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记
即将要到一天的结尾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日记了。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书日记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书日记 篇1
前几天,我一直都在看《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没有看之前,我还以为这本书不好看,看了才知道我是自作聪明了,其实,这本书非常好看。
这本书主要讲了许多人航海中碰到一个海怪,于是,他们就去追捕海怪,一开始我不知道海怪是什么,读了书才知道,原来海怪是一条巨大的'章鱼。
《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既精彩又好看、又有意思。有一天,航海员都放弃追捕海怪这次行动,只有尼摩船长没有放弃,他对大家说:“再坚持一下,我们总会找到海怪的,”航海员听了船长的话,使我们鼓起勇气,不要辜负船长对我们的一片真心,又继续寻找海怪,通过一番努力,终于找到海怪,运用它们的智慧和勇敢,最终战胜了海怪。
读了《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我学到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放弃,要齐心协力。
读书日记 篇2
今天,我到外婆家做客,看到我表弟有一个好看的“叮当猫”玩具,我对外婆说:“外婆,这个你悄悄的送给我吧!不要让表弟知道。”没想到外婆竟然很爽快就答应了:“好啊!反正陈恳他也不会玩,何况这玩具本来就是你的。”怎么?是我的,怎么送陈恳呢?我有点迷惑,望着妈妈,妈妈说:“以前,你小时不喜欢布娃娃,所以搬家时,扔了怪可惜的,你奶奶就送给你表弟了。”
一听,我高兴极了,说道:“哦,原来这样,现在这“叮当猫”玩具终于“以牙还牙”了。”“什麽,‘以牙还牙’”妈妈突然哈哈大笑!我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妈妈笑啥?“傻孩子,你闹笑话了。这应该说是‘物归原主’啊!”
因为刚才的事,回家的路上,我一脸不大高兴,过红灯路口时,刚好是绿灯亮了,我朝妈妈喊道:“绿灯,快,我们趁火打劫,刚好可以过!”妈妈疑惑地问我:“什么叫趁火打劫?”我解释道:“就是趁着现在是绿灯,快点过。”“孩子,今天你怎么了,又乱用词了。”哎!怎么搞的,真是笑话双连炮,丢死人了!
回到家,我马上拿出词典查一下,免得以后再用错词,闹笑话。原来“以牙还牙”的意思是指用别人对付你的办法还击别人,而“趁火打劫”却是说趁别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趁人之危谋取私利,“物归原主”则是说把别人的'物品还给主人。
弄懂这几个词的意思,我为今天的笑话感到面红耳赤。我也深刻体会到班主任老师常说的话:“要多读书,只要读书,才能长见识。”幸亏今天我只在妈妈面前出丑,要是在其他人面前,我可丑大了。
今后,我要多读书,增长知识,提高修养,做一个知识丰富的人。
读书日记 篇3
我读《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由明朝文学家罗贯中根据当时所流行的话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绍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争霸天下的野心家们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吴这三国交织而成,其中,以蜀汉为主体,作者对蜀汉中的主要角色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大加赞赏,对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则是以贬居多。然而,将东吴的主要角色周瑜、鲁肃和孙权等只是作为"配角"作了轻描淡写。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属章回小说,所以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评价,其中,有许多故事都让人拍案叫好。本人较喜欢的故事有"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
20xx.9.14
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
《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描写的"过五关斩六将",乃是书中流传最广的'故事之一。 当时关羽因为要保护二位嫂嫂及侄儿的情况下,不得已只好暂时屈服于曹操军营之下。用今天的话说,当时关羽虽然接受了"汉寿亭侯"一职,而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在挂念他的大哥 刘备,时时打听刘备的下落,当他得知刘备在河北时,便"挂印封金"离开曹营,护送两位嫂嫂及少数随行星夜赶路,投奔刘备。途中先后经过五个关口;因未向曹操讨取领牌,沿途受到阻挠,不得已连创东岭关、洛阳等五道关口,相继斩杀孔秀、韩福等六员战将,史称"过五关,斩六将"。史书用大量的篇幅,夸张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给广大的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历史上实际没有"过五关斩六将"这段故事,这是作者的艺术虚构,其目的是为了表达关羽不辞艰辛千里寻兄的忠贞之节和义勇之慨。尽管"过五关、斩六将"在逻辑上经不起推敲,但它却符合听三国故事而无暇辨别地理方位的广大民众的审美心理,天长日久,"过五关、斩六将"不仅已被人们接受,而且已经成为典故,化作成语,成为今天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
20xx.10.18
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描写刘备经谋士徐庶指点(推荐),说隆中卧龙岗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胜过自己百倍有余(当时传说:卧龙凤雏得一人皆可安天下,诸葛亮号称"卧龙")。当时刘备正处在穷困潦倒、急需用人之际,就带着关羽、张飞三次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因为前两次恰逢诸葛亮出游(或有意躲避刘备,试探其是否诚心厢请)。然而,刘备为了表达一片赤诚之心,连续三天斋戒,并且在关羽和张飞极其不情愿的情况下,三请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诚心所感动,愿出山辅佐刘备成就一番事业。诸葛亮初出茅庐,就帮助刘备连续打了多少次胜仗,迅速扩充了领地,为刘备后来建立蜀国奠定了有利的基础。《三国演义》把这段故事称为"三顾茅庐"。 历史上虽然对"三顾茅庐"众说纷纭,但作者用本故事启发后人,人才是做好一切事物动力和根本。
20xx.12.19
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火烧赤壁",讲的是刘备与东吴联合抵御曹操的故事。因东吴大都督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怕以后成为东吴的后患,多少番设计陷害诸葛亮,提出让诸葛亮在10日之内赶制10万支凋零箭,以备攻打曹操使用。然而,诸葛亮明知是周瑜想借此机会杀害自己,但诸葛亮为了不破坏孙、刘两家的联合破曹的大事,凭借着聪明的才智和丰富的地理知识,利用大雾天气,巧妙的从曹操那里借来(巧取)了10万余支凋零箭,史称"草船借箭"。
该段故事虚构成分极多,据正史记载,"草船借箭"确有其事,但那是发生在孙权与曹操之间的战争故事。"孙权坐船亲自去刺探曹操的军情,被曹操发现命令士兵射箭攻击孙权的船只,因船的一侧带箭过多,因而船发生倾歪险些翻船沉没,孙权急中生智,便让士兵掉转船头,继续让曹操的士兵射箭,使船得到了平衡方才脱险。孙权的聪明让曹操十分感叹,留下一句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此外,史书记载周瑜的心胸非常宽广,根本不可能会嫉妒诸葛亮。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极其夸张描绘了这段故事,故事中既反映了诸葛亮的智慧、才能,又巧借了凋零箭,促进了孙刘的进一步联合;既反映了周瑜心胸狭窄,同时周瑜心中也暗暗佩服诸葛亮,有为后来周瑜的死埋下了伏笔;既反映了当时曹操在军事上势力的强大,又衬托出骄兵
必败得哲理。该故事给我们后来的读者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和无限的遐想。
【读书日记】相关文章:
读书的日记09-19
读书的日记11-15
读书的乐趣日记07-03
读书的收获日记03-31
关于读书的日记11-14
读书的日记15篇09-30
读书的日记(15篇)07-09
读书的日记 15篇07-23
读书的日记(合集15篇)10-02
【必备】读书日记4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