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说课稿

时间:2022-07-30 13:20:3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解决问题说课稿

  •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解决问题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解决问题说课稿

解决问题说课稿1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编写上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活,强调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乘法意义的感悟。教材中的主题图以学生喜爱的动物出现,目的是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学情分析:

  根据前两节课的学习,二年级学生已经对乘法有了初步认识,并能够初步用乘法解决问题。由于本班学生思维敏捷,愿意和小伙伴交流合作、并且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会根据乘法的'意义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根据《课标》指出的“倡导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我安排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对动物故事非常感兴趣,因此我创设了带学生去动物园看动物,从复习引出新课。 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非常成功,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根据《课标》要求,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所以把本环节分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两步。

  (1)提出问题:

  首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主题图、为提出数学问题做好准备。然后鼓励学生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问题,先让他们和同桌说一说再汇报,这样很好的保护了孩子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很快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一共运多少根木头?”

  (2)解决问题:

  学生有了前两节课的基础,很快列出了第一个问题“一共运多少根木头?”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这时引导学生说出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3分别表示什么?理解2×3的意义。

  接下来让学生们在小组内列出下面两道题的算式并说明理由。然后集体订正。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只有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才能用乘法表示;同时既培养了孩子思维的灵活性;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同学们,运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了动物乐园的实际问题,课本59页《做一做》练习十二的第1、2、3题,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发现图中的的数学信息,并提出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做到了情境的完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很高涨,又潜移默化的渗透了思想教育。

  四、总结延伸、情知共融

  在总结延伸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谈收获,同学们下课后可以继续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解决问题说课稿2

  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解说。

  第一个方面:说课标

  说课标包括说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首先说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课程标准》把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二年级处于第一学段;根据对第一学段“数与代数”的学段目标的研读,下面我对本单元目标进行解读:

  对本单元目标我分别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会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除加(减)问题,掌握分步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解题思路。

  2.数学思考目标 :让学生在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除加(减)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3.问题解决目标:能结合生活实际,将生活中“旅游”素材引入数学知识中, 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解决生活问题中 的作用,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再说内容标准

  (二)内容标准

  在认真研读第一学段内容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单元的内容准标是:

  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问题: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会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问题,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掌握一些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除加(减)问题: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会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除加(减)问题,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掌握一些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第二个方面:说教材

  教材中的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那么,它们是怎样来阐述课程理念的呢?我将从“知识与技能立体整合” “内容结构” “编写特点”“三个方面来进行研说,先来看看知识与技能立体整合

  (一)知识与技能立体整合:

  本套教材内容是由低年级到高年级不断拓展的螺旋式编排。本单元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是学生在掌握加、减、乘、除四种基本数量关系并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面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内容结构

  本单元安排了两个信息窗: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问题、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除加(减)问题。第一个信息窗 呈现的是景区停车场停车的情境,通过问题“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学习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问题;通过问题“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学习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减问题。第二个信息窗 呈现的是在水上乐园售票处买票的情境,通过问题“买1张儿童票比买1张成人票少花多少钱?”学习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除减问题,通过问题“买1瓶果汁和1瓶矿泉水,一共需要多少钱?”,学习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除加问题。

  (三)编写特点: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编写特点:

  依据本单元内容,本单元教材编写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题材选取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

  本单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旅游活动为线索,选取了在景区停车场停车、来到水上乐园等情景中富有现实意义的、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素材,以此为载体展开解决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经历过的或能够接受的。现实的题材体现了学习数学的意义,有趣的题材能吸引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己解决问题,感悟数学思考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解题策略的渗透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历来是小学数学实际问题教学的重、难点之一。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先根据题中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找到中间问题。分析与寻求中间问题的策略方法也是以后解决更复杂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本单元教学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和关键点。在“你问我说”部分的编写中明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如信息窗1.2中呈现了用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悟两步计算问题的基本结构及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基本策略。

  第三个方面:说教学建议

  基于我校“先学后导、互助提升”的数学教学模式,结合我校“前置性学习单”的使用,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说我的建议。

  1.引导学生经历从情境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引导学生从比较复杂的情境中抽象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由于学生进行了“前置性学习”,在课堂上不要浪费太多时间,让学生直接说出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如果不能正确的找出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把发现的数学信息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地说出来,并指导学生怎样把信息分类整理,这样不仅方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为后面分析和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2. 引导学生经历解题思路的分析和探索过程。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独立思考(这个环节在家进行前置性学习时完成),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互学补充,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数量关系,分析数量关系,每个学生比较清晰地表述思考过程,寻找解题策略。通过学生展示汇报,生生互动,教师适时引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步变得有条理、有根据,对两步计算的数量关系就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发现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关键是要找准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既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也就是我们说的综合法和分析法,但不论哪种方法,都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通过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间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即关键问题)最后求得应用题的正确解答。

  3.丰富体验,促进反思,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解题策略需要学生在有比较充分体验的基础上从内部感悟、生成,而不能依赖外界灌输。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了解答两步计算问题通常要按“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思路进行,还体会到要确定“先求什么”也是有章可循的,既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也就是我们说的综合法和分析法,如信息窗1.2中呈现了用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要继续丰富学生的体验,运用刚刚获得的经验和方法尝试解决“自主练习”中的问题,并让学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方法、策略的有效作用。教师还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回顾反思用“综合法和分析法”两种方法,在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学生逐步清晰地认识到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从条件还是问题想起;二是弄清“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即不论哪种方法,最终回归到“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解题思路是不变的。

解决问题说课稿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并进行良好的情感和态度的培养,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灵活处理教材、调整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现代数学信息资料充实到课堂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就我所上的《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二)》教学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作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及处理: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二)》这部分内容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发展。它是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种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题,只是有一个数题目里没有直接给出来,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通过解答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能力。在教材使用上我大胆改变教材材:从学生身边的事出发,以收集、整理学生植树活动的数据情况分析来建构。从植树活动情景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本中数学之间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源泉,这样更会体现课堂教学“以生为本”、以“发展为本”和教师由“教教材”向创造性的“用教材”的新理念。

  二、学情现状分析:

  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数量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通过“想”帮助学生弄清,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多造林的公顷数是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的百分之几。然后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的改变题中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认识,看到题里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一种“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的联系,发展自己的解决问题策略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促进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的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教学目标是1、学生在学习了解答“一个数上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2、提高学生迁移类推和分析、比较、解决问题的能力。3、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难点: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

  四、教学程序设计:

  本节课,我用植树造林活动作为教学主线,让学生在自己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力求教学设计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在内需的情感导入中,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新知。2、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经历过程、主动探究。3、在多样的课堂评价中,使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4、在开放的教学教程中,让学生应用数学、体验成功。

  1、情景引入,通过植树节,同学们都踊跃地参加植树活动的数据。让学生说说下面每个百分数的含义。(1)六年级同学今年植树的参加率是98%.(2)六年级同学今年植的树成活率是85%.(3)同学们植树的棵数是去年的120%。目的是让学生回顾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关键是什么?为后面的新课探究打下基础。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多(或少)百分之几”, 是在“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基础上延伸。

  2、探究新知,通过紫金镇今年大力开展了植树造林活动的情景图及数学信息,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条件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的联系,发展自己的解决问题策略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促进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的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通过改一改,让学习利用已有学习经验解决比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问题。体现一题多解、一题多改、一题多意的用材要求。

  3、深化巩固,由于人们过度砍伐树木,造成了水土流失。我国著名的淡水湖----洞庭湖,因水土流失引起泥沙沉积等原因,面积已由原来的大约4350平方千米缩小为约2700平方千米,没庭湖的面积减少了百分之几?国家实施天然林和藏羚羊保护工程。我国西藏地区藏羚羊的数1999年是7万只左右,到20xx年9月增加到10万只左右。藏羚羊的数量1999年增加了百分之几?两道题的练习,学生进一步明白“求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应注意找应用题中的标准量,也就是确定单位“1”,用标准量作除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题,它的解题思路和直接求一个数是另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的分析思路基本相同,都要分清哪两个量在比较,谁是单位“1”,但是这里比较的两个量中有一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必须先求出。

  实际应用

  4、课后延伸:我镇今年实际造林14公顷。明年计计划造林比今年造林多20%,估计明年造林多少公顷?我们下节课研究.让学生进一步想对数学研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解决问题说课稿4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46页第五单元第一小节6和7的认识及加减法中的用数学部分。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6、7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教材第一次出现用情景图呈现数学问题的形式,呈现了一个简单求和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确知道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材用有层次的三句话:图里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对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给予指导,引导学生体会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从整个知识网络来看,它标志着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开始,是向后面的文字应用题过度的桥梁。

  通过分析教材,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会用6、7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通过学生观察、叙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的重点是用6和7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其中,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是关键所在。

  对于教材重难点的确定,我是通过如下两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的:

  1、从教材知识点分析:6和7的加法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同时它又是进一步学习8和9以及10的加减法的最直接的基础。

  2、从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分析: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通过观察图画,分析并叙述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进而选择正确算法,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过程。

  针对重难点,我打算采取小组合作和用手势直观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加以突破。

  二、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的经验和活动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我根据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充分利用了教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整节课以小组竞赛活动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地串了起来,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基础上,采用独立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展示和质疑,使学生亲身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三、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主要由恰当导入、我能学会、我能合作、我能展示、我能达标这五个环节构成。

  在恰当导入环节,针对一年级学生具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我创设了猜谜语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算算一共有几个苹果开始解决问题的学习。

  在我能学会和我能合作这两个环节中,我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开展教学:1、图里有什么?2、怎样解答?3、解答正确吗?我首先把求一共有几个苹果这个问题以图画的形式展现在黑板上,接着让学生认识两个新朋友:大括号和问号,并向学生介绍这两个符号的作用。再引导他们理解大括号和问号合在一起表示的意义,并对着情境图叙述完整的图意,互相反复交流,直至明确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在引导学生叙述图意的过程中,其实已孕伏了应用题的结构,即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这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应用题是非常有益的。在学生明确数学问题之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并思考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把自己的想法和身边的同学说一说。在互通知识中,也给每位学生提供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并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做到知识共享。

  在此基础上,进入我能展示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展示型练习。我设计了果园、树林、菜园、农场、池塘、舞台等与生活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同时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最后一个环节是我能达标,主要采用当堂检测的方式来及时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检测题,基础题是看图解决问题,提高题是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编一道用加法来解决的数学问题。提高题不要求所有同学都会做,允许后三分之一学生只完成基础题。

  总之,为了较好完成这节课的教学,我认真解读教材,针对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确立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希望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又培养其数学能力。希望各位领导、老师能多给我提一些宝贵的意见,帮助我成长,相信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克服自己的不足,让自己的课堂真正精彩,让学生真正受益!

解决问题说课稿5

  在设计《倒推》课件时,本着的原则是简约。无论我的教学设计多么新颖,无论我的数学思考多么前卫,无论我的使用的媒体技术多么先进。呈现给学生的课件始终要能达到一目了然、豁然开朗的效果。

  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课件内容。

  例1的动画设计力求体现真实。让学生在倒的动画演示中切身感受到两杯水中水的增减变化的真实。“将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两杯水同样多。”才能在学生的数学思考中有效顿悟出“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的问题。可以说,这个问题之所以能够迅速呈现出来,是因为通过课件对现实的真实反映而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也渗透了倒推来源于生活、数学来源于现实的思想。

  从生活中我们顿悟了一些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怎么去解决呢?通过课件,把用画图和填表两种数学方法将倒水的结果展示在屏幕上,而且这里的“200毫升”、“从乙杯倒回甲杯40毫升”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出来的结果。再次通过课件演示,使学生又一次顿悟出:原来甲杯中的水应该比200毫升多40毫升,原来乙杯中的水应该比200毫升少40毫升。这里课件使用的妙处就在于将学生对整个倒推问题的思考过程进行了直观播放,也真正体现了课件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支撑作用。

  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有一点不得不提,就是对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掌控。课件的有效作用就能帮助你实现这一目标。解决倒推问题可能有许多方法,但我认为,总有一种更具有“数学味”的解法,更抽象一些。课件将例2中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明白:倒推问题还可以这样解。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解决倒推问题的数学模型,为列式做铺垫。

  例1和例2比较的设计主要是渗透倒推的基本思想:由现在到原来。

  试一试和练习的课件设计除了是教学重、难点的需要外,主要作用是:(1)节约教学时间;(2)便于教学反馈、师生交流。另外,通过对练习题的分层设计,帮助学生巩固倒推的策略。

解决问题说课稿6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九册(苏教版)第94页例1、及相关练习。

  2.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教学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通过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现实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增强分析问题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另一方面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常常是多样的,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对信息用“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的一一列举,并对有关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 。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用操作、画图和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列举的策略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初步的接触,只不过是没有加深认识。本班学生能自主探究一一列举的策略,对信息的分析和策略的“有序”,自己能不能有条理的解决,这时就需要其他的探究方法或老师的引导了。

  三、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教法和学法是不能分割的。教法中包含着学法,学法里体现着教法,二者共处于教学过程之中,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互相转化。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上课时用多媒体课件情境引入。教师加以叙述,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开展学习活动。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使学生自觉进入学习的佳境。

  2.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法

  让学生在例题的探究中,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学习例题之后,出示练习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练习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些活动有利于养成学生动手实践的良好习惯和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四、说教学准备。

  我为学生准备了课件,每组3张表格、一捆小棒,。

  五、说教学流程:

  我的教学流程大致分为三个板块:

  (一)激趣导入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三)巩固策略理解,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这里首先说激趣导入:从学生熟悉的花圃着手,通过帮王大叔,激励学生去设计方案。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去探究例一。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从生活中去引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下一步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创新的潜能,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愉悦。

  1.动手操作

  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小棒摆一摆,交流讨论该怎么摆?从中知道围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分工合作,边摆边填表一。学生在无序的排列中,从中感悟到要想围出花圃,就必须要找出长方形的长和宽。(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学生先自主动手操作,让学生整体感知方法的多样化。填表是把日常生活抽象成数学问题,是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这里我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探究。)教师巡视学生操作情况,及时引导需要帮助的小组。

  2.展示策略

  学生操作完成后,我使用多媒体把学生汇报的结果一一列举出来。(出示完整的表格是为了让学生体会“一一列举”时的“有序”)。让学生初步感悟用操作的策略容易出现重复和遗漏,为后面的有序列举教学做好铺垫。

  3.提升策略

  这是一个师生互动的环节。出示表格,让学生分析表格中的信息。这里老师只是引导,而学生才是发现这种策略的主体。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设计意图:利用表格这一步骤既是加深对“一一列举” 策略的理解,又是对“一一列举”形式的优化。)

  4.比一比优化策略

  让学生在操作,画图,列表的过程中,感受到方法是多样化的,但是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方法中找到最合适的,达到了真正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发现规律

  通过表格让学生去发现规律。这里鼓励学生多说,当学生有困难时,老师再适时引导。(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在发现新的知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6.拓展提升

  王大叔决定建造一个新花圃。他选中了一块长方形土地,面积正好是30平方米。还是用1米长的木条围花圃,怎样最节约木条呢?

  让学生自主探究,再请学生到前面汇报讲解。(设计意图:通过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在自主探究进一步感知一一列举的策略,领悟有序的重要性。)

  最后是巩固策略理解,灵活解决实际问题。(出示课件)

  1.这里再次出示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再次出示生活中的网站更新,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应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把抽象的问题条理化,把生活的问题数学化,真正达到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讲解科学家欧拉的故事鼓励学生,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在这问题中学生发现了正方形,那么就引导学生发现当周长一定时,围出的正方形面积最大。(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全课总结

  这里出示课件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其实策略没有好坏,关键在于运用。找出合适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学生的回忆总结,提高对有序列举方法的深刻领会以及应用。)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评课记录

  姜堰区实验小学三水校区 游晓暇

  秦彩艳:

  教者课前准备比较充分,能紧紧围绕目标,依托教材展开教学。这节课的重点是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教学中,能充分利用例题情境,学生通过摆一摆、围一围、看一看、画一画、说一说等有效手段,发现一一列举策略的价值,在列举的过程中能注意不遗漏、不重复。

  曹卫琴:

  游老师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始终围绕问题展开。让学生结合情境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不断的变式练习,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等手段,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启发了学生思维,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自然、流畅,似行云流水,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明显。

  闵爱芳:

  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留给我的思考很多,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的需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要给予关注,及时、有效、科学地评价,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

  王燕:

  今天听了游老师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感触很深。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会用操作、画图和列表来解决问题,对这些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已经有了一定的体验和认识, 一一列举是我们生活中解决问题时常用的策略之一,在列举的时候有序地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对发展思维也很有价值。教者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找到适合的策略。

  周健:

  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使学生学会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游老师无论是精心的教学设计,巧妙的课堂构思,还是学生的积极配合,踊跃发言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梅:

  游老师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是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在理解题意后,让学生从已有的信息中去发现问题。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一一列举的方法,并能主动运用这种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学中,所呈现给学生的例题:如用22根栅栏围长方形花圃,有几种围法?需要首先让孩子明白为什么我们要选择一一列举的策略,选择其他方法容易出现什么问题?这一点游老师做的比较到位,她通过展示了几位同学的作业情况,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有的答案重复了,有的答案遗漏了,为了防止类似的情况发生,接着老师顺其自然的提到了一一列举法,让孩子在遇到问题和困扰后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些。

  谭红海:

  这节课,老师注重培养孩子灵活使用一一列举法。使用一一列举法书上主要是列表法。这种方法虽然可以但不实用。一、上课时孩子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动手操作,画表格。二、这种方法相对来说不是最方便和最容易让孩子接受的。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发现问题,并学会用合适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孙亮:

  教师在例1探索后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和拓展。王大叔决定建造一个新花圃。他选中了一块长方形土地,面积正好是30平方米。还是用1米长的木条围花圃,怎样最节约木条呢?老师让孩子放手自己去解决。及时搜寻各种教学资源,投影展示、交流。明确在一一列举时遇到情况复杂的必须先分类,在有序的一一列举。最后指导学生借助表格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小结揭示“一一列举”。这样学生接受起来顺其自然。

解决问题说课稿7

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六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设计、板书七个方面详细讲解。

  一、教材分析

  1、这节课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在高中物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们。它是在前两节探究和总结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展示了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通过学习本节可以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

  (1)知道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两类力学问题。

  (2)学会解决这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进一步加强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的能力

  (4)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思维活跃,关心生活,对物理规律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比较感兴趣。并且,学生在学习《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前,已经了解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的基本规律,具备了进一步学习求解动力学问题的知识基础。

  三、三维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综合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两类主要问题。

  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感受研究力和运动关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表达、描述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实例总结归纳一般问题的解题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牛顿运动定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实态度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及运动状态分析,解题方法的灵活选择和运用。正交分解法的应用。

  突破途径:通过“三案”导学、交流讨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突破。

  五、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这节课我主要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设计,在整个过程中主要采用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当今建构主义对于学习做出了新的解释,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并且认为知识具有情境性,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教学过程的实施采用了“三案”导学法。即课前自主探究案、课堂互动导学案、课后应用提升案。

  下面谈一下“三案”的具体设计和要达到的预期目标。

  1.自主探究案。课前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主要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有两大难点,一是受力分析,二是运动分析。由于学生对运动学公式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已经学过去较长时间,难免有所遗忘。所以,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回顾已学知识是必须的。

  2.课堂互动案。本案是这节课的核心,是实现三维目标的载体。

  在本案中将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引领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感受用所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快乐,体会与同学互动学习、一起探究的成功喜悦。师生互动、自主探究是本案的主旋律。

  本案的核心内容是对两个例题的处理。

  授课过程中,我充分挖掘了例题的示范作用,对例题进行多方面的拓展,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创新,自己去拓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比如对例题1,我进行了两个拓展,学生自主讨论解决问题后,我再引导学生自主创新,比如把“水平地面”改成“倾角是30°的斜面”,物块沿斜面可以上升,还可以下滑;可以用力拉着物体竖直上升,也可以竖直下降等等。这样一个例题就变成了多个题,实现了一题多变、以点带面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互动环节,时时不忘规范化解题的教学要求和思想渗透。

  具体措施:分成两个小组进行规范化解题的PK大赛。A组推举一个代表,B组推举一个代表,到黑板上板书,其他同学在下面书写,然后由两组同学给对方点评,通过讨论、交流找到规范解答的标准。

  3.应用提升案。是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落实,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该案中我精心编拟了6道针对性练习题和一个开放性作业。练习题供学生课后巩固提高。开放性问题是要求学生自编两道应用牛顿定律求解的题目,并要求学生交换解答,出题的同学给做题的同学写出评语。最后由小组长选出物理情景创设丰富、构思巧妙的试题在后面的黑板报上发表,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教学程序设计(“一三五”模式)

  为了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环节: (约10分钟)

  根据对自主探究案的批阅情况,解决学生的遗留问题

  具体实施:投影学生的自主探究案,让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评。

  第二环节: ( 约30分钟)

  新课学习:在“课堂互动案”的导学提纲引领下,完成这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具体实施:多媒体辅助教学、交流讨论。

  第三环节: (约5分钟)

  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

  为了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改变传统的教师总结为学生总结的模式,既强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作业分为两部分:

  (1)书面作业p85,1、2、3、4。

  (2)完成“应用提升案”。

  七、板书设计

  由于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仅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完全取代黑板,因此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必要参与还需要借助黑板来帮助。我在这节课的板书设计中突出了主要内容,简洁明了。

  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八、教学设计特色: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牢牢把握建构主义中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在具体实施中采用“三案”导学模式,使老师在整个课堂中仅仅处于一个学习环境创设者和学习组织者的地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情境,学生在讨论、活动和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师生关系的转变,较好地把握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要求,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积极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理念。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尽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完善,谢谢各位!请多多批评指正。

解决问题说课稿8

  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的例5和相关的“做一做”。

  说教学目标:

  1.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相关应用题。

  2.通过解答应用题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说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正确列出比例式。

  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经历用比例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2.学法:理解分析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说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

  说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复习迁移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2)我们班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3)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4)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水费和用水的吨数。

  2.师:同学们,全社会都在节约用水,在和我们息息相关的用水问题里也藏有数学问题。

  二、探索新知,培养能力

  1.教学例5

  (1)出示挂图:观察画面,说出题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2)出示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12.8元,李奶奶家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

  (3)提出: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

  (4)学生试着解答,并汇报解法。

  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生1:12.8÷8×10 生2:10÷8×12.8

  =1.6×10 =1.25×12.8

  =16(元) =16(元)

  (5)激励引新

  师:这两种方法都合理,还可以有什么方法解答呢?

  学生互议,师引导,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知识,能不能用比例解答呢?师指出:这样的问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解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引出课题,并板书:用比例解决问题

  (6)探讨新知

  提出问题,同桌讨论:题目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7)引导生说出等量关系:水费∶吨数=水费∶吨数,然后尝试解答。

  板书: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板书计算过程略

  (8)概括总结:象这样的题目,用比例解答应用题与算术方法解答应用题均可,如果题目中没有要求的,我们采用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但如果题目要求用比例解的,就一定要用比例的方法解。

  2.变式练习。

  师:刚才我们用归一法和比例法帮李奶奶解决了水费问题,同学们真不简单,瞧!王大爷又遇到了什么问题?

  (1)出示条件: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它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2)让学生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改编后的题目。

  (3)指名板演,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比较一下改编后的题和例5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例5的条件和问题改编以后,题中成正比例的关系仍没有改变,解答的方法也没有改变,只是要设需要用的水数为X吨,列出等式是:12.8∶8=19.2∶X

  (5)想一想:怎样用比例解决问题?

  小结:用比例解决问题,应先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再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然后解方程。

  三、说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小黑板出示: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计算,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① “照这样计算”就是说( )是一定的。

  ②( )和( )成( )比例。

  ③两次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 )相等。

  ④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请你列出方程。

  2.教科书第60页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直接用比例知识解答。做完后,讨论并请同学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列式?

  3.完成练习九第3题。师提醒: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身高和影长成正比例。

  四、说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应用题,它的解答步骤是怎样的呢?

  五、说课后延伸,深化拓展 。

  一条公路全长1500米,一个工程队前3天修了600米,照这样计算,还需要多少天才能把这条公路修好?

解决问题说课稿9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列表、一一列举、倒推、替换和假设等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

  本课时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题,一个试一试和一个练一练。例题通过引导学生将稍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感悟转化策略的便捷。然后引导学生回忆运用转化的策略曾经解决过哪些问题,体会转化策略可以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初步形成对转化策略的认识。试一试、练一练都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转化,使学生体会到了转化的价值。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我拟定了这样的三维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

  2、使学生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是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结合上述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情况,我预设如下,分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故事引入

  借助媒体显示司马光砸缸的画面,学生讨论这个故事中大家采取了怎样的方式救人?司马光采取了怎样的方式救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找大人来救太慢,落水儿童可能有危险,换一种方式——砸缸,能更快的'救出落水儿童,司马光真聪明。在我们数学研究的过程中,也常常把一种问题转化成另一种问题。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转化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以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导入新课,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可以使问题更快得到解决。

  第二环节:互助合作 探究策略

  分三层, 第一层:探索方法

  借助媒体显示例题图: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

  学生仔细观察两个图形面积是否相等,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

  学生讨论得差不多之后,指名交流。学生可能会说用数方格的方法进行比较,此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先把图中的方格线补画完整再数;如果有学生直接说出分别把两个图形转化为长方形,那么就请学生来说说是怎样进行转化的,并根据学生说的情况在媒体上一步一步演示转化的过程。

  学生交流后教师再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才能更快的比较这两个复杂图形的面积的。从而明确是因为把它们转化成了长方形,所以能很快比较。

  这一层次,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同时教师利用媒体的演示,和语言的归纳,使学生明确地感受到了转化的功能。

  第二层:回忆价值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呢?

  首先学生回忆,并先在小组里交流。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选择性的板书,当学生提出实例后,让学生说一说转化的具体方法。

  接着结合板书,教师提问:这些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容学生思考片刻,若学生说不出来,就教师说:这些都是把新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或已经解决过的问题。

  那以后再遇到一个陌生的问题时,你会怎样想呢?可以让学生说一说。

  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转化策略在以往学习中的运用,体会转化通常是把一个稍复杂的、新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已经解决的问题。

  第三层:运用策略

  1、媒体出示试一试中的算式,提问:这道题可以怎样计算?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可以适当引导:这几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分母分别是几个2的乘积。

  接着媒体显示算式右边的正方形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和图形,哪部分表示这几个数的和,建立数形对应的概念。学生仔细观察两者间的联系,明确,原来的算式可以转化成1-1/16进行计算。

  2、媒体出示练一练方格纸上的两个图形,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右边图形的周长比较简便。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计算,交流时说说是怎样想的,运用了什么策略。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同学们这是把稍复杂的图形转化成简单的图形。

  此环节通过引导学生解决不同转化类型的题目,使学生体会到转化的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从多角度灵活地分析问题。

  第三环节:拓展练习 巩固策略

  第一层:基础练习

  1、P74第2题,学生填好之后说说是怎样想的,说出转化的方法。这里我借助媒体演示重点引导学生讨论第3小题。

  2、P74第3题,学生先说一说怎样转化再计算。

  第二层:综合运用

  1、我改编P74第1题,16人参加乒乓球单打比赛,单场淘汰制,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才能产生冠军?先帮助学生理解单场淘汰制的含义。学生思考片刻后如有学生能说出来,就让他说完之后媒体再显示图像,如没有学生能说出来,就先显示图形,再引导学生思考:产生冠军就是要淘汰15人,所以要比16-1=15场。

  2、在此基础上作一个变式:如果16人参加的是双打比赛,也是单场淘汰制,那要比多少场才能决出冠军呢?

  先让学生思考,然后再交流。要说明白16人参加双打比赛,每2人一组,分成了8组,要淘汰7组,所以要进行7场比赛。

  3、媒体显示一个不规则金属零件,要测量的体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学生交流方法,最后教师肯定转化的策略

  整个练习过程,从基础的模仿训练到生活当中的综合运用,层层深入。激发学生从多角度灵活的运用转化的策略,确定转化的方法,能力得到了提升。

  第四环节:全课总结 感悟策略

  组织学生说说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策略,这种策略有什么优势

  学生交流、互补,明确运用转化的策略可以把问题化繁为简。

解决问题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第42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的基础上安排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自己观察情景图,理解题意,然后解决问题。学好本课知识,为学生以后的解决数学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通过“商店买东西”的情境,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进一步加强对7——9的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的掌握。

  3、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得能力。

  4、 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在问题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试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我以学生熟悉喜爱的玩具商店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情景图,把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应用于解决新问题过程中,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教学时,我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于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不断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情景图并提出问题,适时地进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说出“怎么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玩具贯穿课堂始终,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以旧引新,激活经验。本环节重在唤醒学生已有只是经验,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在这个环节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玩具商店情境,很好地激发了的探究欲望。使学生逐步自主解决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在小组合作交流中突出重点,回顾解决问题的步骤,形成解题模式。

  (三)深入理解,巩固练习。通过解决三道层次分明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一方面对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回顾,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板书主要呈现解决问题的步骤,重点突出。本板书能给学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解决问题说课稿11

  一、说教材、说学情

  (一)说教材

  《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是在学生学过用分数解决问题和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求常见的百分率,也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这种问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相同。所以求常见的百分率的思路和方法与分数解决问题大致相同。通过这部分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又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

  这部分教材在安排上有以下一些特点: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2、设置数学活动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说学生

  对学生来说,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依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并不困难,但要求学生找准谁和谁比,很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使学生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理解生活中的百分率的含义,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2、依据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况中感受百分数来源于生活实际,在应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重点: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难点:正确理解达标率、发芽率等这些百分率的意义

  三、说学法、说设计

  (一)说学法

  在本节课中,我着重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小组合作交流。具体表现在,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计算方法,发现共同点,通过思考,提出问题,通过探究,解决问题。

  (二)说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依据知识的迁移规律,进行了必要的铺垫。根据新课“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需要,复习了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重点突出了准备题,为讲授新课做了铺垫。

  2、引导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异同点,进一步强化了教学的重点。

  3、精心设计习题,使知识引向深入。

  四、说过程

  (一)以旧引新

  首先复习分数除法应用题,通过不断改变复习题中的问题而引到百分数应用题,让学生知道以旧引新,有个逐渐递进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复习,让学生回顾分数中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从而迁移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应用除法计算,即解决百分数的问题可以依照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来解答。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尝试解决百分率问题。求六年级学生的达标率是多少?点拨学生明白:其实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应该可以想到:先算出120除以160,然后教师说出达标率的计算方法。同时,课件出示达标率的定义及方法,我提问为什么要乘100%,学生试说,同时教师向学生解释清楚。

  2、通过发芽率的应用题,引导学生理解发芽率,并依照达标率总结出发芽率的计算方法。独立解答发芽率的问题

  3、对比两率,得出规律。

  学生通过达标率和发芽率得出结论:总数放在分母上,发芽率就是发芽的种子数放在分子上。会总结出其它率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中出现了出油率,出勤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百分率,对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尤其是判断题的出现,对于关于百分率应用题中百分率的最大值是百分百,有理解和促进作用。

解决问题说课稿12

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荣幸能向各位同行汇报我对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的教学设计,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 教材分析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是动力学的基础.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有关问题,对于学生学好物理,掌握力学知识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节课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类实际问题:一是共点力的平衡,另一个是常见的超重和失重。我在处理这节教材时本着两个指导思想,一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物理问题引起学生兴趣,二是注意总结归纳,讲练结合,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二) 教学目标

  一是知识传授方面:能够解决共点力的平衡问题,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超重和失重问题。

  二是智能培养方面: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思想教育方面: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中遇到的物理现象和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这些物理问题。

  (三) 教学方法

  第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主线 ,通过实验,观察,讨论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以思维训练为中心,让学生动手画受力分析图,通过板演,提问、讨论,达到使学生多种器官协调合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 重难点

  处理共点力的平衡时受力分析要全面,不多力,不少力。

  对超重失重的理解,在超重和失重中有关对支持物的压力和对悬挂物拉力的计算

  (五) 学情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几乎年年高考都有,但学生在此处得分率很低,原因不是对共点力的条件掌握不了,而是对某些力的产生和分析不到位,所以在此处多加强调弹力和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再就是超重失重,对这两个概念学生能记住,但具体到一个实例中,学生经常忽视首先找出加速度的方向这一方面,而是凭想当然的去做去选,所以在讲这个专题时一定要强调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是由加速度的方向决定而不是物体的运动方向决定的。

  (六) 教学过程

  共点力的平衡

  观看幻灯片导入,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再通过提问学生什么是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此处教师提示从牛顿第二定律的角度思考),然后让学生动手画出该物体的受力图,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养成良好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习惯,对以后的学习会很有帮助的.由受力图引出什么是共点力(几个力都作用在同一点上或者几个力的作用线交与一点),紧接着让学生动手做这个练习,用平衡条件求解某一个力。

  【例题】如右图所示,在光滑墙壁上用网兜把足球挂在A点,足球与墙壁的接触点为B,足球的质量为m,悬绳与墙壁的夹角为 ,网兜的质量不计。求悬绳对球的拉力和墙壁对球的支持力。

  通过上面的例题拓展:

  1.物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2.物体受到几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时,其中任意(n-1)个力的合力必与第n个力等大反向。

  最后板书总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超重和失重

  实验导入:把矿泉水瓶的下部挖一个小孔,装入水后,让瓶子做竖直上抛运动,发现上升过程中水不能流出。

  文字交代:自从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以来,人们经常谈到超重和失重,刚才的实验就是因为水完全失重造成的。通过这些引起学生兴趣。在通过例题讲解超重和失重

  【例题】升降机以0.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升降机里的物体的质量是50kg,物体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是多大?如果物体放在升降机里的测力计上,测力计的示数是多大?(提示学生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并让学生板演,通过板演了解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掌握情况。

  比较前边两种情况下人对地板的压力大小,得到人对地板的压力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

  总结:升降机加速度向上的时候,物体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比物体实际受到的重力大,我们把这种现象叫超重。

  让学生讨论什么时候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超重时重力怎么改变。

  学生总结

  (1)当物体向上加速度时,产生超重现象;

  (2)产生超重现象时,物体的重力并没有改变,只是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增大。

  用类比法推导失重,最后总结

  (1)当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时,产生失重现象(包括匀减速上升,匀加速下降)。此时F压或F拉小于G。

  (2)当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且a=g时,产生完全失重现象,此时F压=0或F拉=0;

  (3)产生失重和完全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并没有改变,只是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

  回到开头的实验,让学生讨论得出水不流出的原因。

  老师总结处理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

  1、确定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

  3、列出方程或方程组;

  4、求解方程,并对结果做必要说明。

  强调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所有和重力有关的仪器都无法使用!

  最后板书总结超重失重,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概念。

  板书

解决问题说课稿13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策略的第一课时。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以及列举、倒推、替换和假设等策略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转化是一种常见的、极其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转化能把较复杂的问题变成较简单的问题,把新问题变成旧问题。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材71—72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1—3题。

  首先例1提供了两个稍复杂的图形,让学生比较其面积是否相等。

  教材引导学生将它们转化成长方形再作比较,从而初步体验转化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化繁为简的作用。然后再引导学生回忆运用转化策略曾经解决过的问题,从而将以往运用的一些数学方法上升到策略的高度,增强策略意识。最后“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第1—3题分别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转化的策略加以解决,从而深化策略的认识,提高灵活思考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排要求,我以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一、知识目标:让学生回顾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悟转化的含义。二、能力目标: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的经验,掌握一些常用方法和转化技巧。三、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体会运用转化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获得成功的体验。

  说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自主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说教法和学法:

  结合教材和教学目标我将采用如下的教法和学法:

  (1)合作探究法。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启发学生探究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体验成功。

  (2)练习巩固法。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说教学过程:

  遵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趣味性、思考性和开放性,本着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设计思路,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五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揭示“转化”;

  (3)教学例题,感知“转化”;三、回顾举例,体验“转化”;四、重组练习,运用“转化”;五、故事小结,深化“转化”。

  一、创设情境,揭示“转化”

  数学是和生活密切联系的,课的开始,我先跟学生讲了一个爱迪生和他的助手测量灯泡体积的故事。助手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来计算灯泡的体积,也没有算出来,爱迪生能很快的算出来,让学生猜一猜爱迪生是用的什么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适时小结:把灯泡的体积转化成水的`体积,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叫做“转化”。通过故事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例题,感知“转化”

  我首先出示例1的两幅图,让学生猜一猜这两幅图的面积大小,并且提问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的猜测?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各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配以课件演示。(将其转化成长方形比较)对照课件我继续追问:(1)第一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上面的半圆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2)第二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左右两个半圆分别按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指名回答后,我又再次用课件演示“转化”过程。一边演示,一边和同学共同叙述转化:第一幅图把半圆向下平移5格后转化成了长方形;第二幅图把左右两个半圆旋转180度后转化成了长方形;通过演示、回顾、叙述学生经历了转化的过程,丰富了感性认识,这时我又适时点拨:在图形的变化过程中形状发生变化,面积不变,都转化成相同的长方形,所以一、二两幅图的面积也相等。在“变与不变”的讨论中,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转化可以化繁为简,能清晰地比较出两个图形的大小。

  在这个环节中,我未作铺垫直接出示例题,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在探索交流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对图形的具体转化方法获得清晰的认识,感受转化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好策略。

  三、回顾举例,体验“转化”

  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转化策略的认识,帮助学生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完成了例1的教学任务后,我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在哪些地方都运用到了转化的策略?我先给学生一个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把回忆的内容给小组成员说说,然后全班交流汇报。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会联想到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推导,体积公式推导,分数、小数的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等等……我让学生具体说一说推导过程。边演示边叙述,比如……课件演示一句话概括。为了引导学生把以往学习的一些具体的数学方法上升到转化策略的高度来认识,我又追问:我们在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把新问题转化成熟悉的或者已经解决过的问题)小结同学们的答案,并板书转化的核心作用“化繁为简、化新为旧”。这一环节的设计,有效地建立新旧知识之间联系,大量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感受到了转化的应用价值。

  四、重组练习,运用“转化”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转化方法和技巧,教材安排了多条练习。教学中我根据知识的体系,对练习的内容进行调整、归类、重组,加强整合力求体现练习的梯度和层次。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刷新解决的能力。我主要是从两个方面重练习:一、“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练习;第二是“数与代数”领域的练习。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我设计了这样几道练习:(对照课件一两句话概括)

  在完成以上几道练习后,引导学生回顾小结,进一步体验,通过平移和旋转,我们把复杂图形变个形转化成简单图形,原来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就象匈牙利著名数学家路莎彼得说过的那样:解题时,往往不对问题进行正面的攻击,而是将它不断变形,直至转化为已经能够解决的问题。

  在“数与代数”领域,我设计这样几道练习:首先出示一道分数加法计算题1/2+1/4+1/8+1/16。如果用通分的方法,学生感觉很麻烦。顺势提问我们还可以借助什么策略来化繁为简呢?如果有困难,老师给一些提示:如果把这个大正方形看作“1”(点击)。

  这些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义?教师配以课件演示。并强调单位“1”相同。

  提问:求得是这些涂色部分一共是多少?你能转化成一个什么问题呢?引导学生说出从空白部分入手,把这个加法算式转化成一个减法算式也能求出它们的和。

  学生豁然开朗,这时我给这题再添上一个加数,加一个1/32,和是多少?要求阴影部分的和可以从空白部分着想,看来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也可以从反面入手。把抽象的数转化成图形,数形结合有助于思考,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谈谈自己使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时候的体会和感想。

  我以为通过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数与形的转化和结合,深化了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其次,我还设计了这道练习,出示练习十四第一题,面对复杂的问题,学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有效地引导:(课件演示)

  叙述:如果有4支球队比赛,第一轮像这样比一比,决出2个胜者;第二轮再2个胜者比一场,决出冠军。一共进行了3场比赛。

  如果有8支球队比赛呢,第一轮像这样比一比,比了几场?淘汰了几支球队?(4支)第二轮再这样比一比,比了几场?又淘汰了几支球队?(2个)最后两个胜者比一比,就决出冠军。数一数,一共进行了几场比赛?(7场)

  那16支球队比赛,决出冠军要比几场呢?(电脑演示:16支球队出来)

  面对学生的成功喜悦,我又追问:如果从淘汰的角度,反过来思考,还可以选择转化成一道简单的减法算式?在不断地自我反思和追问中,学生发现还可以直接将问题转化成16—1的算式进行解决。

  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对练习进行重组,尊重学生的学情、巧妙地体现知识体系,呈现形式灵活、多样。通过提问、交流,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练习实效,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多媒体的功能也在此环节中得以充分发挥,数字转化为图形或曲线转化为直线,都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让学生能头、脑、眼、口、手并用,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五、故事小结,深化“转化”

  1.数学文化渗透(曹冲称象)

  课的结尾,我会让学生讲一讲“曹冲称象”的故事,并指出曹冲是把大象的重量转化成了石头的重量。这样的设计照应了开头,同时也将学生的眼光从课堂再次拉向了现实生活,有利于学生自觉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最后我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一句名言来结束全课。

  “神奇化易是坦道,易化神奇不足提”————华罗庚

  意思是说,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一路平坦,而把简单的问题转化成复杂的就不值得提倡了

解决问题说课稿14

  我教学的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倒过来推想第一课时。

  说教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倒过来推想”是一种应用于特定问题情境下的解题策略。通常情况下,已知某种数量或事物按照明确的方法和步骤发展、变化后的结果,又要追溯它的起始状态,便适合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加以解决。

  根据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1、使学生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的重点:有序摘录条件再有序倒过来推想

  本节课的难点:让学生体会还原策略的价值,并主动运用还原策略解决相应问题。

  本节课的关键: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倒过来推想应从后往前推,要先倒推后发生的事情。

  我认为本节课在教材处理上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例2条件的整理以什么形式呈现最有利于学生接受,最有利于学生对解题技巧的掌握。

  说教法:

  本节课我通过课件展示再现具体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填一填、算一算、说一说,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性和教师引导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倒过来推想”的策略与摘录条件的策略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思路。我认为自主性教学原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为主动自学,课堂上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才是我想预期达到的。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借助多媒体与传统媒体结合的手段节约时间,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说学法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读题默读题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归纳了解“倒过来推想”的策略,逐步练就“会学’’的本领,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结合对教材的改动,说教学过程:

  导入我准备了两个环节:1、说正反话,如雪白(白雪)、我想你(你想我),初步感知正反。2、根据我从南京晓院附小回家的路线,提问:老师怎样从家回到晓院附小呢?通过说回家的路线,使学生体会“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在生活中价值,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例1之前,我先对五年级各班的个别学生进行了调查,知道五年级的学生对于这样的题目已经有所了解。那对于有甲、乙两个纬度的倒饮料问题,我是让学生先观察不公平,那怎样才公平呢?体现现在两杯果汁同样多。再让学生想象还原,体会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该怎样思考。接着让学生根据刚才的操作、结合书上的流程图填写表格,并说说每一个数据是怎样想的?填完表格,让学生结合表格列式计算,并追问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意思,之后进行总结。对于书上“在小组里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我觉得在这让学生进行策略总结,不太合适,因为例1教学的是一次还原,还不是倒推法的典型范例,我的设想是让学生在有大量的感知基础上再总结策略。所以我对小结的设计是这样的:在完成这道题目时,你先思考或算的是什么?怎样推算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这样的小结能帮助学生再次理顺思考,掌握解决一次还原问题的方法。

  对于例2的教学,我先让学生整理信息,在整理过程中,我发现主要有两种整理,一种是纯粹对已知条件的有序摘录:原来?张→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另一种是含有加、减符号形式的有思考整理:原来?张→+24张→-30张→52张。我个人认为既然整理了,那就整理到位,纯粹的摘录条件的整理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样的整理等于把已知条件又抄了一遍,如果遇到像“练一练”这样的题目: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自己还剩25张,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那用摘录条件的整理会出现错误:画片的一半→多一张,其实是再送一张,不是多一张而是减去一张。如果用有思考的符号形式整理会好一些,整理成:原来?张→÷2→-1张→25张

  除此之外,用含有符号的整理形式更节约时间,更简便。所以我让学生在体会有序整理的基础上,对这两种整理进行比较,优化含有符号形式的整理。整理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得出要倒回来,这时要提醒学生倒回来也要有序,从后往前倒,先倒推后发生的事情。在学生会整理、会倒回来的基础上,让学生列式计算,并探讨怎样验算。在这里,我把验算提前了,我认为如果两种方法的答案一样,其实就是相互验算了,那代回原式的验算就是多余。验算之后,让学生想一想有没有别的方法,说说想法。之后总结策略,并让学生说说倒推法是从哪入手,怎样倒、怎样推的?用倒推法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

解决问题说课稿15

  虽然这是苏教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所安排的内容,但是孩子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早有接触,对于转化这一策略在孩子的认知上不是一张白纸,其实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本课与其说是教策略,不如说是对过去学习中形成的认识和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并上升到策略的高度。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与二度开,发促使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整理经验、提升认识,感受策略的价值,增强策略意识。

  一、教学例题,感知“转化”

  仔细研读教材,我们可以看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设计了两条线索,一是关于关于解决问题方法的线索,通过“创生方法——使用方法——用好方法——用活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是关于解决问题策略的线索,通过“初步感知——再次感悟——反复体验”,逐渐形成策略。两条线索一明一暗,方法是明线,策略是暗线,两条线平行同步推进且相互交融。因此,在教学新知时我分成了这样三个版块:

  第一版块:分数中的转化。我把练习十六第2题的前面两个小题前置,因为这样的题型孩子们并不陌生,他们能很快找到方法,从而解决问题,今天课上再次出现,我的意图是让孩子们认识到策略是在总结方法时提炼出来的,解题策略与解题方法同时存在。

  第二版块:面积中的转化。在这个版块的教学中,我是依据例题1的思路按部就班进行活动,学生先是自主探究,找到比较方法与结果,然后再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在小组中分享交流,使得学生间的思维发生碰撞,从而提升孩子们对于转化这一策略的认识,最后在我的组织下进行交流、梳理、总结。这一过程中,他们领悟的是转化策略的精髓,获得的是勇于创新的品质。

  第三版块:周长中的转化。在这个板块中,我既安排了转化后周长不变的习题,又安排了转化后周长不相等的练习,这部分内容是我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意在让学生体会到在运用策略时也要仔细观察,用心思考,需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二、回顾举例,体验“转化”

  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转化策略的认识,帮助学生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这里我播放微课,调动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全面感知转化这一策略的奇妙之处。这一环节的设计,有效地建立新旧知识之间联系,大量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感受到了转化的应用价值。

  三、重组练习,运用“转化”

  在练习时,我除了应用教材中的常规题型外,我还设计了这样一条题:2/9×4结果会是多少呢?这条题放在这儿,大多数老师肯定会有疑问:这题放在这里教学有意思吗?后面不是会重点教学吗?其实我是这样想的,一旦我们的孩子走出校园,若干年后他会遗忘大部分的知识与习题,但是你所交给他的学习方法是不会遗忘的,而转化就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纵观数学教学,我们总是不停的把新知转化成旧知,帮助孩子理解,便于孩子掌握。我想,这题安排在这儿会给孩子们的认知一个比较大的冲击,会把转化这一策略深深烙在心里。其实这也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一次小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