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在自己预料之中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后果,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应急预案。怎样写应急预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
1.目的
为了确保澡堂各类设施完好无扣,人人讲究爱护公共场所卫生,创造良好的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众兴公司一煤矿
3.管理规定
3.1凡入浴人员必须爱护公共场所各类设施,不得损坏和偷盗,否则除照价赔偿外,属公司员工申报公司行为按待处理,外部人员报铁厂沟派出所依法处理。
3.2入浴人员必须讲究公德,保持室内良好的`卫生环境。澡堂内不允许随地大小便和乱丢杂物,发现一次处50元的罚款后限时清除。
3.3下井作业人员必须按各自的更衣柜凳干净整洁,不允许在浴室内乱丢脏衣服和鞋袜,否则查出一次处30元的罚款后限时清扫。
3.4入浴人员必须将用完的洗头膏袋瓶,洗衣粉袋等杂物顺手放入垃圾桶(箱)内,不得到处乱丢,否则发现一次罚款10元后按不讲公德行为通报批评。
3.5为了保持设备完好使用,入浴人员不允许半淋浴喷头乱搬乱卸否则发现一次罚款20元。
3.6除入浴人自觉爱护和操持室内外外,澡堂专管人员必须按照自己的职责,随时清洗干净,并巡查设备、设施的完好情况,随时了现问题必须一查到底。
3.7人人都想有一个生活的空间,人人都想有一个美好的环境,请大家共同爱护它,保护它吧!
3.8搞好班前、班中、班后设备运行检查登记和交接班工作,并在交接时必须双方签字。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确保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应急处理工作,保障辖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依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和辖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一、成立应急处理指挥小组
由xxx担任组长,xxx、xxx担任副组长,成员xxx、xxx、xxx、xxx、xxx、xxx。应急处理指挥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防保办公室。
1.组织、协调卫生技术力量,防止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蔓延。
2.负责辖区内救护车辆的统一调配使用。
3.组织评估临床治疗病人、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措施效果,完善各项防治方案。
4.负责突发卫生事件的各项监督检查工作。
5.组织开展卫生科普知识的宣传等工作。
二、工作机构及职责。
1.卫生院对辖区内的的突发事件实施监督管理。防保科承担责任范围内的突发事件管理任务。
2.防保科在卫生院的领导下,杨春海、杨年娥、钟汉清、王化丽负责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医疗机构、留验站的隔离、消毒、防护和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公共场所消毒,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疫点的环境消毒,生产、经营和使用的消毒产品、防护用品的质量等进行监督检查。
3.由幸永平负责用救护车对突发事件发生时病人的转运工作,并建立安全的转诊制度。县人民医院为我县突发事件定点医院,承担全区突发事件的防治工作任务。
4.卫生院设立发热门诊和留观室,实行首诊负责制。
5.杨春海、杨年娥承担本单位和责任地区的突发事件预防控制和疫情管理工作。
三、应急处理
1.卫生院在接到下级卫生部门的`报告后,应立即了解情况,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动态,确定事件类别、性质和严重程度,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需要,组织应急救治队伍和有关技术人员赴现场,指导和协助当地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及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
2.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实行首诊负责制,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
3.对需要医学观察的立即收入专门的观察室,并做好隔离防护和会诊;对需要转送至指定医疗机构诊治的确诊病人、疑似病人,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安排专用车辆运送,并将病人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受的医疗机构。
4.对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措施,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予以配合。
5.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
6.负责病人的诊断、治疗和收治管理工作。收治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要依法报告区卫生防疫站。
7.由王炳初、钟汉清负责做好医务人员的培训和个人防护。
8.对重大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范围做出判断,判明引起事件的毒物种类及数量,提出现场处置方案,指导和组织群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
9.事发2小时之内向镇人民政府报告和县卫生局报告。
10.加强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保证信息联络畅通。
11.迅速启动各发热门诊、留观室,进入应急状态,做好监测和收治病人的准备。
12.卓尚铣负责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消毒和防护用品的准备,药房做好医疗救治药品、药械的准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3
1、院方接到抗洪抢险医疗救治指令后,立即启动院前应急预案。
2、医务科、分管院长会同院总值班紧急集结领导组及第一救护队成员,备好急救物品及相关生活用品。
3、医务科、分管院长、总值班快速判断洪水位置、程度、决定是否启动第二、三救护队,是否启动应急指挥车临场指挥。
4、一般性事件领导组安排院急救车会同第一救护队,立即奔赴前线进行现场救治。
5、领导组安排有关科室如内科、外科备好床位,急救物品、器件、准备病人院内救治。
6、特大洪水灾害,除三支救护队院前急救外,领导组尚需安排住院病人及工作人员的安全疏散和转移,以减少洪灾造成的损害。
7、医务科、分管院长、总值班安排应急救治专家组成员在院内进行伤员的.救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4
为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为科学、有效地处置我校突发传染病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传染病事件造成的危害,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我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教育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有关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处置预案。
1、适用范围
学校突发传染病防治是指在学校师生员工中发生的群体传染病防治,如肺结核、肝炎、脑膜炎、流感、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的防治。
2、组织机构
学校由校长室、医务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等人员组成安全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提供突发传染病的危险信号,畅通信息渠道,提醒领导和学生注意险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竭力避免发生突发传染病。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各班主任
3、建立保障机制
突发传染病发生后,能客观反映情况,及时向领导建言献策。学校突发传染病的预防应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先、多方配合、共同负责的原则。
3.1加强健康教育
学校每学期开学初,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有关健康教育要求,开齐、上足、上好健康教育课。学期结束前组织一次有关安全、健康的专题讲座,进一步提高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告家长书等形式向家长讲解预防传染病知识和防治工作要求,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3.2严格门卫管理制度,加强门卫值守、管理工作,及时掌握校内、外各种人员流动情况。
改善学校卫生设施与条件,加强对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校园内公共用具的消毒,搞好校园环境卫生。
3.3坚持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积极做好因病缺课学生情况统计分析工作,对生病请假在家的学生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病情,在校生病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陪同前往(对暂无法通知家长的学生由班主任陪同前往),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报告学校医务室。
3.4加强师生体质锻炼,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运动,督促学生课间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3.5预警联动
学校应做好日常预警预防工作,与属地应急指挥中心、派出所、交警、消防、医院等基层应急单位建立联动机制,保持联系渠道的全天候畅通。
4、学校突发传染病防治应急处置
4.1启动预案
突发传染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学校突发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负责具体的施救和各项善后处理工作。其具体职能为:发布应急救援命令;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及时向上级和向有关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工作,认真调查取证,写出书面材料。
4.2应急措施
由校长负责的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主要职责包括:根据上级传染病防治工作预案制定本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预案,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责任制度,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认真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治措施,利用校内、校外和各种活动,课内、课外的不同形式,组织开展对学生和教职工的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防病科学知识;建立每日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发现有病症的学生,要及时督促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向当地疾病控制部门及区教育局等有关部门汇报有关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有异状病人的隔离消毒工作。疫情发生时,学校要根据街道办的部署启动传染病防治工作预案,并组织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治措施;负责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资料收集与归档工作。
4.3迅速启动与实施措施
4.3.1建立和完善学校预防传染病传报信息网络:各班级传染病信息传报的第一责任人为班主任,学校传染病信息传报的第一责任人为校长。
4.3.2预防传染病信息报告范围:出现个别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的;出现聚集性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的;出现集体性不明病因发病症状的;其他需要报告的'防疫情况。
4.3.3预防传染病信息报告的途径与预防要求:
凡出现上述情况的,要立即了解患者病因,在两小时以内,书面信息报区教育局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并跟踪后续信息,定期报告。
4.3.4建立考勤制度:对缺勤的师生员工要逐一进行登记,并立即与其取得联系,查明缺勤的原因。
如发现学校师生员工有身体异状,学校则迅速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采取隔离。学校在区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发病学生(包括与发病学生有密切接触的师生)采取隔离措施。严格实行患病学生休学制度,学生病愈后方可复学。
4.3.5采取消毒措施,对患者活动过的校区、室内场所按照要求、安排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消毒,并保持空气流通。具体为:对环境与物体表面等进行擦拭消毒,对地面进行湿性清扫,对空气进行喷雾消毒,用紫外线消毒灯对有关区域进行物理消毒,实行室内强制通风。
5、信息报送与现场保护
5.1学校突发传染病事件发生后,学校、当事师生应立即将情况发生地点、时间等基本情况和有关信息向上级领导报告;学校要尽快核准情况,在规定时限内将突发传染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危害程度、发展趋势、所采取的处理措施、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等情况,迅速向上级汇报。在迅速展开抢救工作的同时,对事故现场实行严格的保护,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的痕迹和物证。
5.2学校建立完善的值班制度,配备专兼职信息监测员(应急专干),综合信息小组(应急办)及时接收报送学校有关警务信息。
5.3信息报送要求属一般事件,学校应在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将基本情况向街道应急指挥中心(总值班室)报告;属于较大突发事件必须在事发30分钟内报告;重大、特别重大事件应立即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5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午检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立考勤监测制度,由校长室对师生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要与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相关人员应立即向本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3.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4.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权向学校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的职责的情况。
六、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将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学校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以下分级标准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的标准界定。
(一)传染病
1.一般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①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情通报。
②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③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进行控制。
④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⑤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②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⑤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3.特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在二、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中午代伙学生不得离开学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②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③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学校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调整大型会议时间;学校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和学术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暂缓进行。
④对教室、实验室、音乐室、小书虫俱乐部、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⑤学校每日公布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4.校内疫情
校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以下工作:
①要根据出现传染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活动范围,相应调整教学方式。出现一例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鼠疫及肺炭疽的疑似病例,可对该班级调整教学方式,暂时避免集中上课;出现一例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或两例及以上疑似病例,学校在报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对该班级和相关班级实行停课;如出现两例及以上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及校内续发病例,可视情况扩大停课范围。若需全校停课,须报市教育局批准。
②采取停课措施的班级或学校,合理调整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采用电话咨询与指导、学生自学等方式进行学习。做到教师辅导不停,学生自学不停。如学校停课放假,学校领导和教师(非密切接触者)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
③尊重和满足师生的知情权,主动、及时、准确地公布疫情及防治的信息。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二)食物中毒
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生校内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学校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领导小组应做好下列工作:
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活动,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当地卫生、教育和公安等部门;
2.立即将发病师生送往医院,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待确认后交予卫生部门处理;
4.积极配合卫生、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维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配合卫生部门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预防接种严重反应或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
1.迅速报告卫生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派遣专业人员进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时将受害师生送医院接受救治。
3.尽快采取各项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态的发展。
4.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杜绝隐患。必要时对事故和损害的责任人追究责任。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保障
学校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预防与控制工作。
(二)人力资源保障
学校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配齐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应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定期接受卫生部门组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知识,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三)财力和物资保障
学校安排必要的经费预算,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资金保障和物资储备。
藕池中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副组长:
陈龙
组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6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我院医患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针对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重大食物中毒事件、重大职业中毒事件、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地震、水灾、恐怖袭击、生化袭击事件等事件类型,结合医院系统在应急工作中的职责,制订本预案;
一、应急处理组织机构
攀枝花市公路养护管理总段公路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医疗救治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日常监测预警机制及信息报告程序一日常监测机制
1、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由医院发热门诊、急诊室、预防保健科及医院医务科组成,医院预防保健科指定专人负责疫情报告;
2、建立传染病及肠道门诊登记,对病人基本信息、诊断、去向等进行登记;
3、建立食堂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制度,组织有关技术力量定期对部段内各食堂食品卫生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建立医院值班报告制度;
二信息报告程序
1、出现甲类传染病、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需抢救的突发事件时,医院应立即向主管部门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书面报告;
2、对于发生的影响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诸如集体中毒、甲类乙类传染病爆发等事件,应急时向医院领导、上级主管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报告,医院应在接诊的同时向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医院发现重大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时,立即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辖区疾病控制中心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向医院主管部门报告;医院发现涉及职工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病例时,应立即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医院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三、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医院会同两委办及有关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同时,报请上级主管单位对突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监测、实验室诊断,查明原因,并提出控制措施的建议;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进行事件调查和现场处理的同时,医院应当立即对突发事件所致的病人提供现场救援与医疗救护;医疗救护力量不足时,及时转院;
三医院对前来就诊的'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实行首诊负责制;接诊医生应当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诊的病人,应当将病历复印件随病人转送到指定的医院;
四传染病病人的收治应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
五当发生甲类传染病疑似病人后,应该及时上报卫生主管部门;
1、对疑似病例要及时按甲类传染病报告,同时要详细了解、记录患者家属情况及接触过的人员、去向、联系;为流行病调查医生提供详实的资料;医院要每天向辖区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相关情况;
2、医院必须加强消毒管理,认真贯彻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特别要加强对门诊、急诊、治疗、注射室、观察病房等重点部位的消毒工作;
六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等,应及时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职工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发放必要的防护用品,监测体温;为职工提供有关药品,实行药物预防;在公共卫生场所完善洗手设备,提供流动水、洗手液或除菌消毒肥皂;
2、所有职工居所、工作室、人群聚集场所要增加通风的时间和强度;教育职工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增强抗病能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搞好居室卫生,勤晒衣被;
3、场所工作的职工,如:食堂员工、医院医护人员等,以及其他窗口服务人员和就医的病人要加强防护措施,要加强健康和卫生情况监控;
4、一旦发生疫情,对总段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控外来人员进入;制定人员外出总段的管理规定,限制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大型集会活动;对我院外出工作人员实行登记制度,提醒和动员工作人员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从突发事件发生当日起外出工作人员必须向医院请假登记,并要求到过重大传染病疫区的人员返回时必须到医院报到,接受必要的身体检查;
5、对从传染病疫情重点区域返乡的人员,必要时可以根据有关法规对其作出隔离医学观察的决定;对外地返回单位的职工进行登记,安排体检,对有症状者行必要的留诊观察,对无异常的职工安排居家观察,对无异常的职工由医院安排集中观察;
七做好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在院内办一些健康专栏和讲座,宣传重大传染病、重大食物中毒预防知识;充分利用本院的现有媒体,普及重大传染病、重大食物中毒防范的有关科学知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7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园长
副组长:保健主管
成员:保健医、班长
二、领导小组分工
园长:总负责
保健主管:负责晨检,传染病汇总、报告
后勤主任:负责饮食卫生
保教主任:负责保教卫生
保健医:负责东院传染病统计、隔离、消毒、登记,病因追查表的发放,回收。食堂班长:负责回收食堂灶具、食品卫生、消毒管理
各班班主任:负责登记病因缺勤、追查病因统计工作
三、领导小组职责
1、认真执行传染病管理办法。
2、督促、检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落实情况,做好统计上报。
3、采取不同形式对全体教职工、幼儿、家长宣传预防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做到早发
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快反映,严处理,做好预防工作。
4、准备好应急物品,如消毒液、宣传资料、患儿隔离室、观察室。
5、重视加强对其它传染病的爆发、流行或监督管理工作。
四、疫情报告
1、晨检教师发现幼儿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疼、发冷和疲劳等症状时,及时进行排查,如发现疑似病人,要立刻通知领导小组成员,进行隔离,同时报告区疾控中心,电话;区教育局防控办公室,电话。
2、各班教师要详细填写好因病缺勤因病追查登记表。
五、具体措施
1、17:30-8:30、坚持每天早晨对园幼儿进行晨检,严格执行“一看,二摸,三问,四检查”,了解幼儿精神状况,是否发烧,如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疼、发冷等症状,及时让家长带幼儿去医院就诊。
2、教育指导孩子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3、活动室、寝室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并用过氧乙酸空气消毒。
4、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5、每日对桌面、门把手、楼梯扶手、大型玩教具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选用0.3-0.5%500mg∕1过氧乙酸溶液或者有效氯为的含氯消毒剂溶液。
6、晾晒被褥,或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感、
7、不带幼儿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经常通风,勤晒被褥。
8、严格执行来园登记管理制度,严禁外来人进入幼儿园。
9、做好幼儿园的.管理、卫生清扫、消毒工作。
10、加强个人与环境卫生工作,控制传染病传播,降低发病率。
11、通过板报,致家长的一封信的方式,宣传传染病的预防知。
12、加强门卫管理,做好外来人员登记,体温测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8
一、目的和依据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在本社区范围内突发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的处置。
三、实施原则
(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应当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积极开展突发事件的监测监控,预测分析,及时准确地发出预警。同时,设立专项资金和监测资金,做好物资、人员、技术准备工作,确保有效开展工作。
(二)统一指挥,机构落实
社区内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社区主任、卫生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他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
(三)分级负责,责任到人
突发事件处置实行属地管理和分级负责原则,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社区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在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根据职责分工,按照“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调查、及时救治、及时控制”的要求,密切配合,认真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措施。
(四)科学防治,依法处置
各单位要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手段,科学、依法、有效地开展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
四、各部门职责
居委会: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积极开展突发事件的监测监控,预测分析,及时准确地发出预警;设立专项资金和监测资金,做好物资、人员、技术准备工作;督促各部门落实各项处置措施,并进行督查;组织人员,调派车辆,认真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社区警务室和安全办公室:在指挥部统一部署下,实施对坐车人员和物质的交通检疫、物品查验和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通过交通工具传播;做好疫区的交通运输管理;打击利用突发事件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负责现场控制、疫区封锁和事件发生地交通控制及安全保卫工作;协助实施对传染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措施;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置事件引发的群众性治安事件。
社区服务中心:做好家禽家畜疫病的防治工作;加强与卫生院的沟通,开展人畜共患疾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加强农药管理,指导和加强广大农民的卫生知识宣传和普及工作;清理整顿剧毒鼠药市场,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五、应急处置措施
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后,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并在社区应急办统一指挥下,落实有关控制措施,全面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一)严格执行重大紧急信息限时报送制度。
1.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必须在2小时内报告街道和卫生服务中心;并续报有关情况及处置工作措施。
2.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村委会、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情况及其隐患,有权向上级政府部门举报不履行或不按规定履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职责的部门和个人。
(二)严格控制传染源、截断传播途径。加强对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与应急接种和预防服药工作;做好疫源地消毒和个人防护,预防交叉感染。
(三)明确中毒原因,封存可疑物品。组织有关部门开展现场采样、调查,分析中毒原因;查明突发食物中毒发生的经过、发病人员和死亡情况,对已扩散的中毒源进行追踪,依法对可疑食品进行封存。
(四)组织医疗救治、减少事件损失。加强对医疗救治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指挥卫生院做好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隔离和治疗,做好病人的抢救和转运工作。
(五)加强卫生监督执法、确保措施落实。强化卫生监督执法,加大对疫情报告、传染源管理、密切接触者隔离、疫源地和医院消毒,以及学校卫生、公共场所、饮食卫生的监督执法力度。
(六)做好卫生宣传、消除社会恐慌。组织有关单位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消除社会恐慌情绪。
(七)规范情况报告、保证信息畅通。全面收集应急处置工作信息,及时向各级政府和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处置进展情况,确保信息报告及时、准确、真实。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9
为科学规范、高效有序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感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和《全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洛南县应对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综合工作方案》,特制订本预案。
一、总则
(一)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严重水灾、火灾,特大车祸事故、爆炸事故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二)本预案在执行中必须服从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指挥,无条件服从上级主管部门的调动和安排。
(三)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
(四)各医疗卫生单位设立对突发事件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急救设施完善,急救人才培训,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卫生防护等有关物资、设备、设施的储备与完善。
(五)依据国家政策,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医护人员给予造当的补助和保健津贴,对于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预防与应急组织
(一)洛南县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组长:杨恩儒
县卫生局局长
副组长:蔡鑫生
县卫生总支书记、副局长
刘旭东
县爱卫会主任、副局长
冯宝华
县卫生局副局长
吕振平
县卫生局纪检组长成员:杜安锁
县卫生局主任科员
王丙辰
县医院院长
袁洛平
县中医医院院长
郝金城
县疾控中心主任
王惠平
县卫生监督所所长
常建民
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姜卫军
县合疗经办中心主任
乔书勤
县卫生局医政股股长职责:
1、全面领导本县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工作。
2、负责医疗救治重大事项的决策、督查落实和指导工作。
3、负责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的设施、设备。
4、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应急指挥中心,决定人员疏散或隔离,并依法对疫区封锁。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周晓菊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成员:乔书勤、周淑霞、雷爱国、乔会芳、殷荣、王亚斌、贺长存
职责:收集、汇总突发事件伤病员情况,并及时向指挥小组报告;负责与县突发事件应急各成员单位和各医疗机构联系;及时向上级报告突发事件伤病员情况;负责落实指挥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工作组织
1、医疗救治小组及医疗救护队(1)医疗救治小组
组长:县医院、县中医医院院长
副组长:由县医院、县中医医院分管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县医院、县中医医院抽调业务技术人员组成职责:负责全院应急医疗救治工作,负责本院应急医疗救治预案制定工作,成立医疗急救、护理、后勤保障等相关组织;负责组建现场医疗救护分队,接受领导小组的派遣;负责本院内的突发事件伤病员情况的信息收集、汇总、报告工作;负责落实指挥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2)现场医疗救护队第一救护队
队长:王丙辰
县医院院长
3副队长:万立
县医院副院长成员:彭超敏
县医院内二科主任
惠民智
县医院外一科主任
姜秋岁
县医院外三科主任
宋江山
县医院急诊科主任
郭军玲
乔桂芹
张静吴波第二救护队
队长:袁洛平副队长:王接民
洪秀珍成员:张遐智
刘东风
杨玉鑫
高新洛
赵建民
赵抗山
李哲
孙英
沈淑霞
张学敏
程荣县医院外二科护士长县医院内三科护士长县医院总护理部干事
县医院司机
县中医院院长县中医院副院长县中医院副院长县中医院医务科科长县中医院办公室主任县中医院外科主任县中医院骨科主任县中医院外三科副主任县中医院内二科主任县中医院总护士长县中医院骨科护士长县中医院外科护士长县中医院司机
县中医院司机
2、疾病控制组:
组长:蔡鑫生
县卫生局总支书记、副局长副组长:郝金城
县疾控中心主任
孙娟娟
县卫生局疾控股股长
成员:县疾控中心流行病科所有职工、各乡镇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公室所有职工
职责:负责全县突发事件后疫情防治工作;负责对突发事件灾害区疫情处理方案制定工作;负责疫点消毒和疫区资料信息汇总报告工作;指导相关人员对疫区的.消毒、封锁;接受指挥小组的领导,完成指挥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3、卫生监督组:
组长:冯宝华
县卫生局副局长副组长:王惠平
县卫生监督所所长
雷爱国
县卫生局法监股股长成员:监督所所有职工
职责:负责全县疫点水质监测,生活饮用水安全等工作;制定饮用水、生活饮食标准;指导全县生活用水等管理工作;规范救治小组的质量建设。
4、卫生宣传组:
组长:刘旭东县红会副会长、爱卫会主任、卫生局副局长
副组长:殷荣
县卫生局爱卫股股长成员:爱卫会所有职工、各医疗单位分管领导职责:负责救治过程中先进人物事迹报导宣传工作;5负责对突发事件的认识和防治工作;负责对突发事件评估和对灾民健康教育等工作;负责社会对灾区物资和资金的捐献、收集、宣传、统计、上报和其它工作;完成落实指挥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5、后勤供应组:
组长:吕振平
县卫生局纪检组长副组长:周淑霞
县卫生局纪检监察股股长
乔会芳
县卫生局财务股股长成员:各医疗单位后勤科室所有人员
职责:负责对突发事件的所需物品设备、药品、卫生材料的供应;负责车辆和各种急救物资的调配和应急;负责参加医疗救治的医务人员的生活、饮食等后勤服务。
三、预案启动
突发事件发生后,县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定突发事件的类型,明确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四、医疗救治工作程序
1、120、122接到突发事件急救信息,应迅速派出救护车赶赴现场,同时报告本院,医疗单位要及时报告县卫生局。
2、各医疗机构在接诊急救病人时,如发现重特大灾害事故信息,应迅速报告县卫生局。
3、县卫生局在预案启动后,应立既向各医疗单位下达紧急救治任务。
4、各医疗单位院内救治迅速到位,畅通绿色通道,做好救治准备工作,确定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
5、各救治医院确定专人负责,伤病员救治情况的收集汇总并及时向县卫生局报告。
6、如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依据《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规定,在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①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②发生或者发现不同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③发生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的;
④发生重大火灾、水灾、特大爆炸、车祸及其它重大伤害事件。
7、疫情突发时,实行“零报告”制度,严格报告程序。不得漏报和瞒报。
8、突发事件报告电话0914-7322757 。
五、附则
(一)各医疗单位根据《洛南县卫生局突发事件应急救治预案》制定本单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二)本预案由卫生局医政股负责解释
(三)本预案自发文之日起实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0
为科学规范、高效有序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全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特制订本预案。
一、目标任务
(一)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严重水灾、火灾,特大车祸事故、爆炸事故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二)本预案在执行中必须服从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指挥,无条件服从上级主管部门的调动和安排。
(三)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
(四)依据国家政策,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医护人员给予造当的补助和保健津贴,对于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预防与应急组织
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副院长、工会主任
成员:
职责:
1、全面领导本院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工作。
组长:吴成涛
成员:
职责:负责全院应急医疗救治工作,负责本院应急医疗救治预案制定工作,成立医疗急救、护理、后勤保障等相关组织;负责组建现场医疗救护分队,接受领导小组的派遣;负责本院内的突发事件伤病员情况的信息收集、汇总、报告工作;负责落实指挥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2、疾病控制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突发事件后疫情防治工作;负责对突发事件灾害区疫情处理方案制定工作;负责疫点消毒和疫区资料信息汇总报告工作;指导相关人员对疫区的消毒、封锁;接受指挥小组的.领导,完成指挥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3、卫生宣传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救治过程中先进人物事迹报导宣传工作;负责对突发事件的认识和防治工作;负责对突发事件评估和对灾民健康教育等工作;负责社会对灾区物资和资金的捐献、收集、宣传、统计、上报和其它工作;完成落实指挥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4、后勤供应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对突发事件的所需物品设备、药品、卫生材料的供应;负责车辆和各种急救物资的调配和应急;负责参加医疗救治的医务人员的生活、饮食等后勤服务。
三、预案启动
突发事件发生后,院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定突发事件的类型,明确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四、医疗救治工作程序及措施
1、120接到突发事件急救信息,应迅速派出救护车赶赴现场,同时报告院领导及院总值班。
2、在接诊急救病人时,如发现重特大灾害事故信息,应迅速报告县卫计委。
3、院内救治迅速到位,畅通绿色通道,做好救治准备工作,确定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
4、确定专人负责,伤病员救治情况的收集汇总并及时向县卫计委报告。
5、如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依据《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规定,在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①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②发生或者发现不同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③发生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的;
④发生重大火灾、水灾、特大爆炸、车祸及其它重大伤害事件。
6、疫情突发时,实行“零报告”制度,严格报告程序。不得漏报和瞒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1
一、目的
为及时、高效、妥善处置发生在我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应对并及时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人民健康危害,做好医疗救护工作,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防止事态进一步扩散,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维护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乡范围内发生的所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三、基本原则
(一)预防为主
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防范,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二)快速反应
及时发现并上报可能存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建立信息通报快速通道,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启动预警机制。
(三)分类指导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区别处理,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四)及时处理
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对受害者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做到快速、高效、及时,最大限度减轻危害造成的不利后果。
卫生院设立指挥中心,负责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委员会提出的建议进行分析、判断,决定是否启动预警机制,并由镇政府批准。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中心日常工作由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具体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各有关部门及人员必须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分工进入应急状态。
(三)指挥机构职责
1)、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决策和部署;统一指挥和协调全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2)、核实各项工作预案,分析、研究、判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程度,提出紧急应对措施;组织、协调成员部门(单位),配合各村、社区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工作。
3)、对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督促。
4)、研究、处理其他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的重大事项。
我院负责制定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项技术方案,及时掌握事件动态;负责组建由卫生管理、流行病学、临床医学、检验检测等专业的专家组
成的专家咨询组;组建、培训由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实验室检验、卫生监督、环境消毒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应急机动队伍和医疗急救队伍,落实对受害者的救治措施,做好传染病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及实验室检测工作;对事件现场进行卫生处置,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措施以及监督措施的落实;开展健康教育,保护易感人群,防止疫情扩散;协调政府各相关部门、各村、社区协同开展应急处置,确保在镇政府的统一指挥下,使卫生防病和医学救护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必要时,提请区政府对疫区采取疫情紧急控制措施。
四卫生专业应急处置
1、各村
根据卫生院安排,协调本辖区内各有关部门、医疗机构,落实各项防病措施并开展督查,掌握本辖区的疫情动态,向卫生院报告;做好防病必需的技术和物资准备;指导开展环境消毒和个人防护;协助上级单位落实预防和控制措施,做好现场处理工作;依托社区开展居民健康教育。
2、确定监测点,及时掌握、分析、报告疫情动态,提出防治对策;指导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理,指导各村(社区)做好疫点处理工作;对各村(社区)和各村卫生所、个体诊所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指导和督查工作。
督促落实辖区内监测点和各有关单位做好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监测工作,及时上报监测信息;做好病人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样品采集工作,及时报告事件动态情况;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理工作。
3、各类医疗机构
建立由主要领导直接负责的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工作小组,建立院内工作流程,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加强医疗机构内的消毒等预防工作,重视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防止医源性感染。做好病例监测、筛选、报告,对有可疑症状的病人在尚未明确诊断前要采取相应的临时隔离措施,预防疾病传播。
4、卫生监督
重点开展对医疗机构、公共场所等单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库
我院组建由卫生管理、、临床医学、卫生监督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库。专家库下设传染病及群体性原因不明疾病专业委员会、食物中毒专业委员会、职业中毒专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成员名单由卫生院决定,专家库日常管理工作由卫生院负责。
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院组织相应专业委员会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及危害程度分级,向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机构指挥中心提出是否启动预警机制,或启动何级预警机制的建议。
六、应急机动队
卫生部门要组建规模适度、人才配比合理、专业素质高、精干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动队,人员由临床救护、急诊医学、卫生监督、消杀灭、后勤保障等方面专家和工作人员组成。突发事件发生时,由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中心统一调度。
题及时进行预警。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一)报告内容
1、初次报告。第
一、必须报告信息:事件名称、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波及人群或潜在的威胁和影响、报告联系单位人员及通讯方式。第
二、尽可能报告的信息:事件的性质、范围、严重程度、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病例发生和死亡的分布及可能发展趋势。
2、阶段报告。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可能因素;在阶段报告中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同时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3、总结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二)报告原则
初次报告要快,阶段报告要新、准,总结报告要全。
(三)报告时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各卫生所、个体诊所和有关单位应当在2小时内向卫生院、县卫生局报告;
1、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2、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4、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四)报告方式
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卫生监督人员、个体开业医生和基层监测点的报告人均为责任报告人,除按常规疫情报告、疾病监测及其它常规监测系统规定要求进行报告外,对发现的各种公共卫生异常现象要以最快方式向县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第五部分
应急处理方案
一、应急处理要求
由镇政府突发事件指挥部指挥协调全镇各有关部门共同实施,并报告上级人民政府。由区卫生局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组建红色应急机动队,人员由流行病学、临床救护、急诊医学、卫生监督、实验室检测、消杀灭菌、后勤保障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分为疾病控制应急分队、医疗救护分队、检验检测分队、后勤保障分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动队应在临时现场指挥部领导下承担现场处理工作任务。包括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污染物处理、标本采集、环境消毒、消杀灭菌、预防性服药、预防接种、医疗救治等。
二、控制措施
(一)一般性控制措施
1、现场处置工作程序
(1)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快速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对可能的生物、毒素因子进行分类,确定疫区和目标人群;
(2)根据自然环境因素确定可能的污染范围,对事件的危害程度和潜在危害进行判定;开展健康教育和社会动员,群防群治尽可能减少危害;
(3)对救护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和物资的需求做出评估和调用;
(4)经过事件紧急处理,疫情消除后,进行后续监测,直至消除危害;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核实;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原因,实验室检验;提出采取控制措施的建议,包括疫区封锁、人员疏散、消杀灭菌、隔离观察、预防服药、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和干预等;处理结果的总结、评估与上报。
2、医疗救护工作程序
第一、视伤亡情况设置伤病员分检处。
第二、对现场伤亡情况的事态发展作出快速准确评价,包括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及种类;伤员主要的伤情、采取的措施及投入的医疗资源;急需解决的医疗救护问题。
第三、指挥、调遣现场及辖区内各医疗救护力量。
第四、向临时现场指挥部汇报有关情况,并接受指令。
第五、在现场医疗救护中,依据受害者的伤病情况按轻、中、重、死亡分类,分别以“红、黄、蓝、黑”的伤病卡作出标志(伤病卡以5×3cm的不干胶材料做成),置于伤病员的左胸部或其他明显部位,便于医疗救护人员辨认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第六、现场医疗救护过程中,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的原则,将经治伤员的血型、伤情、急救处置、注意事项等逐一填写伤员情况单,并置于伤员衣袋内。
3、伤病员运送工作程序
伤病员经现场检伤分类、处置后,要根据病情向就近的医疗机构分流。伤病员分流原则如下:
(1)接受伤病员的医疗机构,由临时现场指挥部按照就近、有效的原则指定。
(2)伤病员现场经治的医疗文书要一式二份,及时向临时现场指挥部报告汇总,并向接纳伤病员的医疗机构提交。
(3)临时现场指挥部指定的医疗机构必须无条件收治分流伤病员。
(4)运送伤病员途中需要监护的,由现场医疗救护指挥部派医疗人员护送。
(5)伤病员运送至医疗机构后,由收治医疗机构按急诊急救工作程序处置。收治伤病员的医疗机构要成立专门的抢救小组,负责伤病员救治工作。
4、消毒处置
(1)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消、杀、灭的器材、药物剂型、浓度、施药方法。
(2)保护食品、电器设施和其他有关物品,防止沾染药物。
(3)实施消毒应先室内后室外、先地面后墙壁、先重点后一般、先饮水后污水的顺序进行。
5、现场情况报告程序
由现场最高指挥者负责向上级报告现场情况。
6、新闻宣传与信息发布
按上级有关指示,统一口径,指定专人向媒体发布信息,其它任何人员未经授权不得对外公布相关信息。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2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害,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程序,实施正确、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组织指挥,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和影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基本概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地方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二、适用范围
(一)重大传染病疫情
是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平常的发病率水平。主要包括:
1、鼠疫、肺炭疽和霍乱疫情暴发。
2、乙类、丙类传染病暴发或多例死亡。
3、发生罕见或已消灭的传染病。
4、发生新发传染病的疑似病例。
5、预防接种引起的群体性反应或死亡事件。
6、医源性感染暴发。
7、传染病动物宿主、媒介生物发生异常。
8、动物间鼠疫、布氏菌病和炭疽等流行。
9、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疫情。
(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2周内),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如同一个医疗机构、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经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
(三)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
主要是指由于食物和职业危害的原因而造成的人数众多或者伤亡较重点中毒事件。如:
1、中毒人数超过5人或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饮用水、食物中毒事件。
2、短期内发生多例或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职业中毒事件。
3、有毒有害化学品、生物毒素等引起的集体性急性中毒事件。
(四)恐怖袭击事件
包括生物、化学、核和辐射等恐怖袭击事件。
(五)其他群体性事件
1、药品引起的群体性反应或死亡事件。
2、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其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三、职责任务
(一)先期处置
医院感染管理科迅速组织专业机构或人员展开调查,初步评估事件性质并立即上报,同时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
(二)及时报告
发生突发事件时,发现者按照上报时限同步报感染管理科、医务处和值班院领导。由感染管理科负责逐级向上报告,报告分为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总结报告。首次报告应当说明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信息来源、危害范围、事件性质的初步判断和拟采取的措施;进程报告应当包括新情况和新进展,并补充、修订首次报告内容;总结报告应当包括事件性质、波及范围、危害程度、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事态评估、控制措施,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与处置建议等内容。
(三)启动应急机制
医务处在报医院值班领导同意后启动本级应急机制,落实日报和零报告制度,密切协助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做好应急处置工作。事件属传染病疫情时,及时与地方疾病控制部门联系,确保随时掌握驻地疫情信息。
(四)落实防控措施
1、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迅速查明首发病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查明传播因素、传播方式、发病人数以及密切接触者的人数和行踪,协助完成样本采取等相关工作。
2、医务处负责组织协调病员后送隔离救治,按要求落实隔离医学观察、采取预防服药和预防接种。
3、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组织人员对疫点及各种可疑对象实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4、政治处和院务处负责加强部队管控。严格控制人员外出及外来人员进入营区,防止输入性感染;暂停集会和集体娱乐活动,避免继发感染的发生。
5、院务处负责搞好营区室内外的环境卫生,保持通风换气,加强饮水和食品卫生管理。
6、医务处负责组织开展防病防疫知识到普及教育,实施心理干预。
(五)应急保障
医务处、院务处和财经中心负责做好人力、经费、技术和物资(如防护用品、消毒药械等)保障工作。
(六)应急响应的终止
医务处负责根据上级通知要求终止应急响应,工作恢复常态。
(七)善后处理
应急处置结束后,医务处负责组织对事件处置情况进行总结。
四、处置原则
(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组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人员、技术和物资的应急储备。加强针对性演练和培训,提高高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各项工作中,必须贯彻统一组织指挥的原则。要根据突发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及时成立应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督查、指导和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工作,实施分级管理。
(三)快速反应、密切协同
加强应急处置力量建设,密切部门协同,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系统、规范的应急处置工作制度,形成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反应机制。(四)科学决策、措施果断
完善和落实监测、预警和事件报告制度,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发挥专家辅助决策作用,完善科学决策机制。特殊情况特殊处理,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法,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
五、处置程序
在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应遵循以下基本程序:及时报告疫情——初步核实情况——立即抽组人员——紧急启动预案——迅速赶赴现场——尽快评估情况——及时提出建议——指导疫区控制——快速取样侦检——隔离救治病人——组织现场洗消——开展流病调查——实施心理干预——总结报告情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3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职业中毒以及影响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治疗和发生其他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按上级行政部门指示承担医疗救援防控工作等。
二、救治预警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造成伤亡人数、程度,将突发事件医疗救治预警分为四级:
一级:常规状态(绿色表示)表明没有异常情况,一切处于正常状态。
二级:预备状态(蓝色表示)表明已经发生可能波及到本区的异常情况,急救中心、机动队员等禁止外出,在外人员立即返回。
三级:待命状态(黄色表示)表示临近地区已经发生有可能蔓延,机动队集结待命,相关科室、人员做好一切准备。
四级:运行状态(红色表示)本地区已经发生,有关人员按预案紧急行动。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应急组织机构
(一)应急指挥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郭XXX
成员:XXX
应急指挥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二)指挥小组职责
1.统一领导全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使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降至最低。
2.教育员工学习各类应急预案和安全知识,提高员工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积极参与应急处理。
3,定期评估各类应急预案,传达上级机构的指令,并初步制定应急防范措施。
4.定期召开应急小组成员会议,研究讨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三)医院应急医疗队
应急医疗队及急诊科医护人员负责病人的救治和护理工作。医护人员要全力以赴,争分夺秒抢救病人。其他科室调来的医护人员要积极配合抢救工作,不在急救队名单的人员如急救需要也要听从调配及时参加抢救,不得延误。
急诊科主任、护士长和感染疾病科主任可直接通知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及相关人员就地开展抢救。各科主任、护士长及时安排好有关抢救人员。
医院建立以下应急医疗队:
1、创伤急救队
负责人:XXX
成员:江XXX
2、传染病急救队
负责人:XXX
成员:XXX
3、救治专家组
成员:XXX
四、各部门和各级人员的职责
应急指挥小组组长:负责公共卫生事件工作的总指挥; 应急指挥小组副组长:负责公共卫生事件工作的指挥和协调工作;负责指挥调配各小组所有成员,统筹协调各种关系。
医务科:负责医师的统一调配,病人的诊断救治。组织专家对我院急诊科、ICU、急救队的有关人员进行急救业务技术培训,每个医护人员均应掌握心肺复苏、溺水、电击、外伤、中毒以及重大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根据情况组织创伤、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演练。
护理部:负责护理人员的统一调配,负责组织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护理方面的业务技术培训I。
门诊部:负责医技人员的统一调配,根据情况组织突发重大传染病暴发的演练。定期查看预防突发事件救治药品、医疗器械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和调度。
五、突发公共事件的报告制度
(一)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务人员立即上报医务科、门诊部、护理部、公共卫生科等职能科室;非正常上班时间上报医院总值班(XXXXXX)
(二)医务科、门诊部或医院总值班接到报告经核实后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
(三)报告分为首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首次报告包括信息来源、危害范围、拟采取措施;经调查情况明确后报告事件危及范围、程度、人员伤亡程度、流行病学分布、事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启动预案后,有关科室要随时报告出现的新情况,医院应急指挥小组负责紧急事件的协调、领导工作。
六、疫情监测报告
由公共卫生科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负责法定传染病的监测、分析和疫情上报登记工作,任何人对突发公共事件不得隐瞒、缓报、漏报。
公共卫生科电话:XXXXXX
负责人:XXX
监测报告员:XXX
报告时限: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须于2小时内向XX县卫生局报告并网报。
XX县卫生局电话:XXXXXX
七、应急响应
(一)急诊科接到突发事件报告核实后,立即报告相关急救队队长,开通“绿色通道”,做好抢救准备,同时向医务科,医院总值班(夜间及周末)报告。
(二)急救队长立刻调动急救队出发,医务科或总值班立即报告分管院长及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同时协调检验科、影像科、ICU、手术室、输血室、院感科、感染疾病科、公共卫生科、有关临床科室做好抢救准备。
(三)后勤保障科、设备科、药剂科等后勤人员迅速行动起来,随时解决临床出现的困难及伤员的需求。
(四)急救队按有关要求到现场进行抢救,同时将有关情况向医务科汇报,医务科向分管院长汇报。同样急诊科也将救治病人情况向医务科汇报。
(五)对急救队成员的要求:
1 .必须24小时保持电话畅通。
2,外出的队员必须向医务科请假,同时找好替班人员,将替班人员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一同报急救队队长和医务科。
3 .接到通知后立即到急诊科门前集合。
八、现场救治方案
现场急救原则: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先救治后搬运。
赶赴现场的医疗救护人员,由应急指挥小组统一指挥,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及时将伤员救出危险区,同时对伤员进行分类处理,迅速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并进行紧急处理。
在现场救护中,由急救队医师负责对伤员检查伤情并分类,即按照第一优先、第二优先、第三优先、最后处理分类,分别以“红、黄、绿、黑”的伤病员卡做出标记,以便于医疗救护人员辨认并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第一优先(红):非常严重的创伤,但如及时治疗可以有机会生存的患者。如:气道阻塞,昏迷,颅脑外伤,开放性胸腔创伤,开放性腹腔创伤,腹部碾压伤,休克,颈椎骨折、脱位,超过50%的二度或三度烧伤,肢体远端动脉消失的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等。
第二优先(黄):有重大创伤,但仍可短暂等候而不危及生命或者导致肢体残缺的患者。如:严重烧伤,除颈椎外的其他脊柱骨折,需用止血带止血的血管创伤,严重头部创伤但神志清醒,多处骨折,开放性骨折等。
第三优先(绿):可以行走且没有严重创伤,可以延迟治疗的患者。如:没有引起休克的软组织挫裂伤,没有造成远端动脉搏动消失的肌肉、骨骼损伤,低于20%的烧伤且不涉及肢体或者生殖器,轻度皮肤擦伤引起出血。
最后处理(黑):死亡或无可救治的患者。如:明显死亡,没有呼吸及脉搏且现场有多名第一及第二优先伤者。
根据急救原则,对伤者迅速实施救治,并将救治情况记录下来,以作为进一步治疗的依据。经过初步救治后,按照要求将伤员送到指定医院进一步治疗。
护理人员根据医生的医嘱对病人进行治疗,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同时要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解除伤者恐惧,积极配合治疗。
急救队长在指挥救治的同时要对伤员进行统计,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伤情、初步救治结果,受伤人数等,及时向领导汇报。
九、急救药械配备
(一)每辆救护车配备齐全创伤急救药械,用后及时补充,由出诊护士负责。
(二)抢救霍乱等急性传染病的急救药械存放在感染疾病科,由感染疾病科护士长负责,保证药品在保质期内、器械完好无故障。
(三)救治病人所用呼吸机存放在急诊科,由急诊科护士长负责,确保呼吸机完好无故障。
(四)急救队所用血细胞检测仪及显微镜平时存放在检验科,由检验科主任负责,确保仪器完好无故障。
(五)遇有其它传染病流行需紧急抢救时,所需药械由应急指挥小组组长临时从相关科室紧急调用。
(六)为了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抢救器材及药品必须力求齐全、完备,要指定专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用后及时补充,值班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抢救物品一律不外借,以保证应急使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4
为了有效预防和消除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现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市人社局辖区范围内所涉及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救治和应急处理工作。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成立预防控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人社局局长)
副组长:(人社局副局长)
成员:(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
主要负责信息的收集和保存,参与控制,及时将事件情况向上级报告。
三、预案的应急准备
(一)应急预案包括以下内容:包括突发性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组成和相关职责,突发性事件的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理、包括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等的储备与调度,以及法律责任等。
(二)做好传染病预防和其他公共卫生工作,防范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三)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监测和预警工作,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设备,提高救治能力,充分做好应急准备。
四、责任报告人与报告程序
责任报告人:每位在岗职工均为责任报告人,谁发现谁都有义务及时报告单位主要负责人,不得瞒报、谎报和迟报。
报告程序:即可向市疾控中心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为:发生事件的详细地址、时间、人员伤亡情况,属中毒事件应说明中毒后的主要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原因等。并协助即赶赴现场调查核实。
以下几种情况为报告内容:
1、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2、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传染病菌、毒种丢失的;
4、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性事件,不可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5、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突发性事件的隐患,有权举报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情况。
五、应急处理
(一)领导小组接到突发性事件的信息,应及时报告上级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
(二)应急议案的启动,领导小组必须报请上级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的批准。
(三)应急议案启动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启动必要的应急措施。
(四)应急议案启动后,应根据议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统一指挥,到达规定岗位,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通盘考虑应急处理的技术工作。
(五)领导小组有权紧急调集人员、运用储备物资、相关设施、设备,报请上一级政府批准后,对人员进行疏散或隔离,依法对传染病疫区进行封锁。
(六)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在处理突发性卫生事件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予配合,不得拒绝。
(七)传染病暴发、流行时,镇政府应组织力量,团结协件,配合做好各项工作。
六、法律责任
(一)各单位未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职责,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对人民群众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或对突发性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报请上级有关部门,区别不同情节,予以处分,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在突发事性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有关单位和个人未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履行职责、隐瞒、缓报或谎报,阻碍应急处理人员执行职务或不配合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在突发事件发生期间,散布谣言,哄抬物价,欺骗消费者,扰乱社会秩序,市场秩序的,由公安机关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以及和传染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卫生主管部门或有关机构采取医学措施时,应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
七、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5
为了提高幼儿园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突发事件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幼儿园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增加幼儿园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幼儿园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3、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幼儿园卫生规范化管理。1)食堂、自备水等必须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领卫生许可证。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培训上岗并注意个人卫生;对患有;五病;的人员必须100%的调离。
2)购销和使用的食品应当定点采购并按规定验收,禁止向孩子分发变质的食品和;三无;产品;食品加工过程和储藏必须生熟分开;餐饮具必须采用高温或药物严格消毒,并有保洁措施。
3)食品及其原料贮存和食品制作间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并落实专人、专锁、专保管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4)加强幼儿园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5)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6)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食堂卫生、教室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7)幼儿园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严格执行新生入学前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登记制度,提高学生疫苗接种率,防止疫苗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或流行。
4、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的.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学生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
4)督促和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四、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学物品中毒)、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及严重异常反应,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立考勤监测制度,指定专人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要与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各部门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出现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卫生室及学校有关部门应立即向本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3、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4、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权向学校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的职责的情况。
五、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将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学校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传染病
1、一般突发事件
①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疫情通报。②幼儿园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③幼儿园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要进行控制。④传染病流行时要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⑤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
①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园内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②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④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⑤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3、特大突发事件
①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②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止学或上班。
③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幼儿园不得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幼儿园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应暂缓进行。
④对教室、食堂、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二)预防接种严重反应或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
1、迅速报告卫生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派遣专业人员进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时将受害师生送医院接受救治。
3、尽快采取各项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态的发展。
4、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杜绝隐患。必要时对事故和损害的责任人追究责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07-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精品]07-28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07-23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7篇08-24
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11-25
道路运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11-30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5篇08-16
突发应急预案07-09
突发触电的应急预案12-15