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时间:2024-07-07 13:23:45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 相关推荐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心得体会1

  爱因斯坦在他的《论教育》中说过:“人们常常简单地认为学校就是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工具,这是错误的认识……学校的目标应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行为,又视对社会的奉献为其人生第一要义的个人。”“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中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以往的教育,人们只关注课程本身以及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而忽视了课程教学之外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其中就包括自主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以及社会参与的能力和意识,这些正是“核心素养”的要求。这些并不是课程本身的内容,但它确实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植根于学生的生命并形成一种素质能力,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爱因斯坦所强调的“剩下的”东西的价值,即教学的价值所在,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立体的“人”。

  身为语文老师,对语文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有较深的感受。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他们贯穿于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从学生刚入学接触到汉字,到现在进入高中进行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语文素养都伴随着他们所有的学习活动,是一种隐性的存在。语文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点,就是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语文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情与理同步发展。

  就语文学科来说,语文关键能力就是语言能力,一个人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语言生动,感染力强,我们就可以说此人具有很强的语文素养。就像鲁迅先生所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思维能力可整合到语言能力中,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载体。如果一个人语言条理性强,语言深刻犀利,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此人思维具有条理性和深刻性。如果某人语言混乱,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我们就可以说此人思维混乱,没有条理。语言是思维的表现,是思维的外在特征,它们俩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可整合为人文修养。如果说语言能力是语文关键能力的话,那人文修养就是语文的必备品格。人文修养为语言能力导向,为语言能力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

  身为语文老师,文化底蕴显得格外重要。一位具有语文核心素养的人,必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是个大概念,就语文学科来说,所谓文化底蕴,就是一个人对古今中外一切经典文化的积累程度。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需要什么文化底蕴呢?语文老师需要经典诗词的`底蕴。中国是诗的国度,是诗歌养育了中华民族。孔子曰:“不读诗,无以言。”“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让人温柔敦厚,让人文质彬彬,让人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老师需要文学名著的底蕴。文学名著是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更是民族精神和灵魂代言人,我们的教材中就有大量的文学名著,也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文学名著就是为学生的文化奠基,为学生的精神添上亮丽的底色。语文老师需要文哲史的底蕴。古人讲,文哲史不分家。文学是人学,文学是人类社会的形象图说。哲学是万学之学,指导一切科学,充满着好奇、疑问、探究与智慧。哲学就是追求智慧、热爱智慧的学问。历史充满智慧,读史使人明智;文学充满智慧,文学给人灵感,给人想象,给人真善美的启迪。当文哲史融为一体时,就让我们的心灵充盈智慧的光芒。

  语文本就不是一门功利性很强的学科,更多的,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当语文学科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时,语文的核心素养也显的越发重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以学生为出发点,立足课堂,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贯穿于语文教学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心得体会2

  这学期我参加了丛台区首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并与5月27日至5月29日与十几位同行共赴南京,观摩了“七彩语文”杯全国第二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这些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并深有感受,现将自己的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谈谈这学期参加的丛台区首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这次活动让我锻炼了自己,提升了自己。笔试考试为了能选拔上,我从书本及网上找来大量试题、案例,进行疯狂地学习,这才知道自己懂得的知识太浅薄了,后悔这几年为什么不坚持多读书、多学习。渴求知识的我就如同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全都塞进脑子里。被选拔上以后,我面临的是比分最重的课堂展示,由于这几年一直没参加大型的公开课比赛,因此心里没底,所以在那天讲课的过程中缺乏自信,心里发慌,感觉没有发挥好。但后来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鼓励下,我鼓足了勇气准备着以下四项比赛(书法、朗读、知识问答、才艺表演),我心里明白:这四项比赛不仅比的是个人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自信,因为“自信是一切成功的先驱者”。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和自己比赛,超越自己,跨越心理防线,我就是最棒的。有了自信,后几项的比赛发挥得自然正常,每次登舞台前我都要做深呼吸,并在心里对自己说“舞台我来了,这里将属于我,我要将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完成了比赛,台上的我笑得很开心,因为我走出了低暗,战胜了自己,最后取得的成绩比我预想的要好。

  接下来我再谈谈去南京学习的几点体会:

  1、粉笔字——小学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教师能否写一手好字,代表着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正所谓“字如其人”。教师能否写一手好字,给学生以榜样起示范作用,直接影响教书育人的效果。此次大赛一号和十一号选手的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写的字行笔流畅、运笔自如、有顿有挫、布局合理。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他们持之以恒,不畏劳苦,刻苦训练的结果。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坚持练字,练成写字的真功夫。

  2、朗读——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我们平常可能只注意到了断和连、轻和重、缓和急、抑和扬等等基本的技巧,从篇章的整体着眼,逻辑顺序着眼,对于“篇章的段落、层次”,也应予以考虑到。不仅关注篇章的内容理解、情感把握、角色意识等角度,也应关注到主题、层次等的分析。朗读更应注重平时学养的丰厚,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在气质,深入作品内涵,准确把握作品的'气韵、节奏,用自己的声音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韵味。

  各位选手朗诵结束后,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佟雅坤老师作了现场点评,最为难得的是,佟老师还现场为我们朗诵了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李清照的《声声慢》,精彩的表演引起全场轰动。

  3、才艺展示——彰显教师风采的环节。除了一、二号选手是诗朗诵之外,其他几位选手基本都是把自己最拿手的绝活都搬上舞台,令人叹为观止。值得我自豪的是我们河北选手赵艳。她唱的一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获得全场最高分,全部的评委都是满分,引起又一轮高潮。

  4、课堂展示——教师综合素质与教学素养的体现。一个教师,三十个学生,三十分钟把我们的语文课堂涵盖的知识和技能演绎的透明、灵动,如果没有多才多艺,哪有这么精彩的一幕幕!现场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你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你必须应是一个杂学掌握者。我认为本环节是教师素养的一个全面体现。其中印象最深的当属11号选手鲍丹丹老师执教的《我为你骄傲》,由写“骄傲”二字开始,再用一纸便条将教学前后衔接起来,并引出生字,设计巧妙。此外鲍老师在每一个细节的处理上,都让人心动。比如公正的评价,细腻的语言、美丽大方的肢体语言,脸上常带的富有亲和力的表情等等,当然,其他老师做的也很好。这种对细节的把握能力,不正是教师素养的最好体现吗?

  这次大赛启发我们,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其素养包括:声情并茂的朗读、端正规范的书写、身怀一技之长、扎实的课堂教学、思路敏捷的教学点评,做一名语文教师容易,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不容易。日积月累、不断锤炼,我们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心得体会3

  通过六年短暂的小学生活,我学到了许多的知识,也领悟了许多道理。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我学到了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标点符号等等的一些基础知识,我现在终于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后来,我们又渐渐地认识古诗文、百科知识,并会背、会默,古诗文成了有知识人的口头语。阅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有许多的高考生都是在阅读上失的分,写作也是一个难点,难就难在审题立意上,只要你围绕着一个事物的中心写就行。在这六年的学习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学习拼音、汉字的那一段时光,是多么的美好又是多么的艰苦。

  我又具备了写字的能力,人人都会写字,我也就不例外了。除此之外,我又具有了默读的能力,默读其实非常的简单,人人都会,但是能一目十行的人就不多了。我还具有写作的能力,因为我觉得作文特别好写,很容易。我想到什么我就写什么,始终不离题。这些能力,我想大部分的'人好像都具有,我还应该具有口语交际这个能力,有了口语交际这个能力,也有利于我的写作和朗读。对了,我还具有听课的能力,我认真听老师讲课,认真的做笔记,但是有时候没有做笔记。我还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这些文化教育,对我真是终生受益无穷。

  我学习语文有一些好的方法,如果要是让背一些古诗文或课文的话,可以选择晚上或早上来背,背的时候要一句一句的背,背课文可以把一个长句子中,一些重要的词语记下来。也可以缩句,背会了之后,再扩句,这样也比较好背一些。预习和复习,可以让你在课堂上听课时,不坐晕车,不迷糊。课后复习,可以让你记的更牢,掌握了这两点,再加上背古诗文,学习语文一定很轻松。写作时,可以多看课外书或者多参考别的同学写的例文,再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结合再一起,用上一些优美的词语,作文也就好写的多了。

  我个人认为,语文教师不应该只做一个教书匠,而应该作为一个杂家。什么都要知道一些,什么都要懂一些,什么都要关注一些。

  只有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随时给学生补充各种知识、随时引导学生对事件的看法、随时指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我当年上语文课的时候,学生都喜欢听,原因之一就在于不止局限于课文的内容,教师的心态和语言才是引导学生兴趣的利器。

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心得体会4

  8月18、19日,我们中心学区的语文教师在中心学校,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中心学区教师素养与能力提升培训”,本次培训旨在提高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与能力等方面的水平。通过倾听孙双金专家的“传统文化与语文童子功”的讲座、优秀教学能手吴静教师的精彩课堂《盘古开天地》和“整本书的阅读”专题讲座,朱萍老师的“统编习作教材理解与教学设计”讲座,我受益匪浅。孙教授的讲座从让大家先看一个关于李尚荣事迹的小视频开始,视频中的小尚荣刚六岁,但她渊博的古诗词知识和不俗的言谈,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讲座就此开始,孙教授就是想让大家明白,语文功底应该从小培养,从阅读大量的优秀传统读物开始。聆听孙教授的讲座,对语文的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培训期间,我们听了一节吴静老师的课,我们从中学到了如何上新教材课,吴老师不仅把文本重点突出来了,又扩展了学生相关的知识面,从中我们得知,语文的学习不能仅限于课本,要突出文本知识,又要能跳出来,与相关知识有机联系起来,这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聆听朱萍老师的写作讲座,明白了新教材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不要局限于成人的思想,这与语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今后的写作应该放开学生的手脚,展现孩子们的'个性,这是语文写作教学的方向,为今后我们的教学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语文新教材教学了一个新的认识,参与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让我在学习中收获,在交流中解惑,在探索中感悟,在研修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通过学习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极大地提高,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更加努力,更加勤奋、更加刻苦,更加认真,更要积极地参与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与讨论,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完善,为我们的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心得体会5

  7月4日,我有幸聆听了北京教科所王凯老师关于《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与教学改进》的讲座,让我认识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核心素养,并初步了解了核心素养及其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现谈一下自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

  一、对核心素养的认识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体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与我们以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是对素质教育在新时期的'深化。

  “素养”概念的提出,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后天中、长期实践中养成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可以经过努力养成好的习惯、能力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作为教师的我们,以后在工作中怎么做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结合自身与学校实际,学其精髓,把握内涵,深刻领会,提高课堂效益。在教学中,我们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实践知识的获得过程,自己对照课本进行自学,并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着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

  2、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代表着学生愿意去学,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广泛阅读、积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3、读名家名著,写读书笔记。

  一个人的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文化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知识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

  想想自己上班的时间也不短了,应该说已经是一名老教师了,可不管从教学水平还是自身水平,我都感觉进步不大。首先,我读书少,上班以来,读过的专业书屈指可数;其次我钻研的少,对教工作中的很多问题始终浮在很浅的层次,深不下去。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对自己负责人,因为成长始终是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负责。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充满爱与责任。这是师德的灵魂,也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只有做到爱学生,爱教育,对学生,对自己的教育事业充满责任感,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

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心得体会6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持之以恒地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等方面的能力。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以及主体发展的需要,我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期,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爱阅读的习惯,采取多种方式刺激学生乐读、善读、愿读的兴趣;采取多种活动鼓励学生保持阅读的好习惯并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我常常不让学生做大量习题,而把时间用来让学生看书,并且看整本整本的书。这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布局谋篇并效仿之,又可以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谴词造句。新学期,我都会利用第一节语文课,开一个新学期阅读动员大会。学生沉睡了一个假期的阅读梦,被我这一呼吁,个个兴趣盎然,纷纷制定新年学期阅读计划。有的说,这学期我要看五本书,有的说这学期我要看十本书。当他们宣读完自己的阅读计划后,我顺势将自己本学期阅读计划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个个张开大嘴说,老师你也有阅读计划啊!我和学生相视一笑,阅读动员大会在我们的笑声中结束了。接下来,我每天都会给学生布置一项作业,课外阅读半小时。每月的制作阅读卡成了学生分享、展示自己阅读情况的平台。每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我都会在班上开一个隆重的读书分享和总结大会,让学生谈谈本学期阅读的心德体会。我还对学以致用的同学,大力表扬并颁发奖状。通过以上四个环节,一学期下来,学生逐渐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听、说、读、写的能力也提高了很多。

  二、抓住重点

  有时老师们总觉得课时不够,常常二个课时上不完一篇课文。纠其原因是老师没有抓住本单元和课文中的重点,没有明白编者的意图。单元导读常常是学习本单元的线索。只要老师抓住了它,就抓到了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我在备课时总喜欢钻研单元导读,而且钻研导读后迅速读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从中我发现了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有的老师在备课时,总是先喜欢研读教参,对其中提出的知识点、注意点以及自己认为的考试点作了标记,以便上课时一一与学生探讨。其实这样做会禁锢我们的思维,束缚我们钻研教材的能力。在一两课时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想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而且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的形成,也不是学习一二篇课文就能实现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内化的过程。如我在执教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先钻研单元导读,然后才抓住了本课两个教学重点:一是静态描写大榕树和动态描写鸟的部分,让学生对比品读这一静一动,学习此写作方法。二是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落,感受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因此,我们语文老师要善于抓单元重点,抓课文重点并集合两方面的重点,整合课堂教学内容,集中教学时间,实实在在地进行“听、说、读、写、想、思”的训练,真正实现“听得认真,说得完整,读得投入,写得相似,想得充分,思得深入”,坚持不懈地这样下去,学生的语文基础一定会夯实。

  三、语言积累

  “语文教学就是要强调记忆、积累、而理解是在积累的基础上大脑自动调出,匹配和整合的过程”。“只有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了相对较高的量时,才有可能形成语言语文的自学能力。”语言积累,首先要谈课内语言的积累。选入教材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既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也包含了丰富的语言教材和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好教材的作用,挖掘教材语言资源:课文中精彩优美的描写语段、运用精彩的修辞手法,甚至运用一个极其准确的成语、字词、标点……凡是书中要求记忆的,一个不放。同时还对学生提出对书中好词、好句摘抄和背诵的要求。在写作文时看谁用得多,写得多,以提高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其次是课外语言的积累。有时在课堂上我会一篇带多篇的让学生学习,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与课文相关内容的文章是如何组织语言的。常常在课前将课外的文章发到班级QQ群里,第二天要求学生上课前准备好,对课外文章写得精彩的部分,采取课内品读,课外摘抄、背诵的方式让学生积累语言。时间一长,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四、想象创造

  “学会想象才会学会创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第一学段侧重考查学生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因此,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抓住契机,相机引导学生去想象。教材中,有很多看起来没有的空白处,其实渗透极为丰富的内容,为学生的想象留有极大的空间。如执教二年级下册《丑小鸭》一课时,我采用想象教学法,让孩子们读完课文第四自然段后,想象离家出走后的丑小鸭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在课堂上我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想。学生不仅想得好,而且说得好。不用我多讲,学生就明白丑小鸭离家出走之举是大错。我准确地发现想象点,适时地组织学生去思考、去想象,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情感得到了升华。除了挖掘课文中的想象点外,我们还经常组织学生去看课文中的插图(每幅插图都是对文章重点内容的体现)。如我在执教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时,让同学们看书中的插图,想象周此时对傣族人民在说些什么呢?学生会心一笑,各个开动脑筋,说得是有声有色,这样图中的人物就变得鲜活多了。

  五、习惯养成

  语文学习习惯包括上课听讲习惯、认真做笔记习惯、规范写字的习惯、认真倾听的别人发言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先想后说的习惯等。叶圣陶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这是要养成好的习惯。”要想学好语文,习惯可是非常重要的。老师要想培养好全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老师仔细观察本班学生日常学习行为,对普通存在的不良习惯,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解决。经我细心观察,本班语文素养不高的学生大都语文学习习惯不好。集中存在读书不动笔,不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问题。针对上述两个问题。首先,我在课堂上对语文学习习惯很好的同学即时表扬。其次,在学生发言时,让其他同学不仅要听,还要动笔。如听别人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应该边听边将读错音的字圈出来。对朗读好的同学还要其他学生,说说读得好在何处。最后,请听得认真,说得精彩的同学示范读课文。一学期下来,本班学生两大不良习惯有了很大的改观。在教学中,每个年段都有相应培养学生习惯的要求,老师应做到心中有数,并有意识地加以习惯上的指导和提醒,引导学生自觉地按照要求去做。

  不管是家长朋友,还是教师、还是出版社,“打铁还得自身硬”,除非了花功夫分析儿童阅读现状、花心思去研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孩子进行自主阅读、高效阅读外,还需要加强自身的阅读习惯的培养,这样一来,家长和师长以身作则,出版社则为孩子提供更优秀的图书,多管齐下,达成目标更圆满。

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心得体会7

  3月7日上午,经开区全体语文教师齐聚在85中学的报告厅,参加了由经开区教文体局组织的“语文教师朗读素养提升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培训开始了,李莉老师首先为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朗读《我为什么当教师》。听着老师的朗读,感觉她的声音是那么的甜美,让人如痴如醉。紧接着,她又引用了著名央视主持人董卿的一句话:“朗读属于每一个人。”从而突出了朗读的重要性,并且再次强调,作为语文教师,朗读更为重要,因为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方式。听了老师这样说,在场的成员不约而同地点头,表示对老师看法的认同。

  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明确了朗读的具体要求:朗读首先要做到准确、清晰;其次是要流畅、自然;接下来是要感情真挚;最后是要恰当的运用朗读技巧。结合以上要求,老师用了大量的时间为我们分享了朗读的技巧。并从两个方面展开,具体分为:内部心理感受和外在表达技巧。内在心理感受包括形象感受和逻辑感受,形象感受是指调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感官综合感知,使作品中的'情、景、物、人、事、理在内心“活”起来,“动”起来。讲到这里李老师还举了朱自清的作品《春》为例,带领大家边体会边朗读,弄明白什么是形象感受。另外朗读者对作品中事物间的逻辑关系的感受,把握好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外在表达技巧分为内在语、语气、停连、重音和节奏。李老师对语气、重音讲解尤为具体,说道“语气”她说“语”是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话语”,“气”是支撑声音表现出来的话语的“气息状态”,语气运用的一般规律:喜则气满声高,悲则气沉声缓,爱则气缓声柔,憎则气足声硬,急则气短声促,冷则气少声淡,惧则气提声抖,怒则气粗声重,疑则气粗声粘,静则气舒生平。且每讲一处,老师都有示范。

  整个培训过程,有老师的讲解有师生的练习体验,课堂气氛甚是热烈。当然,任何一项技能的练就都不能一蹴而就,但相信,只要大家按照老师的指导用心练习,我们的朗读水平一定会大有提高!

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心得体会8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新课标更加注重保护学生的个性。学生是独立的有思想、有主见的行为个体,我们语文教学务必要重视避免千篇一律的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选择,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新观念。

  新课标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胆量,只要敢于站起来发言,就给予肯定,至于发言内容是否精彩我们暂且不要求,把学生的胆量锻炼出来了,发言内容是可以在不断训练中越来越切中要害的,说白了,有胆量的孩子,以后成功的概率都大许多。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我将采取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切实转变观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呈现出开放性。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是指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教学的开放性应体现在:一是学习空间的开放。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教室的限制,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图书馆、因特网等也应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二是学习内容的开放。要打破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和教师都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对教材的内容可根据实际进行改换、增删,使学生从丰富的教学资源中获取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学习方式的开放。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倾向,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意图和着力点。突出小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体验性。体验是伴随着积极的心理活动,形成学习能力,唤起创造潜能的基本途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自由学习、思考、体验的时空,崇尚个性化的理解,注重体现学生认知、思维等心理的活动过程。体验性学习应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应是全体学生积累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年龄、知识积累和个性特点,决定了其学习品质的差异性、因此,反映在学习结果上差异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学生的差异有多大,只要是积极参与了学习研究的过程,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承认差异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4、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个人知识的获取主要靠的是阅读。语文教学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二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儿童是否能培养起阅读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第一学年的教学活动。如果老师能发现、奖励和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优点,那么他们就会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老师的教学活动,爱上这门课程。我想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培养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心得体会9

  一、识字写字教学

  看了《新课标》之后,我对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让我明白我们所说的识字写字教学不仅仅是识字教学,应该贯穿小学甚至初中、高中各年段语文教学的始终。在识字中、在阅读中、在习作中体现着字词教学。字词教学体现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教学。

  识字写字教学的第一步是识字教学,得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认读字词。

  而识字写字教学不仅仅是认读,正确的理解也相当重要,对于字词的理解的方法有很多,如:利用工具书理解字词;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抓重点字理解词语;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利用找近义词或者反义词来理解词语;拆字、组词法来理解词语等等。

  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字词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具有发散性。我们可以让学生来做一个词语游戏——生字开花。即:根据生字的特点,鼓励学生多组几次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散思维,去思考由这个生字词可以想到哪些成语、哪些古诗句、哪些俗语警句等等,这样孩子们由一个生字可以积累好多新词语,认识好多成语、俗语、古诗、名言、警句。这样的字词教学,大大丰富了孩子们的词汇。

  识字写字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运用。所以,在字词教学中,不仅应该让学生正确认读,正确理解,丰富积累,更重要的是能灵活运用,为了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如:能用一个词说一句话;能连用两个词写几句话;能用更多的词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甚至用给定的几个意思毫不相干的词语、句子等写一篇小练笔等等。

  二、阅读教学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不仅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还具有独特的学科性质,即:工具性、综合性、基础性。所以,语文教学的本质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感知语言、理解语言、鉴赏语言、运用和发展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重视通过课内的朗读、默读,逐渐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关键是读出味道、读出乐趣、读出所得,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

  而 “读”是理解文章的一种有效手段,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体会语言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认为阅读教学的活动设计可

  以采用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达到训练的目的。采取示范读、试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从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读”这种行为与课文的内容,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结合在一起,不是为读而读,而是用读的方法训练学生经历一个由“自己读——学习读——练习读——个性读”的提高过程。

  所以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真正地把学生当作活动的主体,设置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情境,然后留给学生充足的自读空间与时间,让孩子去读、去想、去悟,并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自我阅读的活动过程中,及时圈画出重点词句,在书中空白处记下自己在自读中的感受及认识,用不同符号标记出自己的疑惑之处,达到自动探究、主动发现的目的。启发学生读读、想想、划划、议议、多读多想多体会。剔除与重点无关紧要或易读懂的部分,突出重点的教学,突出自学方法的点拨,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智能也得到快速的发展。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拥有新的头脑,新的思维,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为培养拥有新头脑、新思维的个性学生而努力。

  三、口语交际教学

  学习和使用语言是一种能力,它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训练。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无论是语文课程还是数学课程,甚至是音乐美术课程,处处都有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值得探讨、交流的内容,这就为学生的语言锻炼提供了实践平台。以口语交际课程训练为关键.从《听说训练》到《口语交际》,尽管形式与内容都有大角度的转变,但它们的根本宗旨都是培养学生能聆听他人表达、清晰表达自己想法的习惯。它要求教师要认真上好生动有趣的口语交际课,为培养学生的个性表达提供扎实有效的基础。于是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有着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语文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很有效的办法。教材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提供了较广泛的内容和多种形式。同时,教材在阅读课文及基础训练题中,也都编排了人物对话交际的训练内容。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表达实践。所以我觉得我们应凭借语文教材,加强语言表达训练,以课堂教学为平台,训练学生规范表达。

  除此之外,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在课内外给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语言表达。这是语言表达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课堂教学中,针对教材实际,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引起学生语言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语言交际的热情。以校园活动为平台,创设交际情境,促进 学生表达个性化,由于依托教材的口语交际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思想与见解造成一定的限制,致使学生的表达只能停留于一般的.口齿清楚阶段。因此,学校、班级、教师、学生之间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形成学生个性表达的大舞台。还可以开展读书活动。由班委商议制定活动时间与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内容 。

  四、教师的心理素养

  其实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身分,按照自己的身分进行专业活动。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承认自己的职业身分,按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对教师工作充满信心,才能约束自己,不参与有失教师身分的不良活动,自觉抵制外界对教师工作的不良刺激。

  一个教师具有乐观积极的自身心理环境,就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对教育学生有兴趣,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反之,当一个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不良,有教育偏见,厌烦学生,他的情绪、教育行为都会有特别表现,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努力加强学习,改善自身心理环境,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要求教师遇事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镇静,能接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如果教师毫无承受能力,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稍有不如意就灰心丧气,那是无法搞好教学工作的。在工作中缺乏魄力,遇事缩手缩脚,不愿管和不想管学生,怕引起麻烦,怕承担责任;或者对学生方法简单,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都是不利于教学的。所以,要主动承担难度较大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或担任班主任工作等,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磨练自己的耐性。随着一个个困难的克服,承受挫折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总之,对工作、对生活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克服负性情绪对自己的困扰,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经常进行自我调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积极乐观地生活,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与生活。

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心得体会10

  从上学期开始,我初次接触并阅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核心素养开始进入我的视野。今天我们交流的是这本书中的第三篇“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它当中最具有价值的六项基本策略一一整体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义化策略。策略是从观念走向行动、从理论走向实际的路径和方法。有了正确的教学观念,还得进一步把观念转化成操作的策略。以上策略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而是复杂的多向关系。可以说,任何一项好的策略都同时体现了若干理念,而任何一条好的理念也同时需要多项策略去落实。

  整体化的具体策略当中,指出了改变从单个知识点的识记到理解再到应用的`认知路径,转变知识导向的传统教学模式,姚嗣芳的单元整合教学法对我很有启发,当中她改变传统的逐课设计模式,变为按单元进行整体预设,把整个单元由几个模块组成,围绕单元核心目标,去掉一些大量无味的朗读知识,枯燥无味的作业,围绕核心目标集中力量,精准出击。真正做到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很值得大家去借鉴学习。

  情境化策略,通过联系生活、实物、图像、动作、语言新旧知识的关系、背景知识或场景、问题创设情境。不论我们采用哪一种教学情境,都要抓住教学情境的实质和功能,才能促使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比如在我平常的科学课上,也时常为学生准备一些实验道具,举一些生活事例,结合多媒体图像教学,学生表现的学习积极性还是很高的。活动化策略中,我重点阅读了有关于科学方面的,了解到了科学活动的核心环节即:提出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求证,只有学生参与了这两项环节,才能真正的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产生,也让我在科学教学中有了更一步的认识。

  自主化教学改革案例:徐州市的学进去、讲出来计划;张学新的对分课堂:一半教师讲,一半学生讨论,学生真正的享有了应有的权利,承当了应尽的责任,体现了对学生最大的尊重,因此也使课堂变得存满乐趣娥、生机勃勃。

  这些策略对我都有很大的启发与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慢慢的将它融入到课堂当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而且还有待于我们去实践和研究。借助互联网资源等在内的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养。我将不断学习新理念,并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学习。

【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小学新课标核心素养心得体会12-09

新课标物理核心素养心得体会范文10-26

小学新课标核心素养心得体会15篇12-09

小学新课标核心素养心得体会12篇03-02

核心素养心得体会通用05-13

学习《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07-31

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12-08

(合集)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10-30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