了:“现代妇女要争取完全独立的权利了!”“但独立也不够,妇女还应该获得尊重!”“我谴责的是我们的价值系统,和不承认女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多伟大、多困难,同时也多美的男人!”

  实现在让人难以想象的那样一个战火蔓延、人人自危、无数人倒在血泊中的时代,身居密室接近两年的十五岁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见地谈起了男女平等这个深刻的社会问题!读到此处,我不禁感叹,战争能摧毁一切,唯独不能侵占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我相信《安妮日记》会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用她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

《安妮日记》读后感8

  安妮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但她的命运却不同寻常。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战争对德国来说越来越紧迫,同时,他们对犹太人的大肆屠一杀也在不断加剧。安妮就是众多受害者当中的一个。那时,安妮刚刚过完她13岁的生日,他们一家就开始了躲藏生活,竟在密室里生活了25个月之久。而这25个月里,他们却过着痛不欲生的生活:白天,他们不能说话,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动静,就连上厕所也不能。只有到晚上,他们才能依靠父亲同事给的食品和生活用品维持生命。而在这25个月的漫长岁月里,小安妮用她的笔记录下密室内的点点滴滴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战争,思考反犹太主义,思考一切的一切。显然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已经有了对生命独特的感悟。她每天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下,面对着随时被发现的恐惧,但却坚持着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在那样的环境里,空气都是令人窒息的.,她却依靠她成为作家的梦想写作着,直到被发现送往纳粹集中营。

  在阅读这本书时我们能感受到安妮的乐观、坚定和执着。她说:“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她还说:“当我仰望天空时,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梦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它”。安妮,这个充满乐观自信的小女孩,她是寒冷时的篝火,是沮丧时的星光,是绝望时的朝阳,有她在,就有生命的存在。

  安妮从13岁生日写起,一直写到1944年8月4日,直到他们的隐居地被德国军队发现不久。这个年龄和我们一般大的小女孩,经历了多少,又忍受了多少?

  战争的残酷并非常人能想象的。战争就是一种悲剧,它会摧毁我们美好的生活,摧毁我们的一切,如果真的爆发战争,那将是更痛苦的深渊,让我们感到痛苦和无助。

《安妮日记》读后感9

  有许多书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从中吸取精华和营养,更加茁壮成长。上个星期,我读了《安妮日记》,感觉既真切又感人。

  安妮·费兰克是一个二战时期,纳粹大屠杀犹太人时一个15岁犹太女孩。她有一个姐姐玛格,本来一家人其乐融融,但是希特勒对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费兰格家被迫住进了秘密小屋。此外,同居室还有一个牙医,几对夫妻,还有一个男孩皮德。在这一段充满噩梦的将近25个月的危险日子里,安妮用纯真而感人的笔触记录下了躲藏在秘密小屋的恐惧、害怕,以及与皮德之间真挚男女情意。

  安妮梦见亲爱的已经过世的外婆,梦见亲爱的朋友达莉,心里充满了焦虑和担心。而日记是她最好的倾诉,也是二战期间犹太人悲惨命运的一个证明!日记本是安妮13岁生日时收到的一份礼物,她给日记本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基帝”,向它吐露自己的心声以及自己内心的无助与烦恼,思考生命和战争……

  在安妮15岁那年的8月份,有人告密,秘密小屋的8个人全部被捕。数日后,安妮和姐姐玛格死于集中营,8人中只有安妮的父亲一人还生。

  多么不幸的故事呀!25个月的.悲惨生活,忍受饥饿、担心、害怕……在困难中成长,在害怕中成熟。在躲避的日子里,安妮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女孩长成了一个花季少女,在这花一般的年龄,只能躲避在那矮小的秘密小屋。

  一本日记,让我们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体会到了犹太人的悲惨命运!让我们认识到了纳粹恶魔给人类整体以及每个个体带来的伤害以及无可弥补的伤痛!

《安妮日记》读后感10

  战争是一个令人听到会感到毛骨悚然的词。

  战争让《柑橘与柠檬啊》的小托失去了他的哥哥,战争同样也让安妮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她如花般年轻的生命。

  战争是无情的、痛苦的、绝望的,可是安妮面对战争依然存有的那颗乐观的心如同星星的火种散落到每一个角落,温暖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隐匿终日不见天日的生活、发了芽变黑的土豆午餐、寂寞难熬的时间、没日没夜的担惊受怕让每一个生活在小密室里人都给弄得神经兮兮的`。虽然安妮同样也感受到不安、恐惧,可是她却用一颗乐观的心去泰然处之,她常常说:“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隐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魅力开端。”。她的心灵一直保持着平静与真挚,她渴望用年轻的激情、勇气和天性的善良去领略生活、感悟大自然、拥抱美丽的世界,她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记者并且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为全人类做出贡献。一个如此天真浪漫乐观的犹太小女孩,她的存在让人在黑暗时看到灯光,在寒冷时感受到暖阳的温暖。

  可是战争是如此的残酷,它毫无犹豫地带走了安妮鲜活的生命。她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世界。每当我想再次翻看《安妮日记》时,可是只要一想起战争所带的悲剧、带来的伤痛,颤动的双手却再也无法翻动书本,久久地停滞在书的页角。唯有再次想起安妮所说的:“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那句话时,安妮似乎又回到了我的身边,她那娇小的身影似乎再一次的在我脑海里浮现,她那乐观的精神又再一次地鼓舞着我继续前进。

  战争是寒冷的,可是安妮的存在让战争不再那么的冰冷……

《安妮日记》读后感11

  一位少女在集中营悄然死去,一本她写的日记却永远传下来。她的希望、她的勇气和她的温柔却永远地打动着全世界所有人。

  这是一段多么黑暗的日子呀!特别是对于犹太人来说,更是一场灾难。安妮是位犹太少女,她原本幸福的生活就这样破碎了。1942年7月,由于压迫犹太人的风声紧急,他们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尤其对安妮这样一个好动多话的女孩。单调的饭菜、性格奇怪的邻居、几年不能出门、用水和去卫生间都有限制,而且常常担惊受怕。这一切差一点把安妮逼疯了。安妮想成为作家和记者,可这个美丽的愿望在当时几乎不可能实现。但是安妮仍写道:“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在此同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读到此我仿佛看到一个坚强的人在黑暗中呐喊,带着心中不可磨灭的希望!

  经过密室中无数个漫漫日夜,安妮由一个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变为一名成熟的少女。在安妮的15岁生日时,安妮有了惊人的成长。她已将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会层次,开始思考男女平等等问题了:“现代妇女要争取完全独立的权利了!”实现在让人难以想象的那样一个战火蔓延、人人自危、无数人倒在血泊中的时代,身居密室接近两年的十五岁少女安妮居然能谈起了男女平等这个社会问题!战争能摧毁一切,唯独不能侵占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

  但是,这样的一名少女最终没有逃过被纳粹残害的命运。当她在贝根贝尔森集中营永远地闭上双眼时,她距自己16岁生日尚差3个月。

  安妮生前写道:“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她的愿望终能得偿。我相信《安妮日记》会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用她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

《安妮日记》读后感12

  许多人都会有写日记的习惯,但这些日记都只是记录着每天平凡而快乐的生活,都是千篇一律。但是安妮的日记却不一样,这本日记记录着每天都处在死亡的威胁下的犹太小女孩儿的生活。在这本日记中,她自然、透明地分析这自己和同伴的本性。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她表现出了一种从容和淡定。她的日记十分坦率,她会把许多问题握在手中,自己慢慢反复掂量,所以仅仅一两年的时间里,他在内心成长的路上走得很遥远,并且用日记将自己的'成长丰富地表现出来。

  安妮是一个犹太人,希特勒上台后,她们一家就流亡到了荷兰。“二战”以后,德国占领了荷兰,为了逃避纳粹的迫害,全家躲进了父亲公司大楼的几间密室里。他们在密室里必须保持绝对安静,因为楼下每天都有人工作。安妮就是在这种暗无天日的情况下成长起来,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密室里有两户人家和一位牙医,他们全都是犹太人,他们从此整天提心吊胆,轻言慎行。这种日子对于安妮来说比白天逼她上床都要难,更何况还要将本来各自生活的两家人扯到一起,日子就更难过了。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安妮是个天生的作家。她可以生动的勾勒出几间无趣的房间,表现出夜里几小时的恐怖,和房间里的氛围,这些描绘都透露出她的从容和天性的活泼。她还跟我们分享了她聪明的父亲,没有耐心的母亲和善良的姐姐等在密室里的人,她把他们都看得很清楚,并且总是带着成年人的公正。她的日记没有无病呻吟,也没有装腔作势,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 安妮走的不远,她只活了十五年多,并且是在16岁生日的不久前才去世的。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这个女孩儿将快乐、耐心、真诚播种在了自己身上,并且幸福地微笑着。我深深的体会到她说的:“我想活下去,即使在我死后。”。

《安妮日记》读后感13

  去年的暑假,我读了一本名叫《安妮的日记》的书,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这本书是犹太女孩安妮·法兰克从十三岁到十五岁的真实纪录。

  书中主要讲述了一九四零年希特勒开始攻打荷兰,安妮的全家开始了提心吊胆的日子。在她十五岁那一年全家不幸被纳粹发现并送入了集中营。一九四五年三月死于集中营,那时她还不到十六岁。读完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十分的震惊,想不到希特勒是如此的残暴,在他身上找不到一点人性。在现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我就连美国攻打伊拉克都觉得已经很血腥了。换个角度来说,希特勒的身上充满了暴力,整天把所谓的不优秀的人种是不应该存在的这种思想往人的脑子里灌。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谁优谁劣,希特勒那种思想我真正恨透了。希特勒还把抓来的男人当苦力,那些幸存的苦力出来后就像是骷髅一样,皮包骨头。女人和孩子就把他们杀死后烧掉,用他们的脂肪作肥皂什么的。让人看了都觉的十分震撼。再来想想我们的.现在,整天只用学习什么都不用想,是不是比安妮整天在提心吊胆下过日子好多了呢?我们还整天抱怨作业太多,学习太累,放假太少,真是"身在福中"啊!

  安妮的日记里虽然都写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但在文字中还是能发现她也是十分细心地观察,体会生活的美好。我十分佩服她,我们需要的就是她的这种精神。生活是美好的,用心去体会生活,你就会获得很快乐。即使像安妮一样很小就死去了,但是能在快乐中生活,你一定是个幸福的人。

  我佩服安妮,痛恨希特勒,是他扼杀了无数个家庭的幸福。如果世界上多一些像安妮这样乐观的人,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安妮日记》读后感14

  《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任命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战争的残酷远非我等未曾经历的日能想象。包括我在内,我们曾有一阵子期盼战争,以为那可以是我们现在的“痛苦”的结束。但事实上,如果真的爆发战争,那将是更痛苦的深渊。悲剧是把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战争就是一种悲剧,它会摧毁我们在生活中早已熟悉和习以为常的美好的东西。或许,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会是激动人心的,但兴奋过后,将是对和平的漫长而痛苦的等待。有人做过统计,自从人类社会有历史记载以来,绝对的和平时期只有不到200年。人类为了征服与反对征服而进行战争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人类生存的本义。

  犹太民族的历史注定是悲剧。20xx年的颠沛流离,他们被驱逐、被迫害、受尽屈辱、历尽磨难。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恐怖的厄运再次降临到这个民族的头上,他们不分男女老少,统统像羔羊一样被塞进奥斯威辛集中营,看着营中那堆积如山的各色毛发,听着幸存者用颤抖地声音控诉令人发指的罪行,所有良心未泯的心灵都在震颤。纳粹,人性的'赤裸裸显现,感觉和动物无异。到处充满死亡的气息,到处是惊恐无助的眼神,到处是绝望的哭喊。为什么连生存也不允许呢?谁规定了在那个时期犹太人就是老鼠,纳粹就是猫呢?

  战争永远是一个黑色的主题,二战无疑是其中沉重的一笔,数以千计的犹太人被成批的杀害,唯一的理由就是“他们是犹太人”!这中间,许多还是孩子,安妮。弗兰克就是其中一脉细微而柔韧的声音。正如欧思斯特·斯赫纳倍尔所说:“几百万人的声音被压制下去,这个低低的声音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的悄悄话……它比杀人者的嚎叫更持久,比时代的一切声音更响亮。”

《安妮日记》读后感15

  这个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主人公安妮·费兰克是一个生活在荷兰的犹太女孩。希特勒的德军占领了荷兰后,因希特勒痛恨犹太人因此他下令搜捕屠杀荷兰全部的犹太人,安妮一家四口和凡·丹先生一家为了躲避德军的搜捕,他们被迫藏到安妮爸爸公司的一个密室里,从此他们开启了二十五个月暗无天日的生活。

  在密室中凡·丹先生还有凡·丹太太一直每天都没头没脑的为一些鸡毛蒜皮蒜皮的小事一直争吵不休,此外还有一只名叫墨菲的雄猫,每天跟安妮他们在一起玩。他们开始生活的很快乐,因为他们觉得在密室中生存很有神秘感,可是有一天他们了解到外界的通讯员一个接一个的生病了,他们也只好在三周不能再买补给品和图书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没有人给他们联系和通信了。后来他们一家人还是被人告密,全部被纳粹士兵抓走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懂得了战争的残酷性,对于生活在密室中的安妮来说,战争就是在逼仄的密室内,寂静流动的'空气,还有那每次空袭时响起的刺耳警报声,沉默的空气压抑着在密室内生存的每一个人,他们因为战争失去了自由,还有很多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所以我们要远离战争,珍惜和平。

  我们还要学会信守承诺,我们更不能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吵架,我们要学会忍耐与宽容。正如莎士比亚在名剧《威尼斯商人》里所说,“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人。”一个人的性格自成年后基本定型不会有大的改变,所以你不要去试图改变某一个人。你就应该做最好的自己,只有相信自己是世界上最棒的,你只要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最终一定能够让梦想照进现实!

【《安妮日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安妮的日记09-27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10-10

安妮日记读后感09-13

《安妮日记》读后感09-27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11-08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11-06

《安妮日记》读后感11-06

安妮日记读后感09-20

《安妮日记》心得体会11-17

【热】安妮日记读后感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