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实践报告
- 相关推荐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可行性实践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可行性实践报告1
尊敬的学校领导:
“冬季农村室外水龙头防护技术革新”自立项以来,经过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小组全体成员的努力,我们通过了冬季农村室外水龙头防护技术的收集、立项,计划,完成第一阶段任务后,又通过收集、走访完成了新技术“管道截止放水法”的设计和校内实验的跟踪实践,终于到了新技术的宣传推广阶段,现在实践活动小组书写了新技术的可行性报告书,对新技术的实用价值进行了介绍并对下一步的宣传推广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计划。
一、新技术名称“管道截止放水法”
优点是:是晚上水管不怕冻,白天照常用,并且一劳永逸,安装方便,价格低廉,便于推广。
设计图纸:
具体操作原理方法是:每天傍晚,室外水龙头用完后,先关闭总阀门,然后从放水口放出裸露在室外水管中的水,然后覆盖安装槽,从而有效的避免室外水管冻裂,防止水资源的浪费,达到冬季白天照常用水的目的。
具体的安装方法是:
安装材料:管道约一米、总阀门、放水龙头、砖、水泥、沙、水泥板一块
安装用具:镢、铁锹、管钳、瓦刀、割丝用具
安装步骤:
a、距室外水龙头一米处挖坑,见水管为止;
b、安装好总阀门、放水龙头,距离约20厘米;
c、用砖砌成安装槽,约半米见方;
d、用水泥板覆盖安装槽,安装完毕。
“管道截止法”的费用大约是100元人民币,与被工厂广泛采用的防冻法原理是一样的,但价格相差10倍以上。经过我镇专业人员的实验认定,认为该方法适合在本地推广使用,我们实践小组决定向学校申请开展新技术的宣传推广工作。具体工作计划。
一、工作计划
1.宣传阶段:
为进一步宣传和推广“管道截止放水法”,召开全校师生大会,由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介绍“管道截止放水法”的安装方法和优点,并向全校全体同学发放管道改造的示意图和改造说明书。实践小组在《红领巾报》进行宣传报道;书写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在校内宣传栏张贴;为尽快的在附近的村庄推广,充分利用家长会的时间,分批带领家长参观考察。
二.推广阶段:
召开实践小组成员家长会,向他们介绍管道截止放水法的安装方法和优点,充分利用家长会的时间带领家长参观学校室外水龙头的改造情况。
三.实际安装阶段
为尽快的让“管道截止放水法”在附近的村庄推广,我建议向率先安装的用户,每人申请100元的安装补贴费用,并派专人实地指导完成,并做好完成检查工作。
四.扩大宣传推广阶段:
学校扩大宣传指导。学校根据推广的进程,在各个村庄的主要街道,张贴标语,从而在周边村庄掀起活动的高潮;由辅导教师牵头,实践小组学生为成员,建立村级管道改造联系站
五.经验总结阶段:
开总结会,按照资料管理制度对本次活动推广的过程方法进行总结,并存档保留。书写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报告。
可行性实践报告2
由武汉市汉阳区教科中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文斌承担的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系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课题编号为:20xxA050)。课题组成员开展了认真扎实的研究工作,经过五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现提交课题研究报告。
本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一、 问题的提出;二、国内对本课题研究现状的综述;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四、研究的对象、方法和过程;五、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一、问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产物,是对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作出调整之后增加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它折射出时代的精神,集中体现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然而因为它是一个由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实施的跨三级课程,至今尚没有成熟的课程标准,也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其管理的难度大,实施的开放性强,同时又成为课改的“难点”。该课程在执行中呈现如下特点:
1.稳定性差。学校一门课程的执行离不开四个最基本的要素:教师、学生、内容(载体)、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执行中亦或缺乏教师,亦或课时被挤占,亦或内容(载体)不明确,亦或不是全体学生的参与,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导致课程的消失。
2.临时性强。即便课程要素齐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正常运行,也不能坚持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一个学段,而是突击式,运动式,应付式的实施,比如,某个时段为迎接某些检查,为参与某些赛事而开课,检查过后,赛事结束,课程即终止。
3.随意性大。师资安排随意,学校有“富余”的老师就开课,没有就不开;而且师资变换频繁,没有相对固定的师资培养规划。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随意,每位老师凭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开发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课程质量差参不齐。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实的稳定性、普遍性及有效性并不理想。相对于其它课程有成熟的课程内容、稳定的教师队伍、固定的教学课时的“常态”实施而言,该课程的执行呈现临时的、应急的、随意的、间断的状况,且不是每所学校都在实施,全体学生都在经历的“非常态”。因此,本课题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非常态”走向常态的“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
二、国内对本课题研究现状的综述
自20xx年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成为各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研究者们提出的常态实施策略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宏观层面,是自上而下的区域整体推进策略,如课程理论培训是前提;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制度支持是保
障;各级教研、培训和科研机构业务管理和指导是推动力;二是中观层观,自下而上的校本化实施策略,如制订学校计划,成立教研组,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等;三是微观层面,指教师在课程中的有效指导策略,如不同课型的不同指导策略。
这些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由于它们多是将影响课程常态实施的因素归结为外在因素,如课程认识不到位、课程制度不健全、课程实施不规范、教师素质不全面以及课程评价不科学等,事实是问题仍大面积呈现,而且常期得不到妥善解决,本课题研究转换视角,反求诸已,从课程设计本身去寻找障碍课程常态实施的内在因素,本课题组认为课程内在设计的高度综合性、开放性、模糊性以及于当下教育文化之间的矛盾带来的课程执行难度,不可小觑,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样一门崇尚经验的课程,崇尚活动的课程,崇尚综合的课程,亦或是一接触就使学校和教师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亦或一段时间之后,教师累了,学校乏了,学生疲了,不得不终止,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常态实施。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忠实课程理念的前提下,调适课程设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零为整,使课程执行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探寻更具有本土化、实效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调查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 分析影响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因素。
2.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相关策略,推动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常态。
(二)研究内容
1.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相关策略。
四、研究对象、方法及过程
1.研究对象
对本地区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及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及研究。
2.研究方法及过程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等。
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主要以二十三初中,翠微中学,楚才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为样本,研究工作与实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推进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边研究边提升,促使该课程达到常态实施。
调查法。本课题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由课题组成员组织部分学校师生集中独立答卷并当场回收问卷。采用教师座谈的方式,了解现有课程资源包的利弊。
案例研究法。以二十三初中,翠微中学,楚才中学等几个学校为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提炼常态化实施策略。
研究历时五年,经历了课题设计、实证研究和研究总结等三个阶段。
20xx年9月——20xx年8月成立课题组,制订实施方案,对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作调查研究,分析影响常态实施的因素,进一步确定课题研究重点。
20xx年9月——20xx年8月,编写《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指南》并投入教学实验;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推介会,研究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
20xx年9月——20xx年8月,提炼课题成果,研究总结。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立足于本课程在本区的实施现状、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新课程的要求,坚持将课题研究与提升课题组成员专业素养与推进该课程常态实施结合起来,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反思总结相结合。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收集研究资料、分析总结,始终注重反思、调整、修改,完善行动研究,最后形成研究成果。
五、研究的主要结论和观点
(一)了解了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明确了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调研,访谈交流等一系列研究活动,了解了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发现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存在着机构散、师资缺、课程虚的问题。
1.机构散。由于学校机械地按科技制作1课时,劳动技术教育1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学校课程1课时等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分开安排,直接导致课程门类过多,对课程的管理又因情况不同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如在区域层面,劳技教育由教研室负责,科技制作与信息技术由电教科技中心负责,心理健康及专题教育由基教科负责。在学校层面,课表由教务处安排,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由教科室负责,学生“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由政教处布置。部门职责分割,课程内容分割,师资组建分割,课程评价分割,没有统一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之下进行新的课程组织、设计与管理。
2.师资缺。由于学校把课程分得太细,导致教师严重缺乏。学校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就只能教信息技术,劳技教师只能参加劳技教研活动,校本课程教师就不能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等等,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窄化到就是教“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的教师。学科绝然的对立和分开,使得学校在师资配备上总是捉襟见肘。
3.课程虚。一方面,有的学校虽然科技制作,劳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教育等都写进了课表,进入了课堂,但从这些课堂中看不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灵魂,也许从形式上看具备了综合活动课程的某些性质,但从实质上并没有达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多的是一种理念的落实,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武汉市素质教育品牌“创新素质实践行”,一路走来,遭质疑和诟病不断,其实最应该反思的是武汉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与质量。现在,大多数学校开展“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的操作方式是,在九年级的时候由学校政教处将该活动布置给班主任,班主任以“中考可以加分”为宣传点,在班上动员学生寒假后交报告。然而,学生在七、八年级的时候并没有接触到真正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没有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掌握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对于如何选题,如何做研究,如何写调查报告,并没有体验和训练,要拿出象样的研究报告,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出现学生作品由家长操刀也就不足为怪了。在一定意义上,本地区“创新素质实践行”是检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质量的标杆。
(二)明晰了核心概念以及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关于“常态”。通常指有固定的姿态或形态,或本来的状态。是指“正常的状态”,“常态”是经常,是习惯,是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 是课程实施的正常状态,也是课程执行的最低要求,指课程组成要素教师、学生、内容、课时完整且落到实处,课程在执行中能明确:做什么、怎样做、何时做、何地做、何人做,有效地消除课程的随意性和临时性,课程运行正常不间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常态化”, 即课程在执行层面由“非常态”趋向“正常的状态”,它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三)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原则
1.顺序渐进原则
课程实施是将规划的课程付诸实际教学行动的实践历程。现实影响课程常态实施的因素很多,“常态化” 不是一蹴而就,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顺序渐进。
2.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是经验的课程,是活动的课程,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执行难度大,“常态化”要在课程设计层面,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课程更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3.本土化原则
充分结合本地的教育实际,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尤其是教育政策资源,扎根于本地的教育环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之路更顺畅。“武汉市中小学生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是具有武汉特色的素质教育的一种运作模式,其课程化的发展就是武汉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范式。
4.适应性与超越性相结合原则
适应性指的是“常态化”要适应当前的教育文化,而超越性指的是“常态化”要冲破当前的教育文化。如果一味强调适应性,“常态化”则会削减课程的价值,过分强调超越性,学生、教师难以接受,“常态化”则难以达成。超越是在适应的基础上的超越,实现后的超越又成为新的现状而有待于继续的超越,“常态化”之路要注重两者的辨证统一、有机结合。
可行性实践报告3
摘 要:本课题主要从系统构建、整体推进和校本实施的角度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首先从纵向,我们对小学、初中和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评价体系进行具体设计,使之有机衔接,从而在实施过程中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其次从横向,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得到延伸、重组与提升;再次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三条线索进行合理设计,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三块内容得到有效沟通。同时在实践层面上,我们探索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实施策略和具体操作方法,经过近四年的探索,本课题促进了实验学校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系统构建校本实施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世界各国为应对国际竞争和社会发展而积极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加强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经验、当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强调课程的综合性、恰当处理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关系;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意识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软化学科界限,设计综合课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性学习转向积极探究与发现学习,强调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主动解决问题,加强中小学生的综合活动学习。为此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成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
为了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我国也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其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现阶段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顺应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很多学校和课程改革实验区都在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和策略、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评价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开发这些探索为进一步推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积累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但是我们发现这些研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深层次探索解决。
20xx年,我校在高中开始开设研究性学习,经过两年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但是效果不太理性,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实践中进行校本实施。20xx年,我校合并了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目前拥有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囊括了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由于办学规模齐全,学校有整体的办学思路,因而我们可以用大课程视野来审视基础教育,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可以一以贯之,不搞急功近利的“短视教育”。于是我们想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从小学到高中系统构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然后整体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而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途径。
20xx年,我校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申报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统构建与实施的研究》,课题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后,为了更好开展课题研究,学校联合了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长沙市十一中、长沙市三十七中、仰天湖小学和黄兴小学,组建课题实验学校,共同致力于本课题研究。
(二)研究意义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系统构建,可以拓展研究者的视野,更好的贯彻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使之更具有操作性。总之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开发和校本实施,对于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本课题的实施提供政策支持,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又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策略;
2、系统论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3、当代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心理学基础;
4、现代课程论的研究成果是本课题的理论基础。
三、课题概念界定
本课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是经国务院同意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3-9年级和普通高中阶段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实际的社会情景,直接参与并亲历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设置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强化课堂、学校与生活、社会的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增强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重要举措。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本课题中的“系统构建”是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按照“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空间拓展和方式融合”的指导思想进行整合设计,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从而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有系统性、层次性、丰富性。
“横向沟通”是指学校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时要把握好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共同价值追求;要注意各领域之间的渗透和延伸,开发不同领域之间交叉、整合的课程内容;要在每个主题活动内容的组织过程中,充分挖掘每个主题中所蕴涵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自我因素,要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活动方式,达到各指定领域之间的整合。
可行性实践报告4
20xx年7月,校团委组织所有二级院系以班级营队为单位参加20xx年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理学院响应校团委号召,由84140201班部分同学组建 “七月骄阳”实践营队,开展以“调查大学生暑期工作可行性”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工作目标与思路
1.工作目标
通过走访社会商家和在校大学生,了解双方的意向,通过分析数据和信息,得出大学生暑期工作的可行性分析结果,为想在暑期工作的同学提供信息和有针对性建议。
2.工作思路
以两种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表为基础,由营队队员通过独立走访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完成最终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就具体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暑期工作建议。
以《大学生假期工作社会意向调查表》《大学生假期工作意向调查表》为基础,营队队员通过走访沈阳中街的商铺和在校的大学生,调查他们对于在校大学生暑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获取相关的数据资料。
在完成数据的收集工作后,营队队员就调查表和走访过程中获取的信息进行了汇总,然后对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再就数据反映的情况进行分析。
在完成数据分析后,我们将用人单位和学生两方面的信息对比处理,得出了最终结论,针对不同工作目的的学生,给予不同工作方向的建议。最终完成《大学生暑期工作可行性分析报告》。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1.数据的获取
(1)对社会商家的调查。通过走访沈阳市中街购物街的部分商铺,不仅请他们完成我们的《大学生假期工作社会意向调查表》上的相关问题,还口头询问了他们对于在校大学生暑期工作的意见以及建议。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有明确的目的,对于不同的行业我们提出了不同的比较有针对性的问题,通过不同行业不同商铺的调查,获得尽可能全面的信息。
(2)对在校学生的调查。通过走访在校的大学生,在请他们完成《大学生假期工作意向调查表》的前提下,询问了他们对于暑期工作的看法和要求,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我们重点调查了他们工作的目的和希望的工作方式以及工作类型,力求数据能尽可能真实地反映他们的想法。
主要做法是:第一,将所有的队员分组,各组分配不同的任务,调查不同的行业;第二,在请受访者完成调查表的同时还与受访者进行一定的交流,询问相关情况,并做好文字记录和影像记录;第三,走访一定数量的商家后碰头,交流走访的经验和获得的信息。
2数据的分析
在完成数据的收集工作后,营队队员就调查表和走访过程中获取的信息进行了汇总,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剔除一些没有用的或者重复的信息,将所有数据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了分类,如“行业”“经营规模” 等,再就数据反映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主要做法:一是分组讨论,以调查时的分组为单位,讨论分析自己所获得的信息;二是信息交换,在完成小组讨论后,各组间相互交换信息;三是信息汇总,最后将所有得出的结论汇总处理,完成分析报告。
3.结论的得出
在完成数据分析后,我们将用人单位和学生两方面的信息对比处理,就两个问卷相关联的问题,把学生的意见和用人单位的意见进行对比,分析出其中的矛盾或者共同之处,得出最终结论。从而针对有不同工作目的的学生,给予工作方向的建议,并最终完成大学生暑期工作可行性分析报告。
三、工作成效及取得的经验
1.工作成效
在活动的前期准备中,锻炼了队员们活动统筹,策划的能力。在调查过程中,锻炼了队员语言表达,交际的能力,在后期的调查数据分析中,锻炼了队员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的能力。最终通过数据的分析,用结论对有意愿在假期做工作的同学以指导。同时也了解了社会的需要以及自身的不足,使同学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1)锻炼了队员,提高了队员的能力。在活动的前期准备中,锻炼了队员们活动统筹,策划的能力。在调查过程中,锻炼了队员语言表达,交际的能力,在后期的调查数据分析中,锻炼了队员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队员的团队意识,团队协作能力。
(2)给有工作意向的同学以指导。我们建议,同学按照自己的求职要求,选择不同的工作方向。对于家庭条件不是特别优越的同学,我们建议在选择假期工作时,着重考虑经济收益,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定的经济收人,用以解决自己的日常花费。建议工作方向为家教,婚庆活动会场布置等收入较高的工作,但是应聘者得有吃苦的准备。而对于家庭条件不错的,只是想打发自己无聊时间的.同学,我们建议的工作方向为商场促销,工作时间固定,收人不错,而且工作相对轻松,环境比较优越。而对于想在工作中获得很好锻炼,最大范围提高自己能力,为以后毕业求职做准备的同学,我们的建议是尽可能多的参加不同性质的工作,多接触社会和不同类型的人。建议工作单位是调查公司,通过给公司的客户做社会调查,接触社会不同层面的人,了解不同的事情,在调查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通过自己的调查数据,可以对社会某些问题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对能力的提高和见解的深入很有帮助。
(3)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社会上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假期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好找,原因在于时间短,工作经验不足。同时相当多的工作,其工作量很大,不少学生不能吃苦。工资待遇低,影响工作积极性。了解了社会的需要以及自身的不足,使同学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2.主要体会
通过学习之余的锻炼,可以获得一定的工作认识和工作经验,为毕业求职做好准备。20xx年,我们的职场注定是充满竞争的。面对着众多的机遇与挑战,面对着众多的求职人员,面对着众多面试考官审视的目光,为了让我们从容面对这些,我们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增长自己的能力,让我们在未来的就业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未来一定属于我们,因为我们有着殷勤的努力与不懈的奋斗!
【可行性实践报告】相关文章:
实践的报告11-08
it实践报告08-22
实践的报告09-03
实践报告05-20
社会实践实践报告10-09
暑期实践支教的实践报告09-21
大学劳动实践报告,大学劳动实践报告08-26
湖南青马在线培训实践报告_实践报告06-03
社会实践报告 服装实践报告范文11-13
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