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记集合6篇

时间:2024-09-06 08:25:30 日记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读书日记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觉间结束了,这一天里,有没有哪件事或某个人触动到我们呢?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吧。那么什么样的日记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书日记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书日记集合6篇

读书日记 篇1

  本日记,掀开了白话小说运动的序幕;一个病人,抖出了前人不敢想更不敢说的狂言;一位作家,宕开笔锋,芒刺直向守旧者、伪善者。所以鲁迅的《狂人日记》①从开拓文学新领域的角度来说,确是一座丰碑。

  《日记》是一部意欲在混沌时代拨云见日,意欲摆脱封建枷锁及形式桎梏的小说。内容上它是以疯人之疯语抨击旧社会;形式上它开创了现代白话小说先例——这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块文坛奇石从天而降,不仅空前震动了中华大地,还震撼了大地上的人们,因为读《日记》的人随鲁迅的笔或多或少地触见自己一些不洁的本质。

  鲁迅在序中写道:“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记中语误,一字不易。”,似有推卸责任、明哲保身之感。在这两句的护卫下,作者利用狂人指出社会内质上恐怖的一面。而狂人本身也是鲁迅要讽刺的对象,在狂人身上,我们看到病态心理和怀疑主义的根植与泛滥,看到一个小国民醒而不悟的可怜,察觉一个弱国民反而不抗的可悲。然则如何悟,怎样抗,作者并未多言。且鲁迅确实现实了点儿,退了一步:“狂人”的结局并非死,却是“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

  《日记》形式上文白兼有。正文采用白话,序是文言形式。在当时确实掀起惊涛骇浪,有裂云穿石的效果。与以往小说相比,《日记》是心理独白而非有情节的故事:全篇都是昆仲之弟心中所想,只两字“日记”才将十三部分串接起来,这种成篇方法稍显单调。总体看来,《日记》在鲁迅所有作品里属于较简单的一类。

  《日记》的一、二部分归结起来就一个“怕”字。“狂人”“怕”的缘由,无非是赵家的狗“看我两眼”、“赵贵翁的眼色便怪”、街头的人在议论、小孩子在议论——“狂人”就多情地将这些活动都解释为“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的信条在脑海中不断暗示自己。别人最平常不过的动作在他看来便是针对自己的。用现代的话来讲,“狂人”太self-consciousness。“狂人”是如何找寻“怕”的`根源的?他的答案就是一个“仇”字。“仇”来自何处?也就是“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然而“狂人”自己也不知道应如何把古久先生与赵贵翁及路人、小孩联系起来,于是就自作孽地假想了一段关系,还把孩子们对他的“仇”归结成“是他们娘老子教的”。总之,他感到自己“怕”,就认定别人和自己有“仇”;认定别人和自己有“仇”,就认定“别人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可以得出结论:“狂人”的逻辑就是反逻辑;“狂人”的主义便是极端个人主义;“狂人”的心态就是极端自私的心态。是什么造成“狂人”这般的扭曲呢?;作者还有下文。

  在第三部分中,作者终于通过“狂人”之口说出了“吃人”二字。该部分大体与第二部分一致,更进一层就是讲出了“人要吃人,历史吃人”的惊世之语。鲁迅在这儿似乎想将中国历史社会全面否定,再来个重生。这个有如霹雳的“吃人”的确是给人们的当头一棒。即便如今,只要听见“吃人”一词,我们便会耳鸣,意识到民族的某些劣根性在自己身上仍根存。

  四、五部分告知读者“吃人的是我哥哥”、“医生是吃人的人”,不论是治病时、议论时、讲书讲道理时都想着“吃人”。至亲的人要吃“我”,每时每刻都想吃“我”,甚至畜生,也要“吃人”(第六部分)。七、八、九部分便谈了“他们”“吃人”的办法:不是“直截杀了”,而是“逼我自戕”;不是一问一答就能揭穿“吃人”之人的真面目,而是多次相逼他们才会露出狐狸尾巴。

  十至十二部分,鲁迅终于说了让我们永远忘不了的话:“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狂人”竟是位思想者: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是“狂人”认为社会的本源仍是善的;“将来”“容不得”既是对现在的失望,又是对未来人不再“吃人”、社会不再“吃人”的憧憬。可见“狂人”背后的鲁迅不仅是刚烈冷峻的批判者,也是位充满希望、信念坚定的先觉者。至少我们在《日记》的结尾可以看出,“狂人”意识到孩子也许还并未陷入(自己已深陷的)成年人间的利益争夺、勾心斗角、势利拍马、自私自贱的泥潭中——这泥潭是被守旧顽固、自命清高、虚伪做作的封建势力保护着的,二者同流,便媾生了《日记》绝对批判的封建“吃人”观念。具有“吃人”本质的封建主义严重禁锢了新世纪(20世纪)人的心灵,毒害了青年,令青年遭受挫折后处处怀疑自己、怀疑他人、怀疑社会、怀疑真挚善良的存在与否及其正确性,使他们最终相信唯有虚伪这副面具才能保护自己,只有浑浑噩噩这外套才能保暖,不受外界寒风侵袭——《日记》要批判的正是这种观念。鲁迅宣扬的是光明磊落、真诚豁达的处世态度,批驳的是矫情自闭、外热内冷的处世态度。然而那一套封建处世套路已部分根植于全社会的基础上,有人说,那是民族劣根性。

  不过“狂人”也有小人物无奈的一面,反抗不成只得自甘堕落;也有愚昧自私的一面,吃人不成便恐惧被吃。他是偏激的,也是被蒙蔽的,突出体现在他“无知者无畏”的心理独白中。在一个蒙昧将开而未开的时代,现出这么个异类是可能的——他是旧体系与新体系冲突的产物,可能象征曙光将至前的混沌状态。

  鲁迅对“狂人”也许又爱又恨又悯。爱他是源自同袍之情;恨他缘于他的猥琐自利;怜悯只因在整个大社会下,“狂人”也无奈。

  笔者第一次读《日记》,记了句:我看着他的自白苦笑,如同对着哈哈镜苦笑一般。我们心中何尝没有闪现过“狂人”所说的惧怕呢?

  也是初读《日记》时,笔者就想起卡夫卡的《变形记》——一个保险公司小职员看自身、他人、社会时那种莫名的不安,被卡夫卡自己运用表现主义手法绘成人变甲虫的荒诞画。鲁迅同卡夫卡一样,向内挖掘的力度和深度惊人。不同的是卡夫卡写自己却充当了旁观者,鲁迅写别人却站在了自白者的角度。性格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问题不同,所以作品角度不同,这无可厚非。

  上文提到:《日记》是鲁迅较为简单直白的作品,虽然比后起之秀冰心的问题小说深刻,却比不上他后来的诸如《阿Q正传》等颇圆熟的作品。所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笔者认为,这勇士(《日记》)不一定是强者。

  可不管姜子牙的渔具有否鱼钩,总归他是钓到了周文王。即使《狂人日记》不那么成熟,鲁迅也以大无畏的开山精神,为后来者辟出一片新天地。他是斗士,也是旗手,还是守护者。

  当代青年,尤其是文艺工作者,具备了这种开山精神么?当代人摆脱了伪装自闭、唯求自保的处世态度了么?是不是封建社会消亡,封建愚昧落后的观念就真正消失于当代人的心中了呢?当代人能否变“吃人”赢利为协作赢利呢?能否建起一个富有民主、法治精神的自由国度呢?但愿“狂人”形象能给当代人以启示,让当代人以健康向上的态度去看世界,而非如“狂人”一般病态扭曲。希望“吃人”的社会已远去,我们将迎来和谐美好的未来。

读书日记 篇2

  我爱读书,因为读书给我带来无限乐趣。在无聊时,书充实了我的生活,带走了我的无趣;在气恼时,书安抚了我的心情,送去了我的怒气;在高兴时,书送来了我的欢笑,带来了我的欢乐;在孤独时书,书丰富了我的心堂,告别了我的孤单。读一本好书便是与高尚的人做心的交流,读一本好书便是一次对心灵的洗涤。

  课间时分,我翻开《三剑客》,为达太安高超的剑术而喝彩;被安妮皇后善良的心灵所感动,被亚多士、波尔多士、亚勒弥士这三位在长枪队出了名的'三剑客的友谊和胆量所征服,也为卡基纳首相最后的改变而高兴。书中主人公之一的达太安敢于向三剑客挑战,敢独身一人潜入敌国面会敌国首相白金汉伯爵,这种勇气,这种胆量,不得不让人佩服。读了这本书不但给我带来乐趣,还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收获。

  中午,饭前的半小时总会被我抓住,再痛痛快快地到书海中遨游一番。翻开《闽都别记》,我的思绪便又被牵走了,临水夫人陈靖姑四处斩妖除魔;闽王谊公主林庆云智慧过人;冷家烈女冷应貂坚贞纯洁。一篇篇故事动人心弦,引人入胜。它让我认识了福州文化的精品,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这样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读书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在书海中遨游成了我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读一本好书,收获许多新的知识;读一本好书,便会有不少新的认识。既然“聪明人和好书交朋友”,既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为什么不做一个聪明人?为什么不踏上进步的阶梯?为什么不去体会书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呢?

  让我们走进书的世界,共同接受读书对我们心灵的净化吧!让我们走进书的天堂,共同体会读书给我们带来的无限乐趣吧!

读书日记 篇3

  读《小屁孩日记》有感:这是一个美国中学男生的日记。他格雷为自己的脑瓜比别人灵光而沾沾自喜,总想投机取巧偷懒。我敢说他的灵感全来自偷懒。这本书记录了他的成长糗事,同时也让你哈哈大笑。我就来跟你们来说说在他身上发生的一件事儿吧:十月的一个星期六,他的哥哥罗德里克在家里举行了大派对,他哥哥给每一个认识的人打了电话,大约七点时,罗德里克的朋友陆陆续续出现了,罗德里克叫他去多拿几张桌子,他下了地下室,但忽然听见身后啪的一声,门销上了,格雷被他哥哥耍得团团转。到了早上,格雷看门打开了,就走到客厅一看,客厅就像遭遇龙卷风袭击一样,罗德里克要他收拾,他说他哥哥是痴人说梦。罗德里克说他要是东窗事发,就要把格雷拖下水,还要跟他朋友说格雷这个暑假的.糗事,格雷简直不敢相信他哥哥会这样耍阴招。只好从命干活。

  合上这本书,我哈哈大笑,小屁孩虽然聪明,但总是被罗德里克耍得团团转。格雷的童年时光是多么地美好啊,我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如我那双没有近视的眼睛睁大些,仔细挖掘身边的趣事,记在本子或脑子里,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的童年比格雷的经历还要有趣呢!格雷的脑瓜充满着鬼点子,实在让人忍俊不禁,想想看,现在我还有7年才成人呢!也许现在还来得及体验我的“美好”童年呢!

读书日记 篇4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画家,你不知道呀!我最近有多么的开心,因为妈妈给我买了许多好看的书,我迫不及待的拿出了一本他的名字叫做:《笑猫日记》。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只小猫咪!而且是一只会笑的猫咪,让我读这本书的第一句话就是:马小跳的表妹杜真子有一只猫,他会笑,还记得吗?就单单的这一句话就让我很好奇,杜真子家养了一只会笑的猫!他会笑,他会说话吗?而且那来的那么神奇的猫咪呀,我从来就没有见过……不过等我完完全全看完这本书是我才真正的了解到那只可爱的猫他是什么他就是一只与众不同天天带着一个帽子耍酷的笑猫,他爱笑是因为他比所有人都要放得开,他不觉得有什么困难只要大声叫一叫一切都解决了,而且他觉得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想不开的事情所以他天天的大声的笑,天天快乐地笑,对了!你知道为什么作者要用这个他,老说那只猫吗?就是因为她跟人类一样,跟大家一起生活的。其实这本书里还有一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做“餐具“又叫乌龟,先来说说他为什么叫“餐具”了!就是因为她的壳又亮又舒服,躺在上面上面既很安全又很牢固!躺在上面就比睡在自己家的'床上还要舒服和更有安全感。好了!好了!总的来说就是很舒服!特别是夏天的时候你一坐上去不一会你就睡着了。对了!对了!我还要来介绍一下那只老乌龟,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叫他老乌龟就是因为他已经活了好几个年代了,而且还发现他的壳上有甲骨文,甲骨文现在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出来的字,到现在已经有几万年了,而那只乌龟上就有着甲骨文,那是一只多么神奇古老的乌龟呀,我告诉你要找到像这样的乌龟可要找好久好久呢!

  这本书还有另外两个人物,他们就是马小跳和杜真子两人了,你说我先介绍谁好呢?我宁原先介绍杜真子也不愿意先说马小跳了,杜真子是一个小女孩子,但她做事却像一个男生,干什么事情都很粗鲁!他跟马小跳是敌人,一天到晚都在吵架,真是没完没了!其实对于杜真子我也无话可说。马小跳也就是耍酷的那一系列,别人送他东西吃,他都说不要,我告诉你,他的心里肯定非常非常地想要,不过我觉得他有时好有时坏,好的时候就像一个开心娃娃,人见人爱,坏的时候就像一个淘气鬼,谁都不喜欢他。

  人物我可是已经介绍完了最好我要来说一说我读这本书的感受:

  1、这本书的名字就很吸引读者,让读者情不自禁的看下去。

  2、这里的每一个人物都非常的特别,就像小猫呀,还有老乌龟等等。

  3、这本书让我越读越有劲

  4、只要你真心地接触动物,你也会发现他们跟人类有很多有趣的相同点和可爱之处……

  总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百看不厌,不管在什么时候我都想看个不停,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很多,做什么事情都要坚强永不放弃,最主要的是什么东西都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不能靠别人,最后我想对这本书说一句话:我爱你《笑猫日记》。

读书日记 篇5

  假期,我买了好多本杨红樱的笑猫日记,其中这本《青蛙合唱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青蛙合唱团》主要讲了:青蛙合唱团的.青蛙们因乡下被污染得太严重而逃到城里。在城里,青蛙合唱团白天为人们捉虫,晚上为人们唱歌。可时,还难逃人类对青蛙们造成的厄运。在笑猫的带领下,青蛙们来到苹果广场、美食街,用激昂的歌声表达出它们的愤怒,终于捉走的青蛙又回到了大家的身边。

  这本书让我很感慨:青蛙是我们的朋友,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呢?

  我认为:从我们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爱护动物,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睦相处。才能共创一个和谐美丽的家园。

读书日记 篇6

  关上书,我深吸了一口气,眼前似乎还飘动着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那个黑暗、冷漠、血腥的年代。

  本篇鲁迅先生假借精神失常者的恐惧揭露社会的黑暗与冷漠。在“狂人”眼中看来,四周都是随时张开血盆大口吞噬自己的人,赵家的狗、狗的主人——赵富贵、还有一些未经人事的小孩仿佛都是吃人者,最为伤心的是自己的哥哥也成了其中一员。在这儿,我将“吃人的人”理解为万恶的旧社会。

  “狂人”进于“癫狂”,不停地做着“噩梦”,在境象中充满青面獠牙的家伙,黑暗阴森的笑,古怪的语句。却借助着“疯”,把带着愤怒,惊恐的鞭子一下子打到了隐痛之处,充满了内在的紧张。每个人都睁着眼睛说谎话,互相生疑,都想控制别人,却又无力超越他人,因而斤斤计较着。“狂人”被道为“疯狂了”,却又在“疯”的状态中说出一堆真话。

  文中第六节写到: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却将一个黑暗的社会鲜活的呈现出来,“狮子似的凶心”当指社会统治者的.狠毒,“兔子的怯弱”指的应当是软弱无知的群众,“狐狸的狡猾”我想猜的无误应指圆滑世故,当属“墙头芦苇两边倒的”商人们。于是这天便不知是“日”和“夜”了。

  文章最后一句:“救救孩子……”这呼声凄厉,甚而有绝望在内!绵绵不绝震撼这世人的内心。这正是鲁迅先生对“哀其不幸,怒气不挣”麻木民众的大声呐喊。

  在今天,我们恰恰缺少这种疾呼,环境的污染,地球的沙漠化,水资源的匮乏,这一切所造成的危机已经凸显出来。谁都无法欺骗自己的眼睛,汶川、玉树频发地震、青海的干旱都足以彰显出可怕的惩罚。一只只孩童无望的手伸向天空,他们在离去的那一刻向世人呼救,而某些世人却沉溺在“狂人的美梦中”,不愿醒来。

  当年鲁迅正是看到人们这种难以根除的恶劣性,因此才感到深深的绝望,如果认真阅读,你会发现,在“救救孩子”的呼声之后不是一个“感叹号”而是“省略号”。这长长的省略号一直延续到现在,所幸先生走后,现在已有一些人血腾腾的勇士站出来,他们以笔为旗、呐喊呼吁!让我们在这孱弱的声音中听到了一丝希望!

【读书日记】相关文章:

读书的日记09-19

读书的日记11-15

读书的乐趣日记07-03

读书的收获日记03-31

关于读书的日记11-14

读书的日记15篇09-30

读书的日记(15篇)07-09

读书的日记 15篇07-23

读书的日记(合集15篇)10-02

【必备】读书日记4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