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的作文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的作文 篇1
细雨微蒙,晨曦漫过含黛远山,晕染了梦中的江南古镇。暖风微醺,拂过我的眉睫,有新叶几重,这分明是水墨画里独有的风景。
曾几何时,午夜梦回,漫步江南,静观茶叶的浮沉,杨柳的翩跹。现踏上这蜿蜒小径,却有些不似真实了。
古老的青砖板路,踏着晨曦的灿烂,舒展开坚硬的身躯,延伸至梦中的小桥流水。岁月浸润青砖的棱角,温柔无声地镌刻下繁复的纹路,浅绿也悄悄爬上墙角,咏叹着古老的生机。许是下过雨的缘故,轻踏着青砖板路,却是踩在了琴键之上,交织了细雨溅落之声,轻快愉悦的`旋律悠扬入耳,漾起了心的涟漪。
沿着水流两岸踏过去,河畔的杨柳轻舞枝条,在风的调皮下,交织,飞旋,宛若曳地的长裙,洒过一片清新。船橹摇动之声是曲悠扬的老调,从天边传来,从梦的深处飘来,静静地便来到我的身旁。
摇船之人就若梦中的引路人,细雨中,她戴着斗笠,从烟雨中走来;即便岁月模糊她的容颜,可却依如梦中所见的眸子,柔如碧水。“上船吧。”声音轻柔,让人不禁觉得这是否是江南人一贯的语调,如这烟雨,似要随风而散。踏上这老旧的摇橹声,摇开了水的碧绿,摇进了小镇的深处,摇醒了儿时的记忆,那多年伴我入睡的摇篮曲。我想我是醉了,竟是别样的安心,这里似是母亲的臂弯,而我也可以安然如梦了。
她轻轻哼起了当地的童谣,清亮的歌声飞扬回荡,掠过了头顶的小桥,与细雨结伴。回旋悠扬的曲调,不管如何兜转,最终停在了那梦的尽头——家的地方。
意犹未尽地离开了小船,是她清瘦的身影,和记忆中和蔼可亲的微笑。眸光回转间,炊烟已然升起了。袅袅炊烟与蒙蒙细雨被温馨缠绕。风也为这恬美一幕放缓脚步,细细聆听这吴侬软语间的脉脉温情。且听风吟,微垂双眸,心也由是被这浓浓的爱意融化了。
江南尤是此惹人怜爱。水墨般的恬静,叫人心安;细雨般的朦胧,叫人沉潜。最是那炊烟人家,叫人艳羡。最温馨的莫过于家了。
梦回江南,踏着延伸远去的青砖板路,那是至爱之地,亦是归家之路。
小学的作文 篇2
摘要: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许多语文教师都对此表示很头痛,因为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写作,对他们进行写作指导是有一定难度的。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我国的新《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以后,就对我国学生写作方面有了更加具体化的要求,即学生作文教学绝不可以是一种应付公式的存在,它应当是可以表达出学生真实情感的文章,是学生心灵的表达,因此,在要求学生进行写作时,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要求。这个要求给语文教师的启示就是:作文课堂教学应是以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新的有效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习作时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写”向“我要写”转变。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实现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呢?我认为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一、注重培养学生习作兴趣
以往作文教学都是根据教材要求,每次上完一个单元就让学生习作,叫同步训练,这种方法当然也管用。但是固定了学生的选材范围。领会能力强的学生当然不在话下。学困生就感到吃力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领会程度布置习作,让学生感兴趣,这样作文起来就会轻松了。
在新课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习作,这样的编排就很科学,有三个题材供学生选择:1写“难忘的第一次”;2.请你认真观察某个物品加以想象,悟出一个道理;3.写观看漫画“假文盲”的感受。从这三个题目看,第二和第三个题目很多学生是放弃选择的,因为他们不感兴趣。而大多数学生选择了第一个题目,因为他们亲身经历过了,所以记忆犹新。有话可说,写起来就轻松了。给学生选择大的习作空间,学生才会感兴趣,才能达到习作的目的。因此,注重培养学生习作兴趣是很有必要的。
二、注重学生的习作感悟
以前,很多语文教师非常重视习作方法的指导,文章的“开头――过程――结尾”用什么样的方法写,怎样写都一一讲述得清清楚楚,甚至一节课时间几乎都用于指导上,这种限制思维的指导显然是不科学的,会导致学生的习作千篇一律,没有创意。
在一次统考评卷抽查中,我发现五十个学生的作文,就有几个学生作文雷同,他们几乎都是写同样的事情。例如:作文要求写“我与书的故事”,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看完一本书后的感受。写记叙文的学生中,九个学生这样写“我把书收在怀中,不让雨水淋湿,回到家里,书安然无恙,我却成了落汤鸡。”显然,这些学生要么是在教师范读佳作时记牢了人家作文精彩的片段,要么是教师在指导时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只能如此写才符合教师的要求,学生的个性化容易受到压抑,自然在习作中自我表达的情感也不会流露。然而,要张扬学生自身的习作个性,主动习作极需要依靠学生自身的习作感悟,哪怕教师在作文课堂中只讲了一篇文章开头如何写,只要学生一旦有了习作感悟,他就能按自己的思维发展很快把过程、结尾写出。学生习作感悟就如同我们平常所说的语感一样,有语感,对文字的理解就会顺理成章。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注重学生习作感悟是非常重要的。
三、注重习作教学中的发展性
如果教师以看学生习作结果,来衡量学生的学习将会产生低效率的作文教学水平,那是因为我们的教师往往从学生习作的字数,学生习作中的文字表达的优美与否,文章结构等这些结果来看待学生的习作,这很容易导致教师向学生的习作提出高要求。对于不会写或写不好的学生只会挫伤他们的写作自信心,让学生怕写作文以致写不出文章;对于能写的学生则让他们在习作中只向教师的目标迈进,凑字数、抄袭范文,乱套结构的现象就会出现。学生习作根本谈不上有独特的个性,而且这也只不过是“要我写作文”而已。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习作的发展性过程,学生习作完全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张扬了个性,作文教学实效就会大大提高。
四、注重学生生活体验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这就表明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不少教师虽然理论上认同这个观点,但实际上与其背道而驰,刻意追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范文进行习作,立意要统一,写法要统一,这样的作文训练使得学生思维个性严重地受到束缚,学生作文也就只能够造就出“固定式”的文章。然而,真正实现个性化文章并不是依靠教师灌输习作观念,而是让他们亲自走进生活,感受生活,让学生的心灵、思想说话,让真实作文在他们心中安营扎寨。比如,习作要求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农村的孩子参加了劳动,他们会懂得马蹄草是生长在泥土里的,他们会知道怎样去从泥土里挖出来。而城市的孩子可能就认为是长在树上的,或者有的只知道市场上有;城市的孩子只知道老鼠是坏蛋,要消灭它,也知道鼠肉能吃,味道不错,但你要他写怎样捉老鼠,他就不知道了。而农村的孩子,就能把捉老鼠的`乐趣写得具体生动,原因就是他有生活的体验;同样,你让城市的孩子写参观记,他们去参观过了,所以能写,而农村的孩子,连城都没进过,更别说去参观风景名胜了,要他们写就写不出来。因此,同一题材的习作,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生活体验不同,写出的文章就不同。这就表明了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就是他们心灵的轨迹,也是他们习作的真实题材。“新颖的题材源自真实”,正是这样―个道理。由此可见,注重学生生活体验,才会让作文教学走上一条光明的大道。
五、注重多元的开放式习作评改
我国传统的对学生习作之后的评价都是教师的工作,而对学生习作后进行评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评改作文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写作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写作水平。而把所有的批改任务都交给老师来做就很容易会造成其用主观标准去对同学们的作文进行评价,从而造成落差特别大的现象发生,结果是评价为低下的学生则受到了习作上的打击,习作上稍有进步的学生却受到了忽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学会评价与修改自己的作文,实质上也是对这种教师包揽一切的习作评改的改革。
小学的作文 篇3
我发现了猪拱土的秘密。
回老家时,我发现爷爷家有两头猪特别爱拱泥土,当我在奶奶家吃饭时,我搬了个小凳子,坐在猪圈前,边观察它 们边吃饭,只见拱完了泥土,就哼哼两声,无所事事去睡觉去了。我吃完饭,就睡午觉了。睡午觉时,我一直在想猪为什么爱拱泥土?猪不吃饭就睡觉了吗?想着想 着就睡着了。到了下午,起床时我想爷爷应该对这里很了解的呀!可以去问下爷爷。我一骨碌下了床,跑到爷爷面前激动地说:“爷爷,为什么猪爱拱土呢?”爷爷 笑了笑,说:“这个问题,要你自己去找了!”
我找来《十万个为什么》查了起来,原来猪的祖先野猪没有人喂养它们,所以都是自己找食物,它们为了找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用鼻子拱开泥土找食物再大吃一顿。虽然现在猪不要自己找食物了,但习惯并没有改掉。
我高兴地跳起来大声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爷爷走过来说:“你真聪明!”
我终于知道了猪的秘密了!
【小学的作文】相关文章:
小学的作文04-26
小学作文12-22
小学的作文11-22
小学的作文[精选]08-11
小学的作文【经典】09-07
小学的作文【精选】09-18
小学的作文[经典]09-28
(经典)小学的作文10-11
骑马小学作文05-13
班长小学作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