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日记
时间如快马般匆匆,一天又过去了,这一天里,有没有哪件事或某个人触动到我们呢?是时候认真地写好日记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成长日记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成长日记 篇1
当我提笔写下这些文字时,分针刚好做完前一天的工作,开始新一天的旅程。宿舍很静,有室友们熟睡时发出均匀的呼吸声,走廊上的灯光透过顶窗洒进来,微亮。
再次打开台灯,找出几张纸和笔,就着一线光开始自己和自己对话。这样的习惯不知存在了多久,因为太自然所以已成了生活方程式上的一个代数。自己是个不太会给别人讲故事的人,所以常常在夜深的时刻,一个人安静地给自己讲故事。其实很早就已经躺下,可在所有人都熟睡后,在周围全都安静下来后,我却仍然保持着最开始的姿势,用清醒的脑袋思考着问题。
他们说,我们大三,我们老了!
昨天和朋友聊天,我说,青春就是一场阵痛。说后觉得很酸,于是开始自我嘲笑。晚上我们在磁湖边说话。你说你要考研,我说我要做老师。我们各自说着各自的打算,说自己的决定有多好,理由有多充分,未来有多诱人。我说我要做老师,要继承老爸的职业,要带领一群和我一样有美好梦想的孩子去找寻他们的梦,在下班后回家做可口的饭菜;你说你要考研,找更好的工作,拿更高的薪水,给父母买大房子……我们对着磁湖说我们的梦,有风吹来,很凉。
都说到了大三,人会变很多,变得不再爱幻想,开始成熟,为前途真正着急,拼了命的找自己的目标,做各种各样的决定,并不断改变着自己刚做的决定,在改变的瞬间,人变得越来越矛盾,越来越浮躁。因为我们越来越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就像你说你要考研但怕坚持不下来,我说我要工作怕竞争太厉害一样,我们都被自己的决定弄得越来越决定不了了。
大一、大二时也曾有过迷茫,但那时总以为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来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可时间飞逝,看着即将离开的学长学姐们,我们开始紧张。再过几个月我们会去实习,为毕业答辩做准备,然后就是找工作,然后就是离开,然后我们的.学生时代也就真的结束了。
而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在大三?会不会在过了很长很长一段日子后突然在某个时刻停顿下来,只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和我们的曾经很像的稚嫩的脸,看到了和我们曾经一样用尽全力去做自己在乎的事情时的认真表情。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在大三?会不会开始学会细数过往的总总,并依然会为某次因为粗心而犯下的错误懊恼?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在大三?会不会与朋友们聊天时话题常常就不自觉的转到前途和未来上,我们会计划着自己要做什么工作,在哪个喜欢的城市定居,去哪里旅行,常常说得手舞足蹈,似乎未来一下子就会来到我们面前,但过后我们开始沉默,开始一个人思考自己的未来。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在大三?我们的大三,在不知不觉中来,又在不知不觉中去,日子也就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成长日记 篇2
我的“小豆豆”是一颗优质的绿豆。我在绿豆瓶里精挑细选,终于在一个角落找到了我想要的绿豆,它看起来格外饱满呢!
一、“小豆豆”的小屋子
我拿了一个透明的塑料瓶当“小豆豆”的小屋子,这样可以看到“小豆豆”的里里外外。三格纸巾,拼成三道,这是土也是养料更是小床,可柔软了。把一点水倒入“小屋子”的“小床”上,“小豆豆”像一位优秀的跳水运动员“扑通”的一声跳下水床,它快乐而自由地滚着,想必很满意啦!
二、“小豆豆”睡大觉
我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我的“小豆豆”,我拿着一个放大镜看来看去,“小豆豆”还没有一点变化,它在温暖的小床上呼噜呼噜地睡大觉,像一个当当落地的小婴儿。
三、小脑袋出来了
一个星期后,“小豆豆”的“小衣服”开了,它长大了,小衣服已经保不住它了。
中午,“小豆豆”完全地脱掉了“衣服”,露出了淡黄色的小身子。
晚上,“小豆豆”翠绿的脑袋出来了,它们看着这美丽的世界,仿佛在说:“啊!这世界真精彩!”
四、“小豆豆”长大了!
“小豆豆”已经超过了六厘米,嫩绿的小豆芽,长长的`茎,茎上有着小小的、柔柔的小叶子。啊!我的“小豆豆”长大了,仿佛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小公主呢!
真希望我的“小豆豆”以后快乐、健康地成长!
成长日记 篇3
读完了《纯真年华》这本书,我联想到,中国的儿童文学,想要走到世界的中央,所遇到的阻力,其实并不见得有多大。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高洪波深情地说:“儿童文学是一个神圣的事业,是一个快乐的事业,是一个幸福的事业。”他的话,不仅是个人的体验,也说出了所有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心声。但是,每一个儿童文学作家都很焦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21世纪,这是一个读图的时代,是一个急功近利阅读的时代,是一个光和影让人眼花缭乱的时代,是一个让童年和童心变得极其容易消失的时代。
我们生下来就是面对愈加光怪陆离的世界,我们当然不曾明白人类的文明虽然是从图画开始的,但是随着文字的出现,人类走向了更高级的文明。文字意味这人类有了更抽象思维的'能力,文字是人类智力进化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产生的文化结晶,而只有亲近阅读,才能更好地揣摩它的含义;只有亲近阅读,才会长久地拥有一颗不灭的童心。冰心奶奶曾经说过,“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和他说话不必思索,态度不必矜持。抬起头来说笑,低下头去弄水。”一个以书为友的人,不会感到孤独,一个以阅读为友的人,在接受图画的福音时,也依然会沉浸在文字巨大的快感之中。
阅读,是我们获得更完善也更有效的思维方式与叙述这个世界的表达方式的一种渠道。阅读在使我们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方面,是功德无量的。没有阅读之前的文明,是原始的文明。仅仅依靠图画的人类的历史,无论今天的人如何去诠释它的神奇,神秘与深邃莫测的优势,也是无法与阅读出现后的人类的历史相比的。阅读使历史得以改写,使文明得以传承,也使人类学会了创造。
阅读是我们认识了这个世界无法丢弃的方式,文字和阅读甚至就是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隐喻,这个世界的结构。二十世纪的哲学家们不仅发现了阅读与文字与思维的关系,也发现它与世界本体的关系。研究世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研究语言文字。而这些,恰恰就是图画无法替代的。
让我们亲近阅读吧!因为它是美的象征;让我们爱上阅读吧!因为这个世界少不了一颗纯真的童心;让我们拥抱阅读吧!因为它会给我们一份清凉,一份安静,一份圣洁!
【成长日记】相关文章:
成长的日记06-03
成长的日记12-04
(经典)成长日记08-18
成长日记07-22
[经典]成长日记08-09
关于成长的日记02-05
成长日记[精选]09-17
成长与烦恼日记01-28
文明伴我成长的日记04-17
学生成长的日记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