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
在教学统计与概率时,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进行统计,统计有什么特点,在生活中统计有什么用处,使学生意识到统计有用,自觉进行统计,从而培养统计意识.
1、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要使学生逐步建立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中去: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进行交流、评价与改进。从另一个角度看,数学的发展往往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是问题的提出,然后是收集与这个问题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再根据这些信息做出一些判断以解释或解决开始提出的问题。
提出问题这是特别重要的,没有问题的统计无异于无病呻吟,不难想象:没有目的,老师让学生来数一数有几朵花、有几个人等,这样的统计活动在学生心里会留下什么?
要注意经历活动的全过程。如果一节统计课下来,只是教学生填写统计表,计算数据,而不感受统计表的作用,学生会对统计感兴趣吗?会产生统计观念吗?
2、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影响
要培养学生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在教学中结合生活事例展示统计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在亲身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例如:全球水资源的匮乏、塑料袋带来的白色污染、中国的人口增长与人口控制、以及对学生身边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展开调查。
3、了解统计的多种功能
多了解统计的作用,引发类比思想,产生解决问题的导向机制。
统计可以对相关事件做出决策、对随机事件做出预测、对相关观点做出说明、对出现的现象做出分析。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体现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型角色;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简单地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共同协商对统计结果作出判断和预测。注意培养学生交流信息的能力,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的进行讨论与质疑。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过程。
小学数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2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立足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
青岛版数学教材以“问题情境”、“合作探究”、“问题口袋”、“自主练习”四大模块建构教材,充分展示探究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问题情境是探究的开始,合作探究是探究的具体实施过程,是探究的主体部分,问题口袋是活动过程的一部分,是探究活动的.继续和发展,自主练习则把探究延伸到课外。其中“合作探究”给了学生张扬个性,放飞想象的广阔空间,学生在“做一做”、“玩一玩”、“画一画”、“试一试”、“测一测”中,大胆地探索,成功地发现,尽情地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探究的内容的开放,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和取舍;探究方法的开放,师生可以自主选择和创新;探究结论的开放,教师可各尽所能,尽力而为,而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运用数学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与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宗旨。
当然,青岛版教科书只是提供了一种模式和样本,我们要在理解和挖掘其教育内涵上下功夫,创造性地重组教材,进行优化选择和取舍,把教科书变成“活教材”,真正领悟编者的意图,引领学生活学活用会创新。
小学数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3
今天是小学数学暑期培训的第十天,回想这十天的培训生活,不管是在镇校培训还是在县里的培训,可以说都是:紧张、忙碌而又很充实,有累并快乐着的幸福感!
想想这些天,有好多难忘的`事情,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在感动着我,激励着我,也让我真正读懂了“活到老,学到老”的含义。面对一群努力学习,积极发言的“老花镜”,这些团队中的老教师不正是我学习的榜样?再看刚刚毕业充满活力的年轻教师,我真的没有理由不学习,因为他们就给了我一股股动力。
几天的培训,虽谈不上教学道路上突飞猛进,长进多快,但确实对教材梳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技巧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教研室韩老师的精彩发言,培训团队每位老师的专题报告,还有来自各镇及县直各学校的教师代表的发言……都在迫使自己多一些思考,盘点一下自己十几年的盲目。我想:学习的脚步不能停止,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一路学习,一路探索,一路提升!力争让每一堂课都会演绎更多的精彩!
小学数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4
伴着炎炎的夏日,我们开始了全县教师的暑期培训。我们纯化镇的小学数学教师可谓队伍庞大,教师的年龄也相差很大,有年龄50多岁的老教师,有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不管培训多么累我们都坚持着,在坚持的过程中我们感悟到了很多。
在培训安排中我有幸带领我镇的教师梳理三年级下册的教材。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我真没有认真的进行梳理过,更没有在这么多人的场合发言,我的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我根据今年的教学经验,认真分析了每一个单元,不仅指出教材中的内容、目标、重点、难点,我更有针对性的分析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地方,特别是针对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展开了与大家的讨论,我更是抱着向大家学习的心态与大家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全体教师共同讨论了:
1、428÷4中,“十位上不够商1,怎么办?”你是怎样讲解的?
2、你怎样讲解“轴对称”这个概念的。
3、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怎样讲解第二部分积的位置的?
4、怎样引导学生区分周长和面积的。
没有想到我的发言带动了老是这么热烈的讨论,从中我受益很多,相信教师们也受益很多。
借着暑期培训的东风,把我以前没有做过的事做了,我有这么一个机会来展示自己,同时来解剖自己,改掉以前的惰性心理,重新看自己,在痛苦中蜕变。
我感叹:我参与、我收获、我快乐!
小学数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5
暑假这十一天学习活动,使我的假日生活充实了很多。作为一名第一次参加活动的新教师,我来谈谈对这次培训活动的几点心得。
首先,对于如何才能更好地"关注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确实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值得讨论、研究的一个问题,也是我执教近几年来的最大困惑,现在我以一名参与者的身份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培训活动加深了我对课前备课的理解。
作为一个参与者,知道了小学数学备课都应该备什么,都应该关注哪些方面。但具体在实际操作中该怎样去落实,还是很模糊的。通过这次亲历活动后,我真正弄清了有效教学准备活动的流程是: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最近发展区分析------教学处理及策略选择-----展示教学预案。先说一下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不单单是就教材去谈教材。还要在教材分析中明确编者意图,我们可以借此落实哪些阶段目标?我们应该在怎样的总目标的指引下具体落实到课堂上的目标?我们的教学到底要使学生形成怎样的能力?另外,从其他几块的准备中,我还知道了我们的教学还要关注学习者的特征,关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真正使他们受益,形成他们的一种能力,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因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合作的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计算与实际应用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数学教学应该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就是说,我们的教学要使学生形成能力,形成能力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我们的教学才会更有效。
其次,为我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孔圣人所言。意思是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那么众人行,吾师多焉!现代的教育强化了学科的整合,要求教师做教育的研究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学会合作,同伴互助,发挥团队的力量,才可以把我们的教育搞好。事实也是如此,在这次培训活动中,每每思考之余,浑身都不由然汲取一种力量,那就是为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发努力!这也许就是人为什么是群居动物的原因吧。
再次,通过这次培训,我见识到了很多老教师的风采,也认识了不少优秀的年轻教师,通过交流我了解了自身确实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可以向他们学习、请教,对我自己也是一种成长的好方式。
另外,参加本次活动后我也有以下一点思考:
因为这种教学准备活动耗时费力,不可能把准备过程全部呈现给大家。所以,我们必须把准备活动尽量真实的"演"给大家。但必竟还是"演",因而给我们的活动带有了太多的形式色彩,使学习者不易接受。学习者的第一感觉就是模仿的"演演"而已,某种程度上抹煞了"研"的色彩。
那么怎样处理"演"与"研"。应该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准备活动中的东西是好的,但做多了就走样了。那么,这种活动中,怎样处理好"演"与"研"的问题,或者说怎样使"演"真正走向"研"才是我们今后应该更关注的问题。但是,即使真正"研"下去了,又该怎样检验我们"研"的结果,从而促进"研"下去才是更值得我们去做的事情。
总之,我很荣幸能参加这次的培训学习,确实使我大开眼界,从各位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希望下次再参加时自己也能有所提高,成为能和大家一起研究的好同伴。
小学数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6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师如何扮演好这几个角色是小组有效学习的关键。
1、教师要选择恰当的合作任务和合作时机。
有效的合作应选择恰当的任务和时机。一般而言,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可以是多维性问题、开放性问题、综合性问题,使学生感到独自无法完成或较难完成,从而产生合作的需求。如在探索平面图形的面积时。这样还可以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和意义价值,增强以后合作的自觉性。反之,如果学习任务较简单,或任务本身更适合学生独立学习,则不必采用合作学习,避免为合作而合作。
2、教师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观察小组合作的情况。
学生开始合作后,教师并非无事可做了。在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必须确定了解小组达到目标任务的情况,和小组成员间有效合作的`状况。为此,教师应主动参与到各小组中,成为其中的一员,观察各层次成员的各种表现,分析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获取各种反馈信息。
3、教师要适时调控与引导,保证合作高校有序的进行。
有序高效的合作离不开教师的调控引导。教师应在全面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对合作任务、合作时间、目标高低、所给条件等进行调控,并对学生的合作学习给予引导,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除了直接的言语或行为指导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暗示、认可、奖励等多种手段来及时引导学生的合作,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合作热情。如对一个安静有序、分工制作的小组给予关注,或是赞扬某种合作的方法,其他小组也会努力这样去做。有时还可给予某个小组一些特别的奖励,如在一张专门的表上记录特别奖励的星数等。这对引导学生的合作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强化作用。
4、教师要在必要时给学生提供帮助,教授合作的技巧。
在学生合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有知识上的,也有合作技能方面的。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合作进程带来影响。教师此时应及时提供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如参与讨论、提供参考意见、作补充说明、提供辅助材料、工具等。或是教授学生一些社交技巧,教会学生如何倾听,如何发表不同意见,如何向别人提出改进建议,如何处理矛盾、争议等,或是给予其他的鼓励、支持,使学生的合作继续进行,最终获得成功体
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注重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只有教师正确的组织和引导才能保证小组合作的有效进行。
小学数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7
在县级培训中,多次提到了计算教学中的算法多样化,这也是我们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也进行了深深的反思:
反思一: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有关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这种探索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让学生在过程中,有所感悟,体会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也就是“殊途同归”。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了这种感悟,学生会逐步把这种思想运用到后续内容的学习,运用到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反思二:要充分的相信学生。如果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们会有很多的发现,并且有的想法非常独特,闪烁着创新的火花。不要时常抱怨学生创新意识淡、创新能力低,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把握机会,从小的方面、具体的问题进行培养,小的问题有所创新,大的问题才能够进行创新。
反思三:要注重交流的过程。通过交流让每个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想法、了解他人的想法。每个同学即是老师,也是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发现别人的.某种方法更适合自己,并用来解决其他的问题。
反思四:处理好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的问题。算法优化是学生的主体行为,不是教师主观的指定与包办代替得了的。优化算法是相对而言的,优化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我完善的过程,是一个逐步领悟、自我体验、自我选择的过程。让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不断交流中对各种方法比较、鉴别,择优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反思五:算法多样化不能要求每个学生掌握多种算法。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和解决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因人而异,并非要求每个学生掌握多种算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鼓励他们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自己喜欢的方法,以开阔视野;对学困生只要他们能掌握一种方法就可以了。
小学数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8
7月20日上午的县教材培训会上,韩国栋老师做了精彩的发言,赢得了全体与会老师的阵阵掌声。他谈到了数学备课的现状和时效性,他认为现在有不少老师的备课不实用,所背的课与课堂教学不相符,他要求我们备而有用,备课过程中最珍贵的就是那些属于自己的东西。
聆听着他的发言,思绪回到了几年以前,那个时候我和韩老师一块共事,他不但教我们这一级的数学课,又负责整个学校的教科研,同时还担任县里的教研员,可以说忙得不可开交,总以为他会耽误了教学,可每次检测的结果,他们班总是名列前茅,那时的我对他就由衷的佩服,今天再一次听他作报告,再一次被他的发言所折服,同时更为他严谨的工作态度而感动。
下午的讨论会上,就“如何提高备课的时效性”展开了讨论,大家都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校现在备课的形式就行了讨论和交流,一致认为有些学校的备课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存在着老师补备课,补反思的不良状况。目睹了老师们的讨论过程,我感动与他们的真诚和实在,为他们的敬业精神而感动,同时也为以后自己的教学确定了新的目标。
一、备好课(背好学生、背好教材和教法,加强集体备课),上好课、认真写好每堂课的教学反思,不要怕麻烦。
二、注意平时的积累,将上课的小故事用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录下来,写好教育论文、教育叙述和教学案例。
三、多看些教育类的书籍,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我希望县里以后多组织一些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多向优秀教师学习,使自己更加成熟,争取做一名合格的老师!
备课实用,从态度开始
备课不实用怎么办,如何增强备课的实效性?当教师团队专家抛出这个问题时,大家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少部分教师的备课已经流于形式,只为应付检查,根本达不到“备”的目的,手写教案也只是从教案书上复制到教案本上,没有加入教师的思考,没有对自己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电子教案更是从电脑数学资源库里下载下来,打印出来装订成本。备课本该是教师必不可少的课前对教材的分析处理环节,对学生情况的掌握过程,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预设阶段,但现在已经成为个别教师的负担。
如何改变现有的备课现状,使备课真正的落到实处,增强它的实效?在培训中分组讨论时,很多老师对此谈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很多种解决的策略,如务实搞好集体教研,手写教案中分老、中、青教师对详案和简案要求的不同,电子教案中增加集体备课修改意见和个人修改意见,加强校级、镇级、县级同一年级教师的集体研讨,由优秀教师编写精品教案共同使用等等。
老师们的这些想法和建议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分析,去实践。但我认为:备课要有实效,首先要从态度开始。正如周局长所做的报告“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没有一个正确的工作态度,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枉费人力
、物力和财力,浪费时间和精力。对于备课,无论是手写教案还是电子教案,我们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上。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独自备课和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认真深入地分析教材,把握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本节课知识的地位与作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选取怎样的策略来诱发学生的积极性,设计怎样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怎样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课堂中教师的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如何有机的结合,课堂中需要关注的各层次的学生有几个等等,这就是为了上好课而老师提前做好的准备,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态度决定一切,尽管存在某一方面的缺陷,但态度决定了你的高度,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备课的实效。
对备课改革的设想
通过上网查阅,知道处处存在“形式备课”的.现象,怎样才能变“形式备课”为“实用备课”呢?我觉得下面的设想不错,与我想的一样,所以就推荐给老师们,看看这样改革行不行?
第一,备课观念要转变,领导观念也要转变。教师不能为应付检查而备课,领导也不能把条条框框、统一要求做为检查评分的标准。要变查写在备课本上的教案为“走入课堂听课”。只要课堂教学精彩,教学效果好,不把教案写在备课本上也应视为备课好。如果课堂教学一塌糊涂,教学效果很差,即使写在备课本上的教案再好,也应视为备课不好。
第二,不能用条条框框对备课作硬性规定。如果一些教师不熟悉教材与教学,需要把教案写出来,通过反复温习既定教案,使教案较好地服务于教学,就可以把教案写在备课本上,如果一些教师凭着轻车熟路能很好地进行课堂教学,也可以把教案写在心里或点注于教本上。
第三,教案内容与教本要结合在一处,以便在课堂教学时互相对照。写在备课本上的教案使用时不便与教材互相对照,一旦教者忘记了教案内容,既定教案便成了废物,就会中断教学思路,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如果把教案内容与教本结合在一处,则可以弥补上述不足。教本可以特制,字的行距要加大,教材两边要留足够的空白。教师可以在空白处标记教学程序、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进行板书设计。可以在教材中的相关处标注提出的问题,标注教学的知识点。还可以在教材后的空白处写教后反思等。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随时可以看到设计的教法,与教材互相对照。领导也可以从教本中看出备课的情况。这种备课最实用,很值得一试。
7月20日上午的县教材培训会上,韩国栋老师做了精彩的发言,赢得了全体与会老师的阵阵掌声。他谈到了数学备课的现状和时效性,他认为现在有不少老师的备课不实用,所背的课与课堂教学不相符,他要求我们备而有用,备课过程中最珍贵的就是那些属于自己的东西。
聆听着他的发言,思绪回到了几年以前,那个时候我和韩老师一块共事,他不但教我们这一级的数学课,又负责整个学校的教科研,同时还担任县里的教研员,可以说忙得不可开交,总以为他会耽误了教学,可每次检测的结果,他们班总是名列前茅,那时的我对他就由衷的佩服,今天再一次听他作报告,再一次被他的发言所折服,同时更为他严谨的工作态度而感动。
备课不实用怎么办,如何增强备课的实效性?当教师团队专家抛出这个问题时,大家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少部分教师的备课已经流于形式,只为应付检查,根本达不到“备”的目的,手写教案也只是从教案书上复制到教案本上,没有加入教师的思考,没有对自己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电子教案更是从电脑数学资源库里下载下来,打印出来装订成本。备课本该是教师必不可少的课前对教材的分析处理环节,对学生情况的掌握过程,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预设阶段,但现在已经成为个别教师的负担。
如何改变现有的备课现状,使备课真正的落到实处,增强它的实效?在培训中分组讨论时,很多老师对此谈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很多种解决的策略,如务实搞好集体教研,手写教案中分老、中、青教师对详案和简案要求的不同,电子教案中增加集体备课修改意见和个人修改意见,加强校级、镇级、县级同一年级教师的集体研讨,由优秀教师编写精品教案共同使用等等。
老师们的这些想法和建议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分析,去实践。但我认为:备课要有实效,首先要从态度开始。正如周局长所做的报告“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没有一个正确的工作态度,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枉费人力。
小学数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9
在本次培训中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践行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现具体谈一下个人体会:
1、以前只对一、二年级教材有所认识,有所理解,对其他年级各册教材之间的关系,知识结构,目标体系知之甚微。通过学习,对青岛版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全套教材的知识结构是串串相接,环环紧扣,哪一个环节做不好,下一环节就难以实现,所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都应该抓好,才能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2、本教材由“情景串”引出“问题串”,倡导数学课堂生活化,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采用教材中的教学情境,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尽量创设生活化的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开放的“生活化“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领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不仅仅学会了知识,更主要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
3、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加大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等,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小学数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0
20xx年暑期教师全员培训已进行到第五天了,这几天的收获决不是一个“受益匪浅”所能包含的,无论是听报告还是小组讨论,特别是在通教材的过程中,使我深刻体会到,数学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例如,二年级下册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包含除”“等分除”几乎是我遗漏的角落,在分析教材时我才注意到这点,那么,课本中这种思想是怎样体现的?如何向学生进行渗透?仔细研读发现,“等分除”中商和余数的单位一样,而“包含除”商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到这点呢?对!动手操作!
在活动中理解算式以及每个数字的'含义!实际动手分一分,不同的食物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个,是“等分除”;同一种食物,由于每份分的数量不同,分的份数也就不同即“包含除”。但无论哪种分法,都是将一些物体分成相等的几份,显示了除法意义的本质,可谓,万变不离其宗!谁说我们的数学内容单调枯燥,其实,它也丰富多彩,只是我们是否发现!
小学数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1
青岛版教材留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由“情境串”引出“问题串”,要想完成这一转换过程,关键在于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在今天的培训会上,成玉丽老师就“如何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作了专题汇报,在报告中她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引导孩子会思、会问、会答,让我倍受启发。其实对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孩子会思、会问、会答,关键要靠教师的引导。对此,我也有几点自己的想法。
一、分清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教一年级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出示情境图后,问学生: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孩子就会把情景图上的数学信息读出来,如:有3条红鱼,有4条黄鱼等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孩子分不清什么是数学信息什么是数学问题,这时我们教师要及时告诉孩子,刚才说的是数学信息,老师能根据你说的数学信息提一个这样的数学问题:一共有几条鱼?你能像老师一样提一个数学问题吗?教师做榜样引导孩子提出数学问题。我想孩子只有分清楚了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孩子就会问了。
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我们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出示情景图后,希望孩子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可孩子总会提这样的问题:红鱼有几条?什么颜色的鱼最多?等等这样的问题,提不出教师想要的问题,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孩子觉得提出的只要是数学问题就好,而不明白教师的意向,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提示孩子: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给孩子指明方向。
三、灵活应用情境图。
我们都有这样的发现:青岛版教材一幅情境图包含的数学信息太多,容纳了2到3课时的内容。这就使得孩子在观察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时,就比较的费力,这时我们就可以把情境图分开用。记得我们在上连加连减时,我们就把与连加有关的情境图放在一起,把与连减有关的情境图放在一起,这样孩子就会非常轻松的用观察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会思、会问、会答。
小学数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2
听了成玉丽老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主题报告深有感触,成老师从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研究三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认为报告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做简单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低年级学生对情境图“热情”过度,往往提一些与数学无关的信息;
2、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很难提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3、年级越高能提出问题的学生越少。
二、问题原因分析
农村低年级学生入学前没有进行思维训练,数学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他们看到情境图后,吸引他们的是那些直观的图画信息,离我们老师心目中迫切需要提出的“有用”信息还有一段距离。就如我们成人看到一幅中国地图让我们提出问题,我们也很难把握要提出哪些类型的问题。也可以说学生低年级学生对提问题是热情而迷茫的。
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慢慢能提出一些简单问题,但很难提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我想原因主要是当获取信息后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思考,学生没有领会信息的真正含义,造成人云亦云,学生提的问题都一样。长期这样学生思考习惯就受到影响,有些同学总是在等着别人的问题,造成年级越高能提问题的学生就越少。
三、解决策略
1、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一方面留给学生观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感知这些信息,二是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感知信息后不要急着提出问题,而是先要思考这些信息有什么联系。只有学生充分能理解了信息才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在学生提出问题前可以提一些具体的要求。如“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吗”“你能提出一个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吗”这是专家给我们提供的科学的方法。
3、锻炼学生分析信息,有序思考的能力。青岛版教材提供的情境图信息呈现量很大,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单元一个情境图呈现了8个信息,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你能把情境图中的信息分分类吗,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分?”
最后再让学生提出问题。
4、问题意识的培养要关注到全体学生。每个班里都有优秀的学生,我们为了很快的切入“主题”往往是这些优秀的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学生由于长期没有发言的机会,也就懒得思考,造成年级越高能提出问题的学生就越少。因此提出问题时尽可能让多个学生回答,并适时给予恰当的评价。
总之,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理解,引导好每个学生。特别是低年级教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正如韩国栋老师所讲的低年级是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
小学数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3
兴趣是探究的起点,儿童的年龄小,好奇心特别强,对未曾见过事物感觉或现象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创设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感觉到新、奇、有趣。指导学生自发的探索、发现问题,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乐于去探索。
一、课堂的引入要“精彩”为主。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景,例如:盒子里装有红球5个,黄球5个,教师出示问题:“你们猜每次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还是红球的可能性大?”大家说法不等,有的说是红球,有的说是黄球还有的说是一样,三种不同的答案都被学生一一猜出。大家因为感兴趣所以连平时的学困生都在积极思考,到底大家猜的对不对呢?小学生很希望马上知道结果。这就为以后的探究“不确定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课堂的`教学情景“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开课的引入,要具有延伸性,这样的导课,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创设悬念,是学生自然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为探究学习巧设铺垫,思维得到有效的拓展。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的智慧是无限的,有效的课堂组织和引导,对学生的学习是何等的重要。
小学数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4
今天是培训的第五天,有了前两天在县里集中培训的经验,今天我们在学校里的培训方式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不再是对整册教材的全面解读,而是找出本册中大家认为有难度是重点的单元由主讲人进行详细解读。
今天由两位主讲人分别对三年级上下册的几个重点单元进行了解读。然后老师们主要就“回顾与整理知识梳理的方法”和“学生对计量单位的选择和换算易出错怎么办?”这两个问题展开了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把自己在教学中积累的成功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就第二个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学生的亲身体验很重要,即在第一次认识某种计量单位时就要通过学具操作、实物展示等活动,让学生亲生经历从而建立正确的表象,而不能做成“夹生饭”。针对单位换算这方面刘爱峰老师介绍了自己的“法宝”,那就是将同种计量单位以楼梯的形式呈现,将“进率”这一抽象的'概念与我们身边的“楼梯”相联系,进率相同的单位间台阶高度相同,进率不同的单位间台阶高度不同,方便学生对单位间的进率的理解和记忆。
虽然主讲人讲的时间少了,但留给大家讨论的时间多了,最后大家的体会是:这样的培训方式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收获!
小学数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5
7月17日,通过学习培训,想法很多,我认为学数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思考。如果把数学比作一把锁的话,那思考就是一把开锁的金钥匙,为你打开这把数学之锁。例如有的同学上课认真听,能把老师讲的内容全部吞下去,却不去消化,不会吸收,最终还是“营养不良”。这是因为他没有养成思考的`好习惯,不能将老师讲授的东西,再加工,不能进行分类、整理、更不了解道理的来龙去脉,当然就无法掌握知识的真面目了。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蜜蜂那样的工作方法,既会采蜜,又会酿蜜。在上课不仅要专心听讲,而且积极动脑,还能发现老师从没讲过的知识,他们花的时间并不多,却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善于思考,他们在老师讲某一题的解题方法时就思考,思考出这样解的道理,然后再推出解这一类题的方法。这样就把老师交的融会贯通了。
我们在学习数学的同时,要足注意培养自己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学会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成绩。
【小学数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04-14
小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04-16
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09-26
小学语文的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05-31
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03-24
暑期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05-18
小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5篇06-15
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0-15
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