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听课报告
- 相关推荐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女娲补天》听课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女娲补天》听课报告1
今天听了李老师一节课《女娲补天》,平时她给我的感觉是非常幽默,课堂上的她特别亲切,全班都是她的孩子,整节课都能听到她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学生积极性很高。
在出示课题之后,她让孩子提出问题,归纳出三个有价值的: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样补天?
3、补天的结果怎样?针对这三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本节课她的学习目标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神话的神奇,但是她在字词方面用了较多的时间,以至于后面感悟课文很不充分。在学习字词的时候,李老师结合生活让学生直观感受了冶炼的意思,而且针对这个易错的词又进行了练习,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
在学习女娲为什么补天的时候,其实我很想听到孩子读天塌地裂那种感觉,三年级的孩子应该能感悟出可怕、恐惧,老师可以夸张地范读出人们的`可怜、水深火热,让孩子体会女娲的善良和拯救人类的决心,结果只读了一遍就过去了。
大家都对这节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教授最后总结:这篇课文有几个美的地方,要让孩子感悟:人物美、语言美、故事美、画面美、文字美……
看来以后备课上还是要多下功夫,要备到位,还有课堂上一定要精练自己的语言。
《女娲补天》听课报告2
《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今天有幸听到周老师执教这篇文章,周老师在课堂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用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是这样,听课也是如此。周老师这堂课我觉得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扎实的基本功
周老师的评价语言富有激励性和针对性,基本上学生都能得到各具特色的评价,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你的朗读让我看到了人们真可怜”,“真是一幅惨不忍睹的景象啊!”这节课以“读”贯穿始终,但不是没有目的的读,每次读都有具体的目的。如带着要求自由轻声地读,避免了学生漫无目的,又能使学生更快地围绕问题,解决问题;又如:看到这山崩地裂的一幕,能说说你的感受,能读出那种可怕吗?这是边感悟边读。另外,板书设计简约、重点突出,并且还能师生合作完成,效果很好。
二、联系生活实际,合理想象,加深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的能力,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周老师在引领学生探究“女娲补天原因”这一部分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体验、感受当时天塌时的可怕情形,她带着学生在研读文本提供的语言文字信息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说:“太可怕了,我仿佛看到人们在洪水中奔跑,挣扎,叫喊……”。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可怕的画面,体会女娲的善良,周老师给学生提供了水、火和一道道深沟的图片,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女娲的话:“天哪,太可怕了。”感受女娲善良的本性,在情感上拉近学生与女娲的距离,为下文体会女娲勇敢,不怕危险的补天行为埋下了伏笔。
三、读写结合,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语文教学要“固根求本”,语文能力的`获得非靠扎实的训练不可,周老师在与学生共同感受女娲找石的辛苦和艰难时,仿照课文句式,进行了补白设计:她找啊找啊,她可能来到哪里怎么找,在拓展的语言环境中尝试运用,积累语言,学习语言,在练习中,学生进一步体会出了女娲为了补天,历尽千难万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统一。再如看到女娲历尽艰辛老百姓都心疼了,女娲怎么说,这样的练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也给学生提供了一次与文本对话、与人物对话的平台,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也使情感得以升华。
【《女娲补天》听课报告】相关文章:
《女娲补天》教学反思04-26
听课心得体会11-06
听课心得体会11-22
培训听课心得体会11-09
外出听课心得体会09-13
学校听课心得体会08-16
(集合)听课心得体会09-03
(合集)听课心得体会01-30
数学听课心得体会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