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读后感15篇

时间:2024-08-05 15:32:02 日记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安妮日记》读后感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将结束了,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日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日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安妮日记》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妮日记》读后感15篇

《安妮日记》读后感1

  《安妮日记》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犹太人安妮一家原来居住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在安妮十三岁生日时,她收到了一本硬皮日记本,随后开始写日记。这本日记陪伴了她人生最后自由的2年1个月零21天,最终她在集中营因斑疹伤寒而去世。

  日记的开头和结局气氛截然不同。开头写了她收到日记本的喜悦以及她和朋友们之间的交往,写出她自由、快乐的心。结尾是他们听到了好消息。但结局是在3天后,他们躲藏的秘密被告发,8人均被送往集中营。有两个保护人也受到了连累。8人中,唯一的幸存者就是安妮的父亲,他帮安妮发表了这本日记,同时告诉全世界:他、安妮和所有人都渴望和平!

  安妮在日记中,多次写出她对和平的渴望,当好消息传来,她表现了她的激动,当坏消息传来,她表现了她的恐惧,也痛恨那些残忍的德国兵。德国军队伤害了无数无辜的犹太人,用残忍的手段拆散了美好的家庭,剥夺了别人生活的权利。

  安妮的性格也很引人注意。她的姐姐马戈和凡·丹先生家的.儿子彼得都比较内向,大人们都比较喜欢他们。但安妮的性格活泼,不是很细腻,所以总被大人们指责。但她内心很懂事,为了密室的平静和安全,她不发泄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让大人们因她而伤心。她感受到了不公,却会自我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大局为重。虽然大多数人都没有注意到她好的一面。我们应该学习她的性格,忍住自己的小性子,学会理解别人。

  战争的结局是死亡,和平的意义是美好。为什么要选择战争呢?那么多犹太人就因为自己是犹太人而死亡,这才是最大的不公平,让他们没有生活的权利。为了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为了达成我们共同的宿愿,停止战争吧!和平!

《安妮日记》读后感2

  战争,是一个令人发指的名词,每一场战争,战场上的黄土下就会掩埋无数的之灵,那死神的滞留之地,《安妮日记》读后感——战后的悲剧作文。因为它,带给人类的将是国破家亡的悲剧。在德国法兰克福市曾有一个犹太少女,叫安妮·弗兰克,她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纳粹兴起之后,对犹太名族进行迫害。

  1942年7月6日,安妮一家由于环境所迫,躲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中,只是一个与私人办公室相通的实验室,后来长期闲置,渐渐被人淡忘。从此,她就与凡·丹先生一家,杜瑟尔先生在密室中生活。安妮把所有发生地事情都记叙在她的日记本理,这本日记是安妮13岁生日时,她受到的其中一个生日礼物,读后感《《安妮日记》读后感——战后的悲剧作文》。从此安妮使以它为友,倾诉了一个在战乱中生活得少女的心声,并且她为自己的日记取了一个名字“吉蒂”。

  在日记中,她写道:“每天晚上几百架飞机从荷兰上空飞往德国城市,把炸弹丢在德国的土地上,在俄国和非洲,每小时都有成百成千的人丧命····”大片乌云像一堵墙不透的`墙一样挡在我面前,想压碎我们,只是还压不过来.“我生来快乐,我爱人,我天性信任人而且希望人人都快乐”····安妮在日记中如是的记录了两年间的隐私、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和对战争的深入思考。

  两年后,安妮及密室中的所有人遭人举报,被纳粹投入集中营。安妮,她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她的生命还是那么的年轻,朝气蓬勃,她希望用自己的善良热情,拥抱世界,而战争却给她带来的是苦难与死亡。安妮在日记中说过“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是的,“我们不要战争”这不仅是安娜的心愿,也是全球每一位孩子稚嫩的一声呼唤。

《安妮日记》读后感3

  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安妮的一切鼓励了我。

  安妮在1942年6月12日开始写日记,写的是关于他们藏在后屋的生活,我认为她很开朗,但是在1944年8月1日最后一篇日记里她却说:我的灵魂是一分为二的,这一方面具有我那放纵的乐观性情,我的这一面通常埋伏着,等着把我那更美,更纯洁,更深沉的另一面排挤掉。不错,没有人了解安妮的好的一面!

  我很喜欢安妮说的这几句话:“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 “只要还有这些,只要还有这阳光,这无云的蓝天,只要我能看到这些,我就不会忧伤!”安妮的这几句话鼓舞了我,她是那么坚强,我很佩服她,在那样的险境里,居然还能那么开朗!我觉得安妮日记比我以前看过的书更具有真实性,因为这本书不是编出来的。

  我在看安妮日记的时候,总会把安妮所处的环境和自己比较,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国家和土地,到处迁徙,只能靠经商维持生计。他们迁到西欧后,遭到当地封建主的歧视。安妮是在德国人的.歧视下长大的,而我却是和平平等的社会下成长的。平时体育课上跑50×8总是坚持不下来,老跑1分58,别人的最高成绩是1分35,我很羡慕,自从开始看安妮日记,跟安妮的生活状况相比,我的生活活多好啊,安妮喜欢上学,可因为她是犹太人,后来上不了学,我却还能上学就有了自信心,上星期四体育课测试50×8我跑了1分47,我很兴奋,虽然这成绩对于别人来说,很小菜一碟,但对于我来说,这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

  我知道我出了这种成绩,是因为安妮有着的坚强精神,她那种精神打动了我。我很喜欢这本书!

《安妮日记》读后感4

  读完《安妮日记》这本书,我还一直沉侵在故事情节中,眼眶因安妮的希望、勇气、温柔的悲伤的种种表情感动得落泪。

  我想原来我一直没有崇拜的人,但读完《安妮日记》之后,崇拜的对象已在我心中悄然诞生。

  在1942到1944年,仿佛黑暗一直笼罩着每天,战争让很多种族灭绝,也让天空乌云密布。这里有许多的犹太人被盖世太保的铁抓袭击,他们就这么无辜的离开了人世。这是历史上异常惨绝人烟的浩劫。其中也包括安妮,她是个犹太少女,她原来过着多么幸福美满的生活啊!命运却如此捉弄人,她原本幸福的生活就这样破碎了。

  许多人都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在那里生活。密室十分枯燥,而当时安妮还是个13岁的`女孩。它是活泼好动天真的,却不能不一直在密室几年不出门,密室每个地方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胆敢你面对这些时,本应该是被逼疯,但她没有屈服,反而让她在遇到这种困境时产生了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的田野!

  安妮渐渐长大,她在社会中完全独立了,15岁的他想改变现在,想到了男女平等,这些社会问题。战争是恐怖的,它能破坏一切,却不能破环拥有一颗勇敢、坚强、自由的心!虽然她最后没有逃过残害的命运,不过她的心永远活在世上,或在每个人的心中。当她闭上双眼时,它距自己的16岁生日只差3个月。“多么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啦!”我不禁悲叹道。

  虽然安妮死了,但她生前说的“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我坚信他的愿望能实现。

  我敬佩安妮,我相信这本书会一直压制住战胜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她能感动全世界,但愿世界不会再有战争!

《安妮日记》读后感5

  安妮弗兰克是个犹太少女,与父母,姐姐过着富裕安宁的生活。从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证券执政后,对犹太人进行残酷地迫害,使安妮一家人移居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而在1942年6月12日,安妮过13岁生日,收到了一本日记本,从此与日记做朋友,名为吉蒂。这时候,德国法西斯已侵占了荷兰,对犹太人进行更为残酷的迫害。为了躲避,逃到了自己公司大楼的房屋里面,成为了他们隐蔽的密室,同样为犹太人的一些人也躲了进去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他们在密室里整整生活了2年。2年这可是什么概念哪,他们居然那么有毅力地生存了下来,我感到十分地感动。详细地描写一下,为了躲避德国法西斯的攻击,他们不得不把密室盖得严严实实,窗户全部钉上了板子或者是厚厚的窗帘,挡住光亮。白天,为了不让下面的人发现,只能轻手轻脚的,如果是现在的话,我们应该是很难办到的!

  可世界还是存有一些极少的好心人,他们的食品就是从靠公司几位员工。这些人无私为他们奉献,给予他们食物,书籍,学习!可是

  可是,想想也是!密室的`生活可不是好过的,在里面的生活不能看到阳光,不能触摸自然,是极其枯燥,烦闷的和无聊的!这里没有要好的朋友,没有良好的老师,没有无限的快乐,没有而且再加上密室外的战争形势,不停地轰炸使他们烦躁!

  安妮总说

  纸比人更有耐心,是的!这种说法我也感受得到,对人讲一些繁多的事情还不如跟纸对话!每天以日记为发泄,倾诉!她渴望自由,快乐。在这本日记中,可以看出来安妮对自己的看法,他人的看法,生活的看法。从13岁的黄毛丫头长到成熟的15岁姑娘,再次声明,很有毅力!

  中间也有许多的人鼓励安妮,比如说她的姐姐玛戈,还有彼得!彼得是最多的,每次不是安妮上去,就是彼得叫她上去。

  读完这本书,我非常地感动!建议大家也去看吧你们会感受到里面的喜、怒、哀,乐。我接下来要看大仲马的《茶花女》咯,祝大家阅读愉快!

《安妮日记》读后感6

  《安妮日记》读后感1942年—1944年,战争与种族灭绝的阴云布满了天空,盖世太保的铁瓜伸向每一个无辜的犹太人,在历史上上演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安妮是位犹太少女,1942年7月,由于压迫犹太人的风声紧急,他们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单调的饭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几年不能出门、用水和去卫生间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所经历的一切并没有使她的心田荒芜,那里已经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安妮想成为作家和记者,可这个美丽的愿望在当时那股势不可挡的黑暗洪流下显得那么脆弱,像闪着彩光的泡沫。但是安妮仍写道:“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在此同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读到此我仿佛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呐喊!经过密室中无数个漫漫日夜,安妮由一个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蜕变为一名成熟的少女。在安妮的15岁生日时,安妮有了惊人的成长。她已将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会层次,开始思考男女平等等问题了:“现代妇女要争取完全独立的`权利了!”“但独立也不够,妇女还应该获得尊重!”“我谴责的是我们的价值系统,和不承认女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多伟大、多困难,同时也多美的男人!”……实现在让人难以想象的那样一个战火蔓延、人人自危、无数人倒在血泊中的时代,身居密室接近两年的十五岁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见地谈起了男女平等这个深刻的社会问题!读到此处,我不禁感叹,战争能摧毁一切,唯独不能侵占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我相信《安妮日记》会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用她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

《安妮日记》读后感7

  安妮·弗朗克,一个激情、敏感、纯洁、率真的犹太女孩,为了逃避纳粹的迫害,与家人等八人一道躲进狭小、封闭的“密室”,胆战心惊地生活了两年多。在这艰难的日子里,她把“密室”里发生的故事,无聊和恐惧的感受,以及自己对战争与和平、人性善恶等重大问题的思考,通过日记形式真实地记录下来。这本《日记》自发表以来,在全球发行,成为战后有世界性影响的百部书之一,后来还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和动画片。

  读完《安妮日记》,我深刻感受到自由与和平对于人类是多么的重要。安妮在日记里写道,她们在“密室”里,每天都得轻手轻脚、小心翼翼,不能弄出一点声音,生怕被在楼下和库房里工作的人听见。窗户钉上板子,拉上窗帘,遮住一切光线,只在夜里才偶然能打开窗户,吸一口新鲜空气。她们像老鼠一样生活了两年多,这是多么大的痛苦和折磨啊!可是就这样,最后还是被人告密,进了集中营,藏匿的八个人中,只有父亲奥托一人生还,可怜的安妮,死的'时候还不到十六岁,真是让人痛惜。

  我从安妮的日记中看到,安妮在“密室”期间,读了很多很多的书,还坚持自学速记、英语、法语、数学、历史等课程,她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身处逆境却不屈服、不沮丧,反而勤奋学习、坚守信念,这种顽强的性格让我非常钦佩。

  安妮日记里的人物描写的非常生动,喋喋不休的范·丹太太、腼典的范·丹儿子、和范·丹太太对着干的安妮母亲、老实的范·丹先生、非常爱安妮的父亲奥托、学习成绩好的姐姐玛戈……一切都是那样的栩栩如生。流畅的文字给了我一种阅读的渴望,生动的人物描写让我彷佛进入了书的世界,我是一口气读完《安妮日记》这本书的。安妮开始写这本日记的时候,刚满十三岁,与我的年龄相差不多,与她相比,真是惭愧啊!

《安妮日记》读后感8

  读完安妮日记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安妮·费兰克。她是一位犹太女孩,安妮在十三岁时收到一个漂亮的日记本,所以她就从1942年6月的一个星期五开始写日记。

  1942年7月刚刚过完十三岁生日的安妮·费兰克跟随父母姐姐和安妮父亲的朋友凡·丹先生一家为了躲避纳粹士兵的搜捕,搬进了一间偏僻隐蔽的阁楼里,他们为了保证安全,他们白天不能随便出来走动。在这间逼仄狭窄的阁楼里,虽然在阁楼里缺少食物和生活用品,但安妮和家人还是在阁楼里坚持阅读与学习。

  在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由于被人告密,很快安妮一家全部被德国警察逮捕。1945年3月安妮姐妹都死在了纳粹的集中营内。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作者安妮是一个开朗乐观善于思考,并渴望实现梦想与自信独立的女孩,即使在最恐惧和最痛苦的黑暗时刻,安妮仍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这一切苦难,她渴望自由,更渴望和平。她勇敢乐观的面对恶劣恐怖的环境,并且运用自己的思想与智慧真实的`记录了她那短暂而又灿烂的一生,她的日记不仅记录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她对甜蜜爱情的热烈追求,更记录了凶狠残暴的纳粹士兵无情地屠杀犹太人的罪恶行径。

  看完这本书,让我对战争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战争,不仅让无辜的人们遭受生命的涂炭,更让很多原本拥有快乐童年的孩子从幸福的家庭逐渐走向死亡的深渊,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恐惧而又残酷的事实啊!所以我们一定要远离战争,珍惜现在安定幸福的生活,只有如此,我们才会拥有快乐而又幸福的美好生活。正如我国著名的作家巴金所说,“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安妮日记》读后感9

  一位少女在集中营悄然死去,一本她写的日记却永远传下来。她的希望、她的勇气和她的温柔却永远地打动着全世界所有人。

  这是一段多么黑暗的日子呀!特别是对于犹太人来说,更是一场灾难。安妮是位犹太少女,她原本幸福的生活就这样破碎了。1942年7月,由于压迫犹太人的风声紧急,他们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尤其对安妮这样一个好动多话的'女孩。单调的饭菜、性格奇怪的邻居、几年不能出门、用水和去卫生间都有限制,而且常常担惊受怕。这一切差一点把安妮逼疯了。安妮想成为作家和记者,可这个美丽的愿望在当时几乎不可能实现。但是安妮仍写道:“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在此同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读到此我仿佛看到一个坚强的人在黑暗中呐喊,带着心中不可磨灭的希望!

  经过密室中无数个漫漫日夜,安妮由一个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变为一名成熟的少女。在安妮的15岁生日时,安妮有了惊人的成长。她已将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会层次,开始思考男女平等等问题了:“现代妇女要争取完全独立的权利了!”实现在让人难以想象的那样一个战火蔓延、人人自危、无数人倒在血泊中的时代,身居密室接近两年的十五岁少女安妮居然能谈起了男女平等这个社会问题!战争能摧毁一切,唯独不能侵占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

  但是,这样的一名少女最终没有逃过被纳粹残害的命运。当她在贝根贝尔森集中营永远地闭上双眼时,她距自己16岁生日尚差3个月。

  安妮生前写道:“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她的愿望终能得偿。我相信《安妮日记》会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用她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

《安妮日记》读后感10

  去年的暑假,我读了一本名叫《安妮的日记》的书,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这本书是犹太女孩安妮·法兰克从十三岁到十五岁的真实纪录。

  书中主要讲述了一九四零年希特勒开始攻打荷兰,安妮的全家开始了提心吊胆的日子。在她十五岁那一年全家不幸被纳粹发现并送入了集中营。一九四五年三月死于集中营,那时她还不到十六岁。读完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十分的震惊,想不到希特勒是如此的残暴,在他身上找不到一点人性。在现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我就连美国攻打伊拉克都觉得已经很血腥了。换个角度来说,希特勒的身上充满了暴力,整天把所谓的不优秀的人种是不应该存在的这种思想往人的脑子里灌。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谁优谁劣,希特勒那种思想我真正恨透了。希特勒还把抓来的男人当苦力,那些幸存的苦力出来后就像是骷髅一样,皮包骨头。女人和孩子就把他们杀死后烧掉,用他们的脂肪作肥皂什么的。让人看了都觉的十分震撼。再来想想我们的`现在,整天只用学习什么都不用想,是不是比安妮整天在提心吊胆下过日子好多了呢?我们还整天抱怨作业太多,学习太累,放假太少,真是"身在福中"啊!

  安妮的日记里虽然都写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但在文字中还是能发现她也是十分细心地观察,体会生活的美好。我十分佩服她,我们需要的就是她的这种精神。生活是美好的,用心去体会生活,你就会获得很快乐。即使像安妮一样很小就死去了,但是能在快乐中生活,你一定是个幸福的人。

  我佩服安妮,痛恨希特勒,是他扼杀了无数个家庭的幸福。如果世界上多一些像安妮这样乐观的人,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安妮日记》读后感11

  安妮-弗兰克是一名犹太人,生活在荷兰,他是一个活泼可爱,性子急的姑娘,在11岁那年,得到了一个生日礼物—日记本,从此变开始了写日记的生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安妮一家因为德国人疯狂的迫害犹太人,所以躲进了父亲公司的一间密室,和他们一起躲进密室的还有达尔恩一家和杜萨尔先生。

  安妮从她的日记本里记录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想法以及安妮的爱情。在密室里的生活是没有头的',知道大战结束。在密室里他们几乎光抱怨,吵架,同时时刻也要提高警惕,晚上8点以后不能发出一点声音,白天讲话也不能大声,所以在密室里的生活很是痛苦难受。

  安妮非常爱彼得-达尔恩,渴望与他走进一个美丽的故事里,他们两个相处的非常好,可一开始安妮又不肯表白,所以安妮把小甜蜜全部写在了日记上。

  密室里不可能每一天都有着充足的食物,一开始他们还有黄油、糖、草莓酱、土豆-------,后来能吃的东西越来越少,只有些烂土豆、烂莴苣,或者是大豆、豆荚、炖草莓、煮草莓、煎草莓,食物非常单一,生活越来越困难。

  终于,在安妮15-16岁时,由于有人告发,他们被抓紧了集中营,几个月后安妮得了伤寒,离开了人世。世界第二次大战结束后,安妮的父亲一人生还,他整理且出版了安妮的日记,所以才有了《安妮的日记》。

  安妮,想起世界大战,就想起了安妮。安妮至今是一个历史人物,他的日记,也影响了全世界。

  看完这本书,我想,安妮那么努力学习,努力写日记,我们现在的生活要比她好100倍,我们不用像安妮一样东躲西藏,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

《安妮日记》读后感12

  《安妮日记》这本书我已经接触过几次了,但都没有细细的品尝它。这次有种莫名的冲动,想拿起它。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犹太小女孩安妮在二战期间密室里的生活实录,安妮原来居住在德国,但后来因为人们对犹太人的迫害来到荷兰。她收到一本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安妮就在这本日记本上寄托她想当作家的梦想,记录下密室内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这本书反应了当时犹太人的那种每天提心吊胆的生活,这不免让我心生怜悯。而安妮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形成了很大的对比,原先那种惬意又温馨的快乐生活慢慢变得充满恐惧和无奈。这本书中我最喜欢安妮的自我心理描写,她把自己内心所想的所理解的毫无保留地写了出来,这是安妮妈妈和凡丹太太争吵后,安妮的理解“我明白了一点,如果你想真正认识一个人,就必须和他吵一次架,这时就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当然,安妮也是个让爸妈操心的孩子,每次和爸妈吵完架安妮都会向她的'日记本——吉蒂哭诉,“爸爸妈妈对我的态度总是会变化的。今天说我很懂道理,可以像大人一样知道一切;明天又说我像个小傻瓜,什么都不懂,还以为读了几本书就可以自以为是。我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不再是总要受你们嘲笑的小丫头了。”这样那样的语句应该也常常出自我们之口,安妮把我们的心声说了出来。可就是这样一个直言不讳,一直充满希望的小女孩,在集中营中遇害,死亡。

  而《安妮日记》则是由唯一幸存的安妮的父亲一直在传扬。安妮,我将把你牢记在心中,记得你那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值得我学习的品质。

《安妮日记》读后感13

  她是个活泼好动的女孩儿,上课的时候喜欢和别的同学叽叽喳喳;她是个充满想象力的女孩 儿,以后的梦想是当一个记者;她是好学的,尤其喜欢研究古代贵族家谱和读书 。

  就这样的一个她,与我们普通的女孩子没有区别的她,引起了我的思绪。

  老师给我们上了一篇课文,有关纳粹二战时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我无法想象,一个笑容 明艳的美丽的 小姑娘会和这样残暴的集中营有任何关系她是安妮 弗兰克,一 个多话不安分的小女孩,她在后屋藏了 好几年不见天日,直到纳粹发现了她。

  我翻阅她的日记,发现她的日记截止到了1944年8月1日,而1944年8月4日,她被抓了起 来。她的文字是那么充满了希翼和渴望,我不敢想象她被送入集中营后发生了什么,她的脸 是那么可爱天真,让人忍不住去想,怎么可以?纳粹怎么下得了手?

  一张图片一直在我脑中闪烁,那是一张犹太人临邢前的照片,被贴在奥斯维辛的长廊 上。照片上的人无不目光呆滞,嘴巴紧抿着,好像都想说些什么。我不由自主地在其中搜寻 安妮的身影,一方面我希望找到安妮的

  身影,另一方面,我又非常不想找到她,我不相信她真的被关在了这种地方。我心里祈祷着 不要找到她。可是,除了这张照片上的人,还有400万人死于这个集中营,死去的.人太多了, 安妮的母亲,姐姐玛戈,范丹一家,杜瑟尔医生我忍不住来回想着,这太残忍 了!我有点受不了了,纳粹的行为令人发指,是平常人不敢想的。

  有很多像安妮 一样的女孩儿,她们聪明乖巧,勇敢无畏地追求梦想。可是在集中营她们 受到了什么样的折磨呢?怎样的死去呢?没有人知道,只有安妮把自己的一切记录了下来。 我们应该感激安妮,如果没有她,她在后屋的日子,对纳粹的控诉,就不可能被记录下来。

  荷兰人特意在安妮住的后屋设置了一个旅游景点,去的人络绎不绝。我可以想象窗中一 双明亮的眸子,那是安妮在向外面张望,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她,安妮。

《安妮日记》读后感14

  看完了《安妮日记》这本书,让我很有感触,非常敬佩《安妮日记》里的主人公ˉˉ安妮。弗兰克,虽然她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但是她坚强、勇敢,乐观!她不怕面对艰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怕面对战争世界的多种困难!

  我觉得安妮和她的姐姐玛格特。弗兰克都是两个好学的孩子,在她听到姐姐推算说十月一号就能上学,她们姐俩就高兴的不得了!我还觉得安妮是一个尊敬长辈的人,因为不论是达思太太还是杜赛尔骂她,她都不会顶嘴,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会气呼呼的冲上去,一个劲地说她的缺点!哦,对了虽然她也会在日记里对他们颇有微词,但是,这也是她的'一种倾诉!

  我觉得库格勒先生、克莱曼先生、梅普、沃森、艾莉。。。这几位善良热心的荷兰朋友是伟大的,是乐于助人的!他们给弗兰克一家和达思一家提供食物和一些生活必需品,有时候会带一些小礼物和城里的新消息!如果遇上重大的节日或某人的生日,大家就会聚在一起把自己的存货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为清冷的生活带来一丝热闹,为艰苦的生活带来一丝甜蜜!

  我还觉得安妮是一个爱读书的女孩,也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女孩。因为安妮生日时收到了约瑟夫。考思写的《荷兰民间故事》、达西写的《雏菊的山中假日》十分开心,有零花钱没想着买吃的,而是想着买《古希腊和罗马神话》。之所以说她心灵手巧是因为她会打毛衣,为这件事她还和杜赛尔争过房间里桌子的使用权呢!

  安妮和我一样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世界永远和平,没有残酷的战争,只有一个幸福和平的地球。

《安妮日记》读后感1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在纳粹疯狂迫害的恐怖之中,一位少女用日记记录了这可怕的一切。

  这个未到花季的少女——安妮,迫不得已躲进了密室。在华一半的年龄,却要接受这黑暗、动荡的年代,这公平吗?枯燥的空气、单调的饭菜,还有性格怪僻的居伴,这使安妮的各种行为都受到压制。黎明前的黑暗,为什么就这么的长?没有人可以忍受这种黯淡无光的生活。“黎明真的会到来吗?”我在心里暗暗地问着自己,更从心底里祝福这个少女安妮……

  密室里的生活枯燥压抑,但是绝不能放弃希望——她想成为一名作家和记者。这是一个美丽的愿望,但这个美丽的愿望在当时那股势不可挡的黑暗洪流下显得那么脆弱,就像闪着彩光的泡沫。但是这个内心坚强的女孩在日记上仍然执着地写道:“我仰望天空,冥冥之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好告终,和平与祥和会重新回来。此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的这些理想!”此时,我清晰地看见,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中疯狂地呐喊着,带着心中不泯灭的希望与那个无畏的梦……

  在距离他16岁生日尚差3个月的时候,她在那个可怕的.贝根贝尔森集中营里,永远地闭上了她那双充满了对和平渴望的双眼。“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是的,你的愿望实现了。我相信《安妮日记》会被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有爱,安妮用它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了一代又一代人。为什么?为什么正义的人总是难逃厄运?

  牙齿紧咬着,把头往上抬,我发现天空是那么蓝,这是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安妮在密室里逼我们更渴望光明。敬佩、惋惜、悲哀、气愤……这些字眼交织在我的心里。人们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对于安妮来说,也许,死亡就是人世间的一种解脱,并且,她的日记能流传到现在,这已经是的回报,可是,我为什么不能为安妮感到开心呢?

《《安妮日记》读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安妮日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安妮日记》有感04-14

安妮日记的读书笔记11-01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10-15

《安妮日记》的读书笔记12-27

《安妮日记》读后感【经典】10-15

《安妮日记》读后感12-13

安妮日记读后感12-12

【热】《安妮日记》读后感11-14

【推荐】安妮日记读后感11-20

《安妮日记》读后感【热门】11-16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安妮日记》读后感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将结束了,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日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日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安妮日记》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妮日记》读后感15篇

《安妮日记》读后感1

  《安妮日记》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犹太人安妮一家原来居住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在安妮十三岁生日时,她收到了一本硬皮日记本,随后开始写日记。这本日记陪伴了她人生最后自由的2年1个月零21天,最终她在集中营因斑疹伤寒而去世。

  日记的开头和结局气氛截然不同。开头写了她收到日记本的喜悦以及她和朋友们之间的交往,写出她自由、快乐的心。结尾是他们听到了好消息。但结局是在3天后,他们躲藏的秘密被告发,8人均被送往集中营。有两个保护人也受到了连累。8人中,唯一的幸存者就是安妮的父亲,他帮安妮发表了这本日记,同时告诉全世界:他、安妮和所有人都渴望和平!

  安妮在日记中,多次写出她对和平的渴望,当好消息传来,她表现了她的激动,当坏消息传来,她表现了她的恐惧,也痛恨那些残忍的德国兵。德国军队伤害了无数无辜的犹太人,用残忍的手段拆散了美好的家庭,剥夺了别人生活的权利。

  安妮的性格也很引人注意。她的姐姐马戈和凡·丹先生家的.儿子彼得都比较内向,大人们都比较喜欢他们。但安妮的性格活泼,不是很细腻,所以总被大人们指责。但她内心很懂事,为了密室的平静和安全,她不发泄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让大人们因她而伤心。她感受到了不公,却会自我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大局为重。虽然大多数人都没有注意到她好的一面。我们应该学习她的性格,忍住自己的小性子,学会理解别人。

  战争的结局是死亡,和平的意义是美好。为什么要选择战争呢?那么多犹太人就因为自己是犹太人而死亡,这才是最大的不公平,让他们没有生活的权利。为了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为了达成我们共同的宿愿,停止战争吧!和平!

《安妮日记》读后感2

  战争,是一个令人发指的名词,每一场战争,战场上的黄土下就会掩埋无数的之灵,那死神的滞留之地,《安妮日记》读后感——战后的悲剧作文。因为它,带给人类的将是国破家亡的悲剧。在德国法兰克福市曾有一个犹太少女,叫安妮·弗兰克,她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纳粹兴起之后,对犹太名族进行迫害。

  1942年7月6日,安妮一家由于环境所迫,躲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中,只是一个与私人办公室相通的实验室,后来长期闲置,渐渐被人淡忘。从此,她就与凡·丹先生一家,杜瑟尔先生在密室中生活。安妮把所有发生地事情都记叙在她的日记本理,这本日记是安妮13岁生日时,她受到的其中一个生日礼物,读后感《《安妮日记》读后感——战后的悲剧作文》。从此安妮使以它为友,倾诉了一个在战乱中生活得少女的心声,并且她为自己的日记取了一个名字“吉蒂”。

  在日记中,她写道:“每天晚上几百架飞机从荷兰上空飞往德国城市,把炸弹丢在德国的土地上,在俄国和非洲,每小时都有成百成千的人丧命····”大片乌云像一堵墙不透的`墙一样挡在我面前,想压碎我们,只是还压不过来.“我生来快乐,我爱人,我天性信任人而且希望人人都快乐”····安妮在日记中如是的记录了两年间的隐私、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和对战争的深入思考。

  两年后,安妮及密室中的所有人遭人举报,被纳粹投入集中营。安妮,她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她的生命还是那么的年轻,朝气蓬勃,她希望用自己的善良热情,拥抱世界,而战争却给她带来的是苦难与死亡。安妮在日记中说过“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是的,“我们不要战争”这不仅是安娜的心愿,也是全球每一位孩子稚嫩的一声呼唤。

《安妮日记》读后感3

  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安妮的一切鼓励了我。

  安妮在1942年6月12日开始写日记,写的是关于他们藏在后屋的生活,我认为她很开朗,但是在1944年8月1日最后一篇日记里她却说:我的灵魂是一分为二的,这一方面具有我那放纵的乐观性情,我的这一面通常埋伏着,等着把我那更美,更纯洁,更深沉的另一面排挤掉。不错,没有人了解安妮的好的一面!

  我很喜欢安妮说的这几句话:“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 “只要还有这些,只要还有这阳光,这无云的蓝天,只要我能看到这些,我就不会忧伤!”安妮的这几句话鼓舞了我,她是那么坚强,我很佩服她,在那样的险境里,居然还能那么开朗!我觉得安妮日记比我以前看过的书更具有真实性,因为这本书不是编出来的。

  我在看安妮日记的时候,总会把安妮所处的环境和自己比较,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国家和土地,到处迁徙,只能靠经商维持生计。他们迁到西欧后,遭到当地封建主的歧视。安妮是在德国人的.歧视下长大的,而我却是和平平等的社会下成长的。平时体育课上跑50×8总是坚持不下来,老跑1分58,别人的最高成绩是1分35,我很羡慕,自从开始看安妮日记,跟安妮的生活状况相比,我的生活活多好啊,安妮喜欢上学,可因为她是犹太人,后来上不了学,我却还能上学就有了自信心,上星期四体育课测试50×8我跑了1分47,我很兴奋,虽然这成绩对于别人来说,很小菜一碟,但对于我来说,这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

  我知道我出了这种成绩,是因为安妮有着的坚强精神,她那种精神打动了我。我很喜欢这本书!

《安妮日记》读后感4

  读完《安妮日记》这本书,我还一直沉侵在故事情节中,眼眶因安妮的希望、勇气、温柔的悲伤的种种表情感动得落泪。

  我想原来我一直没有崇拜的人,但读完《安妮日记》之后,崇拜的对象已在我心中悄然诞生。

  在1942到1944年,仿佛黑暗一直笼罩着每天,战争让很多种族灭绝,也让天空乌云密布。这里有许多的犹太人被盖世太保的铁抓袭击,他们就这么无辜的离开了人世。这是历史上异常惨绝人烟的浩劫。其中也包括安妮,她是个犹太少女,她原来过着多么幸福美满的生活啊!命运却如此捉弄人,她原本幸福的生活就这样破碎了。

  许多人都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在那里生活。密室十分枯燥,而当时安妮还是个13岁的`女孩。它是活泼好动天真的,却不能不一直在密室几年不出门,密室每个地方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胆敢你面对这些时,本应该是被逼疯,但她没有屈服,反而让她在遇到这种困境时产生了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的田野!

  安妮渐渐长大,她在社会中完全独立了,15岁的他想改变现在,想到了男女平等,这些社会问题。战争是恐怖的,它能破坏一切,却不能破环拥有一颗勇敢、坚强、自由的心!虽然她最后没有逃过残害的命运,不过她的心永远活在世上,或在每个人的心中。当她闭上双眼时,它距自己的16岁生日只差3个月。“多么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啦!”我不禁悲叹道。

  虽然安妮死了,但她生前说的“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我坚信他的愿望能实现。

  我敬佩安妮,我相信这本书会一直压制住战胜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她能感动全世界,但愿世界不会再有战争!

《安妮日记》读后感5

  安妮弗兰克是个犹太少女,与父母,姐姐过着富裕安宁的生活。从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证券执政后,对犹太人进行残酷地迫害,使安妮一家人移居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而在1942年6月12日,安妮过13岁生日,收到了一本日记本,从此与日记做朋友,名为吉蒂。这时候,德国法西斯已侵占了荷兰,对犹太人进行更为残酷的迫害。为了躲避,逃到了自己公司大楼的房屋里面,成为了他们隐蔽的密室,同样为犹太人的一些人也躲了进去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他们在密室里整整生活了2年。2年这可是什么概念哪,他们居然那么有毅力地生存了下来,我感到十分地感动。详细地描写一下,为了躲避德国法西斯的攻击,他们不得不把密室盖得严严实实,窗户全部钉上了板子或者是厚厚的窗帘,挡住光亮。白天,为了不让下面的人发现,只能轻手轻脚的,如果是现在的话,我们应该是很难办到的!

  可世界还是存有一些极少的好心人,他们的食品就是从靠公司几位员工。这些人无私为他们奉献,给予他们食物,书籍,学习!可是

  可是,想想也是!密室的`生活可不是好过的,在里面的生活不能看到阳光,不能触摸自然,是极其枯燥,烦闷的和无聊的!这里没有要好的朋友,没有良好的老师,没有无限的快乐,没有而且再加上密室外的战争形势,不停地轰炸使他们烦躁!

  安妮总说

  纸比人更有耐心,是的!这种说法我也感受得到,对人讲一些繁多的事情还不如跟纸对话!每天以日记为发泄,倾诉!她渴望自由,快乐。在这本日记中,可以看出来安妮对自己的看法,他人的看法,生活的看法。从13岁的黄毛丫头长到成熟的15岁姑娘,再次声明,很有毅力!

  中间也有许多的人鼓励安妮,比如说她的姐姐玛戈,还有彼得!彼得是最多的,每次不是安妮上去,就是彼得叫她上去。

  读完这本书,我非常地感动!建议大家也去看吧你们会感受到里面的喜、怒、哀,乐。我接下来要看大仲马的《茶花女》咯,祝大家阅读愉快!

《安妮日记》读后感6

  《安妮日记》读后感1942年—1944年,战争与种族灭绝的阴云布满了天空,盖世太保的铁瓜伸向每一个无辜的犹太人,在历史上上演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安妮是位犹太少女,1942年7月,由于压迫犹太人的风声紧急,他们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单调的饭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几年不能出门、用水和去卫生间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所经历的一切并没有使她的心田荒芜,那里已经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安妮想成为作家和记者,可这个美丽的愿望在当时那股势不可挡的黑暗洪流下显得那么脆弱,像闪着彩光的泡沫。但是安妮仍写道:“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在此同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读到此我仿佛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呐喊!经过密室中无数个漫漫日夜,安妮由一个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蜕变为一名成熟的少女。在安妮的15岁生日时,安妮有了惊人的成长。她已将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会层次,开始思考男女平等等问题了:“现代妇女要争取完全独立的`权利了!”“但独立也不够,妇女还应该获得尊重!”“我谴责的是我们的价值系统,和不承认女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多伟大、多困难,同时也多美的男人!”……实现在让人难以想象的那样一个战火蔓延、人人自危、无数人倒在血泊中的时代,身居密室接近两年的十五岁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见地谈起了男女平等这个深刻的社会问题!读到此处,我不禁感叹,战争能摧毁一切,唯独不能侵占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我相信《安妮日记》会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用她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

《安妮日记》读后感7

  安妮·弗朗克,一个激情、敏感、纯洁、率真的犹太女孩,为了逃避纳粹的迫害,与家人等八人一道躲进狭小、封闭的“密室”,胆战心惊地生活了两年多。在这艰难的日子里,她把“密室”里发生的故事,无聊和恐惧的感受,以及自己对战争与和平、人性善恶等重大问题的思考,通过日记形式真实地记录下来。这本《日记》自发表以来,在全球发行,成为战后有世界性影响的百部书之一,后来还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和动画片。

  读完《安妮日记》,我深刻感受到自由与和平对于人类是多么的重要。安妮在日记里写道,她们在“密室”里,每天都得轻手轻脚、小心翼翼,不能弄出一点声音,生怕被在楼下和库房里工作的人听见。窗户钉上板子,拉上窗帘,遮住一切光线,只在夜里才偶然能打开窗户,吸一口新鲜空气。她们像老鼠一样生活了两年多,这是多么大的痛苦和折磨啊!可是就这样,最后还是被人告密,进了集中营,藏匿的八个人中,只有父亲奥托一人生还,可怜的安妮,死的'时候还不到十六岁,真是让人痛惜。

  我从安妮的日记中看到,安妮在“密室”期间,读了很多很多的书,还坚持自学速记、英语、法语、数学、历史等课程,她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身处逆境却不屈服、不沮丧,反而勤奋学习、坚守信念,这种顽强的性格让我非常钦佩。

  安妮日记里的人物描写的非常生动,喋喋不休的范·丹太太、腼典的范·丹儿子、和范·丹太太对着干的安妮母亲、老实的范·丹先生、非常爱安妮的父亲奥托、学习成绩好的姐姐玛戈……一切都是那样的栩栩如生。流畅的文字给了我一种阅读的渴望,生动的人物描写让我彷佛进入了书的世界,我是一口气读完《安妮日记》这本书的。安妮开始写这本日记的时候,刚满十三岁,与我的年龄相差不多,与她相比,真是惭愧啊!

《安妮日记》读后感8

  读完安妮日记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安妮·费兰克。她是一位犹太女孩,安妮在十三岁时收到一个漂亮的日记本,所以她就从1942年6月的一个星期五开始写日记。

  1942年7月刚刚过完十三岁生日的安妮·费兰克跟随父母姐姐和安妮父亲的朋友凡·丹先生一家为了躲避纳粹士兵的搜捕,搬进了一间偏僻隐蔽的阁楼里,他们为了保证安全,他们白天不能随便出来走动。在这间逼仄狭窄的阁楼里,虽然在阁楼里缺少食物和生活用品,但安妮和家人还是在阁楼里坚持阅读与学习。

  在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由于被人告密,很快安妮一家全部被德国警察逮捕。1945年3月安妮姐妹都死在了纳粹的集中营内。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作者安妮是一个开朗乐观善于思考,并渴望实现梦想与自信独立的女孩,即使在最恐惧和最痛苦的黑暗时刻,安妮仍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这一切苦难,她渴望自由,更渴望和平。她勇敢乐观的面对恶劣恐怖的环境,并且运用自己的思想与智慧真实的`记录了她那短暂而又灿烂的一生,她的日记不仅记录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她对甜蜜爱情的热烈追求,更记录了凶狠残暴的纳粹士兵无情地屠杀犹太人的罪恶行径。

  看完这本书,让我对战争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战争,不仅让无辜的人们遭受生命的涂炭,更让很多原本拥有快乐童年的孩子从幸福的家庭逐渐走向死亡的深渊,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恐惧而又残酷的事实啊!所以我们一定要远离战争,珍惜现在安定幸福的生活,只有如此,我们才会拥有快乐而又幸福的美好生活。正如我国著名的作家巴金所说,“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安妮日记》读后感9

  一位少女在集中营悄然死去,一本她写的日记却永远传下来。她的希望、她的勇气和她的温柔却永远地打动着全世界所有人。

  这是一段多么黑暗的日子呀!特别是对于犹太人来说,更是一场灾难。安妮是位犹太少女,她原本幸福的生活就这样破碎了。1942年7月,由于压迫犹太人的风声紧急,他们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尤其对安妮这样一个好动多话的'女孩。单调的饭菜、性格奇怪的邻居、几年不能出门、用水和去卫生间都有限制,而且常常担惊受怕。这一切差一点把安妮逼疯了。安妮想成为作家和记者,可这个美丽的愿望在当时几乎不可能实现。但是安妮仍写道:“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在此同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读到此我仿佛看到一个坚强的人在黑暗中呐喊,带着心中不可磨灭的希望!

  经过密室中无数个漫漫日夜,安妮由一个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变为一名成熟的少女。在安妮的15岁生日时,安妮有了惊人的成长。她已将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会层次,开始思考男女平等等问题了:“现代妇女要争取完全独立的权利了!”实现在让人难以想象的那样一个战火蔓延、人人自危、无数人倒在血泊中的时代,身居密室接近两年的十五岁少女安妮居然能谈起了男女平等这个社会问题!战争能摧毁一切,唯独不能侵占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

  但是,这样的一名少女最终没有逃过被纳粹残害的命运。当她在贝根贝尔森集中营永远地闭上双眼时,她距自己16岁生日尚差3个月。

  安妮生前写道:“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她的愿望终能得偿。我相信《安妮日记》会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用她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

《安妮日记》读后感10

  去年的暑假,我读了一本名叫《安妮的日记》的书,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这本书是犹太女孩安妮·法兰克从十三岁到十五岁的真实纪录。

  书中主要讲述了一九四零年希特勒开始攻打荷兰,安妮的全家开始了提心吊胆的日子。在她十五岁那一年全家不幸被纳粹发现并送入了集中营。一九四五年三月死于集中营,那时她还不到十六岁。读完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十分的震惊,想不到希特勒是如此的残暴,在他身上找不到一点人性。在现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我就连美国攻打伊拉克都觉得已经很血腥了。换个角度来说,希特勒的身上充满了暴力,整天把所谓的不优秀的人种是不应该存在的这种思想往人的脑子里灌。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谁优谁劣,希特勒那种思想我真正恨透了。希特勒还把抓来的男人当苦力,那些幸存的苦力出来后就像是骷髅一样,皮包骨头。女人和孩子就把他们杀死后烧掉,用他们的脂肪作肥皂什么的。让人看了都觉的十分震撼。再来想想我们的`现在,整天只用学习什么都不用想,是不是比安妮整天在提心吊胆下过日子好多了呢?我们还整天抱怨作业太多,学习太累,放假太少,真是"身在福中"啊!

  安妮的日记里虽然都写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但在文字中还是能发现她也是十分细心地观察,体会生活的美好。我十分佩服她,我们需要的就是她的这种精神。生活是美好的,用心去体会生活,你就会获得很快乐。即使像安妮一样很小就死去了,但是能在快乐中生活,你一定是个幸福的人。

  我佩服安妮,痛恨希特勒,是他扼杀了无数个家庭的幸福。如果世界上多一些像安妮这样乐观的人,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安妮日记》读后感11

  安妮-弗兰克是一名犹太人,生活在荷兰,他是一个活泼可爱,性子急的姑娘,在11岁那年,得到了一个生日礼物—日记本,从此变开始了写日记的生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安妮一家因为德国人疯狂的迫害犹太人,所以躲进了父亲公司的一间密室,和他们一起躲进密室的还有达尔恩一家和杜萨尔先生。

  安妮从她的日记本里记录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想法以及安妮的爱情。在密室里的生活是没有头的',知道大战结束。在密室里他们几乎光抱怨,吵架,同时时刻也要提高警惕,晚上8点以后不能发出一点声音,白天讲话也不能大声,所以在密室里的生活很是痛苦难受。

  安妮非常爱彼得-达尔恩,渴望与他走进一个美丽的故事里,他们两个相处的非常好,可一开始安妮又不肯表白,所以安妮把小甜蜜全部写在了日记上。

  密室里不可能每一天都有着充足的食物,一开始他们还有黄油、糖、草莓酱、土豆-------,后来能吃的东西越来越少,只有些烂土豆、烂莴苣,或者是大豆、豆荚、炖草莓、煮草莓、煎草莓,食物非常单一,生活越来越困难。

  终于,在安妮15-16岁时,由于有人告发,他们被抓紧了集中营,几个月后安妮得了伤寒,离开了人世。世界第二次大战结束后,安妮的父亲一人生还,他整理且出版了安妮的日记,所以才有了《安妮的日记》。

  安妮,想起世界大战,就想起了安妮。安妮至今是一个历史人物,他的日记,也影响了全世界。

  看完这本书,我想,安妮那么努力学习,努力写日记,我们现在的生活要比她好100倍,我们不用像安妮一样东躲西藏,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

《安妮日记》读后感12

  《安妮日记》这本书我已经接触过几次了,但都没有细细的品尝它。这次有种莫名的冲动,想拿起它。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犹太小女孩安妮在二战期间密室里的生活实录,安妮原来居住在德国,但后来因为人们对犹太人的迫害来到荷兰。她收到一本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安妮就在这本日记本上寄托她想当作家的梦想,记录下密室内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这本书反应了当时犹太人的那种每天提心吊胆的生活,这不免让我心生怜悯。而安妮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形成了很大的对比,原先那种惬意又温馨的快乐生活慢慢变得充满恐惧和无奈。这本书中我最喜欢安妮的自我心理描写,她把自己内心所想的所理解的毫无保留地写了出来,这是安妮妈妈和凡丹太太争吵后,安妮的理解“我明白了一点,如果你想真正认识一个人,就必须和他吵一次架,这时就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当然,安妮也是个让爸妈操心的孩子,每次和爸妈吵完架安妮都会向她的'日记本——吉蒂哭诉,“爸爸妈妈对我的态度总是会变化的。今天说我很懂道理,可以像大人一样知道一切;明天又说我像个小傻瓜,什么都不懂,还以为读了几本书就可以自以为是。我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不再是总要受你们嘲笑的小丫头了。”这样那样的语句应该也常常出自我们之口,安妮把我们的心声说了出来。可就是这样一个直言不讳,一直充满希望的小女孩,在集中营中遇害,死亡。

  而《安妮日记》则是由唯一幸存的安妮的父亲一直在传扬。安妮,我将把你牢记在心中,记得你那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值得我学习的品质。

《安妮日记》读后感13

  她是个活泼好动的女孩儿,上课的时候喜欢和别的同学叽叽喳喳;她是个充满想象力的女孩 儿,以后的梦想是当一个记者;她是好学的,尤其喜欢研究古代贵族家谱和读书 。

  就这样的一个她,与我们普通的女孩子没有区别的她,引起了我的思绪。

  老师给我们上了一篇课文,有关纳粹二战时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我无法想象,一个笑容 明艳的美丽的 小姑娘会和这样残暴的集中营有任何关系她是安妮 弗兰克,一 个多话不安分的小女孩,她在后屋藏了 好几年不见天日,直到纳粹发现了她。

  我翻阅她的日记,发现她的日记截止到了1944年8月1日,而1944年8月4日,她被抓了起 来。她的文字是那么充满了希翼和渴望,我不敢想象她被送入集中营后发生了什么,她的脸 是那么可爱天真,让人忍不住去想,怎么可以?纳粹怎么下得了手?

  一张图片一直在我脑中闪烁,那是一张犹太人临邢前的照片,被贴在奥斯维辛的长廊 上。照片上的人无不目光呆滞,嘴巴紧抿着,好像都想说些什么。我不由自主地在其中搜寻 安妮的身影,一方面我希望找到安妮的

  身影,另一方面,我又非常不想找到她,我不相信她真的被关在了这种地方。我心里祈祷着 不要找到她。可是,除了这张照片上的人,还有400万人死于这个集中营,死去的.人太多了, 安妮的母亲,姐姐玛戈,范丹一家,杜瑟尔医生我忍不住来回想着,这太残忍 了!我有点受不了了,纳粹的行为令人发指,是平常人不敢想的。

  有很多像安妮 一样的女孩儿,她们聪明乖巧,勇敢无畏地追求梦想。可是在集中营她们 受到了什么样的折磨呢?怎样的死去呢?没有人知道,只有安妮把自己的一切记录了下来。 我们应该感激安妮,如果没有她,她在后屋的日子,对纳粹的控诉,就不可能被记录下来。

  荷兰人特意在安妮住的后屋设置了一个旅游景点,去的人络绎不绝。我可以想象窗中一 双明亮的眸子,那是安妮在向外面张望,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她,安妮。

《安妮日记》读后感14

  看完了《安妮日记》这本书,让我很有感触,非常敬佩《安妮日记》里的主人公ˉˉ安妮。弗兰克,虽然她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但是她坚强、勇敢,乐观!她不怕面对艰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怕面对战争世界的多种困难!

  我觉得安妮和她的姐姐玛格特。弗兰克都是两个好学的孩子,在她听到姐姐推算说十月一号就能上学,她们姐俩就高兴的不得了!我还觉得安妮是一个尊敬长辈的人,因为不论是达思太太还是杜赛尔骂她,她都不会顶嘴,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会气呼呼的冲上去,一个劲地说她的缺点!哦,对了虽然她也会在日记里对他们颇有微词,但是,这也是她的'一种倾诉!

  我觉得库格勒先生、克莱曼先生、梅普、沃森、艾莉。。。这几位善良热心的荷兰朋友是伟大的,是乐于助人的!他们给弗兰克一家和达思一家提供食物和一些生活必需品,有时候会带一些小礼物和城里的新消息!如果遇上重大的节日或某人的生日,大家就会聚在一起把自己的存货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为清冷的生活带来一丝热闹,为艰苦的生活带来一丝甜蜜!

  我还觉得安妮是一个爱读书的女孩,也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女孩。因为安妮生日时收到了约瑟夫。考思写的《荷兰民间故事》、达西写的《雏菊的山中假日》十分开心,有零花钱没想着买吃的,而是想着买《古希腊和罗马神话》。之所以说她心灵手巧是因为她会打毛衣,为这件事她还和杜赛尔争过房间里桌子的使用权呢!

  安妮和我一样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世界永远和平,没有残酷的战争,只有一个幸福和平的地球。

《安妮日记》读后感1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在纳粹疯狂迫害的恐怖之中,一位少女用日记记录了这可怕的一切。

  这个未到花季的少女——安妮,迫不得已躲进了密室。在华一半的年龄,却要接受这黑暗、动荡的年代,这公平吗?枯燥的空气、单调的饭菜,还有性格怪僻的居伴,这使安妮的各种行为都受到压制。黎明前的黑暗,为什么就这么的长?没有人可以忍受这种黯淡无光的生活。“黎明真的会到来吗?”我在心里暗暗地问着自己,更从心底里祝福这个少女安妮……

  密室里的生活枯燥压抑,但是绝不能放弃希望——她想成为一名作家和记者。这是一个美丽的愿望,但这个美丽的愿望在当时那股势不可挡的黑暗洪流下显得那么脆弱,就像闪着彩光的泡沫。但是这个内心坚强的女孩在日记上仍然执着地写道:“我仰望天空,冥冥之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好告终,和平与祥和会重新回来。此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的这些理想!”此时,我清晰地看见,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中疯狂地呐喊着,带着心中不泯灭的希望与那个无畏的梦……

  在距离他16岁生日尚差3个月的时候,她在那个可怕的.贝根贝尔森集中营里,永远地闭上了她那双充满了对和平渴望的双眼。“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是的,你的愿望实现了。我相信《安妮日记》会被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有爱,安妮用它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了一代又一代人。为什么?为什么正义的人总是难逃厄运?

  牙齿紧咬着,把头往上抬,我发现天空是那么蓝,这是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安妮在密室里逼我们更渴望光明。敬佩、惋惜、悲哀、气愤……这些字眼交织在我的心里。人们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对于安妮来说,也许,死亡就是人世间的一种解脱,并且,她的日记能流传到现在,这已经是的回报,可是,我为什么不能为安妮感到开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