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开题报告
- 相关推荐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践开题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践开题报告1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人,而体育教育在这其中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完整的人格。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深感责任重大,我在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经验,来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一、更新教学观念,适应时代要求
在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过于注重身体的训练和成绩的达标,忽视培养学生的品德,致使学生的容易形成孤独的性格。在此背景下,广大体育教师要进行深入思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融合起来,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时代要求,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品德。小学生具有模仿性强、对新事物好奇的特点,其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成熟,也不具有独立性和拼搏精神。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育人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教学之中,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他们形成独立、健康的人格。
如,在课堂训练开始前,笔者会讲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和教学难点及注意事项,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进行有目的地训练;在队列训练中,笔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和严守纪律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身体的协调能力,使其在队列行进中达到动作准确的标准;在场地器材摆放的过程中,笔者会讲述这些器材的使用原理,有意识的组织学生养护教学器材和场地,从而培养他们热爱集体财产、爱护公物的意识。通过以上几种方式,笔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实际教学中,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他们在长大后能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
二、进行趣味训练,提高身体素质
新课改后,小学体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很少顾及他们的动作是否标准,导致传统教学中的技能训练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就会使其很容易出现伤病,最终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应当依据强度适宜、难度适中的原则开展科学训练,改造一些训练方法和模式,帮助学生拓展运动技能,培养他们形成拼搏、顽强的运动作风,使其在面对困难的环境时能够战胜困难,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学生在体育训练中要积极地配合体育教师,努力把技术动作做的标准,避免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不必要的`伤病,提高身体的敏捷性和协调性,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
如,在上课前,笔者会带领先到场地的学生打扫和检查训练场地,排除里面的安全隐患,使他们树立安全观念,同时会向其灌输安全第一的意识,指导他们学会急救方法、了解一般运动损伤的处理流程。在“30米跑”的教学中,笔者还会设计一些跟生活紧密相连的活动来代替枯燥无味的训练,像采取变换跑的方式,让学生采用各种姿势的起跑、折返跑、障碍跑、S线跑等方式,这显著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其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玩耍、在训练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同时,笔者还会纠正学生在训练中容易出现伤病的错误姿势,减少他们出现伤病的概率。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既树立了安全意识,又学会了如何避免伤病,还能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
三、开展团体活动,提高协同意识
现代的孩子们大多都是家庭独生子女,缺乏和同龄人的互相交流。升入小学后,家长比较重视学习成绩、忽视培养学生的性格,导致一部分学生缺乏集体意识。目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团队活动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这一方面符合新课改的改革精神,另一方面也能促进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一项研究数据表明,经常参加团体活动的学生,其性格都较为开朗、活泼,具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拥有很强的社会成员意识。而体育活动在培养小学生团队意识方面,拥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体育活动是培养其协同意识的主战场。
如,笔者在体育课上设计了“托起明天”的这一趣味活动:大球两个、一组5名学生按身高分别托住大球。笔者发令后,学生托住大球迅速向前奔跑,中途球不得落地,以最后一人最先通过终点者为胜。还有就是“推动火箭”这一活动,每个小组有12人,协商分工,有的扶住“火箭”,有的推动滑板,有的准备在循环往返地搬运轨道开路和铺路,以火箭尾部最先到达终点为准。同时,学生们在上体育课前也会亲手编制一些趣味项目——“跳圈接力”“巧射足球”等,共同创建体育游戏,将趣味性、游戏性和运动性结合在一起,动作易于学习,还能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笔者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其身体协调能力,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而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发展。
四、开展人文教育,灌输体育精神
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身体的同时,还具有塑造他们完整人格的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进行有目的地训练,在促进学生身体发育的同时还应当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能够起到心理“减压阀”的作用。根据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小学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够排解内心的焦虑、抑郁,精力充沛,有利于成长为一名心智健全的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穿插讲述一些伟大体育运动员的故事,使其在困难时能够靠自己的意志来克服,进而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如,在小学运动会中,有的学生参加中长跑比赛会因为体力不支而跌跌撞撞跑到终点,有的学生会因为很难坚持下来想放弃,这时候,笔者和班级的其他同学会在赛道旁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克服掉自己内心的气馁的想法,发扬拼搏精神,越过身体的“极点”,达到最终的目的地。同时,笔者还会为小学生讲述一些奥运故事:在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奋力苦战、连扳三局,最终以31获得女排奥运会冠军,重回世界之巅。那一刻,不管是现场的女排队员还是国内的老百姓,所有人的心都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通过人文教育的方式,学生们可以养成遇到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进而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五、提高自身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深深影响着未成年的小学生,其自身素质的高低也关乎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目前,一部分小学体育教师虽然具有较强的体育教学技能,但是缺乏高水平的人文素质,这就容易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学校应当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其教学思路,使他们积极地创新训练方法,掌握必要的技能知识和创新能力,从而全面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学校要及时了解体育教师的心理动态,尽可能掌握每位教师的详细情况,从细节入手感化他们,使其能够静下心来踏实工作,留住优秀的教师。一位优秀的体育教师应当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广大教师也应当从自身找原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积极与同行教师开展交流丰富自己的眼界,查找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锐意进取,提高自身素质。学校可以以技能比武大赛和公开课为契机,邀请其他单位的教师来开展交流合作,以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有责任心和事业感的教师队伍,切实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
总之,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发育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健康,更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在农垦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研究课题的引导下,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又要培养他们的体育精神,使其能够成长为一名拥有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的人。
参考文献:
[1]吕时珍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xx(03)
[2]陈敏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xx(13)
[3]吕小标论体育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xx(26)
实践开题报告2
课题名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
1、选题依据
我们的课题研究是以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1种立体交互的有机结合研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着10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信息技术中,以信息丰富为特点的网络技术为探究式学习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在这种网上探究式学习中,能培养学生对资源信息的识别、采集、存储、加工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在观察中、在整理中、在协作中、在建构中探索研究新事物,激发学生发现新现象,探索新规律的创新精神。
正是基于以上想法,本课题选取了“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视角,来开展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
2、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设计开发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实践能力。探索并总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2、通过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中,使学生初步掌握从网上获取、分析、加工、利用、表达信息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其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并向其它学科和领域迁移。
3、开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成的校本综合实践课程的多媒体网络课件,形成1批符合中学生认知基础和心理特征的“未来教育”案例,构成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资源库,充分利用全国教育互联网、宽带网、校园网等教学资源库,协作学习。把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探究性学习中体现出来。
4、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发展学生发现、质疑、探索、创新等自主探究能力。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评估指标,其中包括制订和调整学习目标的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材料的能力,自我选择学习方式和调整学习目标的能力,自我选择学习途径的能力,与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的能力,自我及相互评价学习结果的能力,自主处理信息和操作信息工具等能力。通过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探究、利用网络信息的创新能力。
5、在课题实验与研究过程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促进其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形成1支德高为范、业精为师的高素质信息化、研究型的新型教师队伍。
3、研究内容
众所周知,internet 可以作为宝贵的教育信息资源和威力巨大的教学媒体,并且,从80年代后期起,有些发达国家就开始进行利用internet进行教育教学的实验。但是,它必须是以1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为基础的。我校已与互联网相接,且建成了校园网。我们将在全校,充分利用internet的信息资源的丰富性、时空不限性、人机交互性等特点,进行优化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实验研究,该实验研究的重点是利用internet辅助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比如,在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帮助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学习、探究式学习、发布成果激励学生的创造热情、利用网校辅助学习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逐步摸索出1套适合初中学生教育教学特点的,基于internet的现代化、高效率的,能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1代新人的方法和途径。
1。学生运用计算机的技能。
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运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的技能,直接影响到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与能力培养的顺利进行。实验班学生除每周规定的信息技术课外,根据需要还要在业余时间有针对性的安排学习与上机时间,保证其具有较强的信息能力与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自学的技能。
2。辅助课堂教学的情境式课件开发。
教学情境的展示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非常重要,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将设计开发设计出满足课堂教学需要,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情境式教学软件。
3。模型建立式课件开发。
教学模型的展示和联想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大为重要,同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根据知识的交叉性和渗透性要求,开发理综模型建立式课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4。用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软件的利用、开发。
在充分利用网上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再根据能力培养要求,集理化教研组的集体力量,收集大量的有关的素材,制作出适合个别化学习学习软件。
5。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的研究。
充分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开阔眼界,培养灵感,并提供让学生对身边有关理化问题进行讨论,充分发表见解、观点的场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实践,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6。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的探究。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模式,为学生生动主动的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氛围环境。
7。取得有1定影响的1定量的教科研成果。
包括教师论文、理化课件库、实验研究报告、学生的小论文、小发明等等。
4、研究对象
实验年级:初中9年级、高1年级、高2年级、高3年级
实验班级:初中9年级133班、134班、135班、136班、137班、138班、139班、140班、141班、142班
高104—1班、04—2班、04—3班、04—4班
高203—1班、03—2班、03—3班、03—4班
高302—1班、02—2班、02—3班、02—4班
我们选取的研究对象,涉及初中和高中各年龄段的学生。
5、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方法:强调研究过程和行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计划——实施——观察——反思——总结——修订——再实施——再观察——再反思——再总结……”的程序进行,实验螺旋形上升。
经验总结:课题研究的每次实验课,都要经由课前讨论,课间观察和课后评价,由执教教师汇总撰写成个案,中期评估要撰写专题研究文章,结题时写出实验报告。
调查法:依据课题实施的发展情况,有计划和有目的进行若干次书面问卷或口头调查,以积累资料。
观察法:每节实验课,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学习情绪、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等做有重点的观察记录。
测试法:每1单元学习的成绩都要即时进行测试,每学期进行1次延时测验。
以上研究的方法,以行动研究方法为主,辅之以其它方法,具体操作上要根据学科及内容的差异进行搭配,力求保证科学性,避免失真。
实践开题报告3
一、课题的选定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校一直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学生课前从不做预习,即使科任老师布置课前预习内容,学生也不去做,长此下来,课前预习早已成为虚设。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自学能力是实现学生持久学习、终生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也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初中学生在思维发展的上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判断、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基于这一特点,学生预习的过程可以很好的锻炼与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且在交流预习内容的时候,也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初中物理自主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我进行该课题的研究,是为了引导教师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的学,研究物理预习教学的有效方法,总结经验,引导学生真正掌握系统的'、科学的预习方法,养成物理预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课前物理预习的兴趣,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物理自学能力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内容:
1、调查了解学生在物理预习课堂教学中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2、利用初中物理课堂预习教学,总结形成初中物理预习课教学经验,引导学生重视课堂预习方法,养成物理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3、通过教师的实践研讨,交流总结经验,形成有价值的成果。
四、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学生,广泛地了解学生物理预习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形成分析调查报告。
(二)实践研究法:利用物理预习课教学平台和学案训练测试进行实践研究,总结方法,形成经验。
(三)访谈法:通过访谈,结合平时教学和检测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及成绩,更加深入分析学生物理预习存在问题的成因。
(四)统计分析法: 对学生问卷所得数据及对实验班级的前后整体测验成绩统计分析。
五、研究阶段及步骤
准备阶段(20xx年1月-20xx年2月)
1.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了解最新对学生物理预习方法和提高物理预习能力指导的研究情况。
2.设计调查表,然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物理预习课状况及学生存在疑难困惑主要的原因,然后整理好资料。
3.撰写调查报告,分析学生在物理预习方面的现状、原因,确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4、在课题研究的开展过程中,及时记录实施过程和效果。
实施阶段(20xx年3月-20xx年5月)
1.进行课题实践性研究。主要开设课题研究课,整理两篇课堂教学案例,然后进行课题研讨交流,形成初步的成果。
2.对形成的研究结果由教科室成员及理科教研组成员听评课,听取其他教师对预习方法指导的意见和建议。
3.在物理课堂具体的预习学案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物理预习方法的有效指导,并能及时总结形成经验结论,整理好资料。
总结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2.把所有的研究的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档归类整理,装订成册,申请结题。
六、成果展望
1、通过研究,形成有效的符合实际的初中物理预习方法教学模式,并积极推广,促进学生整体物理预习能力的提高。
2、写出物理课堂预习教学案例6个,阶段性报告1份,撰写有质量的论文3篇,完成结题报告1份。
实践开题报告4
一、实践的基本内容
(1)实践内容简介
大学生不能够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缺乏主见,有点随大流,同学们知道要减少聚餐消费,但就是无法将之付之行动,导致里消费结构的不合理。所以学校或组织应加强聚餐消费的控制这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多与同学们交流,让同学们认识到聚餐消费的实质,能够保持一个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做一个健康消费的大学生!
(2)团队(个人)简介xxx
团队成员:xxx、xxx
(3)实践背景
“酒肉穿肠过,感情心中留”。聚餐作为中国人联络感情,交流思想的舞台,在大学生中也逐渐成为一种流行,一种时尚,成为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确,缺乏交往的生活是一种缺陷,聚餐也实实在在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铺下了一座稳固的桥梁。当大学生们频繁穿梭于各种聚会,无论是同学过生日,还是得了奖学金,或者比赛获得名次、短文被报刊发表甚至为竞选学生干部也成为请客聚餐的`一种理由时,聚餐已经偏离了交流情感的原始目的,逐渐变成了一种攀比风、享乐风,甚至纯粹的拉帮结派铺路石,这不得不令我们寒心与警惕,也更想去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聚餐的真正看法。
(4)实践的目的与意义
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对聚餐的真正看法,能够更多的了解这一现象,便于以后为同学们服务。
(5)实践活动方式
通过对我们学校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完全是随机的。小组成员对我校8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二、实践阶段安排
问卷调查法:
1、成立调查小组,讨论调查内容、调查范围
2、编制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
3、发放调查问卷,收回调查问卷
4、分析整理问,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研究
5、编写调查报告
(1)活动地点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其他各大高校
(2)活动时间
8月25日—9月30日
(3)活动开展计划
8月25日—8月25日
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在学校周边饭店进行调查
8月27日—8月27日
去北华大学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在北华大学周边饭店进行调查
8月28日—8月28日
去吉林医药学院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在吉林医药学院周边饭店进行调查
8月29日—8月29日
对问卷中所提到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8月30日—9月30日对本次实践进行总结。
三、实践总结
1、实践报告:将活动过程中所有拍摄的照片、数据采集、访谈记录以及问卷调查等进行汇集整理,截止9月30日完成实践报告。
2、社会影响:汇总各媒体新闻报道。
3、活动预期效果:
此次实践活动,是作为调查者的我们了解到了当前在校大学生的聚餐消费很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不合理的聚餐消费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二、感染了社会上一些不良的风气
三、聚餐饮酒后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总的原因还是大学生不能够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缺乏主见,有点随大流,同学们知道要减少聚餐消费,但就是无法将之付之行动,导致里消费结构的不合理。所以学校或组织应加强聚餐消费的控制这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多与同学们交流,让同学们认识到聚餐消费的实质,能够保持一个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做一个健康消费的大学生!
实践开题报告5
课题名称: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特点及方法研究
课题编号:GHKT201506
主持人:徐萍
主持人单位:汉滨区大竹园初中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国内现状:我国当代教育界十分重视对课堂导入这一环节的研究,在理论建设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如刘如正:《中学语文教学论》、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郑桂华的《语文有效教学》等等,这些著作从不同层面对语文课堂导入的科学性进行了诠释,有很强的理论指导价值。此外,教育类期刊上有广大一线教师的实践总结,他们在课堂中提炼出有效的心得体会,也很好地促进了语文课堂导入的良性发展。
存在弊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材编排的内容比较多,容量大和教学课时紧张,很多老师对导入环节都是简单化处理,甚至认为导语是可有可无的,老师一走上讲台就是"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某课"。有的老师连这句简单的话语也省略了,走进课堂,就让学生翻开书开始上课。本应精彩的导入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失去了光彩。 研究意义:研究语文课堂导入的现状,探究其中存在的优缺点,将会有效地推动语文课堂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导入是一门艺术。精彩的开场,生动的开课,都能迅速消除学生心理杂念,既能使学生情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又可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构建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使师生共同进入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达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成功的导入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课题研究目标
1、如何让语文教学导语很好的融入课堂当中
2、怎样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导入语,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能够引人入胜
三、课题研究思路
本课题预定研究:分为方案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和结题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方案准备阶段(20xx年09月-20xx年11月):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实施计划,做好开题论证。
2、选定调查对象(学生),制作调查问卷,了解七年级一班和二班学生对目前语文课堂导入的满意程度及想法建议。
3、确立研究目标:
①语文课堂导入设计的原则。
②语文课堂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③语文课堂导入设计的特点。
④语文课堂导入设计的方法。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要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认真研读课例,整理得出相关课例中关于课堂导入的内容及有关评价。
第二、深入课堂,揣摩一线教师的'课堂导入环节的成功之处与不尽合理的细节,并形成文字材料。
第三、课堂实践,用不同的导入方式进行同一篇目的课堂教学,总结成败得失。
第四、实施问卷调查及访谈,对教学导入设计实施调查,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对实践研究进行全面总结。
第五、重新深入课堂,用精心设计的导入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体验反思其成败得失。 第六、以课后反思的形式随时记录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阅相关教育文献资料,并解决这些问题。
在解决问题中所采用的方法
第一、认真阅读研究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掌握新课标对语文学科的定性。 第二、阅读相关书籍,研究以往案例的得失,指导自己的教学。
第三、把教学内容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
第四、鼓励学生发现客观世界中的语文因素,亲身体验通过学习历史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
第五、创设合理问题情境,采用恰当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六、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触类旁通。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01月)
1、根据查阅的资料设计出不同要求、不同类型的课题导入。
2、及时进行"同课异构"的导入设计,将精心设计的导入案例运用到实际学中。
3、对实际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反应做出反馈总结。
4、及时写教育教学随笔,教学反思。
5、及时补充纠正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
第四阶段:结题阶段。(20xx年02月——20xx年03月)
1、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研究过程做归纳总结。
2、整理研究资料,系统归纳。
(1)20xx年06月——20xx年12月分阶段完成理论探讨和实践总结,以论文、教学案例、教学随笔、课堂设计等方式呈现阶段研究成果。
(2)20xx年03月,以结题报告方式呈现最后研究成果。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方法:
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在逻辑语言上的升华提炼而成的。是形象化的优美语言。教师运用这种情感化的语言去讲课,能够极大的唤醒学生的感情。采用以下的方法。 运用教具导入法、描摹景物导入法、提问问题导入法、介绍作者导入法、新旧联系导入法、剖析标题导入法、联系实际导入法、故事诱导导入法、激情
感染导入法。
五、小组成员及分工
徐萍:全面负责课题组的研究工作,负责撰写方案设计、问卷调查、中期报告、及多种形式的研究成果、结题报告等。
袁宝玉:负责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组织策划课题研究的整体思路。
李应斗:负责提供后勤服务,组织和主持课题组集体研究活动。
蒋玉洁:负责运用教具导入法、描摹景物导入法、提问问题导入法课堂导入特点及方法的研究,设计特色导入方案,开展课堂实验,进行个案分析,撰写论文、随笔等。 张美玲:负责介绍作者导入法、新旧联系导入法、剖析标题导入法课堂导入特点及方法的研究,设计特色导入方案,开展课堂实验,进行个案分析,撰写论文、随笔等。 郁会涛:负责联系实际导入法、故事诱导导入法、激情感染导入法课堂导入特点及方法的研究,设计特色导入方案,开展课堂实验,进行个案分析,撰写论文、随笔等。 唐弟敏:负责提供理论资料,问卷调查,管理课题档案。
六、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技术性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形成较系统的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导入方法和模式。
2、成果呈现方式:研究中各负责人写出的相关论文、反思随笔、导入设计、案例等。
实践开题报告6
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使用价值:
选题背景:在当代社会,礼制遭受到了重创,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和现代化情结的冲动中,人们似乎曾想完全抛开礼制习惯,然而,融进民族血液的思维传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立即洗去,转而全盘接受一种新的道德思维习惯。
研究意义及实用价值:礼法是礼制与法律相结合的概念,融入哲学家的思想、法学家的`智慧与政治家的实践。在教化引导功能上,礼制是德治梦想的具体化,通过礼仪定式与礼制规范塑造人们的行为与思想。礼是构造人羞耻之心的工具,有了羞耻之心,人就学会了自我检讨,反躬自问,改变行为。我们的探究活动通过对周代礼仪制度的学习、探索,来体会情景、情理对于反思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学习资源:
《“三礼”之谜》(《仪礼》、《周礼》、《礼记》)谢芳林 著 四川教育出版社 《礼不远人》 李宝臣 著 中华书局
主要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
主要任务:全面调查周代的各种礼仪,搜集资料,制作演示文稿。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周代传统礼仪怎样影响古人的生活,认真思考古代礼仪对于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启示。
分工:林志贵制作演示文稿,搜集图片;颉兵兵、王琳、董利军查找各种图书及网络资料;颉兵兵负责活动记录;王艺晖整合资料,完成综合活动时间报告。
进度安排:
第3~4周:开题;
第5~6周:查找各类资料;
第7周:结题。
课题提纲:
一、吉礼:事鬼敬神的方式、阴阳五行之说、祭天、傩文化。
二、嘉礼:天子登基、君臣之礼和称谓、婚礼。
三、宾礼:跪拜礼、名号称谓习惯、宗法官制、饮食之礼。
四、军礼:天子阅兵仪式、出征仪式。
五、凶礼:丧礼的一般程序、棺梓制度、“丁忧”期间的礼俗。
创新设想:
分析周代礼仪现代生活的联系,对现代人的影响。探索周代礼仪的具体程序。
实践开题报告7
一、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一)研究背景
1、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是衡量学生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尺码,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可是,许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一筹莫展,无从下手。这固然有言之无物的原因,但也受言之无序的困扰。因为每单元进行一次作文训练间隔时间长,学生练笔次数少,容易发生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脱节,弄成讲课是讲课,作文是作文两张皮的情况。为了弥补这种缺乏,我们应在阅读教学的同时,针对所学的课文进行小练笔笔。
2、《小学语文新课程规范》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习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3、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推荐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发明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言的文字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干“薄发”。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积累和运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积累是运用的基础和前提,运用是积累的目的`和归宿。没有积累,运用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4、二00八年九月份,学校教导处在全校3-5年级中开展了“学生语文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和“教师习作教学问卷调查”活动。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54.5%的学生在习作课上没有主动发言的习惯,38.5%的学生对习作不感兴趣,68.3%的学生平时缺乏认真仔细观察的习惯;54%的学生没有经常主动坚持记读书笔记;在平时学习中,当自身看到、听到或想到的事情,会主动写下来的学生仅占31.3%;在习作(包括写片段习作)完成后,没有修改自身习作的习惯的占39.9%,不会修改自身习作的学生占49.1%。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了学生的习作已经陷入了困境。
从教师习作教学问卷调查可以看出:50%的教师不喜欢习作教学,85.7%的教师对学生的习作不够满意,对教材中习作题目满意的仅占28.6%,没有经常引导学生观察的教师占57.1%,喜欢习作的学生仅占35.7%,指导学生习作语言方面困难最大的占了71.4%。从这个调查结果也看出,教师的习作教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境。
怎样改变教师怕教习作,学生怕写习作的现状,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呢?我们认为教师必需改变保守的习作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和兴趣,让习作教学面向学生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不拘形式地表达;要让学生感到习作既是练习,又是生活的需要;要让学生树立习作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习作是我手写我心”的观念。我们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和讨论,提出了“指导学生开展小练笔的战略方法研究”的课题,此课题具有很强的实际研究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目的
1、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就是根据教材特点,以课文内容作为写作素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发明的依据,让学生和时进行模仿和发明性运用练习,让学生就语言的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生写作训练得到的知识和相关能力有机融合于课文教学之中,做到学写结合,相得益彰。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在新课程的课堂学习中,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在让学生理解了课文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之后,通过仿写实践,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2、通过开展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师的习作教学观念,改革作文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的界定
(1)关键词之一“ 阅读教学”。指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和识字、听话、说话、作文教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作用。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2)关键词之二“随文练笔”。所谓“随文练笔”即紧紧跟随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训练。它就文取材,把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它是阅读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
三、课题实施的方法与措施
1、读写结合、尝试运用——仿写
现行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把最精彩的句子或段落积累起来,让学生反复诵读,在品味好词佳句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开展小练笔,仿写“佳句”,从中体味到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出表达方法的真谛,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1)典型句式的迁移练笔。
(2)典型构段方式的迁移练笔。
(3)典型写作方法的迁移练笔。
2、拓展情节、填补空白——扩写
(1)看课文插图开展“小练笔”。
实践开题报告8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心理品质教育,法律常识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的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网络的开放性,即时性,虚拟性正是符合了初中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和追求时尚的心理,一方面网络拓宽了学生获取有效知识的途径,对中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网络也给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思想政治课应努力实现其所应担负的教育功能,运用网络,用好网络,让学生通过网络吸取各种营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政治教师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需要,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在实践中探索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相关方面,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网络环境是指以计算机为工具,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及其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所创造的教学环境,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是把教室扩展到局域网(校园网)和互联网上,是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到教学中的一种教学形式和方法。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网络环境下初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研究精神,让学生通过自己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并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处理信息能力的一种尝试和实践。
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国际互联网,局域网,校园网等丰富的网上资源,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思想政治课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目前,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至于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来开展思想政治课的探究性学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需要我们认真实验和研究。
二,理论论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即“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要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如何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结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经过实践与探索,本课题将达到以下目标:
构建一个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平台。网络存在着信息多,杂等问题,通过研究利用网络优势,建立道德,法律,心理,国情……等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相适应的主题网站。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开展探究型学习。让学生根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自己选题,加工,探究,得出结论。网络是一把双韧剑,另一方面有负面的有害的影响,作为政治教师如何加强指导和引导,显得更加重要,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措施。思想政治课除了要探索和培养学生正确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创造信息能力,发展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外;还应侧重于思想品德的教育,知识的提高与情感,价值观相联系,体现思想政治课特点是对学生品德的要求如何转化为行为,探究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对学生情感,品德,价值观的教育。
(三),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在网络环境下初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性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网络环境下探究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的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网络环境下探究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处理好接受性学习,探究型学习,体验性学习的关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四,完成条件分析
1,教育部20xx年下达了关于中小学校园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校园网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地应用,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还将促进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的转变。
2,”数字长宁“的大环境以及我区各中学校园网相继建成。
3,课题组成员均已接受了”未来教育“的培训,对计算机的操作都非常熟练。
4,课题组成员都是思想政治课教学骨干,热爱教育事业,积极参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他们勇于实践,富有探索精神。
组长:沙丽娟
副组长:赵惠勤
成员:曹雪梅 孙玲 张擘 徐恬文 薛智颖 吕海婴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进行,严格操作过程,不断积累资料,调控研究方向。
调查研究法:主要通过问卷,观察,访问等形式,了解中学思想政治课运用网络技术的现状,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学生的认知水平,运用能力,学习兴趣等问题,为本课题针对性地开展研究作准备。
行动实验法:通过研究课堂教学,探讨网络环境下初中思想政治课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结构,在掌握已有软件的基础上,研制部分教学软件。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积极探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教师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
文献研究法:关注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崭新成果与发展动态,研究学习网络环境下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特征,创建信息技术课程的新模式。
六,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xx.5——8)
成立课题小组,写开题报告
搜集相关资料,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能力水平(计算机操作,上网时间)
2,实施阶段(20xx.8——20xx.7)
结合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确立研究专题
师生共同实践,建立主题网站,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实践:
(1)建立初中各年级的主题网站
(2)探索初中思想政治课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3)探索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关系
(4)探索网络环境下初中思想政治课学生进行探究型学习的教学策略
(5)探索网络环境下初中思想政治课加强对学生情感,品德,价值观的教育的教学策略。
(6)探索网络环境下初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的评价
3,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20xx.8——12)
最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七,成果形式:
(1)实验研究报告
(2)相关课件和论文
(3)校园网上的主题网站
八,主要参考文献:
上海市中学思想政治课面向二十一世纪行动纲领
王奕标:《现代教育技术与探究性学习的整合研究》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
王升:《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胡军荀:《试论网络的优缺点及其对探究性学习的支持作用》
崔允淳,钟启泉等主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式)解读》
实践开题报告9
一、课题的提出
家训又称庭训、庭诰、家诫、家范等,是父家祖辈诫示子孙后代用以规范家人行为、处理家庭事务的一种言行准则,是父权与族权的重要表达形式。
在历史中,家训因其具有较为现实的指导意义而存在;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家训背后发现其闪光点,虽历经时间的磨砺但并不褪色。家训因其在道德方面起的独特的作用,在时代的变迁中保持着其生命力。现代经济社会的急速发展,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然而经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文化和道德的发展。在我们今天探讨传统家训中科学的教育理念时候,对于精神文化或者是道德教育来说,应该也是时代的追问。
为此,我们本着新道德教育观生活化、体验性的道德教育理念,提出“我国古代家训与现代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实验研究。
通过分析家训产生的原因、形式和内容,借鉴家训中的优良教育理念对于我国现代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研究传统家训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意义,对于创立具有新时代精神的中国家庭教育内容,发挥其伦理教化与维护社会稳定等功能,古为今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传统家训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的体现,对道德意识、伦理观念的灌输和培养有借鉴意义。家训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一)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加强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身示范的作用。
家庭环境是人们最早的最直接的生活环境。人的社会化一般是从家庭环境中开始的,人的自我意识首先是在家庭环境中萌发和形成的。可以说,家庭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都有特别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就是“境教”。
今天对于各个年龄的孩童,我们有数不清的教材。我们似乎没有必要自己花时间为孩童写一些“家训”。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每一篇“训”,每一句能保留下来的言语,都是作“训”的人的反映。在为子孙作“训”的'时候,应该是把自身的人格魅力贯穿其中的。像曾国藩的《诫子书》实际上已经是这位文正公的遗言了,把自己一生为人向、兄弟子孙垂范,这才是我们应该加以发扬的。做好自己,为子孙做模范,比任何教材和教育手段都要有效。
(二)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家庭教育训儿有道。
传统教训中的“孝亲敬长,睦亲齐家”在今天仍有时代意义。“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作为对《周易》开篇的重要的解释,讲述了万物应该有其运行的自然秩序。历代君王都践行儒家的“以孝治天下”的信条,儿子在家不能随便和父母、长辈顶嘴,在社会上更不能随便越位不尊敬上司。现在小家庭单位的出现代替了原来的家族式的大家庭,在道德、传统权威的教育上有不可避免的缺失。现今,因为独生子女问题,父母祖辈普遍过分溺爱孩子,父母只从经济上满足孩子的生活需要,忽略对他(她)的做人教育;过于宠爱,不懂艰苦,不能遭受挫折,个人意识过强,自我中心强烈。
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是父母,父母的作用无可替代。父母从生活细节上入手遵循循序渐进式教育,从小就教育孩子立志高远、勤奋学习,孩子对自己的人生才能有明确的目标和奋斗的动力,这在早期教育中非常重要。
(三)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学生养成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的生活习惯。
“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一个人生活中奉行节俭,则其物质欲望就少,精神生活会变得充实。一味追求生活上的奢侈享受,经济条件不容许时,有可能会做出违法的事情或者造成心理畸形。正因为此,宋代家训作者将节俭视为做人的美德。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本课题的研究基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素质教育思想及新课程理念,从以下三点加以呈现:
(1)回归学生道德生成的基本规律;
(2)回归学生的生命本质;
(3)回归为学生学会做人而奠基。
四、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家训产生的原因;
(2)家训的内容和形式;
(3)家训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意义。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了解我国古代家训文化的深刻内涵,探讨古代家训文化的现代德育价值,认识家训文化对现代家庭德育的特殊作用。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人文精神,让学生从庸俗走向高尚,从知识学习走向精神教化。
(三)探讨现代家庭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构建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体系。
六、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1.教育调查法;
2.行动研究法;
3.案例研究法。
(二)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做好课题组成员分工,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并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搜集相关的参考资料,为实验研究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开展方案设计,进行专题讨论、调查,通过开展“古代家训”的征文与演讲比赛,利用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亲情节日举办主题活动,净化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自觉践行家训文化。
第三阶段:深化研究阶段。举办阶段性成果展示会和交流总结会等,扩大课题研究成果。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课题组成员对各类材料进行系统整理、分析、总结,撰写研究论文,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存入我校教育科研档案,同时评选和表彰优秀教师和学生,并将研究的成果材料报送上级,申请专家组进行结题鉴定。
实践开题报告10
课题研究目标:
1.中小学生在校的实验活动与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存在怎样的关系?
2.同我所进行的“八五”重点课题“学生实验能力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目前中小学生的实验能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科学(理、化、生)课程的实践能力是否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3.探讨中小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方法。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那么,什么是实践能力呢?
一、关于实践能力的定义
目前,关于实践能力尚无统一的定义。从字面上理解,实践能力应为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
实践能力可以定义为: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不从解决问题角度来讲,可以将实践能力定义为:个体完成实际任务的能力。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就是将所学知识特别是以间接方式获得的知识,如书本知识或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实际任务。一方面,相对学生主体而言,要么实际情况是学生未曾遇到过的,要么实际问题或任务是学生未曾遇到过的,或者是完全未曾经历,或者是部分未曾经历,总之相对学生有新的成分。另一方面,对学生经历过的事情,在完成质量和完成效率有提高。实践能力的高低可以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通过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体现。学以致用是实践能力的核心。
二、实践能力的结构
实践能力由哪些要素构成呢?有研究认为,实践能力有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因素、专项实践能力因素和情境实践能力因素。
实践动机是指由实践目标或实践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者内部动力。一般实践能力因素包括个体在实践中的基本生理和心理机能,它不指向解决具体问题,但影响个体问题解决的效果,构成个体实践能力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专项实践能力因素指个体在解决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专项技能。情境实践能力因素是指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实践者根据自身能力和具体情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恰当地决定行动路线并付诸实现的能力要素。
另有学者研究得出实践能力包括三大要素: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情境实践能力。
三、实践活动、实践能力的类别
始于20xx年的中小学第8次课程改革,设置了综合课程如科学课、艺术课、综合实践课,增加了探究性实验和研究性学习内容,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1]
四、实践能力的评价
实践能力发展具有实践性、情境性、综合性和外显性等特征。因此,“它很难用试卷考试衡量高低,只能通过实践活动表现来评价。”[15]有学者做了“考核物理实验能力的笔试与操作考试的比较”研究。得出结论:高度一致地反映了操作考试与笔试不显著相关,不能用笔试代替操作考试。该学者分析,实验笔试与操作考试不显著相关,主要是因为它的不同质。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可作如下对比分析。
实践能力的评价,要根据实践能力发展的.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创造性地完成一定的任务或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评定现有的实践能力。根据实践能力的结构,实践能力评价只能通过对专项实践能力评价来反映。如果在实验室的环境里,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科学性问题,可以评定学生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实践能力。
五、实施方案
本课题的研究,必须经过测量和评价两个阶段。测量为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在测量阶段要获得被评价对象的相应学科参加实验活动的经历和目前所具备的科学实践能力。
我们假设学生参与实验活动的多寡与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强弱是正相关的;同“八五”重点课题“学生实验能力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学生的实验能力应有所提高;学生现有科学(理、化、生)课程的实践能力已经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在评价阶段,我们要根据测量的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得出我们的假设为真还是为假的结论。
实践开题报告11
由盱眙县官滩中心幼儿园申报的“民间游戏应用于幼儿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经盱眙县教育学会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盱眙县教育学会批准,被确立为20xx年度盱眙县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现根据盱眙县教育学会的要求,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准备正式开展研究工作,请各位领导和专家予以审议指导。
本课题开题出席对象为盱眙县教科室各位领导专家和我们向化片各姐妹园的各位教科室主任,欢迎各位的光临指导。本次活动共分两个个议程:
第一个议程是课题主要负责人宋艳老师对主课题的介绍。 非常欢迎各位的光临指导,特别是对教科室专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跟大家作汇报。 第一个方面:谈谈我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民间游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创造的智慧。它集运动、幽默、智慧于一身,是我国传统优秀的民间文化。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纲要》中也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交流,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游戏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幼儿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他们成长、学习和发展的一种有价值的活动。新《纲要》也对幼儿游戏提出了新的要求,游戏是
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发展幼儿的多种能力,寓教于乐。但广大幼儿教师由于时间、精力和水平的限制苦于编游戏难,而现有的游戏又大多内容单调不能适应现代幼儿发展的需要。而经济实惠、简便易行的民间游戏正是这一空白的填补者。丰富、更新游戏内容,节省幼儿园的'支出与家长的经济负担,同时为教师选编游戏提供丰富的材料。
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不受时间、场地、人数、材料的限制,具有多样性、随意性、竞争性、科学性和较强的娱乐性,能增强幼儿的体力、开发智力、培养合作意识、丰富幼儿生活,还能培养幼儿的机智、勇敢、坚韧、顽强等优秀品质。
民间游戏这一民族奇葩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我们研究它就是要对民间游戏进行开发、改编挖掘它的教育娱乐潜能,让它继续为幼儿教育服务。我园地处江南太湖之滨,江南水乡的优秀传统人文环境,给予我们幼儿教育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人文资源。而民间游戏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值得从事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开发与利用。
二、概念界定和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概念界定
1.民间游戏: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喜闻乐见的活动,反映中华民族共有的、习尚的行为、思维、感情和交流模式的游戏活动。
2.幼儿民间游戏:是由劳动人民改编的、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乐于被儿童所接受的、富有浓厚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儿童游戏活动。
3.课题的界定:《民间游戏 实践研究》,就是在对幼儿民间游戏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以游戏理论为指导,对幼儿
民间游戏进行搜集、整理分类、改编与创新,并对幼儿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游戏理论。皮亚杰开拓了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考察儿童游戏的新途径,他强调活动的重要性,强调儿童游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结构,强调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这些理论对我们研究幼儿民间游戏有很大启发。
2. 陈鹤琴教育思想理论的启示:
教育家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以儿童为学习主体的思想及一个“活”字,一个“做”字,使儿童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幼儿民间游戏正是以幼儿为主体,在灵活多变的游戏中动手、动脑、动口,亲自实践,让其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与成长的快乐。
第二个方面介绍: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一、研究目标
1.搜集本地民间游戏,并进行分类改编和创新。
2.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通过民间游戏的应用,促进幼儿在体能、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3.提高教师的素质: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游戏指导水平和教科研素质。
二、研究对象:
小、中、大班全体幼儿。
三、研究内容
1.民间游戏的收集、整理与改编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本地区的民间游戏,整理出适合在幼儿园开展的幼儿民间游戏,通过比对各年龄段发展目标,将整理出的民间游戏写出具体实施的方案,对民间游戏中不适应或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编。了解民间游戏与幼儿民间游戏的特点及
幼儿园中民间活动的多样性和可行性。注重掌握幼儿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充分挖掘幼儿民间游戏的有利性。
2.民间游戏的创新
考虑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在现在幼儿教育上充分的体现,还需要不断变化的实践操作,不断深入探究创新使其发扬光大。
(1)游戏器材的创新
游戏器材的简陋既是民间游戏的一大优点,也是现在开展民间游戏的一大缺点,为吸引幼儿参与民间游戏,我们要从孩子们喜欢新奇的、色彩鲜艳的玩具这一特点出发,尽可能让有关的民间游戏器具富有新意。
同时一些好的民间游戏器材可以开发出各种不同的游戏,如树枝、螺蛳壳、贝壳等。我们可以运用陈鹤琴的“活”玩具思想来使其成为真正受幼儿欢迎的好玩具。
(2)游戏规则、玩法的创新
民间游戏大多使规则游戏,而幼儿玩规则游戏的年龄高峰期在7―11岁,而幼儿园的孩子在7岁一下,如何使其会玩民间游戏,爱玩民间游戏,我们就要从改变其游戏规则开始,从减低难度等角度去思考如动作从简到繁、从低难度到高难度,循序渐进的进行。
(3)游戏童谣的创新
本地区民间童谣具有其独特的韵律与韵味,反映着淮河水乡的乡土人情。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乡土歌谣资源在慢慢地消失。本课题在发现其价值内涵丰富,对幼儿的各发面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发现有些童谣表现的主题低俗已不符合现代的幼儿。对于好玩的民间游戏,为了幼儿能更好的记忆,使游戏和童谣更好的结合,我们尝试着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童谣的创编。
实践开题报告12
我喜欢这样的社会实践,在以后的假期中,我也会继续,这并不是上班,不是去赚钱养家,我需要的,只是经验。
根据×××学校实习生教学情况的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实习领导组到实习学校----xx---xx级教育实习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听实习生讲课与实习学校领导、指导教师进行座谈及征求实习生意见等形式,了解了有关教育实习的基本情况。
1. 在----实习的xx级学生共有16人。
2. 在此期间听了化材学院在初一实习几位同学的讲课,写出教学实习调查表16份。 实习成绩大都是优,良。基本上如实反映了实习生的实际教学水平。
3.海山中学的校领导对这次实习工作非常重视,由专人负责接待安排,保证了这次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意见和建议
1.指导教师普遍认为xx级实习生实习素质多数好于往届。主要表现在:虚心学习,工作认真,遵守纪律,对自己要求严格,能按照指导教师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2. 多数学生热情积极参予教学工作,认真写教案,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上课时态度也很认真,知识面较广,个别实习生教学质量高,效果好,受到中学生的欢迎。实习生还积极参加所属教研室的教学活动,从中吸取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体会。
3. 师专实习生普遍生活朴素,谦虚谨慎,讲课仪表端庄,能深入班级与中学生打成一片,既提高了实习生社会工作能力,又减轻了任课教师的负担。
4. 有的指导教师反映:实习时间太短,应增加实习时间,时间太短许多知识掌握不了,效果也就差了。他们建议实习最好分两段:第一阶段见习,让实习生多听多看;第二阶段实习,让学生多参与教学。这样效果自然会更好指导教师认为,应多培养“一专多能”型的教师,才能适应中学生之需要。.
5.少数实习生普通话不过关,地方方言太重,有的板书不规范,字迹太撩草,说明“三字一话”的训练还要认真抓紧抓好。
三、实习生自己的情况
实习生谈了前段时间的收获、体会,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教育实习工作的意见、建议。
1. 所在学校对实习生都很关心,指派专任教师指导他们的教学实习工作和班主任实习工作,而且要求很严格。试讲、教案等指导教师都严格把关,不达标不通过,体现了高度的责任心,同学们深受感动,从中也学到了老教师们的治学之道。
2. 经过指导教师的辛勤培养,精心指导,多数同学克服了最初的胆怯心理,积极承担辅导或讲课任务,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感到很有收获,初步尝到了甜头,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适应未来的教学环境打下了初步基础。
3. 实习生反映:在大学所学知识,包括教学方式方法等与中学实际脱节现象较普遍,教学内容不能衔接,教学方法不尽相同,因此一开始感到很吃力,对现在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心理状态、学习方法等均不了解,增加了实习工作的难度。建议我校今后应加强对中学实际情况的研究(包括教材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用,中学生思想状态,心理状况的调查等)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4. 有的学生反映,教学实践活动太少,因为学校对他们不放心,不敢将讲主课的任务交给他们,只在最后一周讲两三次课,没有更多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
5. 少数实习生反映:大学所学计算机、化学等实践性知识太少,动手能力差,适应不了中学“多而杂”,“全能型”人才的需要,希望在这方面能多学些知识,以适应客观需求。
实践开题报告13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帮助。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最重要的素质,这已成为共识,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也一直是首位工作,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学德育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只注重“知”而不重视“行”,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知行合一”的教学原则。那么如何实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如何实现学生“知行合一”?将学生的“行”即学生日常的道德行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知”的检验,通过知与行的不断体验、实践、反思、比较帮助学生形成牢固的道德品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
二、研究价值。
第三次全教会指出:要“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客服形式主义倾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载体;校内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实践活动。”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帮助学生建立爱心、同情心、责任心,最大程度的实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三、核心概念界定。
1、德育,一般来说,德育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传习一定的社会意识、
社会规范,形成受教育者一定品德的活动。具体来说,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在教育者实施传导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纪、思想品质的活动。换句话说,德育是教育者教受教育者学习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遵循其行动并予人惠泽的活动。
2、德育的实效性: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德育的实际运作对德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它既指德育的内在效果,即德育能否顺利的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又指德育的外在效益,即通过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3、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社会的思想道德的影响,并通过其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0世纪国际德育理论名著文库,其中包括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的哲学》、约翰威尔逊的《道德教育新论》路易斯拉思斯的《价值与教学》杜威的《道德教育原理》、霍尔和戴维斯的《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彼得斯的《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国内德育研究理论文库包括冯增俊的《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戚万学的《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原理》、袁桂林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 。钟启泉、黄志成的《西方德育原理》郭本禹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发展教育———科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
五、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难点,研究创新点。
(一)中学德育目标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
1、纵向目标:
初中一年级: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和基本行为习惯的继续养成教育。
初中二年级:学生责任意识和责任习惯的养成教育。
初中三年级:是学生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教育。
2、横向目标:
(1)思想政治方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初步具有惜时守信、重视质量、讲求效益、优质服务等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有基本的民主与法制的观念,知法、守法。立志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习,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陈陋习俗。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热爱班级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积极参加劳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
(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具有初步的分辩是非等能力。
(二)研究内容:
初中一年级
1、道德教育
(1)社会公德教育
①注重仪表,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身体清洁、衣服整洁,服装发式要合乎中学生的身份,美观大方,行为端正。
②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讲究文明礼貌,尊敬师长,关爱他人。
③尊重和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爱惜自己的名誉,进而维护民族和国家的尊严,懂得人格和国格的关系。
(2)环境道德教育
了解人与土地、人与水、人与植物、人与动物、人与荒漠的五个方面的关系,进而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情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3)家庭美德教育
①理解父母、体谅父母、关心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
②知道作为家庭的一员,要有家庭责任感。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不乱花钱,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③善于与亲戚、邻里交往,亲戚之间要常来往,遇到人家有事情要主动帮忙。家庭中长幼有序,互相关心,互相宽容,用行动去珍爱家庭,营造和乐融融的家庭气氛。
2、法纪教育
(1)法制教育进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法律常识教育,学习和掌握《国旗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等内容。
(2)纪律教育
学习和掌握《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规、校纪等,并能够落实到行为中。
3、心理健康教育
(1)青春期卫生常识教育
①了解处于青春期初中生的身体发育特点。
②懂得卫生保健的基本常识并能运用。
(2)青春期心理教育
①了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的心理发育特点。
②进行初步的性道德教育。
(3)交往心理教育
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形成学生博爱意识与行为;教会学生正确地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打扮得体、举止文雅;学习各种有利于自身健康发展的社交技能。
(4)拓展教育内容
①进行学习心理的教育,包括智力健康教育、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教育、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的教育等。
②意志教育,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耐挫能力教育。
4、思想教育
(1)世界观教育
进行基本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①知道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是物质的,要尊重客观事实。
②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及其自身有一个系统、理性、科学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
③相信科学,不参加迷信活动。
(2)人生观教育
初一学生已步入少年时期,这时的人生观教育主要是劳动教育。
①知道要靠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②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家务劳动,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劳动素质。
③学生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在实践中体会到劳动光荣。
④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学生从自我卫生服务、自我劳动服务、自我生活服务做起,形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良好习惯,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3)价值观教育
①知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市场经济,仍需要提倡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
②知道个人与集体、与国家的关系。
③初步懂得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标准。
5、政治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
①热爱家乡,对家乡特定的社会地理环境和地域人文氛围有归属意识和亲和意识。
②了解祖国,知道祖国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美德。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③进行时事政治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①知道什么是集体主义。
②培养学生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珍惜和维护集体荣誉的态度和行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①懂得中国走社会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国人民唯一的正确选择。
②教育学生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初中二年级
1、道德教育
(1)社会公德教育
①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和维护公共安全、保护公共安全设施和安全标志,不挪动,不损坏。
②自觉爱护公共财物。
(2)环境道德教育
①了解和掌握一些环境科学基础知识。
②进行环境情感教育,积极倡导保护环境,爱护绿地和动物,积极参加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
(3)家庭美德教育
初二主要是进行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教育。
①知道幸福只有靠劳动去创造,劳动的人才可能是幸福的人。
②知道劳动成果得来不易,理解自己的父辈养育我们的艰难,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③生活上力求节俭朴素,合理消费。不攀比,不追求高消费。
2、法纪教育
(1)法制教育
学习和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教育法》等法律。基本内容,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初中生。初步学会运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
(2)拓展法律教育
让学生适当了解《刑法》、《宪法》、和《教师法》等。此外,在《交通法》、《治安管理条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以及国家或本地区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中,与初中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部分,也要通过认知与实践途径有所涉猎。
3、心理健康教育
(1)青春期心理教育
①主张群体交往,满足发展中的中学生的情感需要。
②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欣赏异性,形成对异性的正确审美观。
③懂得自尊、自爱、自重,遵守性道德。
(2)交往心理教育
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掌握一些交往技巧
①懂得同学之间交往要注意恰当的形体语言和口语表达。
②教育学生与成人交往要走出心理“自卑”的误区。
③教育学生与异性交往时要适度、自然。
4、思想教育
(1)世界观教育
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看待一切事物、历史人物和社会现象。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机结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用于指导实践。
(2)人生观教育
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
②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责任感,而且重视对世界、对人类的责任感。
③进行理想教育。教育学生确立将祖国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现实与发展相结合的理想。
(3)价值观教育
①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社会上的各种消极现象,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②教育学生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5、政治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
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是每个人归属感的需要。
②认识到时代赋予自己的建国兴邦的历史责任,把朴素的故土情、祖国爱上升为更加深邃的情感意识,使之成为一种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道德责任,形成民族责任感、国家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
③知道国防的基本常识。
(2)集体主义教育
主要是培养学生乐群、合作、互助、关心理解他人、同情弱者的集体主义情感。
①关怀、爱护自己所属的班级、学校,具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
②懂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知道集体不仅为个人的智慧、才能、爱好、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为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③学会与他人合作,逐渐在交往中学会认识自己和他人、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从而采取一系列适合集体和他人的行为方式,确认正确的与他人相处的行为准则,并慢慢形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个人优秀的道德品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4)了解团的知识。积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参加团的活动。
初中三年级
1、道德教育
(1)社会公德教育
核心是真诚友爱、礼貌待人,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宽容的性格,不埋怨,不嫉恨,不猜疑别人。教育学生在学校要尊敬老师,虚心接受教师的教育,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
(2)环境道德教育
①恪守保护环境的规范准则,培养学生调查环境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即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技能。
②通过观察和调查获得关于环境问题的直接知识,能够对环境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合理的分析。
③能够制定对当地的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表格。调查当地居民对某一环境问题的反应,能够较合理地取舍、分析调查得到的有关数据,对所调查的环境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④知道每年的一些环保日,如2月2日的世界湿地日,3月22日的世界气象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10月4日的世界动物日,5月31日的世界无烟日等。
(3)家庭美德教育
①知道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保证广大社会成员幸福生活和社会文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家庭关系中,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尊老爱幼是家庭美德的重要表现。作为子女要孝敬父母,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美德。孝敬父母,不仅需要情感,更需要行动。
②懂得邻里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礼让团结,邻里发生了纠纷,要心平气和,主动谦让,得理也让人。
2、法纪教育
(1)法制教育
主要对学生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婚姻法》等方面的教育。还应学习一些《继承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税法》知识,结合《民法通则》及《宪法》相关知识,了解我国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是由宪法和民法、刑法、继承法等法律加以确认和保护的。
(2)拓展法律教育
①了解公民的各种权利及义务。
②初步树立起公民的国家观念。
③学习《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了解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的人身权利受法律特殊保护;
明确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对妇女人身权利予以特殊保护;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歧视侮辱、侵害残疾人。 ④学习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了解制定本的目的是:为了反对和遏制“台 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心理健康教育
(1)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重点对学生进行性道德教育。
①教育学生认识什么是正常的异性友谊,正常友谊应遵循什么准则;什么是异常的关系,应如何控制调节这些关系;在异性交往中如何才能做到互相尊重、自尊自爱等一系列问题。
②指导和运用在对待异性交往中出现的偏差时,可采用的一些方法如淡化法、充实法、迁移法等。
③正确对待手 淫,改正不良习惯。
(2)交往心理教育
①懂得人与人之间交往不会自然而然达到交往的目的,它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付出自己的努力。在交往过程中要以尊重、信任、宽容和谅解的态度与他人相处共事。
②正确对待正常的异性友谊、互帮互助、礼节性交往。
4、思想教育
(1)世界观教育
①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教育学生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尊重事实、尊重科学,不盲目,不弄虚作假,具有科学精神。
②形成一定的思想方法,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2)人生观教育
①教育学生正确面对升学和择业,勇于面对困难与挫折,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②进行革命理想信念教育和人生理想的教育。教育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材,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③确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和态度,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3)价值观教育
树立为别人服务的思想,逐渐去除只愿别人为自己服务而不愿为别人服务的想法和行为。
5、政治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
①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国家命运发展的战略目标教育,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振兴中华的紧迫感。坚定爱祖国,为祖国贡献一切的信念。
②进行时事政治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服从集体决定,遵守集体规则和纪律,主张正义,维护公正的集体主义精神。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
对学生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心内容的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教育。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我国改革开放飞速发展的巨大成就。
(三)研究重点、难点:
1、在应试教育的现状下,大多数学校重学科知识,轻德育教育,特别是道德的实践活动开展较少,忽视学生德、体、美、劳的发展。
2、结合地域性,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的学校德育实践工作的延续性。
3、周边的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影响较大。
4、新的教育法律法规,以及社会不良信息的传播,加深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
(四)研究的创新点: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通过创设情景、课后实践、实践调查等多种方式,提高德育教学的最大实效性。
六、研究方法。
1、调查法:用各种调查方式,如问卷法调查现有评价手段以及实施对学生德育发展的作用,以探索评价手段采用的方式和实施过程的控制。
2、教育实验法: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对实验班采用假设的评价手段,对对照班不采用,比较学生德育发展的差异,以确定实验变量的效应,从而揭示实验现象后的规律。
3、个案研究法:根据学生现状确定追踪个案,对其实施相应评价策略,以确定特殊学生德育评价手段的采用以及有效性。
4、经验总结法:研究人员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经验事实,分析教育现象,得出规律性总结。
实践开题报告14
一、网站整体规划,要做网页的第一步便是做网站的整体规划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网站整体规划是做网页的第一步也是制作网页最关键的一步它决定了你要表答的信息,因此我选择了我选择我最喜爱的服饰来为它做网页。在平时我也对服装的网页比较关心,无论是淘宝网上的衣店还是各种品牌装。这次我是为“易菲”服饰做的网页。
定位网站的CI形象。
“易菲”植根中国文化之精髓,汲取自然禀赋之灵性,形成一个既有浓厚文化底蕴,又有现代自然人文气息的特色品牌。“易”即是容,是包容,是宽容,是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厚德载物,是对人性宽度的一种拓展。“菲”通非,是生机、是个性、是春意盎然、是自强不息,是对人性深度的一种挖掘。“生活如花,自在快乐”是YIFINI易菲的设计理念,倡导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如花儿绽放般美好舒适、自在快乐的生活方式。这也便是我网站的CI形象。
于时间的关系在本次我准备做四张网页:一张主页三张二级页面。分别设计了“时尚首页、时尚衣秀、推荐产品、潮流信息”等四个栏目。在这四张页面中我打算都用淡蓝色做背景颜色来映衬我网页的主打色绿色。
网站的整体风格和创意。
整个网站的创意就在于颜色的搭配,与各种图片的搭配,它们相互辉映,相互衬托。以便达到表现其品牌的和谐之美、自然之美。我踩用淡蓝色和绿色为我网站的主打色主要是因为我的产品特性。在设计上,YIEINI易菲推崇“自然美”,将带表女性气质的花卉和自然元素融入设计之中,充分体现设计师和顾客所追求的一种洒脱、舒适的生活氛围,力求表现悠闲、舒畅、自然的生活情趣。因此我用天空与自然的颜色来表达这张自然之美、和谐之美。
二、网页制作的前期策划与准备,在本阶级主要有两方面的工作。
在做网页我上网收集了许多方面的资料主要是有关网站的布局与服饰品牌方面的资料,我首先进它的企业网站找了一些关于“易菲”服饰的图片主要是一些代言形象还有代表其企业形象的图片。其次我去浏览了许多的网页观察其网页的布局、颜色搭配、栏目、板块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搜集了一些对我有用的资料。在搜索资料最困难的便是动态图片的搜集,动态图片其gif格式的还是好保存,但是要搜集flash动态图片就相对较难了。我用了一天的时间来搜集我的flash都不太成功,不过还搜到了可以换自己图片的代码。在开始时我根本就不知道flash是怎样搜索,不过经过三次像老实询问我终于懂得一些关于代码的搜索。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最关键就是平时对知识的掌握不够,连最基本的资料搜寻都觉得困难。也是我平时不够认真和努力的表现。通过这次的教训在以后我一定会做得更好,争取不范类似错误。
做网页主要用的工具便是Dremweaver、Photoshop、Flash软件。在这些软件我对Dremweaver、Photoshop相对比较熟悉,因为在平时上课是老师带领我们运用过。所以我还可以正常的运用,但是出现的问题还是有很多。有很多不懂如何操作,只有通过在次去看书才能够了解,这也体现了我学习方面的缺点,它是我平时不够认真的具体表现。
三、网页制作,这便进入我该次的主题了具体制作流程如下。
在我打开Dremweaver后第一步便是新建站点,我把我的站点建立在F仪下面。并将我搜集的全部资料都保存在其文件夹中,以便网页制作时可以方便的使用。
设计主页及二级页面。
在主页我设首页制作时,时刻考虑着网页的基本原则:统一,连贯,分割,对比及和谐的原则,内容统一,都是为了主题服务,美容美体,一个网站强调的就是一个整体,只有围绕一个统一的目标所做的设计才是成功的;连贯,页面之间关系连贯,统成一体;每版内容都自成一体,颜色各异,便于浏览;整个网页有动有静,色彩呼应,搭配协调,不呆板,富有生气;颜色各异,但又不同之中又相同,浑然一体。而且制作过程中,不忘以下原则:
简洁实用: 这是非常重要的,网络特殊环境下,尽量以最高效率的方式将用户所要想得到的信息传送给他就是最好的,所以要去掉所有的冗余的东西。使用方便:同第一个是相一致的,满足使用者的要求,网页做得越适合使用,就越显示出其功能美;页面用色协调,布局符合形式美的要求: 布局有条理,充分利用美的形式,是网页富有可欣赏性,提高档次。当然雅俗共赏是人人都追求的。
交互式强: 发挥网络的优势,是每个使用者都参与到其中来,这样的设计才能算成功的设计。这样的网页才算真正的美的设计。每个子页都设有上导航栏,便于浏览和跳转。3个二级网页制作时,使用的是表格,每一个页面都用表格为它布局好,然后在插入图片文字及其他,这样有一定的规划性,体现了连贯统一性,不同的内容根据各自的特色建立了不同的表格,突出各自的.主题,增强了对比性。在做这些网页的时候我就进行了如上所述的方法。但我所以网页的背景颜色及主题颜色都是相同的以便突出我每一个网页都是为凸显我主题而服务。
实现网页间的链接。
我的链接按钮主要有四个“时尚首页、时尚衣秀、推荐产品、潮流信息”它分别链接到我所做的四个网页。链接的过程其实很简单,主要是把要链接的文字选择在选择工具栏的链接按钮最后选择自己要链接的网页单击确定便可以了。
向静太网页插入动态效果。
在这一阶段我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主要是我在主页插入我的flash的时候,开是我将带码粘贴到我的网页上可是在浏览网页的时候flash却不能够显示。最后我向老师的请教后终于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成功的在我的主页插入了flash。而在其它的二级网页我主页插入的是一些gif格式的动态图片。
在做完网站才发现,怎么所有的图片素材并不是在一个文件夹中,而有许多的子文件夹,从网上下载的网页全都是一个网页对应一个文件夹。制作过程中,才发现,原来自己懂的太少了,好多不知道的地方,才赶紧查书,开始的时候只是会建立模版,可不会应用。而对于动态flash的插入我更是问题多多,开始是我对代码基本上是不懂,这就是自己学校上的问题,当真正开始运用的时候在向老师提问。
这只是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其它问题也是类似相同。现在想想,自己所会的东西太少了,现在做的网站只是一些简单的静态的网站,看到了一些知名的网站开发出的网页,不仅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而且页面图文并茂,五彩缤纷,使得网民赞叹不已,流连忘返。从我做的网页来看可以反映出学习的还不够,缺点疏漏。需在加以刻苦钻研及学习,不断开拓视野,增强自己的实践操作技能,为以后能做出出色的网页而努力。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类似动手练习,让我们在实践之中来学习知识。因为我觉得实践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它更能够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增强我们的技术性。
实践开题报告15
一、问题提出
高效课堂不仅仅是教学技术手段的先进,教学技艺的精湛绝伦,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有一个强大的可以和老师进行思维对抗的学生群体,只有两强相遇,才能迸发出耀眼的智慧光华;当懵懂稚嫩学生面对修炼已久的老师时,只能洗耳恭听、强压硬灌,被动接受,毫无对抗;如何让学生思维上快速强大,在课堂上起码有招架之力,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高效课堂思考与实践开题报告。
高一高二的数学教学能否为高三的系统复习建立一个梳理知识的工具和模式,使高三的复习更注重方法和能力的获得,为高三的复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也是每位高三老师最现实的想法?
二、关于高效课堂的思考
(一)高效课堂是一个系统过程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要平台,当教师通过讲授传输信息时,还有两个活动着的舞台:一方面是学生对信息的接受、识辨、再生、储存与输出;另方面是教师根据反馈调节信息的速度、强度、顺序、容量等,社会实践报告《高效课堂思考与实践开题报告》。这两方面组成一个生机勃勃、瞬息万变的世界。高效课堂的创造性就在于能够对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能够对师生活动的全过程实施及时而有效的调控,使系统达到逐步优化的动态平衡。在学生方面关键是学生对信息接收能力的状态,对新知识的辨识能力,新旧知识融合再生条件准备,以及对新知识储存的“内存空间”的储备。所谓创设发现情景、所谓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所谓预设与生成的调控,所谓处理突发事件的教学机智,都只不过是这一动态平衡的小小插曲或微调而已。
要达到或完成高效课堂教学,功夫还主要在课堂外,笔者认为完成一节高效课堂过程有四个基本环节,开学以后,后三个环节循环往复。
远期预习
课前预习
课堂交流
课后反馈
师生的课堂教学交流过程只是一个显性的环节,其他三个隐形环节是实现高效课堂必要条件。学生对课堂与老师交流能否顺利与有效是高效课堂的核心。
(二).远期预习,沙漠中的一点绿
远期预习主要包括:学生假期预习,学生课外课程预习,课外学习,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为接受新知识做好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符合奥苏伯尔,(david ausubel,1918年),“先行组织”把先行组织者定义为:在正式学习之前,以适当的方式介绍的关于主题内容的前导性材料,也可以在学习某一学习材料之后呈现学习材料;它的概括性、抽象性和包摄性水平可以高于或低于学习材料。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预习,联想到治沙中有一种方法叫“井格治沙”,由于沙漠的风很大,首先要把沙围固住不要让风吹动成沙流,就在沙地开井字形小沟槽用埋入草秸,连成一片,再在井字方格中种草或树。数学概念的'先期植入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例如函数预习中,“集合”概念:词典中的含义:集合是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这里的“事物”可以是人,物品,也可以是数学元素。例如:
1、分散的人或事物聚集到一起;使聚集:紧急~。
2、数学名词。一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数学元素:有理数的~。
3、口号等等。集合在数学概念中有好多概念,如集合论: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概念,专门研究集合的理论叫做集合论。康托(cantor, g.f.p.,1845年—1918年,德国数学家先驱)是集合论的创始者,目前集合论的基本思想已经渗透到现代数学的所有领域。
【实践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it实践报告08-22
实践的报告09-03
实践报告05-20
社会实践实践报告10-09
暑期实践支教的实践报告09-21
社会实践报告 服装实践报告范文11-13
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07-15
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07-23
湖南青马在线培训实践报告_实践报告06-03
大学劳动实践报告,大学劳动实践报告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