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的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4-08-28 09:16:18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德语的培训心得体会

  • 相关推荐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德语的培训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德语的培训心得体会

德语的培训心得体会1

  第一,背熟两千德语基础词汇。

  语言建构的最基本的材料就是词汇,词汇就像建筑一座大厦所使用的砖,没有它,再漂亮的建筑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作为一个初学者,在没有一定数量的基础词汇作为基础的时候,对于一种陌生语言的学习会感到非常的茫然。两千单词足以够用来解释说明德语的一切基本的语法现象了。多了会造成初学者太大的负担,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少了又不够用来进行有效的学习。这对于掌握德语至关重要。两千单词并不算多,但对于一个没有基础的初学者来说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于是,人们常采用两种办法:一是日积月累。每天背几个单词,积少成多。我很不赞成这种方法,因为第一它持续的时间太长,见效缓慢;二是时间拖得越长,越容易将以前学过的单词遗忘,增加了背单词的负担。常有人坚持不懈地学了几年的外语,回过头来认识还不到一千个单词的现象。二是速成。将两千单词作为短期攻坚的对象,每天三四百个单词,反复循环,大运动量,大体背会之后,反复循环巩固,直至烂熟于心,烂熟于耳。以后学习的速度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阶段的烂熟程度。

  第二,熟读语法书上的例句。

  有了两千单词的砖石,就可以建构语言的大厦了。如果把单词比作砖石,那么,语法就是语言的框架。一种新的语言的框架结构和我们熟悉语言的框架结构很不相同,掌握并熟练地应用这种新的框架光靠理性是不行的。我们学习德语,大多数人是想用这一语言来为我们打开一扇新世界的窗户,就是说要用它,而不是想做德语语法学家。语言不是按照语法创建的,语法的产生是人们为了认识和掌握语言的方便而创建的`。所以,我们要把语法当作一块敲门砖,用它来敲开德语学习的大门,之后就可以扔掉了。语法书上的例句是这种语言中最为典型的语言结构,有以一当十的功效。语法规则很多,很难记住。我们没有必要为记住这些抽象的教条而伤透脑筋,熟读语法书上的例句,不用看语法书的讲解也会掌握其中的奥妙。

  熟读不是一般的读几遍就算,而是读得滚瓜烂熟。熟能生巧,熟能让我们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词汇的搭配,固定用法,句子结构,感情色彩,修辞手段等等。学会一种语言不是在很慢的速度中慢慢琢磨中理解体会的,而是要在瞬息万变的语境中转瞬即逝地把握其深层含义的过程。我们能够听懂我们自己民族的语言,不是我们能够重复出刚刚听到的每一个词句,而是记住了这些词句所要表达的内容。又词句的物质材料转化成我们能够记住的内容或者说“意思”是瞬间完成的。我们听不懂外语不是外语词句没有在我们的头脑中留下痕迹,而是这些痕迹不能很快地转化成“意思”。怎么使这个转化变成瞬间完成呢?重复。一个乒乓球运动员在不到半秒的时间要判断出对方打过来的球的力量、旋转、路线、长短,然后决定回球的方式,是搓,是推,是拉,是打,是削,是冲,是直线,是斜线,是摆短,是切长……,每一个球都打得那么合于理性,怎么能够做到的?练,每天重复一个动作千万次,常年如此地练,就完成了这个奇迹。语言的学习也应如此。

  第三,确立自己学习德语的目的。

  学习德语的最高目标当然是读说听写译样样精通,但我们毕竟不是用它来吃饭的,而只是想掌握一门工具。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到样样精通。怎么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不要盲目,而要知道自己究竟想用德语做什么?如果是借此作面对面的交流,那么就将主要的精力用在口语上;如果是想通过德语来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就将主要精力用在阅读上。目的不通,方法也就各异。

  第四,保持一定的应用量。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无论想用德语做什么,都要每天保持一定数量的应用。如果基础好,忘记是不容易的。但时间越长,拿起来应用开始时的由不顺到得心应手的时间就越久。所以,如若想让德语学习有一个顺畅的进程,就每天坚持读点东西,听点东西,说点什么或者写点什么。

  学习德语,我最深的体会是:

  一,速成比马拉松好;

  二,重复是最好的老师。常流水式的学习最容易被一个个障碍阻挡住去路,只有集中了充足的水量才会轻而易举地将障碍的堤坝冲开。

德语的培训心得体会2

  从寒假开始学习德语以来,已经在明好学了有1个多月的德语了,从全日制德语学习到周末班德语学习,德语A1的课程已经学完,在德语A1的结课考试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用我们蔡老师的话说基础是打好了,后期还需继续努力。

  在学习德语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学习的技巧真的特别重要。我就说说我在学习德语A1课程时的一些心得体会,借此抛砖引玉,希望在接下来的德语学习过程中能获得更多大神的指点。

  1、发音

  德语课刚开始就是学习的语音部分。德语是由拼音文字构成,很多方面和英语类似,因此在初期的时候一定要准确的掌握发音,这对日后的口语和听力是有很大好处的。

  刚开始学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样的,但是当一个发音练习几篇、甚至十几篇的时候,有些同学就会不那么认真对待了。还好,蔡老师非常重视同学们的发音,一遍又一遍的给我们纠正,挨个来进行抽查,课后也花很多时间帮助同学们纠正发音。用蔡老师的话说很多学生会因为发音不准,让别人根本不懂你在说什么,而无法通过考试。

  语音基础不好的同学我觉得最好自己课后多花时间练习发音,可以找录音跟读,把自己的发音录下来听和原音的差别然后进行调整。

  另外,口语并不仅仅是开口说,发音、说的内容、语法都很重要,如果说很多,但是都是错的`,那还不如不说;说出来的东西,就要确认是正确的。

  2、不同思维,固定搭配

  德语本身和汉语差别很大,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能用我们理解汉语的思维去理解德语。有时候一个意思会有几个对应的词,比如中文里的“不法”“违法”“非法”,有时候能换用,有时候换用就非常奇怪,德语也是这样。蔡老师经常会说:我们用理解中文的思维去翻译德语句子,刚开始我们可能会帮助快速记忆单词的意思,但到后期就会起阻碍作用,在口语写作的时候需要多记德语的搭配,而不是简单的拼接单词。

  在刚开始学习的过程中,就一直跟自己强调,用不同的思维来思考问题,跟着老师的节奏,跟着老师的思维,来确立自己的思维方式。现在,我已经不需要每天跟自己强调,因为这已经慢慢形成了一种习惯。

  3、坚持积累

  学习德语,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词汇、语法需要记忆和灵活运用;听力需要反复去听,听到完全明白为止;口语要不停地说、不停地练。每天重复的记忆单词、阅读、口语等,都是在为自己后期的学习做累积。

  从我们上课的第一天起,蔡老师就要求我们准备一个小的便签本,将自己每天接触到的新单词、新语法、新短句记下来,课后可以随时翻出来看一看,练一练。一天一天下来,发现自己还真累积了厚厚的一本。日积月累大概是就是这样一个效果。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我的德语学习之旅,跟着明好学德语,希望自己和同学都可以早日通过德福考试,开启不一样的留学旅程。

德语的培训心得体会3

  在谈具体的学习方法之前,我更愿意从学习德语的态度说起。

  虽然学习任何一样本领和技能都需要一种态度,但我个人认为,在学习德语之前和过程中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是格外必要的。

  仅在新东方的课堂上,我就听到远不止一个学员在学习一段时间德语之后抱怨,德语实在太难了,实在太复杂了,以至于在后面的学习中会产生浮躁的情绪,这主要是由于没有在学习态度上调整好心态所致。

  《目标》第四册的最后一篇文章,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写的关于他学习德语的感受,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谁没有学过德语,谁就无法想象,这种语言有多么复杂。的确,在世界上除中文之外的语言中,最难学的应该是德语和阿拉伯语,但它们和博大精深的汉语比起来,其实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既然德语不是一门一朝一夕就可以学会的'语言,因此,我觉得在学习德语前不妨通过各种渠道对这门语言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如果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已经下定决心要学习德语的话,那么重要的一点便是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做好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喜欢投机取巧、那些害怕吃苦的人是不适合、也学不好德语的。而一旦开始了学习,便需要一丝不苟、勤奋严谨的学习态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用在德语学习上极其恰当。

  比如,学习德语要跨过的第一道关便是记住每个学到的名词的语法性,记住动词现在时变位的规则并灵活运用,而后还有不规则动词的第二分词,还有形容词作定语修饰名词的词尾变化等等。

  在这些阶段里,并不需要太多的所谓“智慧”,而更多地需要勤奋,需要切切实实地下功夫;经常听到一些学生抱怨德语单词,尤其是语法性不好记,或者说单词记了又忘,我觉得这都是功夫没有下到、浮躁的表现,因此我建议,学习方法固然重要,但要在主观意识上耐下心来,戒骄戒躁,如果用西方的智慧来形容的话,就是要做好准备“沉下去”。

  真正用心地投入进去,锲而不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这样,当这种努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融会贯通,才能够最终“浮上来”,真正掌握这门语言。

德语的培训心得体会4

  由于目前海外留学,尤其是小语种留学的规模越来越大,使得相应的语言教学也变得越发重要。为了能顺利的申请国外大学,对语言考试和培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就德语培训表达我的一些教学体会,结合我个人在德国的培训经历,所见所闻,对比目前国内德语教学的优缺点探讨如何借鉴国外德语培训的经验来完善国内德语培训。

  记得当年我在国内学完德语初级A1A2,申请了语言签前往德国柏林国际语言学校(BSI)参加中级班的培训。我刚去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听说较弱,德国老师用德语解释德语语法,让我意识到我必须要尽快掌握德语语法相应的单词发音,我花了一周的时间整理了所有语法表达,尽快记住,一段时间以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接下来,我碰到的问题就是口语问题。我发现国内学习阶段过于注重语法和词汇,所以在开始的'时候,在柏林的语言班中很多课堂活动我几乎都无法参与,因为听不懂老师的指令,或者只是部分的理解,所以经常闹笑话。这就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如何在我现有的基础上快速提高口语和听力的问题。我的办法是精彩段落或者说实用口语的的背诵,加上寻找语伴。幸运的是我在柏林找到了若干想学中文的德国学生,和他们一起学习交流。大概在2—3个月密集的语伴学习中,我的口语和听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对我之后参加Test—DAF考试有很大的帮助。这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如何创造语境和充分利用它。因为我们在国内,很多学生老是抱怨没有机会说德语,毕竟除了课堂,能找到语伴的机会并不多。

  结合上述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有应对的办法,但是国内的德语培训也是有自身的特点,我们还不能拿来主义。比方说由于没有语言环境,就让学生丧失了很多训练的机会,加上国内的学生学习语言的动机各不相同,老师教学能力和经验的差异,也会导致教学效果差异很大。本着因材施教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是可以从国外培训模式中得到借鉴的。

  上课轻松的氛围,不是排排坐的桌椅排放,想必每个学员都喜欢。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学生也容易放开自己,变的主动参与互动,而这种上课的条件其实对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老师在上课前要对整堂课的内容、顺序、节奏以及控制做很好的准备和估计。这需要老师一方面要有教学经验,另一方面要时刻保持教学的热情。我在柏林的体会是,我们每天四个小时的训练都是在较活跃的气氛

【德语的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培训师培训心得体会07-21

培训心得体会10-14

培训的心得体会08-13

(经典)培训心得体会08-12

培训心得体会10-15

师德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有关师德培训的心得体会11-19

【热】培训心得体会11-15

师德培训心得体会11-12

礼仪培训心得体会11-13

督学培训心得体会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